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后,我誓要保护儿媳一世结局+番外

重生后,我誓要保护儿媳一世结局+番外

一枝蘑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重生后,我誓要保护儿媳一世》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一枝蘑菇”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杨玉芬秦念,小说中具体讲述了:曾经被众人认定为嫌弃儿媳的恶婆婆。在儿子结婚的两年时间里,她从未出现过。儿媳怀孕时,她没有帮忙;孙子病重时,她也不见踪影。直到一场悲剧的发生,儿媳遭遇意外,孙子也因病离世,她在医院里看到了失踪两年的儿子和新欢在一起,那一刻,她幡然醒悟,愤怒地打了儿子一巴掌,却被新欢推倒,撞到台阶上不幸去世。也许是命运的转折,她重生了,她回到了儿子刚刚结婚给她打电话的时候。这一次,她决定改变。她果断拿走儿子的津贴,带着全部家产去照顾儿媳。曾经冷漠的婆婆,如今变得关怀备至。...

主角:杨玉芬秦念   更新:2025-04-29 14: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玉芬秦念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后,我誓要保护儿媳一世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一枝蘑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生后,我誓要保护儿媳一世》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一枝蘑菇”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杨玉芬秦念,小说中具体讲述了:曾经被众人认定为嫌弃儿媳的恶婆婆。在儿子结婚的两年时间里,她从未出现过。儿媳怀孕时,她没有帮忙;孙子病重时,她也不见踪影。直到一场悲剧的发生,儿媳遭遇意外,孙子也因病离世,她在医院里看到了失踪两年的儿子和新欢在一起,那一刻,她幡然醒悟,愤怒地打了儿子一巴掌,却被新欢推倒,撞到台阶上不幸去世。也许是命运的转折,她重生了,她回到了儿子刚刚结婚给她打电话的时候。这一次,她决定改变。她果断拿走儿子的津贴,带着全部家产去照顾儿媳。曾经冷漠的婆婆,如今变得关怀备至。...

《重生后,我誓要保护儿媳一世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杨玉芬的话砸下来,几个领导的心都颤抖起来,这,这事情更糟糕了呀!

几人对视一眼。

赵政委上前:“杨大娘觉悟高尚,秦念同志也是咱们的革命好同志,沈现军同志失踪,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寻找,不放弃我们任何一位好同志。

您放心,在,在寻找到沈现军同志前,沈现军同志的津贴会照常发放,杨大娘跟秦念同志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一切以身体为重。”

杨玉芬本以为自己那儿子失踪了,津贴就没了,没想到还会继续发,不过人要消失两年,只怕不会一直发下去,她还是得找点事情做。

“好好好,麻烦部队跟国家了,我儿媳妇怀孕了,不能情绪波动大,我带她回去,以后我就留下来照顾她,等到孩子生下来能上学。”

几个领导闻言心中愧疚群众对他们的信任,又觉得这样也极好,要是遇到难处了,就近他们也能帮忙照顾照顾,回头再与研究院的领导说一下,多照顾照顾秦念同志。

“我让部队的车子送杨大娘跟秦同志回研究院。”

“不用不用,我们骑三轮来的,自己能回去。”

几个领导还是不放心,叫了个人跟着送回研究院再回来汇报。

“难怪沈现军同志能屡屡立功,有这样的母亲教导出来的孩子又怎么会差,多么识大体啊!听说还曾参加过民兵队,还是公社的铁娘子。”

领导们感叹。

一路上秦念不敢说话,直到回到了家中,本来今天该带婆婆去买衣裳的,可是衣裳一件没买,还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她都不知该怎么开口安慰婆婆。

“念念放心,现军就是不在了,娘也能照顾好你的,你安心养胎,想要工作就工作,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悦,这样你和孩子才好。”

没等秦念想好怎么安慰婆婆,先得到了来自婆婆的安慰,以及一个拥抱,那一下一下犹如羽毛落下般的安抚落在后背,秦念的眼泪控制不住的掉了下来。

“妈,我知道,你也放心,我有工资,只要我一直在研究院工作,这个小院我们想住多久就能住多久,妈以后就在这里住下来。”

婆媳二人相互安慰着。

胡院长跟文教授收到消息的时候很是担忧。

这门亲事是他们牵线的,如今才结婚,男人就不见了,说是失踪,可是连部队都找不到,那么活着的可能也就并不大,这可怎么是好。

更可怕的还是秦念恰好这个时候查出怀孕了,秦念的男人可是寡母带大的,就那么一根独苗,肯定不会愿意秦念离婚跟不要那个孩子。

所以秦念就这样被绑死在沈家了。

而且,两人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再想得坏一点,说不得秦念的婆婆会将儿子的死怪罪在秦念头上,之前再好又如何,人心是善变的。

胡院长也顾不得休息,带着妻子两人就朝着秦念的小院去。

到了门前,两人没敢直接进去,听了一下,没有什么异常的声响,可是心里不由的更加害怕。

这不会已经出事了吧?

