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刘备诸葛瑾全局

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刘备诸葛瑾全局

神之小贤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易守难攻,不意味着不驻兵就能守。当张鲁的生力军被歼灭,哪怕有山水天险在,又如何能抵挡刘备的大军?诸葛瑾半真半假的话,让尹籍陷入了沉思。流贼作乱,只是借口。夺取上庸三县才是目的。“难道,左将军是准备夺取上庸三县后,再进取关中?”尹籍暗暗猜想。心中虽然这般猜想,但尹籍并未将疑惑道出,诸葛瑾能说出准备攻取上庸三县就已经很给面子了,若是继续再问就是尹籍不懂礼数了。返回襄阳的尹籍,将诸葛瑾的建言以及刘备要攻取上庸三县的目的一一回禀给了刘表。“玄德要夺上庸三县,看来是有意取关中了。”刘表跟尹籍的想法大致相同,至于取益州那是压根不在刘表的考虑范围内。上庸到南郑的地形有多么的艰险,刘表是很清楚的。而诸葛瑾提到的张羡可能会反,刘表也是认同的,同意刘备...

主角:刘备诸葛瑾   更新:2025-04-15 15: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备诸葛瑾的其他类型小说《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刘备诸葛瑾全局》,由网络作家“神之小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易守难攻,不意味着不驻兵就能守。当张鲁的生力军被歼灭,哪怕有山水天险在,又如何能抵挡刘备的大军?诸葛瑾半真半假的话,让尹籍陷入了沉思。流贼作乱,只是借口。夺取上庸三县才是目的。“难道,左将军是准备夺取上庸三县后,再进取关中?”尹籍暗暗猜想。心中虽然这般猜想,但尹籍并未将疑惑道出,诸葛瑾能说出准备攻取上庸三县就已经很给面子了,若是继续再问就是尹籍不懂礼数了。返回襄阳的尹籍,将诸葛瑾的建言以及刘备要攻取上庸三县的目的一一回禀给了刘表。“玄德要夺上庸三县,看来是有意取关中了。”刘表跟尹籍的想法大致相同,至于取益州那是压根不在刘表的考虑范围内。上庸到南郑的地形有多么的艰险,刘表是很清楚的。而诸葛瑾提到的张羡可能会反,刘表也是认同的,同意刘备...

《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刘备诸葛瑾全局》精彩片段


易守难攻,不意味着不驻兵就能守。

当张鲁的生力军被歼灭,哪怕有山水天险在,又如何能抵挡刘备的大军?

诸葛瑾半真半假的话,让尹籍陷入了沉思。

流贼作乱,只是借口。

夺取上庸三县才是目的。

“难道,左将军是准备夺取上庸三县后,再进取关中?”尹籍暗暗猜想。

心中虽然这般猜想,但尹籍并未将疑惑道出,诸葛瑾能说出准备攻取上庸三县就已经很给面子了,若是继续再问就是尹籍不懂礼数了。

返回襄阳的尹籍,将诸葛瑾的建言以及刘备要攻取上庸三县的目的一一回禀给了刘表。

“玄德要夺上庸三县,看来是有意取关中了。”刘表跟尹籍的想法大致相同,至于取益州那是压根不在刘表的考虑范围内。

上庸到南郑的地形有多么的艰险,刘表是很清楚的。

而诸葛瑾提到的张羡可能会反,刘表也是认同的,同意刘备在南阳立足,刘表也是存了让刘备守住北方门户自己则全力针荆南四郡的心思。

虽然认同了诸葛瑾对张羡的判断,但对于诸葛瑾的计策刘表则是不以为然。

对付个张羡,何须如此麻烦。

张羡要反,直接驱兵平叛就足够了。

尹籍见刘表的态度,心中暗暗叹气,对诸葛瑾不助刘表而选择助刘备也多了几分理解。

诸葛瑾的策略是在最短时间内擒杀张羡,稳定荆南四郡的局势;而刘表则是多了几分书生气,非得等到张羡正式反叛后才调兵遣将,借此来获得出兵大义。

然而以刘表的方式,想要平定荆南四郡就会变得艰难。

原因很简单,以迅雷之势擒杀张羡,荆南四郡诸县都可以传檄而定,只要刘表表示既往不咎,荆南四郡的长吏见张羡都死了,谁又肯真的为了张羡而堵上家族一切?

