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琴刘勇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全文》,由网络作家“真威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顾队,这饺子可真好吃。”小刘两眼放光地用筷子指着碗里的饺子说。顾振远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蘸了醋,送进嘴里,眼底闪过一抹惊艳之色。他们全家都爱吃饺子,家里照顾父母的保姆饺子也包得好,但跟眼前的比起来还有差距。小刘:“这样的饺子才是该花钱买的饺子嘛。”国营饭店的猪肉饺子都不如这个,他以前花钱吃的都是啥饺子呀。顾振远没有说话,只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他家教极好,一向都是食不言寝不语,不少人都觉得他这个人古板无趣。十八个饺子吃完,顾振远和小刘都饱了。顾振远付了六毛钱,小刘摸着肚子说:“李书萍同志你这饺子真实在,我是一碗就饱了,不像国营饭店的,吃一碗还不够,要吃两碗。”一个食客吐槽起国营饭店来,“国营饭店现在越做越假了,皮厚馅儿少,味道还不行...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全文》精彩片段
“顾队,这饺子可真好吃。”小刘两眼放光地用筷子指着碗里的饺子说。
顾振远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蘸了醋,送进嘴里,眼底闪过一抹惊艳之色。
他们全家都爱吃饺子,家里照顾父母的保姆饺子也包得好,但跟眼前的比起来还有差距。
小刘:“这样的饺子才是该花钱买的饺子嘛。”
国营饭店的猪肉饺子都不如这个,他以前花钱吃的都是啥饺子呀。
顾振远没有说话,只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他家教极好,一向都是食不言寝不语,不少人都觉得他这个人古板无趣。
十八个饺子吃完,顾振远和小刘都饱了。
顾振远付了六毛钱,小刘摸着肚子说:“李书萍同志你这饺子真实在,我是一碗就饱了,不像国营饭店的,吃一碗还不够,要吃两碗。”
一个食客吐槽起国营饭店来,“国营饭店现在越做越假了,皮厚馅儿少,味道还不行,还真赢不得这路边摊呢。”
李书萍扯了扯嘴角,“喜欢吃以后常来。”
顾振远:“你晚市还在这里摆吗?”
“摆的。”李书萍点头。
心道:他这么问,是晚上还要来。
中午巷子口来往的人不多,但李书萍也靠着酒香不怕巷子深,陆陆续续也卖出去了十八碗,收入五块多钱。
李书萍高兴地数着手里的毛票,觉得这个摆摊的生意很有搞头,就卖出去这十八碗,她的食材成本不但回来了,还有赚的呢。
周翠兰看着她手里的一把钱,羡慕地说:“还是你卖饺子赚得多些。”
“我这个麻烦些呀,你瞅我这些家伙事儿,搬来搬去的都费不少功夫呢。”李书萍说着把钱揣进了衣服兜里。
周翠兰点点头,确实,不像她卖茶叶蛋,只需要晚上把鸡蛋洗出来,放锅里小火煮着,第二天早上有一个背篓背到巷子口卖就行了。
李书萍卖饺子,东西一大堆,还得和面拌馅儿擀面皮儿,确实比她这个麻烦多了。
一点半一过,基本上就没人会来吃饺子了,李书萍也没回去,就坐在凳子上包饺子。
中午人少都卖出去了十几碗,晚上 上班儿的人下班儿,人应该会更多一些。
她一边包饺子,一边和周翠兰唠嗑,倒也不觉得时间难熬。
下午五点,林国栋去托儿所接上了儿子俊俊,跟他爸林永年在厂门口汇合一起回家。
快走到巷子口时,就看到前面围了好多人。
“干什么呢,这么热闹?”林永年伸长了脖子。
人群中的马工,看到林永年爷孙三人,便笑着招手,“老林,快过来,你前妻在这里摆摊卖饺子呢。”
什么!
林永年和林国栋父子俩瞳孔地震,李书萍/妈在巷子口摆摊卖饺子!
