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巫祝章一的其他类型小说《微子三逃三归的商末漂流记巫祝章一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瓯鹿风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一卷殷商长公子(前1076-前1046)章一|
《微子三逃三归的商末漂流记巫祝章一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第一卷 殷商长公子(前 1076 - 前 1046)章一 |
祭台上,纣王则举着玉刀,脸上带着疯狂的笑容,嘴里说着 “听说圣人之心有七窍”。
随着玉刀落下,比干的鲜血溅在台阶上,那形状竟像一朵盛开的梅花。
“七窍玲珑心,原来会渗血。”
微子启喃喃自语,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与墨迹混在一起,在龟甲上晕开一片暗红的云纹,仿佛是一幅悲伤的画卷。
<突然,地窖的石门 “吱呀” 一声被打开了,那声音在这寂静的地窖里显得格外刺耳。
妲己的侍女端着青铜酒樽走了进来,她眉间的花钿在昏暗的火光下泛着冷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
“王叔受惊了,娘娘特赐醒酒汤。”
侍女的声音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温度。
微子启盯着酒樽里翻涌的黑雾,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想起比干临终前说的话 “这妇人眼尾有朱砂痣,像玄鸟的尾羽”。
他心中一动,故意手滑,打翻了酒樽。
那黑酒泼在地上,竟发出滋滋的声响,仿佛是在燃烧一般。
墙角的猎犬闻到气味,凑过来舔舐,突然,猎犬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化作一团祥云腾空而起,只留下几片雪白的羽毛,在空气中缓缓飘落。
妲己的身影从雾中缓缓浮现,她嘴角带着一丝冷笑,那笑容仿佛能看穿人心。
“微子王叔果然聪慧,这玄鸟泪酒,本就是给你试天命的。
女娲娘娘命我加速商亡,你以为凭你们几个的龟甲弹幕,就能逆转天数?”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指尖划过微子手中的《微子之命》,龟甲在她的触碰下,突然发出耀眼的金光。
“记住此刻的痛,将来治宋时,才懂仁政不是刻在龟甲上的漂亮话。”
说完,妲己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
等妲己消失许久,微子启才回过神来,他发现掌心不知何时被龟甲边缘划破,鲜血滴落在 “克绍殷统” 四字上,那殷红的血迹竟与当年他出生时眉间的朱砂痣隐隐呼应。
远处,传来摘星楼的乐声,那声音在暴雨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虚幻,又像是商王朝即将崩塌的前奏,声声敲打着微子启的内心。
第二卷 朝歌流浪者(前 1046 - 前 1043)章三 |
的香气混杂在一起,弥漫在整个房间里。
“启儿来瞧瞧,” 比干抬起头,看到微子启,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举起一片裂纹错乱的龟甲说道,“昨日太子殿下亲自灼龟问卜,说焦味才是神谕,你看这纹路,竟像酒池的形状。”
微子启好奇地凑近细看,只见龟甲上那些歪扭的刻痕,真的很像一个倾斜的酒樽,而在酒樽的边缘,还点缀着几个小人形,仔细一瞧,便知道那是祭祀用的人牲。
微子启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上个月的一幕,那时他随父王安葬祖母,按照惯例,本应杀三牲祭天,可太子辛却坚持要用战俘来代替祭祀,还大言不惭地说 “活人的惨叫更能取悦祖先”。
当时,父亲的脸色比青铜鼎上那狰狞的饕餮纹还要阴沉,可最终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 “太子仁厚,懂得废物利用”。
岁月悠悠流转,微子启十四岁了,这一年他开始掌管鹿台粮仓。
他一心想着为百姓谋福祉,推出了 “井田均役制”,打算把王室的私田分给庶民耕种,然后按照收成的比例来纳贡。
他为了让这个计划更加清晰明了,特意在龟甲上画了九宫格示意图,还拉着以 “阴阳怪气” 著称的箕子王叔,一同去见纣王 —— 那时的纣王,还只是太子辛。
他们还未踏入殿内,便听到里面传来酒器碰撞的清脆声响,以及阵阵嬉笑之声。
走进殿内,只见辛斜倚在玉几上,一副醉醺醺的模样,鬓角还沾着葡萄皮,显得十分狼狈,而在他的脚下,躺着几个醉倒的宫女,场面一片混乱。
“王兄的仁政,” 辛打了个响亮的酒嗝,伸出指尖划过龟甲上的方格,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的笑容说道,“不如人牲的惨叫动听。
你看这井田,每格都像囚笼,庶民若没了敬畏,祖先的在天之灵岂不要饿肚子?”
