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女频言情 > 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 全集

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 全集

馅饼大叔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啊……”“什么人,干什么……”等拍了好几张照片之后,睡得像死猪的康吉盛和童佳才醒过来,惊慌失措地叫喊。“康主任,童老师,别叫,再叫,大家都过来了!”刘弘毅依旧举着相机,不徐不疾地说道,语气轻松。这句话仿佛有着某种魔力,一下子就将康吉盛和童佳的叫喊声压了下去。“你是谁?”康吉盛手忙脚乱地将被子拉过来盖在自己和童佳身上,一边眯缝着肿泡眼,努力想要看清楚这个半夜闯进来的家伙到底是谁。虽然康吉盛也经常在地区大院见到刘弘毅,但从来没和刘弘毅说过话,自然也听不出来他的声音。在睡眠中突然被惊醒,眼睛被强光刺激,一时半会的也看不清楚对方的模样。刘弘毅不忙着回答,而是上前几步,将两人搭在床边椅子上的衣服拿走,随手丢出老远,这才站在床边,居高临下地俯...

主角:刘楚安刘弘毅   更新:2025-02-25 14: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楚安刘弘毅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 全集》,由网络作家“馅饼大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啊……”“什么人,干什么……”等拍了好几张照片之后,睡得像死猪的康吉盛和童佳才醒过来,惊慌失措地叫喊。“康主任,童老师,别叫,再叫,大家都过来了!”刘弘毅依旧举着相机,不徐不疾地说道,语气轻松。这句话仿佛有着某种魔力,一下子就将康吉盛和童佳的叫喊声压了下去。“你是谁?”康吉盛手忙脚乱地将被子拉过来盖在自己和童佳身上,一边眯缝着肿泡眼,努力想要看清楚这个半夜闯进来的家伙到底是谁。虽然康吉盛也经常在地区大院见到刘弘毅,但从来没和刘弘毅说过话,自然也听不出来他的声音。在睡眠中突然被惊醒,眼睛被强光刺激,一时半会的也看不清楚对方的模样。刘弘毅不忙着回答,而是上前几步,将两人搭在床边椅子上的衣服拿走,随手丢出老远,这才站在床边,居高临下地俯...

《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 全集》精彩片段


“啊……”

“什么人,干什么……”

等拍了好几张照片之后,睡得像死猪的康吉盛和童佳才醒过来,惊慌失措地叫喊。

“康主任,童老师,别叫,再叫,大家都过来了!”

刘弘毅依旧举着相机,不徐不疾地说道,语气轻松。

这句话仿佛有着某种魔力,一下子就将康吉盛和童佳的叫喊声压了下去。

“你是谁?”

康吉盛手忙脚乱地将被子拉过来盖在自己和童佳身上,一边眯缝着肿泡眼,努力想要看清楚这个半夜闯进来的家伙到底是谁。

虽然康吉盛也经常在地区大院见到刘弘毅,但从来没和刘弘毅说过话,自然也听不出来他的声音。

在睡眠中突然被惊醒,眼睛被强光刺激,一时半会的也看不清楚对方的模样。

刘弘毅不忙着回答,而是上前几步,将两人搭在床边椅子上的衣服拿走,随手丢出老远,这才站在床边,居高临下地俯瞰着这对狗男女,调侃般地说道:“康主任,真是贵人多忘事,我刘弘毅啊,刘楚安的儿子。”

“是你,你特么的想干什么?”

下一刻,康吉盛就差点咆哮起来。

他是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刘楚安不过是地区农业领导小组的副组长,一个无足轻重的中层干部,在刘楚安儿子面前,康主任立即就找回了自信。

刘弘毅就笑了,讥讽地说道:“康主任,你很喜欢大喊大叫是吧?来,你叫!你继续叫!”

“最好是把整个楼的人全都叫过来看这个热闹!”

刘弘毅说着,伸出手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

“……”

正准备咆哮如雷的康主任,顿时就被憋住了,硬生生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一张黑胖的肥脸涨得通红,差点没被憋过气去。

“你,你怎么跑到这里来的?你想干什么?”

憋了好几秒种,康吉盛才终于再次叫道,声音压得很低,从牙缝里迸出来的。

刘弘毅摇了摇头:“康主任,你水平真是不行啊,怎么老是抓不住重点呢?”

“我想干什么你未必看不出来?”

“抓奸啊!”

“这不,都拍下来了!”

刘弘毅拍了拍手里的相机,脸上写满了嘲讽之意。

“你,你特么的,你敢?”