马工见他爷俩不动,又招手,“你们快过来呀。”
围在摊子前的人,一听他们之中有人是老板娘的前夫,就扭头看了过来。
这年头离婚可是新鲜事儿。
林永年和林国栋只觉得一股热气全冲上了脸,抱着孩子,低着头快速通过。
丢死人了,丢死人了,李书萍/妈怎么还在巷子口摆起摊儿来了,这让街坊四邻和厂里的同事怎么看他们家!
李书萍也听见人喊了,不过她可没空管,她下饺子还下不过来呢。
不出她所料,一到下班的点儿,这来来往往的人多了起来,她的生意也好了。
先是23号院儿一个吃过她包的饺子开的头,然后在老邻居的推荐下,吃饺子的人就多起来了。
你妈也帮过我,就当扯平了。
秦野在心里说。
“走了。”秦野转身继续朝前走。
林小雨直起腰,刚要抬脚跟上,发现他用布条绑住的右手在流血。
“你、你受伤了。”
这是打张铁军伤的吗?
秦野抬起手看了一眼,不在意地说:“不碍事。”
“我给你重新包一下。”林小玉追上去,从书包里拿出了干净的手绢。
“不用。”秦野把手抬了起来,“这个不是打那个人渣伤的。 ”
林小玉:“不是也要重新包一下,你这个布条都脏了,会感染的,感染了会灌脓,手都有可能烂掉。”
看她说得这么严重,秦野犹豫了一下,把手伸了过去。
“这才对嘛。”
23号院林家
“丢死人了,真的是丢死人了。”林永年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
林国栋坐在凉椅上,脸色也很不好看。
“什么丢死人了?”林建设牵着刘琴的手一起走进家门。
林永年没好气地回道:“你妈在巷子口开摆了个饺子摊!”
饺子摊?
林建设和刘琴对视一眼,两口子皆皱起了眉。
林建设去供销社接了刘琴,从巷尾回来更近,所以并没有看到李书萍在巷子口摆摊。
林建设皱着眉道:“妈她咋想的!你又不是没给她钱,咱们家的钱可全都给她了,她去巷子口摆地摊,让街坊四邻怎么看我们?”
他就说进了大院后,邻居们看她的眼神怎么都怪怪的,原来是因为他妈。
两个有正式工作的儿子,当妈的却在摆地摊,别人不得说他们做儿子的不孝顺。
刘琴也皱着眉说:“一把年纪了去摆地摊,她也不嫌丢人?真的是一点都不在意咱们这一家人的脸面。”
林永年大声道:“她什么时候在意过我和你们这些儿女的脸面,要是在意,她就不会离婚了!”
这些天他和国栋在厂里,都成了大家调侃笑话的对象,在厂里连头都抬不起来。
要是让厂里的人知道李书萍还去摆起了地摊,还不得笑话死他们。
林国栋拧着眉道:“我晚上去劝妈回家跟爸复婚,这个地摊是绝对不能让她再摆的。”
“爸你也别跟我妈生气了,就接受她回家吧,你是男人大度些。让她在外头,指不定还要折腾出来多少事来让我们丢人。”林国栋劝道。
林永年本不想那么快原谅李书萍,但觉得老大说得对,为了全家人的脸面,他这个当男人的就大度些,不跟她一个女人计较了。
“行,你去吧,我也不跟她计较那么多了。”
李书萍可不知道林家人盘算着劝她回去,一双手飞快的包着饺子。
包好的饺子都已经卖完了,现在是现包现煮了。
看着摊子前排着的人,李书萍只恨自己没能多长出两只手来。
林小玉和秦野走到巷子口,就看到了小摊前围着的人,两张小桌子坐满了吃饺子的人,还有几个端着站在旁边吃。
“这生意也太好了吧!”林小玉诧异地说着,见她妈忙不过来了,连忙跑过去帮忙。
“妈。”
李书萍见女儿回来了,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小玉你赶紧把手洗洗帮妈包饺子,妈忙不过来了。”
“好。”林小玉撸起袖子,洗干净了手,就开始包饺子。
她包饺子的技术也是李书萍教,包得也是又快又好。
有了林小玉这个帮手,李书萍顿时轻松了很多,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出了几碗饺子。
秦野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就抬脚回家了。
还好她下午包了不少饺子,不然饺子都不够下。
“咋样,这饺子好吃不?”犹豫的人看着已经端上饺子吃的人问。
“好吃,皮薄馅儿大,还特鲜灵,比国营饭店的好吃多了。”
吃腻家里饭的人一听,也加入了排队的行列,三毛就三毛吧,反正又不是天天吃,偶尔吃一次换个口味而已。
林小玉捏着书包的带子,皱着眉回头看了一眼还跟在她身后的张铁军。
她都说了好几次,她要回家了,让他别跟着了,他还跟着。
算了,干脆今天跟他说清楚。
林小玉如此想着转身面对着张铁军,见她转身了,张铁军一喜,“你这是愿意跟我去喝汽水了?”
