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高口碑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高口碑

江归澜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古代言情《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姜淳于林小七,是网络作者“江归澜”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我穿进了一本小说里,原主妈妈是个恋爱脑,有情饮水饱。后爸是个凤凰男,靠两任妻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爸还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原主爸工作忙,顾不上孩子,便承诺在女儿成年前,每个月会寄五十块钱抚养费。谁知道原主妈妈认识了刚刚丧妻不久的后爸,两人一见钟情,当天领证。最要命的事,我不是女主,不是女配,只是书中给女配输血的NPC,上线就挂的那种!亲妈不争气还有亲爸,亲爸要是不行大不了就自己一个人过,反正这日子怎么过,得我说了算!...

主角:姜淳于林小七   更新:2025-04-22 04: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淳于林小七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高口碑》,由网络作家“江归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古代言情《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姜淳于林小七,是网络作者“江归澜”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我穿进了一本小说里,原主妈妈是个恋爱脑,有情饮水饱。后爸是个凤凰男,靠两任妻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爸还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原主爸工作忙,顾不上孩子,便承诺在女儿成年前,每个月会寄五十块钱抚养费。谁知道原主妈妈认识了刚刚丧妻不久的后爸,两人一见钟情,当天领证。最要命的事,我不是女主,不是女配,只是书中给女配输血的NPC,上线就挂的那种!亲妈不争气还有亲爸,亲爸要是不行大不了就自己一个人过,反正这日子怎么过,得我说了算!...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高口碑》精彩片段

刘大妈看着传出来忙音的电话,半天没动弹地方。
蒋晴请假她知道,小鱼生病住院,蒋晴请了七天假,说要照顾小鱼。
怎么照顾去海城了。
转头问同事,果然有人知道。
“小鱼不是病了嘛,蒋晴不放心,说是带小鱼去海城查查,介绍信还是我开的呢。”
“那周庆国去干吗?”
同事摇头:“不知道。”
刘大妈兴冲冲地往周庆国家跑,她要告诉周云云,她爸骨折了,在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等着她去照顾。
她还要去问问牛大全媳妇,这一家三口怎么都去了海城。小鱼怎么会把周庆国打骨折了?
到周庆国家,刘大妈敲了半天门,没人开门。
“这个周云云,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刘大妈转头去找牛大全媳妇:“你说蒋晴带小鱼去海城检查身体,小鱼得了什么病?”
牛婶很惊讶:“你不知道啊,小鱼差点死了。医生说呼吸都停止了几分钟,后来又抢救过来的。”
这事住在附近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没想到居委会竟然还有人不知道。
“真的假的?”
刘大妈就像那瓜田里的猹,上蹿下跳,有着吃不完的瓜。
牛婶撇嘴:“小鱼发高烧,周庆国说他骑车送小鱼去医院,结果就把她丢巷子那边就回去了。也不知道小鱼在雨地里躺了多久,还是有人看见,喊了我和老牛送去医院的。”
“不会吧,周庆国他想干嘛?”
“谁知道他想干嘛,人家亲爸一个月寄五十块钱呢。这五十块,不都用在他周家了。”
“真的。”
刘大妈不可置信,乖乖,一个月五十块,一年六百块,比她的工资还高。
这小鱼还是个金娃娃呀。
牛婶左右看了看,凑近刘大妈的耳边:“有件事我谁都没告诉,你可千万别说出去。”
刘大妈保证:“不会的,我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嘴最严。”
“那天,我和我家老牛也是急了,忘记去喊蒋晴了,直接就把小鱼送去医院了。”
刘大妈点头:“也亏得你们忙的急,不然这孩子可能真的小命不保。”
“谁说不是呢。”
牛婶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送到医院小鱼就被送进了抢救室,我就让老牛在医院守着,我得回来喊周庆国和蒋晴啊。”
刘大妈频频点头,等着牛婶继续往下说。
“你不知道,我到周庆国他家,他家两口子正在干那事呢。”"



“这件事我们会查的。”

做记录的同志在本子上写了几笔,“你们还有什么其它要说的。”

姜淳于看了一眼还在哭的蒋晴,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她上了。

“公安同志,既然周庆国说他丢钱,你们就不怀疑这钱的来源吗?他只是一个工人,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两位公安立刻坐直身子,全部正色看向姜淳于,想看看这孩子能说出什么惊天的秘密来。

“小姜同志。”

询问的公安和蔼地问道,“那你和我们说说周庆国这笔钱的来历吧。”

姜淳于不上当:“这你们应该问周庆国,他一直都说自己没钱,不相信你们可以问我妈。”

蒋晴忙点头:“对,周庆国没钱。”

“蒋晴,那你知道周庆国这笔钱的来历吗?”

