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小宝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解决靖难之役,我让大明盛世长明! 番外》,由网络作家“一杯冰美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唯独洪武的百姓,有朱老爷子为他们撑腰。因为朱老爷子,是真会杀人动官!朱小宝现在算是弄明白了,为什么朱元璋在一天,朱棣就一天不敢动。就冲这份民风,谁要敢跟朱元璋不对付,老朱都不用派兵,百姓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朱元璋笑得越发开心了。似乎是忆起了当初攻破应天府的往事,朱元璋不由感慨道。“咱也穷过,现在见到百姓们过得好,咱也就放心了。”朱小宝认同点头。“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王朝的口碑,永远都是由百姓来传道的。”“虽然他们很平凡,但也正是千千万万的百姓,才成就了一代王朝的兴衰!”“他们过得安稳太平,那国家便太平安稳,他们过得动荡不安,那国家便也就离亡国不远了。”听完朱小宝的这番话,朱元璋兴奋道。“好孙儿,你这话说到咱心坎上去了!...
《解决靖难之役,我让大明盛世长明! 番外》精彩片段
唯独洪武的百姓,有朱老爷子为他们撑腰。
因为朱老爷子,是真会杀人动官!
朱小宝现在算是弄明白了,为什么朱元璋在一天,朱棣就一天不敢动。
就冲这份民风,谁要敢跟朱元璋不对付,老朱都不用派兵,百姓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
朱元璋笑得越发开心了。
似乎是忆起了当初攻破应天府的往事,朱元璋不由感慨道。
“咱也穷过,现在见到百姓们过得好,咱也就放心了。”
朱小宝认同点头。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王朝的口碑,永远都是由百姓来传道的。”
“虽然他们很平凡,但也正是千千万万的百姓,才成就了一代王朝的兴衰!”
“他们过得安稳太平,那国家便太平安稳,他们过得动荡不安,那国家便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听完朱小宝的这番话,朱元璋兴奋道。
“好孙儿,你这话说到咱心坎上去了!甚好!甚好啊!”
朱元璋虽年幼时没怎么读过书,但在成为帝王之后,他便日夜苦读。
如今他的学识早已超过大儒,治国多年,实践加上理论,他才悟出了这番道理。
没想到,现在却被朱小宝一语道破,他的心情也愈发畅快了。
两人边吃边聊,眼见着碗里的豆花见了底,喝完最后一口后,两人起身便要走。
刚踏出包子铺的门。
朱小宝便瞧见了先前买包子的那个乞儿。
他虽穷困潦倒,但那双清澈的眼神中,依旧带着对生活的无尽希望。
与别的乞丐不同,若给他钱的善人不嫌弃,他便会为其擦鞋来作为回报。
他那要饭的碗虽破,但为人擦鞋的布却极为干净,那盆水也清澈透亮。
见状,朱元璋摇头叹息。
即便处于盛世之中,可依旧还是有百姓吃不饱饭。
身为皇帝,他深知大明财政萎靡,还有许多地方等着他去改善弥补。
可……
他如今已经六十有三,又还能活多少时日呢?
所以,他必须要找一个与他志向相同的继承人来接班。
这样才能将他亲手打下来的江山,治理得越发辉煌!
也正是如此,他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才格外谨慎。
朱小宝也感慨万分。
盛世之下,以乞讨为生的人依旧不少。
几十年后,西夷的坚船利炮,会开到国门!
几百年后,努尔哈赤会叩响关门!
往后的一桩桩一件件……
百姓受迫害,国土被侵占!
但汉人饱受磨难的洗礼,却从未丧失过斗志与信心!
汉人的反抗,也终究铸造了属于汉人的辉煌!
可若是能避免这些惨剧发生呢?
若是能让这个大明的盛世,一直延续下去呢?
良久的沉默中,爷孙俩各有所思。
若我能登上那个位置,是不是能创造出一个不同的大明帝国?
朱棣无疑是伟大的,但朱小宝作为一个穿越者,已经成为了这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可变因数。
或许历史真会因为他而有所不同,但这一切,都还尚未可知。
“你叫什么名字?”
朱小宝蹲下身来,对坐在墙角的乞儿问道。
那乞儿抬头看向朱小宝,敬畏道。
“俺叫马三宝。”
“俺原本是在皇宫当值的太监,后来在被派去北平伺候燕王的路上,不幸染上了风寒,便被抛弃了。”
朱小宝的瞳孔越放越大。
马三宝?
