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穿越崇祯:明末大洗牌钟进卫王承恩

穿越崇祯:明末大洗牌钟进卫王承恩

叫天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朱元中虽然彪勇强悍,但也不是一根筋到如此情况下还上前杀敌的傻子。当下,朱元中,抛盔弃甲,减轻重量,亡命往来路逃回去。他知道建虏很快就能结束战斗,所以越快离开这里越好。思索之下,也不再回三屯营,直接往山海关跑,哪里才比较安全,也可以警告后续援军。皇太极很郁闷,开了个至尊宝,结果对手只下了一块钱的筹码,而且翻牌的时候还把自己的手指给翻断了。战斗一结束,就召开军事会议,把部队一分为二,同时攻击遵化和三屯营,主力已经现身,再围城打援已没意思了。皇太极亲率大部分主力前往遵化的途中,范文程又献上一计:先派蒙古同盟前往攻击遵化西面的马兰谷,巡抚顺天右佥都御史王元雅必定会从遵化派兵救援,只需在其途中伏击之,一则可以多杀明军,拿下马兰谷,二则调遵化城...

主角:钟进卫王承恩   更新:2025-04-11 15: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钟进卫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崇祯:明末大洗牌钟进卫王承恩》,由网络作家“叫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元中虽然彪勇强悍,但也不是一根筋到如此情况下还上前杀敌的傻子。当下,朱元中,抛盔弃甲,减轻重量,亡命往来路逃回去。他知道建虏很快就能结束战斗,所以越快离开这里越好。思索之下,也不再回三屯营,直接往山海关跑,哪里才比较安全,也可以警告后续援军。皇太极很郁闷,开了个至尊宝,结果对手只下了一块钱的筹码,而且翻牌的时候还把自己的手指给翻断了。战斗一结束,就召开军事会议,把部队一分为二,同时攻击遵化和三屯营,主力已经现身,再围城打援已没意思了。皇太极亲率大部分主力前往遵化的途中,范文程又献上一计:先派蒙古同盟前往攻击遵化西面的马兰谷,巡抚顺天右佥都御史王元雅必定会从遵化派兵救援,只需在其途中伏击之,一则可以多杀明军,拿下马兰谷,二则调遵化城...

《穿越崇祯:明末大洗牌钟进卫王承恩》精彩片段


朱元中虽然彪勇强悍,但也不是一根筋到如此情况下还上前杀敌的傻子。当下,朱元中,抛盔弃甲,减轻重量,亡命往来路逃回去。

他知道建虏很快就能结束战斗,所以越快离开这里越好。思索之下,也不再回三屯营,直接往山海关跑,哪里才比较安全,也可以警告后续援军。

皇太极很郁闷,开了个至尊宝,结果对手只下了一块钱的筹码,而且翻牌的时候还把自己的手指给翻断了。战斗一结束,就召开军事会议,把部队一分为二,同时攻击遵化和三屯营,主力已经现身,再围城打援已没意思了。

皇太极亲率大部分主力前往遵化的途中,范文程又献上一计:先派蒙古同盟前往攻击遵化西面的马兰谷,巡抚顺天右佥都御史王元雅必定会从遵化派兵救援,只需在其途中伏击之,一则可以多杀明军,拿下马兰谷,二则调遵化城中的明军出城,有利范永斗的人在城内活动,以期一举攻下遵化。

皇太极大喜,采用其策行之,果然,王元雅闻报马兰谷险情,急忙遣将救援,结果自然不用多说了。

等到大军围城,王元雅才彻底明白处境,之前因为建虏封锁了通往遵化方向的大小道路,所以王元雅一直未得到是建虏攻过来的详细军情。

王元雅在佩服崇祯皇帝先见之明之外,急忙调兵守城,固守待援。

建虏鞑子围城后,主力驻北门,不过并未攻城,只在城外虚张声势。

范永斗的人在前一日已经分批进城,全是只认钱的亡命之徒,领头的却是遵化本地人,叫于海静,孔武有力,粗中有细,又有一身本事。

之前在遵化统管了一批街头混混,但其人极为孝顺,家里有个长期生病的老母,见其和无赖泼皮日夜厮混,常责之。于是,于海静买了一个丫鬟伺侯老母,自己解散手底下的混混,投靠范永斗,谋求一份富贵。但常隔一段时间回家看一次老母。

