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番外笔趣阁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番外笔趣阁

石头会长大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动了,建国没死,还有气……”一个衣服上满是补丁的瘦弱女人何玉芳,惊喜的喊了一声,并赶紧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

主角:张建国何玉芳   更新:2025-04-13 20: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建国何玉芳的其他类型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动了,建国没死,还有气……”一个衣服上满是补丁的瘦弱女人何玉芳,惊喜的喊了一声,并赶紧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动了,建国没死,还有气……”

一个衣服上满是补丁的瘦弱女人何玉芳,惊喜的喊了一声,并赶紧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



几个人正商量着笑笑的安置问题,张建国表示孩子自己可以带回去养,他家虽然在农村,但是家里和睦,父母也善良,对于笑笑一定会视如己出善待她,关键是家里条件也不算特别差,不差这孩子一口吃的。

张建国愿意把笑笑带回去养,有些出乎兰玲和周勇军的意料之外,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但是又愿意主动抚养的人可不多,没想到张建国这么有责任心。

周芷兰和兰玲有些舍不得,可兰玲把闺女喊到一边去,表示看着张建国这小伙子心肠也挺好的,应该不会亏待这孩子,要不把他地址拿着,回头有空去看看,要是孩子在那边照顾不好,他们再接过来。

或者,张建国家里要是不乐意,他们也可以接过来,总而言之不能亏着笑笑了,这孩子可怜,被他们捡到了要善待。

周芷兰知道母亲心肠好,说的也在理,虽然心底有些不舍得,但最终同意这个办法,不过笑笑还得在医院待几天才能走,所以周芷兰就和母亲商量着,赶紧给笑笑准备点衣服,要不然天冷了,这孩子衣服都没得穿。

就算是张建国会对孩子好,他一个大男人,这种活肯定不行,所以周芷兰和母亲回去赶紧买棉布,又去借了一个院子里大姐的缝纫机,三个人忙着给笑笑缝制小棉袄和棉裤。

张建国趁着周勇军在医院照看孩子,和他约定好,三天后来接孩子回去。

他则赶紧回家一趟,毕竟要把这事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他一回去,就看到村里欢天喜地的像过年,不少人见到他都热情的打招呼,还问他身体好点没,张建国赶紧表示去医院看了一下,抓了点药,问题不大。

这会张建国才知道,那口水井出水了,水量那是特别大, 这样一来,村里人吃水都解决了,难怪家家户户想过年。

因为他说去城里医院看病,他的父亲张元顺和黄三就像是英雄一般,众人还商量着给他们开一个表彰大会,而且乡里也号召附近几个村都向他们学习。

看着家里人喜气洋洋的,张建国当即就把笑笑的事情说了一下。

“这孩子可怜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遇到也是缘分,跟我们家有缘分呀, 怎么没抱回来?就是这么大孩子,太小了,咱们得想办法弄点奶粉,要不孩子养大身体差呀……”

何玉芳一边感叹着孩子可怜,一边张罗着说去哪弄点奶粉好,根本就没想过说孩子不要的问题。

“就是,就是这孩子跟我们老张家有缘分,我又多个闺女了,嘿嘿……”

张元顺还挺高兴的,说那孩子有福气,刚捡到这村里就打出来一口井,好事呀,多好的兆头。

张建国知道父母不会忍心拒绝,这会看到他们满口答应,还特别的喜欢,心底也松了一口气。

顺便和家里两个妹妹说了一声,最开心的居然是张红月,她最小还没上学,听说过几天她会有个妹妹,就觉得以后没人跟她玩,可以跟着妹妹玩,只有张红梅有点闷闷不乐。

张建国从兜里掏呀掏,掏出一把大白兔奶糖,一个妹妹给了一把, 这让张红梅一下子笑出声了,有糖吃,好甜呀。

她可最馋的就是这一口。

有糖吃,至于妹妹啥的,她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这样的人,怎么会有那么惨的结局?

在周家吃饭的时候,张建国神思恍惚的几次把手里的筷子落地了,因为桌子上郑泰对周芷兰非常好。

全程帮着夹菜给她端茶倒水,那态度就是要告诉张建国和周勇军,周芷兰嫁给他会很幸福,他会对她很好很好!

以至于周勇军笑的不行,周芷兰都有些脸红不自在。

张建国没说话,吃了一点东西后就起身表示自己吃饱了,下午就要回去了,不过走之前有些话要对周芷兰说。

周芷兰送张建国到院子外。

“你和这个郑泰不合适,你们不要结婚,你如果想好好活着过好余生,就不要和他在一起,分开,必须得分开,你信我……”

“啊,为什么?”