或许后人对这个名有些陌生,可若提到郑和,恐怕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朱小宝正发愁,却被一个锦衣华服的中年大汉拦了下来。
“朱小郎君,可是要置办住宅?”
此人正是凉国公蓝玉。
今日一早,蓝玉安插在朱小宝身边的眼线,便来传了话,说朱小宝正在看宅子。
蓝玉自是知道,朱小宝定会因为他商籍的身份,而屡遭碰壁。
乌衣巷附近住的都是达官贵人。
一个商籍,即便你再有钱,想在贵人区购置新宅,还是大宅,定是闲难重重。
朱小宝早就知道,商籍会给他带来许多不便和歧视。
所以,他也没有抱怨什么。
朱小宝警惕的将蓝玉打量了一番,他总感觉这人像是在哪儿见过似的。
但一时间,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在下确实是想置办宅子。”
朱小宝回道。
蓝玉开怀一笑。
“咱手中恰巧有一处宅子急售,小郎君不如随咱去看看?”
朱小宝考虑片刻后,点了点头。
“那我便随你去看看吧!”
蓝玉大手一挥,豪迈道。
“小郎君请随我来。”
不多会儿,蓝玉便将朱小宝领到了贡院附近。
这里是应天府最为繁华的地方,没有之一。
“这地方寸土寸金,你那宅子,我未必能购置得起!”
朱小宝停下脚,叫住蓝玉。
不过,即便他能买得起,也不会花重金买这里的宅子。
“来都来了,先看看再说吧。”
蓝玉不再多言,自顾自的带朱小宝进了宅院。
这宅院是经典的江南水乡布局,延续了先唐的风格,又因为是四进户,所以显得格外大气。
甚至庭院内的连假山流水,都被打造的极为精湛,没有丝毫修葺的痕迹。
“小郎君觉得如何?”
蓝玉看着朱小宝,笑问道。
朱小宝点了点头,也没打算掩饰。
“这宅子甚好,但我并没有想买的打算,叨扰了。”
蓝玉笑容更甚。
“咱都还没报价呢,你便不打算买了?”
朱小宝道。
“既然买不起,我也就没有询价的必要了。”
蓝玉继续道。
“我这宅子急着卖,一千两白银,小郎君觉得如何?”
啊?
“一千两白银?你没搞错吧?”
朱小宝刚准备转身,闻言立马停了下来。
“需要我为你做什么?”
蓝玉笑着摇头道。
“不需要。”
朱小宝看着蓝玉,不免心生疑虑。
“小郎君无需怀疑咱,咱不会害你,这也不是什么圈套。”
“第一次在盐山见你时,咱便觉得小郎君倍感亲切,小郎君心善,当时正在救治流民,也不知小郎君是否还记得咱。”
“像这样的宅子,咱家多的是,亏点卖不算什么,只当是咱随小郎君行善了。”
蓝玉豪言道。
朱小宝这才回想起来。
当时确实有四个人在盐山下拦过自己,还问地上的玉手串是不是自己的。
而这蓝玉,正是那四人之一。
“啊?这……”
朱小宝咽了一口唾沫,呆呆看向蓝玉。
像这样的宅子,你家多的是?
你家有矿啊?
这么有钱?
“噢。”
朱小宝回过神来,拱手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
蓝玉笑着嘟囔道。
“不错!这娃儿跟咱姐小时候一个样,都这么有礼貌。”
“啊?”
朱小宝一阵莫名其妙。
蓝玉咂摸咂摸嘴,笑着摇了摇头。
“无事,这是地契,你收好,我先走了。”
蓝玉豪爽万分,刚出门,迎面便碰上了黄子澄的管家和家丁。
蓝玉眼眸微眯,也没出声。
“朱小郎君,劳烦您出来一下。”
黄府管家对朱小宝招手道。
朱小宝走上前去,拱了拱手。
“何事?”
黄府管家道。
“朱小郎君贵人多忘事,怕是忘记老朽了,老朽是翰林院学士黄子澄府上的管家。”
“不卖?他一个商人竟然敢说不卖?”
“这可是圣上指名道姓要买的!真还拿不住他了?”
都转运司衙门内,传来了转运使的阵阵咆哮。
他愤怒的神情中,还夹杂着一丝狠厉。
不过一介最低等的商户,竟然也敢跟官府叫板?
官府愿与他好言商议,本已是最大的仁慈了。
“去!给我将他的宅子围住,本官倒要看看他到底从不从!”
