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大明:开局爆发南北榜案,我带头敲登闻鼓全文

大明:开局爆发南北榜案,我带头敲登闻鼓全文

小小怪下士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就这么一连过了好几天。陈良依旧没有查出个什么不以然来。但陈良却是表现出一副不着急的模样。其他人一个个已经因为此事焦头烂额,陈良却是气定神闲。“陈良,你当真这么无所谓吗?”“是啊,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也没个进展。”“到时候陛下问起来,你也没有个交代啊。”蓝玉等人不禁皱眉道。这么多天过去了,吕家根本没有什么动静,他们明里暗里调查也没调查出个结果。锦衣卫也没有进展,现在众人只感觉陷入了一个死胡同。“无妨,各位不要太担心。”“现在这样是正常的。”“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这么轻易调查清楚的。”“况且吕家还是个世家大族。”“那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沉吟片刻,陈良叹道:“看来只有去让陛下来帮助我们了。”此话一出,众人纷纷面面相觑。“这么多天...

主角:朱元璋朱标   更新:2025-04-16 18: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标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开局爆发南北榜案,我带头敲登闻鼓全文》,由网络作家“小小怪下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就这么一连过了好几天。陈良依旧没有查出个什么不以然来。但陈良却是表现出一副不着急的模样。其他人一个个已经因为此事焦头烂额,陈良却是气定神闲。“陈良,你当真这么无所谓吗?”“是啊,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也没个进展。”“到时候陛下问起来,你也没有个交代啊。”蓝玉等人不禁皱眉道。这么多天过去了,吕家根本没有什么动静,他们明里暗里调查也没调查出个结果。锦衣卫也没有进展,现在众人只感觉陷入了一个死胡同。“无妨,各位不要太担心。”“现在这样是正常的。”“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这么轻易调查清楚的。”“况且吕家还是个世家大族。”“那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沉吟片刻,陈良叹道:“看来只有去让陛下来帮助我们了。”此话一出,众人纷纷面面相觑。“这么多天...

《大明:开局爆发南北榜案,我带头敲登闻鼓全文》精彩片段


就这么一连过了好几天。

陈良依旧没有查出个什么不以然来。

但陈良却是表现出一副不着急的模样。

其他人一个个已经因为此事焦头烂额,陈良却是气定神闲。

“陈良,你当真这么无所谓吗?”

“是啊,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也没个进展。”

“到时候陛下问起来,你也没有个交代啊。”

蓝玉等人不禁皱眉道。

这么多天过去了,吕家根本没有什么动静,他们明里暗里调查也没调查出个结果。

锦衣卫也没有进展,现在众人只感觉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无妨,各位不要太担心。”

“现在这样是正常的。”

“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这么轻易调查清楚的。”

“况且吕家还是个世家大族。”

“那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沉吟片刻,陈良叹道:“看来只有去让陛下来帮助我们了。”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面面相觑。

“这么多天了没有动静,陛下真的会帮助我们吗?”

“是啊,他原本就对我们有些不满。”

“虽然这是他自己的家事。”

“可若是他觉得是我们实在无能,要换人,我们也不能不依啊。”

闻言,陈康呵呵一笑。

“放心,此事不会连累各位的。”

“我说的去向陛下求助,也不是直接去问陛下。”

“事情毕竟是他们家的事情。”

“况且之前拿我开刀的时候怎么不说?”

“现在开刀完了,事情推进不下去,就怪在我头上?”

“我陈良可不吃这种哑巴亏。”

“那你的意思是?”

“总之,你们现在该查的就查。”

“若是有进展当然最好,没有进展也没关系。”

听闻此言,几人对视一眼,随即纷纷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只听外面一道声音传来。

“陈良呢?陈良何在?”

“各位,你们找陈良干什么?”

就在这时,只见太子朱标走了出来。

“参见殿下。”

“殿下,不是我们找陈良,是陛下找。”

“我们只不过是个传话的。”

就在这时,陈良从偏房里走了出来。

“既然如此,那我去便是。”

……

陈良很快来到御书房内。

却见朱元璋正坐在椅子上。

“陈良,吕家的事到现在也没个定睛,怎么回事?”