这一次轮到周芷兰惊讶了,记忆中张建国人不是这样的,他边界感很强的,也不会对谁指手画脚,怎么今天就这样?

难道?

张建国目光看向了屋子里,周勇军在陪着郑泰说话,但是郑泰满脸不高兴的看着他们,似乎想听一下他们在说什么?

可周勇军把人拉到一边去,张建国都可以看到郑泰脸上阴翳,想到这个人心胸狭窄疑心病重杀妻。

张建国心有点烦。

因为他无法对周芷兰说清楚,为什么要让她离开郑泰,因为两人结婚郑泰杀妻,这都是未来一两年发生的事情,现在说这些,周芷兰还会因为自己疯了。

而且今天这气氛也不好,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所以张建国只能告诉周芷兰,有机会他们在碰头,或者去他家那边,或者再过三天,他们约个地方单独见面,最好就在黑市那边,他有话要跟周芷兰说。

“嗯,行,你今天有些奇怪,说话没头没尾的,你回去好好照看笑笑,要是缺什么告诉我……”

周芷兰点头,今天的张建国让她有些看不明白,他和郑泰之间有些不对付。

本来今天留张建国吃饭,没想到郑泰死活不走,就闹成这个局面,确实人多说话也不方便,所以周芷兰最后也没留张建国。

送走张建国,周勇军也离开了,临走的时候喊郑泰离开,他不想走。

特意去屋子里和周芷兰说话,还问这个张建国是谁,刚才在院子里和她说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她对象吗,他们快要结婚了等等

还说这个张建国人怎么能这样?

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话,非得背着他说等等。

“我累了,你和我哥先回去吧……”

周芷兰脸一下子沉下来,张建国是她朋友,她和郑泰还没结婚呢,只是处对象这郑泰就管的这么多,一点都不相信她的为人。

所以周芷兰生气,郑泰看着她这样,心底也不快气呼呼的离开了,却把这张建国记在了心底。

路上向周勇军打听许多关于张建国的事情,他觉得周芷兰和张建国关系不一般,他得早点把她和周芷兰的婚事定下来才好,最好,今年就结婚了。

张建国回去先坐的班车到乡里,然后又坐毛驴车回去,折腾到家就差不多到下午有点晚了。

路上他一直在想着周芷兰和郑泰的事情,周芷兰和她关系不错,但是还没到事事听自己的地步,人家这婚姻大事,她不一定会听自己的。

怎么办?

下次再碰到她,用什么法子劝说周芷兰,然后让她放弃和郑泰处对象结婚?


“这骂我可以,骂你不行,我气不过!”

张元顺低着头赶车,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别人骂他没啥,但是骂他儿子和闺女啥的,那就是他逆鳞马上就会翻脸。

“嗯,行了,下次别这样了,总让人担心,你看我们家里日子刚刚过的好,咱们悄悄的卖鱼,用不了多久,这小日子就好起来了,在这关键的时候,你可别掉链子呀……”

张建国忍不住再一次叮嘱父亲,其实,他都觉得自己有点啰嗦了,奈何父亲嘴上每次都答应,但是依然我行我素。

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样。

让张建国很担心,他觉得应该想一个办法,彻底解决前世父亲被赵家人打死的隐患,要不然他睡觉都不安稳。

到了黑市,张建国先去张五那边吃碗面条,又约定好晚一点给他送百来斤鱼后,这才和父亲去市场上卖鱼。

这会已经是深秋了,黑市晚上有点冷,人们都把自己包裹的紧紧的,这鱼卖的也比前几次快,一来市场上鱼不多,二来天冷后鱼可以晒干或者腌制好,等到想吃的时候拿出来,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很多人会多买点鱼,毕竟市场上猪肉涨价了,鱼就显得物美价廉。

“今天的带鱼少了,怎么还没看到那个姑娘来买鱼?”

张元顺看着早早卖完的鱼后悔带少了,打算过阵子在拉一车鱼来卖,今天他们还特意留下两条十四五斤的大鲶鱼,打算送给周芷兰和他堂哥。

上次人家来的时候,可是特意带了不少东西来,钱也不肯收,何玉芳可是一直念叨着,占人家大便宜了心底过意不去。

“没事,我知道她家在哪,回头我给送过去就是了,爸你看着摊子,我去逛逛,看有没有什么要买的东西!”