蓝府。
蓝玉派去暗中调查和保护朱小宝的人迅速闪进了蓝玉的院子。
除了派人保护朱小宝,蓝玉也同样动用了关系,在探查九年前老朱在钟山帝陵屠杀御林军和守陵太监一事。
“将军,他遇上麻烦了。”
蓝玉自是知道这个‘他’指得是朱小宝。
他猛地起身,厉声道。
“说!”
那名暗卫将转运司与朱小宝之间的事全盘托出。
蓝玉听完却是十分不解。
“他怎的会与转运司结怨?”
“回禀将军,好像是转运司想找他买盐山和制盐的工艺,他不肯。”
原来如此。
怪不得这小家伙不惜改农籍为商籍。
蓝玉眼眸微眯,浑身散发出阵阵杀气。
“你多带些人去,让转运司别乱来,就说是奉我之命!”
蓝玉似是有些不放心,说罢又将腰间的令牌交给了那名暗卫。
“是!”
暗卫都离开好一会儿了,蓝玉才回过神来。
他看着门外,低声呢喃。
“雄英,若真是你……就算是拼上咱们这些老骨头的命,也势必要将你推上那个位置!”
“咱蓝家、常家、朱家的希望,可全都寄托在你身上啊!”
“你可知,咱三家的生死荣誉,和你这些叔叔伯伯的命,都被你一手攥着呢!”
秦淮河小院内。
朱小宝留下活钱后,便将剩余的七百两都装入了锦盒。
这些钱,是他用来报答马老头的。
仔细盘算一番,马老头倒是有些日子没来了。
想必是太子薨后,衙门有许多积压的事务要处理。
他雇佣的劳力,这几日也已经开始在盐山下盖工坊了。
等工坊修缮完毕,制盐也会方便许多。
朱小宝满怀期待,却不知道他即将迎来一场灾难。
咚咚咚!
突然响起的敲门声,让朱小宝立刻警惕了起来。
若是转运司的人来找麻烦,要强买,他目前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
稍等片刻,见门外没有其他动静后,他这才起身开门。
“马爷爷?”
见是马老头,朱小宝这才放下心来。
“小宝,你这脸色怎么这么差?可是遇上事了?”
朱元璋担忧的问道。
朱小宝笑着摆了摆手。
“没事,马爷爷你怎么现在才来,我可是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惊喜,正等着你呢!”
见朱小宝笑开了,朱元璋这才松了口气。
“什么惊喜?你还怪神秘的!”
朱小宝将朱元璋扶到桌前坐下,将桌上的锦盒推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马爷爷,打开看看?”
“好!”
朱元璋倒也不墨迹,直接上手打开了锦盒。
等看清盒子里装着的七百两白银和银票时,朱元璋吃惊的瞪大了双眼。
“这……”
不过五天而已!
这小子居然就弄来了七百两的巨款?
朱小宝咧嘴一笑。
“马爷爷,你看我在经商方面,是不是天赋异禀?”
他也没想瞒着老马头,继续道。
“我不过是从盐矿石中将盐提炼出来,然后卖给了转运司。”
“什么?!”
朱元璋闻言大受震撼。
“你是说,宫……那种精盐是出自你手?”
朱小宝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笑道。
“没错。”
“我之前说要报你的恩,可不是闹着玩的,男人嘛,必须一诺千金!”
“即便成了商籍,但骨子里的劲儿可从来没变过!”
朱元璋眼神迷离,呆呆道。
“你这个傻孩子呀!”
“为了报答咱老头子,居然甘愿沦为最低等的商籍,你怎么这么傻啊?”
朱小宝无奈笑道。
“马爷爷,咱们现在有钱了,以后就能过好点的日子,何必纠结于农籍商籍呢?”
朱元璋狠狠点头,心中也下定了决断。
“商籍也罢,农籍也罢,你若想改,也就是咱一句话的事,无妨!”
虽说他作为皇帝,一向对权利都十分克制,基本不会滥用。
但对方要是朱小宝的话,他愿意破例!
朱小宝努了努嘴。
“马爷爷,你先坐会儿,我去弄些吃食来。”
“去吧!”
朱元璋望着朱小宝的背影,会心一笑。
“这还真是个好孩子啊!”
很快,朱小宝便端着两碗手擀面和一盘泡萝卜,几瓣大蒜走了过来。
“开饭!”
