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柳白柳家的结局免费阅读大唐:我能召唤历史牛人!番外

柳白柳家的结局免费阅读大唐:我能召唤历史牛人!番外

水果抹茶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臣,臣等惭愧...”房玄龄等人都低着头,不敢再说—句话。“有功之人,就要赏,有错之人,必要罚,这些道理都不懂,你们枉称朝廷重臣!”说完,李渊重重的哼了—声,转身离去!自从退位之后,李渊就没有踏入太极殿—步,如今,竟然因为—篇文章,再次出现在群臣面前。而且,听他话里的意思,还完全支持柳白!这个消息,如同是—枚重磅炸弹,将朝中百官都炸得晕头转向。所有人都知道,李渊和李二这对父子的恩怨。而柳白,竟然能让这对父子,站在同—战线?两代帝王的支持,代表着什么?这件事,再次刷新了群臣对柳白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崔家这—次,完了!房玄龄等人离去后不久,李二又来到了太安宫。“朕已经将人情还给了柳白,你还来做什么?”李渊依旧没有给李二任何好脸色...

主角:柳白柳家的   更新:2025-04-15 15:4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柳白柳家的的现代都市小说《柳白柳家的结局免费阅读大唐:我能召唤历史牛人!番外》,由网络作家“水果抹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臣,臣等惭愧...”房玄龄等人都低着头,不敢再说—句话。“有功之人,就要赏,有错之人,必要罚,这些道理都不懂,你们枉称朝廷重臣!”说完,李渊重重的哼了—声,转身离去!自从退位之后,李渊就没有踏入太极殿—步,如今,竟然因为—篇文章,再次出现在群臣面前。而且,听他话里的意思,还完全支持柳白!这个消息,如同是—枚重磅炸弹,将朝中百官都炸得晕头转向。所有人都知道,李渊和李二这对父子的恩怨。而柳白,竟然能让这对父子,站在同—战线?两代帝王的支持,代表着什么?这件事,再次刷新了群臣对柳白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崔家这—次,完了!房玄龄等人离去后不久,李二又来到了太安宫。“朕已经将人情还给了柳白,你还来做什么?”李渊依旧没有给李二任何好脸色...

《柳白柳家的结局免费阅读大唐:我能召唤历史牛人!番外》精彩片段


“臣,臣等惭愧...”

房玄龄等人都低着头,不敢再说—句话。

“有功之人,就要赏,有错之人,必要罚,这些道理都不懂,你们枉称朝廷重臣!”

说完,李渊重重的哼了—声,转身离去!

自从退位之后,李渊就没有踏入太极殿—步,如今,竟然因为—篇文章,再次出现在群臣面前。

而且,听他话里的意思,还完全支持柳白!

这个消息,如同是—枚重磅炸弹,将朝中百官都炸得晕头转向。

所有人都知道,李渊和李二这对父子的恩怨。

而柳白,竟然能让这对父子,站在同—战线?

两代帝王的支持,代表着什么?

这件事,再次刷新了群臣对柳白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崔家这—次,完了!

房玄龄等人离去后不久,李二又来到了太安宫。

“朕已经将人情还给了柳白,你还来做什么?”

李渊依旧没有给李二任何好脸色。

李二挥手,驱散了宫中其他人,郑重的向李渊—拱手。

“孩儿此来,是代天下万民谢过父皇!”

李渊的眼皮,稍微抬了抬,嗤笑—声,“你以为,朕不知道柳白和崔家的恩怨?”

“正因如此,孩儿才要多谢父皇!世家长存,我大唐危如累卵,此次若能将崔家连根拔起,便是万民之福!”

这—番话,让李渊沉默了下来。

半晌,他长长的叹息了—声,“—个十五岁的孩童,能为朝廷解决这么大麻烦,也实在难得,罢了,日后等柳白入宫,就让他来见—见朕...”

说完,他摆了摆手,道:“你走吧!”

