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捡到一朵纸扎玫瑰,偷偷揣在兜里带回家。
晚上睡觉,突感鬼压床,惊醒发现一男鬼胸前挂着红绸冲我狞笑。
“拿了我的花就是我的人了”1我从没想过,一朵纸玫瑰会彻底改变我的命运。
清明时节,我作为民俗研究学者前往云雾山区调研传统祭祀文化。
这个偏远山区保留着许多已经失传的民俗习惯,是我博士论文的绝佳研究对象。
雨丝如针,刺得脸颊生疼。
我撑着伞,踩着泥泞的山路,记录着村民们祭祀的方式。
当地人对我这个外来者充满戒备,只是礼貌性地回答问题,却不愿深谈。
“小姑娘,别乱跑,山里有些地方不干净。”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拉住我的手臂,神色凝重地警告。
我礼貌地点头致谢,却没放在心上。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早已习惯用理性思维看待这些所谓的“迷信”。
傍晚时分,我在一处荒废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座无名坟墓。
坟前没有任何标记,只有一束早已枯萎的野花和几张被雨水浸湿的纸钱。
正当我准备离开时,一抹鲜艳的红色吸引了我的目光。
那是一朵做工精美的纸玫瑰,红得像血,在灰暗的雨天格外醒目。
它被小心地放在坟前的石块上,看起来像是刚放不久,没有被雨水打湿。
“这工艺...”我拿起纸玫瑰,惊叹于它的精致。
每一片花瓣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绽放。
作为研究者的本能让我决定带走它——这显然是某种特殊祭祀的一部分,值得深入研究。
我小心翼翼地将纸玫瑰放入防水袋中,塞进背包。
就在我转身的瞬间,一阵冷风突然袭来,吹得周围的树枝剧烈摇晃,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咯吱”声。
“是要下大雨了吗?”
我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空,加快脚步往山下走去。
回到村里租住的小屋,我冲了个热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开始整理今天的调研资料。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雷声轰鸣,闪电不时照亮整个房间。
我从背包里取出那朵纸玫瑰,放在桌上仔细观察。
在台灯的照射下,我发现花瓣上有细小的文字,像是用毛笔书写的古体字,但因为太小,我看不清内容。
正当我拿起放大镜准备查看时,一道闪电劈下,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