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赵百汇赵锦衣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每次有新品发布,我们还将给您送请柬,邀请您来参加新品发布会,方便留下地址吗?”这位乡老夫人跟听天书一样听不懂店长在说什么。但是却明白她似乎获得了什么特权。这个世界上吃饱穿暖之后什么最迷人?特权!别人没有而我拥有的东西才最迷人。其他妇人都妒忌疯了,默默算了一下手里衣服的价格,又往衣架方向走去。然后留下地址,期待着店长口中的请柬和新品发布会。那该多有面子啊!十几辆马车离开了,留下了两百多两银子。抵得上某些身价弱一些的老爷半年的收入了。一些夫人回家之后可能会不太好过。不过这和她们没关系啦。锦绣和锦衣说了这个事情,两人也是对成年女人的消费观叹为观止。一下子把自家老爷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花出去了,太败家了,姐姐们,理性啊!虽然以现在桃园村的规...
《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赵百汇赵锦衣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每次有新品发布,我们还将给您送请柬,邀请您来参加新品发布会,方便留下地址吗?”
这位乡老夫人跟听天书一样听不懂店长在说什么。
但是却明白她似乎获得了什么特权。
这个世界上吃饱穿暖之后什么最迷人?
特权!
别人没有而我拥有的东西才最迷人。
其他妇人都妒忌疯了,默默算了一下手里衣服的价格,又往衣架方向走去。
然后留下地址,期待着店长口中的请柬和新品发布会。
那该多有面子啊!
十几辆马车离开了,留下了两百多两银子。
抵得上某些身价弱一些的老爷半年的收入了。
一些夫人回家之后可能会不太好过。
不过这和她们没关系啦。
锦绣和锦衣说了这个事情,两人也是对成年女人的消费观叹为观止。
一下子把自家老爷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花出去了,太败家了,姐姐们,理性啊!
虽然以现在桃园村的规模而言,两百多两银子不算什么大数目。
可是抛开神仙醉的话,想赚两百两银子也并不容易。
毕竟这是一个中大型村落一年的税收了。
“没想到成衣这么快就打开了市场,青牛镇上可不止这十几个地主乡绅。”
“附近也不止一个青牛镇。”
“估计成衣铺以后也能成为村里的一项支柱产业。”
“是的,大姐,我想把三家铺子里的普通衣服撤出来,再另外弄个门店卖。”
“普通服装利润没有那么多,打折狠了不赚钱,还容易拉低锦绣牌子的档次。”
“而锦绣服装,我准备只卖100元以上的衣服,专门赚有钱人的钱。”
“可以,我支持。”
“好好做吧,希望你的锦绣服装也能像神仙醉那样,为老爷赚来大笔的钱,帮老爷更好的建设桃园村。”
“嗯,大姐,我会努力的!”
吴乡老的马车又一次驶入桃园村。
其实他是不想来的,但是没办法,另外两位乡老让出来一些利益,怪只怪,他们给的太多了。
而且也确实只有他来过桃园村,和这里有几分香火情,可这香火情究竟有几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吴乡老狠狠地拍了自己大腿一下,想当初回去就不该那么吹牛逼。
吹狠了,结果迷失在了别人惊叹羡慕的目光中,最后走到了坑里。
站在那并不高大雄伟的村委大院门口,吴长老的腿有些抖。
赵老爷深不可测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小小的村子里还跑来了一位曾经是五品高官的举人老爷定居,也被传开了。
至少在青牛镇的上流人士之间传开了。
至于传了多远,县令知不知道,还属于未知。
“吴乡老,您来了,我去禀报一下。”
吴乡老没有,也不敢为难大柱,老脸上堆起菊花一样灿烂的笑容。
“好,我等着,嗯,麻烦你了。”
这恐怕是吴乡老这辈子第一次对一个看门小厮这么客气。
很快,吴长老独自一人跟随孙大柱往里走,来到一间会客厅。
进去一看,对面正位上坐着锦衣,锦绣锦文锦园和一个中年美髯男子分别列坐在两次。
扑通,吴乡老给跪了。
“小的吴有才,见过知府大人!”
“起来吧。”林学瑾先让吴乡老起来,这才压抑着怒气拧着眉头,尽量平静的说。
“我早就不是知府了,仅有举人身份在身,你以后见到我不要下跪!”