“这件事可是由你负责的。”

对此,陈良淡声道:“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有些事情就算想查证也无从查起。”

“当初是陛下非得收回令牌,给了吕家的人喘息之机。”

“那个宫女的死,他们很可能已经知道了。”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听你的意思,是怪咱收了你的权利。”

“所以让你错过了最佳的调查时机。”

陈良点了点头,朱元璋脸色立刻黑了下来。

这陈良还真不给自己面子。

“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他们知道了宫女的死,根本不需要在做什么。”

“况且吕本现在不是吏部尚书,要负责的工作也没有之前那么多了。”

“换句话说,现在吕本更有时间将精力放在对付我们身上。”

听闻此言,朱元璋冷哼一声。

“此事八字也还没有一撇,先别这么妄下定论。”

见状,陈良淡声道:“听陛下的意思,陛下也不想果真是吕家所为。”

“这是当然。”

“无论怎么说,他都是咱的亲家。”

“要是他们真起这种歹毒的心思,到时候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

闻言,陈良不禁有些嗤之以鼻。

朱元璋这么个杀人不眨眼的人,还会不知道怎么面对吕家?

一切都只不过是借口罢了。

“陛下,调查此事需要时间。”

朱元璋皱着眉点了点头。

“行吧,咱也没指望你这么快就弄出什么来。”

“咱也不怪你,你先下去吧。”

见对方迟迟没有离开的意思,朱元璋不禁有些疑惑。

“你怎么还不走?”

“陛下,要彻查此事,还需要陛下的帮助。”

听闻此言,朱元璋顿时有些不满。

“咱不是已经把锦衣卫的调用权利给你了吗?”

“你还需要什么帮助?”

“陛下,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了。”

“即便是锦衣卫,在他们毫无动静的情况下,也不见得能查出什么。”

朱元璋有些不耐烦道:“那你要咱做什么?”

“咱为了你调查这事儿,真是跟着操老心。”

陈良呵呵一笑,道:“陛下切莫如此说。”

“这是陛下的家事,可不是臣的事。”

“你!”

朱元璋顿时有些恼怒。

但仔细一想,对方说的也没错。

这的的确确是自己的家事。

只不过陈良说的有些直白罢了。

“行了,咱也不和你计较。”

“说吧,你要咱怎么帮助?”

“很简单,陛下只需要和吕本多接触就好了。”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陛下随机挑日子,邀请他到宫里来。”

“臣或出现,或不出现。”

“陛下只管和他聊些家常,其他的事一概不提。”

闻言,朱元璋有些不满道:“你难不成以为咱很闲?”

“臣知道陛下日理万机,但要想查清楚此事,这也是必要一环。”

朱元璋疑惑道:“这是为什么?”

陈良淡声回应:“一些事情,说出来就不管用了。”

见状,朱元璋脸色一黑,冷哼一声。

“咱要不是为了标儿。”

“哼,咱答应你,还有其他什么事?”

陈良摇了摇头。

“那行,你就退下去吧。”

陈良当即向外走去。

没走几步,忽然被朱元璋给叫住。

“陈良,你最近和某些人走的有些近啊。”

“诶,你不是北方人吗?怎么和某些南方将士走得那么近?”

“咱觉得还是有必要奉劝你一下,离他们远点。”

“不然到时候只怕会连累到你,就不好了。”

听着朱元璋幽幽的语气,陈良心里明白,对方这是在说自己和那些淮西武勋的关系。

他当即转过身道:“多谢陛下提醒。”

“但臣接近他们,也是为了调查清楚此事。”

“不然,臣恐怕不能胜任,陛下只能另选他人了。”


“江南饿死了人,若是上一批赈灾粮出了纰漏,就这么朝中还有人作妖。”

“既然如此,陈良在江南恐怕危机重重。”

“指不定那些人会干出什么事来。”

“不如陛下下旨将陈良调回来,也是为了保护他。”

胡惟庸一番话令身后群臣一个个将目光投向他。

“这个胡惟庸,到底在想什么!”

“竟然还想保护陈良,都是南方人,他竟然这么做!”

“也难怪他会让我们中一个人主动站出来,说是为了避免更多人出问题。”

“我看就是为了他自己能在陛下面前立功!”

此时,南方诸臣一个个心里开始对胡惟庸不满。

现在将陈良调回来,就更不好处理他了。

在江南这个多事之地,他们总能找到办法针对打压陈良。

甚至给他安个罪名将其处理掉。

但是胡惟庸却想着保护他把他调回来。

龙椅上,朱元璋瞥向胡惟庸,心中亦是有些疑惑。

“这个胡惟庸,竟然这么大肚,还想将陈良保护起来?”

“都是南方人,胡惟庸这意思,是跟我摆明事情跟他没一点关系?”

