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船·丁财两旺我叫秦浩,山源市农贸新闻的一个记者。
自我入职以来每天都在做一些乡村振兴的采访,但我从心底里还是想报道一些更加精彩的新闻,毕竟入行前就目睹了某位学长曝光了一地区黑工现象一炮而红,而且还拯救了数百位被拐卖虐待的黑工。
当时我一下就被记者这份工作的荣耀光环深深吸引。
但如今呢入行两年,还是今天采访这个村鱼塘致富路,那个镇养猪致富经,平淡的报道让他感觉日子过的是如此乏味。
这不今天手机又收到一条消息。
“尊敬的记者您好,我是新民镇丁旺村的一位女大学生,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您的采访报道,不知道您能否来我们的村子做一次乡村报道。”
虽然这短信没头没尾的,但是毕竟作为一个要吃饭的小白菜记者,受邀肯定是要去的,毕竟爆点新闻采访不到,日常数量也不能保证的话迟早要被炒鱿鱼。
所以现在我就坐上农民伯伯的老破小三轮车上,嗒嗒嗒的前往丁旺村。
不过说真的,这村子真的是较偏远,离开了镇子后就只有交错在田间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怪不得在汽车站下车之后连去哪儿的面包车都租不到。
还好当时被拒绝了三回的我,一回头看到了这位刚收好自己的小菜摊的农民伯伯,坐在三轮驾驶座上打量着这个傻里傻气的城里人。
我们经过简单的交流就一拍即合,车费十块包送到丁旺村口。
“白白......咱们这儿......的路......一直这么破吗?”
我坐在三轮上唯一一块没有泥巴的塑料布上,屁股和车子的共振让他说不完一句完整的话。
“哎,也就这段去丁旺村儿的路这样,过了丁旺后边的路都是水泥马路。”
“对了小伙子前面可是有好几个坑,我看你怀里抱的那玩意宝贝的很,你可抱稳了。”
大伯中气十足的回答着。
我一听把怀里的相机抱的更紧了,因为这次的报道属于私人邀约性质的所以公司是肯定不会再派个摄像跟着。
所以我只能千恩万谢的和摄像借来了闲置的那台小型摄像机。
这要是碰着磕着了,那照价赔偿不得赔死。
“那为啥就这段路不修啊,我记得之前整个山源县可都集体修了路的。”
看着茂密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