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重生秦末后,我打造了盛世王朝项羽钟离昧完结文

重生秦末后,我打造了盛世王朝项羽钟离昧完结文

猎国刀锋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说完后,丁义目光直视项羽,似乎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过,项羽的反应有些出乎丁义的预料,因为项羽不但没有发怒,反而笑着鼓了鼓掌:“不错,丁义将军分析得很有道理!”“大王谬赞,这只是些许浅见而已!”丁义有些受宠若惊。“不错就是不错,本王可没有故意夸人的习惯!”项羽一言定性,随后话题一转:“如你所说,我军目前确实危如累卵,不知你对破解我军眼下的困局有何看法?”丁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凝神想了想,片刻功夫后,他朗声开口道:“大王,末将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风海林的问题,只是,大王未必放心末将这么做!”项羽霸目微眯:“丁义将军准备怎么做,不妨说出来听听?”丁义如实回道:“大王,末将准备带一些兄弟伪装成齐军败兵,前去投靠侯敞,一旦骗开寨门,便来一个里...

主角:项羽钟离昧   更新:2025-03-05 11: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项羽钟离昧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秦末后,我打造了盛世王朝项羽钟离昧完结文》,由网络作家“猎国刀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说完后,丁义目光直视项羽,似乎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过,项羽的反应有些出乎丁义的预料,因为项羽不但没有发怒,反而笑着鼓了鼓掌:“不错,丁义将军分析得很有道理!”“大王谬赞,这只是些许浅见而已!”丁义有些受宠若惊。“不错就是不错,本王可没有故意夸人的习惯!”项羽一言定性,随后话题一转:“如你所说,我军目前确实危如累卵,不知你对破解我军眼下的困局有何看法?”丁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凝神想了想,片刻功夫后,他朗声开口道:“大王,末将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风海林的问题,只是,大王未必放心末将这么做!”项羽霸目微眯:“丁义将军准备怎么做,不妨说出来听听?”丁义如实回道:“大王,末将准备带一些兄弟伪装成齐军败兵,前去投靠侯敞,一旦骗开寨门,便来一个里...

《重生秦末后,我打造了盛世王朝项羽钟离昧完结文》精彩片段


说完后,丁义目光直视项羽,似乎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

不过,项羽的反应有些出乎丁义的预料,因为项羽不但没有发怒,反而笑着鼓了鼓掌:“不错,丁义将军分析得很有道理!”

“大王谬赞,这只是些许浅见而已!”丁义有些受宠若惊。

“不错就是不错,本王可没有故意夸人的习惯!”项羽一言定性,随后话题一转:“如你所说,我军目前确实危如累卵,不知你对破解我军眼下的困局有何看法?”

丁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凝神想了想,片刻功夫后,他朗声开口道:“大王,末将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风海林的问题,只是,大王未必放心末将这么做!”

项羽霸目微眯:“丁义将军准备怎么做,不妨说出来听听?”

丁义如实回道:“大王,末将准备带一些兄弟伪装成齐军败兵,前去投靠侯敞,一旦骗开寨门,便来一个里应外合。”

“里应外合?不错!”项羽点点头,随后问道:“你和侯敞的交情如何?”

“末将和侯敞的交情谈不上多深,但也一起喝过几次酒,我们对彼此的本事都颇为认可。”

“你在这敏感时期带兵过去,侯敞怕是会起疑吧?”

“如果直接带兵过去,确实会让侯敞起疑,但如果有我军将士配合,那要取信侯敞就不会太难了。”

“你的意思是说,本王派兵追杀你和你的部下?”

“不错,属下正有此意!”

“你这法子不错,本王采纳了!”

丁义见项羽答应得如此爽快,心中不由起了一丝波澜:“大王,你,你难道不担心末将带兵叛投齐军?”

项羽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本王相信你!”

‘相信你’三个字如同一道暖流,徐徐从丁义心口淌过,让丁义倍感温暖。

‘士为知己者死’,这种感觉丁义在韩信麾下几年都没有体会过,没想到,刚刚投入项羽麾下两天,便有所触动。

丁义没有说什么誓死效忠之类的话语,朝项羽恭敬一拜后,便告辞离去。

风海林!