蒋晴茫然地摇头:“我不知道啊。”

她和周庆国结婚十几年,周庆国的工资从来没交过给她。

而且每次到月初,离发工资还有几天的日子,周庆国就说需要买什么什么,没钱了,她就给周庆国拿钱。

公安同志又问:“是不是你和周庆国这些年攒的。”

“没有。”蒋晴这次回答的很快,“这么多年,他的工资都花了,他每个月钱都不够用。”

公安同志被蒋晴的蠢给逗乐了,这不明白是二婚丈夫对她藏了私心,偷偷背着她攒钱了呗。

公安同志转身出去,打了个电话到医院。医院那边的同事也问过周庆国了,周庆国说是他这些年攒的工资。

“可是周庆国的媳妇蒋晴说他的钱都用了,每个月还不够用,你再仔细问问。”

“好的。”

等对面挂了电话,公安同志才转身进了屋子,继续坐到姜淳于母女的对面。

“周庆国说是他这些年攒的。”

姜淳于有些无语:“周庆国说你们就信啊,我妈说了,周庆国的钱都花完了,每个月还不够用,还要问媳妇要钱用。”

公安同志看向蒋晴:“蒋晴同志,你确定周庆国的工资都花完了吗?有没有可能是你们两口子的工资一起攒的?”

“不可能。”蒋晴摇头,“周庆国说我们没钱,他每个月还要问我拿钱用。”

公安同志看着蒋晴,很无语。长这么好看,竟然没长脑子,男人说就信,何况还是二婚重组家庭。

明显,这周庆国和她们娘俩玩心眼子了。

姜淳于插话:“公安同志,要不我和你们算算周庆国的收入,和比较大的开销吧。”

公安同志点点头,也行。

姜淳于竖起手指开始算:“周庆国和蒋晴刚结婚的时候,他还是个学徒工,工资是18块,他们结婚办事的钱都是蒋晴出的。六月份转正式工升到28块,56年七月他升为小组长工资是32块。60年九月变成38块,63年二月又涨到了42块,今年过完年三月开始是51。”

说完姜淳于问蒋晴:“是这样的对吧?”

“对。”

蒋晴脑袋有些乱,胡乱地点头,她不记得具体哪一年涨的工资,但是,小鱼说的应该没错。

公安同志也被姜淳于这一连串的数字给说懵了,谁家孩子能记得清清楚楚自己父母是什么时候涨工资的,工资是多少?

“周庆国和蒋晴结婚期间,一共拿了工资五千两百多点,还外债532块。他乡下有个常年吃药的母亲,每个月固定要寄十块钱回去。十二年差不多1440块这样。”

“每年过年回老家,周庆国要给父母50块孝敬钱,一共六百。周庆国两个弟弟结婚,他一人给了二百块彩礼钱。妹妹出嫁,他给了一百块陪嫁。两个弟弟家和妹妹家共七个孩子出生,一人二十。这些加起来,差不多1240块钱左右。”

“扣除我算的这三千多块钱,不算人情往来其他开支,周庆国的工资还有二千块不到。公安叔叔,我想你们应该查查周庆国这些年怎么攒下的六千块,或者你们问问他丢的是不是不止六千,有没有别的东西也丢了?”

公安同志没说话,姜淳于算的只有周庆国的工资。实际上是,蒋晴也有工资的。

姜淳于问:“你们要我算算我妈这些年一共多少工资吗?”

公安同志点点头:“算一下吧。”反正晚上也没事。

蒋晴忙抬起头:“我的工资刚开始是二十八块,后来是三十五块。”

具体那年35的,她也没在意,反正也就是和周庆国结婚两三年后。

姜淳于:“前三年蒋晴的工资每个月是28块,共1008块。后九年,蒋晴的工资一直是35块,共3780块。蒋晴婚后的工资一共是4788块。”

公安同志点头,这么算的,省一点,攒六千块也不可能,除非他们还有其他收入。

姜淳于轻咳一声:“其实我家还有一笔收入。”

两位公安相互对视一眼,还真有啊,那就听吧。

“每个月姜志远,也就是我的亲爸,蒋晴的前夫,会给蒋晴寄五十块钱作为我的生活费。”

说着,姜淳于从包里掏出厚厚的,用橡皮筋绑着的三沓汇款单,“这是取完钱的汇款单,这么多年一共是7200元。”

这可都是原主小心翼翼存下来的。

公安同志把厚厚的三沓汇款单拿在手中,大致翻看了一下,真的是每个月五十,从未间断过。

而且汇款的日期也相同,都是每个月的二十号。

他们这位军人同志的人品是没话说,正常是做不到固定时间打钱的,大概可能是他拿了工资就给女儿寄了过来。

公安同志将汇款单按照原样捆好,淡淡地扫了姜淳于一眼,这个小丫头还和他们玩起了心眼子。

十几年养个孩子用掉一千多,一年一百也不算少了。

估计剩下的钱被继父吞了,这孩子想借他们手拿回来。

正说着话,外面有人把裴景州领了进来:“李队长,这是裴景州,裴局长家的老大。”

裴局长?