“念念!念念!”文教授喊了两声。

屋子里的两人听到声音,杨玉芬先应了一嗓子,让秦念在屋里里等着,自己出去开门。

“来了。”

秦念自然听出了文教授的声音,连忙抬手将眼泪擦干。

刚才在婆婆怀里哭,她怪不好意思的,本该安慰人的人却被人安慰了。
"



“我给你寄了些东西,回头你记得去拿,你今年不是种了不少棉花吗,给我寄三十斤过来,钱我给你也邮回去了。”

“三十斤够不够?我娘家那边也种了,我去给你再弄一些。”

“够了够了,我儿媳妇怀孕了,我今年就不回去了,等以后孩子大一些了,我再带孩子回去。”

“好事啊!行,我帮你跟大队长他们说,你照顾好自己哈。”

啪嗒,电话挂了,要不说是好友呢,绝对不浪费对方一分钱。

桂香高高兴兴的把杨玉芬去城里给儿媳妇带娃的消息宣扬了开,顿时没人再议论杨玉芬一去那么久没了消息的事情。

杨玉芬说三十斤够了,桂香硬是弄够了四十斤寄了过去,顺带的让邮递员给她写了张纸条在里边,省邮票钱。

秦念本来已经吃了午饭了,但是突然闻到萧然然的饭菜香,忍不住走了过去。

“然然,你这个红烧肉闻起来好好吃。”

萧然然抬头看向秦念,下意识的伸饭盒过去。

“你要不吃点?”

秦念闻言,高兴的伸出了筷子,当红烧肉进入嘴里,油然而生一种满足感。

萧然然有些紧张,直到看秦念吞咽了下去,还想吃第二块的样子,随后高兴了起来。

“念念,你不吐了!你居然能吃下红烧肉了!”

秦念闻声也突然反应过来,她好像真的是不吐了。

“我能不能再吃一块。”

不吐了,就是好像变得馋了,以前不爱吃肥肉,这会觉得红烧肉上边肥肥的那一块油脂好香好香。

“当然可以!”

自己吃东西不会吐了,秦念很是高兴,想到终于不用麻烦婆婆来来回回的给自己送饭了。

这段时间实在是太辛苦婆婆了。

又是婆婆亲自来接,秦念准备回到家再跟婆婆分享惊喜。

只是回到家,秦念还没来得及开口,杨玉芬就先把秦念带进了屋里。

“看看喜不喜欢,之前委屈你了,这是妈补给你的彩礼。”

秦念看到大变样的屋子愣在了原地。

再扭头想要说话,眼泪却先掉了下来。

“这怎么哭了,妈没把你的东西乱扔,都放得好好的,你看,都在这,我想着你回来了再收拾,万一有什么重要的,不小心给你弄丢了就不好了。”

秦念摇头,眼泪它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不受控制,可是她心里是高兴的,这是被重视的感觉。

秦念一把抱住了杨玉芬。

“妈,我想我爸妈了。”

杨玉芬闻言松了一口气,抬手给秦念顺着后背。

哭了好一会秦念才停了下来。

“妈,我很喜欢,我也有个好消息告诉妈,我不吐了,不仅能闻了,吃了也没事了。”

秦念才想起自己要跟婆婆说的好消息。

“那太好了,明天妈去给你买肉回来做好吃的。”

“妈。”

“怎么了?”