可张羡若是活着,荆南四郡响应张羡的都会出兵出粮,这就等于是在公然反叛刘表,刘表是不可能既往不咎的。

再加上张羡的号召力,这群跟着张羡反叛的士族豪强,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擒贼不擒王,就得跟群贼对抗,这艰难程度是有天差地别的。

尹籍并没有去劝刘表,作为刘表的乡人,尹籍深知刘表的性格,这个时候若是苦劝刘表反而容易被刘表猜忌。

更重要的是,尹籍不认为刘表会输给张羡,不用诸葛瑾的计策最多是在征讨张羡时更加费时费力。

另一边。

得了南阳太守任命书和印绶的刘备,再次传檄南阳诸县,宣示了刘备这个南阳太守的合法性。

随着张绣和贾诩的退兵以及刘备在南阳的强势崛起,南阳诸县的长吏及世家豪强,也纷纷向刘备投来了善意。

这群南阳的地头蛇,对刘备这条空降南阳的强龙,虽然不是人人都满意,但为了生存也得跟刘备搞好关系。

当然,也有自视甚高的世族豪强,不愿意对刘备假以辞色。

诸葛瑾将这些世家豪强一一记下,对于南阳郡内不安定的存在,那都是要寻找机会除掉的。

想要惩处这些不服刘备的世家豪族,并不一定要动用武力。

六月初。

在刘备的要求下,诸葛亮对秦汉以来的郡县律令进行了增减,修订成了《南阳郡暂行律令》,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数十条严令,用于约束南阳郡诸县的文武官吏。


张绣本就是一个只想在这个乱世中苟全性命的人,不是曹操的死忠武将。

相对于守住宛城,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若在宛城的是张辽,别说诸葛瑾和庞统用计了,哪怕真的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张辽也不会说出将兵马撤出宛城这样的话来。

到了子时。

伴随着第三次鼓噪声,得到了短暂休憩的刘备军士,再次来到了宛城下。

不论宛城的贾诩是否识破了诸葛瑾和庞统的计策,这夜战是必须要执行的。

智者斗智,武者斗武。

用兵作战,向来都是智者和武者相辅相成下,才能克敌制胜的。

没有智者,就无法料敌机先,用诈乱敌;没有武者,就无法展现军威,斩将夺旗。

“益德,这是兄长立足南阳的第一战,我等可不能输给了新人。”关羽在攻城前,严肃的向张飞叮嘱。

刘备在新野招募的魏延傅肜刘邕郝普等勇将,这两日悍不畏死、奋勇当先,隐隐有压过关羽和张飞威风的势头,这让关羽有一种地位受到挑衅的异样感。

其实这也不能怪刘备。

关羽和张飞毕竟跟了刘备十几年了,刘备想的是让关羽和张飞能从冲锋陷阵的悍将转变成统兵作战的大将。

这等先登陷阵的事,交给魏延等新来的勇将就行了。

就好比公司的股东去跟新来的销售部新人争抢销冠,压根没这个必要!

新人没有股东分红,就只能拼命的去争当销冠,而这个时候股东上场去抢,那不就是欺负新人么。

话虽如此。

但关羽和张飞显然还没意识到刘备的良苦用心,依旧是跟以前一样只将自己视为刘备麾下的悍将,是要替刘备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

张飞听关羽这般说,摩拳擦掌:“俺要第一个登上城楼,不能让新人给小觑了。”

而在关羽和张飞斗志昂扬的同时,魏延、傅肜、刘邕、郝普等新野勇将也在相互打气。

魏延看向宛城的城楼,眼中尽是凶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左将军待我等有大恩,又给我等立大功的机会,若是不能舍身相报夺下宛城,今后又有何颜面口称大丈夫?”

“大丈夫立世,要么夺得功名威震四方,要么就舍身赴死求一个忠烈英名。”

傅肜、刘邕、郝普等将受到感染,纷纷喝道:“为了左将军,死战!”

