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赵凌嬴政结局免费阅读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番外

赵凌嬴政结局免费阅读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番外

夏山河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赵凌还是要将扶苏迎回咸阳吗?而且时间都确定为两日之后……大臣们还在满脑子寻思赵凌究竟想要做什么。赵凌话锋一转,突然问道:“诸位大臣,大秦祖制,嫡长子继位,可有此事?”这话问得,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吗?赵凌都已经掌控整个咸阳,三大氏族也俯首听命了,这个时候,你偏偏自己问出这个问题,叫人如何回答?你不问,大家都不提,你只需要随便找个理由,说扶苏不能来咸阳了,甚至狠心一点,让扶苏在回咸阳的路上发生一点什么意外,大家都心照不宣。你自己偏要提,众目睽睽之下又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等会儿真回答了你又不高兴,哎哟,你说你这是干嘛啊?就这件事,昨日喊得最厉害的那群人不是自刎就是被罢官,现在赵凌又问,是想逼百官都不认大秦祖制吗?众人等着重新瓜分权势利益,...

主角:赵凌嬴政   更新:2025-04-11 15: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凌嬴政的其他类型小说《赵凌嬴政结局免费阅读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番外》,由网络作家“夏山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赵凌还是要将扶苏迎回咸阳吗?而且时间都确定为两日之后……大臣们还在满脑子寻思赵凌究竟想要做什么。赵凌话锋一转,突然问道:“诸位大臣,大秦祖制,嫡长子继位,可有此事?”这话问得,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吗?赵凌都已经掌控整个咸阳,三大氏族也俯首听命了,这个时候,你偏偏自己问出这个问题,叫人如何回答?你不问,大家都不提,你只需要随便找个理由,说扶苏不能来咸阳了,甚至狠心一点,让扶苏在回咸阳的路上发生一点什么意外,大家都心照不宣。你自己偏要提,众目睽睽之下又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等会儿真回答了你又不高兴,哎哟,你说你这是干嘛啊?就这件事,昨日喊得最厉害的那群人不是自刎就是被罢官,现在赵凌又问,是想逼百官都不认大秦祖制吗?众人等着重新瓜分权势利益,...

《赵凌嬴政结局免费阅读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番外》精彩片段


赵凌还是要将扶苏迎回咸阳吗?而且时间都确定为两日之后……

大臣们还在满脑子寻思赵凌究竟想要做什么。

赵凌话锋一转,突然问道:“诸位大臣,大秦祖制,嫡长子继位,可有此事?”

这话问得,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吗?

赵凌都已经掌控整个咸阳,三大氏族也俯首听命了,这个时候,你偏偏自己问出这个问题,叫人如何回答?

你不问,大家都不提,你只需要随便找个理由,说扶苏不能来咸阳了,甚至狠心一点,让扶苏在回咸阳的路上发生一点什么意外,大家都心照不宣。

你自己偏要提,众目睽睽之下又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

等会儿真回答了你又不高兴,哎哟,你说你这是干嘛啊?

就这件事,昨日喊得最厉害的那群人不是自刎就是被罢官,现在赵凌又问,是想逼百官都不认大秦祖制吗?

众人等着重新瓜分权势利益,偏偏赵凌就不让他们舒服,也不说剩下的官职想要让谁人来担任,迎扶苏回咸阳不说,还自己揪着嫡长子继位这事不放。

这个问题谁敢回答啊?

连淳于越那儒家代表,扶苏的老师都缄口不言。

孟巍然和西文彦他们齐齐把目光投向淳于越,淳于越干脆把头扭一边去,儒家的官员也都不说话。

之前敢说话的,现在都已经不在朝堂了。

赵凌嘴角噙着笑意,原来当皇帝这么爽啊,他也不看淳于越,而是盯着西文彦,质问道:“常奉西文彦,你负责宗庙礼祀,你来回答朕这个问题,想好了再回答!”

“啊?”西文彦指了指自己,又是他?

