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穿越农家子,科举当自强!》,讲述主角李明阳李明忠的爱恨纠葛,作者“从墨归心”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李明阳穿越了。前世的他沉浮半生,,算得上半个人生赢家。辛苦打拼了半辈子,还没来得及享福。结果就是这么平平无奇的一天,出门就撞了“大运”。等再醒来,就喜提一个农家小子的小号。无奈之下。李明阳只能重头开始,决定踏上科举之路。但一个萝卜一个坑,家里已经有两个读书人的情况下,实在没有办法供他念书了。不得已,李明阳只能略施小计:“二叔,抱歉了,谁让你占着茅坑不拉屎。”“这功名,还是我来考吧!”...
主角:李明阳李明忠 更新:2025-03-09 21:4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明阳李明忠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农家子,科举当自强!》,由网络作家“从墨归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越农家子,科举当自强!》,讲述主角李明阳李明忠的爱恨纠葛,作者“从墨归心”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李明阳穿越了。前世的他沉浮半生,,算得上半个人生赢家。辛苦打拼了半辈子,还没来得及享福。结果就是这么平平无奇的一天,出门就撞了“大运”。等再醒来,就喜提一个农家小子的小号。无奈之下。李明阳只能重头开始,决定踏上科举之路。但一个萝卜一个坑,家里已经有两个读书人的情况下,实在没有办法供他念书了。不得已,李明阳只能略施小计:“二叔,抱歉了,谁让你占着茅坑不拉屎。”“这功名,还是我来考吧!”...
还是老刘氏比较心软,率先同意。
“老头子,既然大房一家愿意多努力,狗娃看着也有天赋,不如咱们就再拼一把,让狗娃去城里读书?”
老李头也心动了,低头看着腿边乖巧的孙子,咬牙道:“好!那狗娃去县城读书!”
李宝学感觉天都要塌了,但此时他说什么也不管用了,一滩肉泥般趴在地上,悔不当初。
老李头打开门,让王氏去请村里的土郎中给他看看。
李明忠看到自己亲爹被打成这样,心里惶恐不已。
他爹不能再读书,李明阳却能读书了!
狗娃看着挺聪明的,要是他也读书,那以后家里人就能将他和李明阳做对比了。
自己都先读了两个月书,还比不过李明阳的话,到时爷奶肯定都更疼李明阳去了!
李明忠心里顿时有了危机感,对李明阳也羡慕不已。
大伯一家对李明阳太好了,竟然愿意供他去县城上学,他也想去县城读书。
但李明忠不敢为自己争取,更何况他爹娘都没有为他出头,他怎么敢去挑衅老李头的权威?
李宝学身受重伤,再加上信誉已经降到极致,失去了参与家族重大事项的参议权。
李宝成夫妻和老李头夫妻,开始纠结起了李明阳去县城哪个书院读书的事情。
“清风书院的老夫子性格严苛,教了半辈子的书,而且还是秀才公,宝学也是在这个书院读书,我看去这个书院好!”
老李头不太爱动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宝学上学的地方。
张氏眉头一皱,在她看来这个书院不好,能教出李宝学这样的烂人,能是什么好地方?
但她一个儿媳不好反驳公公,儿子聪明,她连忙暗中戳了戳李明阳。
李明阳也不想去这个书院,一个年过半百的固执老夫子,手下的童生也没几个考上秀才,可想而知教学方法估计很死板,学识有限。
他连忙拉住老李头的两根手指,卖萌道:“爷爷,我不想去这个书院。”
他说着自己的想法:“我听说二叔一年在这里读书,要花上足足十两银子,我不想让家里有这么重的负担!”
看着孙儿乖巧的样子,又如此贴心,老李头心里百味杂陈。
一个孩童尚且知道不拖累家里,老二怎么就养成了那样自私自利的性子!
李宝学从摆烂中震惊的抬起头,李明阳这小子太精了,竟然拉踩自己?
“你,我那是正常的花销,哪有读书不花钱的!”
听着他反驳,老李头瞪了他一眼。
“你那是读书花钱吗,是在外面乱搞花钱!你把嘴给我闭上,我不想听你说话!”