康吉盛脑门子上的冷汗就渗出来了。

“康主任,瞧你这话说的,我有什么不敢的?你姓康的都把我老刘家逼到这个份上了,你说说看,我有什么不敢的?”

“我只要把这些照片给省革委寄过去,给部队寄过去,康主任,童老师,你们两位想想看,会是什么下场?”

“要不我们试试看?”

康吉盛黑脸涨得通红,条件反射式的想要呵斥,冷不防童佳在被窝里掐住了他的屁股蛋子,使劲拧了一下,康主任顿时痛得龇牙咧嘴的,脑子也一下子清醒过来。

当下脸色一变,黑面上尽量挤出一丝笑容,语气也变得十分温和:“那个,小刘啊,你是为了今天下午那个事来的吧?哈哈,就是小孩子闹着玩,我肯定不会为难你的,你完全可以放心……我保证啊,这个事就过去了,以后再不会有人找你的麻烦!”

刘弘毅嘿嘿一笑,说道:“康主任,哄小孩子呢?告诉你,我十六岁了,不是小孩子啦。我今天敢到这里来,敢给你们两位拍下这些照片,你就不可能再把我当小孩子来看。”

“要不然,吃亏的可是你们自己。”

“现在不是六七年六八年那会了,你也不能真把我整死。”

最混乱的时间段已经过去了,特殊时期进入尾声。

“再说了,我现在转身就走,你就算派人来抓我也没用。我会把胶卷交给其他人。我爸好歹在地区工作了那么多年,靠得住的朋友还是有几个的。你敢动我,那我们就鱼死网破。”

“你到底想要怎么样嘛?”

康吉盛又开始发怒了。

倘若现在站在他面前的是刘楚安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成年人,康吉盛也不会是这个态度。偏偏刘弘毅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屁孩,却在这里老神在在地威胁他,让康主任感觉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刘弘毅摆摆手,说道:“康主任,我看你也是个直爽人,那我就明白跟你说了吧。你想让我不把这个事捅出去,那也容易,就两个要求。”

“你说……”

“第一,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个事,到此为止,以后再也不许追究。你警告康红梅,以后离我和艾小雨远点儿,再敢惹事,我打断她的狗腿!”

“还有啊,你管管你女儿,好歹也是地区领导的小孩,成天不读书,和一帮街痞子流氓阿飞混在一起,像什么话?影响多不好?”

又差点把康吉盛给憋住了。

“第二个,就是我爸刘楚安的工作问题。”

“这个没问题,我马上把他调回地区来,还是搞农业那一块的工作,可不可以?”

为了不把事情闹大,康吉盛决定让步。

“不可以!”

刘弘毅断然拒绝。

“那他想要怎么样?想当农业小组的组长?”

在康吉盛想来,毫无疑问,刘弘毅今天晚上肯定是受了刘楚安的指使。否则他一个十六岁的小屁孩,敢干这种大事?

刘弘毅就笑了。

“农业小组的组长有什么好当的?”

康吉盛有点懵逼。

地区革委会农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那可是正处级干部。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农业局长。

听这小子的意思,竟然压根就看不上。

“那他想搞什么?”

“我要地区革委会任命我爸当阳沟干部学校的党总支书记,革委会主任,一把手!”

刘弘毅毫不含糊地说道。

他心中早就有了成算,阳沟干部学校一把手,听上去权力远远不及地区农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个在城里上班,一个在山沟沟里,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

然而,对于熟知后世历史走向的刘弘毅,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阳沟干部学校现在关押着一大批原地区领导以及高级知识分子,甚至还有少数省里下放的干部,这些人,在今后数年会陆续平反,落实政策,返回原先的工作岗位。

在刘弘毅眼里,这是一笔巨大无比的政治财富!

他要让这些未来的大人物,全都欠他老刘家的人情。

而且是天大的人情!


刘楚安是个雷厉风行的性格,说干就干。

很快就安排人搞了五十对种兔和几担鱼苗回来,还搞了许多菌种。

见到这些东西,肖亚文突然有点害怕,压低声音说道:“老刘,这么搞不会出事吧?”

