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私底下交易的书信,还敢抵赖!”
说罢,便命人将收集到的证据呈上。
那盐商见证据确凿,顿时瘫软在地,再无言语。
其他盐商见状,纷纷跪地求饶,表示愿意配合调查。
白逸尘见目的达到,便命人将盐商们暂且看押,随后深入调查,将涉及贪腐的官吏一一揪出。
经过一番努力,盐税亏空一事终于真相大白。
白逸尘将调查结果整理成册,快马上奏朝廷。
皇帝览奏,龙颜大悦,立刻下旨严惩涉案官吏与盐商,并采纳白逸尘的建议,对盐税制度进行改革,以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消息传回长安,朝堂上下皆对白逸尘的胆识与才干赞叹不已。
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响应,与白逸尘联合起来,共同推动朝堂改革。
他们针对科举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并逐步在各地实施。
然而,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白逸尘与他的同僚们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
一些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不惜勾结起来,制造谣言、挑拨离间,试图动摇改革的根基。
面对重重困难,白逸尘没有退缩。
他深知,改革是大势所趋,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百姓的幸福安康。
他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多次在朝堂之上与保守派展开激烈的辩论,据理力争,力排众议。
同时,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诉求,收集改革的有利证据,以增强改革的正当性与可行性。
在白逸尘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改革措施逐渐在各地落地生根,取得了显著成效。
吏治得到整肃,贪腐之风得到有效遏制;赋税制度更加公平合理,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科举制度更加完善,为国家选拔出了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白逸尘的名字,也随着改革的推进,传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百姓们传颂着他的事迹,将他视为清官的典范与希望的象征;年轻的学子们以他为榜样,发奋读书,立志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白逸尘并未因此而满足。
他深知,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大唐王朝的中兴大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