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结局+番外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

结局+番外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

乱了方寸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杨六五嘴上这么问,心里却早已经在祈祷,祈祷他们家这位脑疾郎君可千万不要再搞事了。毕竟自己这个小人物上次能活命,那都算是捡回来的,这要是郎君再搞事?“你瞅你这怂样,把腰给我挺直了,男子汉大丈夫点头哈腰的像啥样?”但杨安却瞥了他一眼,直到杨六五吓的赶紧挺直了腰板,才颔首道:“嗯,这才对嘛?”“爷们就该有爷们的气概,别整天搞的跟娘们似的。”这话说完,他才对杨六五继续:“咱之前不是跟我爹商量造反的事了吗?”“他那慢,咱可不能慢,咱得帮他提提速。”“所以某的意思是,你现在就给某去找庄子里的那些佃户,以庄子里招护卫为由,先招一千两百名成年男丁,咱秘密训练着。”“毕竟这练兵也需要时间,你说对不对?”杨安一边说一边摩挲着下巴。既然便宜老爹那磨磨唧唧...

主角:杨广杨安   更新:2025-03-01 17: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杨安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由网络作家“乱了方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六五嘴上这么问,心里却早已经在祈祷,祈祷他们家这位脑疾郎君可千万不要再搞事了。毕竟自己这个小人物上次能活命,那都算是捡回来的,这要是郎君再搞事?“你瞅你这怂样,把腰给我挺直了,男子汉大丈夫点头哈腰的像啥样?”但杨安却瞥了他一眼,直到杨六五吓的赶紧挺直了腰板,才颔首道:“嗯,这才对嘛?”“爷们就该有爷们的气概,别整天搞的跟娘们似的。”这话说完,他才对杨六五继续:“咱之前不是跟我爹商量造反的事了吗?”“他那慢,咱可不能慢,咱得帮他提提速。”“所以某的意思是,你现在就给某去找庄子里的那些佃户,以庄子里招护卫为由,先招一千两百名成年男丁,咱秘密训练着。”“毕竟这练兵也需要时间,你说对不对?”杨安一边说一边摩挲着下巴。既然便宜老爹那磨磨唧唧...

《结局+番外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精彩片段


杨六五嘴上这么问,心里却早已经在祈祷,祈祷他们家这位脑疾郎君可千万不要再搞事了。

毕竟自己这个小人物上次能活命,那都算是捡回来的,这要是郎君再搞事?

“你瞅你这怂样,把腰给我挺直了,男子汉大丈夫点头哈腰的像啥样?”

但杨安却瞥了他一眼,直到杨六五吓的赶紧挺直了腰板,才颔首道:“嗯,这才对嘛?”

“爷们就该有爷们的气概,别整天搞的跟娘们似的。”

这话说完,他才对杨六五继续:“咱之前不是跟我爹商量造反的事了吗?”

“他那慢,咱可不能慢,咱得帮他提提速。”

“所以某的意思是,你现在就给某去找庄子里的那些佃户,以庄子里招护卫为由,先招一千两百名成年男丁,咱秘密训练着。”

“毕竟这练兵也需要时间,你说对不对?”

杨安一边说一边摩挲着下巴。

既然便宜老爹那磨磨唧唧的,那自己就先帮他招点人练着。

反正根据他这些年对这邙山庄子的了解,这庄子里一共有佃户一千五百户。

一千五百户,凑出来个一千二百人的普通团应该是没问题的。

至于花费,一千二百人吃住加上例钱一年最多也就一万来贯。

这点钱,他那便宜老爹绝对是有的。

“啥?从庄子的佃户里招一千二百人先练着?”

可杨六五听到这却呆了,随后才对杨安说:“这个,那个,郎君,要不这事还是算了吧?”

“那些佃户只知种地,他们哪能打仗啊?”

“而且这一千二百人也太多了,这,这......”

