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李承乾李世民全文》,由网络作家“南无火蛾万千悲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罢免一切官职,这惩罚可是够重的,加上李世民这态度,让不少大臣都心中诧异,陛下是怎么了?不光话说得重,罚的也如此重。但少数知道一些内情的人,都不由心中一凛,陛下这难道是因为房遗爱的事要对房家动手了吗?房玄龄本人则痛哭流涕,不住叩头:“多谢陛下厚恩,老臣领旨谢恩,老臣领旨谢恩。”他作为当事人,比别人更能感受李世民这举动的原因。李世民之所以如此,应该是要对魏王党羽动手了。现在罢免自己官职,是怕自己被儿子牵连进去,这是有意放他房家一马啊。李世民看着这个为大唐操劳半生的老臣这般模样,心底也有些不是滋味。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没办法帝王是不能有感情的。因为他所有言行会影响整个大唐帝国的兴衰,当即只能硬下心肠,冷声道:“下去吧。”房玄龄闻言默默起身...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李承乾李世民全文》精彩片段
罢免一切官职,这惩罚可是够重的,加上李世民这态度,让不少大臣都心中诧异,陛下是怎么了?不光话说得重,罚的也如此重。
但少数知道一些内情的人,都不由心中一凛,陛下这难道是因为房遗爱的事要对房家动手了吗?
房玄龄本人则痛哭流涕,不住叩头:“多谢陛下厚恩,老臣领旨谢恩,老臣领旨谢恩。”
他作为当事人,比别人更能感受李世民这举动的原因。
李世民之所以如此,应该是要对魏王党羽动手了。
现在罢免自己官职,是怕自己被儿子牵连进去,这是有意放他房家一马啊。
李世民看着这个为大唐操劳半生的老臣这般模样,心底也有些不是滋味。
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没办法帝王是不能有感情的。
因为他所有言行会影响整个大唐帝国的兴衰,当即只能硬下心肠,冷声道:“下去吧。”
房玄龄闻言默默起身退到最后面去。
李世民则继续道:“翼国公何在?”
秦琼自后面出来,抱拳道:“臣在!”
“翼国公,秦琼,领京兆尹之位,治安民生皆系于尔身,务必谨慎行事,莫负朕望。”
“臣领命!”
这旨意让那些不知道内情,但政治嗅觉敏锐的人嗅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味道。
秦琼领京兆尹之位,加上统领金吾卫统领是尉迟敬德。
长安城的治安可就都控制在武勋集团的手中了,这些人可以说是陛下最为信任的一群人,如此安排恐怕是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下朝之后一众大臣,都返回自己的府中。
毕竟这一通折腾都快子时了,他们再有两个多时辰就得起来早朝了。
李靖则准备回家跟妻子孩子道个别,然后就连夜率军前去张掖。
这时一个小太监从身后叫住他:“卫国公请留步,陛下有请。”
听到声音,李靖疑惑的“哦?”了一声,然后反应过来后,立即应道:“臣遵旨!”