海城除了他们公安局的局长姓裴,他还没听过哪个局长姓裴,需要所长过来特意提醒他。



“我当然爱你。”

蒋晴一脸受伤,“你是我的亲闺女啊。”

生小鱼的时候蒋晴疼了三天三夜,受了很多的罪才生下小鱼。

在她最需要姜志远的时候,他却不在身边,才让蒋晴彻底寒了心。

小鱼五岁的时候,蒋晴不愿意继续委屈自己,坚决带着女儿离婚。

姜志远是军人,他要是不愿意离婚,其实这婚也离不了。婚很顺利地离了,姜志远还给她和小鱼一笔钱和一套海城的小楼。

从部队回海城的路上,蒋晴认识周庆国,她觉得她遇到了真正的爱情。

周庆国和姜志远不同,姜志远忙的连家都顾不上。周庆国却细心温柔体贴。

知道她生小鱼受了大罪,连孩子都不让她生。

周庆国说,在他心里蒋晴比孩子更重要,他舍不得她再受一次生孩子的苦。

正是因为这句话,让蒋晴感动了十几年。

一个男人因为心疼媳妇,连孩子都舍不得她生,不是爱是什么。

姜淳于低头,讽刺地笑了笑。

“既然你爱我,那你不知道我这些年,一直受周云云和周文的欺负吗?”

蒋晴没有说话,她其实是知道的。

可她觉得这只是小事,是小孩子之间的矛盾。

周云云和周文是亲姐弟,排斥小鱼很正常。她是后妈,总不能为一点小事就去找继子继女的麻烦。

而且她自认自己这个后妈做的不比亲妈差,日久见人心。

“既然你爱我,那你不知道周庆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背地里对我连个邻居家的孩子都不如?”

周晴摇头:“不会的,你爸他……”

“那年外婆生病,你去海城照顾外婆一个星期,周庆国没给我一口饭吃。”

“不可能。”

蒋晴不相信,“我给你爸钱,让他不会做饭就带你们出去吃的。”

她不相信,周庆国竟然能做出这种事来。

但是小鱼说,蒋晴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小鱼说的都是真的。

“每天早上周庆国给周云云两毛钱买早饭,两毛钱刚好够周云云和周文吃的。”

蒋晴不说话了,两毛钱,只够买两个肉包子加两碗稀饭,或者两根油条加两碗豆浆。

以前她早上没时间做饭,就会给周云云五毛钱,三毛钱买早饭,两毛钱零花。

三个孩子,周庆国竟然只给两毛钱。

不对,就算周庆国给三毛钱,周云云也不会给小鱼买早饭。

也许周庆国不知道三个孩子一顿早饭要三毛钱,蒋晴自己安慰自己。

“周云云和周文中午去周庆芳家吃饭,我去过一次,周庆芳直接给我关在了门外。”

“不可能。”

蒋晴摇头,周庆芳是周庆国最小的妹妹。周家不肯给周庆芳读书,是她劝的公婆,也是她掏钱交的学费。毕业后她想办法在县城给周庆芳介绍工作,介绍的对象。

小姑子一直说,她遇见了世上最好的嫂子,比亲妈对她都好。

她掏心掏肺地对小姑子这么好,她怎么会这么对她的女儿?

她不相信。

蒋晴突然想起,那年她从海城回来,小鱼再也没喊过周庆芳小姑,没喊过周庆国爸。

因为这事,她背后没少说小鱼,说她不懂事,说她这样会让人觉得她没教育好小鱼。

不管她怎么说,小鱼就是不喊周庆芳小姑,不喊周庆国爸。

她觉得小鱼的脾气和姜志远一模一样,就是个犟种。

“周庆国晚上不做饭,他都是带周云云和周文去国营饭店吃。如果被邻居碰见,周庆国就说我想妈妈,闹着不肯吃饭。周文回来会告诉我,他晚上吃了肉,吃了鱼,都是好吃的。”

姜淳于说着说着气笑了,这对母女,简直蠢到一起去了。

周庆国去国营饭店吃饭,不带小鱼。这事邻居都知道,大家背后议论纷纷,只有蒋晴不知道。

蒋晴当然不知道,她除了上班,所有的时间都围着家庭和周庆国转,她和邻居连话都不多说,去哪里知道。

可怜的原主才七岁,在母亲去海城的一个星期。从一个结结实实的小胖子,饿成了小瘦子。

“不会的。”

蒋晴张嘴,想替丈夫辩解,又想起那次她从海城回来,原本养的肉嘟嘟的小鱼瘦了很多。

从那以后,小鱼就没养起来,一直就比普通小姑娘要瘦。

周庆国说小鱼是长个子在抽条,只吃却不长肉,是正常的,她就信了。

那时候母亲生病,父亲身体也不好,她心里装着事,也确实没顾上小鱼。

后来只要她去海城,小鱼就非要跟着。她还说小鱼不听话,没有周云云懂事。

“小鱼,我不知道,我……”

蒋晴张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来,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姜淳于拍拍胸口,默默告诉原主,你看,你妈是爱你的,但是她更爱她自己。去吧,下辈子投胎记得选个好妈妈。