西文彦和赵凌对视了一眼,突然想到了什么,沉声道:“陛下,自西周起,王位的继承人必须为正妻所生长子,无论其贤与否,但始皇帝开创大秦,并未封后,故无嫡子一说,扶苏公子也只是长公子,并不算嫡长子,先皇也并未留下遗诏,陛下拨乱反正,又有天降异象,仙人献九州神石,陛下乃天命所归。”

“陛下之母,亦当加封皇太后,以正皇威!”

赵凌龙颜大悦,点头笑道:“爱卿掌管宗庙礼乐,公正无私,乃朕大秦百官表率!”

淳于越等儒生彻底傻眼了,他们还想着扶苏回咸阳后做文章呢。

众人皆称扶苏为长公子,昨日宫门外,臣子们甚至都直接默认扶苏为嫡长子。

始皇帝并未封后,扶苏的母亲乃楚国遗留公主,赵凌的母亲乃王离之妹。

要说地位尊崇,王离乃王翦之孙,他也是大秦武成侯,谁敢说赵凌的母亲地位不够尊贵?

更不要说嫡长子继位乃是西周王室的礼制,关他们大秦什么事?

赵凌继位,军中大将多无异议,儒生和六国遗留的贵族们现在敢再拿扶苏乃嫡长子这件事来说话,赵凌只需问一句,何来的嫡长子?

赵凌顺着西文彦的话问道:“各位大臣对常奉西文彦所说可有异议?”

蒙武现在只想下朝,直接回道:“臣无异议!”

王离那一党的武将见蒙武都开口了,自然也跟着附和。

今日过后,王家可能就要压蒙家一头了。

淳于越再想反驳,已经无话可说,连反驳的点都没有,只能拱了拱手,跟着附和。

冯去疾之前都已经暗示过赵凌杀了扶苏,见到今天这种局面自然不会再反对。

事已成定局,赵凌之强势比之始皇帝更甚,他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尽量保证士族的利益。


“将城外大军分三十五路前往各郡。”

“一则向天下宣布始皇驾崩讣告以及二公子登基之事,二则令带三大氏族族人开仓放粮,三则将从三川郡带来的粮食种子在各郡县种下……”

“先将军粮分一半救济百姓,并告知百姓,是朕这新皇救济,拟三十五道圣旨给各路大军,称二公子愿以稀世之宝购买三大氏族的粮食,用以救济灾民。”

“三大氏族卖不卖,想用什么价钱卖,自会有随军前往三川学子与之洽谈。”

嬴政听完赵凌下达的一个个命令,神情复杂,直接陷入了沉默。

蒙武和嬴政对视良久,两人半晌没有说话。

整个密室之中的时间仿佛都静止了。

嬴政忍不住看了一眼满脸汗水,身子摇摇晃晃,快要昏厥过去的密探,试探地问道:“他们还说了什么?”

密探脚下一软,干脆跪在嬴政面前:“陛下,二公子说完这些后,转身对这棺椁又说了一句,父皇,你解决不了的氏族问题,儿臣帮你!儿臣会让那群地主老财感受一下来自顶级资本家的降维打击,然后便就走出了寝宫。”

嬴政眼角一跳,他不知道什么叫资本家,也不知道何为降维打击,但他听出赵凌对氏族的藐视。

地主老财说的就是三大氏族吧,那什么顶级资本家说的就是赵凌自己。

他似乎根本就没把三大氏族放在眼里。

如果嬴政没有听到赵凌开始的那一堆命令,他肯定又会气得大骂逆子,骂他狂妄无知。

但现在他却不这么想。

赵凌是真的有信心解决三大氏族的问题!

蒙武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问道:“陛下,三川郡是有金矿铜矿还是有万顷良田?”

嬴政被他给问得有些不自信了:“应……应是没有……”

蒙武咬着牙问道:“既然没有,那二公子如何养得起城外三十万大军?他又哪来如此精良的武器和雄壮的战马?他又拿什么买下氏族们屯的粮?”