晌午时分,一支千余人的‘齐军败兵’正往齐军大营仓惶逃来,他们盔甲破裂,身上染血,似乎随时都可能倒下。

‘败兵’队伍前头,一杆‘丁’字将旗似乎饱受战火的洗礼,旗帜上残破了好几个大洞,甚至还有被弓箭射穿的痕迹。

惶惶乱世,‘丁’姓将领并不在少数,但靠‘丁’字将旗难以辨别身份。

不过,‘败兵’队伍中那醒目的齐军衣甲,还是勉强标识着这支队伍的身份。

寨内主将侯敞发现这支‘齐军败兵’后,一边命守卫张弓搭箭,做好防御,一边大声喝问:“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前方可是侯敞将军?”残兵中,一个略显嘶哑的声音响起。

“不错,本将军正是侯敞,你是?”

“侯敞将军,我是丁义啊,我身后的都是我的部下。”

“丁义将军,你和刘浑将军不是负责在落雁岭设伏吗?为何突然来到风海林?”

“不瞒侯敞将军,我和刘浑将军伏击楚军时,中了楚军的奸计,刘浑将军和八千余弟兄当场战死,只剩下我和身后的弟兄侥幸逃过一劫。”

“什么,你们竟然损失如此惨重?”

“是啊,如果不是许多弟兄舍命断后,我怕也没机会来见你了,侯敞将军,眼下我们正被楚军追杀,还请速速放我们进入营寨!”

“丁义将军真是对不住,我不能放你们入寨!”

“这是为何?我们可是军中同袍啊,难道你想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去死?”


前往中军大帐的过程中,项羽从亲卫那里了解到,韩信派人送来战贴,相约在两军大营之间的中部位置决战。

到了中军大帐,项羽看到,楚军众将已齐聚等候。

高举战帖,踏上主位,项羽朗声开口道:“如昨晚本王所料,韩信发来战帖,要与我军决一死战,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战!战!战!”众将齐声高呼。

“该布置的,都已经布置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战个天翻地覆吧!”

“战个天翻地覆,天翻地覆!”

“出战!”

兵马上千,无际无边,兵马过万,天昏地暗。

“呜呜呜……”

在悠远绵长的号角声中,十万楚军踏着整齐的步伐,跟着项羽的紫色大纛,迅速踏入战场。

楚军前方,一面赤色大纛正从低矮的山丘后面冉冉升起,紧随着的,是如林的刀枪,蔽日的旌旗。

“韩信,你终于来了!”

这一刻,项羽感到的,不是对未来战局的恐惧,而是对打破传说的无尽战意。

“咚咚!咚咚!咚咚!”

齐楚两军阵内,几乎同时响起沉闷的战鼓声,没有齐楚两军统帅的对话——劝降、拒降,只有无边杀气凝聚成的一个字,那就是‘战’。

项羽挥动霸王戟,猛地朝韩信的大纛一指:“前军听令,随本王进攻,务必夺下韩信的大纛!”

三万楚军齐齐高呼:“夺下韩信的大纛,夺下韩信的大纛!”

“哒哒!哒哒!哒哒!”

三万铁骑踏阵,声势浩大,厚重的马蹄踏地声,如无数柄重锤敲击在齐军士卒的心头。

“八百步……五百步……三百步……”

随着两军距离越来越近,齐军中军处的士卒身体不由颤抖,来的可是战无不胜的楚霸王,这让他们如何能不怕。

齐军人潮内,韩信看到项羽亲率精锐发起进攻,嘴角不由泛起一丝淡淡的不屑:“项羽啊项羽,你终究只是个好勇斗狠的匹夫!”

听到韩信的这句感慨,蒯通、曹参、李左车等文武相顾无言,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韩信敢这么说了。

巨鹿之战,由秦国名将章邯、王离统领的四十万秦军精锐,不就是败在项羽的‘好勇斗狠’之下?

英雄如汉王刘邦,不也多次被项羽这‘匹夫’打得全军覆灭?