几年后,于海静已是范永斗手下头号大将,又因其是遵化本地人,熟悉情况,就把他派了过来配合鞑子攻城。

鞑子围城之前夜,于海静带了人回家,其妹开门见是兄长回来,非常高兴,(其妹即丫鬟,因长久尽心服侍于母,于母认其为女。)忙上忙下的招待兄长带回来的人。于海静自己去母亲塌前问安,问及所带之人时瞒为一同经商之友。

安顿完了后于海静带人踩点,哪些地方放火,什么时候集中,攻那座城门,布置的井井有条。

第二天,鞑子围城,于海静等人都没有出去。当日夜里三更之后,他带人悄悄出来,绕过巡夜的,各自分头行动。在城里四处放火,扰乱视线,在城里忙着救火之际,又聚合人手,等待。三更二刻,北门鞑子开始攻城。四更时分,于海静带人按照约定时间攻向南门,配合城外潜伏已久的精锐巴牙喇兵攻占了南门,遵化城破。

南门一开,鞑子就像水漫过遵化,开始四散开杀。

王元雅闻讯,懊悔不听崇祯皇帝之言,悬梁自尽。

鞑子杀尽了明军之后,有鞑子开始烧杀qiang劫了,其他鞑子一看开抢了,那还管军纪,手快有,手慢无啊,全部开始散开qiang劫。顿时,满城的火光冲天,哭喊之声不绝于耳。


一段时间后,皇太极脸色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走到门口,对亲卫吩咐道:“马上召集各位贝勒在崇政殿议事,说有要紧事,速速前来,不得推托。”

贝勒们刚进热乎乎的被窝,又被皇太极叫了起来,不由得心里暗自埋怨。

全部到齐后,皇太极把情况通报了一遍,不过,皇太极挖了一个坑,只是说蒙古朵颜各部对明国极为不满,表示投靠我们大金,愿意借道给我们,一起去明国发财。

大家既然没有别的办法,朕就决定绕道蒙古,从喜峰口入关发大财去。谁要是不去,就拿出更好的主意。本次发财行动,要全军出动,在锦州前线留一部疑兵即可。

有人不干了,说要是绕那么远的路过去,结果那边明国的城市也像锦州一样难啃,那到底是硬啃还是灰溜溜的撤回来。

皇太极当场表示:咱现在余粮不多了,锦州又打不动,为了大金的生死存亡,绕道这么远攻击明国,遇到难啃的骨头,朕愿意先率领自己的正黄旗、镶黄旗先上,为大家趟出一条血路来。

大家还有没有意见,如果没有意见的话,回去各自发动本旗所有力量,准备发财了。

其余人等一是因为没有更好的主意,二则遇到困难皇太极表示自己先上了,三则各怀鬼胎,就没有人反对,回家收拾东西去吧。

天聪三年十月,也即崇祯二年,皇太极让范文程拟了一道圣旨,传谕女真各部道:我们是好人,明国这个大恶人屡次欺负我们,大恨有七,万般无奈兴兵反抗,才有一席之地,我们是真心不想打,只想好好过日子,结果明国狗皇帝又自大不准我们立国。现在没办法了,只有再次反抗了,由捷径入,破釜沉舟,誓不返斾。

要说地方偏僻不能立国的,那辽,金,元怎么说?想当年明国的太祖不也只是一个和尚么。侥幸得了天下,现在凭什么就不让我们立国,我以抱恨兴师,恐不知者以为自强征讨。

好了,大家都知道出兵的原因了吧,那就收拾收拾家当,一起抢他娘去;后金集结了大约披甲三万余人,跟随的余丁三万,随军厮卒(运送qiang劫到的财物,看守俘虏的奴隶)两万,共八万余人,号称十万大军,借道蒙古朵颜部,开始偷袭明国。

