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许知行小蓁蓁的女频言情小说《收徒返还:天才全是我徒弟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余老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从那天起,宇文清便搬到了学堂里,跟许知行一起同吃同住。当初宇文城打算用来当做束脩赠予许知行的那块玉佩,到底还是留给了许知行。不过许知行却将他交给了宇文清,这也算是他父亲给他留下的唯一念想。七天一晃而过。宇文城不出所料,没能回来。许知行明显感觉到,宇文清这个少年眼里的那一抹光,随着七天时间一过,也一并消失了。傍晚,学堂放了学,宇文清依旧像从前一样,一丝不苟的打扫着庭院。不过这一次,许知行也加入,跟他一起打扫。宇文清只是停顿了会儿,然后依旧埋头打扫。等清扫完整个学堂,师徒俩坐在屋檐下休息,都没有说话。只听得那棵桂花树上,飞鸟归巢的叽喳声。河边芦苇荡里隐藏的蛙鸣声。和学堂外那似乎弥漫了整个天地的虫鸣协奏曲。许久,许知行开口打破沉默。“小清...
《收徒返还:天才全是我徒弟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从那天起,宇文清便搬到了学堂里,跟许知行一起同吃同住。
当初宇文城打算用来当做束脩赠予许知行的那块玉佩,到底还是留给了许知行。
不过许知行却将他交给了宇文清,这也算是他父亲给他留下的唯一念想。
七天一晃而过。
宇文城不出所料,没能回来。
许知行明显感觉到,宇文清这个少年眼里的那一抹光,随着七天时间一过,也一并消失了。
傍晚,学堂放了学,宇文清依旧像从前一样,一丝不苟的打扫着庭院。
不过这一次,许知行也加入,跟他一起打扫。
宇文清只是停顿了会儿,然后依旧埋头打扫。
等清扫完整个学堂,师徒俩坐在屋檐下休息,都没有说话。
只听得那棵桂花树上,飞鸟归巢的叽喳声。
河边芦苇荡里隐藏的蛙鸣声。
和学堂外那似乎弥漫了整个天地的虫鸣协奏曲。
许久,许知行开口打破沉默。
“小清,你听...”
宇文清一愣,不知道许知行在让自己听什么。
许知行闭着眼,微微抬头,嘴角挂着微笑。
“好热闹啊...”
宇文清这才明白,先生是让他听那些山间田野的虫鸣鸟叫声。
可这些杂乱的声音听在宇文清的耳朵里,却让他越来越烦躁。
甚至有种逃离的冲动。
许知行轻轻揉了揉他的脑袋,轻叹道:
“小清,国仇家恨,自然不能忘。这是为人臣,为人子的底线。”
“但为师由衷希望,你的人生,不该只有悲痛和仇恨。”
“而是像初夏的夜,于安谧的夜幕下,潜藏着澎湃汹涌的生机和活力。”
“人生从来都不只有一种选择,你做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权力在你,为师不会干预,只是希望你多看看这个世界。”
“既然有阴暗,那就一定有光明。如果找不到光明,那就自己成为那个光明。”
宇文清低着头,眼眶泛红。
许知行说的话他其实没有听进去多少。
但最后那一句,‘如果找不到光明,那就自己成为那个光明’却不断地回响在他心里。
让他原本愁云惨淡的心湖,总算有了平静的迹象。
宇文清抬手抹了把眼睛,站起身朝许知行作揖行礼。
“先生教诲,弟子定当铭记。”
许知行笑了笑,扶着宇文清的手臂,轻声道:
“走,趁着天色还早,咱们去钓几尾小鱼,今晚你我师徒对饮几杯。”
钓鱼也算是许知行除了读书看书以外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了。
上一世在那个偏远山村里,没有什么娱乐项目,许知行就是靠钓鱼来打发闲暇时的无聊时间。
他把知行学堂建在龙泉河边上,大概也有这个原因的影响。
师徒俩扛起鱼竿,出门走到河岸边,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开始垂钓。
龙泉河不算太深,也没有多宽。
但因为连接着扬州境内最大的一条玉液江,所以河里鱼虾极为丰富。
不过是半个时辰,许知行放在水中的鱼篓里便已是满满当当。
等到收杆回家的时候,许知行提起沉重的鱼篓,笑眯了眼。
“哟,不错不错,收获颇丰,小清,你看,这条最大的荷花鲤可是先生我钓的。”
宇文清笑了笑,目光却落在许知行身上。
聪慧懂事的他如何看不出来,许知行带来他钓鱼是其次,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开导他,让他不要再去想那些糟心的事。
宇文清看着脸上洒满金色光辉的先生,内心竟没来由的豁然开朗。
有这样的先生,还有什么理由终日郁郁寡欢呢?