楚军前头,项羽拍动乌骓马,像一支离弦飞箭般冲锋,在他身后,三万楚军铁骑紧紧跟随,一起杀入齐军大阵内。

项羽一马当先,霸王戟上下翻飞,所过之处卷起片片腥风血雨。

项羽领着楚军铁骑不断在齐军大阵内奋勇前冲,杀得齐军前阵人仰马翻,惨叫不断。

看到这一幕,李左车面色凝重,对韩信说道:“大王,项羽这厮当真骁勇,这才不过片刻功夫,我军前阵就快要被突破了!”

对此,韩信却不是很在意,淡然下令道:“死士营向前,接应前阵兵马!”

随着韩信的命令下达,一群身穿葛衣,斜挽发髻,手持短剑的轻兵死士出现在了楚军面前。

项庄神色一凝,对项羽大呼道:“王兄,这是齐军死士!”

“死士?”项羽冷然一笑:“本王让他们变死人!”

“项羽,纳命来!”

几个齐军死士紧握短剑,尽管知晓项羽战力天下第一,他们依旧义无反顾地迎了上去。

死士就是死士,为求杀敌,他们绝不会吝啬自己的性命。

不过很可惜,他们面对的是千古第一猛将,项羽最不缺的就是胆气,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电光火石间,不等几个齐军死士发起攻击,霸王戟已犀利横扫,锐利的戟锋带起一道寒芒。

下一刻,便见几颗面目狰狞的头颅冲天而飞,齐军死士手中蓄势的短剑,再也没有机会刺出。

项羽一戟斩杀好几人,但很快,又有几个齐军死士朝项羽扑来。

‘一寸长一寸强’,一丈八尺长的霸王戟在项羽的舞动下,仿佛化作了死神的镰刀,不断收割着齐军死士的性命。

看到自家大王如此神勇,紧随在后的楚军骑兵齐齐振奋,纷纷悍不畏死地狂杀起来。

反观齐军死士,他们已没有‘一往无前’的气势,死士虽然不害怕战死,但却害怕枉死。

他们的死也需要代价,可当他们发现自己死得毫无价值时,他们同样会退缩。

看到死士营退却,李左车脸上的神色,由凝重转为惊骇:“大王,死士营也没有挡住,项羽率军杀过来了!”

韩信眉头微皱,但很快又松开:“莫慌,换武卒方阵!”

随着韩信的命令下达,一群身披铁甲,头戴铁盔,手持铁盾长戈的齐军重步兵踏着整齐的步子迎向了楚军。

“王兄,这是齐军武卒!”项庄不由出声提醒。

项庄口中的‘武卒’,其实就是全身披甲的重装步兵,由魏国名将吴起所创。

史书记载,魏武卒训练成军后,在吴起率领下南征北战,历经七十二场大战,其中六十四战完胜,其余平手,竟然没有一次败绩。

和魏国相邻的秦国可谓是深受魏武卒的坑害,阴晋之战,五十万秦军被五万魏武卒大败,以致华山以东的大片国土沦陷,秦国人口锐减、国力衰微。

武卒声威赫赫,可项羽却是不惧:“莫慌,且看本王如何破它!”

下一刻,便见项羽一马当先杀入武卒方阵内,霸王戟如同一道飞动的雷霆,骇然旋扫,将刺来的长戈全部撞开。

紧接着,霸王戟如携狂风暴雨之势,由扫转刺,十余个齐军武卒嘶声惨叫,都被刺死。

右侧、前方的武卒被杀翻,项羽勒马一转,拧戟横扫,挥出一记记势大力沉的横扫千军。

凡是被霸王戟扫中的武卒,无一例外,身体都如同断线的风筝,往四处弹飞。

当项羽攻势放缓的时候,他五丈距离内,竟没有一个活着的齐军武卒,留下的,只是一片血红和块块残渣碎肉。

项羽浑身满是血污,霸目赤红,和他对视,直让人脚底发凉,饶是齐军武卒这样的精兵,也被吓得战胆破裂。


一旦这柄‘追击武器’被折断,韩信除非向汉军求援,否则,他就基本上失去了追上楚军的可能。

“大王,接下来还需要假装设伏吗?”季布疑声问道。

项羽微微摇头:“不用了,齐军先锋远比本王预计的还要急躁,只要接下来推进顺利,他们就会彻底抛下戒备之心。”

“曹参这厮行事向来谨慎,没想到他也急躁起来了。”

“这倒怪不得他,在本王看来,曹参这厮肩负韩信给予的重任,身边众人又太过浮躁,他能保持沉稳到现在,已经十分难得。”

“大王似乎对曹参这厮颇为看好,莫非有心将他纳入麾下?”