李宝学脸皮抽搐,绝望不已。
他爹现在是彻底厌弃自己了,开始对大房好了!
老李头看向李明阳,担心道:“可县城就清风书院名气大,要是你不去这里......”
张氏经常进城,连忙说道:“爹,我经常进城,听说城东开了一家新书院,夫子也是秀才呢,学费还不贵!”
李明阳摇着老李头的手,“爷爷,我不要贵的,我就去这里!”
老李头心里发软,摸了摸李明阳的头发,“好好好,那就去这个书院!”
“不过得看这个书院的学费到底是多少,要是超过一年五两的话......”
张氏连忙道:“爹,有超过的部分我们大房补,绝对不要爹娘和二房补贴!”
老刘氏拉着她的手,无奈道:“瞧你说的,狗娃不仅是大房的娃,也是我们的亲孙子,怎么可能置之不理?”
老李头现在对大房感觉亏欠,叹气道:“放心,只要不是超出太多,我补!”
老李头今年也不过才五十出头,但背已经佝偻了。
李宝成心里有些愧疚,“爹,让你受累了。”
“哎,子孙都是债啊,只要狗娃能够有出息,我累点就累点了!”
相比起二房,大房一家子可要孝顺太多了。
老李头知道,二房靠不住,以后他和老刘氏还得靠大房养老。
那现在就得对大房好点了。
得到老李头准许,第二日,李宝成夫妻就赶紧带上银子和李明阳,赶早去了城里。
这个新开的书院,叫做百川书院,坐落城东。
李宝成他们怕冒犯,特意打听了一下要多少束脩,有什么忌讳,一听顿时大惊。
“什么?百川书院竟然包吃包住,一年学费还只要三两银子?”
回话的读书人点了点头,“对,但对前来拜师的学子都有要求,要是通过不了夫子的考核,不能入学。”
李明阳心里好奇,这操作,跟前世那些学校的入学考试很像啊。
难道这百川书院只要聪明的精英,不要平庸之辈?
李宝成和张氏顿时担心了起来。
“可明阳还没读书认字,万一通过不了考核怎么办?”
读书人悠悠说道:“放心,不考写字这些,具体什么考核不知,但只要人聪明,没提前学过也能入学。”
“要是没有通过考核,束脩这些夫子也不会收的!”
李宝成夫妻俩更加担心了,听上去这位夫子就很特立独行啊,也不知教学水平如何?
两人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李明阳来百川书院拜师呢,不然送去清风书院?
李明阳拉着爹娘的手,自信说道:“爹,娘,你们放心吧,我肯定能够通过考核的,这位夫子太有趣了,我听着就很喜欢!”
一味的谦虚,只会让家里人担心。
还是得给他们自信,也是激励自己,他得有一种“自己做什么都能成功”的心态才行。
有时候,事情的发展是唯心的,越自信,越成功。
告别了读书人,李宝成去准备了拜师用的束脩。
一条三指宽的干肉,一把芹菜,一斤龙眼干,一斤莲子,一斤红枣,一斤红豆。
这是大乾朝沿袭古时的束脩六礼,干肉是送给老师的赠礼,表达学子心意。
其余五种也都有美好的祝愿,表达对老师勤恳教导的感谢,和对学子自身的祝愿。
光是准备这些,就花了二两银子。
买好束脩,李明阳一家来到了百川书院门口。
书院大门正开着,门房一看李宝成他们的姿态,就知道是来拜师的。
“学子进,父母不得跟随,不用带束脩。”
他熟练地说道,对李明阳招了招手,“小孩儿过来吧!”