不论是关羽张飞等刘备的旧部骁将,还是魏延傅肜刘邕郝普等新野裨将,今夜都将战斗的意志调整到了最强,誓要趁着今夜一鼓作气的拿下宛城。

而宛城的张绣则是听从了贾诩的指挥,一直都在提防刘备军夜战。

看着三面而来的刘备军,张绣忍不住暗骂:“还真来夜战了!若不是要保存军力,我非得跟你们死战不可。”

张绣最怕的就是刘备强攻宛城,这会让张绣折损不少的军士。

这军士折损多了,张绣担心贾诩的预言会成真,到时候曹操一瞧张绣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寻个莫须有的罪名就能除掉张绣。

虽然心中忿忿不已,但张绣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只能让胡车儿将亲卫也压上,全力抵挡刘备的强攻。

而在张绣抵挡刘备的同时,贾诩则令身边的亲卫,将引火之物堆放在了宛城的军粮库。

贾诩更是亲自策马来到军粮库等待宛城三门的战事结果。


刘备深以为然。

若是手中无兵无将,又跟曹操有私仇,在曹操麾下是很难求生的。

昔日刘备在许都的时候,即便韬光养晦在菜园子耕种,也差点被曹操给杀了。

更何况,张绣和贾诩还设计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若说曹操没有杀张绣贾诩的心思那决定是不可能的。

那可是长子!

其实刘备也是有长子的。

王粲的《英雄记》记载,吕布在偷袭了徐州后,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刘备向吕布求和后,吕布又归还了刘备的妻子。

而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曹操在击败刘备后,刘备独自逃往袁绍处,曹操俘获了关羽及刘备的妻子。

古代的妻子指的是妻和子,如果俘获的是妻和女,就会写妻女。

再加上刘备当时已经三十多岁了,有个儿子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诸葛瑾在下邳劝刘备南下荆州的时候,曾见过刘备的甘夫人身边有一个三岁的幼童,刘备将其取名为刘封。

封,有疆土、封地的意思,取名刘封,是刘备希望能实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志向,待得天下平定后,能被封侯,如诸多刘姓宗室王一般,能有一块封地传承。

若能继承祖上陆成侯的爵位,那就更妙了。

长子通常都是会被寄予厚望的,刘备如此,曹操亦如此。

曹操的长子被杀,刘备不相信曹操会对张绣和贾诩推心置腹没有半点儿怨恨。

仔细思索了诸葛瑾和庞统的分析,刘备同意了诸葛瑾的献策:“就依子瑜的法子,先将张绣射杀韩琼的恶行在博望、西鄂、雉县和堵阳等城散布。如此凶残滥杀,如何能得民心?”

在跟诸葛瑾和庞统仔细商议了细节后,刘备自军中挑选出机灵的军士,将其派往博望、西鄂、雉县和堵阳等城散布消息,同时又遣人去招降长吏。

博望、西鄂、雉县和堵阳等城池长吏,见张绣和贾诩死守宛城不仅不敢跟刘备作战还妄杀宛城士民,这彼此间都对张绣感到心寒。

堵阳长吏跟韩氏有旧,第一个选择了改旗易帜。

而在堵阳长吏选择归降后,博望、西鄂、雉县等城池也相继改旗易帜。

本来就是一群见风使舵的长吏,曹操来了降曹操,刘备来了降刘备,都是为了活命罢了。

南阳诸县众长吏纷纷依附刘备,给宛城的张绣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纵然贾诩足智多谋,在大势面前也难以扭转劣势。

倘若刘备选择的是强攻,贾诩还能依靠城池地利助张绣守城,然而刘备却选择先招降宛城周边的城池长吏,将宛城变成孤城。

张绣心中很慌。

一兵一卒未交锋,己方就已经陷入了劣势,这不由让张绣想起了第一次面对曹操的时候。

“文和先生,博望、西鄂、雉县和堵阳等城池纷纷响应了刘备,宛城已经变成了孤城,我们要撤兵吗?”张绣心中惊惧,看向贾诩的眼神也变得慌乱。

贾诩则是静静的审视自诸县传来的情报,不慌反笑:“能将攻心战术用到如此的水准,刘备麾下出谋划策的人,将来必定名震天下。”

张绣焦急道:‘文和先生,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在笑。万一那刘备要让博望等城的长吏纷纷出兵,我等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了?’