林小玉摇头,四处看了看,左转走进了没人的巷子里。
张铁军先是一怔,随即眼睛一亮,双手插着裤兜,跟着走了进去。
往巷子里走了一些,确定没人也不会有人看到后,林小玉才停下来一脸严肃地跟张铁军说:“张铁军同学我不喜欢你,也不可能跟你处对象,我现在只想好好学习,请你以后不要再缠着我了。”
张铁军的脸色骤变,本来还算周正的五官,渐渐扭曲。
看到他的脸色变化,林小玉害怕地干咽一口,转身就走。
“我先走了。”
“走什么走,草,你不想跟我处对象,吃我的冰棍干啥?你知不知道吃了我的冰棍,就是我张铁军的人了。”张铁军抓住她的胳膊用力一甩,把她摔在了墙上。
林小玉后背撞得生疼,“你、我明天把买冰棍钱给你,我给双倍。”
她一动,张铁军又把她按墙上了。
“你放开我,你不放我就喊了。”林小玉眼泪都吓了出来,没想到跟自己同班的同学会突然变得这么可怕。
她不知道吃了男生给的冰棍,就是同意跟人处对象,她以后再也敢不吃别人给的东西了。
“你喊呀。”张铁军根本不怕,“ 你要喊了,我就扒了你的衣裳,说你是出来卖的,把我叫进巷子里,脱了衣裳勾引我,我不愿意你就想反咬一口污蔑我,让你读不了书,以后都没脸做人。”
“外头肯定有人看到,我是跟在你身后进来的。”张铁军用舌头顶着腮帮子一脸无赖样。
才十七岁的林小玉哪里遇到过这种事儿,顿时就被吓唬住了,眼泪恐惧又无助的流着。
“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吃你的冰棍,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呜呜呜……”林小玉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对不起就完了,我那些兄弟伙都知道,你林小玉在跟我处对象,你说不跟我处,我面子往哪儿搁?”张铁军拍了拍自己的脸。
“我错了,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求求你放过我吧。”林小玉哭着哀求。
“让我放过你也行。”张铁军的目光下移,“你把扣子解了,让我看一看,摸一摸我就放过你。”
林小玉脸色一白,连忙双手交叠护住胸口,拼命摇头。
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你装什么,你一天不也在偷偷看我嘛,你早就想被我摸了吧。”
张铁军一边说,一边拉林小玉护住胸的双手,脸因兴奋而变得通红。
“不要啊,啊,救命唔……”林小玉喊到一半,就被张铁军捂住了嘴。
“淦,你他妈叫什么……”
“嘭……”
张铁军“叫”字还没说完,就被从巷子深处跑出来的一个人,一脚踹飞。
“啊……”张铁军捂着被踹的右侧腰,痛呼出声。
林小玉紧紧地捏着自己的衣领,低头看着地上的张铁军表情有些懵,再抬头就看到了秦野。
南山养老院
“七十二床李老太的费用都拖半个月了,还没交呢?”
“交个屁,打给她大儿子,她大儿子说上个月是他交的,这个月该她家老二交了。打给她家老二,她家老二一听是我们养老院的电话,立马就挂。”
“她不是还有一个女儿吗?”