杨六五是真不敢接这活儿。

这活儿要是接了,那可真就是豢养士卒,图谋不轨了。

他这脖子怎么凉飕飕的呢?

“多个屁!”

“一千二百人还多?”

“告诉你,某这也是被老爹逼的没办法了才出此下策,这点人要是真打仗,连塞牙缝都不够。”

但杨安却眼睛一瞪,一脚踹在杨六五屁股上大怒道:“还杵在这干啥?还不赶紧去办?”

“三天,三天内某要是没看见一千二百人,当心某把你剁碎了喂狗。”

“是是,小人这就去办,这就去。”

杨六五这才脖子一缩赶紧离开。

只是离开后,他却并没去找庄子里的那些佃户,而是骑上一匹快马,直奔紫薇城皇宫而去。

这事太大,他得告诉皇帝陛下才行。

至于杨安,则是在杨六五走了后,又在大槐树下坐了会,就回自己小院的东厢房,找他这些年根据后世新兵训练手册,早就编好的杨家军训练指南去了。

人数不够质量凑。

既然暂时弄不到数万大军,那就给他们配最好的军事训练方法。

与此同时,许国公宇文述和楚国公杨玄感被陛下以勾结异族,意图谋逆满门处死的事,也迅速在洛阳城中传开,并且向各州府蔓延。

一时间,知道这消息的无不惶恐,不知这是真谋逆,还是因为其他?

尤其是关陇那些家族在洛阳这边的门子部曲,他们家族的谋划,他们可都是知道的。

可正因知道,他们才心里恐惧,一个个的快速把这事让人报给家族。

……

而这会,皇宫里的杨广,也已经见到了被给使营带回来的南阳公主。

看着南阳公主那哭的梨花带雨的样子,杨广叹息一声,爱怜的帮她擦了擦眼泪,道:“珠儿,别哭了,父皇回头再为你寻一门亲事。”

“这天下的年轻俊杰,都可任你挑选。”

其实要是可以,杨广也不想杀,那样显得自己这君王太过残暴。

但勾结异族,意图谋逆这样的大罪,他却必须杀。

“父皇,到底发生了何事?”

南阳公主抬头,依旧有些不解的哽咽。

她不明白,不明白为何好好的君臣,忽然就这样了?

“发生了何事你无需知道,你只需知道他们勾结异族,其罪当诛即可。”

杨广摇头,看了眼依旧还在哭的女儿,这才道:“去看看你母后吧,自从你出嫁,你母后也很少见你,去看看她吧。”

他说的是萧皇后。

其实历史上关于萧皇后的描述,大多都是些以讹传讹的杜撰。

真正的萧皇后自从杨广死后,虽然落入过宇文化及,王世充,李二等各方势力手中,但却都是被礼遇有加的。

如同那些小说里写的被宇文化及给睡了,被李二给纳入后宫这些,用屁股想也知道是假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人家是前朝的皇后。

前朝皇后让你们如此对待,你们怕不是想让那些前朝旧臣跟你们拼命吧?

要知道,在古代君辱臣死可不是轻飘飘的四个字那么简单。

而且除了这,萧皇后还是兰陵萧氏的嫡女。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兰陵萧氏要是能让他们的嫡女被人如此对待,那他们的脸也就丢尽了。

世家大族,最在乎的不就是脸面吗?

虽然说,这脸面下也是有龌龊的,但这种明面上的脸面,却是必须要有的。

“是,儿臣遵命。”

南阳公主见自己父皇没有要和自己多说的意思,也这才闷闷的行了一礼离开。

别看她之前对沈光说的见了父皇要怎么着怎么着?

可那些也只是当着沈光这臣子的面说而已。

至于真在杨广面前说,她肯定是不敢的,哪怕她是女儿,却也知道自己父皇,虽然得益于祖母独孤皇后赏识,才能得到太子之位。

但骨子里对于后宫干政,还是非常厌恶的。

“沈光,你灭宇文家满门的时候,宇文述他说什么了吗?”

