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嫁王爷,前世负心人竟是我?全球完整文集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重生嫁王爷,前世负心人竟是我?》,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沈挽谢景御,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闲枝妖妖”,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太妃寿宴上,她失身于人,有了身孕。在表妹的算计下,她错认了孩子的父亲,十里红妆嫁他为妻。没曾想,父兄死于他手,儿子殒命莲花池,人生尽毁,绝望之下逼得她自我了断。重活一世,她决定肆意一回,先把上辈子的仇恨报完,再开启飒爽人生。只是……她怎么看着自己的王爷夫君这么眼熟呢?这,这不是前世扬她骨灰之人吗!...
主角:沈挽谢景御 更新:2025-05-18 20:4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挽谢景御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嫁王爷,前世负心人竟是我?全球完整文集》,由网络作家“闲枝妖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生嫁王爷,前世负心人竟是我?》,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沈挽谢景御,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闲枝妖妖”,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太妃寿宴上,她失身于人,有了身孕。在表妹的算计下,她错认了孩子的父亲,十里红妆嫁他为妻。没曾想,父兄死于他手,儿子殒命莲花池,人生尽毁,绝望之下逼得她自我了断。重活一世,她决定肆意一回,先把上辈子的仇恨报完,再开启飒爽人生。只是……她怎么看着自己的王爷夫君这么眼熟呢?这,这不是前世扬她骨灰之人吗!...
叶采薇舞跳的本就不错,又得了名师指导,前世不过教了三日,就突飞猛进,反倒是沈妩她们学抚琴,精进不大。
沈挽只看了会儿,就回自己院子了。
沈挽幼时落水,沈妩她们读书启蒙,她在吃药。
沈妩她们学抚琴跳舞,她还是在吃药。
可以说,在她十岁前就是个药罐子,爹娘对她最大的期望是她能平安长大,她也曾想和沈妩她们一样,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只是体力不济,父亲将失落的她抱在怀里,哄道,“我沈暨的女儿,不需要学那些锦上添花的东西,等你再长大些,爹爹教你骑马。”
定国公沈暨有个病秧子小女儿,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所以前世她为萧韫所救,父亲以她幼年落水,伤及根本,恐无法生养为由回绝皇上的提亲,皇上没有丝毫怀疑,毕竟定国公府隔三差五就给她请太医,皇上知道。
父亲宁愿养她一辈子,也不让她嫁入皇室,若是将来能遇到一个不在乎她能不能养育子嗣的人,自然也不会在意她被萧韫救过的事。
只是谁也没料到,她会被人下药,还一次就有了身孕,不仅让父亲没有了拒婚的理由,还差点被扣上欺君的罪名。
前世内教坊副使教叶采薇一人,只用了三天,这一回加上沈妩沈茵她们,多花了两天时间。
李副使走的时候,把叶采薇和沈妩她们好一通夸赞,夸的是天上有地上无,老夫人很是受用,李副使得了丰厚的谢仪,高兴的回内教坊了。
也是这日,顺阳长公主府送来牡丹宴请帖,两份。
一份是给沈挽沈妩的,一份是给常乐县主,也就是叶采薇的。
两年前,沈暨立下大功,皇上要封沈挽为县主,得知这好消息,沈挽很高兴,这是父亲给她的荣耀,然而就在她兴头上,叶采薇红着眼睛来了一句,“有父亲真好……”
沈挽还记得当时热闹的正堂,因着叶采薇这一句,霎时间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望着父亲,父亲都有些如坐针毡,后来就哄着她,将县主之位让给叶采薇,以后立功,再向皇上给她请一个县主之位。
比起县主之位,她自然更想父亲好好的活着,就让给叶采薇了,皇上也感念叶将军舍命相救,保住沈暨的命,沈暨要把封赏给叶采薇,皇上又岂会不答应。
就这样,叶采薇成了常乐县主,虽然只是一个名头,没有实在的封地食邑,但也足够让满京都的大家闺秀羡慕了。
打那天起,京都世家举办的大大小小宴会,叶采薇都会收到单独的一份请帖。
六天时间,绣房已经将叶采薇的裙裳赶制出来了,光彩动摇,绚烂夺目,比前世还要好看几分,毕竟前世一人一件,绣房夜以继日的赶工,不及现在尽善尽美。
叶采薇试穿了下,迫不及待牡丹宴的到来,沈妩为牡丹宴早早备好了裙裳,本来极欢喜,现在被叶采薇一衬,绣房给她做的就太不起眼了。
沈妩不想成为叶采薇的陪衬,找二夫人哭诉,二夫人没办法,带沈妩出府挑了套华贵头饰,沈妩心情这才好起来。
这日,沈挽吃过早饭,去寿安堂给老夫人请安,沈妩沈茵她们早到了,迟迟不见叶采薇去。
“挽儿都来给老夫人请安了,采薇怎么没来,可是身子不舒服?”