刘晔曾评价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意思就是说:刘备有器量能容人,堪称英雄,但遇事反应却相对迟钝。

这样的评价,相对而言是很中肯的。

在未遇到诸葛亮前,刘备行事多以个人喜好为主,时常感情用事分不清主次矛盾,以至于频频被对手抢占了先机。

以前的刘备,也曾思考过为什么袁绍和曹操会越来越强,而自己却越来越艰难,但刘备缺乏宏观的战略规划,麾下的文武英杰亦是不擅长这种大势谋划。

即便是陈登,亦只是擅长具体的战术,而不能给刘备提供长远的战略规划。

而在遇到了诸葛瑾后,刘备的思维也豁然开朗了。

这几日,刘备一边进行南下准备,一边跟诸葛瑾讨论时务,对未来的规划也逐渐明朗。

按照诸葛瑾的规划,刘备南下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控部分兵马,以客将的身份依附刘表。

乱世中,兵马才是立足的根本。

孙策能横扫江东,亦是向袁术借得了兵马才有了立足的机会。

故而,诸葛瑾才会提议以糜氏的田宅产业作抵押,让刘备向车胄借兵。

车胄曲解了曹操对刘备的态度,认为刘备在曹操麾下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再加上糜氏在东海的田宅产业的诱惑,车胄许诺的两千兵马也顺利的移交给了刘备。

刘备将这两千兵马分别交给关羽和张飞,对这两千兵马中的将校亦是嘘寒问暖,关切备至。

不得不说,刘备在安抚军心上是有很强的魅力的。

哪怕是军中地位最低的走卒,刘备亦会亲自与其攀谈。

对于走卒而言,刘备是当朝左将军,是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存在,然而这样的存在却不会自恃身份,这让走卒的心中多了难掩的激动。

那可是汉左将军啊!

身为尊贵的汉左将军,愿意跟普通的走卒同甘共苦,这样的左将军又如何不让人爱戴?

这几日,诸葛瑾跟着刘备,亲眼见证了刘备是如何跟军中将士打成一片的。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而在军中,这些将士就是水,统兵的刘备就是舟,若不能善待将士,又如何让将士尽心效力?

在诸葛瑾惊叹的同时,刘备也对诸葛瑾的表现亦是惊异。

诸葛瑾没有大部分俗生儒士的清高和优越感,虽然身着白衣纶巾却不会嫌弃军中将士的粗鄙脏乱。

即便是随同的关羽和张飞也忍不住对诸葛瑾高看了几分。

“军心可用,即便车胄反悔,左将军也不用畏惧了。”诸葛瑾举止和雅,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眸,似乎能看穿未来。

张飞本就敬佩贤士,这几日对诸葛瑾的态度也是越来越恭敬,听闻诸葛瑾提及车胄返回,不由冷哼:“车胄若敢反悔,俺就替兄长宰了那厮!在兄长面前还要穿衷甲,明摆着是不信任兄长。”

衷甲,即在衣服里穿铠甲,只要是见刘备,车胄必穿甲!

“益德,不得胡言。”刘备轻斥一声,虽然车胄表现出了对刘备的不信任,但如今的局势却是需要稳住车胄才能顺利南下。

张飞心中虽然不服,但也没有反驳刘备,只是将头偏向右侧,显然没将刘备的训斥放在心上。

“诸事具备,迟则生变。云长,你护送诸将家眷先行;益德,你负责押送粮草军械物资。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寿春境内。”连诸葛瑾都说军心可用了,刘备也不再迟疑,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关羽和张飞纷纷凛然,不敢有丝毫怠慢,拱手应诺了差事。

嘱咐了关羽和张飞,刘备又看向诸葛瑾,微微拱手一礼:“我本来是想让子瑜先生跟诸将家眷先行,但苦于身边没有能商议大事的人。还请子瑜先生见谅,与我同行。”

诸葛瑾拱手回礼而笑:“左将军客气了,瑾也正有此意。”

虽然跟着关羽先行更安全,但若不跟着刘备,诸葛瑾也难以在刘备遇上突发意外的时候及时的献策。

曹操对刘备,可没有表面的那般信任!