“想法是有,但并不强烈,一来,我们能否生擒这厮还是个大问题,二来,曹参这厮可是刘邦的同乡,既受韩信看重,又受刘邦信任,想让他真心为本王效力,实在太难!”

“既然这厮不能为大王所用,那接下来就可以对他下死手了!”

项羽微微点头表示认同,作为穿越者,虽然他也有着‘历史名人情结’,但他更明白‘敌之英雄,我之仇寇’的道理。

齐军先锋队伍中,因为接连好几处‘险地’都顺利通过,齐军众将校心情大好,都觉得己军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早知道楚军已经丧胆,一门心思急着逃命,之前就该向曹参将军力谏‘不用派遣斥候处处打探’。”

“确实是这个理,如果之前就全力追击,我军早就追上楚军了。”

“楚军也真是奸诈,竟然两次假装设伏,害得我军停下来耽搁了不少时间。”

“楚军确实可恨,不过,耽搁也就耽搁了,以我军现在的行军速度,要不了多久就能追上楚军,到时候,便可以杀个痛快了!”

“不错,老子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到时候定要杀个痛快!”

“哈哈哈,杀个痛快!”

傍晚时分,齐军先锋追到了沱江边。

由于仍旧没有追上楚军,齐军众将校心中不免有些郁闷,不过,看着江畔被洪峰淹过的痕迹,四处散落的兵器、铠甲,以及一些‘楚军尸体’,他们脸上很快浮现出笑容。

“哈哈哈,楚军贼子终于遭到惩戒了!”

“是啊,这段时间我军一直在楚军贼子手中吃瘪,那种感觉真他娘的难受,现在看到他们死伤惨重,嘿嘿,心里好受多了!”

“楚军被‘洪峰’这么一淹,必定死伤过半,原本就低落的士气也会崩溃,我军现在追过江去,正好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

“诸位,大王对擒杀项羽及麾下重臣可是许下了重赏,我们只要稍稍有所斩获,荣华富贵便享之不尽,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赶紧杀过江去吧!”

“对,现在就杀过江去,我可是听说项羽的王妃虞姬长得国色天香,不知道她是否香消玉殒,如果没有,倒是可以……嘿嘿!”

“……”

齐军众将校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虽然谈的内容各有不同,但说到最后,他们却是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立即杀过江去’。

曹参仔细考虑了一下,也觉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便准备下令大军杀过江去。

可就在这时候,一骑信使从后方赶了过来,见到曹参后,气喘吁吁地禀报道:“曹参将军,大王命属下转告你,蒯通先生失踪,可能已被楚军俘虏。”

“考虑到十面埋伏之计可能已经泄露,曹参将军到了沱江边,切莫直接率军过江,需得派遣一部人马赶往沱江上游,先查明‘堤坝’是否失守。”


楚军大营,项羽的中军大帐内。

此时,用过晚膳的项羽,正召集文武议事。

看着季布、钟离昧、虞子期、项庄、桓楚、武涉等楚军骨干相继步入大帐,项羽握了握拳头,心中战意澎湃。

等众人依照位序站好,项羽朗声开口道:“诸位,我军现在到了垓下,接下来是继续退往乌江,还是和敌军决一死战?大家不妨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项伯想起张良的吩咐,率先开口道:“羽儿,各路叛军正向我军围堵过来,为了不成为瓮中之鳖,我军还是迅速撤往乌江为妙!”

项伯这个建议还算中肯,如果是今天之前,众将或许会出声附和,因为那时军中士气极为低落。

可现在不同,楚军刚经历了俘虏三万齐军的大胜,全军上下的士气有了大幅回升,完全可以和敌军一战。

基于此,季布、项庄、虞子期等将纷纷出列请战:“大王,我军现在还有一战之力,与其狼狈狂逃,不如战胜敌军后,从容撤退。”

项羽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主战派,看到麾下将领大部分战意昂然,他心中自然十分满意:“好,我军就先战胜敌军,再从容撤退!”