张建国每次来黑市也会买一些东西回去,毕竟这年头物资匮乏,想买点东西都不方便。

黑市上只要有钱,很多时候能买回很多需要东西。

像布料,平时在供销社买还得要布票,但是在黑市上直接买不要票,就是价钱贵上几分钱,但是对于张建国来说却是不算啥。

毕竟每次卖一车鱼,都有小几百的进账,根本就不差钱。

家里送了两只鸡给周芷兰,母亲一直念叨着再买几只母鸡就好了,张建国就一直在看,他的运气不错,很快就看到一个老头在卖鸡和大鹅。

母鸡刚好有四只,大鹅有两只,问了一下价钱也不贵,这让张建国喜出望外。

本来他打算在家里养狗看家,可是这一时半会也没看到卖狗的,遇到两只大鹅也很好,因为鹅护家吃鱼,家里底下有暗河,根本就不差大鹅那口吃的。

而且在农村,一般家里有小婴儿的,都喜欢养大鹅。

口口相传说是有些不干净的东西,就是水猴子之类的,最喜欢摸小婴儿的脑袋,可这些东西最怕大鹅,也瞒不过大鹅的眼睛,所以家里养大鹅有动静大人也会知道。

笑笑还小,不管那些传说是不是真的,但是养两只大鹅,心底也安心,遇到点啥事也瞒不过它们,也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所以张万和花了几十块,买下四只母鸡两只大鹅,直接给提回来了。

“哎呦,你这买大鹅,这晚上回去可得悠着点不能让大鹅闹出动静来,要不就被人知道了……”


所以这一次,他们把鱼装的少一些,这样路上也能少花一点时间。

果然,这一次他们来的很早,先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直接去摆摊。

张建国还是老习惯,先在黑市上溜达一圈,很快就看到一些很惹眼的东西,有几个明显很旧的瓷器和瓶瓶罐罐的东西,放在摊子上摆卖。

古董?

张建国的脚步停留了一下,他蹲在地摊上看了几眼,又用手摸了一下,再仔细观察了一下。

“要吗?便宜卖了,一百块一件,随便挑,也可以拿东西换……”

卖东西的是一个捂着和张建国一样很严实的男人,张建国只能看到他那一双眼睛,白眼多黑眼珠少,这种眼睛比较少见,张建国一下子就记住了。

“太贵了,没啥用处,不要!”

张建国拿起那些东西后,心底就有些明白了,也没多说什么,站起来继续往别的地方走去。

那人很有些失望,还冲着他喊,如果想要,价钱好说,好说!

这年头,一百块,那是真的很贵了,真的都有些嫌弃贵,何况还是假的。

对,这些看起来像古董的东西,其实是仿品,只是做旧的比较好,看起来是真的。

黑市上果然是鱼龙混杂,啥牛鬼蛇神都有,真货假货都有,得看眼光。

今天黑市上好像也有卖鱼的,都是卖的那种三四斤的鲤鱼和白鲢,问了一下价钱,也要五六毛,价钱和他的差不多,但是数量不是很多,大约有一百多斤。

张建国心底有数,回去的时候就把泥鳅定了四毛一斤,鲶鱼五毛,算是比较便宜。

他们在这黑市上,也算是卖出点名气,有好几个买过他家鲶鱼的人,来了直接买,还夸他家的鱼好吃没有土腥味,只是四毛一斤的泥鳅,不是很好卖。

因为这会的老百姓,对于泥鳅并不是很感冒,总觉得这不是正经鱼,要不是黑市上卖鱼的少,他们这四毛钱一斤的泥鳅都没啥人肯买,急的张元顺直叹气,说是下次不带泥鳅来了,直接带大鲶鱼,那个卖得快。

“大鲶鱼,我要最大的来一条!”

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张建国又看到那双大眼睛的姑娘,她每次都是买最大的一条鱼。

“好嘞,今天最大的鱼有八斤,送你一点泥鳅吧,带回去油炸干煸泥鳅,放点辣椒好的很!”

张建国想着泥鳅不好卖,索性送了一斤这姑娘。

“那我再买两三斤泥鳅吧,你们下次什么时候来,有没有特别大的鲶鱼,有的话回头给我留一条……”

这姑娘也许看到张建国送他一斤泥鳅,犹豫一下忍不住提前定了一条鱼。

想了想,给了张建国一个地址,说是要是下次在黑市上没看到她,可以把鱼送到这家,有人会把钱给他,要大的鲶鱼。

“行!”

这算不算是多了一个固定客户?

