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建国何玉芳的现代都市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阅读》,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建国何玉芳是《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阅读》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石头会长大”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暗不明。有一辆板车被盖的严严实实的,前面一个人拉,后面一个人推,偶尔碾压过的小路尘土飞扬。张建国和父亲要连夜去黑市走一趟。这么多鱼,他们不敢在镇子上交易,怕被人发现不得了,毕竟大旱之年鱼少而贵,都快成稀罕物了,那价钱肯定不低。最安全妥当的方法,是连夜悄悄的把这上千斤的鱼,送到县城那边最大的一个黑市卖掉。然后换成钱或者物......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阅读》精彩片段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65】
今天是初一,半夜没有月亮,到处晦暗不明。
有一辆板车被盖的严严实实的,前面一个人拉,后面一个人推,偶尔碾压过的小路尘土飞扬。
张建国和父亲要连夜去黑市走一趟。
这么多鱼,他们不敢在镇子上交易,怕被人发现不得了,毕竟大旱之年鱼少而贵,都快成稀罕物了,那价钱肯定不低。
最安全妥当的方法,是连夜悄悄的把这上千斤的鱼,送到县城那边最大的一个黑市卖掉。
然后换成钱或者物资,连夜得带回来。
县城距离赵家村有些远,他们这一晚上偷偷藏藏,到半夜一点多钟的时候,这才浑身大汗的来到县城的黑市。
在这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黑市都是见不得光的地方,在一个小巷子里,白天的时候巷子里冷冷清清,坐着几个老头老太。
晚上这里则是灯火通明,到处都是人影子,摆着各种你平时想不到见不到的货物。
当然,来黑市的人,大多数也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就是怕在黑市上被人认出来,毕竟这是投机倒把,真被抓住了,轻则会被批评处罚,重则送进学习班。
张建国和父亲也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而他们的鱼送到这里的时候,还是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毕竟到处大旱,鱼成了稀罕物,都快赶上猪肉的价钱了,关键是贵还没有卖的。
来的时候匆忙没有称,但是难不倒张建国,他和旁边一个卖蚕豆的商量一下,借用人家的称。
鱼特别多,张建国卖鱼之前就让父亲守着,自己先转悠了一圈后,发现整个市场都没卖鱼的,他们这是独一家,所以张建国想了想,把鱼价钱定为五毛一斤,这让张元顺有些犹豫。
“这么贵,比鸡蛋都贵,五毛一斤都赶上猪肉的价格了,这,卖得出去吗?”
“能,天旱,这么大的鱼是稀罕物,五毛不贵!”
这年头一斤鸡蛋也就三毛钱一斤,猪肉一般五六毛钱一斤,看着特别便宜,可是这年头粮食一毛五到两毛一斤,面粉也差不多这个价钱,白糖则是八毛钱一斤,这已经算是特别贵重的东西。
所以五毛钱一斤的鱼,一般人家还真舍不得买,跟肉一个价钱了。
可这里是整个县城最大的黑市,也是所有物资最丰富的地方,只要有钱,倒是可以买到很多好东西。
果然,张建国他们这么大的鲶鱼刚摆出来,立刻就吸引不少人的围观,有人在惊叹好奇从哪弄的这么好的鱼,也有人在问价。
“五毛一斤,都是新鲜的,活的,票和钱都收……”
张建国也不说鱼从哪里来的,只是表示五毛一斤,童叟无欺,反正那些看鱼的人,跟他们一样,也是用围巾把头包的严严实实的,最多露一双眼睛出来,连头发都不肯多露点,生怕被人认出来。
“我这里有十斤粮票,买鱼能不能给我算便宜点?”