云氏不放心,要去看叶采薇。
沈挽阻拦道,“娘别担心,表妹要是身体不舒服,丫鬟肯定会告诉娘的,一会儿我去看看她。”
爹娘疼她,但县主之位还是给了叶采薇,叶采薇在国公府的地位不在她之下,下人哪个敢不尽心,怕是咳嗽一声,都会禀告娘知道。
云氏道,“也好,你们表姐妹年纪相仿,能聊得来。”
沈挽知道叶采薇要做什么,这样的伎俩,她可太熟悉了。
沈挽去了清漪苑,走到珠帘外,就见叶采薇坐在梳妆台前挑首饰,神情颇有些烦躁,眼眶还有些泛红,好似受了委屈一般。"
回到明月苑,午饭没吃的沈挽,拿起糕点,但根本吃不下,一想到自己被坑,爹娘急着要给她定亲,就气的在心底扎小人。
还不知道扎谁!
沈挽气的几乎一夜未合眼。
想破脑袋也不知道怎么破这个局,自己挖的坑,还没诓人掉进去,自己先在里头待着了,还不知道是谁踹她进去的。
天快亮时,才迷糊睡着,结果多年养成的习惯,哪怕睡的再晚,到时辰也就醒了。
睡的不好,人无精打采,早饭只吃了半碗粥,也没去给老夫人请安。
见沈挽眼睑有一层淡青色,沈妤道,“昨晚没睡好?”
没睡好都上脸了,否则也没用。
沈妤猜测,“是因为道士算命?”
沈挽也没否认,因为明显就是为这事,在爹娘大哥他们眼里,她一向活的没心没肺。
不说话就是默认了,沈妤轻笑,“真是经不得一点事,三个月时间,长着呢,够爹娘把京都世家子弟来回挑几遍了,再不行,父亲还能找皇上赐婚,怎么会嫁不出去,让你有性命之忧?”
……她不是怕嫁不出去,她是不想嫁人啊。
沈挽望着沈妤,苦巴巴道,“长姐,我不想嫁人,我觉得那道士算的不一定准。”
沈妤抬手敲沈挽的脑袋,“敢情你找道士算命,是想信的信,不想信的就不信呢?”
问题就出在这里,她已经成功让爹娘信了那道士的话,现在打消不掉了,再加上昭平伯世子的姻缘,就是为了长姐,她也得把道士是高人的人设稳住了。
说到底,还是那威胁道士的混蛋。
他最好能瞒一辈子,别叫她知道他是谁!
不然她一定让他追悔莫及!
沈挽已经在心底闪过百八十种折磨人的法子了,不都用一遍不解恨。
沈挽早饭没吃什么东西,怕她饿着,早早的银钏就去大厨房,给沈挽端糕点,回来道,“姑娘有口福,今儿没胃口,云家就送了姑娘最喜欢的熊掌进府,还有大姑娘喜欢的驼峰。”
沈挽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红烧熊掌,但熊掌是稀罕东西,不止价格贵,还难买到,沈挽一年也难吃到两回,还都是云家送的。
想到午饭有熊掌吃,沈挽庆幸自己早上没吃多少,留着肚子。
没睡好,沈挽困乏的紧,又在小榻上睡下了,一觉睡到吃午饭才起,洗了把脸去就去找沈妤,除了早饭,午饭和晚饭,两姐妹都是一起吃的。
沈挽等着吃熊掌,结果小丫鬟把饭菜端上桌,既没有她喜欢的熊掌,也没有沈妤爱吃的驼峰。
沈挽顿时就不高兴了,等了一上午,饿了都忍着没吃糕点垫肚子,最后竟然没有。
“熊掌和驼峰呢?”