朱小宝这一声荡气回肠的‘开饭’,倒是瞬间激起了朱元璋的食欲。
作为淮西人,朱元璋就喜欢吃面条就生蒜。
再搭配上这嘎嘣脆的萝卜干,别提有多美了。
但朱元璋还是忍不住苦笑摇头。
“你这小子不是说有钱了吗?怎么还吃的这么简单?”
朱小宝一本正经道。
“钱咱是有了,但不能忘本啊,我觉得这面就挺好的,好吃还管饱!”
“不过,马爷爷你要是想吃点别的,告诉我一声就行!”
这话,可以说是直接刺穿了朱元璋的心。
因为朱小宝与朱元璋的经历,几乎相差无几。
那段吃不上饭的日子,也是真不好受。
不过正因如此,从农家小子到称帝,百姓的艰难他也一直谨记于心。
身为帝王,他一直勤于律己,尽可能避免一切铺张浪费。
“你说的对!就算咱有钱了,也不能忘本!”
朱元璋激动的大喝出声!
随即,屋内便只剩下了两人吸溜面条的响声。
嘭嘭嘭!
就在朱小宝准备收拾碗筷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暴力的敲门声。
朱小宝起身将朱元璋挡在身后,皱眉道。
“马爷爷,你等下可别强出头!”
朱元璋有些不解。
“这是怎么了?”
朱小宝淡淡开口。
“估摸着是有人来挑事!”
朱小宝的语气轻描淡写,淡然的神色中似乎还带着几分不屑。
朱元璋在这孩子身上,没有看到分毫的畏惧之色。
遇事淡定从容,心中却刚烈如虎,这孩子绝不会是个任人拿捏的弱者!
朱元璋眼眸微眯,如一头雄狮般盘踞在太师椅上,静静的等着朱小宝开门。
因为他是朱标的人,是朱元璋留给朱标开疆拓土的打手,所以无论他怎么桀骜不驯,朱元璋都会忍着。
可若朱允炆日后要登基,朱元璋又深知蓝玉看不上朱允炆。
那以朱元璋的性子,必定会找蓝玉秋后算账,为朱允炆铲除异己。
蓝玉帮过朱小宝,而眼下便是他将这恩情还回去的时候。
朱小宝作为穿越者,又将大明王朝的相关影视剧,往往复复看过不少遍。
这些事的走向,朱小宝都清楚的很。
但蓝玉他们,却未必能想明白这其中的原由。
蓝玉总认为朱元璋默许他桀骜放肆,是因为他本事高,功劳大。
然而,大明有能力者,多不胜数。
站在帝王视角来看,这些人始终都是他布棋谋局的棋子。
若能控制,便稍加敲打。
若掌控不了,便只能找个理由,将其舍弃。
大明不缺人才,更不缺武将。
虽灭了淮西武将集团,对朱元璋有些影响,但影响却不大。
但朱元璋以为他算无遗漏,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
他的魄力,强大到可以控制住任何人的野心。
但朱允炆不能!
也正是如此,在这些武将被杀后,朱棣便发动了靖难。
可强大如朱棣,即便与宁王联手,都差点没能将朱允炆的政权给攻下来。
因为朱元璋还留了后手,耿炳文这样的武人,他没杀。
朱元璋仅留的这一两个武将,便差点让朱棣翻车。
由此可见,蓝玉于朱元璋而言,也不是不可替代的!
朱小宝眼神清澈,不卑不亢的看着蓝玉。
良久之后,蓝玉才大笑出声。
他看向朱小宝的眼神中,更是带着欣慰与喜爱。
“哈哈哈!”
蓝玉苍劲有力的巴掌,不停的拍打在朱小宝的肩膀上。
“娃儿,你果然长大了,都开始替长辈操心了,咱很是欢喜啊!”
这小子七岁时,还拉着自己的裤腿,吵吵着要跟咱学武呢!
这一眨眼,便就过去了十年。
这小子也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不仅说话条理清晰,还懂得言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是越来越优秀了!
“中!咱听你的便是!”
蓝玉随后正色道。
“眼下朝廷局势动荡,咱来找你的事,你可千万别跟旁人说。”
朱小宝点头道。
“请国公放心,小子晓得分寸。”
“如此甚好!那咱便走了!”
蓝玉含泪转身,心中的欣慰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外甥女啊!你这娃子,可比咱家那小子强百倍不止呐!”
“咱一看,便知他是帝王之相!哈哈!”
院外。
常茂双眼泛红,一脸兴奋的看着蓝玉道。
“叔,太好了!雄英他……真的长大了!”