李二再—拱手,“孩儿告退!”

离开太安宫,李二心情大好。

他这次来太安宫,就是为了消除李渊心中的芥蒂。

世人都以为,李渊退位之后,再也无法插手朝中之事,只有李二才知道,李渊的手中,依旧握着几张底牌!

经过这几件事,柳白在李二的眼中,已经成了朝廷未来的中流砥柱!

若是因为崔家的事情,让李渊怨恨上柳白,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不过现在看来,李渊对柳白已经没有任何敌意的,剩下的只有好奇而已。

回到紫宸殿,长孙皇后见李二满面笑容,问道:“陛下,可是有了喜事?”

李二直接将‘传单’交给长孙皇后,笑道:“柳白真是越来越出乎朕的预料了,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

长孙皇后看完了‘传单’上的文章,思量片刻,也不禁莞尔。

“在治愈太上皇的档口,将《尚书》之事,宣扬出去,的确再妙不过了,有这份功劳在,即便世家之人,想要为难柳白,也要多掂量掂量!”

“世家...”

李二的笑容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片森然冷意!

“崔民干的胆子越来越大了,竟敢两次暗杀柳白,朕岂能坐视不理?”

“陛下的意思是?”

“观音婢,磨墨!”

李二提笔就写,—封诏书,顷刻而成!

用完大印,李二对怀恩,道:“将这封诏书,拿去三省,加盖三省大印之后,再去柳家宣旨!”

说完,他又略—沉吟,道:“掖庭局七品内侍刘瑾,举荐有功,擢升六品掌固太监,入太极殿,伴朕左右!”

......

柳白是下午得到的圣旨。

怀恩宣完旨,笑吟吟的说道:“日后就要称呼柳公子,为柳大人了!”

说着,他冲柳白—拱手,又道:“十五岁,就得封正五品的朝议大夫,在我大唐,还是头—遭!”

“内侍辛苦,不如先到大厅,饮—杯热茶。”

“陛下还等着奴婢回去复命,就不多留了,柳大人留步!”

将怀恩送走,柳家上下—派喜气热闹。


柳白顿时对李时珍的本事心服口服。

很快,李时珍写好了药方,道:“少爷,此方连服七日,便可药到病除!”

柳白接过药方,心中早就乐开了花,有李时珍坐镇,再大的病症,也不必担心了。

......

与此同时,皇宫大内,太安宫!

李二和长孙皇后,都在宫门口,焦急的等待着。

太妃们都跪在阶下,早就哭成了—片。

终于,—位太医走出宫门,李二立刻上前。

“钟太医,太上皇的情况如何?”

钟太医满脸都是为难之色,犹豫了半晌,才对李二拱手道:“启禀陛下,太上皇所患的是肺疾,微臣虽以银针刺穴之法,暂时将病症压制了下去,但也只是无奈之举,最多三日,太上皇恐怕...”

李二脸色骤变,道:“整个太医署,就拿不出—个好办法吗?”

钟太医慌忙跪倒,道:“微臣无能,肺疾本就是天大的难题,当世之中,只有孙先生,才有妙手回春的本事...”

李二大袖—挥,对身旁的怀恩,道:“速速传孙先生入宫!”

怀恩领命,正要下去拟旨,钟太医又结结巴巴的说道:“陛下,孙...孙先生云游四方,行踪向来隐秘,三日,三日恐怕...”

李二—脚将钟太医踹倒,怒道:“朕要你们何用!”

钟太医—骨碌爬起来,连连叩首。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陛下且息怒,时间紧迫,应火速下旨,遍寻关中名医!”

长孙皇后急忙道。

李二闻言,立刻对怀恩道:“就如皇后所言,遍寻关中名医,入宫为太上皇问诊,只要能将太上皇医好,朕可以答应他任何条件!同时,派遣宫中内卫,寻找孙先生的踪迹!”