小丫鬟摇头,“奴婢去大厨房领的就是这几道菜。”
桌子上的菜是她和沈妤的分例,应该没有拿错菜。
但熊掌驼峰都要吃最新鲜的,不会留到明天,她晚上饮食偏清淡,大厨房很清楚,不会留到晚上做,要有只会是这顿。
“去大厨房问问,为什么没给我做熊掌?”
银钏走后,沈妤夹了块鱼肉放沈挽碗里,“早上没吃多少,肯定饿坏了,先吃吧。”
沈挽给沈妤夹了只鸡腿,两姐妹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倒也吃的津津有味。
一顿饭还没吃完,银钏就回来了,跑着去跑着回的,额头上出了一层细密汗珠,喘气道,“熊掌和驼峰被二老爷拿去送人了。”
沈挽气的把手里的碗重重磕在桌子上。
气都气饱了,哪里还吃得下。
“云家送了多少熊掌和驼峰进府?”
银钏回道,“两对熊掌,两个驼峰。”
云家送东西,从来没少过,她和沈妤是小辈,理应孝敬长辈,云家送的吃食里都会带老夫人一份,没有两份熊掌,云家都不会送。
云家不缺钱,但熊掌稀罕,好不容易送一次来府里,竟然被二老爷拿去做人情。
拿了熊掌还不够,驼峰也不留,真当送进定国公府的东西,二房就能随便做主了是吗?!
沈挽站起身来,沈妤道,“你去哪儿?”
“我去找娘!”
沈挽去找云氏时,云氏正在吃午饭,瞧见沈挽,云氏道,“吃午饭的时辰,怎么来娘这里?”
沈挽问道,“云家送来的熊掌和驼峰,是娘让二叔拿去送人的?”
云氏眉头拢紧,“娘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大厨房没给你们做熊掌驼峰?”
沈挽道,“没有,被二叔拿去送人了。”
这下云氏脸色也不好看了。
她还特地吩咐大厨房,留一个熊掌晚上做,等沈暨从军营回来吃。
外面丫鬟进来道,“二夫人来了。”
不多会儿,二夫人就走了进来,见云氏和沈挽脸色都不好看,二夫人道,“这是怎么了,脸色都这么难看?”
云氏问道,“弟妹怎么这时辰来我这儿?”
二夫人道,“方才忙忘记了,我家老爷在现在的位置上待快三年了,想趁机往上升一升,正和老夫人商议送礼的事,这不云家送了熊掌和驼峰进府,老夫人就让我家老爷拿去送人了,让我和你说一声,我一时忙府里的事给忙忘了,到这时辰才想起来,就赶紧来了……”
不止把云家送的熊掌驼峰送人,甚至都没先问云氏一声,当真是一点没把云氏放在眼里。
沈挽心底清楚,虽然她娘是定国公夫人,但老夫人和府里几位夫人骨子里就瞧不起她娘的出身,只是她娘出手大方,又好说话,才明面上敬重,真有事,压根就不会顾及她娘的感受。
见云氏脸色难看,二夫人道,“大嫂可是不高兴?”
要真在乎云氏高不高兴,就不可能会做这样先斩后奏的事。
东西都送人了,现在再说还有什么意思,云氏面色冷淡,“挽儿和妤儿一点口腹之欲,哪里比得上二老爷仕途紧要,但这么要紧的事,以后还是提前准备的好,不是什么东西,都一时想要一时就有。”
二夫人笑道,“大嫂说的是,老夫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先紧着我家老爷了。”"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