蓝玉双眼微眯。
“若上位真识错了人,那咱们便撸起袖子,帮咱这外甥孙给抬上去!”
言语间,他突然想起朱标生前曾跟他交代过的事。
势必不能放松对北方那人的防备。
那人实力不弱,也根本就不会将朱允炆放在眼里。
若陛下薨世后,朱允炆上位,想必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毕竟就朱允炆的那些伎俩,在他那几个叔叔眼里,便如同儿戏!
而北方那人有勇有谋,骁勇善战,实力绝不逊色于朱标。
未来,他也一定会成为咱外甥孙最大的敌人!
他,便是朱棣!
北疆下起了雨。
朱棣立于和平寺九层塔顶,负手远眺。
北平及塞外的一切景色,此刻尽收他眼底。
他将目光缓缓转向南方,看着那如画的江南出神。
既然如此,那他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好!”
朱小宝也不扭捏,是不是真心,试试便知。
夜深。
朱元璋依旧埋头批阅着奏折,但今日他却眉宇紧蹙。
其中有两封从户部送来的奏疏,被他单独挑了出来。
一封是报关中长安旱灾之事,希望朝廷能增派粮食五万石。
另一封则是江南苏州祈求朝廷拨款三万两白银,以梳理新安江淤泥沉沙。
他本想再多批阅些奏折,但在看到龙案下那道赐封朱小宝为虞王的圣旨时,分了神。
“呵呵,可惜咯,老头子现在还不能封你做虞王,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你且放心。”
一想起那小子成日叮嘱自己要早睡,老爷子又是一笑。
“得了,咱今日便批到这吧。”
朱元璋对黄狗儿说了声,便睡下了。
不一会儿,朱允炆便端着碗热气腾腾的面,来了奉天殿。
“小二爷来的不巧,老爷子刚睡下。”
黄狗儿小心翼翼道。
朱允炆有些诧异,皇爷爷今日未免睡得早了些。
但他也只是点头道。
“多谢,我明日再来便是。”
翌日。
朱允炆特意一大早便端着面来了奉天殿。
奉天殿的门开着,朱允炆还以为是老爷子在等他,便恭敬的走了进去。
朱允炆刚想开口,但看着案牍上散落的奏疏,摇了摇。
看来,皇爷爷还没起呢!
他将手中的面放在一旁后,便如同往日那般,小心翼翼的替朱元璋收拾起散落的奏疏来。
但在看到案牍下散开的那道未赐出的圣旨时,他愣住了!
‘封朱雄英为大明虞王’几个字,他看得清清楚楚。
瞬间,朱允炆脸庞透红,双拳收紧,薄唇紧抿,几乎要咬出血来。
他呆愣了许久,眼里的愤恨之色也愈演愈烈。
他当然知道虞王代表着什么。
看来,皇爷爷早已做出了决定!
可是这九年来,日夜陪伴着您的明明是我啊!
在您身边尽孝,照顾您的,也是我啊!
他又为您做过些什么呢?
九年音讯全无,为何刚一出现,您便将心思全放在了他的心上?
您怎么能如此偏心!
他不甘心。
我才是大明太孙!
我才是!
这些年,我刻苦读书,专研治国之道。
在恪守人臣和人孙的礼数上,我更是低调谦虚。
翰林院那些士大夫,和那些朝中重臣们,全都对我赞誉有加。
可现在得到虞王封号的,居然是流落在外九年的大哥?
被封虞王之后,那离被封吴王是不是也就不远了?
朱允炆牙关紧咬,端起那碗热腾腾的面,颤抖着离开了奉天殿。
嘭!
刚回东宫,他便将那碗面,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孩子,你这是做什么?这面不是你给老爷子准备的吗?”
吕氏听到动静,匆忙赶来,见朱允炆满头大汗,不由得心疼道。
朱允炆红了眼。
“娘!皇爷爷心中早已有人选了!”
“你说什么?”
吕氏大惊。
“皇爷爷要封大哥为大明虞王,就差颁布谕旨了!”
朱允炆颤抖道。
吕氏怔愣片刻后咬牙道。
“儿子,你不也说这谕旨还没颁布吗?”
“这便足以说明,你皇爷爷还没彻底下定决心,这个时候,你可千万不能垮了意志,必须要振作起来!”
乌衣巷小院。
廖家兄弟俩一大早便向朱小宝告了假,打算回东宫交接。
朱小宝只当两人是要回去收拾行李,便点头同意了。
现在人多了,这小院自然也不够住的,想来也是该添置新房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