“先生好本事,一会儿弟子给您烧一道家乡名菜,酒酿龙鲤,保证先生您口齿生津。”
许知行哈哈笑道:
“好好好,先生我有口福了。”
提起鱼篓中那一尾最大的鲤鱼,许知行转身将其他的鱼全都倒回了河里。
口中还嘀咕着。
“辛苦你们了...”
宇文清看着这样的先生,眼中那消失的光再一次浮现。
过去种种都已经是过去,过好现在的每一刻,才是生活。
这天夜里,许知行抄录完书册后,正打算上床休息。
刚坐下,他眼神忽然一动。
转头看向另一个方向,那边是宇文清的房间。
片刻后,许知行长出一口气,由衷感叹道:
“好小子,不愧是接近满分的潜力值,这天资,可比我这个先生高得多...”
他抬起手,掌心处莹白光芒闪现。
竟出现了第三缕浩然真气。
一倍的授徒返还,代表着作为他唯一被系统认可的弟子宇文清,就在刚才也练出了至圣儒学中的浩然真气。
从他传授宇文清《大学》篇和养气之法到现在,才不到十天的功夫。
这少年竟然就已经练出了连他都需要三个月才能练成的浩然真气
这等天资,确实惊世骇俗。
也让许知行这个先生跟着受益。
这一夜,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个夜晚。
第二天一早,宇文清早早起床,等在许知行房门口。
他心有疑惑,想要请教许知行。
因为许知行并未跟他提起过,读书《大学》篇配合那养气之法,能练出他体内的那个东西。
等到许知行出门,看到宇文清脸上的疑惑,便明白这个弟子所为何事。
彼此问答之间,许知行便说出了那句在将来被知行学堂当作是至理名言的名句。
“读书人,既要能跟人讲道理,也要有让人认真听你讲道理的能力。”
至此,宇文清才明白,原来他练出的那一缕神奇的东西,竟然就是类似于武林中人内家真气的力量。
读书也能读出内家真气,宇文清闻所未闻。
也因此,宇文清对他的授业恩师,除了敬仰之外,更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崇拜。
古往今来,能开创一脉先河之人,无一不在历史上名垂千古。
而他的先生,就是这么一位足以名传千古的奇人。
后来龙泉镇的人才知道,那伙浩浩荡荡的贵人,竟然就是二十多年前搬离龙泉镇的那位乡绅的后人。
有老人依稀记得,这家人姓陈,曾是当地的大族。
陈家回到龙泉镇后第三天,便在龙泉镇中央那条唯一铺有石板的街道上,摆了整整三天的流水席。
邀请整个镇上所有乡亲前来吃席。
镇上的居民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好事。
平日里连过年都难得吃上一块的大肥肉,这三天都快吃腻了。
还有各式各样从未见过的瓜果,点心。
也算是让整个镇子的人一起跟着见了回世面。
通过这三天流水席,龙泉镇的人也大概知道了。
这次陈家回来的只有一对姐弟,其他的全都是跟着来服侍这对姐弟的仆人,以及保护这对姐弟安危的护卫。
看着那些丫鬟婆子,一个个锦衣玉食,龙泉镇的人别提多羡慕,甚至都想毛遂自荐,也去陈家当下人。
只不过到底还是畏惧陈家威严,没人敢开这个口。
三天流水席,镇上几乎所有人都参加,包括那些新落户在龙泉镇的流民也是一个不落。
唯有许知行师徒俩没有去。
不过虽然他们人没去,但却依然享用到了陈家的恩惠。