身体里,原身带着失望,哭哭啼啼地走了,姜淳于揉了揉额头。

周庆国和蒋晴都不穷,不但不穷,日子还过的比一般人家好太多。

周庆国拿的四级工资,51块。

蒋晴的工作相对轻松,每个月的工资35块。再加上姜志远寄来养女儿的五十块,蒋晴每个月有85块可以支配。

这些钱,蒋晴几乎都花在家里。

每个月,蒋晴要寄十块钱给乡下的公婆养老,乡下周庆国的那些兄弟姐妹时不时还上来要这要那。

三个孩子上学穿衣吃饭,她和周庆国的人情往来,再加上蒋晴自己原本就不是个节约的人。

钱花的很容易。

周庆国的工资不用交给家里,反正蒋晴有钱。在周庆国的甜言蜜语中,蒋晴也从来不问他要家用。

姜志远离婚的时候给了蒋晴二千块一直没动,周庆国是知道这钱的。

周庆国也动过这钱的心思,一次劝蒋晴把这钱拿出来买房子,蒋晴没答应。

她不缺房子,何况这小县城的房子她也看不上。

第二次,就是前几天,周庆国让她把钱拿出来给周云云买个工作,这样周云云就不用下乡。

蒋晴也不同意,说要买工作也应该先给小鱼买。

他们俩都知道,现在正是知识青年下农村的时候,工作哪里那么好买的。

能托关系弄到一个工作已经谢天谢地,只要一个买了,另一个必须要下乡。

她爱周庆国不假,但是她不能拿姜志远的钱给周云云买工作,让自己的女儿下乡。

如果姜志远知道了,也不会放过她和周庆国的。

但是她没想到,因为这件事,周庆国竟然把生病的小鱼丢在雨地里。
"



大概是写这本书的作者特意设定的。

原主死,蒋晴不得不高龄生子,蒋晴死了才能给周庆国的白月光腾位置。

周庆国的白月光,和眼里只有周庆国的姜晴不一样,那就是个面甜心苦的女人。

有脑子有手段,是绿茶中的白莲花。

想到周庆国的白月光,姜淳于眼皮一跳,她好像漏了什么情节。

姜淳于难得沉默下来,她得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漏了什么。

白月光……

对了,姜淳于想起来了,周庆国其实在蒋晴没死前,就和这个白月光勾搭到了一起。

看了垂首坐在自己床边的蒋晴,姜淳于叹了口气。

她要不要治治蒋晴恋爱脑?

有点麻烦哎!

何况原主都走了,这个身体彻底归于她,她是真的一点都不想管蒋晴的。

别说蒋晴不是她亲妈,就是她亲妈这样的她也敢翻脸。

蒋晴不知道姜淳于心里所想,她现在脑子乱的很。

她是家中独生女,从小就是娇生惯养,没受过一点苦。在她的周围都是好人,她从来没把人心想得这么坏。

女儿的话,几乎颠覆了周庆国和周庆芳在她心目中的样子。

她不相信小鱼说的,但是她了解自己的亲闺女,小鱼不会撒谎。

到底哪里出了错?

看着失魂落魄的蒋晴,姜淳于叹了口气:“以后你和周庆国好好过,等你不想和周庆国过了。你就告诉我,我来接你。”

蒋晴猛地瞪大眼睛:“小鱼,你要去哪?”

“我准备去海城生活。”

“不行。”蒋晴摇头,“你一个人去海城,我怎么能放心。”

姜淳于懒的和蒋晴争辩:“那我去找我爸。”

反正她快成年了,到时候她留在海城,蒋晴也不能怎么样她。

她才不会刚从后爸的火坑跳出去,就跳进后妈的冰窖。

“不行。”

蒋晴还是拒绝,她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闺女,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姜志远。

“我差点被周庆国害死,这个家我已经待不下去了。如果继续待下去,迟早会出事的。”

“不会的。”

蒋晴没忍住,红了眼眶,她会护住小鱼的。

“你就不怕我把你这个家搅和散?我已经死过一回了,以后绝对不会在容忍周庆国父子三个人的。你要想以后的日子过的鸡飞狗跳,那你就留着我。”

蒋晴紧紧盯着姜淳于,这是她的女儿吗?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

以前的小鱼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

姜淳于不管蒋晴的脸色有多难看:“我要是去姜志远那,以后他肯定不会再给你寄钱。你一个月的工资自己用足够了。养家是男人的事情,蒋晴,你要对自己好点。”

蒋晴看着自己亲生的女儿,确定,这不是她的小鱼。

不是她疼了三天三夜,拼了命才生下的小鱼。她的小鱼不会连妈都不叫了,而是叫她蒋晴。

姜淳于看蒋晴的样子,准备下剂重药。

“居委会是不是通知,让我们家去一个孩子下乡?”