嬴政真的不自信了,最开始他以为城外三十万大军是蒙恬的征胡大军,现在却证实了,那三十万大军好似从天而降一般。

养三十万大军有多花钱,需要多少粮食,难道嬴政和蒙武不知道吗?

赵凌更是扬言要买下三大氏族囤积的粮食,那又要花费多少钱?

打仗打的就是钱和粮!

赵凌让大军前往各县郡用军粮救济灾民,城外的军队又带了多少粮食?

新皇登基,以军粮救济灾民,天下灾民岂不对赵凌感恩戴德?

仁义之君的名,他站住了!

他再以新皇的名义命令三大氏族开仓放粮,三大氏族若不是不从,那就是违抗皇命。

就算大军救济的粮食不多,只要能够灾民活上一日,灾民们听到新皇都下旨了,三大氏族抗旨不尊,不顾他们死活,拒不开仓放粮,岂能不跟着赵凌派去的军队直接抢粮?

从昨日赵凌的所作所为来看,这种事情,赵凌绝对干得出来。

赵凌更狠的是,他身为新皇,愿意花钱买三大氏族的粮食,这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三大氏族的人若这还不从,跟心怀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君赵凌比起来,他们就成了不尊君主,不顾百姓生死的混蛋。

赵凌一举收天下民心,用三大氏族的粮食办自己的事。

嬴政已经能想到三大氏族的人若是不按赵凌说的做,不出半月,他们就有灭族的可能,赵凌却会成为天下共主。


赵凌倒好,直接将人都放了出去。

他能拿捏住孟巍然他们一时,难道能拿捏住他们一辈子?

往长远了看,就算赵凌继位,他也有驾崩的那一天,如此折腾,大秦就算不是二世而亡,第三世皇帝拿什么压住已经壮大起来的三大氏族?

三大氏族手里还有赵凌赐的九州神石,那可是代表大秦的神石!

赵凌这顾头不顾腚的莽夫!

嬴政这两日的心情起伏不要太大。

一会儿大呼自己生了个好儿子,一会儿气得直骂孽障。

蒙武本来就是个武将,并且他也不懂什么帝王心术,他是觉得赵凌有皇帝的霸气和手段,想不到更深层次的地方去。

“陛下不必气恼,蒙武这就出城将人追回来。”蒙武清楚的一点就是,大族嫡子长期离开咸阳,若要离开,需上表请奏,并且限令归期,这也是皇帝控制大族势力的手段之一。

嬴政猛地挥手:“快去!”

他现在头疼欲裂,一把将条案上的东西扫翻在地,显然已是怒极了,都已经没心思骂赵凌了。

咸阳城外。

韩信已经遵照赵凌的命令,将城外大军分为三十五队,每一队皆由三川郡的将领统帅,这些将领都是韩信亲自调教出来的。

他们原本只带了十万兵马出来,后面多出来这二十万军队都是由三川郡自咸阳一路招进来的,其中不乏那些县郡的士兵和灾民。

三川郡士兵本就带了十万人马吃度一月的口粮,韩信也是招兵买马的一把好手,一路过来,能招进来的全都招进来。

如今众将士闻得始皇帝驾崩,新皇二公子已经登基,他们都跟随大军围过咸阳了,哪怕曾经的灾民,现在都算老兵了,这还不跟紧了?

新皇帝还说要各郡县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这种心系百姓的皇帝又哪有不追随的道理?

就这样,大军纷纷离开咸阳城外,浩浩荡荡的来,却也只是在城门口站了站,放了几炮罢了。

白晋越上朝之时被蒙武和一众武将打晕过去,后又被打了三十庭杖,醒来就已经在马车上了。

是他父亲白祁令人用水将其泼醒的。

白晋越迷糊中醒来,剧烈的疼痛感再次袭来,当他看到自己的父亲就在面前,眼泪鼻涕都控制不住了:“父亲,赵凌那逆贼是不是已经……”

啪!

回答他的就是白祁的一巴掌。

白祁面露凶色,压低了声音呵斥道:“你想死吗?想死就再大声一点!”