小蓁蓁很懂事,从家里拿了食盒,给许知行和宇文清带了满满一盒子的瓜果点心。
小丫头第一次吃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别提有多兴奋。
后来陈家人在流水席后清点,得知了许知行这位镇上唯一的教书先生没到,下人们便报给了实际掌权的陈家大小姐陈云岚。
陈云岚并没有太过在意,直到第二天在院中晨练,忽然听到隐隐传来的读书声,仔细听了会儿,这个在京都享有才名的少女这才稍有重视。
于是便让下人去打听这位龙泉镇唯一的教书先生的底细。
她之所以这么做,目的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弟弟陈明业。
虽然由自己亲自教导也未尝不可,但毕竟孩子,还是要跟同龄人多相处。
学堂便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隔天,陈云岚便用轻纱遮面,带着弟弟陈明业亲自上门,找到了许知行。
正好这天,是学堂七天一次的休学时间,许知行才有时间接待这对姐弟。
进门后,陈云岚款款施礼,依旧是轻声细语,尽显大家风范。
只是当看到许知行的面孔后,这位见惯了大世面的陈家大小姐却忍不住愣了一瞬。
她没想到,龙泉镇人口中的许先生,竟然是这么一个年轻俊秀的青年。
看样子,也不过比自己大了几岁而已。
许知行从陈云岚错愕的神情中便猜到她心中想的是什么。
确实,他的外貌与寻常学堂里的先生夫子有些出入。
许知行并没有在意依旧是客气的引二人入座。
落座后,陈云岚微微欠身,说道:
“许先生见谅,小女子失礼了。”
许知行摆了摆手,笑道:
“陈小姐不必在意,我看上去确实还不太像是一个老成的先生。”
陈云岚浅浅一笑,客气道:
“有才不在年高,许先生既然能得县尊大人如此推崇,必定是学识过人。”
许知行没有过多客套,开门见山道:
“陈小姐今天来是?”
陈云岚转过头,朝一旁正蹲着看宇文清煮茶的陈明业招了招手。
“我姐弟初来乍到,舍弟又到了读书的年纪,听闻先生在此开设学堂,便前来拜求先生收舍弟入学,不求他学有多高,只愿能多学些道理即可。”
陈云岚话刚说完,许知行还没开口,陈明业便双手叉腰,倨傲道:
“哼,我才不来这里,我才不要跟他学,姐姐你是名满京都的才女,你教我比他强十倍。”
陈云岚秀眉微蹙,语气难得的严厉。
“明业,休得无礼。”
陈明业见姐姐发火了,顿时有些胆怯,可却依然还是一副不服的样子。
陈云岚连忙向许知行道歉。
“先生勿怪,舍弟从小在家里被宠惯了,冒犯了先生。”
许知行笑了笑,并没有在意。
“童言无忌,没事。”
陈云岚心中有些讶异,暗道这许先生倒是好气度。
让放在京城那些先生眼里,陈明业这般无礼,虽然嘴上会因为陈家权势说是不在意,但心里肯定会有些介怀。
可看这许先生的样子,好似真的毫不在意一般。
想起这两天早上听到了那些孩子的读书声,陈云岚倒是越来越对这个许先生有些好奇。
她转头看向陈明业,严肃道:
“明业,给许先生道歉。”
听着姐姐的语气,陈明业脸色一僵。
从小到大,他谁也不怕,唯独对自己这位姐姐感到由衷畏惧。
见硬来不行,陈明业立即发挥小孩子的拿手把戏,开始撒娇。
“姐姐...你是知道的,我不喜欢读书,就让我在家里,跟着刘师傅练武好不好?”