蒋晴愣愣地点了点头。

确实是通知了,就是因为这通知,她和周庆国置气,就没注意到小鱼生病,等发现小鱼高热起来已经是晚上。

外面下雨,周庆国说他送小鱼去医院,周庆国有自行车,她就同意了。

谁知道半路上周庆国又回来,说小鱼有人送了。

两天没说话,周庆国又伏低做小地纠缠,她就半推半就依了他一回。

等赶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说小鱼有几分钟心跳都停止了,她才吓出一身冷汗。

想到那时候荒唐的自己,蒋晴有些茫然,她是这样的母亲吗?

难道这些年,她对小鱼的爱,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好那么多?

也难怪小鱼变成这么陌生的模样。

是她的错,她只想着自己,却忽略了女儿的感受。

“我去我爸那,这样就不用下乡。”

蒋晴心里有些松动:“可是你爸这么多年不可能没结婚没孩子,如果那边也要你下乡,你怎么办?”

“你不用管,那是姜志远的事情。姜志远真要不管我,我就再回来,到时候你给我去海城买个工作。”

蒋晴思索良久,才轻轻点了点头:“好,那你去你爸那。”

这样对大家都好。

母女俩同时松了一口气,安静的屋子里,一时连空气都凝固起来。

蒋晴在女儿的注视中如坐针毡,她起身收拾起床头柜上的饭盒:“那我先回去,等你身体养好了再去。”

“不用,我明天就走。”

蒋晴紧咬下唇,才没让自己哭出声来:“那我回去给你收东西。”

“妈。”

就在蒋晴收拾好饭盒准备走的时候,姜淳于喊住了蒋晴:“我记得爸给我在海城留了一套房子。”

蒋晴不解地看向女儿:“你问房子做什么?”

“这房子是爸留给我的吧?”

蒋晴只能点头。

“我这次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说不定过两年就要结婚。既然这房子是我爸给我的,你现在把房本给我,就算是我的嫁妆。”

“好。”

蒋晴胡乱地抹了把脸,“我回去把房产证找给你。”

她拿着房本也没准备自己留,这是小鱼的东西,那就给小鱼。

省的到时候小鱼去了姜志远那,姜志远再回头问她要,这样反而更难堪。

“那我和你一起回去吧。”姜淳于害怕蒋晴转头后悔。

“你身体……”

“我身体没事。”姜淳于穿上鞋,指挥蒋晴给她办出院,给她收拾东西。

等办完出院收拾好东西,母女俩往外走的时候,姜淳于又开了口:“妈,那你给我什么嫁妆。”

蒋晴一手拎着饭盒茶缸瓷盆,一手拎着姜淳于的东西,站在原地愣住了:“我……我还有些钱。”

“这些钱,你准备留给周云云买工作吗?”

蒋晴一咬牙从随身带的小包里掏出一个折子:“这里面是二千块钱,是你爸当初给我的,都给你。到时候你爸要问,你就说房子钱,我都给你了。”

因为周庆国要她给周云云买工作的事情,所以这几天她把折子一直随身带着。

这么多年,她的工资和姜志远寄给小鱼的生活费都用在了周家,确实对小鱼不公平。

这钱不如让小鱼带着,反正她以后还有工资。

“好。”

姜淳于毫不客气地接了过去,“我会告诉爸的,钱和房子你都给了我。”

蒋晴松了一口气,这样也好,省的到时候说不清,还让姜志远误会。



这一晚,姜淳于蒋晴都去了派出所。

周庆国被紧急送去了医院,据派出所的民警说伤的稍微有点重,断了两条肋骨,尾椎骨也有些开裂。

周庆国哭喊着是姜淳于打的他,是蒋晴和姜淳于偷他的钱,让公安把她们抓起来劳改。

钱和大黄鱼被偷这件事太严重了,对周庆国的打击十分巨大。

不会那么巧,蒋晴和姜淳于来海城,他的钱和大黄鱼就没了,肯定是她们娘俩拿回了海城,藏了起来。

他一直以为蒋晴是好的,没想到最后竟然给他来了个大的。

等于这些年都是他在养着蒋晴俩娘。

装出来的好人,一旦翻脸,那张嘴脸就尤为难看。

蒋晴不可置信地看着哭喊的周庆国,不可置信地倒退了几步,捂住了嘴,才没哭出声。

就在这一刻,蒋晴的精神世界坍塌了,她再也不相信什么狗屁的爱情。

公安同志虽然有些同情更弱小的蒋晴和姜淳于,不过职责所在,该问的还是要问的。

询问的公安最感兴趣的是,姜淳于是不是会功夫。

就这么一个看上去娇娇弱弱的小姑娘,如果不是有功夫的话,怎么能一脚踢飞周庆国。

周庆国身高一米八多,这两年心胖体宽,体重已经直逼一百六。

换他们这样经过训练的成年男子来踢,也不能说一脚大门口一脚踢到院门口,又不是皮球。

“我不会功夫,我亲爸是军人,小时候跟着他学了几招防身术。”

“你爸是军人?”

“对。”

姜淳于点头,“我能给我爸打个电话嘛?”