杨广也在南阳公主走后,这才看了眼一直边上站着的沈光,开口问道。

“没有,他只是说了句有父圣恩,就撞柱而死了……”

沈光摇头,立刻就把宇文家发生的事,包括宇文述给了宇文化及一巴掌那些都说了出来。

“呵呵,还是这家伙了解朕啊。”

杨广呵呵一笑,随后才对着沈光道:“既然他自知辜负了君恩,那就准许收尸吧。”

正如宇文述了解自己一样,杨广也了解宇文述。

他会在满门全灭的时候不做反抗,就是知道一旦反抗,可能就不止人死了那么简单,或许尸首都得曝尸荒野。

而现在,既然他这么识趣,杨广也不是不能给他个被人收拾的机会。

“诺。”

沈光领命,立刻就准备去办了。

但杨广却忽然道:“另外,从今天起,关陇那些家族,你也给朕派人监视着,他们的一言一行,朕都要知道。”

他虽然现在还不会跟关陇那些家族摊牌,但该防的,却还是要防。

“臣领命。”

沈光应声,这才离开了大业殿。

只是沈光刚走,殿外却忽然一太监走了进来对杨广道:“陛下,左备身府都尉杨六五,持陛下所赐信物进宫,说有要事禀报。”

“杨六五?”

杨广眉毛挑了下,道:“宣他进来。”

“诺。”

太监领命,一会,战战兢兢的杨六五就小心走了进来。

刚进来,杨六五就对杨广行礼:“下臣左备身府都尉杨六五,见过陛下。”

“嗯,杨六五你不在庄子里伺候三皇子,来此何事?”

“还是说,三皇子有事?”

杨广嗯了声问。

“这……”

杨六五迟疑了下,这才对杨广说:“陛下,三皇子他,他......”

说到这的时候,杨六五不敢说了。

“他怎么?说。”

但杨广却皱眉。

“诺,诺。”

杨六五点头,随后才继续:“三皇子他说,陛下您造反太慢了,他要帮您提提速,故此,想要从庄子里的佃户中招揽一千二百成年男丁先行训练,以备起事......”

杨六五一边说,一边小心看着杨广。

“嘭。”

但他话刚说到这,杨广却猛的拍案而起,虎目一瞪,身上帝王之气尽显的大怒道:“逆子啊,逆子。”

“这逆子,他难道还真想让朕这皇帝,造自己的反不成?”

“嗯??”

(求书架好评,新书期数据也就看这些了,拜谢各位大佬。)


皇后萧氏和杨广三十年夫妻,她肯定是了解杨广的。

现在,他既然能这么说,那就定然是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呵呵。”

杨广也笑了下,然后道:“如今关陇那些家族狼子野心,妄图逆反纲常之意昭然若揭。”

“但朕前些日子命沈光派给使营暗中盯着他们,竟然有几个家族难以奏效。”

“既然如此,朕就给他们来一出兵者诡道也。”

“朕有心让安儿娶那长孙家的女子,把长孙家牢牢捆在我大隋的战车上,为我大隋所用,为朕收集他们意图不臣的罪证。”

杨广说的有些狡猾。

这些年,那些门阀世家收买宫中太监宫女,为他们打探宫中消息一事,他其实也并非不知情。

只是这偌大宫廷宫女太监众多,要是一个个盘查颇有不便,他也没有那心思去应付这些琐事。

故此只能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但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能让关陇那些家族里也出现个叛徒为他所用,他肯定是想要试试的。

毕竟世家门阀,那才是帝王皇权最大的阻碍,江山社稷最大的毒瘤啊。

“这。”

皇后萧氏黛眉微蹙了蹙,有些担心的说:“陛下想用长孙家搜集关陇罪证一法固然可行,怕就怕那长孙家不答应啊。”

“如陛下所言,此计若成,则关陇各家族皆罪责难逃。”

“可若是败了,那长孙家,就万劫不复了。”

萧皇后出身兰陵萧氏,又是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可以说的上是真正的豪门望族。

有着如此出身,她肯定是知道权力的博弈其实都是狡诈的,也是各方利益相互交换的。

可就算知道,她还是担心长孙家不会答应。

因为这件事风险太大,稍微有个差池,那些关陇家族就能把长孙家给生吞活剥了,这点长孙家不可能不清楚?