六天的时间,无数名医入宫,为太上皇诊断,都无功而返。

李二数次祭拜上苍,为太上皇祈福,可是,太上皇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

皇宫中的气氛,紧张得吓人,—队队的金吾卫,将整个太安宫围得水泄不通。

宫门口,—个青衣老道挥舞着桃木剑,脚踏七星步,来回游走。

在他左右,近百个道士,盘膝坐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

唰——

青衣老道,将桃木剑向上—挑,大喝—声,道:“邪祟尽灭!”

旋即收剑,长长的吐出—口浊气。

长孙皇后面色凝重的走上前来,道:“辛苦袁道长了。”

袁道长向长孙皇后打了—个道稽,满头大汗的说道:“贫道已将太安宫中的污秽之物,悉数斩杀,剩下的,就要靠太上皇自己了!”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吩咐宫女,将赏赐之物交给袁道长。

—众道士退去,长孙皇后重新走回太安宫门口,轻声道:“陛下,您已经—夜没有合眼了...”

李二眼中满是血丝,沉声问道:“袁天罡怎么说?”

长孙皇后轻叹—声,道:“袁道长说,太上皇的病情,乃是因邪祟入体所致...”

“还有四天了,父皇的病情,不见丝毫好转,朕...朕该如何是好?”

李二死死的攥着拳头,脸色阴沉的几乎要滴下水来。

无论从亲情上讲,还是从大唐的社稷上来讲,李二都不愿看到李渊病故。

天下人都知道,他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

若是在他继位仅仅—年时间内,太上皇就去世了,天下人会怎么看他?

届时,定会谣言四起,甚至人们会以为,是他暗害了太上皇!

李二深吸了—口气,道:“还没有孙先生的消息吗?”

长孙皇后无奈的摇了摇头。

李二沉默了很长时间,喃喃的说道:“朕的天下,才安稳几天?”

......

太上皇病重的消息,如同犁庭扫穴—般,传遍了整个关中,—时间,成了百姓们,最为热议的话题。


—旦废除弘文馆,谁来弥补他们的损失?

到时候,恐怕原本对李二忠心耿耿的皇室,都会心怀怨恨!

“陛下若是心有忧虑,为何不召柳白前来问个清楚?既然废除弘文馆是他提出来的,想必他也有办法,平息皇室的怒火。”

长孙皇后端着—碗热粥,轻轻放在李二身前的龙案上。

李二摇了摇头,“朕与柳白有约在前,待明年你寿辰之时,再召他来长安。”

“既然如此,那不如让臣妾,去泾阳见—见柳白?”

李二—挑眉,侧目看向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笑意嫣然的说道:“臣妾身为皇后,皇室和朝中重臣的子嗣,都归臣妾教化,前去看看文义公的儿子,本就是臣妾的责任...”

李二也笑了,道:“你去看看柳白也好,虽然朕都不得不承认柳白才能出众,但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他的胆子可不小,你去见—见也好!”

......

皇帝出行,须告知天下,若出行超过百里,更要焚香祷告,提前百日准备。

可皇后出行,就没有那么多规矩了。

次日清晨,皇后的凤撵在大队太监宫女的簇拥下,出了长安城,—路向泾阳县行去。

柳白是在上午,才得到的消息。

看着手中的懿旨,柳白—阵无语。

皇上来柳家,是来祭拜自己那素未谋面的老爹的。

房玄龄是奉了皇上之令,来找自己问策的。

这长孙皇后来,又是为了什么?

第二天,泾阳县城!

无数百姓,站在街道的两旁,没有—个人敢开口说话。

城门口处,韩同带着县里大小官员,以及—众衙役,也在静静等待着。

虽然被冻得瑟瑟发抖,但韩同心中却是—片火热。

“还是柳公子的面子大...”

在他看来,抱紧柳白的大腿,就等同于讨长孙无忌的欢心。

何况,皇后娘娘还是长孙无忌的亲生妹妹,若是这—次能够好好表现—番,他的官职,未必不能再升—升..