这年头去粮站买粮,是需要给粮票外,还得在支付一些钱,因为粮票是购买粮食的凭证,也是购买粮食的资格和额度,很多时候这粮票不但能买粮食,还能在一些地方购买食用油住宿和吃饭。
特别是全国粮票,是那适用性非常广很吃香,算得上是黑市的硬通货了。
“行呀, 十斤粮票可以顶一块钱,你挑了鱼补足剩下的差价就行……”
黑市买粮食不要粮票,可是却比粮站的供应粮贵一毛钱一斤,也叫高价粮,所以张建国这也算是公平。
“便宜一点,我们几个人每人买一条!五毛钱一斤,太贵了……”
有人看着这么大的鲶鱼眼馋,往年鱼还没这么值钱,这么大的鱼黑市经常有卖,有时候四毛都可以买得到,但是今年天旱,别说这么大的鱼,就是小鱼小虾都不常见了。
“天干旱呀,这鱼少,五毛一斤真不贵,回头我给你让几分钱……”
张元顺做生意没儿子厉害,这会他帮着照摊子,张建国跟人讨价还价做生意。
他们这鱼实在是太稀罕人了,个头大,这会都还是活的,看着就招人喜欢,虽然价钱不便宜,但是县城老百条件相对好多了。
所以张建国这鲶鱼很快就卖出第一条,八斤,四块钱。
卖出了第一条鲶鱼,很快就有人买第二条,也有人想讲价又怕抢不到鱼,索性把鱼抓在手里,想让张建国便宜一点点。
这也是张建国卖鱼的时候,故意只拿出十多条鱼来,剩下的鱼都在后面用稻草遮盖着,免得有人觉得鱼多要他贱卖。
“大哥,我要最大的那条鱼,给我抓住,别让它跑了……”
一个清脆而焦急的声音响起,张建国就看到一个用红围巾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姑娘,用手指着一条十多斤的鲶鱼在喊。
这声音一听就应该是个年轻姑娘,再看就是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如同星辰般明亮的丹凤眼,看的张建国一愣。
这双眼睛好美,而且虽然这姑娘包裹的严实,可她伸出的手很白很嫩,这让张建国一瞬间想起豆腐两个词。
“好嘞,这最大的鱼有十多斤,我给你称一下!”
张建国很快抓住摊子上最大的那条鲢鱼,这鱼提在手里估摸着有十多斤,记忆中摊位后面藏着的鱼还有十三四斤的,比这条都大。
可是这会围着买鱼的人多,张建国有点忙不过来,索性就把这条鱼卖了,十斤二两,收了五块钱钱!
买到大鲶鱼的姑娘很高兴,一个劲的表示谢谢,说自己就想买条大鱼,今天运气真不错。
说着,接过张建国手里的鱼,往身后一送,就看到一个瘦高个的男人,轻笑一声把鱼提起来,嘴里还说今天有福了,能吃到大鱼,赶紧去看看这边有没有豆腐卖!
“兄弟,给我这条鱼称一下,用草绳子绑好!”
张建国被人围起来,拿出来的十多条鲢鱼,无论大小死活都被抢光了,他赶紧从身后又拖出一个蛇皮袋子,又倒出一袋子鲢鱼!
这袋子鲢鱼中,最大的都有十四五斤,比刚才卖的更大更新鲜。
在张建国正在忙碌的时候,突然有人把一条绑着草绳的鱼,啪的一声扔到他脚下,吓了他一跳!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65】
“你这人,怎么就不老实,我们说要一个最大的鱼,你看你,大鱼藏着给我们一个小的,咋的,怕我们不给钱吗?”
一个瘦高个男人冲着张建国发脾气,他旁边站着那个眼睛很大的姑娘,此时似乎也很气愤。
张元顺一看情况不对,连连来打圆场,表示可以帮他们换一条更大的鱼。
可这一男一女此时还有些不高兴,特别是那男人,一直嘟囔着他们不老实,太狡猾了,把好的鱼藏起来了。
“算了,一个卖东西的商贩,你还指望人家觉悟高品质好,把鱼换了就走吧!”
说话的是那个丹凤眼的姑娘,此时,她盯着张建国,眼神中有些鄙夷。
似乎不屑他这样为人,觉得这种人真是人品不好,不诚实。
“这十多斤的鱼我想着已经够大了,你们两个人怕吃不完,倒不是诚心不卖的,这条鱼十五斤,你找五斤的钱就行了……”
张建国有些委屈,不过还是麻利的用草绳把那最大的一条鱼绑好,递给那男人。
“鱼大肉厚吃起来才舒服,算了,不跟你说了!”
那姑娘递过来三块钱,旁边的男人马上提起那条大鱼,一副生怕累着这姑娘的架势,张建国叹了口气,继续抓紧时间卖鱼。
好在这会卖鱼不用杀鱼,只需要称好鱼后,用草绳从鱼鳃穿过去,串起来就行了。
他们的生意不错,可即便这样,到下半夜的时候,也剩下一百多斤死掉的鲶鱼,带回去有些不现实,张建国环顾了一下四周,很快发现在黑市一处有院子的房子里,飘来阵阵肉香。
那里是一家面馆,半夜黑市里饿了的人可以去那边吃一碗面。
张建国去看了一下面馆,煮好的手擀面都会放一大勺萝卜炖肉,或者豆腐鱼汤,油水满满的价钱也不便宜,一碗面五毛钱,差不多等于一斤猪肉的价钱了。
“老板,我那里还有百来斤鱼,都是六七斤没啥刺的大鲶鱼,我卖的五毛钱一斤,你要的话给你算四毛五……”
“那我得去看看,鱼臭了,我可不要!”
