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树人中学的老师们鲁迅周树人结局+番外

第10章

发表时间: 2025-04-11
心胸开阔,精神愉快,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师:综上分析,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范仲淹是如何运用见景生情的笔法,通过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形成了鲜明对照。

至此,作者由前面的叙事和写景转入议论和抒情,从而将文章观点推向了新的境界,尽情抒发了作者的博大情怀和政治抱负。

请注意:作者在文章第三部分,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设问的方式,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请同学们看课文注释,在10分钟之内,将第三部分原文译成现代白话文。

时间到,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定同学朗读译文并及时纠正翻译不确切的词句。

师:纵观全文,我们共同来做一比较——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皆源于个人的荣辱得失;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进亦忧,退亦忧。

文章最后通过第二个设问,水到渠成地提出“古仁人”的“忧乐观”,也是《岳阳楼记》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他们一定会说“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吧!

学生齐诵: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师:作者最后用一个感叹句结束全文,把作者的坚定志向和对友人的勉励表达得含蓄别致而耐人寻味——啊!

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

学生齐诵:“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书声戛然落地,悠扬的下课铃声响起。

汪洋一声“下课!”

,学生们一声“老师再见!”

,同学们走出教室,一个个收获满满、心满意足的样子。

听课的领导、老师们满面春风地走出课堂。

汪洋的语文老师走在前头,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对张校长和孙主任感慨道:“汪洋,好样的!

后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