说完便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向宫中走去。
这引得四周正往家走的大臣,纷纷侧目,心中都在猜想陛下会跟李靖说什么。
“别乱想了,八成是让卫国公小心用兵。”
“可不是,那李承乾怎么说都是陛下的嫡长子,可不是得小心。”
“唉,这差事可不好做啊,刀剑无眼的,要真出了点什么意外?世事难测啊。”
“是啊,世事难测,诸位都珍重吧。”
几名好事的大臣,驻足闲聊几句,便叹着气纷纷离开。
毕竟今天房玄龄的事,给他们的感触还是很大的。
与此同时,李承乾依旧在率部狂奔,他前往云中都督府路线乃是大唐向草原用兵其中一条重要通道。
其东接关中,西通西域,北邻突厥、南接吐蕃,而且这地方还是控制丝绸之路、保障贸易畅通的关键节点,其名为河西道,又有人称其为陇右道。
因此这一路上军事重镇无数,不过幸好他们赌对了,赶在在朝廷旨意前到通过。
不过在通过最后一处重镇‘丰州’时却遇到了一些麻烦。
那守将是刚下派到地方,知道李承乾不受李世民重视,因此起了疑心,不让他们通过。
好在薛仁贵这个历史上三箭定辽东的猛人,抓住机会一箭射死了守将,而后在李承乾一番威逼恐下,成功通过。
此时他们距离目的地云中都督府,只剩二百多里地,而且就算信使追上,也会被他们拦住,。
七八家布行老板支起的十几丈长木架,上面挂着薄如蝉翼越州缭绫,金线暗绣鸾凤的蜀锦,和许多上等绸缎,这些布料如彩色瀑布倾斜而下,煞是好看
而后西域商人搬来数十个大箱子,里面有镶嵌满鸽血宝石的毛毯,还有一些龙眼大夜明珠,和各色流光溢彩的宝石。
之后各色瓷器,金银细软数不胜数,这些珍宝足足摆了七八十米长,一眼望去一片金钱独有的绚丽之色。
说实话他李承乾作为皇太子算是见过世面,但仍被这场景镇住了。
不禁暗暗咋舌,这种场景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怕是也不多见,盛唐气象果然名不虚传。
“殿下以为这些东西如何?可还入的了您的眼?”男子声音将李承乾思绪拉回。
“不错,全部给送到东宫。”说完回头看向身后一个中年男子“”这人是他东宫大管家杜立,而且来历可不一般,是高祖皇帝李渊在世时送给他的,也是他在宫中除了宁如玉外最信任的人。
“杜总管,你去算下账,我先去西市了,你完事来找孤。”
要是换了别人,面对这么吓人购物方式,肯定得问问自家主子,但杜立只是微微垂眸,声音平静道:“臣,明白。”
说完李承乾便上了马车,向西市去。
车厢内,他神色微凝,手指不住磋磨。
按照他的构想,现在长安城内的达官显贵,应该都收到他大肆购物的消息了,因为大商无政不通,大政无商难行,东市这些商家十个有九个都有朝中重臣背景。
此时所有人目光应该都会集中在西市,他要趁这个机会,去安排一些事。
马车行驶途中,李承乾不住掀开帘布注视外面。
差不多十几分钟,心道,差不多就是这了。然后飞快取出事先放在马车中的衣服,将自己乔装打扮了一番。
而后招呼马夫:“孤,先下车,你自己驾车去往西市。”
随着马车速度变慢,李承乾一个闪身,跳下马车,而后快步走进一处巷子中。
三拐五拐,到了一处宅邸门口,宅门匾额这写着两个大字“杜府”
这杜府乃是李世民重臣杜如晦的府邸,不过随着杜如晦贞观六年病逝,杜家人也逐渐被排挤在权力中心之外。
虽是如此,杜家在朝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他之所以来着,因为杜如晦的二儿子,城阳公主驸马,襄阳郡公杜荷,乃是他的铁杆亲信。
此时杜府内,四个人围桌而坐,为首之人正是杜荷,其余几人则分别是杜正伦、赵节、李安俨。
这几人无一例外,都是太子党亲信,他们因为密谋造反之事被告发,本已等死,但昨日之事让他们有燃起一丝希望,因此相聚于此商量对策。
杜荷摸着脸颊,一脸愁容:“诸位,这次借着我妻子城阳公主生日之名,才能叫你们来,时间紧迫,咱们赶紧议一议太子殿下随军出征意欲何为吧。”
这几个人中,唯一有才能的,就是杜正伦,原本历史中,他被李承乾谋反案牵连被流放,后来李治继位将其召唤,一路平步青云最后官职宰相。
事实上这几个人基本上是唯杜正伦马首是瞻。