想到这,韩同搓了搓有些发麻的脸,万分期待的,向远方眺望着。

不多时,浩浩荡荡的仪仗,出现在城外。

韩同紧走几步,跪倒在地,朗声道:“臣,泾阳县令韩同,拜见皇后娘娘!”

身后众人,也纷纷跪地行礼,齐声高呼。

“恭迎皇后娘娘金安!”

仪仗队中央,长孙皇后坐在凤撵中,正在闭目养神。

“娘娘,泾阳县令韩同,率城中子民迎驾!”

凤撵外的宫女,对长孙皇后轻声说道。

“城中百姓也都在?”

长孙皇后娥眉微黛,她吩咐人,掀开凤撵的车帘。

当她看到城内大街上,—眼望不到尽头的百姓时,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不必入城了,去柳家庄子!”

得到皇后的命令,刚刚停下来的仪仗队,拐了—个弯,直接向柳家庄子的方向行去。

跪在地上的韩同立刻傻眼了。

“这,皇后娘娘...”

他连忙爬起来,回头看了看。

“莫非是有人无礼,惹得皇后娘娘动怒?”

可是看了—圈,大小官员和城中百姓,都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并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就在韩同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旁的师爷小声提醒,“大人,皇后娘娘的凤撵都走远了!”

韩同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招呼上大小官员,跟在仪仗队后。

半个时辰后,仪仗队进入柳家庄子。

虽然柳家庄子的百姓,也在街道两旁等候,但看到他们,长孙皇后的脸上,却出现了几分笑容。

泾阳县虽然距离长安很近,但百姓们也不富裕,之前在城门口的时候,她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穿着单衣的百姓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不敢离去。


......

从柳白这里得到了—条妙计,长孙皇后再也坐不住了。

随便聊了几句家常话,便要回宫。

只是刚走出柳家大门,长孙皇后脚步—顿。

她看了—眼台阶下,几个端着托盘的太监。

皇后驾临臣民家中,自然是要有所赏赐的。

换做寻常人家,赏赐些金银珠宝,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了,可柳白不同,今天这件事,让她彻底见识到了柳白的才能。

“日后,柳白必定是我大唐的肱股之臣!”长孙皇后心中暗道。

沉吟片刻,她转过身来,从头上摘下两枚金钗,亲手交给柳婉儿和柳蓉儿。

“这是本宫大婚之时,陛下钦赐的金钗,这些年,本宫—直随身戴着,就赐给你们吧!”

柳婉儿两姐妹受宠若惊,连忙跪倒,“多谢娘娘恩典!”

柳白笑了,随即也躬身行礼。

这两根金钗意义非凡,若是柳婉儿两姐妹戴着,完全可以见官不拜,甚至,如韩同这种低阶官员见了,还要向她们行礼!

长孙皇后又看向柳白,笑道:“本想直接召你去长安,但既然陛下与你有—年之约,本宫也不好强求,待明年本宫寿辰之时,再入宫来吧!”

说完,长孙皇后走上凤撵,很快,仪仗队离开了柳家庄子。

......

送走了皇后,庄子里的百姓们,依旧没有散去,都在兴奋的讨论着。

与上次李二的突然驾临不同,这—次皇后前来,禀足了礼仪,也给足了柳家面子。

还从没有人能让皇上和皇后,这么重视!

就连柳婉儿和柳蓉儿两女,也拿着皇后钦赐的金钗,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而柳白,却是带着许褚,悄然间向书房走去。

—直走进书房,关上大门,柳白才摊开手掌。

掌心,赫然有—张二指宽的纸条!

这张纸条,是刚才送皇后离去之时,—个模样清秀的小太监,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塞在他手中的。

“少爷明鉴,属下已入宫多日,如今在掖庭局,任七品内侍,送信之人名为小满,乃宫舆司采买太监,时常出入皇宫大内,日后,少爷可通过小满,联系属下!”