陈云岚冷冷的看着他,一言不发。
许知行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对姐弟,说实话,他确实想收下陈明业这个孩子。
不仅是陈明业,就连陈云岚他也同样想收下。
因为这两个人刚走进学堂,他脑海中那个系统便有了反应。
检测到潜力值超过八十点的弟子,请宿主尽快收为弟子。
这一对姐弟的潜力值,竟然都超过了八十点。
不过想归想,许知行并不会强求。
陈明业看着冷着脸的姐姐,渐渐败下阵来。
沮丧着脸,无奈道:
“好吧好吧,我跟他学,不过姐姐你要答应我,让我跟着刘师傅练武,不然我是坚决不会来的。”
陈云岚无奈,只好妥协道:
“好,依你。先跟许先生道歉。”
陈明业这才换上笑脸,转头看向许知行,眼中依旧带着几分不屑和骄傲。
“对不起”
陈云岚见他这副模样,不禁又要开口呵斥。
许知行却摆了摆手道:
“没关系。”
陈云岚笑了笑,起身道:
“那就劳烦许先生多操心了。”
说罢,她转身望向一旁的婢女,眼神示意。
婢女心领神会,端着早就准备好的托盘走到许知行面前。
陈云岚淡淡道:
“一点心意,算是明业的束脩,还请许先生收下。”
许知行看着托盘上盖着的丝绸蓝布,却笑着摇了摇头。
“不急,读书求学并非儿戏,陈公子心不诚,就算勉强入学,也是蹉跎岁月,不如等陈公子心甘情愿求学的时候,再来?”
安宜县县令这两天心情不太好。
被烦的。
不知怎么地,这两天总有人跑来告状,说是安宜县治下最偏远的那个龙泉镇,有人违法乱纪。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竟然是来告发那个在龙泉镇开设学堂的许先生来的。
大周初定,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安宜县也有堆积成山的政务需要处理。
他堂堂县尊,哪有功夫去跟那些泥腿子解释新旧两朝之间的差别?
于是便都打发回去了。
可笑的是,那些龙泉镇人临走还嘀咕着,怎么没有赏钱?
一个镇上好不容易来了一位愿意屈尊降贵教他们泥腿子读书的先生,他们竟然还跑来检举?还要赏钱?
荒谬。
不过想到龙泉镇曾经也算是一个人口繁荣的城镇,也不能不管,县尊便派了一位主簿带着他盖了官印的空白文书赶去了龙泉镇。
一来为许知行的学堂正名。
二来也需要指派一位当地人,担任龙泉镇里长一职。
因为政务繁忙,主簿一时间也抽不开身,便缓了一日。
而这一日,龙泉镇上却闹得有些厉害了。
那些去县里告状的村民没有得到赏钱,又没搞清楚官府对许知行办学堂的态度。
白白跑了一趟后,已经是满肚子的不快。
回去龙泉镇后,这满肚子的不快便只好发在许知行身上。
第二天,一帮人老胳膊老腿的,其中还混杂着几个身有残疾的青年汉子,跑到许知行门前闹事。
吵着要拆了他的学堂。
其中一位瘸了一条腿的青年汉子吵得最凶。
或许是这一趟县里来回对他来说付出的代价最大,所以对于许知行的态度也最为咬牙切齿。
“拆了学堂,让他滚出龙泉镇,县里官老爷都说了,他私开学堂,已经是死罪,我们龙泉镇的人也会跟着受罚。不能让他留在这。”
瘸腿汉子面红耳赤,好像跟许知行有多大的仇一般。
经他这么煽风点火,其他村民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
“对,让他滚出去,拆了学堂。”
“滚出去,别害了我们全镇的人。”
其实围在学堂门口的人虽然多,不过真正闹事的却只有那几个去了趟县里的人。
其余人也只是过来看个热闹,偶尔跟着喊两嗓子。
面对这些村民,许知行依旧是和颜悦色。
他抬手压了压,高声道:
“各位,请听我一言。”
许知行的嗓音浑厚沉稳,虽然音量并不高,但却压住了那些扯着嗓子叫嚣的村民。
大家也渐渐安静了下来,不像上一次一样,转头就跑,而是等着许知行能说什么。
许知行叹了口气,拱了拱手道:
“诸位,晚生许知行,如你们所见,我是个读书人,也是个教书先生。”
话音刚落,那瘸腿汉子立即怒道:
“你们看,他自己都承认了,咱们绑了他,把他扭送官府。”
其他人倒也没有像瘸腿汉子这么极端,不过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许知行看向那名瘸腿汉子笑了笑道:
“这位大哥,既然你说县里官老爷都说了,我是死罪,那为何一日过去了,还不见官府的人来抓我?”
