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改嫁摄政王,我复仇虐渣妹 全集

改嫁摄政王,我复仇虐渣妹 全集

初点点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骆宁为太后挡了一刀,重伤。全家因她富贵荣华。伤及肺腑,迟迟不愈,她被送去南边温暖庄子上养病三年,回来时家里多了一位表妹。表妹住骆宁的院子,用她的月例与丫鬟。骆宁的父母、兄长疼她、小弟爱她,祖母赏识她;就连骆宁的竹马,也暗慕她,说她处处比骆宁优秀。太后原本要封赏骆宁一个县主,却因母亲从中作梗,县主落到了表妹头上。骆宁受不了,大吵大闹,他们却说她发了疯。害死了骆宁后,阖府松了口气,人人都觉甩脱负累。骆宁做十八年鬼,看着侯府一点点倒塌,辜负她的人都惨死,她重生了。她又活了。“大小姐,前面是城南三十里铺,您要下车歇息吗?”车夫问她。骆宁摇摇头:“不了,直接进城。”又道,“不回侯府,去趟安兴坊。”车夫不明所以,还是听话照做。跟骆宁回来的两个丫...

主角:骆宁萧怀沣   更新:2025-05-17 22: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骆宁萧怀沣的其他类型小说《改嫁摄政王,我复仇虐渣妹 全集》,由网络作家“初点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骆宁为太后挡了一刀,重伤。全家因她富贵荣华。伤及肺腑,迟迟不愈,她被送去南边温暖庄子上养病三年,回来时家里多了一位表妹。表妹住骆宁的院子,用她的月例与丫鬟。骆宁的父母、兄长疼她、小弟爱她,祖母赏识她;就连骆宁的竹马,也暗慕她,说她处处比骆宁优秀。太后原本要封赏骆宁一个县主,却因母亲从中作梗,县主落到了表妹头上。骆宁受不了,大吵大闹,他们却说她发了疯。害死了骆宁后,阖府松了口气,人人都觉甩脱负累。骆宁做十八年鬼,看着侯府一点点倒塌,辜负她的人都惨死,她重生了。她又活了。“大小姐,前面是城南三十里铺,您要下车歇息吗?”车夫问她。骆宁摇摇头:“不了,直接进城。”又道,“不回侯府,去趟安兴坊。”车夫不明所以,还是听话照做。跟骆宁回来的两个丫...

《改嫁摄政王,我复仇虐渣妹 全集》精彩片段


骆宁为太后挡了一刀,重伤。

全家因她富贵荣华。

伤及肺腑,迟迟不愈,她被送去南边温暖庄子上养病三年,回来时家里多了一位表妹。

表妹住骆宁的院子,用她的月例与丫鬟。

骆宁的父母、兄长疼她、小弟爱她,祖母赏识她;就连骆宁的竹马,也暗慕她,说她处处比骆宁优秀。

太后原本要封赏骆宁一个县主,却因母亲从中作梗,县主落到了表妹头上。

骆宁受不了,大吵大闹,他们却说她发了疯。

害死了骆宁后,阖府松了口气,人人都觉甩脱负累。

骆宁做十八年鬼,看着侯府一点点倒塌,辜负她的人都惨死,她重生了。

她又活了。

“大小姐,前面是城南三十里铺,您要下车歇息吗?”车夫问她。

骆宁摇摇头:“不了,直接进城。”

又道,“不回侯府,去趟安兴坊。”

车夫不明所以,还是听话照做。

跟骆宁回来的两个丫鬟,一个叫秋华的问:“大小姐,安兴坊是什么地方?”

“是太后娘娘宫里的魏公公,他私宅地方。”骆宁说。

秋华诧异:“您要去找魏公公?不先回家,拜见侯爷与夫人吗?”

骆宁前世是直接回府。

遭遇了一件事。

也是她往后步步艰难的原因之一。

不到一年,两名心腹丫鬟秋华、秋兰先后被害死,斩断了她的左膀右臂,她处境更难了。

“不急。”骆宁说。

安兴坊下了车,骆宁亲自敲门。

魏公公今日休沐,在宅子里弄花拾草。

听闻是骆宁,急急迎出来。

骆宁挡那一刀时,魏公公也在太后身边,亲眼所见。

“骆小姐。”他满脸堆笑,“听说您去养病,好了吗?”

“已痊愈,多谢公公挂念。今日刚进城,想先去拜见太后娘娘,又怕宫门深……”p>车夫:“是大小姐回来了。”

骆宁与魏公公乘坐一辆马车,两个丫鬟便坐在车外。

丫鬟秋华对小厮说:“快下门槛,让大小姐的马车进去。”

小厮复又关了门,进去通禀。

魏公公见状,安慰骆宁:“许是还没接到信。”

“是。”骆宁笑道,“劳烦公公也跟着我等一等。”

“等一等,也无妨,奴婢今日是专程送大小姐回府的。”魏公公说。

片刻后,出来一名管事。

管事态度高高在上:“走西边角门,大门的门槛轻易不能下。”

秋华一听就恼了:“大小姐回府,此乃大事,怎可走角门?”