白晋越连忙咬紧牙关,强忍着屁股上传来那撕心裂肺的疼痛,低声问道:“父亲既然安然无恙,想必赵凌已经败了吧。”

白起抬起手又想打他,但看他那惨状,也是忍了下来:“若他已经败了,你刚才大呼小叫,我还管你作甚?”

白晋越神情疑惑:“那我们这是去哪里?赵凌已经登基?他还会放过我们?”

“大局已定,你随大军前往各郡,命族人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白晋越更是觉得不可思议:“父亲竟然答应他了?那些贱民的生死与我们有何关系?我们为何要救?就算我们开仓放粮,难道赵凌真能杀了我们不成?”

“蠢货!这赵凌手段之狠辣,为父也是前所未见,不可硬碰!”白晋越冷冷一笑,“你先随大军去吧,令族人将明面上的粮食都放出来救济灾民,莫要被科农令的人抓了把柄。”


“蒙老将军,上面写了什么?该不会是劝降之类的话吧?”白祁痛得龇牙咧嘴,但扶着老腰站起身来,还是露出桀骜不驯的笑容,“蒙老将军,就算你打我一顿,白祁也不可能对不起祖宗。”

“赵凌他竟然将我等打入死牢,您来劝也是没用的,除非他亲自过来赔礼道歉,否则白某人还真就不出去了,您出去之后就转告他,他要真有胆量就杀了我,看这大秦天下乱不乱吧。”

“看后世史官如何评说!”

白祁的脑子倒很清晰,但他也笃定了赵凌不敢杀他,不然他还需要叫蒙武来劝说吗?

蒙武看着纸上写的内容,神情愈发凝重起来,白祁在说些什么,他根本就没听进去,拿着手中的棉花看了看,又拿着纸张翻来覆去的看。

完了之后,他又掏出钻石凑在眼前仔细看了起来。

他一句话没说,白祁的声音逐渐变得小声:“蒙老将军,您看什么呢?”

蒙武瞥了他一眼,将锦囊里面的纸递给他,然后又仔细打量起手中的钻石。

他心一横,直接用力捏了一下,除了硌得手生疼,钻石竟没有丝毫变化。

蒙武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他可是宗师武者,力能举鼎,一握之力何止千斤?就算是生铁,他也能在上面留下一道印子。

若此物只是琉璃,此时应该已经被捏得粉碎。

他还不死心,将钻石放在地上,一掌落下,地面顿时出现一个大坑,碎石横飞。

当他抬起手来,钻石还完整无缺地躺在那里。

“难道真是神石?意寓大秦三十六郡江山永固?”蒙武连忙捡起钻石,擦干净上面的尘土,再凑近了打量起来。

钻石依旧晶莹剔透,莫说碎开了,一点痕迹都没有。

白祁刚刚看完纸上面的内容,脑子里面风暴狂涌,却见蒙武这么大的动静,结结巴巴地问道:“蒙老将军……这可是陛下赐我的九州神石?”

蒙武狠狠瞪了他一眼,怒斥道:“匹夫尔敢?!意寓大秦江山的神石,你也敢据为己有?”

“我……这是陛下赐我的!”白祁说这话,自己都不自信了,那纸上的内容有很多,看得他心惊胆颤,他身为一族族长,审时度势的本事还是有的。

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他可以确定,自己若是敢继续跟赵凌唱反调,那白氏一族很快就会在大秦烟消云散。

不仅仅被灭族,他们还会被死死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世之人口伐笔诛,遗臭万年。

相反,若是追随赵凌,他们一族会迎来一个新的巅峰,他也将成为白氏一族最伟大的族长,功盖千秋,后世子孙将以他为荣。

如何抉择,根本无需考虑。

只不过从今以后,恐怕赵凌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赵凌活着一天,他们氏族就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挑衅皇权。

蒙武冷笑道:“赐你的?这等神物,赐给你,你还真敢收着?也不怕将来遭灭族之祸!你可看出新皇的脾性了?”

“若新皇心再狠点,就没这个锦囊了,直接灭了你等九族,你当如何?”