瘸腿汉子一愣,有些支支吾吾道:
“许是...许是...官老爷不得空闲,等他们腾出手就能来抓你了。”
许知行无奈一笑,淡淡道:
“好吧,就当他们是没空。那既然如此,咱们不妨多等几日,看看官府的人会不会来抓我?如果官府的人来抓我,那就说明我确实有罪,该死,但若官府的人不来抓我,那诸位是不是就能相信,我许知行并没有违法乱纪?”
瘸腿汉子还真没想到这些,包括其他闹事的人也都没有深思。
只是白走了一趟远路,心有不忿,这才来知行学堂门口出口气。
但听许知行这么说,他们也觉得有道理。
学堂违不违法,官府说了才算。
瘸腿汉子见许知行三言两语就把大家唬住了,忽然觉得脸上有些失了面子。
他一把抓住许知行的手臂,厉声道:
“大家别信他,他就是有罪,会害了我们的,咱们把他绑了,扔出龙泉镇去。”
许知行一愣,颇为无奈。
还真有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
“放开先生...”
忽然间,一个略带稚嫩的声音响起,宇文清从人群外不断的往里挤。
他身后跟着一个人,脸色苍白,身子孱弱,看起来走两步就要摔倒了一般。
但没有人发现,这个人跟着宇文清挤进人群后,在人缝间穿梭就像走在空地上一样,轻松自然,没有半点困难的感觉。
宇文清挤开了人群,来到了许知行身边,怒视着瘸腿汉子,再次高声道:
“放开先生。”
说罢便要去拉扯瘸腿汉子抓住许知行的手。
瘸腿汉子看了眼宇文清,认出他是一年前来到龙泉镇的那个病痨鬼的儿子,讥笑道:
“小病痨,哪有你什么事?给我滚一边去。”
随后瘸腿汉子直接伸手一推,将宇文清一把推开。
眼看着少年就要摔倒,他那病痨鬼父亲看似无意的横移了一步,正好挡在他背后,止住了宇文清后跌的趋势。
许知行慕然一惊,还好见宇文清没有摔倒,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转头看向瘸腿汉子,眼中温和早已不见踪影。
“大兄弟,对孩子动手,有些过分了。”
瘸腿汉子刚想回他两句,忽然感觉握着许知行的那只手一松。
原来许知行扭了扭手腕便挣脱了他的抓握。
紧接着他眼前一花,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便感觉自己的手臂被反锁住了。
随后便是天旋地转,砰的一声摔倒在地面上。
瘸腿汉子还没回过神,便听到许知行的声音重新变得温和了起来。
“大兄弟既然不愿讲道理,那我也略懂些拳脚。”
四周围观的众人不由得目瞪口呆。
他们想不到,许知行那看似文文弱弱的模样,竟然能把一个成年男人从肩膀上甩过去,重重的摔在地上。
宇文清的父亲,那位脸色苍白的中年,看到许知行这一手,眼前明显亮了一瞬。
不过转瞬间便再次沉寂了下去。
直到此时,瘸腿汉子才明白自己这是被许知行一招放倒了。
剧烈的碰撞让他感觉自己浑身上下仿佛骨头全断了,胸口也被这一摔摔得堵塞,喘不过气来。
过了好几息,才成功吐出一口浊气,恢复了呼吸能力。
周围的人见此,眼神都变得有些畏惧。
这个读书人,脾气似乎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好。
许知行微笑着看着他们,问道:
“各位乡亲,你们看要不要再多等几天,看看官府到底会不会来拿我呢?”
围观的人连忙点头。
“好好好,再看看,再看看...”
许知行笑了笑,不再说话。
他记得上一世曾听过一句话。
一旦你决定用野蛮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你就会发现,身边的人好像都变得温柔了。
这句话放到这个陌生世界,好像也是有道理的。
“不好了,官府的人来了...来抓许知行了...”