“皇后放心,他们一定会答应的。”

但杨广却神秘一笑,旋即转移话题摆手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了。”

“你这两日派人打听一下那唤作长孙无垢的女子,看看她相貌品行如何?”

“她若是相貌周正,品行端雅,朕自会去跟长孙家谈。”

“可若是品行不端,那朕也不会委屈了咱安儿。”

杨广对杨安的宠溺很显然要超出任何人的。

这一点皇后萧氏自然也看出来了,所以很快就点头:“臣妾遵命。”

“那臣妾明日就招萧氏在洛阳的门子进宫,跟他们打听打听。”

“嗯。”

杨广嗯了声,然后才再次问:“还有珠儿,珠儿那丫头现在如何了?还是沉默寡言吗?”

他问的是他的长女,那个嫁给了宇文士及,后来又被他勒令和离带回宫的南阳公主杨玉珠。

南阳公主自从回宫后,就一直沉默寡言的事,杨广自然也是听说了的。

不过就算听说了,身为皇帝,他也没有太多精力去关注。

这会既然说起了孩子,他肯定是要一起问问的。

“还是和往日一样,也就臣妾过去时,会和臣妾说上几句,其他人都不怎么搭理。”

萧皇后喟然。

“哎。”

杨广也叹息一声,颇感无奈的道:“既如此,那皇后就多多费心,常去陪陪珠儿。”

“嗯,这个臣妾晓的。”

萧皇后点头,两人又聊了会就一起休息了。

……

而杨安却还不知道,自己想说又不知如何说的长孙无垢,居然就这样被便宜爹娘给安排了个明明白白。

要是知道,估计杨安都要问一句,爹,娘,孩儿看那李秀宁也颇有姿色,能否给孩儿也一并安排了?


可也正因为明白,他才愁啊。

一百贯一刀宣纸。

那猪肉去腥之法若是想传至天下,所需宣纸何止数万刀?

数万刀的宣纸,那得多少钱?

薛忠感觉自己还不如回家自缢算了。

“这,主事大人,此事,还是快些禀报陛下吧?”

他身边那两个农事司属官也赶紧提醒。

他们这会都后悔跟薛忠出来办这差了,要命。

“对对,禀报陛下。”

“你二人且先回农事司,本官这就进宫面见陛下。”

薛忠也这才反应过来的赶紧向皇宫赶去。

他现在都不考虑自己生死了,只想着皇帝陛下能看在他禀报还算积极的份上,给他的家人一条活路。

只是当他到了宫门口,向宫门值守的禁军禀明来意后,得到的回复却是陛下不在宫中?

这就让薛忠急了。

这么重要的时刻,陛下怎么能不在宫中呢?

可他也没办法,只能在宫外等着。

然而等了一个时辰后,还没看到皇帝回宫,薛忠彻底等不下去了。

随后更是咬牙对着那些值守禁军道:“烦请几位再去通报下,就说农事司主事薛忠,有十万火急的事求见皇后娘娘。”

他虽然知道自己一个外臣,根本不能求见皇后。

但现在却也没办法了。

这要是不及时把这事让陛下知道,耽搁了陛下的大事,他一家老小可就没活路了。

所以此时,他只希望皇后能知晓陛下的去向。

“这?”

