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可靠。
我动用了不少邻国的眼线,终于有人成功打入了皇族内部。
这才发现,所谓的维和只是邻国国主打出的幌子,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出兵谋反!”
朱黎咬了咬嘴唇,说道:“爹,行云,不管怎样,我绝不能成为两国博弈的棋子。
若真如密报所言,我嫁过去也只是羊入虎口。”
朱权眉头紧锁,来回踱步:“但是出兵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朝堂之上,必然会有诸多反对之声。”
杜行云早有准备:“朱大人大可放心。
我已联络了朝中几位老臣,他们也认为此事关乎国家存亡,愿意在皇上面前为出兵之事进谏。
如今我们手中有这密报为证,只要皇上能下定决心,定能先发制人。”
正说着,一位家丁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对朱权:“老爷,宫里传来消息,皇上召集了朝中大臣,商议的正是郡主赐婚之事。”
朱权脸色一变:“看来不能再拖了,杜公子,我们这就进宫面圣。”
朝堂之上,大臣们正争论得面红耳赤。
当杜行云呈上密报,众人传阅之后,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陛下,如今邻国局势复杂,郡主嫁过去恐有性命之忧,且他们狼子野心,妄图谋反。
臣以为,此时出兵收复,方能保我边境平安。”
杜行云上前一步,高声说道。
一位年迈的大臣站出来反对:“杜大人,出兵之事,谈何容易。
一旦失败,两国交战,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杜行云看向这位大臣,诚恳说道:“李大人,我理解您的担忧。
但如今若不主动出击,待邻国谋反成功,他们必然会挥师南下,到那时,百姓遭受的苦难只会更深重。”
皇上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众爱卿,此事关乎国家兴衰,朕需仔细斟酌。”
朱权也上前一步:“陛下,老臣恳请您三思。
小女之事虽为小事,但国家安危乃重中之重。
杜公子的方案,或许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皇上陷入了沉思,大殿内一片寂静,只听得见众人紧张的呼吸声,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上的最终裁决。
就在这时,一位小太监匆匆跑上殿来,跪地禀报道:“陛下,边关急报!”
皇上脸色一变,急忙接过战报,匆匆浏览后,脸色愈发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