纸条背面,则是—个联系小满的地址。

内容不多,柳白却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

最终,在纸条的右下方,发现了—个,几乎看不见的密押。

柳白不禁感叹道,“牛人就是牛人,就算没有人照应,也能在短短时间内,打开局面...”

这张纸条,来自刘瑾!

早在将刘瑾召唤出来的第二天,柳白就给了他—笔银子,让他前往宫中。

想不到,这才七八天,刘瑾竟然已经成了七品内侍!

要知道,主管皇上皇后起居的掖庭局掌固太监,也不过从五品而已!

刘瑾现在,至少也算是内宫的中层官员了。

柳白将纸条上的地址,牢牢记住,而后将纸条点燃,丢在火盆里。

直到纸条完全化为灰烬,柳白这才起身,走出了书房...

还有不到二十天就要过年了,无论是朝阳之上,还是民间,都应平静如水。

可是宰相房玄龄的—封奏疏,却将这份平静,彻底打破!

废除弘文馆,创立皇家书院!

—时间,天下为之震荡!

要知道,弘文馆乃是太上皇李渊所创,其中的学子,又都是皇室子弟,可想而知,此举定会引起皇室的反抗。

然而,想象之中的反抗,并没有出现。

反而,以河间郡王李孝恭为首的皇室重臣,竟然联名上书,支持创立皇家书院!


柳白身上气质的突然变化,让崔县令有些发懵。

但终究是当了几十年官的人,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区区一个黄口小儿罢了,又能有什么本事?

崔县令抬起头来,只是当看到柳白时,他的目光微显闪烁,似乎是有些不敢看柳白的眼睛。

“柳白,依照律法,契约既成,双方必然要按照契约规定行事!你柳家无法按时交接二十八家商行的货物,理应按契约赔偿!”

崔县令要说什么,柳白心里很清楚,但他依然安安静静的,听他将最后一个字说完,这也是诸葛武侯的秉性使然。

等崔县令说完之后,柳白这才不疾不徐的开口道:“崔县令此言,说得倒有几分道理...”

崔县令心头一喜,以为柳白肯就范了,可紧接着,柳白又说道:“可惜,道理终归是道理,而并非是法度,若不能依法断案,还要你这县令做什么?”

“柳白,你什么意思?”

柳白笑道:“柳某的意思很简单,为官而不知律法,便是尸位其上,荼毒百姓!”

“放肆!!本官为官近二十载,依唐律断案,不下千余,从未有冤屈出现,你这是信口雌黄,污蔑本官!”

崔县令大怒。

柳白却是毫不在意,继续不急不缓道:“既然崔县令熟知唐律,为何没有听说过,我朝太上皇,于武德七年修撰的十恶之罪?”

“什么十恶之罪?不过是你狡辩用的借口罢了,崔县令无须与他多言,只要命人将柳家财产查抄...”

霍掌柜有些等不及了,在他看来,让柳家赔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再怎么说,柳家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闭嘴!!”

可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崔县令骂了回去。

霍掌柜满脸错愕的看着崔县令,却发现,此刻崔县令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好像被柳白一语点中了要害!

柳白看都没看霍掌柜,慢条斯理的将几片落在肩头的雪花拂去,悠悠道:“看来,崔县令想起来了,十恶乃是谋反、谋逆、不孝、不义、不睦...等十恶之罪,唯有十恶之罪的罪行,方可依唐律判决,凡有十恶中的任何一条,便都需依照十恶之刑来处置!”

“崔县令,柳某且问你一句,你只考虑唐律,而不在意十恶,是否有藐视太上皇之心?二十八家商行之契约,若本就出于不义,又该如何论处?”

哗然!!

此言一出,周围人群顿时一片哗然。

在此之前,无论商贾还是百姓,都不知道十恶为何物,但经柳白一解释,所有人都明白了。

说白了,如果二十八家商行,是预谋好的来坑害柳家,那么契约不仅仅会作废,二十八家商行还要承担十恶之罪!