朱元璋蹙紧的眉头舒展开来,淡声道:“保护?胡惟庸,你这话什么意思?”

“难不成,他在江南还能有什么危险?”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大家知道陛下您的威严,惧怕您的龙威。”

“若是逼急了,指不定他们干出什么事来。”

“行了,咱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但是有咱在,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绝对不敢对他怎么样。”

“况且治水赈灾还需要他处理,事后还要推行国策。”

“怎么能说调就调回来?”

闻言,胡惟庸点了点头,随即退在一边。

“行了,该调查的都察院自会调查,散朝吧。”

……

与此同时,江南地区。

“完了,之前饿死了人,现在又发大水,我怎么向朝廷交代?怎么向陛下交代!”

周忱一脸绝望的说道,而一旁陈良亦是眉头紧皱。

周忱交代不了,他陈良更是交代不了。

自己才刚带人至江南,才几天时间就出了两条人命。

虽然第一条人命是跟他无关,但是现在淹死了人,他又是来治水的。

这就跟他有关系了。

“如果早按我说的挖深沟,就不会出现这种事。”

陈良笃定道。

身为工科系博士,又是穿越者,陈良有的是办疏通积水。

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再加上这场雨现在大,但陈良心知其实下不多久了。

不消三天,陈良便能将所有的积水全部外排出去。

但现在排水的事情却是被一个知府压住,还得等明天议案。

“现在没时间了,周大人,先让百姓进城,不要管那个知府的意见了。”

“即刻开始挖,先将城里的积水排出去,晚了只怕还要死人。”

周忱一时间亦是慌了神,听了陈良的提议,当即便命人照做。

众人带着百姓立刻便进入城内。

一时间,城内屋檐下人满为患。

众人简单休息了一下,陈良当即命人开始挖深沟疏通积水。

“现在就这么着急的开始挖,会不会有些不妥?”一旁陈安问道。

“照着我之前画的那张图纸挖就是,现在还有什么妥不妥。”

“已经淹死人了,积水上涨。”

“再不想办法疏通积水,别到时候也把城里给淹了。”

“可是,是不是也该知会本地知府?”

“现在哪还来得及知会,巡抚大人就在这,赶快开始挖!”

“若是处理不好死了更多人,我,你们,都没办法向朝廷交代!”

见几人犹犹豫豫还没有行动,陈良当即厉声道:“你们还要不要回朝廷了!”


南京集市上。

“陈兄,你真的有信心治理好江南水患?”

一旁,与之一起通行的韩克忠不禁问道。

先前陈良在众人面前如此保证,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但实际情况却是,朝廷每年都拨去银两赈灾,大水却是每年都会灌溉农田。

连那些当朝大臣都无能为力的事情,他们几个人能治的好?

“呵呵,韩兄,其实治理水患并不是什么难题。”

“那是因为有别的阻碍。”

“只要陛下在赈灾这上面,足够相信我们,给我们足够的权力。”

“这江南水患不过是小事一桩。”

“最重要的,是在水患之后,要推行摊丁入亩的国策。”

江南大雨连下一月,要不了多久就会停雨,陈良对此心知肚明。

自己过去不过是提前结束这场天灾。

朝廷拨了这么多钱良去赈灾没有效果,陈良心知是有贪官作祟。

而推行国策才是此行的重点。

“什么?我们不仅要去治水,还得去推行国策?”

韩克忠面露骇然之色。

这治水就是一大关了,还要推行国策,就靠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新人?

见韩克忠一脸不自信的样子,陈良正要出言宽慰。

就在这时,一旁的店铺内忽然传来一阵争吵声。

“你们想干什么?”

“哼!这批丝绸我家老爷看上了,你们赶紧滚!”

店铺里的争吵声吸引了一大批人驻足观看。

陈良和韩克忠对视一眼,纷纷向店铺内走去。

“这位客官,这批丝绸是这几位夫人先看上的。”

“我去你的!”

话音刚落,一人猛然一脚踹向店铺老板。

“哎哟!”

“你只管卖你的丝绸,多什么嘴!我家老爷是你得罪的起的吗!”

见对方竟然动手,另一边一名女子出声道:“你们还敢动手!”

“这可是天子脚下!”

“天子脚下又如何?你怕是不知道我家老爷的干爹是谁。”

“我管你干爹是谁,你要这批丝绸,我让给你就是,何苦动手打人!”

“我动手了吗?老板,我动手了吗?”

老板低声下气道:“没动手,没动手。”

“这位小姐,你也听见了,我们可没动手。”

“你刚才说这批丝绸让给我们,早这样不就好了?”