反正张建国还是很高兴的,只是鲶鱼很快就卖完了,但是泥鳅不是很好卖,张元顺给张五送了一点提前留的鲶鱼后,就在这里继续卖鱼。

张建国去买了粮食和各种物资,家里穷呀,感觉什么都缺的很。

眼看就要变天了,家里粮食都没多少,这个得多准备一些,不然天冷下雪吃喝都成问题。

所以张建国先去买大米,他直接买了一百斤,许多人的眼睛都看直了,毕竟这会许多人买一次粮食都是三五斤,最多十多斤。


“杨雄,我记得嫂子好像读过书,读的是初中吧……”

“啊,只读了个初一!”

那边杨雄笑了笑,看看媳妇,一边的刘桂花用胳膊肘碰了一下男人,也笑了笑,其实如果没有杨老太经常作妖,他们两夫妻的感情挺好的。

“读个初一就很强了,咱们村里的记分员,小学都还没毕业呢,就因为她姓赵,这也太不公平了,我要是有机会,我宁愿选桂花嫂子当记分员,至少她人踏实肯干也公平……”

张建国像是不经意的提了一句,却让刘桂花一愣,有些不好意思的表示,自己怕是没那本事呀。

“这要啥本事,你又不是不识字,只要不偏心,记分员多好呀,你还有空能带一下你家小的……”

张建国这一说,让刘桂花心底一喜,是呀,记分员多好呀,活轻松不说,关键是能照看一下自己的孩子,她去上工,家里孩子由婆婆照看,怨言颇多这不天天都在找茬。

要是自己能当记分员,还能抽空带带孩子,也许婆婆就没那么多怨言了。

所以她使劲扯了一下男人的胳膊,眼神里满是期待,而杨雄愣了一下,摸摸头,似乎有些为难。

可架不住张建国指点他,说他卷的烟叶好,抽空的时候多散散烟,他们家两口子做事村里人都知道,踏实肯干人又好。

没看到村里,都是姓赵的当村干部,姓赵的没意见,那村里姓杨的,姓黄的,姓刘的,肯定有意见!

张建国这一说,还真把杨雄和刘桂花说的心痒痒的。

所以休息的时候,杨雄还真的把自己卷的烟散出来,一起休息的男人一人给了一根,这让不少喜欢抽烟的男人更是喜出望外。

烟也是好东西呀,也就杨雄媳妇心疼他,还给他种了两垄烟叶,别人家的婆娘,可舍不得这样霍霍好不容易开出来的一些荒地。

今天张建国干活很卖力,不时抢到众人前面,倒是让跟他一起干活的几个村民都笑眯眯的,还能抽空喝口水,那水是张建国特意带来的茶叶水。

说是茶叶水,其实就是山上野茶叶子揉一下,扔几片在里面变了色而已。

可即便这样,也是好东西,毕竟这会每家每户吃水都不是特别的充足,很多人都舍不得像以前一样带大茶壶来喝,就更不要说分给大家伙一起喝。

所以不少人都对张建国竖起大拇指,觉得他很仗义。

张建国也笑眯眯的,可是等到他去记分员那边看工分的时候,突然就炸毛了,指着赵丽丽鼻子就骂了起来。

“你还算是一个人吗?还记分员,连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觉悟都没有,我们还知道同工同酬,大家干一样的活,凭啥别人都是十分,我就是八分,今天这事你不给我一个交代,我就去乡里告赵家村,从村长到记分员到队长支书全部都姓赵,这是严重官僚主义欺压我们普通老百姓……”

张建国的嗓门大,这一嚷嚷,连骂带吼闹的动静非常大。

原本大家都是还了村里的工具后,在看一下自己当天的工分,这个点就都会回家。

看着张建国不依不饶的骂,不少人就停下了脚步,有些窃窃私语。

张建国骂的狠,从记分员开始骂,到大队长到支书到村长,统统骂了一个遍。

这里面唯一没骂的是民兵连长黄三,那是因为人家是退伍军人,叔叔又是伤残老兵,人家当这个民兵连长人家有资格。

“听听听,张建国,这都是选举以多数票为准选出来的,并没有你说的那样不堪,你别胡搅蛮缠!”

赵信看着张建国就头疼,他侄子被扭送到乡里去了,他们还在想办法救人,这张建国又整出幺蛾子了。

其实每个村像村长支书这些,都是老百姓选举选出来的。

赵家村姓赵的人多,选出来的村干部,自然都是姓赵,这有啥奇怪的?