“她女儿去年打电话还接,隔个把月还会来看看,给老太婆擦洗,今年再打电话就打不通了。”
“怎么这么臭,准是这死老太婆又拉了。”护工撸起袖子,走到七十二床,对着脸色苍白,满脸皱纹的李老太就是两巴掌。
“让你要拉了叫人,叫人!听不懂人话是吧。”
“哎呀,你轻点儿,要是脸肿了,她家里人知道了,该找你麻烦了。”另一个护工嗑着瓜子说。
“放心吧,这老太婆都来养老院两年了多,就去年她女儿偶尔还来看看,今年都过去大半年了,还没一个孩子来看她,打死了都没人管。”
“她这两个儿子,也太不孝顺了。”嗑瓜子的护工有些唏嘘。
“一看她就是当妈的不慈,对孩子不好,所以孩子才不孝顺。要是她是一个好妈妈,孩子能这么对她妈?这种人就是活该。”
“呜呜呜……”李老太呜咽着哭了起来,眼泪大颗大颗的从眼角滑落。
她从来没有对孩子不好,她为孩子们倾其所有,付出了半生,能为孩子做的,她都做了,孙子外孙,也都是她帮忙带大的。
她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落得这个下场?
老头子退休后,他们是跟老大一家住的,老头子有退休金,她没有。老大两口子对老头子很好,拿她确实当老妈子一样使唤,也很是嫌弃,但这日子也勉强能过得去。
老头子一走,老大就赵老二商量起了她的养老问题。
老房子拆迁,老幺作为女儿,没有分到钱,说她没分家产没义务养老,不参与。
老二说老大是老大,之前老头子在世的时候,也是说的跟老大一起生活。且老头子的退休工资,都补贴给他们家了,就该他们养。
老大说她偏心老二,把工作让给了老二,该老二养,他养了父母这么多年,他的责任已经尽够了。
两兄弟互相推诿,吵的翻天覆地,最终决定一个人养三个月,轮着来。
说是养她,可不管是在老大还是老二家,她都是要干活的,还要被儿媳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嫌弃。
不是说她菜炒咸了,就是地没拖干净,衣服没洗干净,这也干不好,那也干不好,老了一点都用都没有,
尤其是老二媳妇,对她最是恶劣,还直接骂她老不死的。
她在老二家,呼吸都不敢重了。
就这么过了三年,两年前她在老二家打扫卫生,拿起老二媳妇放床上的衣服时,钱掉出来落地上了。
她弯腰去捡,老二媳妇儿进屋看到了,一把推得她摔地上,说她偷钱。
不管她怎么解释,老二媳妇就说她是想偷钱,偷了拿老大家里去。
这一摔,让她摔断了腿。
她疼啊,忍了两天,求老二送她去医院,老二媳妇说她装怪,老二也让她消停些,然后她就瘫了。
再然后,两兄弟商量,把她送到了养老院,选的最低的标准,一个月一千八,两兄弟轮着给。
头一年给得还算及时,今年不知道怎么的,轮到老二那个月就总是拖欠了。
她也成了经常被护工打的老太太之一了,饭不给吃,拉身上了不给换裤子,屁股和大腿上长满了褥疮。
她甚至能感受到屁股上面有东西在爬,在往她的肉里钻,应该是长蛆了。
她怕呀,她最怕的就是虫了,可现在她的身上却长满了虫。
除了她那姑娘,头一年来看过她几回,给她擦洗。
她在养老院里待得太痛苦了,求姑娘把她接出去,被拒绝后,她又气又伤心,把姑娘骂了一顿,姑娘就再也没来过了。
“自己妈没当好,还有脸哭,既然还有力气哭,那今天也别吃饭了。”
说完,护工就叫上另一个护工出去了。
李老太绝望的闭上了眼睛,在饥饿和恐惧之中身子渐渐变凉。
在意识消散前,她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难道真的是我这个妈当得还不够好吗?