“是是是,知…举人老爷说的是。”
林学瑾咳嗽一声,大声念道:
“三天之后,桃园村小学开学,所有桃园村正式居民都可以免费入学。”
“通过考试者,可以获得每天两文钱补助!和工钱一样,十天一领,只要在桃园村内,就可以一直领取!”
告示念完,周围寂静了,很多人都哆嗦了起来。
一个男人满含期盼,嘴角哆嗦的问,“林…林村长。您的意思是,我家娃以后可以读书?还不要钱?”
炸了,人群炸了。
喧闹的如同打仗。
每个人都红着脸大声的跟旁边人嚷嚷着什么,彼此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可是每个人都依然在自说自话,仿佛魔障了一般。
赵老爷从来不骗人,说可以读书,那就一定可以读书。
在这个年代,如果将人以最大的区别来划分不同层次的话,那就只有一条线。
读书人和其他人。
每个人都做过一个梦,我要是个读书人多好。
第二个梦,我儿要是个读书人该多好。
第三个梦,我孙子要是能读书该多好。
但是对最大的群体农户来说,这真的只是个梦,只敢在梦里想一想,就是喝多了说胡话的时候都得避开这个话题,怕被人笑话不自量力。
供养一个读书人,一年最少二三十两银子的开销,注定只有极少部分的家庭可以承担的起。
现在桃园村一般家庭一年能赚个几两银子,可去了花销还能剩多少?
读书人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个梦。
可是今天,梦似乎有实现的可能了?
林学瑾一开始也乐呵呵的,跟大家一起开心,可是渐渐的察觉不对。
大家的期望如果太高了,那是会出问题的,得赶紧浇冷水降降温。
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林学瑾大声喊,“都停下,停下,先听我说。”
没人理他,所有人都疯魔了。
“学校不办了!”
轰隆,似乎晴天霹雳般,每个人脑袋上都仿佛被雷批了一样,一动不动。
巨大的喧嚣声消失了,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他。
他相信,他刚刚给了这些人希望,如果立刻将希望又消灭,他觉得这些人能活活吃了他。
他赶紧说,“你们要是不把我说的话听完,那学校也没必要办了。”
“林村长,您快点说,我们听着呢。”
“是啊,您请说!”
林学瑾组织了一下语言说,“你们不要想着让孩子来上学,做读书人,将来当官。”
“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不可能!你们把孩子送来了,将来也没法当官!”
一些人神色黯然了下来,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理智的,说,“没事儿,林村长,当不了官没事儿,能读书认字就行。”
“现在我来告诉你们,我们学校和其他地方的不同。”
“读了我们的学校,孩子可以学习识字和算数。”
“毕业之后,我们会发证书。”
“首先是每天两文钱的补助,只要活着就能领!”
“说句不好听的,将来就算瘫了,干不了活了,一天两文钱买半斤粗矿,也能活下去!”
第一条,保证了活着。
很多人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然后,学会了算数和写字,很多工作都可以做,比你们现在做的要轻松,工钱可能会更高。”
“你们的孩子不会活的像你们这么累!他们会活的很幸福。”
大家的眼睛更亮了。
“我们不能保证太多,但是有这两点,还不够吗?”
“够了,够了。”
“是啊,老爷简直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啊,林村长,您也是菩萨,您也是。”
不是一般人能消费的起的。
“看看有没有客栈,找一间客栈住下。”
“是,老爷。”车夫点头,继续赶着马车前行。
来到银行附近的客栈,马车停下,中年人带着夫人从车上下来。
除了夫妻两个,还有三个孩子,两个丫鬟,四个随从。
一行共十一人。
有小厮来引导车夫,让马车从侧面小巷进入客栈后面的院子。
男人带着家人和丫鬟先一步进入客栈。
客栈的大厅很宽敞,装饰也有些档次,只是在中年人眼中一般罢了。
掌柜的迎上来,请几人坐下。
“这位老爷是从外地来的吧,不知要住多久?”
“看情况,先开五天的房间吧。”
美妇人接口处理这些杂事,说,“开三间上房,两间普通房间。”
她们夫妻一间,大儿子十四,小儿子五岁,住一间,女儿十二岁,和两个丫鬟住一间,剩下两间下方给四个随从住。
“上房一间三元,普通客房一元,三间上房和两个普房就是十一元,住五天加三天的押金,一共八十八元。”
“哦,也就是八百八十文钱。”
“元?这是什么钱?”中年人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这是我们这里用的东西,主要是为了方便。”掌柜的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纸币,拿给中年人看。
第一眼看到纸币,中年人眉头就皱了起来,这是宝钞?