“可以。”

姜淳于给姜志远打了个电话,说了现在的情况,她可能暂时去不了京城。

“没事,小鱼,你别怕,我让裴景州去一趟,他老家就是海城的。”

姜淳于同意了,挂了电话,在等待裴景州来的时间,公安同志按例询问。

“周庆国是你踢的吗?”

“是我踢的。”

“你为什么要踢他?”

姜淳于回答的也很爽快,“因为他差点掐死我妈。”

蒋晴手腕上的青紫,还有她脖子上的掐痕,还是很明显的,一看就是被家暴了。

公安同志听她是军人的孩子,态度就明显和缓了许多。再见到蒋晴身上的伤,对这娘俩越发和颜悦色。

不过,就算是知道这两人无辜的,该问的还是要问。

“那么你有没有拿庆国说的一千块钱现金,还有五千块钱的存折。”

“没拿。”姜淳于一口否定。

她绝对不会承认的,这可不单单是钱的事情,还有十根大黄鱼呢。

“确定没拿?”

“没拿。”

姜淳于一点不心虚,她现在还是未成年呢。

虽然不知道自己亲爸是什么官职,不过看晚上来的裴景州穿着四个袋的军装,想来她亲爸官职应该还可以。

这件事往大了说,周庆国是入室伤人,她是正当防卫,英勇救母。

往小了说,这是家庭矛盾,后爸欺负亲妈,继女护着亲妈,打起来也正常。

姜淳于一点都不带担心的,坐在那,稳的一比。

这可是她第一次被派出所同志请来过夜,等回头和姜志远同志好好聊聊,她这个可怜小闺女委屈大了。

薅羊毛就要找羊毛厚实的薅,很明显蒋晴女士已经被薅秃了,被姜淳于排除在外。

至于姜志远同志,目前尚未见面,实力不详。

只要他不恋爱脑,不是耙耳朵,估计还能薅几把。

看了一眼进了派出所就一直哭哭啼啼的蒋晴,姜淳于往旁边坐了坐,有些嫌弃。

原主这个妈,缺点一大堆,优点没几个。

你要么就坏,坏的神憎鬼厌,直接让你下线,读者也爽快解气。

你要么就像个正常的母亲一样,虽然小毛病有,但是大是大非上没问题,最后还能给你洗洗白,来个母慈女孝。

最怕就是蒋晴这种母亲,你说她坏吧,她其实对原主挺好。你说她好吧,原主的死和成长中的磕磕坎坎,都是因为她。

气人不?

憋屈不?

姜淳于想,我要是穿个真假千金的小说就好了,起码还能换个妈。或者是二选一,两个里面挑选一下。

总有一个适合她。

如果一个好的都没有,就两个都不要,干脆利索。

喜欢面子工程的,就逢年过节拎两包红糖尽孝,走的时候,有钱的搞钱,没钱的搞粮。

不喜欢面子工程,直接和她断绝关系的,那就更好了,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现在这种最没得选,只能想办法远离蒋晴,不然她怕自己会发癫,连蒋晴一块揍。

总不能剔骨还父,割肉还母。

对面的同志敲敲桌子,提醒面前的母女两人收回注意力。

公安同志看了一眼捂着嘴,哭的眼睛红肿的蒋晴,这个妈还不如一个孩子,难怪会和军人的老公离婚。

“蒋晴同志,你有没有拿周庆国的钱和存折?”

“我……没……拿。”

蒋晴哽咽出声,“我根本不知道周庆国有钱。”

公安同志问:“周庆国说他的钱和折子是你们拿了,你们俩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没拿?”

姜淳于立刻坐直了身体,脑海中几个大字一闪而过“不要陷入自证的陷阱”。

“周庆国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我们拿的。”

问话的公安同志笑了,这个小姑娘有点意思。妈妈不行,养个闺女却不错,应该像她那个当兵的爹。

姜淳于不紧不慢地出声,“六千块钱,装在包里也要有很大一包。我们从安阳县过来,坐大巴三轮摩托,路上遇见那么多人,你们可以去查的。”

“不过,我们包里确实有钱,是两千块钱,是我昨天在银行取的。”说着姜淳于欠身,将两本存折放到了桌子上。

一本是她取钱的存折,一本是她今天早上办理的新存折。

她未满十八岁,这折子是蒋晴陪她办的,办好后蒋晴女士还给姜淳于买了个新包。

两个折子就装在新包里。

“上午取的两千块钱已经被我们存进了银行。”

说着姜淳于指了面前的两张存折,“下面那个新存折是我们今天存钱的时候刚办的。对了,取钱的事情,我家巷子口的牛大叔可以证明,是他送我们去的汽车站。”

这些都可以查证,现在也没监控,姜淳于根本不怕。

她是去取钱了,但是谁也不能证明她取的是周庆国的钱。

唯一有问题的地方就是在银行,两个折子取钱的时间一前一后,太近了些。
"



正房三间加上两侧的耳房都是坐北朝南,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加各一耳房,整个院子,都是青砖灰瓦白墙红漆。

院子里的两棵石榴树长得十分茂盛,此刻花开正艳,分外红火,将整个院落都照的精神了几分。

后罩房姜淳于只大致扫了一眼,越看越心惊。

四合院很好,可是她未必能保住啊!