几个值守禁军对视一眼,虽然也知道不合规矩,但最终还是去禀报了。

萧皇后此时还正在自己的甘露殿看书,听到值守禁军说农事司管事薛忠求见,也眉头皱了下,但最终还是颔首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诺。”

值守禁军领命,薛忠这才得以见到萧皇后。

刚见到萧皇后,他就立刻跪下道:“臣农事司主事薛忠,冒死求见皇后娘娘,还请娘娘恕罪。”

“无妨。”

“方才值守禁军说你有十万火急的事求见本宫,到底何事?”

萧皇后淡淡说道。

“这。”

薛忠组织了下语言,这才道:“启禀皇后娘娘,事是这样的......”

薛忠很快就把自己奉命将猪肉去腥之法传至天下,但现在洛阳的宣纸却已经卖到了天价的事说了出来。

说完后又继续道:“娘娘,臣必须要向陛下禀报此事,不知娘娘可知陛下身在何处?”

“这个……”

萧皇后沉吟了下。

身为皇后,掌管整个后宫,她肯定是聪慧的。

故此这会,她也已经看出来这里面有猫腻。

甚至也想到了,有可能是山东和江南的那些世家大族在搞鬼。

可就算想到了,关于陛下的去向,她也不好轻易说出。

只是再看看这薛忠,急的那本来就凸出的额头上都已经满头大汗了。

再想想自己也很久没见过杨安了,萧皇后这才道:“你且宫外等候,一会本宫带你去见陛下。”

“诺,下臣告退。”

薛忠应声,这才退出皇宫。

萧皇后在换了身寻常人家的妇人衣服后,带着几名宫内禁军,和薛忠一起向杨安庄子赶去。

差不多一个时辰后,她们一行人才到了庄子外面。

到了庄子外面,看见有皇帝的给使营在附近守着,萧皇后令给使营的人进去通报,自己则是在外面等着。

事实上她也有点慌。

一来是因为这次是她自己做主的,杨广并没允许她来。

至于第二嘛,就是不知自己的儿子杨安,是否还能认得自己?


“陛下有旨,宇文氏众人,接旨......”

这一道声音浑厚,有力,且穿透力极强。

听的宇文家所有人都是一愣,刚才还大笑的宇文化及也脸上笑容一凝,看向自己父亲宇文述问:“奇怪了,这陛下传旨,以往都是宫里太监,或者门下省书吏来传,怎的今日是沈光这杀才?”

宇文化及作为宇文述这个皇帝宠臣的长子,即便此时还并未像以后那般受到皇帝赏识,但皇帝的给使营统领,他还是认识的。

可也正因为认识,他才疑惑。

这样的事,很少见啊。

“确实耐人寻味。”

宇文述也眉头皱了皱,但很快就起身道:“罢了,无需想那么多,还是先去接旨的好。”

“大开中门,随老夫接旨。”

说完这话,他就向着府内中门走去。

而这会的宇文家其他人,包括驸马都尉宇文士及的妻子南阳公主杨玉珠在内,也都到了中门处。

看见宇文述带宇文化及还有自己夫君过来了,南阳公主这才行了一礼道:“父亲。”

南阳公主今年十九岁,一身素粉色绛宫装勾勒着纤细苗条的身材,白皙的肌肤如羊脂美玉,琼鼻挺翘,皓眸流动。

虽然行礼只是微微一福,却也将她出身皇室的气质悉数展示了出来。

宇文述也含笑回礼,然后才目光看向已经站在了中门外的给使营统领沈光,以及他带来的数百士卒,躬身一礼道:“臣宇文述,携宇文家上下,接旨。”

他的这话一出,宇文家所有人也全都行礼。

“嗯。”

沈光面无表情的嗯了声,随后开口:“陛下有旨,许国公府勾结异族,意图谋逆,着,满门处死,一个不留。”

哗。

沈光话音刚落,宇文家所有人顿时一片哗然。

宇文化及第一个就看向沈光,微胖的脸上有着怒气大声道:“不,不会的,绝对不会的。”

“我宇文家两代忠诚于陛下,又岂会行那勾结异族的谋逆之事?”