不,不是她这个妈当得还不够好,而是她用自己的血肉,喂养出了两个不孝的白眼狼。
……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李老太在一阵鞭炮声中睁开眼,旁边的小姑子林秋芳推了她一把,“嫂子,还愣着干啥,新娘子都到门口了。”
李老太眼睛直愣愣的看着只是眼尾有些细纹的小姑子林秋芳,一时没反应过来。
林秋芳死的时候不是都四十多岁了吗?怎么到了地府,看着才三十出头。
说起她这小姑子林秋芳也是可怜,嫁了个家暴男,起先没看出来,打得也少,再等几年,那男人下岗了,就开始对林秋芳频繁动手了,打起来也没轻重。
林秋芳怕外人知道了丢人,也不说,直到被打死了她们才晓得。
她那几个孩子,还出具了谅解书,她男人没判几年,就出来了。
“嫂子,你看我干啥?”林秋芳皱眉“你二媳妇儿到了,赶紧去迎新娘子呀。”
迎新娘子?
李老太回过神来,扫了一圈张灯结彩的堂屋,又看了一眼外头摆满桌子的院子,左手摸右手,热的,不是鬼。
再掐了一把,会痛,不是梦。
她竟然重生了!
重生到了老二娶媳妇的这一天!
“喜婆婆在这里,喜婆婆在这里……”
李老太还没反应过来,一群不认识的年轻人,就冲她跑了过来,抓住了她的手脚。
“诶,你们干什么?”被挤开得林秋芳喊着。
“结婚三天无大小,我们闹喜婆婆呢,你们可别管。”说话的是新娘子刘琴的弟弟,他手掌全是锅底灰,脸上带着赤裸裸的恶意。
“放开我,我们这片可不兴这些。”李老太用力挣扎。
上辈子的今天,是她二儿子结婚的日子,也是她最屈辱的日子。
王大妈眉眼弯弯,“你李婶想买些家具。”
何帅:“可以呀,我们厂正好有一批有瑕疵的家具,要低价处理,上头正让我们号召自己的亲戚来买呢。”
“别看是有瑕疵的,但用还是一样用,价钱便宜一半呢。”何帅看着李老太说。
李老太:“那可太好了,还让我捡着便宜了。”
“走,进去选。”
何帅领着两人进了厂子,李老太挑了一张一米五的上下床,上层窄点有一米二宽。
一个双开门的衣柜,一套桌凳,一张书桌,一个五斗柜,一个洗澡洗衣服用的大木盆。
架子床和衣柜稍微贵一点,但比市场价也便宜不少,加起来花了一百二十五。
李老太加了五块钱,厂里的车可以直接送到家里去,何帅跟着一起送货。
李老太和王大妈也挤上了货车,坐着一起回去。
货车路过18号院的时候,李老太让停了车,和王大妈一起下车。
李老太和王大妈一起把两个大包袱从家里搬了出来,又用钥匙把门锁上。
“书萍你这是要搬家了?”赵大妈从家里走出来问。
李老太点头,“是呢。”
“要搬哪里去?”赵大妈走上前,一起住了几十年的老家妹,要搬走了, 还真是舍不得。
“就23号院,有空了去找我玩儿。”
赵大妈皱眉,“怎么搬到哪里去了?听说那个院儿里的人可都恶得很。”
李老太:“这不是住房紧张吗?能租上那个院儿里的房子都还是我运气好呢”
“要是在那边受了欺负,就回来找我们,我们去跟你撑腰。”赵大妈特别仗义的拍着胸脯说。
李老太心中一暖,“行。”
赵大妈说要过去帮忙,但货车挤不下了,她就让李老太她们先走,她走路过去。
货车停在23号院门口,动静引得院儿里没班上没学上的大人小孩儿,都跑了出来看热闹。
“货车,好大的货车。”
“上面都是家具。”
“全都是新家具。”
孩子们围着货车跑,叽叽喳喳地叫着。
大人们的目光,则是带着探究,审视,极个别也带着羡慕和嫉妒。
“姑娘,你今天就搬来了呀?”昨天说过两句话的白发大娘,笑着跟李老太打招呼。
李老太笑着应了一声,又冲着其他邻居道:“我姓李,叫李书萍,我还有一个女儿叫林小玉在上学,以后跟我一起住这里,还请诸位邻居多多关照。”
今天搬过来了,还是要跟邻居们打个招呼。