“丝绸可以让给你们,但是你们动手打人大家都看到了。”

“你们别想走,老老实实在这待着等巡捕过来!”

“嘿,你还敢拿巡捕威胁我,我!”

男子当即便要动手,这时,两道声音突然在人群中响起。

“住手!”

众人转头一看,只见两名身穿官服的男子进入店铺内。

其中一位看起来一身正气。

“御史大人!”

众人纷纷让开一些空间,陈良韩克忠二人环顾四周,最后将目光锁定在闹事者身上。

“巡捕现在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你们还要闹事吗!”

男子怯生生的看了陈良一眼,随后转过身。

“老爷,这两人好像是当官的。”

“哼,当官的又怎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罢了。”

说话间,一名肥肉大耳等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御史,不在都察院待着,跑来这里多管什么闲事?”

见对方得知自己的身份依旧如此嚣张,陈良双眼微眯。

“这老小子肯定有后台啊。”

“就是!你们当官的又如何!我家老爷的干爹是你们谁也惹不起的!”

“小子,别以为自己戴顶乌纱帽就多了不起了。”

“劝你赶紧走,不然待会儿连你一块打,巡捕来了也没用!”

此话一出,韩克忠上前一步,正要说些什么,却被陈良拦住。

“他这么有恃无恐的,恐怕背景不简单,我们不要有什么过激行为。”

“等巡捕来了,自然有个说法。”

话音刚落,只见几名巡捕走入店铺内。

“干什么呢!不知道应天府不许聚众闹事吗!”

“这不是孙巡捕吗。”

为首那名肥头大耳的老爷瓮声瓮气道。

见到此人,那名巡捕脸上立刻挂起笑容。

“哟,是蓝老爷。”

闻言,陈良顿时恍然。

蓝老爷,干爹,也只能是那名血战洪都的大将蓝玉了。

“孙巡捕,这些人聚众闹事,不让我们买丝绸,把他们抓了,没问题吧?”

蓝老爷手指向陈良和一旁的几名女子。

孙巡捕转过头扫了一眼,目光在陈良身上逗留了几秒钟。

“老爷,那几名女子好说,但是这两位,我们没那个权利啊。”

“哼,你怕什么?也不想想我是谁,出了事情我担着。”

见状,孙巡捕点了点头。

“有蓝老爷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来人!把他们给我拿下!”

几名巡捕犹豫片刻,看向陈良的目光有些忌惮。

“他可是御史,这个看穿着可是翰林院的人。”

“没听见蓝老爷说吗?出了事情他担着!”

听闻此言,几名巡捕咬了咬牙,当即便要动手。

就在这时,一道高大的身影突然闯了进来。

对着要控制那几名女子的巡捕一拳抡了过去。

不过三个呼吸的时间,几名巡捕统统倒在地上。

“蓝老爷,这……”

“你是何人!竟然敢对我的人动手!你知道我干爹是谁吗!”

“巡捕是你的人?好大的口气!”

“咱可不管你干爹是谁。”

“你应该问问你干爹,咱是谁。”

高大男子目光冷峻,随后一脸焦急的看向身边几人。

“夫人,妙锦,你们没事吧?”

“没事,就算你不来,我也要动手的。”

“爹,还好这两位挺身而出,不然这些巡捕真就无法无天了。”

闻言,徐达转头一看。

“御史?这位看起来是翰林院的人。”

“在下是今年北榜进士韩克忠,初入翰林。”

“我身边这位是翰林学士兼御史言官陈良。”

此话一出,徐达愣了愣,道:“你就是陈良?”

“正是在下。”

“呀,你看咱这脑子,今日早朝还见过你。”

“咱大名徐达,好小子,不愧是御史言官,敢做敢说。”

话音刚落,一旁众人一个个面露骇然之色。

“徐达!他是徐达!我没听错吧!”

“就是那个魏国公徐达!”

“蓝……蓝老爷,我们好像踢到铁板了。”


朝堂之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为自己的利益争吵不休。

一个个开始互相弹劾,互相启奏。

陈良原本无意加入这场争斗,若非老朱亲自点名,自己根本就不会站出来。

看着南北两方官员争吵,陈良并未表态,而是暗暗观察着朱元璋的脸色。

“老朱现在已经处在爆发的边缘了。”

就在此时,一道整齐洪亮的声音响起。

“肃静!”