项伯见自己的提议被忽视,脸上顿时露出不满:“羽儿,你为何不听取叔父的建议?”

项羽霸目微眯:“因为叔父的建议,错了!”

“我的建议错了,怎么可能?”

“从垓下前往乌江还有近百里路程,沿途险隘重重,如果不能从容撤退,不说中途容易被敌军追上,到了江边,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船舟,而无法顺利过江。”

“这……”

撤退的细节问题,项伯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如今想要反驳项羽,却是词穷了。

“既然叔父没有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等等,羽儿刚才说的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羽儿如何能够保证,我军与敌军决战能够获胜而不是全军覆没?”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要保证一定能胜,本王确实做不到!”

“那羽儿……”

“但是,本王能够保证,即便不能获胜,本王也不会让敌军好过!”

感受到项羽话语中的那抹决然,季布、项庄、虞子期等将心跳加速,浑身血液隐隐开始沸腾。

“羽儿,你说得倒是轻巧,韩信可不是刘邦那厮,要想让他吃亏,可不容易!”

“哈哈哈……”

“羽儿,你笑什么?”

“本王笑叔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到底是战胆已失,还是心向别处?”

项羽这话一出,直吓得项伯身形一颤,冷汗直流。

不过,在看到项羽没有其它动作后,项伯才暗暗松了一口气:“羽儿莫要随意揣测,叔父身为项氏子孙,又岂会心向他人?”

“叔父之所以不赞成和敌军决战,是担心羽儿盲目自信,以致全军面临覆灭的危机。”

“当然,羽儿如果有好的破敌战术,叔父也愿意随羽儿冲锋陷阵一番。”

项伯说的言辞恳切,再加上他的特殊身份,帐内众将刚刚对他起的一丝疑心,立马烟消云散。

项羽也没想过三言两语便将项伯的叛逆身份揭穿,他对付项伯的手段是借刀杀人,而等的就是项伯愿意随他冲锋陷阵这句话。

“好,既然叔父愿意随本王出战,那我军算是上下一心了!”项羽徐徐起身,来到大帐中央的地图旁:“诸位,垓下这里地形开阔,极为适合大规模作战。”

“以韩信的能耐,应该能料到我军会和他们决一死战,并做出相应的布置。”

“韩信用兵,向来喜欢针对对手的作战风格布置杀局。”

“而本王用兵,向来喜欢亲率精锐攻打敌军中军,通过打垮敌军中军而获取大胜。”

“韩信若想取胜,必会抽调精锐补充中军,并安排两部骑兵潜伏在大军两翼。”

“等到战事一起,韩信所率中军必会边战边退,将本王所率精锐拖住。”

“一旦战线拉长,本王所率精锐与中军、后军脱离,潜伏在两翼的齐军骑兵便会突然杀出,将我军截为两段。”

“这般一来,本王所率精锐便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等到韩信率军反攻,那我军只有惨败一途!”

听了项羽的分析,帐内众将直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脑门,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如果按照项羽以前的作战习惯,还真有可能被韩信算计得死死的。

万幸的是,项羽看破了这一点。

这一刻,帐内众将看向项羽的目光,微微有些不同,虽然同样含着崇拜,但之前完全是因为项羽的绝世武勇,而现在则是因为项羽的出彩韬略。

项羽将众人的神态变化看在眼里,满意地点点头后,朗声开口道:“项庄将军何在?”

“末将在!”项庄出列,朗声回应。

“本王命你择选三万精骑,到时随本王冲击韩信中军。”

“末将领命!”

“季布将军、虞子期将军何在?”

“末将在!”季布、虞子期出列,朗声回应。

“你们各率三万兵马守在我军两翼,一旦敌军两翼骑兵杀到,你们这般这般……便可将敌军两翼骑兵击破。”

“末将领命!”

“钟离昧将军、桓楚将军何在?”

“末将在!”钟离昧、桓楚出列,朗声回应。

“本王命你们统领后军,随时准备接应。”

“末将领命!”

说到这里,项羽停了下来,好似忘记了项伯一般。

项伯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还以为项羽对他起了疑心,连忙主动请战道:“羽儿,诸位将军都有任务,为何偏偏叔父没有?”