白祁闻言,汗流浃背,脸色苍白,久久不敢说话。

隔壁两父子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是啊!

若赵凌狠心一点,不念他们祖上功劳,他们又当如何啊?

白祁回过神来,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力气,深深叹了口气:“蒙老将军,我要见陛下!”

蒙武看过纸上的内容,验证过钻石的坚硬程度,已经相信赵凌所说的仙人送九州神石的故事了。


他相信蒙武提点之后,赵凌会改变他的想法。

“喏!蒙武出去之后就与二公子谏言。”蒙武有将赵凌设立科农院,以及新设科农令等一系列政令说出。

嬴政也是大为满意:“三年一任,随机更换。”

“彩!”嬴政龙颜大悦,“科农令权势过大,地方郡守必定巴结,若长期在一处任职,容易被当地世家贿赂或割据一方。”

“看来他对科农院相当重视。”嬴政命令道,“章邯,限你一日之内查清陈平生平,朕要知道陈平又有何才干,还有农科院究竟是干什么的!”

嬴政的命令下达完后,蒙武又幽幽说道:“陛下,二公子原本打算将阿房宫赐给农科院作为府衙,后经大臣们劝谏,才让西文彦重新选址,但阿房宫已经被停止修建。”

嬴政脸上的笑容逐渐散去,眼神也变得凌厉起来:“阿房宫乃朕之行宫,赐给农科院做府衙,他在想什么?”

到了嬴政这种地位,权势早已登天,阶级威望,以及死后声誉才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赵凌可以犯错,可以随随便便任用张良,甚至推行新政,这些对嬴政来说都不算什么,但将他的行宫停下来,之前还打算赐给臣子当府衙,这是在打他的脸啊?

他是想说自己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吗?

就他仁德,把朕的行宫赐给臣子当府衙,他关爱臣子是吧?

嬴政不能接受的是,自己死后,所下达的政令就这样被后世子孙所推翻,这无疑是在抹黑他。

嬴政脸色有些难看,但也没过于追究这个问题,便让蒙武继续说下去。

“二公子一阵逼问,让西文彦说出,陛下未曾立后,故扶苏公子仅仅是长公子,而非嫡长子,二公子封王氏为皇太后,并下令后宫不得干政。”

嬴政闻言,脸上怒气又消散了不少,他在密室中听到赵凌这些消息真的是,时而笑,时而怒,真不知道这位二公子到底是忤逆还是孝顺,他究竟是愚蠢还是天纵之才。

密探也很是时候地进来,禀道:“陛下!二公子出城了,城外大军正在散去。”

嬴政脸上神情变幻莫测,这么快就撤军了?

咸阳的确暂时被赵凌掌控,但他在朝堂之上已经说了,两日之后迎扶苏回咸阳。

他的一番政令何其粗暴,他是动了多少人的利益,自己一点都不清楚吗?

他本人在咸阳又无根基,大军围城两日就撤军,扶苏回到咸阳,怕是又要再起风波了。

“陛下!二公子令孟西白三族嫡长子随军出咸阳,前往各郡县开仓放粮,并允许他们不回咸阳,不限归期。”

嬴政原本以为大军围城一日散去便是赵凌的极限了,没想到更狠的还在后面。

“他疯了吗?他难道不知将三族嫡子尽数留在咸阳是为了什么吗?他门下张良竟也不知劝谏,如何能担任丞相一职?”

嬴政顿时不能理解赵凌的所作所为了。

逼得三大氏族开仓放粮这件事上,嬴政的确很欣赏他的铁血手段,但这其中何尝不是存在风险?

大秦北有匈奴,西有羌人,南有百越,饥荒之年,开仓放粮没错,但三大氏族开仓放粮后,若遇军粮告急又该如何应对?

难道让大秦前线的将士们饿着肚子跟人打仗?

更疯狂的就是将三大氏族的嫡长子放出咸阳。

他难道不知道无论是之前六国贵族还是三大氏族之所以留族长和嫡子在咸阳,就是相当于人质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