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檀玉结局+番外

檀玉结局+番外

灼元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来人说父亲已同意我的条件,望我能照顾好五妹。将信使打发走,我嗤笑。这群人,还真是贪得无厌。13五妹杨蕊进了宫。托了我的福,她一来便是嫔。她惯会做戏,一进宫便来长春宫拜访。我低垂着眼,打量着她。杨蕊换下了从前艳丽的衣裙,梳着规规矩矩的发髻,插着两根玉簪。她笑得温婉,走上前道:“姐姐,许久不见,妹妹想您了。”我浅浅笑了笑,冲她招了招手:“是很久不见了,五妹快过来坐。”她依言坐到了我身侧,眼里满是真诚:“从前都是妹妹不懂事,冲撞了姐姐,还望姐姐不要怪罪。”“五妹说哪里话。”我笑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杨蕊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今只有依靠我,才有可能过得好,所以收敛起了从前的嚣张跋扈。可我并不是善茬。她早就长歪了,我没能力也没那个闲工夫去给她掰正...

主角:抖音热门   更新:2025-03-28 20: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檀玉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灼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来人说父亲已同意我的条件,望我能照顾好五妹。将信使打发走,我嗤笑。这群人,还真是贪得无厌。13五妹杨蕊进了宫。托了我的福,她一来便是嫔。她惯会做戏,一进宫便来长春宫拜访。我低垂着眼,打量着她。杨蕊换下了从前艳丽的衣裙,梳着规规矩矩的发髻,插着两根玉簪。她笑得温婉,走上前道:“姐姐,许久不见,妹妹想您了。”我浅浅笑了笑,冲她招了招手:“是很久不见了,五妹快过来坐。”她依言坐到了我身侧,眼里满是真诚:“从前都是妹妹不懂事,冲撞了姐姐,还望姐姐不要怪罪。”“五妹说哪里话。”我笑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杨蕊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今只有依靠我,才有可能过得好,所以收敛起了从前的嚣张跋扈。可我并不是善茬。她早就长歪了,我没能力也没那个闲工夫去给她掰正...

《檀玉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来人说父亲已同意我的条件,望我能照顾好五妹。

将信使打发走,我嗤笑。

这群人,还真是贪得无厌。

13五妹杨蕊进了宫。

托了我的福,她一来便是嫔。

她惯会做戏,一进宫便来长春宫拜访。

我低垂着眼,打量着她。

杨蕊换下了从前艳丽的衣裙,梳着规规矩矩的发髻,插着两根玉簪。

她笑得温婉,走上前道:“姐姐,许久不见,妹妹想您了。”

我浅浅笑了笑,冲她招了招手:“是很久不见了,五妹快过来坐。”

她依言坐到了我身侧,眼里满是真诚:“从前都是妹妹不懂事,冲撞了姐姐,还望姐姐不要怪罪。”

“五妹说哪里话。”

我笑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杨蕊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今只有依靠我,才有可能过得好,所以收敛起了从前的嚣张跋扈。

可我并不是善茬。

她早就长歪了,我没能力也没那个闲工夫去给她掰正。

她若老老实实,在宫里苟到老,我也不至于去害她。

可若是不老实,那我便也不必留情了。

聊了会儿,杨蕊便走了。

回去后,她便与皇帝偶遇,两人聊得投机。

杨蕊本就长了张清纯佳人的脸,很招皇帝喜欢。

受宠程度跟我当年有过之而不及。

一时间,宫中众人纷纷议论,新晋杨嫔怕是要宠冠后宫了。

后宫视线都在她身上,倒替我挡了不少麻烦。

14前有杨蕊吸引火力,后有太后护着。

以至于我安安稳稳的到了生产。

十月怀胎,我诞下一子。

皇帝很高兴,亲自赐名周瑞,并大赦天下。

如先前所言,瑞儿刚生下来就被抱到了慈宁宫。

作为补偿,我被册为贵妃,位同副后。

这下,宫中可热闹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了这位刚出生的小皇子身上。

其中,也包括我的五妹。

前来请安时,她含笑恭维,却笑不达眼底。

从前我处处被她欺压,如今却在她之上。

这让她如何甘心?

