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番外笔趣阁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番外笔趣阁

真威武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老林两口子还没回来,不会真离了吧?”把洗碗水倒进排水沟里的赵大妈,抬起头看着大院的大门说。小春妈说:“不能吧,说不定是两口子和好了,去国营商店吃饭了呢。”“有这个可能。”邻居们正说着,就看见精神抖擞的李书萍挺着胸膛走进大院,就好像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一样。接着就是垂头丧气的林永年。小春妈笑着跟邻居说:“看来是老林先跟国栋妈低的头呢,老林还是被国栋妈拿捏了。”其他人也这么觉得,跟林国栋一个厂的马工,更是直接调侃他,“老林一个离婚就把你吓唬住了呀,看你这样子没少割地赔款吧?”其他邻居也笑了起来。“林师傅,没事儿,跟自己婆娘低头不丢人。”“没错。”林永年低着头一言不发,超过李老太先回了家。“让你乱开玩笑,你看人老林生气了吧。”马工的婆娘拍了...

主角:刘琴刘勇   更新:2025-04-15 15: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琴刘勇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真威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老林两口子还没回来,不会真离了吧?”把洗碗水倒进排水沟里的赵大妈,抬起头看着大院的大门说。小春妈说:“不能吧,说不定是两口子和好了,去国营商店吃饭了呢。”“有这个可能。”邻居们正说着,就看见精神抖擞的李书萍挺着胸膛走进大院,就好像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一样。接着就是垂头丧气的林永年。小春妈笑着跟邻居说:“看来是老林先跟国栋妈低的头呢,老林还是被国栋妈拿捏了。”其他人也这么觉得,跟林国栋一个厂的马工,更是直接调侃他,“老林一个离婚就把你吓唬住了呀,看你这样子没少割地赔款吧?”其他邻居也笑了起来。“林师傅,没事儿,跟自己婆娘低头不丢人。”“没错。”林永年低着头一言不发,超过李老太先回了家。“让你乱开玩笑,你看人老林生气了吧。”马工的婆娘拍了...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老林两口子还没回来,不会真离了吧?”把洗碗水倒进排水沟里的赵大妈,抬起头看着大院的大门说。

小春妈说:“不能吧,说不定是两口子和好了,去国营商店吃饭了呢。”

“有这个可能。”

邻居们正说着,就看见精神抖擞的李书萍挺着胸膛走进大院,就好像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一样。

接着就是垂头丧气的林永年。

小春妈笑着跟邻居说:“看来是老林先跟国栋妈低的头呢,老林还是被国栋妈拿捏了。”

其他人也这么觉得,跟林国栋一个厂的马工,更是直接调侃他,“老林一个离婚就把你吓唬住了呀,看你这样子没少割地赔款吧?”

其他邻居也笑了起来。

“林师傅,没事儿,跟自己婆娘低头不丢人。”

“没错。”

林永年低着头一言不发,超过李老太先回了家。

“让你乱开玩笑,你看人老林生气了吧。”马工的婆娘拍了他胳膊一下。

“国栋妈?你家老林是咋跟你低头哄你的,你跟我们说说。”小春妈看热闹不怕事大。

李老太从兜里掏出绿本本,“我和林永年同志已经离婚了。”

众人惊得都呆住了。

“真、真离了?”赵大妈都结巴来了。

李老太点头,“新鲜出炉的离婚证,还热乎着呢。”

邻里讶然,原本以为李老太这是闹一闹,让老林跟她低头,没想到还真把婚给离了,还叫上同志了呢。

林小玉坐在床上看书,见她爸回来了,忙站起来喊了一声:“爸。”

又问:“我妈呢?”

林永年看了她一眼,坐在凉椅上不想说话。

“爸。”林建设听见他爸回来了,就和刘琴从屋里走了出来。

“咋样,我妈是不是反悔了?”林建设笑嘻嘻的问。

林永年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都是他说他妈是吓唬人的,自己才跟着说离婚的。

“爸,你咋了?”林建设觉得他爸表情似乎有些不对。

林永年把离婚证从上衣口袋里抽出来,摔在面前的长桌上。

林建设和刘琴看到绿本本上“离婚证”三个大字一楞,“我、我妈真跟你离了?”

林永年没好气地拍着桌子道:“离婚证都在这里了,还能有假!”

林建设知道他爸这是在怪他呢,但这事儿怎么能怪得到他呢!