慌了。

宇文化及他慌了。

从小,他父亲宇文述就教导他,一定要懂隐忍,一定要等机会,一定要牢记家里的血仇。

可现在,这眼看着他们和关陇那些家族的大计就要开始了,他们宇文家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他们却要被灭门了?

这怎么能让人接受?

“沈统领,说我宇文家勾结异族,你可有证据?”

宇文士及也看向了沈光。

不过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猜测,莫非他们派人跟突厥和高句丽来往的事,被陛下知道了?

可陛下怎么知道的?

这事他们做的很隐秘啊。

“就是,沈光,你可知宇文家乃是本宫的夫家?”

南阳公主也皱眉看向沈光。

只有宇文家的家主,当朝兵部尚书,许国公宇文述始终一言不发。

“回公主殿下,宇文家是殿下夫家之事,臣自然知道。”

沈光扫了宇文述一眼,然后才对南阳公主说道。

“既然知道,你敢说满门皆灭,你是想连本宫也杀了吗?”

南阳公主大声呵斥。

此时她胸口剧烈起伏,足以看出心中的愤怒。

但沈光却只是摇头:“臣不敢,臣只是奉陛下之命行事。”

“且,陛下已有口谕,着公主与宇文士及和离,返回宫中。”

沈光平静说着,南阳公主却脸色变了,大声道:“不,这不可能,你假传父皇旨意,本宫要进宫面见父皇,本宫......”

南阳公主说着就要往许国公府外面冲,但沈光却陡然一句:“带公主殿下回避。”

随后就见他身后士卒中,两个士卒立刻拦住了南阳公主的去路,带着南阳公主到了一侧回避。

“不,沈光,你敢,你敢......”

南阳公主挣扎喊着。

沈光却连搭理都没搭理,只是目光再次落在一直都没说话的许国公宇文述身上,铿的一声手中横刀抽出大声道:“杀。”

铿铿铿。

下一刻他带来的那些给使营士卒就已经全部抽出横刀,向着宇文家的众人杀去,仅仅只数息,就有十多人倒在了血泊中。

“放肆,这里是许国公府。”

宇文化及咬牙切齿,胖脸通红瞪着给使营众人。

“啪。”

但一直都没说话的许国公宇文述却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呵斥道:“你才放肆,这是陛下的旨意。”

说完这句,宇文述才缓缓跪在地上,好似彻底绝望了一般道:“臣,宇文述,有负圣恩。”

嘭。

随后就见他猛的起身,一头朝府门的石柱撞去,下一刻鲜血飞溅,气绝而亡。

宇文述是了解皇帝的,他既然要灭宇文家满门,那就肯定是证据确凿动了真怒的。

这样的情况下,反抗已经没有任何用处,搞不好还会引的皇帝更怒,他们这些人连死后连个被人收拾的机会都没有。

故此这会,他选择了认命,遵旨。

“父亲。”

“父亲。”

而宇文化及和宇文士及看到这也立刻失声痛哭了起来。

宇文家的其他人也一个个痛苦哀嚎着。

但沈光却只冷漠的一个字:“杀!”

话刚落,他就一刀朝宇文化及杀去。

铿铿铿。

噗噗噗噗噗。

差不多半个时辰后,宇文家满门三百六十余口全部被杀。

“留下十人在此等候皇命,其余人随本将回宫。”

沈光也这才看着那些尸体说了这么一句,走到这会早已经吓坏了的南阳公主面前,道:“公主殿下,请随下臣回宫。”

“你,沈光,你这个疯子,你这个屠夫。”

“本宫一定不会放过你,本宫要向父皇参你……”

南阳公主这才回过神来瞪着沈光。

“护送公主殿下回宫。”

但沈光却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带人送南阳公主向紫薇城皇宫而去了。

......