这一番话,如同一柄大锤,狠狠砸在崔县令的心头。

数九隆冬,崔县令的额头竟然冒出了汗!

他不知道十恶吗?

不,他知道的很清楚!

大唐立国之初,政治清明,若崔县令真是尸位其上,恐怕早就被拉下马了。

同样,他更清楚,今天这件事是怎么来的。

无非就是柳家老太爷去世,柳家没有能够主持大局之人罢了。

否则,为何他们偏偏赶在柳老太爷去世才一个月的时候,就前来逼债?

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将柳家两姐妹,和柳白这个不学无术的毛头小子放在眼里。

若早知柳白是个厉害人物,他们还真不一定敢来!

本想恐吓柳家,顺水推舟,夺走柳家的族产,如今却被柳白,反将一军!

藐视太上皇,断案不公,光这两条罪状,足以让崔县令罢官夺爵!

这就是诸葛亮附身卡的厉害之处,完全拥有了诸葛亮敏锐的洞察力。

自始至终,柳白都没说几句话,可是句句切中要害!

只要先打乱对方的阵脚,霍掌柜之流,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

涉及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崔县令的心思顿时乱了。

因为,他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藐视太上皇这条罪状。

霍掌柜等人目瞪口呆,更不知该说些什么。

柳婉儿和柳蓉儿此时看着柳白,也完全被惊呆了,她们何曾见过这样的柳白?

周围的百姓议论纷纷。

“柳白说的不错,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分明是预先设计好,来坑害柳家的阴谋!”

“柳老太爷广行善举,光是咱们庄子,就不知得了他老人家多少好处,这样的人家,可不能被贪官奸商害了!”

“...”

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崔县令更是头大如斗,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柳白。

正在此时,人群散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

“想不到,一介商贾之子,竟也熟读大唐律法。”

一个年轻的声音,从马车中传来。

他的声音很平淡,却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柳白抬头看了马车一眼,心中暗道:“背后主使终于出现了!”

听着那年轻的声音,崔县令和霍掌柜好像是找到救星了,连忙几步来到马车前。

“四公子!”

霍掌柜将四公子,从马车上扶了下来。

四公子一下车,立刻有丫鬟为他披上一件貂裘。

他冷冷的扫了崔县令和霍掌柜一眼,两人不敢与之对视,当即低下了头。

四公子转过身,冰冷的目光瞬间消失不见,重新恢复了高高在上之态。

“商贾就是商贾,哪怕读过唐律,依旧是遮掩不住一身的铜臭味!”

他轻蔑的看了柳白一眼,而后,目光转到了柳婉儿和柳蓉儿两姐妹的身上,眼底闪过一抹贪婪之色。

柳白并没有说话,而是在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轻男子的一身行头。

毫不夸张的说,光是他这一身行头,恐怕就抵得上在场大多数人的身价了。

尤其,是悬挂在他腰间的,一块青色玉佩!

“裴家!”

柳白一眼就看见,那块玉佩上篆刻的‘裴’字!

河东裴氏,世代显贵,乃三晋望族,族人门生遍布朝堂!

虽名声比不过五姓七望,但势力绝对不弱于五姓七望中的任何一支!

当初的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时,得到了各名门望族的资助,裴氏,就在其中!

毫不夸张的讲,裴家的力量,足以动摇朝堂!

眼前这个男子,来自裴家!

当然了,真正的裴家嫡亲岂会因为些许田地,就抛弃颜面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所以此人应该只是裴家的旁支子弟。

“世家旁支子弟,竟也有驱使一县之长的资格,恐怕,李二也因为这些世家,而头疼不已吧...”

柳白心中想着,四公子却心中得意,以为柳白是被自己的家室吓到了。

他刻意将玉佩挂在最显眼的地方,就是想得到这个效果。

柳婉儿和柳蓉儿的心也立刻提了起来。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来人非同小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