回来就走角门,自降身价。

管事:“请大小姐见谅。这是规矩,侯府不同往时了。马车进门,都是走角门。”

又道,“大小姐许久没回府,规矩往后就慢慢知道了。”

秋兰气结。

魏公公心头诧异,又很快明白过来。

无非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魏公公从马车里出来:“请镇南侯出来,咱家有太后娘娘口谕。”

管事不认识魏公公,但认得他身上这身一品太监服,吓得腿脚打哆嗦:“老公公,这、这……”

“休得无礼,快去回禀!”

故而,骆宁重生后回家,没有被迫从西南角门进去。

她的祖母、父母与兄嫂,全部出来迎接了。

表妹白慈容站在母亲身后,穿一件银红色斗篷,容貌绝俗、气质温雅,极其醒目。

前世骆宁被阻拦门口,她的马车只得从角门进府,从此被府里一众下人看不起。

一旦失了大小姐的威仪,往后的路是一步步往下,每个人都可以踩她一脚。

今生,至少管事与下人们都清楚,大小姐不是任人凌辱的小可怜。想要欺负她去讨好表小姐,也要看看有没有活路。

小鬼难缠,先解决此事。
>骆宁顺利进了镇南侯府,这个属于她的地方。

魏公公闲话几句,回宫复命。

祖母正院,父母兄嫂、两位婶母,弟妹、堂弟妹等人皆在,满屋子热闹。

人人都在说笑。

仿佛骆宁被小管事刁难、阻拦门外的事不曾发生。

“阿宁的院子,收拾得怎样?”祖母有些疲乏,想要散了。

母亲回答她:“蕙馥院早已收拾妥当。”

在场众人,表情一敛。

骆宁离家前,侯府就赏赐了下来。她当时住了三个月,院子是文绮院。

文绮院房舍多、位置好,仅次于祖母、父母的东西正院。

“娘,我的文绮院呢?”骆宁问。

母亲含笑:“文绮院如今住了人。蕙馥院一样的,在东正院的后面。你回来了,娘想要和你住得近。”

她说得极其坦荡、理所当然。

好像没有任何不妥。

骆宁没有像上辈子那样质问,惹得她在祖母和父亲跟前哭,同样笑盈盈:“我还是愿意住文绮院。

当年差点死了,住到了文绮院才慢慢好转,那地方于我是福地。既然已经住了人,我先住祖母的暖阁,等收拾出来了我再回去。”

又笑问,“那么好的院子,住了谁?是大哥大嫂住进去了吗?”

看向大嫂,“嫂子,妹妹在娘家住不了几年,能否疼一疼我?等我出阁,侯府全是你们的,何必着急这一时?”

室内又是一次安静。

“姐姐,是我住了文绮院。”一旁的表妹白慈容,笑着回答。

>
“奴婢带您去。”魏公公热情说。

骆宁顺利到了寿成宫,见到了太后崔氏。

太后始终不忘旧情。

“瞧着长高了些。养得不错,水灵俏丽,哀家欢喜。”太后一直拉着她的手。

前世,骆宁回城后,屡次提出去见太后,她母亲不许。

“你去太后跟前,不过是挟恩图报,会害死我们。”母亲如此道。

太后托人问了几次,实在无法,才没了音讯。

骆宁死后,太后在法华寺点了十五年的灯,求她投个好胎、富贵康健。

收回心神,骆宁回握太后的手:“娘娘,民女一切都好。”

“想要什么,都同哀家说。”

“您手腕上这串佛珠,能否赏了民女?民女想借佛光与您的恩赏,谋求前路太平。”骆宁说。

她不客气、不推辞,太后反而心头温暖。

太后极力想替骆宁做点什么。

她当即把常年戴在腕上的佛珠,褪下来送给骆宁。

又闲话琐事。

骆宁没有半分拘谨,言语爽利流畅,跟太后讲述南边庄子种种趣事。

话语里甚至有些俏皮,逗得太后开怀。

太后留她用了午膳。

骆宁要回去。

“刚入城门,尚未拜见祖母与双亲。改日再来叨扰太后娘娘。”她起身行礼。

太后叫魏公公送。

骆宁目的达成,把佛珠仔细收好,回了镇南侯府。

侯府门口很宽敞,巍峨门楼,阔大丹墀,两只大狮子威武气派;朱红大门沉重高大,门钹锃亮金黄。

——谁能想到,这里的主人,三年前还只是个正三品的武将?