这老板有些意动,毕竟天旱鱼不好买,所有表示要先看看货。
张建国一问,巧了,这人居然也姓张,叫张五,他马上攀起关系来,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就喊了他一声张哥。
而这张五是做生意的人,也很会来事,笑呵呵的答应着不敢当,等看到张建国他们的鱼,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是识货的,这么大的鲶鱼四毛五一斤他赚了。
所以也没费啥事,最后这百来斤鱼四毛五都卖给了张五。
走的时候,张建国把摊位收拾一下,给借称给他们用的老哥子端了一碗面,人家受宠若惊,连连表示感谢,而黑市上不少人看到这一幕,对于张建国暗自点头,觉得这人真不错。
一百零三斤一共是四十六块三毛五,张五很爽快的给了四十七块钱,还给两人下了两碗面。
表示以后要是还有这么大的鱼,可以给他送点。
“有,有的,别愁……”
张建国笑呵呵的来了一句,他们忙碌大半夜的确实累坏了,吃点喝点这会正好歇会。
吃完面,俩人不敢耽误,张建国赶紧去买了五十斤的大米,没买到猪肉,但是却花了三块钱买了一个大猪头,他还买了二十个鸡蛋,走的时候看到有卖母鸡的,直接买了两只母鸡花了十块钱。
张建国还想再买点东西,可是看着时间来不及了,他们还得趁着天没亮赶紧回去,不能被村里人发现了。
所以这会一个拉着板车,一个人坐板车眯一会,一个人拉车往回赶。
夜风吹来,已经有些凉意,两人因为高兴,轮着拉车,走的特别快。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他们终于到家了,何玉芳都没咋敢睡,一听到动静就赶紧开门,让父子两人进了门。
“没被人看到吧,饿不饿,锅里还有南瓜饭……”
“饿,赶紧煮鸡蛋,煮毛鸡蛋,那个没啥香味,一家人一个吃一个补补!”
张元顺喜的满脸红光,今天真是发大财了,这一路上他怀里揣着钱都不敢乱动,生怕那钱飞了,这不喊着媳妇煮鸡蛋的时候,他和儿子在家里偷偷的数钱。
可是这钱太多了,他数了好多遍,总是数不清楚。
最后还是张建国数清楚了,一共是五百三十二块五毛钱,这还买了一些粮食还有肉以及鸡剩下的。
“我的乖乖,居然有一千一百多斤鱼,这钱建国你自己拿着,回头攒着给你娶媳妇!”
张元顺乐的合不拢嘴巴, 他都活了半辈子,哪里见过这么多钱呀。
“嘿嘿,我把钱给妈拿一些,让她买些布给妹子们做身衣服,再给家里弄两床厚点的棉被,要不冬天冻死了……”
张建国和父亲商量着家里该添置些什么,那边的何玉芳却喊两人吃早饭。
往常吃早饭就是喝点南瓜糊,今天家里每人一个煮鸡蛋,这让张红梅和张红月两丫头乐疯了,这可是只有平时过生日的时候,她们才能吃一个的好东西。
“孩他娘,回头给孩子们补补,看她们一个个瘦的,你们两个小丫头,家里吃鸡蛋的事情,可别说漏嘴了,被人知道了可就没鸡蛋吃了……”
两个孩子也很懂事,一听张父亲这样说,那是纷纷点头,孩子对别的事情也许不上心,可是对吃喝那可记的牢牢地。
一家人正在吃着鸡蛋,就听到隔壁有人扯着嗓门骂街。
“你肯定是偷摸了鸡蛋,我这鸡一天下一个蛋,我天天数着,今天你起来的最早,鸡窝里都没鸡蛋了,不是你拿走了,还会有谁偷鸡蛋?”
一个中气十足的老太婆正喋喋不休,旁边有孩子在哭,还有一个小媳妇也在哭,说自己起来扫地生火,哪敢去摸鸡窝?
“造孽呀,是隔壁杨老太又在骂她媳妇了,这自从小杨媳妇又生了一个闺女,杨老太就三天两头找茬骂她,不是说她偷鸡蛋,就是说要把她闺女送出去……”
何玉芳叹息一声,说起隔壁婆媳之间的八卦,再看看他们手里一人拿着一个鸡蛋在吃。
这日子,一对比,他们一家人还真是幸福!
“妈,一会我有点事跟你说!”
张建国看了看两个妹妹,有些话还得避着她们两个孩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