站在两旁的御史一开口,朝堂众臣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这时,诸位大臣才注意到朱元璋的脸色。

“怎么?不吵了?给咱继续吵啊。”

朱元璋缓缓开口,听不出一丝喜怒。

但越是这样,群臣心里愈发紧张。

“你们不是有很多表达吗?怎么现在都哑巴了?”

群臣一个个低下脑袋不再说话。

开玩笑,这时候谁要上去触朱元璋的眉头,轻则脑袋搬家,重则夷灭三族!

就在这时,一道平稳有力的声音忽然在殿内响起。

“臣支持陛下分南北榜取仕,陛下,此事就这么定了。”

“以后年年都是如此,陛下天威,谁敢再有异议?”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将目光放在开口之人身上。

陈良双眼微眯,见他站的位置加上他一身红袍,陈良隐约猜测出对方的身份。

“丞相,可是……”

“没有什么好可是的!这次南北学子之争的教训还不够吗?”

“陛下既然有解决办法,我们只需依命行事即可。”

朱元璋眼神扫过说话之人,不经意般开口道:“胡惟庸,你可是淮西人士。”

“你们南方籍的官员可都不赞成南北分榜啊。”

朱元璋道破对方身份,果不出陈良所料。

“按照历史进程,过不了多久,胡惟庸就会被处死。”

陈良在脑海中翻阅着有关胡惟庸的历史故事。

“陛下,这和我是什么地方的人没有关系。”

“臣只是觉得,这位御史说的不错。”

“若不这么做,将来北方百姓离心离德,大明就不是完整的大明了。”

“甚至会对未来的大明造成极大的隐患。”

“即便是为了自己一方的利益,首先也该为国家着想。”

“不然,国家有失,朝堂诸公又有何利益可言?”

胡惟庸一番话让朱元璋原本阴沉的脸色平静下来。

“你们都给咱听听!”

“都是南方人氏,人家的大局观比你们强多了!”

众南方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眼神偷偷瞥向站在最前端的胡惟庸。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至于你们!刘三吾,白信蹈!”

“你们身为考官,此次科举严重渎职!”

“嫉贤妒能,故意压下优秀的北方学子试卷!”

“任人唯亲,以致贤能之士欲报国无门,不能为我大明朝效力!”

“以及韩宜可,身为左副都御史,负有监考重任!却严重失职!”

“来人呐!把他们都给咱打入……”

话音未落,胡惟庸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陛下!”

朱元璋声音一顿,目光冷冷的放在胡惟庸身上。

“陛下!万万不可!”

“历年以来,主要负责大明科举,都是这几位考官,哪能轻易杀之?”

“北方人心固然重要,但若是杀了几位考官,日后谁还敢为我大明主持科举?”

“陛下,现如今事情已然解决,北方学子再不会被埋没。”

“几位考官也只是一时糊涂,陛下该处罚处罚,但切不可取他们性命啊陛下!”

说完,胡惟庸一头磕在地上。

见状,众人亦跪伏在地,为刘三吾等人求情。

就在此时,朱标忽然进入奉天殿内,二话不说便跪在地上。

“父皇!丞相所言极是,尽管他们有错,也应该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看到自己的儿子都在为刘三吾等人求情,朱元璋在心中轻叹一口气。

“标儿,你到底是不懂咱这么做为什么,还是单纯太过仁慈?”

朱元璋心里感叹,表面上依旧面色冷毅。

就在这时,陈良忽然也跪在地上。

“陛下,若真杀了几位考官,倒显得北方学子心胸狭隘不能容物。”

“况且日后科举还需要几位考官主持,他们为大明效力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还望陛下给他们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见朱标都来为了刘三吾等人求情,况且这时候马皇后也还活着。

剑鞘还在,老朱这把剑还不到真正大开杀戒的时候。

这几个人大概率是杀不了了。

倒不如卖南方集团一个顺水人情。

“刘三吾,白信蹈,张信韩宜可给咱听着!”

“你们的脑袋权且寄下,若是日后科举再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咱诛尔等九族!”

此话一出,刘三吾等人顿时如蒙大赦,一个个高呼:谢陛下不杀之恩。

“南北分榜取仕,从今日起便昭告天下,陈良,此事就由你来负责。”

处理好南北榜事务后,群臣无事启奏,便一个个散去。

随后,陈良便连同几名御史前往贡院,将此事张榜布告。

而此时,贡院门前已是人凑攒动。

随着陈良等人将此事张榜,布告天下。

其中夹杂着许多有识之士,以及和陈良一同进京赶考的北方学子。

“看!那不是陈良吗!”