十月二日从沈阳出发,取道辽河套,往科尔沁方向出发,一路上叫齐了一大帮喽啰,一起去发财。

但是,后金大军行至喀喇沁青城地方宿营时,皇太极挖的坑开始起作用了,三贝勒莽古尔泰串通大贝勒代善,反对继续进兵,力主班师回沈阳。

当晚,他们来到皇太极帐前,下令诸贝勒大臣不准进帐,只由他与代善两人单独谒见皇太极,申明阻止大军前进的理由:他们说,如此孤军深入,离后方越来越远,一旦不能攻入明廷腹地,粮草不济,人马俱疲,再想撤兵就来不及了;再者,即使真能攻入明地,也必遭致明军的四面围攻。到那时,恐怕连退路都没有。

努尔哈赤留下的八王议政制度极大的束缚了皇太极的雄心,但因为先王所留,不好直接废这狗屁制度,唯有先打击其余几人的威望,让女真子民知道这几个人不堪当作领袖,只有我皇太极英明神武,这样废除八王议政制度才能有望成功。

当莽古尔泰和代善一掉到坑里,皇太极马上一脸激动的给所有贝勒大臣表示,目前大金形势险恶,万般无奈才有此决定,既然已经来了,朕不二话,为了大金,朕豁出去了,硬骨头我先啃好了。大家都跟我后面,朕先上。

其实皇太极当大汗,莽古尔泰和代善一直不服气,明里暗里都经常给皇太极使绊子,这次也不例外,也是在给皇太极挖坑,出发前不反对,到了快要开打的时候,来劝皇太极了,要是皇太极在这样劳师动众之后,真同意毛都没有抢到,就拍拍屁股回去了,估计大汗的位置就没有几天可以坐了。

可惜皇太极没上当,一番慷概激扬的演讲,让大家一致同意发财行动继续。

十月二十七日凌晨,正当小冰河时期,天气格外的冷,滴水成冰,大安口关东五里,龙池寨,寨门外面约莫四五十米处,潜伏着一群属正黄旗的巴牙喇兵,伏在冰冷的地上一动不动,好像在自个家一样。

领头的是一个牛录额真,叫舒穆禄,心里在纳闷着:先前几个烽火台里面的明军一个放哨的都没有,全部躲在被窝里睡觉,至死都不知道是谁干的。但现在前面寨子里面的哨兵这么敬业,站那微弱的灯光下,看着外面,一动不动。难道真要强攻不成?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伙巴牙喇兵丝毫没有抱怨,挠痒,哈气之类的动作,就跟石头一样静止在那里。

寨子里的那个哨兵也还是一动不动,看来是和咱的巴牙喇一样的兵,这个寨子不好对付啊!

最后,舒穆禄看看天色,离大汗交代的时间限制越来越近了,强攻就强攻吧,他决定了。

把手一挥,然后带头向前潜行,能前进多少算多少。

慢慢地,越来越近了,哨兵还是不动,看来是没有发现。万幸啊。随着距离缩短的每一步,舒穆禄越来越紧张,希望不要被发现。

终于潜行到了寨门下面了,上面的哨兵还是没有动静。

舒穆禄看看潜行到寨门下面的手下越来越多,心里淡定了。这个时候,就算发现也晚了。

当下做了一个手势,带头在同行伙伴的帮助下攀爬寨墙。

舒穆禄不愧为牛录额真,第一个翻上了寨墙,翻上去的一瞬间,抽刀在手,猛的朝那个哨兵劈了过去。

没有预想中的惊叫,反抗,格斗。哨兵应声而倒。

舒穆禄定睛一看,差点吐血,你道是为啥,原来那个哨兵不是人,准确的说,不是活人,是一个稻草人而已。在凌晨幽暗的灯光下,还以为是个真人呢。

一个稻草人,让最勇敢的巴牙喇耽搁了这么久时间,这要是传出去,还不被其他旗的人笑死。

巴牙喇憋了一口气,开始找活的明国士兵。

结果和之前烽火台上遇到的一样,都钻被窝里在睡觉。

这伙明国士兵死状极惨,几乎被剁成了肉酱。后来据说是因为这些人和大金的巴牙喇一样极其勇敢,并且武艺高强,没办法下就只好往死里揍,就成这样了。

没有意外的,寨子几乎在不抵抗中陷落了。

大安口关西五里的沙岭寨比龙池寨陷落的更早,因为那边没有稻草人。

天色微微发亮,建虏就出现在了大西口关前,发起了强攻。

虽然是强攻,其实遇到的反抗很少,没有花多少功夫,建虏就占领了大安口,参将周镇被杀。

十月二十七日上午,建虏毫不费力的攻占了大安口,龙井关。

龙井关比大安口好点,游击王纯臣在家丁的拼死掩护下,逃走了。

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应该是趁敌不备,尽速追击,多扩大战果。但实际情况是恰恰相反,到达汉儿庄这个地方后,皇太极下令停止进攻,大家跑了那么远路来,辛苦了,先休息休息。