杜正伦这人,身材修长,面容清瘦,身着宽大的儒袍,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很浓的书卷气。而且举手投足间沉稳、从容。
见没人说话,杜正伦扶了扶下巴上的短须道:“殿下此次跟跟随大军出征,无疑是个机会,但这个机会如何把握,还要看殿下自己,咱们当务之急是赶紧跟东宫取得联系。”
几人都陷入沉思之中,他们都是获罪之人,行动受限,能来杜府相已是不易,如果贸然和东宫联系,整不好会弄巧成拙。
这时门外护卫进门道:“各位大人,门外求见,他自称是东宫的人。”
几人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一下,这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杜荷更是直接起身:“快请他到后堂。”说着他看向几人:“诸位,前厅人多眼杂,咱们还是小心为好。”
几人深以为然,当即起身,毕竟他们先前密谋造反之所以被李世民知晓,就是被人出卖走漏风声。
“殿....殿下,您怎么来了?”他们在后厅刚刚坐定,就看一身平民打扮的李承乾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
抬手示意几人不必起身,然后说到:“孤有些事情要交给你们做,时间紧迫,我就不细说了。”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他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这几个人中杜正伦最有能力。
“正伦,你拿着,待本宫走后,你按照信上方略行事即可。”
杜正伦见状,立即走上前接过信封。
李承乾则继续道:“诸位放心,你们以国士待孤,孤必以国士报之。”
“多谢殿下抬爱。”
“好了,不和你们多说了,孤先走了,记住一定要按信封上行事!”说完直接转身离开。
留下几人面面相觑,良久杜荷说到:“我怎么感觉今日的太子殿下和以前不一样。”
杜正伦微微点头:“确实如此,殿下以前一直不赞同我们的计划,现在可能是对皇帝彻底失望,决定破釜沉舟了把。”
几人闻言全部点头称是。
出了杜府的李承乾,此时正一瘸一拐的向西市走去,不过好在距离不算远,不然可真是难为瘸子了。
西市不同于东市那般多是装修上好的店铺,而是小摊居多。
此时夏季,西市上人潮涌动,各种小吃摊子一眼望不到头,宽阔处还有些玩把式的杂耍艺人,僻静街角则是一些练摊算命的道士。
李承乾在东市挥金如土的消息已经传到,街口出站着十来个牙人,毕竟能拿到李承乾这单生意,光是佣金都够他们挥霍一辈子了。
转过街角后,李承乾踏入西市,见他竟没从马车上下来,而是走过来的,不少人都露出诧异之色。
人群中有些人甚至神色一变,而后快速退出人群。
李承乾看在眼里,自然这些人应该是被人派来监视他的,但也无所谓,等他们查出来我是去见了杜荷等人,本太子已经出了长安了。
语气轻松的道。
“哎呦?怎么这么多人?都是来卖东西的?”
他话音一落,一众牙人立刻蜂拥而上直接将他围了起来。
“恭迎太子殿下,我等愿为殿下效劳。”
其实他要麻痹重臣和见杜荷等人的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再在西市挥霍了。
但他还要买一样东西,这种东西关乎他能否成功扫平大漠,继而长期与唐朝对抗。
“呵呵,孤,可用不到这么多人,这样吧,你们谁能在一个时辰内找到最多炼丹所需的的金石就用谁。”
唐代炼丹之风盛行,所用之物,除去人参等珍贵药材外,多是金石。
其中的硫磺、硝石,正是李承乾需要,只要有这俩样他就能够造出火药这个超越时代的战争利器。
牙人门也没丝毫惊讶,毕竟达官显贵炼丹在正常不过,当即分头前去寻找。
此时,李泰也反应过来了。
他仗着李世民的宠爱,向来不怕太子,况且如今李承乾还犯下大罪,当即就要还手。
他虽然胖,但吨位在那摆着,要打李承乾这个瘸子还是没啥问题的。
但李承乾敢打他,自然不怕他还手,直接朗声道:“孤现在还是太子,是君!你是魏王,是臣。而且我是哥,你是弟,长兄如父。你要敢对我动手,那就是不忠不孝之人。如果传出去,你觉得天下人会如何看你?”