李宝成夫妻的手紧了紧,李明阳说道:“爹,娘,你们在外面稍等一会儿,我一会儿就出来。”
“好。”
李宝成二人赶紧松了手,李明阳跟着门房走了进去。
这百川书院外表看着就是青砖红瓦的围墙,没想进来之后,里面的环境却好似江南别院,步步生景。
穿过重重走廊之后,李明阳被带进了一个房间,只见一个穿着青衫,白玉冠束发的高挑男人,正好抬起头来,和李明阳对上了眼神。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5860】
楚鹤迁,字清真,年二十。
气质儒雅,书卷气浓郁,身姿如玉,有诗可形容: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李明阳和他对上眼神,对方那好似有些跳动的眼神让他知道,这个老夫子还真不是什么古板的性子。
“小孩儿,过来吧。”
楚鹤迁放下手里的书籍,对李明阳招了招手,声音同样儒雅。
李明阳听闻,连忙走了过去,“夫子好。”
“嗯,不必拘谨,你叫什么名字?”
“李明阳。”
“好名字,你之前可读书认字过?”
楚鹤迁随意问道,言语之间并无压迫感,像是邻居家的哥哥一样随和,不像是夫子。
李明阳本来就不紧张,乖乖笑着说道:“没有,但偷听过我堂哥上学。”
楚鹤迁来了兴趣,“偷听?都听到了些什么,可还记得?”
李明阳穿着一身虽然旧,但却干净清爽的布衣。
皮肤还算白嫩,看着乖巧,没想到也会行偷听之事。
而且看着没有其他面对夫子的学子那么紧张,这让楚鹤迁对他很是好奇。
李明阳点点头,不好意思道:“偷听到夫子教我堂哥他们背诵百家姓,我已经会背啦!”
“是吗,那你背给我听听。”
要是李明阳真靠偷听就会背,那说明这孩子起码记性好。
楚鹤迁也不至于丧心病狂到考几岁小孩很难的问题,主要就是看思维灵不灵活,背诵也是其中一个。
“好的夫子,那我背了。”
李明阳张嘴就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年爱阳佟,第五言福。”
不过李明阳没那么傻,前面大半背的流畅,后面就有些犹豫吞吐错字,但最终还是把全篇都背诵了下来。
楚鹤迁有些惊讶,“你真没学过,只是在学堂外偷听就会背了?”
李明阳装作有些委屈的瘪了瘪嘴,“真的,我不敢欺骗夫子。”
楚鹤迁失笑,看着小孩委屈了,伸手拿了一颗饴糖递给他。
李明阳连忙双手接过,眨了眨眼,疑惑道:“夫,夫子,为什么要给我糖啊?”
楚鹤迁自然道:“刚刚是我不对,不该怀疑你,这是给你的赔礼。”
哪怕知道楚鹤迁特立独行,李明阳心里也有些不敢置信。
一个成年人,竟然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对自己道歉?
他心里有些兴奋,自己怕是真的遇到有学识,还高风亮节之人了!
这样会承认错误的老师,教育学生肯定也不会死板,思想也会开明,行动更是会与那些老学究大不相同。
在这样的人手下当学生,哪怕学习任务繁重,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也轻松!
楚鹤迁说道:“你的记性很不错,但考核还未结束,接下来,我诵读内容三遍,要是你能记住大半,就能通过考核。”
“是。”
接着,楚鹤迁念出了一段内容。
李明阳心里松了口气,还好是他熟悉的东西,正是现代小学生必学的笠翁对韵。
这可是古代声律的启蒙读物,读起来朗朗上口。
李明阳没有藏拙,直接听了三遍后,将楚鹤迁念出来的内容,完全背诵了出来。
楚鹤迁有些惊讶的起身,弯腰揉了揉李明阳的头,“看来的确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你通过考核了,出去叫你父母带着束脩进来吧。”
李明阳顿时露出惊喜之色,但却没有转身出去,而是对楚鹤迁鞠躬作揖,“是,夫子。”
楚鹤迁微挑长眉,看来不仅聪明,还很知礼。
“去吧。”
得到夫子准许,李明阳这才转身走了出去。
李宝成和张氏早就等急了,但也不敢去催促,此时看到李明阳出来,连忙走了过来。
“狗......明阳,你通过夫子考核了吗?”
夫妻俩的手都在颤抖。
李明阳点点头,高兴道:“爹,娘,我通过夫子考核了!”
李宝成两人闻言大喜,门房有些惊讶。
没想到,这么一对平凡夫妻的孩子,竟然能够通过夫子的考核!