他妈看起来本来就像是吓唬人的,他哪里知道,他妈是真敢离呀。

刘琴还等着看婆婆的笑话呢,没想到她还真离了,现在成了看公公的笑话,她公公明显是不想离的。

林小玉看着桌上的离婚证,妈跟爸离婚了,妈说了只要她,那她是不是要跟妈一起离开这个家了。

她听人说,这离了婚的人就是两家人了, 是要分开不住在一起的。

“爸你也别急,我妈肯定会后悔,用不了多久就会跟你复婚的。”林建设十分肯定地说。

林永年无语地看着二儿,他不久前也是这么说的。

“这是钢铁厂给你分的房子,我妈跟你离了婚,就得搬出去。既然他现在跟你离了,你就让她搬出去。她没工作,没地方住,用不了几天就灰溜溜的回来跟你认错复婚了。”

林建设心里还是觉得,他妈不是真心想离婚的,就是想拿捏他爸,只是玩儿脱了,被架起来了下不来台,只有硬着头皮把婚离了。

李老太站在门口,听着林建设这一通发言,只恨当初生他的时候忍住了,没有把他直接生茅坑里。

李老太生林建设的时候,正上着厕所呢,那时候粮食不太够吃,杂粮吃得多,便秘不好拉屎。

她拉屎用着力呢,羊水就破了,孩子也要出来了。

她怕把孩子生厕所里,强忍着疼痛和不适,撑着笨重的身子起身走出了厕所。

早知道就该一用力,把他拉茅坑里。

“妈。”林小玉冲着门口喊。

“妈?”林建设一扭头,就看见他妈嘴角勾起一个嘲讽的弧度,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他心虚地干咽一口,又叫了一声:“妈。”

刘琴没喊人,改口红包都没给她,她才不会喊呢,要是给个一百的改口红包,倒是可以考虑。

李老太冷嘲道:“不用你们撵,下午我就去房管所租房子,肯定不会赖在你们家里不走的。”

林建设摸了一下后颈,“妈你说啥呢,这也是你家。”

李老太:“不是了,婚一离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两家人了,我跟小玉是一家,你们是一家。”

说完李老太就进了屋,把上午藏的钱又拿了出来。

坐在桌前把帕子打开,“离婚协议上写好的,家里的存款我们一人一半。”

“这里有八百二十块,我们一人四百一。”

李老太把钱分成了两份,正要把林永年的那份推过去,就听见刘琴说:“钱不能这么分吧?你和小玉就两个人,爸这边可是一大家子呢。”

她们这边人多些,怎么能一人一半呢?

“那你说怎么分?”李老太饶有兴味地看着刘琴问。

刘琴清了清嗓子,“这钱是大家的,那就该按人头平均分。”

“呸。”李老太对着刘琴的脸啐了一口,“放你妈的五香麻辣屁,这钱是我和林永年这个老不死的这么多年的工资攒的,什么时候就成你、成你们大家的了?”

刘琴闭着眼摸了一把脸,抓着李建设的袖子告状,“建设你看你妈。”

林建设刚要张口,“闭嘴,你个没良心的白眼狼。”李老太就指着他的鼻子骂。

“……”林建设气呼呼地闭上嘴。

“这些钱是我和林永年的婚后财产,现在我和他离婚了,这钱不管是依法还是依理,那都是我们一人一半,这跟人多人少没关系!更没有你们的份儿。”李老太用手指敲着桌子。

刘琴不服气,“大哥大嫂还有建设上班的工资难道就没在里头。”

“当然不在。”李老太说,“林国栋两口子还有这顶了我工作,才上两个多月班的白眼狼,别说是工资了,就连生活费都没交过。”

真的吗?

刘琴看向林建设,后者点了点头。

家里都似乎他妈负责买菜做饭,他妈和爸的工资都挺高,不差钱,所以大哥大嫂他们也从来没交过生活费。

“……”

刘琴不说话了,她真不知道,林家是这么个情况。

她们家,家里不管谁挣的钱,都是交给她妈管的,像她一个月十八块钱的工资,只能留三块钱自己花。


“李姐你这眼睛可真是厉害。”周翠兰冲李书萍竖起大拇指,“既然你看出来了,我也不瞒你,这摆摊做生意是比上班强。就像咱们这巷子口,在这里摆摊也不会有人撵,每天早上上班,下午下班,人来人往的人流量也大,我这鸡蛋基本上是不会剩。就一点不好,下雨的时候不能出摊。”

“不需要办什么证件吗?”李书萍问。

“咱们路边摆小摊的,又不是那搞个体户开店做生意的,要啥证件?只要不去那大单位门口,还有中心街那块摆,都没人管。”

周翠兰说着说着,看着李书萍问:“李姐,你问得这么细,该不会是也想摆摊儿吧?”