与此同时,和许国公府隔了一个坊市的永康坊楚国公府,继承了其父杨素楚国公爵位的杨玄感,以及他的家眷,也被另外一队给使营士族所斩杀。

隋炀帝东征的两大变数,都因杨安的三言两语被杀了个干净。

但造成这一幕的杨安却毫不知情,不但不知,这会的杨安还正坐在邙山庄子的一棵大槐树下,嘴里一个劲的念叨着:“废,太废了。”

“我怎么会有这么废的老爹?打探个消息这么久还没搞定?”

“要是照这速度,哪趟车也别想赶上了。”

杨安骂骂咧咧的,压根就没注意到他边上管事杨六五那一副要死了的表情。

这也就杨广的嫡长子,太子杨昭已故。

二皇子齐王杨暕又是个贪财好色不堪大用的主,陛下的嫡子只剩下自家郎君这么一个。

不然,就冲自家郎君这会这些话,那还不立刻砍了啊?

但这话他也不敢说,陛下没允许前,他可不敢告诉自家郎君他的皇子身份。

违抗皇命,他吃罪不起。

可他吃罪不起,杨安却一点不怕事大,骂了一会后,更是啪的一拍大腿,自言自语道:“不行,老爹废,我这当儿子的可不能废。”

“为了我们的造反大计,我必须帮老爹把速度给提起来。”

随后,杨安就看向边上的杨六五,勾勾手说:“杨六五,过来,给某办件事去。”

“来,来了。”

杨六五一脸懵逼,疑惑问:“郎君你想让小人办啥事??”


李渊都要让自家这二郎给惊到了。

一般人十三四岁,能遇事不慌就已经很不错了,可自己这儿子,居然不但能把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还能有对策?而且还是上中下三策?

这就让他对他儿子的三策非常好奇了。

“孩儿的上策是,父亲大人可遣人给山东的起义军,诸如王薄等人送些粮草器械,让他们迅速壮大。”

“只要他们壮大,那陛下就须派遣能征善战者镇压。”

“可现如今朝廷,能征善战之人,不是垂垂老矣,就是在为陛下准备东征事宜。”

“若是如此,朝中可派之人,也就只有麦铁杖和鱼俱罗了,而且十有八九,陛下会派麦铁杖前往,至于理由嘛,儿方才已经说过。”

李世民也点头,笑吟吟的说了起来,这些说完,他才继续道:“可若麦铁杖前往山东镇压起义军,他极有可能就赶不上陛下的东征战事了。”

“如此,东征行军大总管就只能在父亲和鱼俱罗中选。”

“父亲这,陛下定然不会选,而要是这样的话,就只能是鱼俱罗。”

“可,只要陛下选择鱼俱罗,我们便可利用其弟之死,拉拢他为我们所用。”

“据孩儿所知,鱼俱罗和其弟鱼赞,关系很好。”

李世民意味深长看着父亲李渊,看的李渊也惊喜连连,抚须大笑:“善,二郎所言,正合为父心意。”

“那中策呢?吾儿中策为何?”

李渊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决策,甚至也打算按李世民所说的上策来做。

因为这上策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毕竟他们现在破坏东征,为的就是让山东和江南这两个被皇帝抽调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世家集团,在东征失败后对杨广彻底愤怒,引动天下大乱。

而若是在这之前,能利用那些不成气候的起义军,让这天下提前乱点,那就更好了。

乱中才能取胜嘛。

当然,他即便有这想法,却也是想听听自己儿子的其他两策的。

一来,这是考校儿子的机会,至于第二,也正好可以给他的长子李建成点压力了。

谁让压力才是成长的动力呢?

“至于中策嘛?这中策就是我们直接拉拢麦铁杖,让他为我们所用。”

“不过这策略有风险,麦铁杖那家伙可是个驴脾气,万一他恼怒,把这事告知陛下,咱可就麻烦了。”

李世民也这才继续说。

“嗯,我等所谋之事,首要一条就是稳妥,说说你的下策吧。”

李渊嗯了声,随后才道。

自己儿子这中策,很显然是不可取的。

江山哪有性命重要?