但是这明明很正常的话,落到张建国嘴里,就不是那回事了。

“村长和支书以及队长都是选出来的,那记分员呢?记分员可不是选出来的,这赵丽丽直接是你指派的,我可没说错,这样品行不端的人当记分员,真是蛇鼠一窝……”

张建国又骂了起来,骂的赵信恨的他牙痒痒,头上青筋直冒,此时心底暗骂赵丽丽不会办事,给张建国穿小鞋都不会。

“你骂谁蛇鼠一窝,我撕烂你的嘴,你张建国就是一个二流子……”

赵丽丽也气的浑身发抖,平时总是受人捧着尊敬着,哪里受过这样的气,上来就要去打张建国的嘴,却被身边的人一把拉扯着不让去。

场面一下子混乱了,不少村民也趁机表示,赵丽丽这情况确实不适合当记分员,不行就换一个吧。

一说换记分员,当时嚷嚷的倒也不少,都同意换记分员,最后赵信黑着脸点头同意。

那边张建国却又不乐意了。

“换一个,那还是姓赵,赵家村的还是姓赵的一手遮天……”

张建国此时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他这话让一些外姓的村民,此时也纷纷表示,再选记分员,应该考虑一下外姓的大姑娘小媳妇。

人家隔壁柳家湾村干部都不全是姓柳的。

“晚上村干部开会,再议……”

赵信此时看张建国更是不顺眼,想着得早点把他收拾了,这个刺头不收拾,对于他的工作不好展开,下面的队伍都不好带了。

只是这记分员,到底选谁呢?

赵信在心底盘算着。

回去的路上,杨雄和刘桂花两个看到张建国打招呼,张建国都没搭理,只是趁着没人注意到的时候,喊杨雄过来,对着他耳边一顿嘀咕,说得杨雄一愣一愣的。

不过很快点头,表示自己一切听张建国的。

傍晚,张建国家里还没吃饭,他家还在做院墙,就听到隔壁杨老太一通骂,说是自己家的鸡不见了,好像被张建国家偷走了。

杨老太那战斗力超强,骂的张建国家里闭门不出,何玉芳还嘴了几句,根本不顶用。

而最后还是杨雄在柴火堆找到了鸡,这场战斗才算结束了。

可杨老太依旧不依不饶,还是堵着张建国家里骂了好几声才罢休,而这一场骂战到晚上的时候,全村人几乎都知道了。

包括赵信。


张建国刚到家,就听到杨雄来找他,说是黄三有事情找他,好像是乡里那边来人了,让他赶紧过去。

等到张建国过去村办公室那边。

才知道赵元成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因为一直得不到他这边谅解,而且他这边提供了医院的一些证明,证明了赵元成很严重故意伤人罪。

黄三也在这件事上积极配合,加上那年代量刑很重,认罪后的赵元成被判刑十年。

听到这个消息,张建国硬是足足愣了几秒后这才反应过来。

他高兴的鼻子一酸,整个人精神一振,都觉得心底长松了一口气,终于把赵元成给送到牢里关十年了,真是恶有恶报!

好!

“原本赵信一直在积极奔走,想给赵元成弄个无罪释放,再给他找证据,刚好赵信出了事情,赵元成那边才算是彻底定下来了,以后你就可以放心了……”

黄三也挺高兴的,他虽然是代村长,但是这时间一长加上他主持着解决了赵家村干旱的事情,只要不出大问题,这村长迟早都是他的,所以他对于张建国那是真心的维护,自然也替他高兴。

“嗯,那赵诚这几天在哪?是按照我说的处理吗?”

张建国知道赵家赵信和赵元成被抓后,赵诚肯定是有所行动,所以早早让黄三把赵诚弄去山里修渠道,也住在山那边,还让几个民兵盯着点他。

就是预防他使坏。

“对,中途有两次赵诚偷偷的想跑,被我安排的人给抓回来了,我打算回头搞个批评大会,把这事当个典型抓一下,所以赵诚那边盯得特别紧,他没办法离开渠道那边,你说的事情我可都记住了……”

黄三还是很佩服张建国,所以对他交代的事情,十分上心。

也就是因为上心,赵诚都没机会去县城运作,他到现在还不知道赵元成的案子已经下来了。

“回头还有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办,这个一定要办好,不然,会出事!”

张建国想到自己一直担心的事情,那就是 ,赵诚的还有三个儿子。

以及自己父亲那暴脾气,张家和赵家已经结仇了,他担心父亲还会和前世一样命运,虽然赵元成被抓坐牢,但是万一其他赵家兄弟发难,打死父亲咋办?

所以必须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一次还得用上黄三。

他想把父亲,或者赵家兄弟分开来,至少不能在一个村做事。

只是这操作起来,有一些麻烦,黄三听到张建国的要求,也是一脸无奈,连连表示大家都住在村里,这就是把白天分开干活,可是晚上这不都回家。

所以这要求,貌似无法办到呀!