“镇南侯府”的门匾,是骆宁挨那一刀后,皇帝为了表示孝道、褒奖骆宁对太后的救命之恩,赏赐骆家的。

宅子也是御赐的。

这恢弘门匾,如此光洁,染了骆宁的血。

“什么人?”门上小厮阻拦。
<

侯夫人清醒几分,用力握紧了甄妈妈的手:“这是怎么回事?我一点也不知道。”

甄妈妈:“老奴也不知道。大少爷从未提过。最好是不认。”

又道,“大少爷还在衙门,不如先去请他回来,对个说辞。”

侯夫人颔首。

文绮院内,骆宁得到了二夫人遣人传来的信。

她便起身,去了趟西正院。

前世,她大哥骆寅结识了城南书局老板的女儿。

那姑娘名叫南汐,生得美丽无双,十七岁了也不曾婚配,可见她父母是有野心的。

侯府大公子,将来会被请封世子,做镇南侯,是书局老板能接触到最有权贵的人。

故而,南汐做了骆寅的枕边人,把骆寅迷得神魂颠倒。

怀上身孕后,南汐的父母带着她,避开骆寅,直接找上了侯府。

前世,此事有风声,骆宁还是偶然去侯夫人的东正院,偷听到侯夫人与甄妈妈说的。

门房上是侯夫人的亲信,直接把南汐与她父母接到了内院,隐瞒消息。不过大嫂听说了。

骆宁瞧见大嫂痛哭。

“家里有两个通房,我说抬了姨娘,他不要。我只当他立志上进,谁知道是嫌弃通房容貌普通。

他真喜欢南姑娘,正正经经抬进门做妾,难道我不允吗?偏要偷偷摸摸,世人只当我善妒。”少奶奶哭得很厉害。

温柔内秀的大少奶奶,只反反复复哭一句话:“怎能欺瞒我?”

骆宁那时不懂。

经过很多事,才明白事情发生后,被人欺瞒,只是将痛苦拉长、加深,是非常重的伤害。

宁可知晓真相,也不愿意被蒙在鼓里。

侯夫人自然安抚她。

而后,侯夫人出面,处理掉了南汐,瞒着镇南侯与老夫人。

当然,瞒不住侯府的流言蜚语。骆宁甚至听骆宛提过,向她打听。

镇南侯与老夫人未必不知道。只是丑事在前,侯夫人愿意藏,大家乐得瞧不见。

事后,骆寅向大少奶奶赔罪:“我是中了美人计,才上当的。否则,也不会做出这等事,叫侯府与你不光彩。”

他对大少奶奶越发温柔。

大少奶奶从此一心依仗婆母,对侯夫人白氏忠诚无比。

她觉得,是婆母替她解决了难题,又劝好了丈夫。

实际上,侯夫人安排了别院,叫南汐好好养胎,又花了大把的银子收买南汐的父母。

侯夫人又劝骆寅,老丈人是文官,正在步步高升,不能和大少奶奶撕破脸。

大少奶奶继续被愚弄。

她当时在侯夫人跟前,字字啼血质问“怎能欺瞒我”,侯夫人并没有当一回事,转而继续欺瞒她。

看见她的痛苦,却又视而不见。

侯府出事,大少奶奶与孩子也没好下场。

骆宁想,若当年她知晓内情,早做打算,是否可以救自己与孩子一条命?

赶到西正院的时候,院内一片混乱。

哭声、叫嚷声,嘈杂不息。

还有镇南侯的吼声:“去把骆寅拿回来!一时不见他,我要打死他!还有白氏,叫她速速前来!”

骆宁尚未进院门,大少奶奶温氏到了。

她面色惨白,足上少了一只鞋,似看不见骆宁,她径直冲了进去。

“祖母,公爹,我听说……”

她看着跪在地上的一对老夫妻,以及楚楚可怜的南汐,身子颤了颤。

南汐抬起雾蒙蒙的眼睛,看向大少奶奶。

“……大少奶奶,您宽宏大量,发发善心,准我女儿进府吧。”妇人抱着温氏的腿,“她已经有了身孕,不能叫她去死。”

温氏站不稳。


侯夫人脸色白中见青:“阿宁,你眼里还有长辈?”

“我有。”骆宁道,“不管长辈如何,我一直很尊重娘您的。”

又问她,“娘,您眼里有我吗?”

侯夫人怒极之下,根本听不进去,只顾道:“娘待你还不够好?当初为了生你……”

“娘,您想看女儿的箱笼,看就是了。何必翻旧账?”骆宁往前一步,收缩的肩膀打开了,脸上挂着一点淡笑。

她把侯夫人的情绪逼到了最低,见她做困兽斗,她才放松几分。

她这么一笑,侯夫人猛然一个激灵,人也冷静了些。

可她仍不相信,韶阳的管事不给骆宁做衣裳。

她心里是讨厌骆宁。

恨她从小锦衣玉食、仆从无数;恨她有名有姓,有父有母;恨她一日日美丽,世交门第不少人家委婉提亲。

一看到骆宁拥有的,侯夫人立马想到白慈容。

这些,白慈容都没有。

如果白慈容稍微有一点,侯夫人都不至于那么心酸。

心酸之下,越发看骆宁不顺眼。

饶是如此,她也只是不愿意见到骆宁,从未在吃穿用度上亏待过她。

家里下人那么多,侯夫人哪怕不顾骆宁,也要顾自己的颜面。被人识破,像什么样子?丈夫、婆婆跟前,她也交代不了。

侯夫人此刻的愤怒,也不单单是她在太后与命妇们跟前落下口实,也因为她意识到,今年春宴,白慈容极有可能会落空。

她筹划多年,只等今春,替白慈容大放异彩。

衣裳、首饰,准备了不知多少。

骆宁回来在前、太后点拨在后,再推出白慈容,恐怕没人敢招待她们。

白慈容不仅得不到声望,还会因此丢人现眼,彻底失去了嫁入皇亲国戚或者权阀望族的机会!