待朱灵和路招抵达许都,以曹操的奸诈权谋,必然能猜到刘备留在下邳的用意。

到时候,车胄就极有可能得到曹操的密令来监视刘备!

而事实上,诸葛瑾的猜测也基本跟曹操的反应吻合,当朱灵和路招返回许都后,曹操当即就大发雷霆几乎要将朱灵和路招给斩了。

盛怒下的曹操,立即遣快马给车胄传令,要让车胄监视刘备的一切行动,若刘备有异动,允许车胄用兵。

曹操突如其来的命令,直接将正在接收糜氏田宅产业的车胄给砸懵了。

“监视刘备?”

“糟了,上当了!”

车胄只是反应迟钝但并不是真的愚蠢,在得到曹操的密令后就意识到了刘备的用意。

“可恶!刘备根本不是为了南下震慑孙策,而是要逃!南逃前还拐走了两千兵马和三个月的钱粮,这若是让曹公得知,我车胄十个脑袋都不足以抵罪!”

想到刘备以南下震慑孙策为由又以糜氏的田宅产业为抵押借走了两千兵马,车胄的心底滋生了寒气,冷汗瞬间浸湿了衣衫。

若让刘备逃走了,车胄几乎可以猜到曹操会如何问罪!

“传令周逵、王模,立即整兵追击刘备!”

周逵是下邳名仕,王模是青州世家出身,二人虽然名气和才能不俗,但德行却很差。

先从陶谦、后从刘备、再从吕布,吕布死后又归顺曹操,如今皆是司空掾属,协助车胄镇抚徐州。

得知刘备要逃,周逵和王模也是吃惊不小。

虽然刘备曾经是故主,但在周逵和王模眼中刘备也只是侥幸当了徐州牧,压根谈不上有旧情。

想到刘备南逃的后果,周逵和王模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但两人已经顾不得责怪车胄了,纷纷聚起麾下兵马,跟车胄一同去追刘备。

早有消息传到刘备耳中。

得知车胄率兵来追,刘备脸色大变:“车胄忽然来追,定然是曹贼觉察到了我不回许都的意图。如今军心初附,敌众我寡,如何能敌?”


谈笑间,诸葛瑾向刘备引荐道:“左将军,此人便是庞士元。有社稷之器,王佐之才。论才学论德行,皆无愧水镜先生‘南州士人冠冕’的赞誉。”

庞统肃容正冠,向刘备施了一礼:“山人庞统,见过左将军。 统虽然有些才学,但在子瑜兄面前,岂敢以‘南州士人冠冕’自居。”

诸葛瑾笑道:“瑾是琅琊人,不会跟士元抢这南州士人冠冕的称号。”

刘备哪里听不出庞统是在自谦,连忙上前回礼道:“先生过谦了。寻常的俗士儒生不识贤才,水镜先生却是能识人的雅士。”

“再有子瑜盛赞先生的才学,我又岂会如俗士儒生一般怠慢了先生。”

“先生若肯屈就,我必以上客之礼,厚待先生!”

刘备语气真诚,举止有度,这让庞统的内心滋生了几分感动。

堂堂一个左将军,能主动求访一介山人本就足以表现出对贤士的尊敬,而在求访过程中举止有礼更是难得!

即便放眼整个天下,也少有人能跟刘备求贤的态度相提并论。

“左将军切勿如此!”庞统上前一步扶起刘备,语气亦是真诚:“统只是一介白身,当不起左将军如此大礼!”

刘备顺势把臂而道:“先生今日是白身,来日定会扬名天下。我自知德才浅薄,不敢去延请成名的贤士,故而取了个巧,想趁着先生尚未扬名之前,能朝夕聆听先生的教诲。即便先生他日离去,我的心中也不会有遗憾了。”