就在此时,远处忽然有人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这是许知行与陈家姐弟第三次见面了。
这一次与前两次又有不同。
陈家姐弟竟然都不敢坐下,而是老老实实的站在许知行对面,神态恭敬异常。
陈云岚也不啰嗦,直接开口道:
“许先生,舍弟已经诚心改过,如今心甘情愿拜入许先生门下,万望许先生垂怜,收下他吧,我陈家必定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一旁的陈明业也恭敬躬身道:
“许先生,是小子年幼无知,不识先生大才,如今已诚心悔过,求先生允许小子我跟随先生求学,定当诚心诚意,不敢怠慢。”
许知行看着这对姐弟,淡然一笑。
“你们姐弟俩三顾草庐,可见确实心诚。既然如此,明天早上卯时三刻便来上学。”
陈云岚大喜,陈明业也是脸上略带喜色。
姐弟俩齐声道:
“多谢许先生。”
说罢,站在一旁侍立多时的婢女非常有眼力的走了上来,将手中托盘放在桌子上。
陈云岚解释道:
“些许俗物,还望许先生笑纳。”
许知行点了点头,并没有推辞。
“小清,拿下去吧。”
宇文清伸手端起托盘,心中一顿,暗道:
“好重啊,这里面...是银子?”
他自然不会问出口,端着托盘回了许知行的房间。
见许知行收下束脩,陈云岚暗自松了口气。
说道:
“明业,赶紧给许先生行礼拜师。”
陈明业点了点头,便要跪下。
大周朝极重师承,弟子入学,都要向先生行叩拜之礼。
就算是身为皇子,拜师同样如此。
但许知行毕竟是地球世界穿越而来的人,虽然同样注重师承,可对于这样的叩拜之礼还是不习惯。
于是便说道:
“叩拜就不必了,男儿膝下有黄金,不要轻易下跪。”
陈明业一怔,有些不知所措的看了眼姐姐。
陈云岚眼前一亮,心中暗自琢磨‘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句话。
只觉得颇为新奇。
许知行端坐在椅子上,对陈明业说道:
“你既然有心,便是我知行学堂的弟子,其余俗礼不必拘泥。”
陈云岚心中再次对许知行更加高看了几分。
“明业,既然先生说了,你就照做吧。”
陈明业点了点头,双手交叠,举过头顶,躬身作揖道:
“是,弟子陈明业,拜见先生。”
许知行微笑着点头。
“好。”
一旁的陈云岚忽然有些羡慕,这两天她听了许知行两堂课,大有感触,心中竟也多了几分向往。
许知行一眼便看出陈云岚眼中的异色,大概猜出这个少女心中想的是什么。
“陈小姐,你若有空,也可一同前来上学。”
陈云岚一怔,有些难以置信。
“我...我也可以?”
虽然周朝并没有女子不可上学的律法条例,但世间约定俗成,学堂之中基本上不会看到女孩子的身影。
因为女孩子读书并没有多大作用。
科考只能男性参加。
天下读书人的唯一目的,都只是为了科考,女子既然不能参加科考,那何必再浪费时间读书?
只需要在家中请个先生,识的字便可以了。
许知行笑了笑道:
“女子虽不能参加科考,但读书明理,科考只是其中一个选择而不是唯一的选择,多读些书,不管是男是女,总归是多些好处的。”
陈云岚愣在原地,心中已是翻江倒海。
这天下夫子、学生,从未有一人如这位许先生一般,说出科考只是都是的一个选择而已。
天下人皆知,大周朝以武定国,横扫天下。
如今天下初定,那些武将有从龙之功,在朝堂中的权势除了大周开国皇帝周天子之外,无人能够压制。
一旦哪天,周天子驾崩,新皇继位,这些武将便会成为大周的心腹大患。
所以在这个时期,皇帝必定会扶持一大批的文官在朝堂上与武将分庭抗礼,达到制衡朝堂的目的。
也就是说,最近这些年的读书人,绝对碰到了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容易一步登天的时代。
这个时候,有一位教书先生却说,科考不是读书的唯一目的。
...
许知行见她眼神波动极大,明白这些话对这个时代的女性来说,确实有些太过超前了。
他正打算说算了,却看到陈云岚竟然也以弟子之礼,向他盈盈一拜。
“弟子陈云岚,拜见先生...”