侯夫人这才想要吐血,一腔怒意泼向了骆宁。

骆宁吩咐孔妈妈,带着丫鬟把箱笼抬出来。

新衣裳、旧衣裳,只两箱笼。

侯夫人一眼瞧见了箱子里的缂丝长袄,更怒了,走过去抓了起来,摔向骆宁的面门:“这是什么?”

便在此时,一行人进了文绮院。

丫鬟秋兰去报信,正好镇南侯兄弟、骆寅等外出拜年后回家,在老夫人的院子说话。

二夫人、三夫人、大少奶奶也在。

秋兰故意说:“夫人要打大小姐,老夫人快救命!”

老夫人听罢,手微微颤抖。

她要来文绮院,镇南侯只得搀扶她;其他人巴不得看个热闹,纷纷来了。

大少爷骆寅走在最前头,想要替母亲挡住。

但进门时,还是瞧见了这一幕。

侯夫人白氏的盛怒,几乎不加遮掩。

“这是吵什么?”镇南侯开了口。

侯夫人的愤怒,顷刻化为眼泪,簌簌落下:“侯爷,妾身失态了。实在是阿宁过分。

她故意穿戴寒酸,去寿成宫诉苦。太后娘娘当着几位命妇,问侯府是否虐待了阿宁。

侯爷,这不仅关乎侯府颜面,也影响您声望。要是御史台拿此做文章,您官声受损。”

镇南侯眉头蹙起来。

他看向骆宁。

再看侯夫人白氏。

骆宁换了家常衣裳,衣料更普通;而侯夫人,哪怕愤怒、哭啼,也是光彩照人。

光这些红宝头面,就染得她无比贵气。

“阿宁,你怎么回事?”镇南侯问。

其他人都看向她。

大少爷骆寅愤怒指向她:“她是故意的。她一回来就吃醋,怪我们疼表妹多过于她。

如此小肚鸡肠,恶毒自私,哪里有半分世家女的涵养?大年初一,做出这等损人不利己的事!”

骆宁静静看着他们。


“……今早去茶房提水,霁雪姐姐还叫我先提,说大少奶奶早上不着急。”骆宁的小丫鬟初霜说。

骆家的热水,由茶房统一供应,尤其是早晚梳洗用的热水。

有七八个炉子,可主子多,谁先谁后也讲究个规矩。

比如说,白慈容的丫鬟去提热水,除了老夫人、侯夫人的人,其他人都要先让给她。

而大少奶奶是嫂子,她的丫鬟也高骆宁的丫鬟一等。

哪怕骆宁的丫鬟先到,热水供应不及时的时候,要先给大少奶奶。

这些规矩,下人们比较能接受,她们习惯了“等级森严”。

随着骆宁有了小厨房,她身边的人行走体面了不少。

早上拎热水洗漱这么一件小事,大少奶奶的丫鬟没跟她抢,小丫鬟初霜都觉得面上光彩,忍不住回来跟主子和姐姐们“炫耀”。

“别得意。”秋兰板起脸教训小丫鬟,“你们在院子里走动,要时刻谨记规矩。

大少奶奶是大小姐的嫂子,她的人哪怕让了,你也不能先提。自己吃亏不要紧,连累了大小姐,我要打的。”

初霜吓得要哭。

骆宁翻一页书,没做声。

无规矩不成方圆。秋兰管教小丫鬟的时候,只要有理有据,骆宁是不插手的。

秋兰又叮嘱几句。

而后,骆宁听到秋兰和孔妈妈说,院子里需要多两个粗使婆子,因为添了小厨房,有些事忙不开。

孔妈妈:“我去同大小姐说。”

她进里卧,坐在临窗大炕上的骆宁放下书,等着她回话。

孔妈妈把方才她与秋兰商议的,说给骆宁听。

“……您有知根知底的人吗?”骆宁问,“若识得,就调两个进来使唤;没有,我就去祖母那边挑两个。”

孔妈妈想了想,说她与下人房那边的人相熟。

下人房那边有不少人。

若男人在侯府当差,自家女人或媳妇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只得在杂事处领个闲差。

没有工钱,只管一日两顿饭。

骆宁的院子里,粗使婆子和小丫鬟一样,一个月有五百月钱的,管饭、一季两套衣裳,一年下来可赚得五六两银子,吃饭、衣着都有了着落。

“我去找两个。”孔妈妈说。

骆宁:“不要太机灵的。老实本分就行。”