另外,蒙古的朋友们,能给我们大金面子,不但借道给我们,还一起过来发财,我皇太极也不会亏待大家,这两个地方,就归你们发财好了。

大金的其他贝勒想不通了,纷纷赶到皇太极的大帐里,质问为什么停止攻击,难道是事到临头就怕了,不敢往里面打了?

皇太极表示山人自有妙计,各位少安毋躁。大家都辛苦了,先回去休息休息,回头要行动了再通知大家,绝不耽搁大家发财。然后就把他们都轰走了。

等这些人一走,皇太极马上回到营帐里,谴退闲杂人等,只留下范文程,问道:“范永斗所派传旨信使可有出发?”

其实皇太极是事先知道整个计划的,也知道这个时候,范永斗那边应该已经行动了。只是事关重大,情不自禁的又确认一次。

范文程躬身回道:“主子,范永斗昨日已派人告知奴才,他那边已安排那个太监出发,预计十月二十九日到达山海关外隐藏,等到十月三十日,伪装成从明国京师八百里加急传旨给袁崇焕。”

皇太极听了,就静了心,不再问,看看地图,然后对范文程说:“好,按照预定计划,这几日都进行休整,但需广派巴牙喇前往周边地带探视敌情,地形,待收到确切消息后前往预定地点设伏。”

范文程忽然跪了下来,对着皇太极说道:“奴才恭喜主子,袁崇焕日夜兼程赶来救援,其主力必然疲惫不堪,以我大金天兵歼灭之,丝毫不费力。待其关宁主力一灭,山海关就属于主子的了,以后海阔天高,任由主子遨游。奴才为主子欣喜。”

皇太极哈哈大笑,笑完了亲自扶着范文程起来:“此事,宪斗出力甚多,朕不会忘记的,等朕正式称帝,必授你为大学士,帮朕处理政务。”

范文程听了大喜,赶紧再次磕头致谢。


建虏前锋很快就越过了蓟州城,来到蓟州南面五里处扎下大营,并派其精锐监视蓟州城,掩护后续部队绕道过来。

当夜傍晚,建虏全军越过蓟州城,建虏和明军相安无事。不过,大金贝勒和蒙古首领的心情就不是城里的明军可以比了,就如同色鬼看见衣裳半解的美jiao娘,好吃之人看到了一桌山珍海味,好财之人看到满屋金银珠宝一样,准备大干一场了。

盘山山脉南向的山脚下,不远处一条州河蜿蜒而过,在这中间有一个村庄,依山伴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村子两样兼顾,所以虽然天灾不断,但日子总还是能过的。

时近午时,住在靠山村尾的一户人家,院子里坐着婆媳两个,媳妇二十五六的样子,虽说不上漂亮,可透着一股朴实能干的气息,嘴上和坐那晒太阳的婆婆说话,手里针线不停,缝补着家里小调皮鬼的衣服。一个估摸五、六岁的小孩正坐在院子里玩泥巴,也不怕天冷,玩的很忘我。

婆婆在冬日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感到很舒服,稍微挪了下身子,然后对着媳妇说:“我老了,身子又有病,像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还能过多久。”

媳妇一边飞快的动着手一边安慰:“婆婆,瞧您说的,孩子他爹,上山打猎,下水摸鱼,种田样样拿手,闲着还能去三河城里打打短工,咱家不愁吃喝。”

说到这里,用牙齿咬断了线,然后扯了扯缝针的一溜,看着针脚密集,挺满意的,就放到了一边,又拿起另外一件待补的衣服,然后看看在院子角落边的房子,说道:“再说小叔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前途无量着呢,比孩子他爹有能耐多了,以后这个家说不定还得靠小叔。”