这新搬来的都笑着打招呼了,23号院的邻居们也笑着跟她打了招呼,客套了两句。
李老太也知道这些邻居的姓名。
李老太和王大妈一起,把两个大包袱先从货车上下了下来,拿进屋里。
何帅和开车的司机在外头下家具,23号院的邻居们,也就站一旁看着,也没一个人主动上去搭把手。
李老太和王大妈放下东西后就出来帮忙,家具下到一半,赵大妈来了,也加入了进来。
李老太和王大妈抬着桌子搬进屋,赵大妈跟在后头提着两个凳子。
“这23号院儿果然是名不虚传,你家具这么多这么重,这些邻居连个搭把手的都没有,就干站着看热闹。”赵大妈小声吐槽道。
李老太不在意地道:“人家跟我无亲无故的,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
她觉得这没啥好说的。
王大妈:“话是这么说,但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嘛。你像我们院儿里,但凡来了新人搬进来,那个不去问一声需不需要帮忙的。”
“就是。”赵大妈点头附和,又看着李老太道,“你这个人一直就是个老好人,性子又软。到了这里,可别再看到别人有要帮忙的,就冲过去帮忙了。要多几个心眼儿,别吃亏被人占了便宜。”
李老太知道她们都是为她好,才跟她说这些话。
她以前确实是这样,一直都是别人眼里的老好人,特别怕得罪人,也特别怕跟人有矛盾。
不管是跟家人还是跟邻居同事,她都是这样,上辈子也没少被邻居和同事占便宜吃亏,背地里更是没少被人说窝囊。
她以前都用吃亏是福来自洽,但上辈子她饿死在养老院,子女不孝,无人送终,可见这吃亏不是福。
吃亏分明就是,你自己的福气都被别人吃没了。
重活一世,她绝对不会再活得像上辈子一样窝囊!
“我晓得 ,我肯定不会让人占我便宜。”
王大妈和赵大妈却不太信,以前她们也没少说她,她每次也都是知道了,以后肯定不会让人占便宜了。
但上回赖老太让她把裁好的衣服,拿到厂里去给她车一下,她还不是拿着去了。
被领导发现,还挨了批评,临把工作转给林建设前,还在厂里丢了个人。
“看见没,都是新家具呢,这女的挺有钱呀。”新嫁进23号院的新媳妇儿王桂香,倚着大院的门框嗑着瓜子,冲身边的刘明香说。
住在23三号院的,基本上家里都是没有双职工的,大多家里都只有一个人有工作,而且也没 几个是正式工。
王桂香和刘明香就都是没有工作,只有在家里,接点糊火柴盒的散活做的。
刘明香阴沉着脸吐掉嘴里的瓜子皮,“也不知道这人是什么来头,改明儿去18号院儿打听打听。”
家具都搬进屋里,上下床也安装好了,何帅和司机就要走。
李老太叫住他们,“别走,咱们一起去国营饭店吃午饭,赵姐和王姐也一起。”
“不用了, 我们回厂里吃,我们厂里管饭。”何帅不想李婶破费就笑着拒绝。
李老太:“厂里的饭哪里有国营饭店的好吃。”
“真的不用了,我们得赶紧回了 ,厂里说不定还用车呢。”说完何帅就和司机师傅一起走了,李老太拗不过他们,只有把人送到了大院门口。
等货车开走了,李老太就看着王大妈她们说:“你们跟我一起去吃。”
王大妈:“谢了你的好意,你知道的,我要回家给孙女煮饭。”
她孙女在读书了,中午要回家吃饭。
赵大妈:“你知道的,我也要回家给孙子煮饭。”
李老太:“……”
没人跟自己一起去国营饭店吃饭,李老太就自己去吃了碗牛肉面。
吃完就去商店,开启买买买模式。
李老太在家和商店之间,跑了三四趟趟,才将东西都买齐。
看着床上铺好的新棉被,还有已经挂上用来做隔断的帘子,李老太满意的点了点头,从今天起,这里就是她和小玉的新家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