孔妈妈道是。

很快就领进来两个女人,都是三十来岁年纪,粗壮结实、沉默寡言。

骆宁安排好了她们,才去同侯夫人说。

“……要是太多了,我就自己出月钱,她们的吃饭、衣裳,也由我出。”骆宁说。

侯夫人本想驳回。

她不愿叫骆宁如愿。

只是想到白慈容的蕙馥院有四个粗使婆子、四个粗使丫鬟,两个三等丫鬟、两个二等丫鬟,侯夫人的话就堵在了嗓子眼。

文绮院的人少,庶女骆宣院中的小丫鬟都比骆宁多一个。

“你该先问问我。”侯夫人道。

“这点小事,不敢拿来打搅娘。娘管侯府诸事,每日忙碌,女儿想尽尽孝心。”骆宁道。

侯夫人:“……既然你挑好了,总不能撵出去,叫你没面子。那就用着吧。”

骆宁应是。

她从东正院出来,遇到了她大嫂温氏。

温氏身后还跟着乳娘和丫鬟,抱着她儿子骆立钦。

小孩子十五个月,已经会说不少的话,很聪明。

“大嫂。”骆宁与她见礼。

大少奶奶笑容有些勉强:“阿宁,来给母亲请安?”

“是。”骆宁笑道,去逗孩子,“阿钦,可识得姑姑?”

“识得。”小侄儿软糯糯的,“姑姑,阿容。”

骆宁:“……”

大少奶奶的笑容更加尴尬,低声吩咐乳娘,“抱进去吧。起风了,别叫孩子吃风。”


骆宣:“……”

白慈容:“……”

骆宁这张嘴,真能颠倒黑白。

“阿宁姐,阿宣没有这个意思的。”白慈容说。

“大姐姐,你误会我了,你听我说!”骆宣似要拉骆宁辩解,手却推搡她。

骆宁早有防备,暗中拽了白慈容一把,骆宣整个人就扑倒白慈容身上。

两人站不稳,骆宁趁机一使劲推搡,同时把白慈容的玉佩塞到骆宣腰封里,她们俩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骆宁瞧见玉佩把白慈容引了过来,就把玉佩从栏杆上取下;而骆宣太紧张,没留意到她。

两个人尖叫着滚下楼梯。

这不算什么。

原本好好的楼梯,倏然就塌了一块,骆宣与白慈容竟直接摔倒了楼梯下的地面。

地面有几块石头,大且锋利。

骆宁听到了两个人惨烈的呼痛声。

“原来是要我跌下楼梯受伤。”骆宁居高临下站着。

这么点计划,弄得如此迂回。

表妹、庶妹摔下楼梯,哀嚎,骆宁警觉发现外面有人。

她个子高挑,又是站在二楼的楼梯处,视线掠过摘翠阁的窗棂,瞧见了一个婆子。

婆子换了件粗布衣裳,不太合身,急急忙忙跑走。

她的身形、跑开时候的步调,骆宁认出了她是谁。

“怪不得跌落后,楼梯板就塌了,原来是早做了手脚。”

估计是早已把楼梯板做空,用木头支撑。一旦听到有人跌落的声音,就把木头踢开,楼梯板连带着人一起坠落。

骆宁想到这里,大声喊:“来人,来人!”

她的呼喊、骆宣白慈容的呼痛,把几名在后花园修理花枝的花匠与粗使婆子都吸引了过来。

众人七手八脚扶人。

又对骆宁说:“大小姐暂且稍待,别动。摘翠阁好些年没修了,恐怕其他板子也松了。”

骆宁:“不用管我,快叫人看看二妹和表妹。”

一场混乱。

侯夫人白氏也被丫鬟请到了后花园。

瞧见这一幕,她狠狠吃了一惊;再看身上明显见了血的白慈容,她又无比哀痛:“阿容,伤了哪里?”

白慈容只顾哎哟:“姑姑,疼!”

侯夫人眼眶都红了:“快来人,把藤椅找出来,抬阿容小姐回去;再去请医!”

下人下去了。

库房里的藤椅需要翻找,他们只寻了一张,把白慈容抬了回去;而骆宣,痛得失了知觉,则由粗壮婆子抱回去。

骆宁还在摘翠阁,下不了。

侯夫人临走时,透过空了一块的楼梯板,与骆宁目光对视。

骆宁瞧见了她眼底的水光。

眼泪那么真切,神色又充满了怨毒。

骆宁静静站立,任由正月下旬微寒的风吹拂面颊,袖底的手,掌心一片冰凉。

她半晌回神,自嘲一笑。

母亲何曾为她这样担忧过?

在她受到委屈时,母亲又何曾这样气急败坏,替她出头过?