养那么多的兔子和鱼,还种蘑菇,这算不算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罪名可是不轻啊。

搞不好挨处分上批判台都是轻的,丢官去职都有可能。

也就这两年,稍微松一点点,要是搁在刚开始那会,凭这样的罪名,足够抓去坐牢的了。

刘楚安一挥手,无所谓地说道:“都是集体的东西,我又不往自己家里拿,能出多大的事?我们干校,本来就是个农业生产单位。”

上级对干部学校的政策一直都有些变化,但基本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干校学员要从事农业生产,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考虑到干校学员的特殊情况,许多人确实不事稼穑久矣,生产技能上和正式的农民没有什么可比之处,产出自然也要比正常的农村生产低得多。

所以在国家情况稍微好转之后,上边也会按月拨给干校一部分生活物资,主要是粮食,也有油盐咸菜和少许副食品。保证干校学员基本的生存条件。

至于个人生活用品,牙膏肥皂衣服之类,给得非常少,主要还是靠自己解决。

毕竟学员们下放到干校之后,虽然不可能还有原先的工资待遇,基本生活费还是会发放的。也不能真的一分钱都不给,那怎么活下去?

肖亚文听了这个话,心里稍安,还是担心地说道:“可按照弘毅那个说法,这兔子到后来,会不会太多了?”

刘弘毅当初的设想,是干校这些人,不管是干部职工还是改造的学员,要保证每人每五天能吃到一只兔子,每三天吃一顿鱼。才能供应上身体的基本营养需求。

整个阳沟干校,干部职工和改造分子加起来,好几百人呢。

按照这个量来供应,不得满田里都是鱼,漫山遍野是兔子啊?

只要想一想那个情形,肖亚文就觉得不靠谱,上边一定会过问的。

周边农村那些个农民兄弟,自留地多开垦一分,猪饲料地多搞了一分,都要挨批斗。

刘楚安在干校这样一个敏感单位搞“资本主义”,被人举报上去,那还得了?

何况刘楚安本来就是“问题干部”,地革委对他的处分决定并没有撤销。

这种操作,在眼下很常见。

身上背着处分,也不妨碍地革委任命他为干部学校的一把手。

毕竟刘楚安本身是副县团级,而阳沟干校仅仅是个营级单位。(注1)

刘楚安冷笑道:“他康吉盛敢!”

照片在手,吉盛我有!

刘弘毅在一旁插口说道:“地革委也不是康吉盛一个人说了算……”

“就是就是……”

肖亚文连声附和。

刘楚安不由得诧异地看了儿子一眼,这主意不是你出的吗?

现在你想打退堂鼓?

刘弘毅笑道:“爸,我是这样想的,这种事呢,好处不能全被我们占了,省得别人眼红。”

越是贫穷,得红眼病的人就越多。

“那你的意思是?”

刘弘毅说道:“兔子肉我们可以吃,但兔子皮可以上缴。另外兔子也得交一部分,就当是交公粮了。你刚才说了,干校也是生产单位嘛。”

兔皮虽然不算是什么好的皮货,但毕竟也是生产资料,可以卖钱的。

上缴给地区农业领导小组,也算是干校产出的利润。

肖亚文立马说道:“对对对,弘毅这个建议好,就应该上缴一些。这样他们就没话说了。”

刘楚安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可以。我还想着,等我们这边试验成功了,在全地区进行推广呢。”

这就是农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的思维了,心里时时刻刻都想要全地区的农业工作怎么力争上游。

刘弘毅忍不住笑道:“爸,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现在就是阳沟干部学校的主任,就管着干校这一亩三分地,其他工作,就该是别人去考虑。”

“要推广,那也应该由地区领导来做决定,我们就不越俎代庖了。省得惹人嫉妒。”

“就是就是,老刘,你看看,你几十岁的人了,考虑问题还不如儿子周到呢。老喜欢冲动!”

刘楚安瞪了她一眼,哼道:“我那是喜欢冲动吗?我是对革命工作认真负责!”

肖亚文笑道:“对对对,认真负责!”

将近二十年夫妻,对丈夫的性格,肖亚文还不了解吗?

只要他能听进去儿子的劝就行,肖亚文才不会和他争吵。

刘楚安嘴里是这么说,心里却诧异无比,儿子的表现,实在太出乎他的意料了,这哪里是个十几岁孩子的思维,刘楚安感觉,自己那些同事,考虑问题都远远不如刘弘毅那么周到细致。

“弘毅,这些东西,你到底是怎么想到的?”

刘弘毅笑着说道:“简单啊,康红梅教我的。”

“康红梅?”

这下刘楚安和肖亚文都是两眼睁得老大。

怎么和她扯上关系了?