庞统的内心震撼不已。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真诚又最是能打动人心。

庞统虽然自负才学,但也渴望能如千里马遇到伯乐一般,能遇到真正的明主一展心中的才学和抱负。

“统斗胆,敢问左将军大志。”庞统肃容敛声,刘备的礼遇让庞统有了好感,但要不要效力得先知道刘备的心中大志是否能达到预期。

庞统有大才,却不愿意主动效力刘表,就是因为在庞统心中刘表并非雄主。

刘备心中大喜,庞统肯问志向,就意味着对刘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同。

“汉室不幸,内有奸臣作乱,外有贼人聚党。我虽不才,但也不愿看到这汉家的天下被奸臣贼党祸害,更不愿看到这汉家的士民百姓受苦。恳请先生出山相助,助我扫清祸世群贼,匡扶汉室,还这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刘备郑重的道出了心中的志向。

听到了满意的答案,庞统拱手再拜:“左将军有体恤士民百姓的仁心,又有匡扶汉室的大志,令统钦佩。祸世诸贼虽然暂时凶悍,但只要左将军能结连有识之士同讨诸贼,定能扫清寰宇,再兴汉室!若左将军不嫌弃统才疏学浅,统愿为左将军帐前一小吏。”

刘备的语气多了几分激动:“能得先生相助,是我刘备的幸事啊!子瑜劝我先取南阳立足,再取益州为根本,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策和镇南将军,内修政理以待天下有变。不知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见刘备有考校的意思,庞统也不藏私,沉吟片刻道:“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南阳冬稌夏穱,稻麦轮作,一年两熟,是最适合耕种的富饶宝地。前朝召信臣在当南阳太守的时候,更是兴修水利数十处。”

“南阳郡西通武关,北连中原,南控荆襄,东临淮海,堪称天下之中,是建立霸业的绝佳之地,昔日袁术亦是据南阳而立业,威震一时。”

“方今天下,袁绍占天时,孙策占地利,曹操占大义,此三人大势已成,左将军难以争锋。”

“镇南将军虽有雄才,却好虚名,麾下文武大抵都是不识时务的座谈客。倘若袁绍和曹操决出胜负,不论是谁南下,夺取镇南将军的荆州都是易如反掌。”

“西川的刘璋虽然暗弱,但有西川天险在,只要稳守险关,就足以抵御外敌。左将军想取益州,却也不容易!”

“左将军若有意,可先取南阳立足,再取荆州为根本。若益州或扬州有变,左将军或出兵益州,或出兵扬州。若得益州则可向北取关中,抢占三秦险地;若得扬州则可向北取徐州,以左将军在徐州的名望,响应左将军的士民必然不少!”

即便是诸葛瑾也不由惊叹庞统的战略规划,若刘备能抢在孙策被刺杀前取得荆州立业,然后趁着扬州内部大乱的时候出兵,即便有周瑜和张昭协助孙权,也挡不住刘备的兵锋。

届时再北上徐州,以曹操在徐州的凶名和刘备在徐州的人望,传檄定徐州也不是不可能。

“士元的战略规划虽然很好,但左将军注重信义,如今势穷依附镇南将军,又岂会去夺镇南将军的基业而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诸葛瑾暗暗摇头。

在跟诸葛亮讨论战略规划的时候,诸葛亮也曾提出先取荆州、横跨荆扬的想法,但深知刘备品性的诸葛瑾,却是很清楚刘备是不会自毁名声去夺刘表的荆州。

若刘备是个如吕布一般反复无常的不义之辈,诸葛瑾又怎么可能冒险去下邳劝刘备入荆州?

诸葛瑾钦佩刘备,更多是钦佩刘备的仁德信义,这是季汉文武能真心跟随刘备的根本原因。

后世有不少座谈客为了博人眼球,经常会说刘备虚伪狡诈。

可若刘备真的是虚伪狡诈的人,千古武侯诸葛亮会看不出?如关张赵马黄庞统法正等文武俊杰又岂会看不出?

诸葛瑾暗叹间,刘备也轻轻摇头,语气凝重而坚定:“我势穷来荆州,镇南将军出城二百里来迎接我,又借新野给我屯兵。我若不顾道义去夺镇南将军的荆州,岂不是让世人道我刘备薄情寡义?”

“若要夺镇南将军的荆州才能立业,我宁可亲率麾下残兵去许都与曹贼决一死战,虽死无憾!”

刘备的回答,不仅令诸葛瑾感到欣慰,庞统亦是听得心中震撼、起身拱手而拜:“左将军恪守仁义之道,令统惭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