片刻后,文绮院的孔妈妈、秋华秋兰全部赶了过来。

孔妈妈一节节楼梯尝试,对骆宁说:“大小姐别动,老奴看看还有没有楼梯板松动。”

丝毫不在乎自己安危,只怕骆宁受伤。

骆宁的手心与心口,逐渐有了暖意。

她由孔妈妈和秋华小心翼翼搀扶,终于下了摘翠阁。

回到文绮院,小丫鬟端茶给她压压惊,便退下去。

只孔妈妈、秋华秋兰在她跟前。

“阿宣故意去摘翠阁,丢下她的耳坠,引我单独去找。她要推我下去;我就拿了白慈容的玉佩,将她引上前。”骆宁说。

孔妈妈等人很后怕、

“二小姐她为何要算计您?”孔妈妈声音很低,“难不成,是有人唆使?”


丫鬟是宋姨娘院子里的。

“侯爷,姨娘出了事。”丫鬟眼中含泪,急切说。

宋姨娘是镇南侯一副将的妹妹。

她生得美貌知情趣,温柔会撒娇,镇南侯主动纳了她。

镇南侯对美色不是很在意,一心弄权。这些年除了正妻白氏,就两名妾室。

一妾何氏,是白氏生了骆宁后身体亏损,不肯与他同房,怕再次有孕,为他抬的良家女;

另一妾苗氏,则是何氏病故之后,白氏说房内无妾不像样子,旁人猜疑她善妒,特意抬的。

这两妾唯唯诺诺,镇南侯不是很喜欢。

唯独新妾宋氏,是他一眼相中。

而且,宋姨娘还怀孕了。

镇南侯神色骤变:“出了什么事?”

“姨娘路过文绮院,门口好大一块冰,不知是倒了水还是特意弄来的薄冰。姨娘没注意,滑了一跤。

大小姐的人,把姨娘搀扶进了文绮院。婢子给姨娘送暖手炉,远远瞧见了,生怕有个闪失,赶紧来告知侯爷。”小丫鬟说。

这话一细想,处处不对劲。

可镇南侯关心则乱,心急如焚去了文绮院。

他急慌慌走,在文绮院门口,还遇到了侯夫人白氏。

白氏身后跟着一名小丫鬟,捧一个食盒。

“侯爷,这是怎么了?”侯夫人见他来势汹汹,先屈身行礼,才问道。

“宋姨娘在文绮院门口跌了一跤。”镇南侯说。

“这……”侯夫人震惊,又心疼,“地冻得坚硬无比,她又是刚怀上。”

然后叹了口气,“我不该中午饭时候提,都说有了身孕要藏,三个月后才能对外说,都是我太心急了。”

不待镇南侯说什么,又道,“家门不幸,若不是招惹了什么脏东西?”

镇南侯看向文绮院。

侯夫人也抬眸,看着文绮院门口的翠竹。

夫妻俩一瞬间心照不宣,镇南侯瞪一眼丫鬟:“去敲门。”

院门被重重敲响。

紧接着,就听到了女子娇柔得有点低缓沉闷的声音:“疼疼,怕是骨头都折断了。”

镇南侯血涌上头。

侯夫人借口给骆宁送一盅燕窝,慢一步进了院子。

“慧娘!”镇南侯高声喊,抬脚就要冲进文绮院的次稍间。

他方才听得清楚,说话的人就在次稍间。

一个丫鬟却拦在门口:“侯爷,里面的人刚刚褪了衣裙!”

“放肆,你连侯爷都敢阻拦?”说话的,是跟进来的侯夫人白氏,“大小姐呢?”

侯夫人又看一眼自己的丫鬟,“去掀帘子。”

镇南侯不顾,顺势要踢秋兰。

秋兰往旁边挪了几步,镇南侯就冲进了次稍间。

次稍间里,几个人手忙脚乱。

骆宁的丫鬟秋华,被骆宁和宋姨娘用锦被死死盖住。

秋华衣裳还没有穿好,不过盖严实了,什么也没看到,就是裙子还落在地上。

丫鬟脸色煞白。

镇南侯愣住;侯夫人白氏脸色有一点微微惊讶,可手指紧紧捏在了一起。

宋姨娘站起身,先行礼:“侯爷、夫人,这是有什么急事吗?是妾……有什么不妥吗?”

镇南侯搀扶她:“你怎样?”

“侯爷,妾身无事。”宋姨娘说。

“你不是摔了一跤?”镇南侯问。

宋姨娘很惊讶:“没有,妾身并没有摔跤。”

又问,“何人告知了侯爷?侯爷不是在外书房吗?”

跟着镇南侯进来的,还有宋姨娘的丫鬟俪鹃。

俪鹃也没想到是这样,膝盖一软跪下了:“婢子给姨娘送暖手炉,瞧见姨娘摔了一跤。”

宋姨娘不解:“我不曾要暖手炉。”

俪鹃遮不住慌乱:“是婢子、婢子怕姨娘冷。”

“胡说了,我说了找文绮院的孔妈妈要个花样子,给我孩儿做鞋,穿戴暖和才出门的。你怎么跟出来送暖手炉?”宋姨娘说。

镇南侯此时冷静几分。

他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脸色阴沉:“怎么回事?”