李书萍点头,“有这个想法,不过你放心, 我不会卖茶叶蛋。”

周翠兰就笑,“我也知道你李姐不是那种会跟人抢生意的人,现在卖吃的还是很赚钱的,国营饭店态度差味道不好,个体的饭店也没见有人开。家里的东西吃腻了,大家就想要换换口味。”

“我是知道,这附近摆摊卖油炸糕,煎饼,胡辣汤的生意都不差。”

“还有摆摊卖胡辣汤的?”李书萍面露惊讶之色。

“生意好着呢,就在三毛钱一碗,多的是人去吃。”

李书萍的心狠狠动了。

在外头转悠了一圈,打点李书萍就回家煮午饭了。

袁大娘依旧坐在门外纳鞋底儿,看到李书萍还笑着打招呼,“书萍回来啦。”

“大娘,家里做着饭呢?”

袁大娘笑着点头,“我儿媳妇儿在做呢,中午在大娘家一起吃呀。”

春宝妈在自家门前择菜,听见这话在心里骂了一句“假模假式。”

“不了,我家早上还剩了点小米粥,我中午热热吃就行了。大娘, 你家还借酱油不?”

袁大娘被问得一怔,旋即笑着摇头,“不用了,上午我儿媳妇去供销社打了。”

“打了啊,那昨天借了我的酱油就可以还了吧,我这就回去拿碗。”

袁大娘脸上的笑容一僵,这个李书萍问还借不借酱油,是为了让她还酱油做铺垫?

最关键的是,她竟然会主动要自己还酱油!

早上才被怼过的刘明香,站在自家厨房门口嘲讽道:“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借她点酱油用,都问着让人还,就没见过这么小气的人。”

李书萍脚步一顿,皱眉看着刘明香说:“你个年轻人懂什么,老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了不还全家死完!我是小气,舍不得那点儿酱油吗?我是为了袁大娘一家好。”

刘明香:“?”

“当然,我袁大娘这么慈祥的一个老太太,一看就是个能给祖孙后代积德的人,也绝对不会做占人便宜,借了不还那种事。”

“大娘,你说我说得对不对?”李书萍笑眯眯地看着袁大娘,一副等待肯定的样子。

袁大娘脸颊上的肉疯狂抽搐,“对、对。”

她能说不对吗?

说了她就是个借东西不还全家死完,还不给子孙后代积德的无德老人。

她占了人几十年的便宜,竟然在一个看起来最好占便宜的人身上栽了。

这对袁大娘的打击可以说是巨大的。

“噗……”春宝妈忙用手捂住嘴,她还以为这李书萍看着斯文是个好欺负的,没想到竟然是她看走眼了。

她还是头一回,看到有人能让袁大娘这个不要脸的吃瘪,这实在是太痛快了。

秦野站在自家厨房门口,他这也是头一回见袁奶奶没占到便宜,这袁奶奶可会占便宜了,就他这个条件都被占过便宜。


“随时欢迎。”李书萍满脸是笑,看着丢进铁盒子里的三毛钱,充满了成就感。

顾振远夹着公文包和小刘走出棉被厂的家属院,他们是为了破案,来走访调查的。

“顾队,咱们中午去国营饭店吃饭吧?”小刘提议。

他们下午还要去张可馨的学校调查走访,中午不回局里。

“行。”顾振远没有意见。

棉被厂家属院儿这块儿的巷子更窄,不好停车,车子停在了梨花巷外头的大马路上。

小刘:“噫,这巷子口啥时候又摆了个摊儿,早上来的时候都没有。”

低着头想案子的顾振远听见小刘的话,抬头一看,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小摊上忙碌。

李书萍?

她怎么摆起路边摊了?

“顾队怎么不走了?”小刘问。

顾振远转身朝小摊走去,“不去国营饭店了,中午吃饺子。”

小刘脸一垮,早知道他就不多嘴了,这路边摊哪里能有国营饭店好吃。

走近了点他才发现,摆摊的竟然是发现张可馨的人。

“噫,李书萍同志。”

李书萍正下饺子呢 ,听见有人喊她的名字,一抬头,就看到了熟人。

“顾队长,小刘公安!”