“你想啊,康红梅为什么要欺负艾小雨?不就是因为嫉妒吗?红眼病人人都会得。”

虽然这个理由听上去有些牵强,仔细想想,倒也说得过去。

注1:70年代,地方和部队的级别是相互对应的。行政级别一共分为23级。最高一级(工资579.5元),在我的记忆中,貌似只有孙夫人享受这个待遇。其他人都是从3级开始(元帅待遇)。具体到地方,分为省军级(省部级),地师级(厅局级),县团级(县处级)。营级对应的是乡科级,连级对应的是股级,排级属于干部入门级,对应地方普通办事员级别(部队排长工资52元,地方办事员略低)。在部队说的提干,就是从士兵变成了排长。有段时间,还有副排长这个职务,也算干部。

兵团级属于特殊情况,大致对应大军区副职。

70年代的部队三总部,总参和总政是副国级,总后,各军种为大军区级。

纯粹凭记忆写的,没有仔细查资料,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来到干校之后,谭老也还是老做派,不爱和人打交道,劳动之余,回到宿舍,就是自己扒拉算盘,在草稿纸上写写算算,自得其乐,也不知他在算些什么东西。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想要和他聊聊天,在碰了几次钉子之后,就再也没人愿意接近他了。

好在谭德喜虽然脾气古怪,却很好“管”,从不给干校添麻烦。

不管安排他做什么,都是一声不吭地照做。

却很少给干校提什么条件。

唯一提过一次要求就是他的草稿纸用完了,想要干校给他发点草稿纸。

干校财务紧张得要死,哪里能满足他这样的要求?

最后给了他一些废旧报纸。

谭老也欣然接受。

不过也就要过这么一次,后来就再也不提了。废旧报纸用完,谭老自制了一个沙盘,就放在自己床下,没事的时候拉出来,用细树枝在上边搞计算。

见过呆的,没见过这么呆的“书呆子”,所有人都表示服气。

听说儿子要拜这样的“怪人”为师,刘楚安有点犯难,关键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说服这个“怪老头”收徒弟。

对谭德喜的水平,他倒是不怀疑。

全国科学大会奖的得主,轮得到他去怀疑人家的学术水平吗?

“爸,这个你就别操心了,你只要把谭老请过来,拜师的事,我跟他聊。”

刘弘毅似乎很有信心。

“他能教你什么呀?他又不是中学老师……”

这是刘楚安的第二个疑虑。

刘弘毅一个高二学生,跟谭德喜那样的“大师”,差得也太远了吧?

你让一个顶尖的武器设计专家,给你区区一个高中生讲解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吗?还是让他教你解高中应用题?

刘弘毅笑道:“爸,师父水平越高,学生水平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的嘛。谭老都不需要教我具体的知识,他只需要教我解题的方法就行了。”

其实,对于明年即将恢复的高考,刘弘毅真不需要再做更多的准备了。

怎么说他也是个教授啊。

而且学生时代是学霸!

他需要的,只是“谭德喜的学生”这个身份。

在他的记忆中,谭老落实政策,重返岗位之后,老当益壮,又设计出多款新式武器,最终成为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国宝级的专家。

当然,刘弘毅并不是那么势利,想要借助谭老学生的身份来达成自己个人的目的。

他只是想将自己从未来获得的一些科学思维与科学知识,用一种合理而不突兀的方式提前告诉这个世界,让国家在某些领域的发展少走弯路,加快进度。

在未来十几年内,他都无法摆脱年轻人的身份,说出来的话,不会让人十分信服。

同样的建议,从他嘴里说出来,和从谭老嘴里说出来,分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有可能,他还会多拜几位老师。

在不同的领域发声。

不过这得一步一步的来,不能太性急。

谭德喜不爱和人交流,但要请他来和刘弘毅见面,倒是很容易。

让带班干部去叫他过来就行了。

非常的守规矩,好管理。

为了这次会面,刘弘毅打叠起十二分的精神,又再精心煨制了一只“叫花鸡”,还专程去公社供销社买了两斤桃酥饼,一支钢笔,一瓶墨水和一摞作业本。

桃酥是油性饼干,在这个营养极度缺乏的时代,比其他饼干更受欢迎。


刘弘毅重生了。

刘弘毅,男,出生于1960年,去世前系静江省楚州科技学院教授,享年64岁。

刘教授的个人履历比较复杂。

是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被北都某著名大学录取。

毕业后受家乡领导邀请,回静江工作,分配在静江省教育委员会上班,全程参与楚州科技学院的组建工作。

楚州科技学院组建完成后,刘弘毅顺理成章留下来,担任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是当时很有前途的知识型年轻干部。