“侯爷,妾来文绮院的时候,路上遇到了秋华。这丫头来了事,弄脏一身。

她是大小姐的人,妾身恐怕她这样在院子里走动,被其他人取笑,伤了大小姐的体面,就把斗篷解下来给她披着,遮遮羞。

她是丫鬟,穿不惯大斗篷,走路牵牵绊绊的。都到了文绮院门口,她还摔一跤。”宋姨娘解释。

又说,“这一跤摔得重,膝盖都破了皮,她说浑身疼。大小姐同妾身商议,要不要请医,看看是否跌断了骨头。”

镇南侯表情几变。

侯夫人的神色,阴沉得能滴出水。她难以置信,又无法遏制颤抖,半晌才能稳定情绪。

骆宁看着这一幕,语气轻柔开了口:“爹、娘,女儿的丫鬟跌了一跤,惊动您二位。这是怎么了?”

最后几个字,咬得很慢。

镇南侯看向宋姨娘的那个丫鬟俪鹃,是她报信的,便道:“来人,把俪鹃先给我关起来,慢慢审!”

俪鹃大惊失色:“不,侯爷,不是婢子,婢子……”

她看向侯夫人。

侯夫人只是静静回视她。

俪鹃似得了什么暗示,低垂了视线,伏地痛哭:“婢子只是看错了,侯爷!”

宋姨娘求情:“侯爷,快要过年了,先关起来。别为难她,只当给妾身孩子积福了。”

镇南侯心中预感不对,却又说不明白。

他对宋姨娘说:“我送你回院子。往后别乱跑。”

又看向白氏,“夫人说得对,这个家里的下人,一点小事就慌里慌张,的确要好好整治。不如趁着过年,该打的打、该卖的卖。”

这句话还好。

接着,镇南侯又说,“你当家,我一贯相信你,谁知道内院乱成了这样。你做呆子,把我当瞎子?”

侯夫人立马屈膝:“侯爷,妾身冤枉。”

镇南侯甩袖而去。

宋姨娘跟上他,也出了文绮院。

骆宁看着母亲,亲自走过去搀扶她:“娘,您起来吧。”

侯夫人很想甩开她的手,又强自忍住了。

“我送一盅燕窝给你。”侯夫人接上了她的话,“趁热喝。”

又说床上的秋华,“这个丫鬟,如此不中用,不如送回韶阳,再替你选几个好的。”

“娘,她是不小心跌了一跤。为此撵了她,恐怕旁人要说您刻薄了。”骆宁道。

侯夫人笑都装不出来。

她静静看一眼骆宁,转身走了。


骆宁心中十分好奇雍王与郑皇后之情愫,却又不敢冒失。

她低垂视线,被郑皇后携手坐下。

“……这狗真吓人。”郑皇后一边让骆宁同坐,一边看着趴在大殿一角的黑狗。

雍王没答话。

黑狗冲郑皇后龇牙,又被主人的眼神吓退,继续趴在地上,只偶尔哼哼两声。

郑皇后收回视线,夸骆宁忠诚,拼死替太后挡刀。

说到动情处,甚至声音微哽。

太后笑着安抚她。

雍王一言不发。

“母后,骆小姐是否议亲了?”郑皇后问。

太后不知道,直接问:“阿宁,你可有婚约?”

“还没有。”骆宁答。

郑皇后笑道:“我倒是想替骆小姐做媒。”

太后:“可有人选?”

“人选很多。”郑皇后笑道,余光瞥一眼坐在旁边悠闲喝茶的雍王。

太后也看他。

骆宁察觉异样,也顺着太后视线望过去。

雍王一袭玄衣,眸色深。端着雍容气度,但暴戾隐藏眉宇间,微微蹙眉就倾泻一二。

骆宁赶紧收回视线。

“此事要从长计议。女儿家面皮薄,别当着阿宁的面说。”太后笑着,岔开话题。

郑皇后也自悔失言,转而问骆宁:“听闻镇南侯府有位表小姐,才情过人、容貌绝俗,乃京城贵女之首,传言可真?”

