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亲临学堂,为首批学员训话。
望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朝气和求知欲的面孔,林宇深感责任重大。
他亲自担任主讲教师,从最基础的物理知识讲起,深入浅出地讲解光、热、力、电等原理,并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让学员们直观地感受物理的魅力。
在讲解杠杆原理时,林宇让工匠打造了一个巨大的杠杆装置,邀请几位学员上台,轻松撬动了一块重达千斤的巨石。
学员们惊叹不已,对物理知识的兴趣瞬间被点燃。
课后,一位学员兴奋地说:“原来一根棍子加上支点,就能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林先生的学问,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随着教学的深入,林宇开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他组织学员们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其中改良水车和研发连发弩成为了重点项目。
在改良水车的过程中,林宇带领学员们对传统水车进行了全面剖析。
他运用流体力学知识,优化了水车的叶片形状和角度,使其在水流冲击下能更高效地运转。
同时,他还引入了齿轮传动系统,实现了水车的变速和转向控制,大大提高了农田灌溉的灵活性和效率。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改良版水车终于研制成功。
林宇在长安郊外的农田里进行了现场演示。
随着水车的缓缓转动,清澈的河水被源源不断地提升到农田中,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围观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对林宇的发明赞不绝口。
李世民得知后,立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改良版水车,为大唐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连发弩的研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林宇借鉴现代枪械的设计理念,采用弹簧储能和弹匣供弹的方式,成功研制出了一款可连续发射十支弩箭的连发弩。
这种连发弩操作简便,射速快,威力大,极大地提升了大唐军队的战斗力。
为了检验连发弩的性能,李世民亲自观看了军事演练。
在演练场上,士兵们手持连发弩,如疾风骤雨般向目标发射弩箭,瞬间将靶场的稻草人射得千疮百孔。
李世民见状,龙颜大悦,当场决定将连发弩列为大唐军队的制式武器,并命令兵部加大生产力度。
随着改良版水车和连发弩的成功推广,林宇在大唐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