此后因工作需要,转任地方行政干部,先后担任副县长,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楚州市副市长,楚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等职。

在楚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上,卷入一场官场斗争。

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干部,刘书记并不十分擅长斗争,毫不意外的成为失败的一方。愤而辞去领导职务,重新回到楚州科技学院执教。

从此之后,一心教书育人,远离权力漩涡,倒也桃李满天下,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

2024年5月,因病辞世。

在外人眼里,刘弘毅算是比较成功的人士。在官场和学术上都达到了一个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刘弘毅自己,却总觉得有诸多遗憾。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在学术上没有取得很高的成就,对不起自己过人的天赋。

其二则是在官场上也没有太大的建树,担任领导干部十几年,没有作出十分耀眼的成绩。

病重期间,刘弘毅经常和妻儿聊起,当初悔不该去行政单位工作,如果专注于学术研究,以他的天赋,应该是能取得极高学术成就的。甚至成为院士都不是不可能。

私下里,刘弘毅偶尔跟老伴开玩笑,说自己是被当官耽误了的院士!

老伴也跟他开玩笑:我看啊,你是被老婆耽误了的花心大萝卜!

主要因为刘弘毅个子高大,相貌英俊,临到老来,都是腰挺背直,浑身上下没有多少赘肉,加上曾经身居领导职位,身边自然少不了莺莺燕燕环绕,传出过许多“绯闻”。

对此,刘弘毅一笑置之。

只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会重生。

难道那些不靠谱的网络小说写的都是真的?

否则,如何解释眼前发生的一切?

刘弘毅背着“为人民服务”的书包,一脸懵逼地走在楚州一中通往楚州红星农机厂的路上。

是的,他回到了1976年5月份,整整48年前。

现在的身份,是楚州一中高二年级的在读学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毕业了。(注1)

刘弘毅很清楚地记得,全国恢复高考要等到两年之后的1977年。他今年七月份毕业之后,就将成为待业青年。

至于现在还在实施的工农兵大学制,是要靠地方推荐的,而不是统一高考。

如果搁在去年,他是有机会被推荐的。

因为那个时候,他父亲刘楚安还是楚州地区革委会下属农业工作组的副组长,大小算是个地区中层负责干部,也有些关系在。

但是一个月前,刘楚安因为得罪了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康吉盛,已经被下放到阳沟干部学校去当普通职工了。

阳沟干部学校,其实就是群众口中常说的五七干校。

后来异化成专门关押改造问题干部的“准监狱式”单位。

这些年,楚州地区的“某权派走某派某某权威”,有一多半都关押在阳沟农场,强迫劳动改造。

未经批准,不得离开。

阳沟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刘楚安一个地区革委会的中层负责干部,被下放到阳沟农场,康吉盛下手不可谓不狠。

同时被发配到阳沟农场的,还有刘楚安的妻子,刘弘毅的母亲肖亚文,原本在地区革委会档案室上班。

刘楚安两口子既然被下放,地区革委会分配给他的住房,自然收回。

刘弘毅还在楚州一中上学,不能随着父母一起去阳沟农场,暂时住在刘楚安以前工作过的红星农机厂,一位老工人师傅的家里。

刘楚安为人正直,在红星农机厂当了多年厂长,革委会主任,威望极高。

将唯一的儿子托付给红星农机厂的老工人师傅,刘楚安还是比较放心的。

刘弘毅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消化“重生”这个情况,一路懵懵懂懂的向红星农机厂走去。

突然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听到有女孩子的惨叫声。

刘弘毅猛地停住脚步,向那边看去。

只见两名同样学生打扮的十六七岁小青年,正站在巷子口,目光凶狠地盯着过往的行人。

“刘弘毅,你这个狗崽子,看什么看?滚远点!”

其中一个,正是刘弘毅的同班同学李明华。

这小子表面是个学生,其实不学好,常年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算是半个街痞子。在学校里,也和一帮小霸王勾勾搭搭,耀武扬威,称王称霸。

反正现在的学校,也是乱糟糟的,不少老师都被打成各类“分子”,头上戴着帽子,也不敢怎么管这些学生。

正常的教学秩序,早就不复存在了。

刘弘毅他们在学校,也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

说是学习,大多数时候是自习,瞎聊。

劳动更是扯淡。

只有刘弘毅等少数原本就比较爱学习的尖子生,才会认真读书。其他人就是个玩。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尖子生和李明华这样的痞子学生,压根玩不到一块,常年被李明华等人嘲笑。

读书有个卵用!