这个时候,这么完整宽大的一个院子,竟然没成为‘经租房’,就这么空置在这里?

姜志远有多大能力她不知道,反正她知道,树大招风。

姜淳于不是一点历史都不知道的,她记得60年,京城全市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24平方米。

也就是说,一个七口之家,老少三代,实际居住面积也就二十平方左右。

她,姜淳于,一个穿书者,何德何能,能占着这么大的一个房子不住?

是怕死的不够快吗?

往外走的时候,李开明问:“现在去办过户还是再转转?”

姜淳于:“我想先给我爸打个电话。”

“那行。”李开明点头,三人又到了离的不远的邮局。

邮局打电话的人不少,排队的时候,李开明还特意买了瓶汽水,递给排队的姜淳于。

“你在这里排队,我和裴景州去外面抽根烟,你打完了出来就行。”

姜淳于点头,看着李开明和裴景州去了外面抽烟。

很快轮到姜淳于,电话接通的,那边传来姜志远的声音:“喂,我是姜志远。”

“我是姜淳于。”

“哦。小鱼啊,房子弄好了吗?你什么过来?我……”

“爸。”

姜淳于急忙打断姜志远的话,“我想问你,我们家的房子这样空着不住人行吗?符合国家的政策吗?”

电话那头,姜志远正斜靠在桌子上,闻言立刻站直了身子。

“有什么问题吗?”

电话里,姜淳于也不敢说的太明显,只含糊道:“我觉得房子空着太浪费,不如租出去。”

姜志远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租出去?为什么要租出去?

以他现在的身份,想要什么样的房子都可以有,只是因为这房子是父母留下的,才会更珍惜一点。

小鱼要把房子租出去,姜志远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孩子很缺钱吗?转念又一想,不对,小鱼不缺钱,她说了蒋晴把离婚时候的两千块钱给了她。

不缺钱,那么为什么要把房子租出去?

姜志远的脑海中闪过刚才姜淳于的第一句话,我们家的房子这样空着不住人行吗?符合国家的政策吗?

她为什么这么问?这孩子是意识到了什么?

姜志远没继续往下问,只说了一句:“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李开明商量一下,他是爸爸以前手下的兵,你完全可以相信他。不过有一点,爸爸要问清楚,小鱼,你想把房子租出去不是为了钱吧?”

姜淳于忙摇头:“不是,我不缺钱。”

听她这么说姜志远就放心了,他这个女儿虽然已经十几年没见面,但是通过这两次通话,姜志远还是很放心的,这孩子像他,聪明着呢。

换成别人家十几岁的孩子,哪里能想到房子空着不好,得租出去。

他这个闺女,可以啊!

临挂电话前,姜志远突然问了姜淳于一句:“小鱼,你给你妈打电话了没有?”

姜淳于“啊”了一声,只能老老实实说:“还没,等给你打完再打。”

听说女儿没想起来给妈妈打电话,姜志远心里美滋滋的。别以为隔着电话他听不出来,要不是自己说,估计这丫头都不记得给她妈打电话。



母子俩回海城,走的匆忙。

蒋晴带了一个随身的小包,是她平时出门常用的,里面装着钱包钥匙等杂物。

还有个自己做的布袋子,装的是她和姜淳于的换洗衣服,加上刚取的二千块钱。另外还有个网兜,里面装的是在供销社买的东西。

姜淳于只有个口书包,斜挂在肩头。

不管怎么看,也能看出这娘俩没带什么东西。

蒋晴有些懊恼:“早知道给你东西收拾一下带过来,直接从海城走,省的你还要回去拿东西。”

姜淳于不以为然:“不用回去拿了,我以后又不是不回来。”

除了钱房子这些值钱的,姜淳于对原主的东西都不感兴趣。

“对不起,这些年妈妈没有做好。”蒋晴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间流出。

姜淳于不是原主,没有被感动到,反而觉得有些烦躁。

要不是因为原主的执念太深,她都不稀罕和蒋晴说那么多话。

迟来的深情比草贱,换成母爱也没高贵到哪里去。

姜淳于没说话,静静地看着窗外。

蒋晴父母的房子在黄浦区,离有名的和平饭店很近。

房子是普通的民房,三间正屋,两间厢房,一个不大的院子。

娘俩拎着东西准备开门的时候,旁边玩耍的几个孩子问:“你们找谁啊,我们怎么没见过你们?”

别看只是一群孩子,这个时候警惕性还是很强的。

蒋晴一愣,没想到有一天回家会被人问她是谁,来找谁。

此地本是老树根,新生枝丫不识君。

最可悲的不是“儿童相见不相识”,而是“残门绣锁久不开”,当年高堂还在,而现在只留下她形单影只。

姜淳于从口袋里摸出一把糖,笑着给他们一人分了一颗:“这里是我们的家,我和妈妈回家。”

“骗人。”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吃了糖也不嘴软,“这里的人我都认识,我都没见过你们。”

直到蒋晴母子俩开了门进屋,还能听见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问旁边的小伙伴,刚才那是谁,她们家真的在这吗?