四个吃饺子的顾客,一听到公安两个字都抬起了头,还真是两个公安呢,这个摆饺子摊的竟然还跟公安认识。

“李书萍同志,你怎么摆摊卖起饺子了?”小刘好奇地问。

上次见她,她还是为了包荠菜饺子,去河边挖荠菜呢。

李书萍不卑不亢地笑着道:“这不是工作转给儿子了嘛,我人还干得动,就摆个小摊挣点儿钱。”

小刘点头,“这话没错,四十多岁正是拼的年纪。”

像他们顾队都四十二了,查案追犯人可拼了,他是刑侦大队的大队长,其实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就行了,但他就在办公室里坐不住,还是跟着他们一起下一线。

“给我们来两碗饺子吧。”顾振远说。

李书萍:“行,你们找个空位置坐着,饺子很快就好。”

“公安同志,你们坐这儿。”已经吃上饺子的爷孙倆,把桌子让了出来,去了另一桌坐。

“谢谢。”顾振远点头致谢。

顾振远坐在折叠凳上,双手自然的放在膝盖上,习惯性的扫视一圈后,视线落在了李书萍身上。

她穿着藏蓝色的翻领上衣,身上系着褐色的围裙,围裙上沾着些面粉,低头看着锅里的饺子,嘴唇微微抿着,神色专注,仿佛煮的不是什么饺子,而是十分珍贵的美味佳肴。

似乎察觉到有人在看她,李书萍抬起头,发现是顾队长,便冲他笑了笑。

顾振远怔了一下,牵起唇角微微颔首。

李书萍:这个顾队长可真是严肃,随时随地这嘴角都是绷着的。

两碗饺子上桌,李书萍又问:“要醋不?”

小刘:“要。”

顾振远:“麻烦了。”

李书萍笑着摆手,“不麻烦。”

吃饺子提供醋本来也是应该的。

李书萍倒了两碟醋过来,放下却没走,而是小声问:“顾队长你们过来是不是查案子的?”

“无可奉告。”顾振远声音冷冽。

李书萍只觉得周遭的空气骤然下降,意识到这些事情是不能瞎打听的,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多嘴了。”

见她诚惶诚恐的道歉,顾振远搓了搓手指,想他是不是太凶了。

他们有纪律,查案的事,是不能随便跟人说的。

“你们慢慢吃,我去忙了。”李书萍转身,用手背擦了一下额头上的虚汗,从此也长了个记性,不能啥事儿都瞎打听。


林小玉发现妈在看她的脚,不好意思地把脚指头缩了回去。

这个举动,让李老太心里一酸。

“鞋不合脚,都顶破了怎么也不跟妈说。”

林小玉小声说:“我说过的。”

一个月前她就说过自己的鞋破了,妈说她知道了,过了几天去商店买了鞋回来,她以为是她的,兴冲冲的想拆开,妈还板着脸说:“别动,那是你二哥的。”

还是买给二哥结婚穿的皮鞋。

她心里生气,觉得妈心里只有两个哥哥没有她,她都说过自己鞋不合脚破了,妈却只记得给二哥买鞋,不记得给她买。

为了赌气,她也没再提买鞋的事,就看妈什么时候发现该给她买鞋了。

李老太:“……”

公交车来了,李老太牵着林小玉的手上了车,买了两张到国营商店站的票。

林小玉见她妈不是要回家,而是要去国营商店,心里就想,会不会是想带她去买鞋。

就开口试探,“妈,咱们不回家吗?”

李老太:“不回家,先去国营商店给你买双鞋。”

……

捧着鞋子走进大院的时候,林小玉脸上的笑都还没下去。

看到女儿高兴成这样,李老太是又高兴又觉得心酸。

“书萍回来了 ,身体没啥大问题吧。”王大妈瞧见母女二人回来了,就走了过来关切询问。

李老太摇头,“没啥大问题,就是气狠了血压升高啥的,医生让输了水观察了一晚上就回来了。”

“你昨天被送医院去了是不知道,你家老林给刘琴姐弟包足了红包,又赔了不是,哄着把刘琴迎进了门。”

李老太冷笑,“能想到。”

“你家大儿媳妇因为你家老二媳妇儿的彩礼和下车红包,比她多,带着孩子回娘家了,你大儿也跟着一起去了。”在院子里洗衣台前洗衣服的赵大妈,看见李老太也擦着手上的水,走过来说。