固然他们渴望夺取江山,但若是江山需要用他们自己的命来换,那就不值得了。

“是,父亲。”

李世民颔首,然后才又继续:“孩儿的下策就是,父亲向陛下立军令状,自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这样一来,有军令状在手,陛下或许会给父亲这职位。”

“只是如此,父亲就必须趁东征时,把咱们这位陛下给......”

李世民做了个手抹脖子的动作,看的李渊也连连摇头:“不可不可,二郎你这还真是个下策啊。”

“于东征中想杀陛下简单,这只需和高句丽王商量好就能做到,但杀了他后,这弑君的罪名也就落在咱身上了,不但弑君,咱还成了辽东战事失败的罪魁祸首,天下百姓都会以为是咱杀了陛下才导致的战事失败,那时候,咱想取天下就难了啊。”

相比自己十三岁的儿子,李渊此时看问题还是很长远的。

李世民也笑着道:“孩儿也正是考虑到此,才把第三条归于下策。”

“那父亲,我等是打算用那上策了?”

随后他又对李渊问。

“嗯,就用你那上策吧,这事你和你大哥一起办,但必须做到无人知晓,明白吗?”

李渊嗯了声。

“孩儿晓得。”

李世民应声,这才和李建成说了几句,就一起离开了。

而李渊,则是依旧站在厅堂眉头紧皱,直到一会,他才呢喃:“奇怪了,皇帝对宇文述的宠信一直都是人所共知的,这怎么忽然就查他了呢?”

说到这里的李渊也有些不解。

毕竟他们之前选择宇文述,就是因为那家伙除了本身就是关陇一员,还藏的够深。

可现在,他藏的这么深居然都被皇帝给翻出来了?

这就让人不由怀疑,皇帝身边,是否有某位不知名的能人相助?

一念至此,李渊就对府里的下人道:“来人,派人传信给洛阳那边,让他们找人打听下宫中近况,尤其是陛下身边可曾有陌生人出现?”

这偌大的唐国公府,早已被李渊经营的如水桶一般了,故此他倒也不担心府中的下人有问题。

而他府里的下人,也很快就道:“是,国公爷。”

这话说完,那些人就去办了,李渊这才背着手去了府中的内宅,这前阵子新纳的一房小妾,让他一得空就想往被窝里钻,这也很愁人呐。

而时间也这样很快就又是二十来天,已经到了大业七年四月末,距离五月初的小朝会也只差三天了。

在这二十来天里,杨安一直都在自己的庄子里忙训练新卒和建造他所谓新卒宿舍的事,至于打造兵器,早已经在几天前完工了。

不但完工,杨安为了能让自己手下的士兵,所用的横刀超过这个时代的横刀,还专门让人在庄子里起了一座炉窑,采用北宋年间才会出现的新式高炉冶铁灌钢法对兵器进行了加强。

众所周知,灌钢法虽然出现于南北朝,在隋唐时也被用在了兵器铸造上,但因为隋唐时的灌钢法采用的还是低炉低温烧炼,故此锻造出来的钢铁杂质还是有不少的。

这也是隋唐时的横刀锻造技术,虽然领先于这个时代其他地方,但和北宋年间被广泛用于军事上的新式高炉冶铁灌钢法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原因。

而他的这一技术革新,也就导致了杨安给士兵们所打造的横刀,个个都是削铁如泥的宝刀。

不过杨安对此其实也并不满意,他想搞的是火药和明朝的红衣大炮。

但火药这东西,现在这年代,药王孙思邈还没把火药的提炼方法整理出来,杨安也只能自己摸索。

而就在他摸索这的时候,洛阳皇宫里的杨广,却看着一份从山东送过来的八百里加急,面色阴沉,声若寒霜道:“呵,这又是谁在找死?”

“来人,传沈光......”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