把张元顺和赵家几兄弟分开,这,貌似真不容易。

毕竟这会似乎也没合适的活,好在黄三也没担心很久,就有机会来了。

赵家村挖到水井,暂时解决水源问题,但是可整个县城还在大修水利工程,乡里要求每个村都出一些劳动力,外调到乡里统一安排去修水利,大约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赵家村分到五个名额。

因为要去的时间比较长,而村里出现李小花这样事情,所以村里那些结婚的老少爷们,都不乐意去,纷纷提议让村里一些没结婚的小伙子上。

毕竟没成家没媳妇,也不会存类似老婆孩子独守空房的情况。


“你是不是没路子,真没路子也不怪你,我确实有用!”

“有,有,一点奶粉而已,哪里能难得到我?”

郑泰就差没拍着胸口打保证了,他此时巴不得在周芷兰面前好好表现一下,毕竟他其实也知道,周芷兰好像对他感觉不是很好。

可是他相信,好女也怕缠,自己只要总在她身边等,机会不就越来越多,两人相处多了,自然就没有别人什么事情了。

所以郑泰屁颠屁颠的去给周芷兰买婴儿奶粉了。

周芷兰也松口气,耳边也算是亲近了一些,心底也有些发愁,这郑泰其实人也不坏,但是两人之间相处,总觉得不是很舒服,但是父亲一直压着她,让她和郑泰好好培养感情,以后嫁过去。

嫁给郑泰?

周芷兰有些头疼,这郑泰也没啥不好,就是,太烦了,而且总觉得自己和他相处,没那么自在无拘无束。

真结婚了,这日子,让她没啥期待的。

所以周芷兰打算回头有机会和郑泰说清楚,感觉两人不是很合适,至于他要是帮笑笑把奶粉买到了,自己不但要给他钱,还得额外补偿一下,给他弄点别的东西,总不能让郑泰吃亏。

张建国这边,赵信并不知道自己和李小花的事情,已经被黄三知道了,并且人家准备伺机而动。

本来赵信让刘桂花和杨雄两口子,帮着劝一劝张家,但是他们去了张家,只是略微提了一下,只是说村长让来劝说一下,当然具体咋办,还是看张家自己咋想的。

杨雄两口子虽然话不咋多,但是人家也不傻,知道谁亲谁远。

张家一直对他们不错的,特别是刘桂花,有时候受了婆婆的气没地方躲,都是来张家坐坐消消气,逗一逗笑笑,顺便带一下闺女,这日子才好熬一点点。

赵信和赵诚见劝说没啥用,赵诚有些心急,就再一次找上门来,没碰到张元顺,但是碰到了张建国。

见赵诚主动示好,表示愿意赔偿他的损失,还愿意两家和好等等。

甚至说了很多好听的话,说是赵家也知道错了,以后等赵元成回来,他会好好的管教儿子,就不管人家做不做得到,但是那姿态确实放的很低。

这让何玉芳都有些心动,把儿子张建国拉扯到一边,小声说要不,这事情就这样揭过去了。

毕竟都是一个村的,人家也愿意赔偿啥的,现在他们日子也好过了,也不想在多生事,赵家低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事就不再计较了。

其实如果按照以前张家人的处事态度,张建国此时也会见好就收。

因为这都是普通人心态,怕事,人家赵家人多势众,能讨点好处就已经不容易了,自然是不敢在生事。

可是重生后张建国想的不一样。

对敌人心慈手软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这会不趁机把赵元成解决了,送到牢里关起来,还等着他回来后把父亲打死吗?

前面几次是张建国在麻痹赵家拖延时间,这次算着时间拖的差不多了,所以张建国直接告诉赵诚。

“你儿子差点杀人,就得去坐牢,别整什么给钱的话,我们也不稀罕,王子犯法都如庶民同罪,何况是你家,不要再纠缠了!”

张建国看着赵诚,这个人很狡猾的,赵家后来发家,他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强,其实就因为他脑子在线相当聪明。


张建国看到很多毛茸茸的小鸡仔,都被人用厚稻草包着,挤在一个竹篮子里叽叽喳喳的发出并不大的声音。

其实张建国想买母鸡。

可是卖母鸡的人并不是很多,他看了一大圈都没看到,只有这些小鸡仔。

这会天还没冷到下雪结冰,要是家里有母鸡,其实这些小鸡仔也能养活,给点小米啥的很容易养活。

那种小公鸡,到过年的时候直接爆炒肉贼香。

小母鸡明年春天,就可以下蛋了,就是养鸡需要不少粮食,很多人家吃饭都吃不饱,就觉得养鸡太奢侈了。

“这些小鸡怎么卖?要是价钱好,我都买了……”