“瞧本王这记性,竟然将叔父忘了,还请叔父莫要见怪!”项羽‘歉意’地说了一句,然后朗声下令道:“项伯将军听令,本王命你统领三万齐军俘虏,一旦韩信率军开始反攻,你便这般这般……”

“羽儿,叔父怎么能统领……”

“项伯将军,你莫非想要抗命?”

感受到项羽霸目中透射着的凌厉杀气,项伯心头一颤,连忙应道:“叔父领命!”

吩咐妥当,项羽扫了众人一眼,朗声开口道:“诸位,这一战关系到大楚的前途命运,还请诸位全力以赴,我军必胜!”

“全力以赴,我军必胜!”众将齐齐高呼。


“唉,你是主将,你说了算!”

陈贺虽然默认了曹参的进军策略,但显然,他心中藏着异议和不满,现在虽然被压下去了,可酝酿到一定程度,终究还是要爆发。

没过多久,一个齐军斥候飞马赶来禀报,说在前头山岭两侧发现了楚军的踪迹,疑似楚军在那里设下了埋伏。

曹参不敢大意,连忙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并增派斥候打探。

好一阵后,斥候传回消息,确认有不少楚军潜伏在前方山岭两侧。

得到‘准确情报’,曹参倒也果决,在与陈贺快速商议后,决定分兵出击,由他率领大部分人马吸引楚军伏兵的注意力,而陈贺则带一部人马绕道偷袭楚军。

如果楚军当真打算伏击,那曹参这么应对,楚军还真可能吃一记闷亏。

可惜,楚军只是故意吸引齐军先锋的注意力,在曹参率军徐徐推进到百步距离的时候,楚军象征性地射了几轮箭,便果断撤离,留下大量迎风招展的旌旗。

看到山岭两侧旌旗招展,曹参担心楚军有诈,并不敢率军推进得太快,等两部齐军开始包抄时,才赫然发现楚军的伏击阵地内已空无一人。

‘拳头打在了空处’,这让齐军上下极为郁闷。

也不知谁突然提了一句‘楚军伏兵望风而逃,看来是被我军吓破胆了’,齐军上下的心情这才好起来。

不过,有一个人却是例外,这人便是曹参,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心中暗暗重视起来。

齐军先锋继续追击,可刚往前推进不到两里,又有斥候前来禀报,说在前方林口发现楚军的踪迹,疑似楚军在林口附近设下了埋伏。

有了前一次的经验,齐军众将校觉得楚军在故弄玄虚,无需顾忌太多,直接杀过去就好。

不过,曹参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楚军很可能在用‘虚实相间’的计策,齐军如果一股脑杀过去,很可能会遇到真埋伏,从而被杀得‘头破血流’,稳妥起见,齐军先锋还是需要徐徐推进。

当然,曹参也明白,之前分兵包抄的策略是不能用了,毕竟,那样太耗费时间。

在曹参的布置下,一千齐军刀盾兵,竖起盾牌快速推进,其余齐军则远远跟着。

这么一来,齐军先锋既保证了推进速度,又损伤不会太大。

林口附近的楚军主将乃是项庄,本来,他想学季布在撤离前夕,通过几轮箭雨多射杀一些齐军。

可看到一千齐军顶着‘乌龟壳’过来,他便没了兴趣,骂骂咧咧地带着本部人马撤离。

楚军伏兵再次‘望风而逃’,这让齐军上下大为振奋,同时,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就连曹参也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谨慎过头了,楚军现在急着逃命,哪里还有心思真正设伏,楚军之所以布置这样的阵仗,纯粹是为了阻止齐军先锋快速推进。

基于这个判断,曹参开始转变追击思路,不再广派斥候探路,而是下令加速推进。

两里外,项羽得知齐军先锋的推进策略发生变化后,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在项羽看来,齐军先锋开始躁动,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齐军先锋这支生力军一旦被灭,它造成的影响,绝对会波动整个大局。

一来,曹参是韩信麾下最得力的战将,只要他发生意外,齐军的士气必会大受打击,二来,在齐军骑兵尽数覆灭的情况下,曹参掌控的三万先锋军,已是韩信能够拿出来的最锋利‘追击武器’。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