“看她那样子,你们老两口要是不把彩礼和下车钱补上,她是不会回来。”

李老太冷哼,“不回来就不回来,我反正是不会去请的。”

赵大妈诧异地看着她,“你现在倒是硬气了,以前只要你大儿媳生气,带着孩子回娘家,国栋不去请,那回不是你提着东西去请的。”

她们这大院子里,也就李老太这个婆婆,当得这么窝囊。

其他的,那个不是把儿媳妇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李老太叹气,“我以前想着是家和万事兴,只要这一家子和和睦睦,孩子们能好,我这个当妈的受点委屈,吃点苦也没啥。可我付出了这么多,除了小玉这姑娘,他们那个在意过我?”

二人点头,确实,昨天她都那样了,天黑都没从医院回来,林建设他们也没想着去医院看看情况。

李老太:“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人哪,你越对人家好,人家还觉得你是应该的,觉得你贱,我以后是不会再犯贱了。”

王大妈点着头说:“就是该这样。”

“哟,国栋妈回来了。”李老太最讨厌的赖老太出来倒水,看见李老太,就尖着嗓子喊。

“国栋妈不是我说你,昨天那大喜的日子,你真不该闹成那样。人家就似乎闹闹喜婆婆热闹一下而已,你就算不高兴也该忍忍嘛。闹那么一场,得罪了新媳妇儿,又惹了儿子记恨,还伤了你和老林的夫妻情分。到最后,还是贴了那么多红包钱,把人娶进了门,真的是不值当。”

这赖老太六十六岁了,算是这院儿里年纪比较大的老太太, 为人小气爱占便宜,更爱倚老卖老,摆起长辈的架子说教。

李老太翻了个白眼,没搭理她,关她屁事。

“我先回了。”李老太跟王大妈她们说了一句,直接回家了。

赖老太见李老太无视她,还生气了,指着李老太的背影冲王大妈她们说:“你们看看,我是为了她好,劝她几句,她还不搭理人。”

王大妈和赵大妈对视一眼,翻了个白眼,也转身回家了。

赖老太:“……”

李老太走进家门,就看到了坐在凉椅上看报纸的林老头。

“爸。”林小玉喊了一声。

林永年冷哼一声,没有应。

林小玉吐吐舌头,抱着新鞋走到墙角自己的床边,把鞋放在了床脚。

林家的房子是两室一厅的格局,原本是林永年两口子一间,林国栋两兄弟一间,林小玉睡客厅。

后来林国栋娶了媳妇,林建设下了乡,就林国栋两口子一间,林小玉依旧睡客厅。

等到林建设回来了,就把客厅的小床换成了上下铺,林小玉睡下铺能拉帘子,林建设睡上铺。

等到林建设要结婚了,老两口就把他们的卧室让了出来,在客厅隔了个隔间,林小玉依旧睡客厅。

李老太看都没看林永年,径直走进从堂屋里隔出的小卧室,弯腰在床底摸了个盒子出来。

打开盒子,原本还有一千块钱的盒子里,就只剩八百多了。

她把盒子里的钱,全部拿了出来,用手绢包着,打开衣柜塞进了自己冬天才穿的线裤口袋里。

免得林永年那老不死的,拿给老大媳妇儿。

林永年早就听见赵大妈她们喊书萍的声音了,故意拿了张旧报纸来看,等着老太婆进屋了后主动跟他说话,她要是态度好,自己就不跟她计较昨天的事了,没想到她就这么进屋了。

林永年气得放下了手里的报纸,她昨天闹成那个样子,让他们一家人丢了脸,被人看笑话,还把他脸抓得见不了人,她还不理上人了。

林小玉看她爸生气了,也不敢说话,默默收拾家里。

李老太换了一身衣服出来,就看到女儿在默默收拾,这个家,除了她和小玉就没人会主动收拾。

就算家里这么多人,也都闲着,也要留着她给小玉收拾,李老太忽然觉得, 自己把女儿教得太懂事了。

这样懂事的小玉,就是下一个自己。

说小玉是下一个自己也没错,因为上辈子,小玉嫁错了人后,也是一样为了家庭和孩子吃苦受累,嫁了个那样没出息的男人也没离开,四十岁就把自己熬成了那副样子。

想起小玉上辈子的样子,李老太就心疼啊。

“收拾啥呢,这家里是没人了吗?用得着你一个孩子收拾。马上高二了,还不知道抓点紧看书学习,看书去。”李老太推了林小玉一把。

上辈子她记得小玉高一和高二的成绩都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上了高三成绩就下降了。