张建国蹲下来他看到这卖小鸡的是一个年纪蛮大的老太婆,本来他还想讲一讲价钱,可看着老人手伸出来都裂开了,也就没吭声。

二十五只小鸡给了七块五,三毛钱一只。

带着这些小鸡,张建国又买了五十斤大米,还有五十斤的面粉,主要是想着今天有毛驴,可以多拉一点东西。

他几乎买了半车东西,花了一百多块钱,可把张元顺心疼死了。

路上还在埋怨张建国瞎花钱,因为他花了八块钱买了一个搪瓷罐子,打算用来装猪油的。

看着是很漂亮也很大,但是要八块钱呀。

太败家了!

张建国没吭声,其实这两天他和父亲卖鲢鱼的钱都有上千块,腰包里鼓鼓的,只要他们不被人抓住,就这样偷偷地隔三差五的捞点鱼卖,那日子立马就能好起来。

可是,很多时候日子还得悄悄的过,出头的房梁先烂,这个年代有时候还会有些运动,还没恢复高考,万事小心一点好。

有毛驴走得快,天还没亮他们就到家了。

下车搬东西的时候,好像听到点动静,有人咳嗽一声,把张元顺吓一跳,连灯都不敢点燃,那是悄悄的摸黑进的屋子。

幸好这会有点月光,他们借着月光把大门给关上,先进了前面的院子,然后把板车放好,像四周看了看,没看到谁家点了煤油灯和手电筒,这才蹑手蹑脚的把买回来的东西都搬进屋子里。

何玉芳这才点了灯。

一眼就看到桌子上的搪瓷罐子,高兴的不得了,用手摸了又摸,真光滑真好看呀,用来装猪油那可是好东西。

“妈,这解放鞋子,一人一双,回头你给妹妹们做两件衣服,我给他们弄了点棉布……”

这年头衣服都不是买的,大多数都是自己缝的,或者用缝纫机做又快又好。

村里有缝纫机的人家寥寥无几。

“你买了小鸡,好,趁着天黑把小鸡放到母鸡窝里面,试试,看那母鸡能不能把这些小鸡带好,要是母鸡不肯带,那这些小鸡就要遭罪了……”

何玉芳看着儿子带回来的小鸡,眼睛里满是笑意。

农村人没有不喜欢养鸡的,因为没啥收入,鸡蛋能卖钱能直接换盐或者其它的东西。

有人就笑那是鸡屁股银行,只要有鸡好像啥都有了。

今天回来的早,何玉芳又给他们煮了鸡蛋,趁着许多人没起来,去溶洞里面把张建国买回来的板油炼成白花花的猪油。

还多了一大盘油炸。

何玉芳心疼男人和娃辛苦,一狠心在这油炸上面撒了一些红糖,等稍微冷一点味道小点,直接给他们吃。

“你们多吃点,这一晚上没睡熬的也辛苦,可不能把身体累坏了……”

何玉芳弄的手擀面,加了一大勺猪油,再撒一把葱花,让那擀面一下子变得香喷喷的。

猪油让整碗面条变得无比的润滑,吃一口让人觉得异常的满足。

还有红糖油炸,张建国咬一口又脆又好吃,他看着一边刚醒的美子眼睛瞪的大大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赶紧把碗里装的油炸递过去。

“吃吧,赶紧尝尝,甜的……”

这个年代的人缺油不缺糖,这油炸又有糖又有油的,实在是人间少有的美味,张红月吃的满脸都是幸福的感觉。

这实在是太好吃了。

“再吃个鸡蛋吧,我听说城里人,每天都有鸡蛋和牛奶,这样才能长的高,咱们没有牛奶,鸡蛋不能少,不然就长不高了,所以妈你可别小气!”

张建国这话让何玉芳故意瞪了他一眼。

这年代很多人家都重男轻女,有的家里生了闺女,都被扔了,甚至说夭折了。

其实就是嫌弃是女孩子。

可张元顺和何玉芳却没有这种想法,相反,他们对于家里的两个闺女,还是很疼爱的,只是家里原本条件太差了,就是想给孩子们改善一下生活都很难。

现在家里有鸡蛋,自然是紧着这两个孩子。

“这还用你交代?赶紧吃点去眯一会,今天还得上工了……”

何玉芳叮嘱了一声,也忙着去看母鸡和小鸡。

张建国去上工的时候,路上碰到杨雄,他老远就递过来一支烟,然后看着四下无人,就把昨天赵信把他们两夫妻找过去的事情说了出来。

并且一再感谢张建国,说是要不是他,刘桂花肯定没希望当上记分员。

“这也是嫂子自己有点文化,等嫂子当上记分员,你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张建国笑嘻嘻的来了一句。