李泰的拳头僵在半空,脸色变幻不定。他虽然已经斗倒了李承乾,但储位未决,他绝不能给人留下不忠不孝的话柄。
李承乾则毫不客气,左右开弓,巴掌如雨点般落在李泰的脸上,打得他的大脑袋像个左右摇摆的拨浪鼓,肥硕的身体也不住后退。
“你……你别太过分!”
李泰也不是傻子,不能站着挨打,色厉内荏地喊了句后,拔腿就往后跑。
“玛德,你别跑!”李承乾虽然腿脚不便,但追上个胖子还是凑合能追上。
他几步赶上,抬起瘸腿,一脚狠狠踹在李泰的屁股上。
“啊!”的惨叫一声,李泰身体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地,脸上全是尘土。
随从们见状,赶紧围上来,将李泰护在中间扶了起来。
李泰咬牙切齿,脸色铁青,却不敢再停留。他狠狠瞪了李承乾一眼,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走!快扶本王走!”
李承乾站在原地,看着李泰狼狈逃窜的背影,一脸揶揄之色。
“哈哈,好弟弟,什么时候想哥了,可以再来哈,哥随时欢迎你!”
李泰听到这话,心中怒火更盛,却只能咬牙忍下,心中暗道,等父皇醒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看着李泰一伙人狼狈离开的背影,李承乾仰天大笑,自此他在长安城没有遗憾了。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皇宫宫门缓缓打开。
李承乾一身华服,步履从容地走出东宫,身后跟着一众东宫下属。
这些人肩扛手抬,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队伍浩浩荡荡,引得宫中下人和内廷官员纷纷侧目。
“太子殿下这是要做什么啊?”一名小太监低声问道,眼中满是好奇。
“谁知道呢?不过昨天朝上的事,你们听说了吗?”另一名内廷官员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这事怎么可能没听说?太子殿下可是……”旁边的人刚想接话,却被同伴急忙打断。
“嘘!别说了,你不想活了啊?”那人紧张地环顾四周,生怕被人听见。
李承乾走在队伍最前面,耳中听着这些窃窃私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长安城,虽地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但面积有限。随着人口增长,本地粮食产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要维持大唐帝国首都的运转,就需要集全国之力。
但水路因黄河中下游三门峡段水流湍急,漕运根本无法顺利运达,这使得大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运输体系。这种“吸血式”供给自然加大了地方负担。
但即便如此,历来盛产枭雄的华夏土地上,也没人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究其原因,就是李世民实在太能打了,打得所有人都不敢有反抗之心。
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渐打通,长安城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华夏首都了,而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都会。
长安城的商业市场分为东西两市。
东市:位于皇城东南,靠近皇宫,主要服务于达官显贵,售卖商品以奢侈品为主,如丝绸、珠宝、瓷器等。
西市:位于皇城西南,靠近平民居住区和外来商旅聚集地,其中龙蛇混杂,商品种类繁多,下至日常用品,上至异域珍宝。如果是有熟识的牙人,在这还能买到不少市面上没有的东西。
李承乾出了宫门,心中有点纠结到底是去东市还是西市。
思考片刻后,回身吩咐道:“所有人兵分两路,一路随我去东市,另外一路去西市待命。”
他今天要大肆采买,一方面是为自己所带金银、铜钱做掩护。
另外他要让整个长安城的人都觉得,他这个太子已经放弃了挣扎,准备在最后的时光里尽情享乐。这会让所有大臣和李泰更放心让他随军出征。
东市距离皇宫并不远,不过十几刻钟便到了。因为他所带的人太多,一路上也引起了不少路人围观。
踏入东市,扑面而来的喧嚣声裹挟着香料与酒气,好似要将人卷入盛唐纸醉金迷的旋涡。晨光斜照在商铺房顶的琉璃瓦上,将整条街市镀成金色,连空气里飘着的尘埃都像撒了金粉。
这市场足足有五六千步长,其中绸缎行、瓷器行、金银行,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李承乾今天是来疯狂消费的,没必要挨个逛,伸手一挥。
“把这条街最好的牙人叫来,孤要买东西!”