宝钞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这里的人好大的胆子!居然敢铸钱,这可是死罪!
仿佛看出了中年人的心思,掌柜的笑着说,“这只是为了方便弄的一种凭证,随时可以在银行兑换回银钱。”
“我们老爷也规定不许带出村子,这不是钱!”
规定是规定,执行是执行,这是两回事。
“何必多此一举。”中年人嘀咕一声,倒也接受了这个说法。
随后他从掌柜的手里接过四种纸币,又愣住了。
“哇,老爷,这东西好漂亮啊,给我看看。”夫人甚至是抢了过去。
几个孩子也都很好奇,就连十四岁,向来稳重的大儿子都忍不住好奇的扭头来看。
谁能不好奇啊,就是中年人不也是一样歪着头瞧 吗。
“这钱真漂亮,掌柜的可以换给我几张新一点的吗?我想收藏起来。”
“这…我们老爷不允许…”
“掌柜的,你不说,我不说,你们老爷怎么会知道呢,是不是?”
“你们这里不是都用这种东西吗?我找其他人换也行啊。”
“夫人,您别为难我了,您要是真的喜欢,那就去旁边银行换,你不说她们不知道你拿来干嘛,还可以要求换新一点的。”
“那行吧,掌柜的,先把房间给我们开好吧。”
夫人递过去一锭一两的银子,说,“找钱给我找你们这里的钱。”
“好。”掌柜的点头,然后找了十二元给她,一张十元,两张二元。
“哈,这是我的了。”夫人拿着几张钱喜滋滋的打量。
真漂亮啊。
掌柜的拿着一个账本,在上面写字记录。
中年人撇了一眼上面的阿拉伯数字,又是一愣。
“掌柜的,你这写的是什么字,我怎么没见过。”
“哦,这是老爷发明的字,简单好用,清晰明了,自从学会写这种字,可是比以前轻松了太多。”
中年人本来想请教一下的,可是自己堂堂一个举人老爷,去请教一个小客栈的掌柜的,实在是拉不下脸。
只好掩饰的说,“你家老爷是个了不起的人啊,真的想拜访一下啊。”
掌柜的骄傲的说,“我们老爷确实厉害,简直就是神人。只不过您想拜访的话,恐怕比较难,我们老爷一般不见客。”
随从问,“老爷,那我们还去对面那什么银行看看吗?”
“不用去了,那小伙子已经跟我说了对面是干什么的了,我才不会去把银子换成纸呢!”
“就算那小伙计奸滑如鬼,也休想骗过老爷我的火眼金睛!”
也不知道是谁刚刚交了押金,随从默默吐槽。
“我也打听好了村里是谁主事,走,上车,去那什么村委!”
马车继续往前走,来到村委大院。
已经有人来禀报过,说乡上的三老之一吴乡老来了。
要说是怎么知道的,自然是刚才在租赁中心他自己说的。
人家赵六只是随意引导一下,他就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给说了。
就差把底裤颜色都给暴露出来了。
“这位老爷,您有什么事儿?”赵十二从角房走出来,假装一无所知的问。
吴乡老的随从上前一步,昂着头说,“我们老爷是青牛镇乡老,叫你们村长出来。”
“啊?乡老?好,我马上去叫。”赵十二假装慌乱的往里跑,还踉跄一下差点摔倒。
同样在角房里没出来的孙大柱默默看着,心想这赵十二可真机灵啊,装的跟真的似的。
我远不如啊。
不大会,锦衣带着两个更小一些的丫头走出来。
这两个丫头是她从家里挑出来比较聪明伶俐的,带在身边培养。
“吴乡老,您好,我是桃园村村长赵锦衣。”
虽然已经听人说过了,村长是个小丫头片子。
但是当人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依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而且眼前的丫头真漂亮,气色也很好,加上行事仪态完全是大户人家小姐的做派,让吴乡老一时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交涉了。
锦衣一看就知道了吴乡老的一些想法,所以展颜一笑说,“乡老,我们到里面谈吧,请。”
“好。”
锦衣走在前,吴乡老走在后,来到锦衣的办公室。
锦衣的办公室很宽敞,会客的桌椅周围坐十几个人都没有问题。
桌椅摆件都很精致,还有两个书柜,上面放满了各种书,这办公室和书房一般,根本不是普通人该拥有的。
吴乡老去过县里县令大人家的书房,也没有这么气派啊。
就是这些书都价值不菲了,这个时候的书很贵,价格都是用银子来计算的。
所以吴乡老更拘谨了。
双方落座,锦衣吩咐道,“春兰,给乡老上茶。”
叫春兰的小丫头从旁边一个放了各种摆件的架子上取下来一个罐子,捏了一点茶叶放在精致的茶壶之中。
另一个丫头秋菊从旁边房间拎过来水壶,往茶壶之中浇热水。
“这是我家老爷赏的炒茶,一般只有在京师才有机会喝到,乡老不知喝没喝过,一起尝尝。”
京师才有机会喝到,难道是贡品?