不过半月,杨蕊又恢复了从前跋扈嚣张的模样。

皇帝见不得她如此嚣张,渐渐失了宠爱。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她对上了乐贵妃。

因着娘家势力,乐贵妃禁足早解了。

不过许是有人叮嘱,这半年来敛了性子,嚣张气焰没了不少。

听说是因为一块料子吵起来了。

自此结下梁子。

一山不容二虎,两人明争暗斗了有
衣着朴素,我却看不见她的脸,只能听见她用温柔的声音说:“檀玉,到娘亲这。”

檀玉……我是娘亲的檀玉。

我笑了笑,跟着那道身影朝前方走去。

我不记得她的脸了。

可我知道,她是我娘亲。


上去很慈祥。

但能在宫中活到这个岁数的女人,没几个是善茬。

她把玩着手中的佛珠串,不疾不徐地问:“昭仪,你可知哀家为何召你前来?”

我自然知道,却还是做出一副懵懂的模样,乖巧地摇头。

太后似乎很满意我的回答。

她轻笑一声,续道:“陛下膝下子嗣稀薄,如今你有孕,哀家是想问问你,这胎,你可有何打算?”

明明是问句,可我听出了些许不寻常。

窗外日头那般好,却又叫我心生寒意。

……这个孩子我留不住。

皇帝知道吗…?

还是说,这是他们一早商量好的?

我朝妃位才可抚养皇嗣,难怪没有叫我晋升。

他们想将孩子交给谁?

滢妃?

还是淑妃?

或者想去母留子?

几乎是一瞬间,我头脑猛得清醒,起身下跪,毫不犹豫地道:“臣妾想将孩子送进慈宁宫,代替臣妾与陛下,陪太后娘娘共享天伦之乐。”

事关立储,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可我只是从三品昭仪,费尽心机才堪堪爬到这个位置,我没精力再去为孩子争上一场。

送进慈宁宫,无论是男是女,只要太后在一日,便有一日倚仗。

太后似乎有些意外,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我。

半晌,笑了笑,亲自拉我起来:“好孩子。”

我恭顺低头。

太后又与我聊了几句,最后亲自下懿旨,要我搬到她慈宁宫养胎。

宫中无皇后,太后便是天。

无人敢对我下手。

这是我用孩子换来的好处。

12日子一天天过着,转眼我怀胎六月。

家中来了信。

是父亲所寄,信中他说我不便侍奉陛下,欲将五妹送进宫,为我固宠。

我将信攥在手心,几乎要捏碎。

五妹小我一月,是宠妾所生,嚣张跋扈仅次于嫡姐。

从前没少凌辱我等不受宠的庶出姐妹。

是庶女加上性子不讨好,迟迟尚未定亲。

约莫是见我在宫中过好日子,这才欲将她送进宫。

父亲能这时候给我递信,恐怕已安排妥当,想来招先斩后奏。

他倒是好算计。

我将信在烛火上点燃,任其化为灰烬。

他想让我护着他的亲亲好女,哪那么容易?

思索片刻,我最终回了封信。

大意便是同意五妹进宫,又以梦见我娘哭诉为引,叫他将我娘抬为平妻,排位放在寺庙受香火。

这是我开出的要求,这笔买卖他不亏。

第二日,
妾,曾为皇帝挡过刺客的一剑,因此伤了身子,仅有宜安一女。

淑妃是个美人,骨子里便带着三分病气,病若西子胜三分。

但哭起来也是真的缠人。

“宜安才十四,这不是要臣妾的命吗。”

她跪在我面前,一身素衣,哭得梨花带雨。

我也于心不忍。

这些年就数淑妃最省事。

我对她的第一印象不错,没理由为难。

可皇帝的旨意……我有些为难,思索片刻,道:“本宫可让人去游说,可宜安去和亲已成定局,怕是……”我看见淑妃愣了。

不过两三秒便明白了我的话。

她抬手抹了把眼泪,冲我行了大礼。

“无论成不成功,臣妾都认下了您这份恩情。”