许知行一愣,随后笑道:
“好好好,从今天起,你姐弟俩都是我知行学堂的学生。”
陈云岚眼中欣喜,看许知行温和儒雅的笑容,心头竟不自觉的猛然一颤。
脸颊也不禁微微泛红。
一旁的陈明业有些目瞪口呆。
说好了自己拜师的,怎么到最后连姐姐的陷进去了?
以姐姐的才学,还需要拜师上学吗?
反正他是不懂,但至少,他相信姐姐的眼光。
不过此时,他心中已经开始期待明天来上课的情景了。
并非是这个豪门公子真就一夜之间变得爱学习了,主要是他太想知道西游记那后面的内容。
——
这一次算是大收获。
两名八十分以上的弟子拜师,系统第一时间有了反应。
只不过还有课要上,许知行并没有着急去查看。
等到傍晚下课后,同宇文清一起吃过晚饭,回到房间里,许知行才稳坐在椅子上,平心静气查看系统。
姓名:许知行
年龄:22
技能: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精通,至圣儒学九品
授徒返还:3倍
弟子数量:3
弟子信息:1、宇文清(潜力值92)2、陈明业(潜力值83)3、陈云岚(潜力值85)
恭喜宿主增加两名弟子,有两份奖励待领取,是否领取?
面板上的信息有了不小的变化,最让许知行惊讶的是授徒返还的倍数,竟然变成了3倍。
如此说来,授徒返还的倍数是由弟子数量来决定。
照这么说,如果许知行的弟子数量达到一百,甚至一千,那他岂不是可以顷刻间修成极高的至圣儒学境界?
不过也只是这么想想而已。
先不说有没有这么多潜力值超过八十点的弟子,就算有许知行也不定谁都愿意收。
许知行看向系统新下发的两份奖励,心中暗道:
“领取。”
岁月慢慢走,时光飞得快。
转眼间,已是夏至。
原本许知行是打算给孩子们放暑假,待在家中避暑。
但不知为何,明明已经是酷暑季节,学堂内却依然清凉如初夏。
那些孩子反倒是更愿意来学堂上学。
既然如此,许知行便继续开课。
正好来年二月,安宜县要举办大周朝开国以来第一场县试。
若抓点紧,这些孩子倒也可以一起去参考。
考不考得过无妨,经历一次,也算是多一份阅历。
至于学堂为何会与外界酷暑的天气不一样,许知行也大概明白一点原由。
这一切还是因为他自己。
从立夏到夏至,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方面有自己的修持,另一方面有宇文清修行的授徒返还。
许知行的浩然真气修为有了不小的变化。
当他真气达到十缕的时候,那些浩然真气竟自行汇聚在一起,凝聚成道更为凝实,更为磅礴的真气。
许知行明白,这就是至圣儒学之中所说的入品。
至圣儒学将浩然真气和儒道的修行共分了九品三境。
九品最低,一直到第一品最高,一品之后,还会有三境。
最终修成儒圣。
许知行现如今就是成功修成了第九品的儒士。
十缕真气汇聚成一道,等凝聚出第二道凝实真气的时候,便是八品儒士。
四道凝实真气是七品...
以此类推。
如今成功入品,许知行身上自然而然的会散发出一种儒士独有的气场。
这种气场能够影响身边的人和事,甚至是天地环境。
为何古人讲人伴贤良品日高?