要知道,其他学堂都开学两个月了,但百川书院却还没有开学呢。
就是因为楚夫子想要招收二十个学生,但总共才十九个,原本以为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没想李明阳,竟然成为了这第二十个!
李宝成夫妻俩高兴了一下,连忙道:“那我们快进去,千万别让夫子久等了!”
一家三口提着束脩走了进去,看到光风霁月的楚鹤迁时,李宝成两人顿时拘谨了起来。
楚鹤迁看着这一家三口,父母平平无奇,倒是孩子看起来机灵,也不知是随了谁?
他开口道:“是李明阳的父母吧,明阳已经通过考核,可以算作我书院的学子了。”
李宝成抖着手送上束脩,张氏也连忙掏出了三两碎银。
“多谢夫子!这是我儿的束脩和学费,还请夫子收下。”
楚鹤迁接过,说道:“我书院中总共有二十学子,因为收徒时间太长,其余学子都在家中。”
“今日你们先回去,自行准备笔墨纸砚即可,后日上午巳时前,到书院报道,行拜师礼!”
李宝成夫妻立刻点头称是。
楚鹤迁看了一眼露出笑容的李明阳,喝了口茶提点道:“那红云书斋老板跟我是好友,你们可去那里购买,价格比别处便宜一些。”
李明阳一听,还有合作的书斋?
这种模式倒是眼熟,就是不知楚鹤迁是真给学子谋好处,还是想要捞钱?
但李明阳眨了眨眼,楚鹤迁看着就是个不差钱的,应该是后者吧?
一家三口跟楚鹤迁道谢,告别,走出了书院。
没想到此行会如此顺利,这年轻夫子更是丰神如玉,张氏极为高兴。
“还是我有眼光,这夫子一看就有学识,是个真正读书人的模样,以后明阳在这里读书,定能学到知识,考过童生、秀才,一路高升!”
李宝成点点头,“走,我们先去红云书斋买笔墨纸砚!”
一家三口来到书斋前,这铺子还挺大,三面墙壁都有书柜,铺子中间还有几排货架,笔墨纸砚,都分门别类的摆放整齐。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5860】
看着这书童的态度,李宝成夫妻极为惊喜。
楚夫子真是大善人,这书童如此殷勤,笔墨纸砚应该不会卖的太贵吧?
“瞧瞧,这边是纸张,分别是麻纸、竹纸、硬纸、绢纸、宣纸,一刀五十张,分别是一百文、一百五十文、四百文、两千五百文、三千文。”
“前两者平价,硬纸通常是用作礼品纸盒等包装的,后面的绢纸和宣纸,适合书法作画,这位学子既是初入学,推荐前面两者。”
书童指着面前的架子,一一介绍。
他看得出来李明阳家境不富裕,但也没有拜高踩低,笑着说道。
听着这个价格,李宝成和张氏暗暗吸气。
前面的麻纸和竹纸还能接受,后面三样实在无法接受,这也太贵了吧!
李明阳乖巧地说道:“爹,娘,我用麻纸就好了。”
在他看来,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去要好的。
他也不会去和别人攀比,哪怕到时候入学了,别人都是用宣纸,他用麻纸,他也不会有自卑心理。
看着儿子这么乖巧,张氏摸了摸兜里的银子,咬了咬牙。
“既然有价格之分,肯定是品质不一样,麻纸和竹纸一样来半刀,看哪个你写的更舒服,以后就给你买哪个!”
李宝成点头赞同,“对,给不起你最好的,但只要你努力,倒数第二还是给得起的。”
书童看着这一家,笑着道:“几位感情真好,的确可以分着买,看看孩子书写的手感再定夺。”
他看向李明阳的眼神有些奇异,以往的小孩儿都想要贵的,李明阳却如此乖巧,当真是贴心。
而且还能够通过楚夫子的考验,以后说不定有出息。
这小孩儿,值得结交。
麻纸和竹纸各来了二十五张,一百二十五文没有了,接下来看笔。
“这是苇管笔,用芦苇管子所做,用的兔毛,十文钱一支,便宜,但不怎么耐用。”
“这是缠纸法鸡距笔,笔管是竹管,笔头精选秋天野兔脊背上的紫豪所做,笔锋粗短好写,吸墨量少,耐用,三十文一支。”
书童作着详细介绍,“至于诸葛笔、牛毛笔、檀木笔、鼠须笔等等,一支的价格就已经超过了百文,三位可要细看?”
