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里简直是一股清流。
林予?
这名字听起来文质彬彬的。
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鬼使神差地点进了他的主页。
注册时间两年,动态不多,零星几个回答都是关于编程技术或者市场分析的,文字间透着一种理科生特有的严谨,偶尔夹杂着不易察觉的冷幽默。
“大佬!
你还懂技术分析啊?”
我赶紧发私信,语气带着一丝谄媚和崇拜。
没想到对方几乎是秒回:“不算大佬,只是业余瞎看看。
看你主页资料,也是计算机系的?”
“对对对!
同是码农,相煎何太急啊!”
我立刻找到了共同话题。
就这样,我认识了林予。
他比我大两届,已经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后端开发。
他说自己工作压力大,看看金融市场波动,就觉得代码里的bug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我们从基金聊到K线,从K线聊到Python,从Python聊到大学里奇葩的课程设计,竟然越聊越投机。
他逻辑清晰,说话有条理,偶尔还会抛出一些我get不到但感觉很厉害的梗。
几天后,我那个吐槽基金的帖子不知道被哪个大V转发了,莫名其妙地火了,点赞蹭蹭往上涨,私信里求交流、求带飞的人也越来越多。
某个失眠的凌晨两点,我看着群消息里那些嗷嗷待哺的“韭菜”们,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我戳开林予的对话框,飞快地打字:“林予林予!
我有个绝妙的主意!
你看我那帖子下面那么多人,要不……我建个金融交流群?
省得老有人怀疑我是来卖课的,干脆把他们收罗起来,我改卖茶叶!”
信息发出去我就后悔了——这都几点了,大佬肯定睡死过去了,我这不是骚扰吗?
“叮咚!”
手机屏幕亮了,是林予的回信,快得让我怀疑他是不是一直在线。
“可以啊,想法不错。
我第一个加群支持你。
不过,卖茶叶好像是违法的吧?
要不你卖点表情包,那个比较安全。”
噗嗤!
我没忍住笑出了声。
这个林予,看着一本正经的,怎么还有点呆萌?
“那就这么定了!
群名我都想好了,就叫‘韭菜互助会’!
口号是:抱团取暖,争取早日回本!”
我兴奋地回复。
“挺好,很形象。”
他回了个微笑的表情。
于是,“韭菜互助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