锦衣给对方倒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
“请。”
吴乡老更拘谨了,舔着老脸笑的跟菊花死的,两手碰着茶杯,小心的喝了一口,还没尝出味道呢,就舔着脸夸赞起来。
“赵村长,不知贵老爷是哪里人啊?”
“老爷是北方人,家里有长辈在朝堂上穿紫衣,具体的还请乡老别问了,老爷不喜欢仗着家里的权势耀武扬威,所以也从来不透露自己的身份。”
“好,不问了,不问了。”
我的乖乖,紫衣啊,三品以上的大员才能穿紫衣啊。
怪不得人家一个丫头都这么气派。
人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晚上,天色将暗,几辆马车来到镇上最好的酒楼。
掌柜的急忙出来迎接。
“贵人,包房已经都准备好了,三老也都到了。”
“麻烦掌柜的了。”锦文在掌柜的引领下,带人进入包房。
屋子里正无心闲聊的几人都急忙起身迎接。
锦文来的太突然,让他们根本不清楚她的身份和她的目的,难免有些忐忑。
听人说了对方来时的排场,几十辆马车相随,这姑娘似乎不是一般人啊。
“锦文见过三老,让诸位久等了。”
“姑娘来的并不晚,是我们没算好时间,来早了。”
“诸位请入座吧。”锦文等丫鬟擦了擦座椅,然后自顾做到主位上。
旁边另一个丫鬟则上去,将县令的手书递给三老。
三老急忙接过,一看居然是县令大人的手书,哪敢怠慢,都站起来去接。
“我这次来呢,是因为我家老爷在这边买了块地,想要修建个府邸。”
“预计要在附近招募几百人修建,所以难免要叨扰三老。”
“不叨扰,不叨扰,既然已经和县令大人谈过了,我等自无异议,一定给姑娘行最大的方便。”
“毕竟是在贵宝地,还是先和三老通过气才好。”
“是姑娘给面子了,不过不知您家老爷是?”
“我家老爷来自京师,身份不好透露,免得总有人跑来叨扰。”
“应该的,应该的…”
饭桌上几人相谈甚欢,嗯,实际上说的话并不多,大家都只是默默吃饭,然后三老偶尔提个话题尬聊一下。
倒是锦文经过这么久的磨练,人情世故上做的很好,为了不让三老太尴尬,偶尔问问本地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什么的。
这最大酒楼做的菜也就那么回事儿,锦文吃的不够开心,三老小心翼翼的陪着也不舒服,所以饭局很快结束。
第二天,锦文让人在镇上买了个大宅子。
随后留下几个人照看宅子,作为一个中转之地,就带着大部队往目标地点而去。
赵百汇花大几百万购买的两处矿藏位置,选择的都是储量不算大,但是很好开发的那种。
锦文来的时候是带着地图的,所以来到目标地点附近,让随从在附近探查,仅仅几天就找到了最合适的开采地点。
确定了开采点就好办了,在周围修建简易的建筑,先能住人就好,然后在周边村子开始招工。
十文钱左右的工钱已经不低了,很快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团队。
男人一部分人开采矿石,一部分在带来的有经验的施工队人的带领下修建围墙,房屋,以及最重要的高炉。
女人可以做饭,可以帮工做轻一点的活,也可以跟着马车到镇上买粮食。
短短十天,三个小型聚集地的模型就出来了,每个地方都有至少上百人在热火朝天的工作。
没办法,锦文给钱给的太多了。基本上不会有农户能拒绝这么好的待遇。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第一批只来了几十个人。
一部分要带头工作,一部分负责护卫。
这只是先头部队。
桃园村的支持是源源不断的。
隔些日子,就有几十人的队伍到来。
锦文到这边也不只是为了挖矿炼钢,她还有其他任务。
桃园村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地理环境和周边的人文环境限制了桃园村的上限。
受限于各种因素,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无限制的膨胀扩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