李明阳摇了摇头,仰头笑道:“谢谢哥哥,后面的笔就不用说了。”
“爹,娘,我想要买两支苇管笔,以作备用和替换。”
见儿子这般乖巧,李宝成两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纸已经占了大头,笔也不好再多花钱。
再是墨条,成年人中指那么大,最便宜的十文钱一条。
贵的松烟墨,油烟墨,漆烟墨,彩色墨药墨等等,价格超百文。
李明阳面不改色的要了两条最便宜的墨。
至于砚台,他摇摇头,对着正要介绍的书童说道:“哥哥,砚台就不必介绍了,我不买。”
书童奇怪道:“不要砚台?那你怎么磨墨?”
李明阳笑了笑,懂事的说道:“家里有陶碗,可以当做砚台!”
笔墨纸就已经花了一百六十五文,这砚台哪怕是最便宜的青石砚,也在二十文以上。
可是陶碗一打十个,才八文钱呢!
既然有替代品,那就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笔墨纸不好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只能买,这没办法。
书童不禁震惊了,弯腰问道:“可是,如果你用碗当砚台,你的同窗肯定会嘲笑你的,到时候你不会难过自卑吗?”
李明阳摇摇头,平静道:“我能读书,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有钱人用好的,我没那么多钱,就用碗。”
“等我以后有钱了,再换上好的砚台就是了,为什么要自卑呢?”
听到他的反问,书童震撼不已。
“你,你就这么肯定你以后会有钱?”
李明阳微笑着道:“我相信自己,哪怕是为了家人,我也要努力读书,出人头地!”
书童看着他,虽然是居高临下,但却有一种对方和他平视,甚至比他还要高大的感觉。
他喃喃道:“好小子,人穷志不短啊!”
李宝成和张氏眼眶一酸,要不是家里穷,狗娃怎么会如此懂事!
店里其他听到这对话的人,看向李明阳的目光也异彩连连。
“好小子,哪怕穷也有志气,心态昂扬,心性豁达,就连我等成年人都不及呀!”
几个书生长吁短叹,看向李明阳的目光带着欣赏之色。
就连站在柜台后的掌柜也走了出来。
“好孩子,你有如此心胸,又是楚夫子的学子,这块牌子给你,以后但凡你来红云书斋买笔墨纸砚和书籍,都是九折。”
这掌柜身宽体胖,表情温和,看向李明阳的眼里带着欣赏,递过来一块精致的木牌。
“叔叔,这......”
李明阳露出腼腆的表情。
李宝成和张氏疯狂心动,但这是掌柜的给自己儿子的,看他收不收吧。
掌柜的直接塞进李明阳手里,笑着道:“别客气,我很欣赏你,笔墨纸砚是消耗品,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李明阳双手接过,半弯腰作揖,感谢道:“那小子就收下了,多谢掌柜叔叔!”
掌柜的笑道:“不客气,以后常来书斋就好。”
“对了,你是今年新入学的学子,一般头一年,夫子都会教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等。”
“至于论语,你们夫子会在拜师礼过后,作为回礼发给你们学子,可以不必买,我这里有前几者的合集,才卖五十文一本,要否?”
这些书内容都少,一本才薄薄的不到半厘米。
这个价格,李明阳敢肯定不贵,连忙露出八颗牙齿,萌萌哒地说道:“要的,谢谢叔叔!”
这个九折的木牌立刻就派上用处了,原价二百一十五文,最后只要了一百九十七文钱。
带着一个大包裹出来,却总共只花了不到两百文,李宝成和张氏很是激动。
“儿啊,你真是聪明又懂事!”
摸着儿子的脑袋,张氏满是自豪。
“今天可省了好多钱,咱们买一些肉回去,好好吃一顿,给你补一补!”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5860】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