三年没有回来,院内荒草丛生,屋里满是灰尘。

姜淳于双手插兜,站在门口看着蒋晴收拾。

她不是什么勤快的人,蒋晴在周家任劳任怨,那也不差多做这一点。

蒋晴做事确实是干净利索,匆匆扫了地,擦了家具,又把地拖一遍,屋里完全大变样。

趁着太阳还有个尾巴,被子抱出去晾晒去湿气霉味,再把席子刷一刷。

伺候周家父子十几年了,蒋晴已经习惯了这些家务。

等姜淳于从外面拎着两碗馄饨回来,家里几乎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累了吧,我给你买了你爱吃的馄饨。”

姜淳于将馄饨放饭桌上,把新买的筷子拿到水龙头上去洗。

这几年没人住,屋子里水电竟然都有。

蒋晴洗了把脸,疲惫地坐了下来,接过女儿递过来的筷子,低头小口地吃着馄饨。

她一直惦记马路对面国营饭店的这一口馄饨,皮薄馅大,加了虾米和紫菜的汤也一如既往的鲜美。

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吃个茶叶蛋,还热乎着呢。”

姜淳于殷勤地给蒋晴剥了个茶叶蛋,这些小事她还是乐意做的,毕竟房子还没过户到她手上。

她也不是想把蒋晴家底掏空,只是怕蒋晴见到周庆国恋爱脑又犯,到时候白白便宜别人。

三十多年的老房子看着普通,等拆迁,那可就不普通了。

房子她先拿到手,到时候拆迁的时候,她就要房子。给蒋晴留一套,等她被周家父子抛弃的时候,可以养老。

母女俩吃了饭,又借了隔壁,也就是刚才虎头虎脑小男孩家的煤炉子,烧了两锅开水洗澡。

五月的天气有点热,母女俩一路风尘仆仆,不洗觉没办法睡。

洗完澡,蒋晴洗衣服,姜淳于坐在廊檐下吹风。

周庆国六千块,加上蒋晴的二千块,她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海城买房子。

老破小筒子楼不考虑,去郊区乡下可以买大一点的宅基地,或者自己建也行。到时候把户口落在村里,等拆迁的时候就发了。

就算对方反悔,她户口都在村里,对方也只能咬牙认了。

这些都是姜淳于看小说学的奇奇怪怪的知识,不知道有没有用,回头打听打听。

洗完衣服的蒋晴扭头,就看见坐在廊檐下的闺女正在发呆。

小鱼的那张脸和姜志远最少有五六分相似,同样一张脸,姜志远是丰神俊朗,气质不凡。

小鱼就多了几分女孩子的柔和,明眸皓齿,如花似玉。

说小鱼像姜志远,不如说小鱼更像她那个红颜多薄命的奶奶。

她嫁给姜志远的时候,婆婆已经去世多年。

蒋晴也只是在照片中见过她的婆婆,哪怕是一张黑白照片,也漂亮的让人心生欢喜。

小鱼从小就漂亮,简直就是姜志远的命疙瘩。

她说要离婚带小鱼回海城,姜志远那个上了无数次战场的人,竟然红了眼睛。

后来,她带着小鱼走,姜志远追着火车跑了很远。

看着姜志远那副狼狈的样子,蒋晴差点就心软想回头。

“小鱼,你要不要给你爸打个电话。”

蒋晴晾好衣服,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你要去你爸那,总要提前告诉他一声,让他也好有个准备。”

最主要的是,这些年姜志远除了每个月给小鱼寄钱寄东西,父女俩几乎没什么联系。

也就是逢年过节,她会让小鱼给姜志远打个电话。

电话有时候姜志远能接到,有时候还接不到。

这对父女俩,分开后就再没见过。

她都觉得姜志远可能没那么爱小鱼,可他月月寄钱,有好吃好玩的就巴巴寄过来,也不像不爱小鱼的样子。

估计还是因为忙,之前顾不上媳妇后来顾不上孩子。

姜志远不知道小鱼在她身边过的怎么样,同样,她和小鱼也不知道姜志远的事情。

有没有再婚,有没有生孩子,职位有多高。

父子俩,比陌生人也好不了多少。

现在小鱼要去姜志远那,也不知道姜志远愿不愿意,还有姜志远的媳妇,会接受且善待小鱼吗?

电话接通的时候,蒋晴看了一眼双手插兜,无聊地踢着石子的小鱼。

确定这个孩子不肯接电话,蒋晴只能无奈地自己拿起了话筒。

每年小鱼和姜志远通两到三次电话,她都是远远地站着,从来没和姜志远说过一句话。

这次还是她们离婚后,第一次听见姜志远的声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