等到他们去了队上干后,果然,赵信让刘桂花当上记分员,原本还有一些村民有些小心思,可一看是刘桂花,倒也没说啥。

人家是出名的好脾气,孝顺公婆对男人也好。

嫁到村里这么多年,就没跟谁红过脸,所以刘桂花当记分员,倒是没啥人反对。

张建国昨晚上没休息,今天有些累,想着家里还要打土坯做院墙,光靠他们爷俩有些不行,就想着回头在村里喊几个人帮忙。

晚上给管上一顿饭,或者送点啥东西的,这样院墙也能早点建好。

所以他和村里几个关系好点村民商量,说是让他们明天散工后到自己家里帮忙,管饭!

这种帮忙,一般不给钱,但是得有荤菜还得吃白米饭,要不然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今天换成刘桂花做记分员,不出所料,张建国的工分就变成了十分。

而他今天早早回去,把毛驴牵出去放草后就还给黄三,并且还在家里拿了几个鸡蛋,主要是有毛驴拉鱼他们舒服多了,估计以后还得借毛驴!

黄三见状后,索性告诉张建国一个消息。


张建国想了想,这孩子既然这种情况下遇到,他就不想扔掉想养活,毕竟一条命。

两人一直说着话,而张建国也知道周芷兰这会也在上班,是接母亲的班在一个地方上班,具体什么地方人家没说。

毕竟两人也不是很熟悉,只是让张建国有些没想到的是,周芷若说自己母亲退休了,家里比较轻松,条件也还好,这孩子可以给她家养着,应该可以养的不错。

正在两人焦急等待的时候,医生终于从急救室出来了。

“孩子救回来了,但是还得观察一下,有外伤,最好住院一段时间……”

医生很快传来好消息,这让两人都松了一口气,心底庆幸不已,毕竟那孩子看着都要死了一样,没想到生命力这么顽强,居然救活了?

这下两人就开始商量着,这孩子到时候怎么安排?

最后在周芷兰的坚持下,就是孩子先住院,要是治好了就暂时放在周芷兰那边养,要是那边照顾不过来,赵建国也可以抱回家养。

“我知道你家,下次,我给你送点鱼,这孩子这么小,估计还得弄点奶粉啥的,要不然身体更差……”

张建国这会和周芷兰商量着,孩子救回来了,他这会才有空观察着周芷兰。

原来见到她的时候,她都是戴着围巾,只露出一双眼睛,张建国只知道她一双眼睛特别大, 但是这会才发现她长得很好看,眼睛大皮肤白看起来就像是画上的人。

让人看几眼后就一下子能记住,而且这个周芷兰个子很高,腿很长很直,站在张建国身边,几乎不比他矮多少。

“行呀,送鱼大鲶鱼,要最大的……”

周芷兰心情也不错,说话都欢快了许多。

而这会天已经亮了,周芷兰匆匆忙忙往回赶,说是还得回去上班,张建国则表示自己有时间,在这里等一等就好。

医院里这孩子已经被送出急救室,张建国去看的时候,孩子已经喝了奶粉睡着了。

他摸了这孩子脚心和手背,发现都是热乎的,而且孩子已经换上新的的衣服,受伤的地方也上了药,看着都是些皮外伤擦伤等,也不是特别的严重。

这让张建国有些唏嘘,看来那狗也算是救下了这孩子一命,至少没下死口,不然送到医院肯定没救了。

不过也说明这孩子命大,回头看给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另外也可以打听一下那边谁家丢了孩子,要是万一孩子父母丢了孩子,这会着急找孩子,孩子又找不到,他们该多么着急?

至于那会周芷兰说得话,其实也有些道理。

“希望这孩子遇到他们以后,生命得救以后都是快乐吧……”

张建国在心底默念了一句,而此时周芷兰已经把这事告诉了家里人,却没想到家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第一个不同意的是周芷兰的父亲周德明,他第一个不同意。

“你一个没结婚的大姑娘,捡回一个孩子算什么事情?别人不知道的还不知道咋议论你,你以后谈对象咋办?我们厂长在我面前都夸过你好几次了,我都琢磨着让你和他儿子见一见……”

周德明这话一说,周芷兰就皱眉不高兴。

“爸,我都说过多少回了,找对象的事情我自己找,你们就不要操心了,身正不怕影子歪,那孩子本来就是捡到的,我们要是不管,孩子会没命的,家里又不是养不活这孩子,我工资也不少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