大抵就是这个原因。
而且有宇文清的修为返还,许知行不仅只是入了九品,除了那道凝实真气之外,他体内还有五缕普通真气。
距离第八品似乎也不太远了。
宇文清不愧是天纵之才,短短一个多月,便养出七缕真气。
修行速度比许知行这个先生还快。
不过最近宇文清的进境似乎慢了下来。
儒道修行,最重心性和文才。
以宇文清的年纪,以及对于儒学的理解,能养出七缕浩然真气便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想要继续进步,至少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行。
对此,作为先生的许知行和弟子宇文清都不着急,一切顺其自然。
日子一天天过,对于龙泉镇来说,这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大周一统天下之后,出台了不少与民休息的国策。
其中一条就是减免赋税。
当年乱世之时旧吴国定下了多达数十种苛捐杂税绝大多数都被废除,只留下了一些基础税收。
有了这些国策,百姓也总算是看到了些许希望。
只是镇子上的人口依然是个问题,老弱太多,等这些老人离世之后,镇子里估计都没多少人了。
为此,安宜县县尊特地收拢部分流离失所的流民,按照每个地方的承受能力,给分配了下去。
今天,就是被分配到龙泉镇的流民进来定居的日子。
在官差的陪同下,龙泉镇里正协助安顿这些流民,将镇子上一些空置许久的房舍分配给这些人安家。
从此,龙泉镇便多了上百位外乡人。
只是这个季节,春耕已过,这些流民想要安身立命并不容易。
好在安宜县县尊早有考量,拿出一部分钱财物资,主持修建一条龙泉镇通往安宜县的官道,以及在龙泉河边,修建一座码头。
招募那些流民来做这些事,也算是一种以工代赈。
一开始龙泉镇本地的居民还有些眼红,也想参与工程修建,拿一份工钱。
可去了后才知道,官府给的工钱,仅仅也就只能够让人饿不死而已。
对于流民来说,这是天大的恩赐,毕竟能活命了。
可对于本就有生计的龙泉镇本地人来说,却有些看不上。
这也是安宜县县尊故意为之。
修官道和码头,本就是为了安置这些流民,如果本地人也来掺和一脚,那就失去了本质意义。
只要熬过这一年,等来年春耕,这些流民也就彻底安稳了。
因为人口的增加,龙泉镇也终于热闹了起来。
渐渐地开始有心思活泛的本地居民张罗起了一些小生意,卖点米面油粮,生活之物。
龙泉镇也总算是有了一个镇子该有的模样。
这一次除了流民安置之外,龙泉镇还发生了一件新鲜事。
一伙人,驾着牛车马车,浩浩荡荡的进入了龙泉镇,直接住进了龙泉镇中最大的一座宅院。
听龙泉镇的老人说,那座宅院本是龙泉镇一位乡绅的宅子,后来因为战乱,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搬走了。
只留下一位老仆看管打扫。
新进来的这伙人一看就与众不同。
他们身上穿的是与周边居民截然不同的丝绸华服。
那运送物资家当的牛车一辆接一辆,一眼看不到头,随行的人员至少有三四十个。
两匹马一起拉动的马车都有四五辆。
可想而知,马车里坐着的,一定是身份尊贵的贵人。
车队中间那辆马车上,绸缎遮掩的窗口被掀开了一角,露出一双清泉一般透亮的眼眸。
从眉宇来看,这应该是一位少年。
少年眼珠子极为灵活,对外面的一切显得是那么新奇。
“哇...姐姐你看,那个小孩没穿裤子诶,屁股都露在外面了。”
“还有那个,咦...鼻涕都挂在脸上了,脏兮兮的。”
“好奇怪,他们为什么都不穿鞋子?”
“哎呀哎呀,有伤风化,那妇人竟然当街袒胸露乳,在喂奶...”
......
少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忽然一只洁白修长的素手伸了过来,放下了被少年掀起来的窗帘。
紧接着一个温婉柔和的声音响起。
“明业,慎言。”
少年嘟囔着回道:
“姐姐,好不容易离开爹爹的管教了,你又来管我。”
马车里,除了一位衣着华贵的少年之外,还坐了两个人。
一位看模样和神态应该是婢女。
另一个身穿一身青白色长裙,薄纱遮面。
光看其身段便能猜想到必定是一个姿容绝世的佳人。
想来应该就是少年口中的姐姐了。
“这里是我陈家祖地,你看不起的那些人,说不定还是当年的陈家长辈。不可无礼。”
少年嘟着嘴,不再说话。
坐在一旁的婢女却笑道:
“小姐,老爷能从这么一个穷困之地成为如今大周户部侍郎,可想而知老爷当年经历了多少磨难。”
少女没有接话,她眼眸低垂,神色淡然,不知在想些什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