大唐皇室相对开明,就连李世民自己都没事出来逛街,但皇太子亲自跑出来买东西这事儿也够稀奇的。一时间引来无数人围观。
过了差不多几分钟,一个身着灰色长衫,肤色稍稍有些黝黑,相貌平平的男子走出人群。
李承乾见状微微挑眉:“你是这么条街最好的牙人?”
男子见状,单膝跪地,语气恭敬:“殿下,草民是牙人,但是不是最好,还需殿下品评。”
咦?这家伙有点意思,言语不卑不亢。
“行,现在有什么好货物,你尽管拿过来。吃的用的,玩的看的,本宫什么都要,但记住一定要最好,不然别怪本宫砸了你的招牌。”
男人起身,依旧语气恭敬:“殿下稍等片刻,草民马上就回来。”说完向人群中使了个眼色,立即有人给李承乾搬来把凳子。
时间过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货物在男子的指挥下,陆陆续续在街口摆开。
“不过切记一点,只要孤身一人,没有牵挂的士兵。”
(大唐边镇军队编制,5000人为一军,设军使统领;1000人为一营,设营使统领;50人为一队,设队正统领。)
“末将遵命!”侯君集说完飞快带人离开,毕竟他这工作量可是不小。
而后看向北向辉:“你带人看好这些人,记住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如有强闯者杀无赦!”
“诺!”
而后李承乾便起身走出营帐,一下抓了这么多军官,这些人哪个没几个死党亲信,见这些人久久不归肯定怀疑。
他要在军营外用自己皇太子身份挡住一切找事的人,不行就以死相逼,他就不信这张掖城里有人敢动现在还是大唐皇太子的自己。
此时,太极殿中的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脸色十分难看,胸膛剧烈起伏,仿佛一头即将吃人的雄狮。
他没想到这个李承乾逆子,谋逆在前,然后在朝堂上要用命,给他冠上六亲不认之名,钉在青史上。
现在更是直接在大军中拉拢一支人马公然反叛。
而且他百思不得其解,程咬金戎马一生,武艺超群,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都如探囊取物,怎会让自己文不成武不就、整日只知道玩乐的逆子给抓了?
此时下面群臣全都屏息垂首,无一人敢说话。
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自然很能控制自己情绪。
片刻后便暂压下怒火,声音平缓道:“诸位,现在该怎么办?”
众臣见状,也都松了口气。
毕竟刚才的李世民太过吓人了。
在他们记忆中李世民这是第二次如此大怒,而且上一次也是被李承乾气的。
房玄龄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以为,应该马上昭告天下废除李承乾太子之位,防止各地官员百姓被其煽动。”
一个铁了心造反的太子,危害可太大了,李世民自然点头应允,
“好,中书省马上拟旨。”然后继续道:“派谁去缉拿李承乾,可有主意?”
这时房玄龄又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如今边境军情如火,肯定不适合派他去缉拿李承乾,根据时间来算,李承乾叛逃位置距离张掖不远,而且那儿有精兵数万。”
李世民现在被气得,是真懒得自己动脑细想了,粗略觉得没问题,直接点头:“准奏。”
接下来众臣就开始跟李世民讨论跟薛延陀作战的事宜,粮草调动、军械打造、后援补给和作战方针等。
朝会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结束。
下朝后李世民并未像往常一样回到书房处理奏折,而是径直前往太庙。
他本就因刚苏醒就忙于朝政未能好好休养,早上又收到李承乾逃走的消息。
此时整个人脸色十分苍白,步伐沉重而缓慢,旁边伺候的太监见状关切道:“陛下,保重龙体啊。”
李世民微微抬头,声音有些嘶哑:“朕,有数。”
太庙内,烛火幽幽,映照着高耸的牌位,香炉中青烟缭绕,缓缓升腾,弥漫在肃穆的空气中。
李世民站在大行高祖皇帝李渊的牌位前,神色看似平淡不见喜怒,但双眸深处却藏着一丝深深的疲惫。
想自己戎马半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帝后更是破突厥、灭高昌,击溃吐谷浑,励精图治使百姓安居乐业。
但没想到竟会被嫡长子当朝指责自己是六亲不认之人,还要以死让将这一切钉在青史上。
其实他心中明白,李承乾到今天这个地步他这个做父亲的脱不了关系。
“回殿下,薛延陀方向人马大约在十二万左右,其统军主帅是其可汗夷男之侄,大度设。”
大度设这人史书中没有太多提及,李承乾并不了解,当即问到:“君集这大度设,你可了解?统兵能力比你如何?”