她只能想到这个话题。

镇南侯是新封的爵位,在盛京门阀林立的地方,实在抬不起眼,郑皇后很难关注到他们家。

倒是那位表小姐的事,传得比较广,皇后都有耳闻——当然,毁誉参半。

外头有人替白慈容邀买人心。

骆宁外祖白家,最不缺钱;而真正关心白慈容前途的那个人,他更是财力滔天。

他们要地位。

借着侯府地位,他们要助白慈容高嫁功勋世族。

“娘娘,民女才回京,消息远不如内宫通透。”骆宁笑道,“不过,表妹的确温柔聪颖,阖府无人不爱她。”

她们就此话,聊起京城其他闺秀。

骆宁小坐,时辰不早了,起身要告辞。

太后又叫魏公公送她。

郑皇后宫里也有事,骆宁起身后她也告辞。

她甚至送了骆宁一小段路。

“常到宫里来,陪母后解解闷。本宫执掌六宫,琐事繁忙,时常无暇尽孝。你能逗太后开怀,便是天下至孝。”郑皇后说。

骆宁应是。

郑皇后对骆宁,无恶意。

骆宁出身不高,骆家封爵才三年,“新贵”谈不上,“暴发”也不算贬损,她在郑皇后面前极其渺小。

骆宁似太后疼爱的小爱宠。

没人会觉得婆母身边的爱宠是威胁,从而忌惮。

只会投喂一点好处,夸几句爱宠机灵,来讨好婆母。

——郑皇后对骆宁的善意,也是如此。

“你平时喜好什么?”郑皇后又问。

骆宁:“除了看看书,就是耍鞭。”

“还会用鞭?”郑皇后很新奇,笑靥璀璨,“那算得上文武双全了。”

“不敢当,娘娘,耍着玩。”

聊了半日,才放骆宁走。

寿成宫内,太后崔氏正在问儿子,是否要定亲。

“……今年二十了,也该有个王妃。御史台催着礼部,礼部又烦陛下。要不然,皇后也不会急慌慌来提此事,替陛下分忧。”太后说。

“再说。”

“骆小姐如何?”太后问,“单看她美丽,可性格沉稳内秀,不觉她多光华。立在皇后旁边时,竟是丝毫不输。难得的美人儿。”

雍王眉头蹙得更深:“母后抬举她了。”

太后:“……”

她并无夸大。

郑皇后在闺中就因美貌与气度,名震功勋世族。

同龄女子,无人有资格与郑皇后的容貌相提并论。

骆宁清雅素净,薄施脂粉、衣着简朴,被郑皇后携手同坐时,不管是五官还是气质,竟是都不输。

——太后也惊讶。

有了对比时,才能看出她的不凡。

骆宁太静了,似蒙了一层薄纱的明珠,光华都被她低垂的眉眼遮盖了。

“那她家里那位表妹呢?在京城名声显赫。”

“一个表姑娘,闹出这么大的声望,野心不小。”雍王冷漠道,“为的就是攀附,人品堪忧。”

——还不如骆宁。

“你若顽固,哀家请陛下圣旨赐婚,到时由不得你。”太后说。

“那只好麻烦骆小姐,早日去投胎,下辈子重新做个好人。”雍王语气冷漠。

太后无奈,又有点气恼:“放肆,她是你母后的救命恩人。”

“推她入火坑,恩将仇报,母后这样报答恩人?我不喜她,不能善待她。”雍王说。

又道,“既是恩人,怎么钱财上如此刻薄?她浑身上下,无一件新衣,也无太多首饰。”

太后:“早已赏赐过了侯府。”

“赏赐东西,能落入她手?”

“镇南侯乃她父亲,她是嫡长女,又是恩女,理应捧在掌心的。”太后说。

说着,就微微拧眉。

会不会判断有误?

太后知道,镇南侯有三个嫡出的孩子,二男一女。

这个女儿就是骆宁。

作为长房唯一的嫡小姐,骆宁不至于受穷。

可进宫都穿得半新不旧,又不太像她谨慎做派——如只是为了低调内秀,可以穿颜色素雅的新衣。

“母后与其替她谋姻缘,不如借着过年,直接赏她些东西,更实用。”雍王站起身。

他招呼一声,黑狗屁颠屁颠爬起来,跟着他出去了。

黑狗体型硕大无朋,也不知什么品种。

他走后,想起他的话,太后沉吟。

骆宁是未嫁千金,她家族有体面,她才有颜面。

不管什么赏赐,自然要送到镇南侯府,而不是越过侯府直接赏赐给她,这不合规矩。

骆宁不诉苦,面上也无半分愁容,太后也看不出她在家里过得如何。

——两次进宫,都没有叫她祖母与母亲陪伴。

特别是她母亲,在骆宁的父亲封侯时,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她有资格进宫求见太后的。

“来人。”她喊了女官。

女官应是。

“准备金百两、银三千两,另有时新布料、首饰,着人送去镇南侯府。”太后说,“特下懿旨,送给大小姐骆氏阿宁。”

女官应是。

太后想了下,又说,“把南边进贡的浮光玉锦也拿出来,送给骆氏阿宁。”

浮光玉锦是两个月前进贡的,一共十二匹;太后留了两匹,剩下给了皇后;皇后赏了贵妃与外命妇,自己只留两匹。

最终,六匹浮光玉锦流于望族门第,引来无数吹捧,太后娘家侄女娇憨大胆,还向她讨要。

太后没给她。

现在她拿出来,给骆宁。如此贵重的东西,可以试探出侯府对骆宁的态度。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