高三下学期更是逃起了学,跟张铁军耍起了朋友,不顾他们的反对,要死要活的跟张铁军结了婚,开启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

这辈子,她一定要抓小玉的学习,更要防着她跟张铁军那个混蛋再谈上恋爱。

这八几年的大学生, 还是很吃香的,大多读出来都是端铁饭碗的,要是小玉也能考上大学,她以后的人生会轻松很多。


顾振远到的时候,摊子前都还排着几个人,看到这么好的生意,他也有些意外。

他走上前,排在了队伍后面,一身橄榄绿的公安制服,和高大挺拔的身躯格外的打眼,不少人都偷偷打量他,还有人小声议论。

“这公安同志也是来吃饺子的?”

“是吧,都排着呢,总不是来撵人的。”

“看来人说摆摊不会被撵,被抓,还真是真的。”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政策放开了……”

“你的饺子。”李书萍把碗和筷子饺子递给排在最前头的人,余光看到了队尾的顾振远。

“顾队长!”他还真来了,自己的饺子魅力真的有这么大吗?他还连着来吃两顿。

顾振远微微颔首,“你忙,我排着就行。”

李书萍:“那你等会儿。”

排在前头的人,听李书萍喊他队长,都要让他先来,但都被顾振远拒绝了。

终于到了顾振远,顾振远把装着三个饭盒的网袋递了过去,“给我打包三份饺子。”

李书萍接过网袋,问:“你家离得远不?”

“开车要半个小时。”

李书萍:“半个小时拿回家都凉了,饺子一凉,再加热味道都不对了。我给你装生的吧,一份多给你几个,你拿回家煮熟,跟在这里吃是一样的。”

顾振远想了想,点着头说:“行,那就要生的。”

李书萍一份给他装了二十个,三个饭盒都装得满满的。

装好了,又装进网袋里递给顾振远,“你拿好。”

顾振远伸手接过,又往装钱的铁盒子里丢了一块钱,“不用找了。”

说完,人就头也不回的走了,李书萍都没来得及开口叫他。

李书萍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差不多二十斤的馅儿,二十斤皮,包出来七八百个饺子,不到六点半过就卖光了。

母女二人看到已经空空如也的两个大盆,相视一笑。

成功了!

……

“可怜我的舒舒,才三岁就走失了,在那样混乱的环境下,也不知道有没有好心人收养她,是不是还活在世上。”

顾振远提着饭盒走进家门,就又听见老邻居余阿姨,在跟他妈讲她那个解放前,为了躲避敌人追捕,在逃跑的路上因为混乱而丢失的女儿了。

解放后余阿姨一家人,一直在努力寻找丢失的女儿,但一直没有音讯,大概率是凶多吉少了。

“算命的不是说过吗,舒舒是一个福大命大的孩子,她肯定还活在这个世上的。”顾母不厌其烦的安慰着好友,这些年,这些话她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了。

“妈,余姨。”

“振远回来了啊。”白发苍苍的余老太太,忙用手抹了抹脸上的眼泪,她这满脸是泪的样子可不能让晚辈瞧见。

“嗯。”顾振远点头。

顾母扭头看向儿子,“就等着你回家开饭呢,打包了什么吃的回来?”

她看到了儿子顾振远手里提着的饭盒。

“韭菜鸡蛋饺子,我中午吃了味道很好,就买了些生的回来,让陈姐煮一煮就可以直接吃。”

顾母起身接过,又冲着厨房喊保姆小陈。

保姆用围裙擦着手从厨房走了出来,顾母把饺子给了她,让拿厨房去煮。

“我爸呢?”顾振远问。

“在楼上书房和你厉叔叔下棋呢。”这两个老头都是棋篓子,凑到一起就是下棋。

顾振远:“那我上去打个招呼。”

余老太太:“又不是外人,不用特地上去打招呼了,他们也该下来了。”

行吧,顾振远没上去了,而是在单人沙发椅上坐着等吃饭。

顾母:“对了,我今天遇到你冯阿姨,说娘家有个侄女儿,因为工作耽误了,三十五岁了还没结婚,想介绍给你认识认识。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好约着见一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