婆婆没有马上接话,倾着脑袋仔细的听了听,像是想听听小儿子的读书声。距离远了点,没有听见,不过也不在意,露出满意的笑容说;“可不能当面夸他,夸多了容易骄躁,影响他的前途。”

“这不就是在您老面前夸个两句么。说真的,前日那些朝廷官兵路过,简直跟了土匪一样,要不是小叔是个秀才,恐怕就不是少几只鸡那么简单了。”

婆婆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叹了口气:“我也正是因为这,才担心这个日子怕是要不容易过了啊。你记得再前些天的时候,路过的那些朝廷官兵那个不是闹得村子里鸡飞狗跳,捞够了好处才走的。”

“婆婆,您就安心好了,等小叔考中状元,看哪个刚在家门口横!”说到这里,看看天色,又道:“这也快到响午吃饭的时辰了,孩子他爹怎么还没回来?狗娃子,去门口看看你爹回来没有。”

坐地上的狗娃子正玩的起劲,没理睬他妈的话。

媳妇冲婆婆笑了笑,正准备站起来教训下儿子,忽然,门被“彭”的一声踢开了。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彪形大汉闯了进来。

院子里的几个人都吓了一跳,一看是孩子他爹,这门踢坏了还不得修,正准备埋怨两句,彪形大汉直接朝刚才嘴里说的小叔的那屋冲过去,一边说:“快走,鞑子来了。”

冲到那个房间门口,也是一脚踹过去,门“哐当”一下开了,把里面的小叔也吓了一跳:“二弟,快走,鞑子来了。”

说完后也不等弟弟反应过来,猛的一个转身,跑的母亲身边,一把背了起来。对着媳妇说道:“快,跟我走。”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蓟州城墙高大巍峨,城墙上耸立着高大的箭楼,城外环绕着护城河。这些都没问题,可关键是没炮,或者说是没有有用的炮。

整个蓟州城只有六门仿制的红夷大炮,其中只有一门红夷大炮可用,其他的因为维护不善,都废了。

咱袁大督师依仗的是什么,坚城,嗯,这个有了,可还要利炮啊,这个怎么能没有!

怎么办,建虏不知道啥时候就来了。现在造炮是笑话,从后方运,时间怕是也来不及了,而且后方给不给还是一回事。

思来想去终于给他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来人,把全城的木匠和油漆匠给本督师找来。”

建虏到底去哪里了么?

遵化巡抚衙门,已成为大金大汗皇太极驻地,衙门后堂,四角都有暖炉烘着,房子里感觉不到窗外那凛冽的北风,暖烘烘的,也没必要穿着厚厚的衣服,让人感到轻松舒适。

可此时的皇太极心里却并不高兴,离军事会议结束已经两天了,遵化城的人员物资都已经开始押解回沈阳了,可攻打三屯营的阿敏所部却还没有赶回来,按道理该回来了啊,但没有任何消息,就算没有打下来,或者遇到强援,也该派人回来报信。

范文程的表现让皇太极刮目相看,所以这些天还一直带在身边,此时看出皇太极心里的担忧,于是,上前一拜道:“主子,要不让奴才过去瞧瞧?”

看看恭谦的范文程,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算了,其他贝勒不待见你们汉人。朕还是派其他人过去看看。”

范文程的脸一红,不像是羞愧,反而像是受到了侮辱,回皇太极道:“主子,奴才是汉人的骨,大金的肉。”

“哦,哈哈,是朕不是,朕忘了,这次你的功劳很大,回去后,朕给你抬旗,进朕的镶黄旗。”

范文程一听大喜,赶紧跪下叩谢:“主子对奴才恩宠备至,恩同再造,此生定不负主子。”在原来的位面上,皇太极突然暴毙,范文程也没表示,多尔衮向皇太极之子夺权,范文程也没表示,就这么个人。

又隔了一天,三屯营有消息传回来了,说是三屯营在攻城当天就打下来了,劫掠了两日后才发现城门都堵死了,进去的人都出不来,大伙儿都忙着放纵了。又费了半天才打通城门。现在正押送人员物资过来,估计一天后到达遵化。

皇太极很无语,抢的真是忘我啊,精神可嘉。

十一月初七,三屯营的大部队终于到了遵化城外,密密麻麻的俘虏,百姓,连绵不绝的物资车队,让遵化这边的建虏高兴异常,这比之前在关外折腾强多了,大汗还真是英明啊!很多建虏心里都这么想。

