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内容精彩,“萧柔”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崔娴赵红妆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内容概括:没有空间,胜过有空间。重生到1968年18岁即将下乡插队女知青崔娴身上。激发一个异能,能把物体缩小。陕北黄土地,除了黄土风沙啥都缺。崔娴窗前花盆里,种着几十亩的小麦床底下的破药罐里,里面养着几十头猪。随身的小布袋里,藏满了生活物资。...
主角:崔娴赵红妆 更新:2025-03-01 21:0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娴赵红妆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由网络作家“萧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内容精彩,“萧柔”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崔娴赵红妆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内容概括:没有空间,胜过有空间。重生到1968年18岁即将下乡插队女知青崔娴身上。激发一个异能,能把物体缩小。陕北黄土地,除了黄土风沙啥都缺。崔娴窗前花盆里,种着几十亩的小麦床底下的破药罐里,里面养着几十头猪。随身的小布袋里,藏满了生活物资。...
崔娴父辈中,大姑是老大,父亲是老二,叔叔老三。
大姑一家务农,她生养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表姐已经嫁出去,大表哥也已经成家。还有个20岁的二表哥,和一个15岁的小表弟。
一大家子的事情,都需要这个大姑操劳,娘家的事情也顾不上太多。但对她这个侄女,一直都是很好的。
崔娴骑着自行车,直奔京郊通县的大姑家。一路上没停歇,骑了1个半小时。
站在院门口,看到被收拾的整齐的小院子,一看就是会过日子的人家。院子里的人看到大门口站着的她,抬头遮挡住阳光,仔细端详,开始并未认出来。
片刻之后,大姑才快步走到门口,“大侄女,你怎么来了,怎么来的。”许久不见,对这个侄女也是惦记的很。奈何车马慢,就算单程一个多小时,去上一趟也要半天的光景。
崔娴把自行车推进来,“大姑你还好吧。”
很浓烈的亲情,让她也无法忽视。
大姑拉着她进了屋子,把家里能吃的都拿出来,着手烧水准备杀鸡。
“都是自家养的,好吃着呢。”大姑也没问,她来是干什么。只是想给干瘦的侄女,做顿好的。
崔娴坐在小板凳上,“大姑,我来是想问问,我手里的指标你想买吗?”
听她提及指标的事,处理鸡的人停下手。抬头有些诧异的看着她,“那指标,是你爸留给你的。是个铁饭碗,靠着这个以后不愁吃喝,还能找个好对象。”
听着这,崔娴明白,大姑是真的心疼她,为她着想。一个姑娘家家的,在他们眼中,有个好工作日后才能不被婆家瞧不起。想过好日子,也还是要依仗男人。
或许那是很多女孩子想过的日子,但不是崔娴的。
“大姑,我没办法去厂里上班了。”崔娴把婶婶给她报名当知青的原委,跟大姑解释完。“500块,指标就卖给你。不过尽快筹钱办理,厂子那边催的紧。”
大姑当然动心,一个工作名额就是个铁饭碗。多少人挤破脑袋都想要一个,她也想让儿子有个好前程。
确定崔娴去厂里上班的事,没转圜的余地,赶忙点头答应。这是天大的好事,别人求都求不到。隔壁村老王,找关系卖人情,一个指标花了一千多。
大姑说马上筹钱,尽快给她送过去。
崔娴吃的很满足,回程的时候,大姑还给她装了一袋白面和一瓶菜籽油。
卖指标的事情解决了,崔娴回去路上也不着急。骑着车子到了胡同口,看见宋坤站在四合院门口。
白天的他,跟那天晚上的他给崔娴的感觉不太一样。
正巧阳光洒在他头上,整个人看上去更阳光帅气。走近了,发现这人还挺高,至少比她高一个头。
好奇的问他,“你有多高?”
宋坤正在做心理建设,冷不丁的被问了个问题,机械的回答1米83。
见她也没有再说话,憋了半晌支吾的问,“那晚、那晚我迷糊的记得,是睡在你旁边。你没对我做什么吧?”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3247】
“你手中不是有个工作指标,我跟你买怎么样。”宋坤没得到有用的线索,也不再深究。今天来,还有个重要的事情。
崔娴哂笑,这情侣俩还真有意思。一个借着她和宋坤睡觉的谣言,想威胁她要指标。一个是借着她和宋坤同床共枕过的话引子,说是要买指标。
“500块,你把指标转让给我。你要是现在能去厂子办理手续,我就立刻把钱给你。”为买个指标,宋坤也想了不少办法。
奈何指标本就稀缺,有些人拿到之后,直接就去厂里落实。剩下为数不多的,有市无价。
“就算是我想卖给你,你也用不了。厂里明确说了,指标不能私底下转让,只能给亲人。”崔娴盯着宋坤,他倒是为了女朋友能拿到个指标,肯大出血。不过,要是他知道,冯朝旭为了指标,把他这个男朋友都给卖了,会作何感想?
反正她是不敢想,人家情侣的事,她八卦心不大。反倒是惊讶,宋坤怎么有这样多的钱?一张口就是500块,而且是立刻能拿出来,不用东拼西凑的阔绰。
“打零工赚的。”宋坤愁眉不展指标的事,这里不行,就只能想其他的办法。他才知道,还有这样的附加条件,那想买一个指标就更困难了。
“你有什么赚钱的路子,念在同窗的情谊上,带我一个。”崔娴对赚钱,有绝对的热情。任何时候,有钱了才有底气。
得了宋坤的默许,崔娴推着自行车进了大院。把白面和菜油拎到盛老太太家。
这段时间,她打算跟盛奶奶搭伙,俩人也能有个照应。
盛奶奶喜笑颜开,拉着她到厨房,“正好,今儿就教你做面。”
俩人在厨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如同亲祖孙一般融洽。崔娴见和面的时候,盛奶奶神秘兮兮的拿出来个东西。
“这可是个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盛老太太特意卖了个关子。
崔娴的好奇心也被吊起来,老太太才松口。说那是来自老京城同兴居姚大师傅家的,老面酵母种子。
用它,才是做好吃面食的关键。
让崔娴跟着好好学,等她下乡的时候,可以带一坨走。想吃的时候,也能自己做上一顿。
盛奶奶手艺好,吃的崔娴心满意足。晚上躺在床上,似是比昨天更适应一些。
心里在盘算,大姑那边什么时候能凑齐500块,赶紧把指标的事落实。
没想到这一大早,大姑就挎着一篮子鸡蛋,带着二表哥登门了。看见屋子里东西,虽是跟以前摆放的位置不同,但也多是些睹物思人的情绪涌上来。
崔娴没那么多时间,让她伤感。趁早来了,赶紧去厂里把事情办好。
收好了500块,带着俩人赶到厂子。
一应资料齐全,登记入厂手续很速度,等到尘埃落地之后,崔娴心也落地了。
“恭喜二表哥,已经是正式工人了。”崔娴也替他和大姑高兴。
回到家里,大姑提及这两年,她没帮衬上崔娴多少,幸亏有老三一家。要不然就崔娴一个半大的姑娘,这日子可不好过。
“有叔叔婶婶照顾,日子才是真不好过呢。”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3247】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