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经验不足,不是火候掌握不好,把药材炒焦了,就是晾晒时没有把控好时间,导致药材受潮。
但他从不气馁,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改进。
有一次,他负责晾晒的一批黄芪,因为突然变天,被雨水打湿了。
他焦急万分,赶忙向师父请教。
师傅耐心地指导他如何重新处理受潮的黄芪,教他用小火烘干,然后再进行二次晾晒,还提醒他以后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
阿贾虚心接受,认真照做,从那以后,他对药材的晾晒环节格外用心,每次都会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贾渐渐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药材知识和鉴别技巧。
表叔便开始带他去更远的地方,寻找那些稀有的野生药材。
他们穿梭在深山老林之中,阿贾背着沉重的背篓,跟在表叔身后,艰难地攀爬着陡峭的山坡。
山林里荆棘丛生,常常划破他的手脚,但他咬牙坚持着。
有一次,他们寻找一种名为金线莲的珍稀药材,据说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
阿贾望着那高耸的悬崖,心中有些畏惧,但看到表叔坚定的眼神,他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跟着表叔一点点攀爬。
在峭壁的一处石缝中,他们终于发现了金线莲,阿贾兴奋不已,却又不敢有丝毫大意,按照表叔的指示,小心地将其采摘下来。
那一刻,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采药人的艰辛与不易。
5 药材变味时时光流转,足以让阿贾成长为经验老到的师傅。
可在表叔及众多长辈面前,阿贾依旧话语不多,保持着那份谦逊与低调。
但未来总归掌握在年轻人手中,阿贾也成为 “贾氏药材行” 的关键人物。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在众人帮衬下,开了 “贾氏药材行”。
小贾为人厚道,对中医药习性也略知一二,来到莞城的第六年,便开设了这家店铺。
表叔、师傅的教导,让阿贾慢慢变成老贾,可他仍希望别人唤他阿贾,仿佛这样能留住那段青涩而又美好的青春岁月,留住那些在莞城奋斗的点点滴滴。
秋天的阳光,将 “贾氏药材行” 的匾额晒出细微裂痕,那裂痕宛如岁月的皱纹,记录着店铺的成长历程与风雨沧桑。
阿贾掸着党参上的浮尘,动作轻柔而熟练,听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