当晚,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秘密碰头,千里绕道攻击明国大胜,让皇太极的威望前所未有的提高,特别在女真年轻一代里面,很多人都庆幸有一个英明的大汗。这种情况让三个还觊觎大汗位置的人感到空前的压力,迫使他们几个放弃彼此之间的竞争,联合起来。

三人碰头,先集体攻击了皇太极一顿,特别是代善和莽古尔泰,刚被坑了一把的,更是攻击的厉害。

明军的战斗力,三个贝勒都看到了,比辽东那群东江乞丐的战斗力都不如。


皇太极有点难以选择,是继续等等,看后面还有没有援军的,毕竟布置这个大口袋也不容易;还是说现在吃了呢,那要万一后面有山海关主力跟上来了,岂不就暴露这个埋伏了么?

再说赵率教领军一直追击,忽然他觉得有点不对,长期的战场嗅觉发挥了作用。止住奔跑的马,然后开始打量四周。

此处地势为一长形谷地,虽比较宽,但也算是一个埋伏的好地方,自己领四千骑军狂奔而来,动静如此之大,却未见惊慌奔走的野物,也未见山谷高处林子的鸟类。

虽说前面有鞑子过去,但已有几个时辰,不至于这么寂静啊。

很是异常!赵率教得出结论,于是,让部队就地进行防御休整,同时派出夜不收前往山谷两侧探视情况。

赵率教的情况马上就汇报到皇太极处。

显然要被发现了,皇太极无奈之下,只好发动埋伏,攻击明军。

当建虏满山遍野的现身,还成包围态势,前后左右都有伏兵,一下惊吓到了明军,马儿都感觉到了滔天的杀气,开始惶惶不安。

赵率教一看之下,就知道没有生路了,敌情估计如此之荒谬,这那是万把鞑子,这是七八万有余的鞑子啊!自己只有四千骑兵,哪怕以一当十,都打不过来,何况还不是呢。

没有胆怯,也没有慌乱,主帅牵转马头,看向自己的部下,发现不但兵丁,连将佐都有恐惧,慌乱的神情,当然,也有麻木和无惧的;但都无一例外的,他们都看着自己。

赵率教很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想法和心情,自己多年前也曾经有过,还选择了错误的道路,这次,本帅来带路吧,于是,挺直了胸膛,对着自己的手下,鼓足中气的喊:“将士们!”

环伺在周围的亲卫见主帅要说话,于是,就有几个嗓门大的,重复主帅的话,把声音远远的传了出去。

“众将士,昔日本帅见敌势大,心惧而逃,朝廷以律法问罪当斩,后幸能带罪立功。每念之前,悔恨交加,男儿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上报君恩,下保父母妻儿;鞑子于辽东杀我同胞,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现又妄想荼毒关内。本帅决不答应,尔等能答应么?”

赵率教的部队基本都是辽东人,基本每个人都有受鞑子所害的血泪史,听到大帅这么说,一下想了起来,眼睛里慢慢的充满了血丝,一个,两个,三个,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响应:“决不答应!”最后形成了一个统一而响亮的声音:“决不!”

赵率教很满意自己的手下都还有血性,立于马上,手往前升出去后往下一压,等声音静下来后,赵率教用坚定无畏的声音喊道:“众将士,是男儿的,随本帅杀敌,以命抵命,血债血偿!”

“以命抵命,血债血偿!以命抵命,血债血偿!...”声音从杂乱慢慢的变为整齐,兵丁们敞开了嗓子吼出了心头长期压抑的怒火。此时,已没有惊慌,没有恐惧,唯有一股复仇的怒火!

赵率教慢慢的环视了一圈,看着眼前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心里默默的说:都是大汉好男儿!

“众将士,来生再会!”说完之后,赵率教抱拳拱手一圈,然后牵转马头,开始慢慢让马踱步起来。

这次亲卫没有原样传话,喊出了自己的声音:“兄弟们,来生再会!”然后调转马头跟了上去。所有的人看看自己的四周,没有说话,用眼神跟战友道了别,控制胯下的马匹都跟了上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