说着,他突然一把抓起龟甲,狠狠地抛进了旁边的炭盆之中。
那火苗像是被激怒了一般,“轰” 地一下窜了起来,瞬间将微子精心刻制的纹路烧得扭曲变形,仿佛是在宣告着他的计划的破灭。
箕子见状,悄悄地扯了扯微子的衣袖,微子启转过头,看到这位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王叔,此刻眼中竟闪过一丝恐惧。
回宫的路上,微子启摸着袖
问吉凶,袅袅升腾的青烟,伴随着龟甲裂纹的呈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神谕。
而西区,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新天地。
微子启引入了周先进的农耕技术,百姓们在他的带领下,干劲十足地开垦梯田,种下粟米的种子。
每到年终,他便会拿出青铜鼎,根据产量为辛勤劳作的百姓发放奖金,那鼎中闪耀的光芒,是对百姓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丰收的期许。
为了平衡两派贵族,微子启可谓煞费苦心。
在议事厅中,他特意摆上两个青铜簋,左边那个,安静地装着龟甲,代表着商的传统;右边的,则盛满了粟米,象征着周的新风。
每次开会,气氛总是剑拔弩张,贵族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而微子启则胸有成竹,定下规矩:谁先拍案,便先用谁的方案。
这看似简单的规则,却巧妙地化解了无数次激烈的矛盾,让双方都有了表达的机会,也让决策得以顺利进行。
要说微子启最得意的创举,那非 “甲骨文盲盒” 计划莫属。
他命人将宋国的律法,工工整整地刻在不同的龟甲之上,随后如同埋下宝藏一般,将这些龟甲随机分散到都城的各个角落。
百姓们在日常劳作、行走间,都有可能幸运地挖到。
一旦挖到,便能凭借龟甲兑换粮食或布匹。
这可不得了,整个商丘城瞬间沸腾起来,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人们低头寻找的身影。
有一次,一个朴实的老农,在田间劳作时,犁头不经意间翻出了一块刻着 “不得酗酒” 的龟甲。
这老农也是个直性子,当下就扛着犁,气势汹汹地跑去砸了酒肆的招牌。
这一闹,效果立竿见影,宋国的酗酒率如同坐了滑梯一般,直线下降了 60%。
周公旦听闻此事,特意前来视察。
走在商丘的街头,他看到百姓们围蹲在一起,兴奋地猜测着手中龟甲的内容,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周公旦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王叔这普法手段,可比我那《周礼》生动有趣多了,真乃奇思妙想!”
微子启笑着回应,手指向周公手中的《周易》竹简:“公旦啊,你瞧你这卦象排版,密密麻麻的,看着就让人眼晕。
再看看我们商的甲骨文,留白之处皆是天意啊。
这就好比这宋国的百姓,既要有规
矩的约束,也得有喘气的空间,如此才能安居乐业。”
周公旦若有所思,目光移向微子案头的青铜 KPI 考核表,上面用朱砂醒目地标着 “祭祀完成率粮食增产率百姓幸福度”。
他心中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为何武王会如此放心地将殷商遗民交予微子启治理 —— 这哪里是亡国贵族,分明是一位精通平衡之术、深谙治国之道的卓越 CEO。
章六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