我叹了口气,示意她起身。

很快,我叫来了瑞儿,让他出面去跟皇帝说情。

谁料边关战事吃紧,皇帝忙得焦头烂额,压根没空见他。

到了三月,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正这时,边关传来战报——我军大胜,已击退敌军。

和亲一事不了了之。

边关的捷报给风雨飘摇的国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皇帝一改往日愁容。

朝中重振旗鼓,欲趁胜追击,一举击垮敌军。

等一切尘埃落定,已是九月。

宫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宜安想吃玫瑰酥,淑妃带她来寻我。

自和亲之事后,淑妃倒是有意叫宜安同我打好关系。

也时常能撞上瑞儿给我请安,姐弟相处的倒不错。

宫中孩子少,宜安又生得乖巧,我没道理不喜欢她。

叫小厨房给她做了玫瑰酥。

两个小朋友吃得欢实。

我和淑妃在一旁话家常。

但有几分岁月静好。

23皇上欲立太子。

我没多插手,因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

瑞儿从小便被皇帝亲自教导,功课、骑射没有落下过。

身居嫡长,又在太后身边养着长大。

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果不其然,他七岁生辰那天。

册封太子的旨意下来了。

瑞儿当上太子之后,宫中平静了不少。

因着宜安常来找他,两个小家伙整日捣鼓些玩意。

我没拦着他们,只要不耽搁学业,其余随他们去。

瑞儿九岁那年,突然收到了前线的战报。

这次是小国,不算棘手。

三个月的时间大获全胜。

其余小国听说了消息,也都赶紧来朝贡,表示诚心归顺。

至此,皇帝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嫡姐同人私奔。

我这个庶女被送进了宫。

成了皇帝的手中刀。

1那日嫡姐同情郎私奔。

父亲得知后发了好大一通火。

秘密派心腹去寻,后院侍从杖毙了一批又一批。

找了两日无果,多半已出京城。

父亲便把我们这些个姊妹一同叫去了书房。

我到时,看见嫡母被几个侍从拦在了外头。

昔日威仪的夫人,此时哭闹不止。

在场却没几个人同情她。

嫡母善妒,却不敢拿庶子下手。

便只能或多或少磋磨我等庶女。

父亲捏了捏眉心,挥手示意侍从把她带走。

我眼尖,瞧见了被压在砚台底下的休妻书。

也是,嫡母现在对他毫无用处,他自然不会再留着她。

我垂眸敛去了眼底的情绪,同其他姊妹一并下跪。

父亲叫我们起身,说话时尾音带着几分疲累:“你们姐妹几个,谁愿意进宫?”

九重阙,豺狼窝,自古不变的道理。

姐妹们缄默不语。

毕竟谁也不愿去送死。

我却在此时开了口:“女儿愿往。”

周遭一下安静了。

姐妹们纷纷扭头看向我,眼里或有不解或有诧异。

父亲看了我一眼,沉吟片刻,招了招手。

我膝行上前,温顺道:“女儿檀玉,愿助父亲一臂之力。”

听我提起名字,父亲方才恍然大悟,我听见他感叹:“张氏的女儿啊,都长这么大了。”

父亲靠在椅背上,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

我跪伏在地,自下而上只能看到父亲宽大的衣摆。

良久,父亲终于开口:“罢了,便你了。”

我恭顺地叩头。

在踏出书房的那一刻,我听见身后传来父亲悠悠的声音:“张氏没福气,生下这么好的女儿。”

一句轻飘飘的没福气,就那么揭了血淋淋的命。

2我娘是孤女,在茶楼唱曲的。

父亲有一次听了我娘唱的曲子。

只觉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我娘自此入了府,成了小妾。

哪怕她不争不抢,只一心想守着我过安稳日子。

在嫡母眼里却也是个下贱胚子。

好像是因为,父亲夸我娘声如莺啼?

我幼时同娘的日子并不好过。

每日早上,都要跪在嫡母的门前,聆听教诲。

别的姐妹,冬有狐裘,夏有金缕。

我却连件像样的冬衣都没有,穿着单薄的衣衫,手上净是冻疮。

父亲靠着嫡母所发家,自然不会多管束。

我娘懦弱而没有主见。

只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