交白卷才是英雄。(注2)

刘弘毅条件反射式的准备快速离去。

他一点都不想和李明华这种人发生任何交集。他们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

但就在这时,刘弘毅又听到女孩子凄厉的惨叫声,而且这个声音似乎还有些熟悉。

刹那间,四十八年前发生的一桩惨案,涌上心头。

艾小雨!

是艾小雨的声音!

前楚州地区行署专员艾高峰的女儿!

注1:1986年前,全国各地都是实行的小学5年制,初中3年制或者4年制,高中2年制。1982年到1983年,高中改为3年制。1986年,中央发文,明确规定小学6年制,初中3年制,是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端。

注2:请自行查阅白卷英雄张铁生。


突然,响起弹簧轻轻的“咔哒”声,紧接着,就是鸟儿惊慌失措的“咕咕”声,艾小雨兴奋地一跃而起,叫道:“抓住了……”

刘弘毅也跟着跳起来。

两人急匆匆地跑过去,果然,一个捕鸟网里,一只七彩锦鸡正在奋力挣扎。

但刘弘毅设计的捕鸟网非常巧妙,鸟儿整个都被丝网兜住,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

“呀,好大,好漂亮……”

艾小雨高兴得拍手欢呼,急急忙忙的就要过去解开丝网。

“哎你别动,我来!”

刘弘毅急忙止住她。

这姑娘可不是干活的好手,笨手笨脚的,可别让落网的野鸡给跑掉了。

刘弘毅上前,小心地打开丝网,将野鸡抓住。

“好家伙,最少也得有两斤多。”

这是一只成年雄性野鸡,羽毛艳丽,抓在手里沉甸甸的。

刘弘毅用准备好的布条,将野鸡的双腿和两只翅膀都捆了起来,这才放心地交到艾小雨的手里,然后将捕鸟网重新挪了个地方,再次撒下饵料。

“刘弘毅,你真厉害……”

艾小雨抓着野鸡,笑得开心极了。

“那是!”

刘弘毅便故意一挺胸,同样哈哈大笑。

这一趟捕鸟之行,连刘弘毅自己都没料到,竟然会“大丰收”。最后一共抓了两只野鸡,两只斑鸠,还顺带着搞到一窝野鸡蛋,有八颗之多。

两只野鸡一公一母,雄野鸡有两斤多重,雌野鸡稍轻,也有将近两斤。相比之下,两只斑鸠就要小得多,只有三四两重。

但再小那也是肉啊。

在这个物资极度缺乏的年代,这可是难得的美食和营养品了。

在回程的路上,艾小雨一改常态,叽叽喳喳的,不住和刘弘毅说话,显得极其兴奋。

“呀,抓了这么大的野鸡,还两只?”

卫生室的陈爱萍医生看到他们的收获,也是大感诧异。

陈爱萍很年轻,只有二十几岁不到三十岁,身份其实也是个“改造分子”,以前在地区人民医院上班的。是一个很单纯的人。

说起来,她被下放到阳沟干校来“改造”,原因还真是哭笑不得。

因为她长得比较漂亮,人民医院革委会的一个副主任,对她有些想法。问题那是个有妇之夫。陈爱萍自然是坚决不肯答应了。

那个副主任怀恨在心,总是针对她。

但陈爱萍平时在单位谨小慎微,副主任一直没能找到很好的理由整她。

后来有一次,陈爱萍将喝水的茶杯放在办公桌的报纸上,一时没注意,茶杯压在某张照片上了,弄了一圈水渍。

也是合当有事,那张照片,嗯,你懂的,正好被到科室来检查工作的副主任看见,这可就抓住“把柄”了,立马就借题发挥,说陈爱萍大不敬,要将她打成现行反某某分子,扭送政法机关治罪。

最后还是医院革委会一把手看不过眼,出来说了一句话,这才免了陈爱萍的牢狱之灾,不过在副主任的坚持之下,陈爱萍在地区人民医院待不成了,被下放阳沟干校劳动改造。

陈爱萍可是正经的医生,有医生资格证的,比卫生室原先那个二把刀的赤脚医生强得太多了,所以就留在校部当了坐堂医生。

相比起其他必须下地劳动的改造分子,陈爱萍的工作算是比较轻松的,起码不用日晒雨淋。

“是啊,陈医生,刘弘毅可厉害了,什么都会……”

小姑娘在一旁兴奋地说道,崇拜得不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