“陈良现在已经是翰林学士兼御史言官,这件事由他来布告再合适不过。”

“从今往后,大明便分南北榜取仕,年年如此!”

看到榜上布告的内容,一众北方学子一个个泪眼婆娑。

“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我立刻修书一封,将此事告与夫子!”

“吾皇万岁!天子圣明!”

一阵阵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众北方学子一个个喜笑颜开,与之鲜明对比的,便是站在贡院外的南方学子。

此时,他们一个个冷着脸看向贡院内。

“哼,分榜取仕又如何?朝堂之上不还是我们南方说了算。”

“就是,这些人以为就此万事大吉,等真正进入朝堂,他们才知道个中滋味!”

“这些事都是因那个御史陈良而起,必须想办法给他排挤走。”

以陈安,宋琮为首的南方学子深深看了陈良一眼。


周忱坐在主座上,阴沉着脸。

“你们到底是来赈灾的,还是来做什么的?”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有心思去外面闲逛!”周忱沉声道。

这一个个都是朝廷派下来治水的官员,如今却正事不干,带头的竟然跑去外面逛。

这是压根不把江南的天灾当回事儿!

“周大人,我们自然是来治水的。”

“只是这个陈良好大喜功又不肯做事罢了。”

一旁,陈安适时开口道。

“周大人,我们还是别管那个陈良了,先说正事吧。”

闻言,周忱微微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衙门外忽然一阵骚动。

紧接着,只见几名官兵冒着雨押着两人走进衙门内。

“巡抚大人!”

周忱与陈安等人当即站起身。

只见此时,陈良和韩克忠二人被官兵押着,一双鞋子沾满泥土,好不狼狈。

见状,周忱惊问道:“怎么回事?还不赶快把他们放了!”

“大人,这两个人不知为何跑到城外,把咱们今天带过去的粮食全都分给那些灾民!”

“现在粮仓内没有粮食,明天我们拿什么赈灾!”

“就是!”

此话一出,周忱眉头一皱,道:“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朝廷派下来治水的,这样押着他们算怎么回事?”

“把他们给松开!”

几名官兵极不情愿的将陈良二人松开。

陈良苦笑一声,没想到自己初入江南就碰上这档子事儿。

“陈御史,你是不是该解释一下?”

“解释什么!周巡抚,你坐的好自在!”

还未等陈良开口,韩克忠率先怒道。

“朝廷拨人拨银两下来赈灾,你们倒好,让老百姓喝水顶饱!”

“你们的官兵倒坐在那里吃着热馒头!”

闻言,周忱眉头一皱,随即将目光放在管粮官身上。

“大人!您别听他们胡说!我们可遵照您的吩咐,在那里煮粥分给灾民。”

“你们煮的好一锅粥,里面的米数都数的过来!”陈良淡淡开口。

随即将靴子上的泥土蹭掉,拉着韩克忠站在屋檐下。

“先不说这个,周大人,敢问粮仓的粮食是不是只能撑过一天了?”

周忱眉头一皱,看着管粮官道:“你不是说,一定能支撑到朝廷的赈灾粮下来吗?”

“本来是可以的,但是他们两个把粮食都给分了!”

“没错!”

随即,周忱看向陈良二人。

“他们当然可以支撑,放几粒米进锅里,倒上慢慢一锅水,就是一锅粥。”

“他们自己坐在一旁啃馒头咸菜,有什么支撑不住的?”

“况且不是还有外省借调的粮食吗?粮呢?”陈良淡声道。

闻言,周忱开口道:“他说的可都是真的?你们就是这么去赈灾的?”

“不仅如此,周大人,还有其他地方,我估计也都是这样,不信咱们可以去看看。”

“至于他们是不是这样分的,咱们问问城外的百姓不就知道了?”陈良说道。

周忱当即将目光放在一众官兵身上。

“你们从实说来,若是被我查出来,决不轻饶!”

此话一出,一众官兵顿时跪在地上。

“大人!是管粮官!”

“他把粮仓里的粮食一部分运回自己府上,一部分拿去给卖了!”

“剩下一点点,叫我们每天分成几份,勉强吊住灾民的性命。”

“没错!但实际上已经有人饿死了!”

“管粮官说不用怕,他会处理!”

“什么!”

周忱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众人。

一旁陈良皱起眉头,他实在想不明白,在洪武朝,一个小小的管粮官竟然如此胆大包天。

“把他给我押下去!听候发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