侯君集听到这话,咧嘴一笑。
“呵呵,殿下这问题,臣不好回答,不过臣率领兵马数其相同,有信心将其生擒,如一半可将其全歼,如三分之一可大破之!”
要是换了别人说这话,李承乾肯定嗤之以鼻,觉得在吹牛X。
但侯君集这人带兵打仗和他性格一样,完全是赌徒,还是一个亡命的赌徒,这亡命的赌徒的特点,就是遇大事时孤注一掷,所以往往能以以少胜多。
因此他这话,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好,如此,孤便心中有数了,你们派人紧盯他们两军动向,”
“末将领命。”
这时一士兵进入帐内:“启禀殿下,城外有人,自称奉漠南行军总管帅令,前来凋粮。”
这话一出,李承乾直接乐了,奉漠南行军总管毫无疑问就是李世绩了,这是来征调云中都督抚的应急粮来了。
“好,你把他领进来吧,孤,要和他面谈。”
过了十来刻钟,一名士兵进入帐内,其面带肌色,且嘴唇干裂,明显是好几天没吃饱了。
进入帐中,语气焦急道:“在下奉漠南行军总管帅令,前来调粮,还请...。”
话没说完,一抬头就看到李承乾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太....你....你怎么在这?”李世民如今已经昭告天下废李承乾太子之位,这士兵也知道,一时间见不知该怎么称呼他。
“哈哈,兄弟这是来替李帅催粮的吧?无妨,你回去就说李承乾说了,我们也不富裕,还请李帅自己想办法吧,但要是实在不行,也可以让兄弟们来云中都督府,吃的管饱。”
士兵这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
“在下,明白,那我先走了?”
李承乾摆了摆手:“走吧,走吧,对了,告诉李帅,那天他要在大唐混不下去了,孤,这随时欢迎他。”
连日来,粮草供应不急让李世绩愁眉不展。
他多次上书李世民,请求立即调拨粮草。
但收到的回复却令他更加焦虑,建议他先从云中都督府调粮,那里还存有朝廷的数万担粮草。
可是大军每日就要消耗上千担粮草,云中都督府的几万担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但暂时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是聊胜于无了。
此时李世绩盯着面前被他派去云中都督府的传令兵,他甚至怀疑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回大帅,确实是李承乾坐镇云中....。”
李绩气的都要骂娘了,前几天朝廷奏报说,李承乾凭手中那点马匹就赶在朝廷旨意前占了张掖。
这就够邪乎了。
现在又告诉他李承乾跑到云中都督府来了?难道李承乾的部队长了翅膀会飞?他现在都怀疑朝廷是不是哪儿出了问题?
“报!启禀大帅,哨骑传来消息,大度设已率三万启禀屯兵若真水河以南,看情况再有三五日便会渡河。”
李绩本来打算,围绕若真水河这道天堑跟敌军周旋。
只要其忍不住冒进,他便借着势后退,而后在突然出兵,敌军匆忙间无法后退渡河,必然大败。
但现在他大军粮草不济,根本无法作战,如果这时大度设成功渡河,那情况就危险了。
思想来去,现在只能原地扎营,以起到一个威慑大度设的作用,看看能不能其渡河时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