杨玉芬等了一下没见秦念下文。

“我就是想要喊一声,对了妈,我明天去不了,你帮我上个礼钱,我现在能吃得下饭了,中午可以让同事帮我从食堂带饭,您跑来跑去也受累。”

秦念连忙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

“可以,那你带罐奶粉去冲着喝,还有水果跟糖,别饿着。”

秦念点头。

第二天,家属院里热热闹闹的,方芬的同事也来了,看到那新房里的家具羡慕不已。

“这些是干妈送的新婚礼物。”

王硕开口跟方芬说。

家属院这边的人也才知道王硕认了杨玉芬做干娘。

有人觉得杨玉芬占了便宜,有人觉得王家占了便宜,但是更多的,大家都觉得杨玉芬是个厉害人物。
"



杨玉芬想着回头得弄点桐油刷一刷那木箱子,这样木箱子用得更久一些。

重新铺了床,杨玉芬又拿钉子在墙上敲了两根长钉,然后拉了绳子把买回来的瑕疵布裁剪了出来,动手缝了一下,做成了个帘子。

刘大娘赶着回去做饭了,她家还有两个孙子要回来吃饭的。

杨玉芬弄好,又将院子清扫了一番,那些木屑碎片可以拿来烧火用。

秦念还没回来,杨玉芬又动手将院子里的空地给清理了一番,准备种菜。

突然肚子疼,杨玉芬关上门,看到有人排队的茅坑,心想了想,这也太麻烦了,不像他们村子家家户户都有茅坑。

寻常还好,若是怀孕的人也要这么排队等着可受罪。

研究所食堂

“秦念,听说你婆婆来了?不会是来找你麻烦的吧?”

秦念的同事易梦玲凑了上来。

“是来了,我还要回去,就不跟你聊了。”

秦念打了两个肉菜两个素菜,又要了四两主食跟两个馒头,让人装进饭盒,转身提着兜子就走。

婆婆的饭量不小,她自己一两主食就差不多了,其余的都是给婆婆带的。

易梦玲看着秦念溜一般的走了,撇了撇嘴,凭什么都是研究员,秦念比她晚一年进入研究院,却被院长亲自带着做项目,而她却只能在二组三组徘徊。

秦念不知道这些,紧赶慢赶,她今天一忙起来,差点就忘了婆婆来了的事情,连忙借了饭盒来打饭,恨不得将自行车当风火轮踩。

本就八九月的天,并不凉快,秦念热出了一身的汗。

“怎么赶这么急?以后我自己做饭就行。”

杨玉芬倒了一杯水递给了秦念,秦念受宠若惊的接了过去,没注意看往嘴里一喝。

甜甜的,这是放了红糖,不腻人的甜,刚刚好。

婆婆来,好像也没有她想的那么难接受。

院子里焕然一新,泥土的芬芳,角落里咕咕叫的母鸡,堂屋用藏青色的粗布隔开了一角。

跟丈夫结婚的时候她都没多大感觉,只是年龄到了,又是导师牵线,对方人品过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但是婆婆的到来,让她产生了许多不一样的感觉。

两人一起吃了饭,杨玉芬注意到秦念不爱吃肥肉,难怪那么瘦。

“妈,我研究所的工作进入到了关键期,从明天开始会很忙,中午不一定能回来,大概要忙半个月,那个,我把现军的津贴本拿给妈,妈只管去部队取了用,从家属院有到军区的公交车,公交车月票我之前给您了,能直接用。”

秦念深吸一口气朝杨玉芬开口。

杨玉芬闻言,眉头皱了起来,半个月,中午还不能回,本就瘦瘦的人,难怪了。

“那个,妈要是不想自己做饭,研究所的食堂也是能去吃的,我给您拿饭票,我晚上再弄个证明,您就能去食堂直接吃了。”

秦念不想放弃这次的试验数据运算。

“不用,我在家自己做就行,你照顾好身体,晚上回来吗?”

“啊,回,回的。”

秦念本来见婆婆皱眉,还在想自己该怎么继续坚持,没想到婆婆居然答应了。

“那行,你忙吧,记得吃饭。”

杨玉芬动手准备去洗饭盒,秦念见状连忙拿了过去。

“妈,我带去研究所洗就行,到时候直接还给人家。”

杨玉芬只是点了点头,等秦念急匆匆的走了,杨玉芬又去找了刘大娘。
"



大骨头需要时间熬,用斧子敲断开切了姜片放火上。

中午秦念果然没回来,杨玉芬把小鸡给安置好了,就去竹林砍竹子。

今天一起作伴的是王大妹子。

“你这把力气不输男人啊!不愧是你们公社的铁娘子!”

王大娘看到杨玉芬几下砍断一根竹子不由羡慕,她的力气小,小竹条还好,这样的大竹子砍一根下来得费不小的劲,扛回去更是辛苦。

所以一般都是来看到别人砍竹子,她就弄些竹枝回去。

“咱们这搭配干活不累,我就不耐烦收拾这些细支条的,空有一把力气,你力气不大,可是打理庄稼那是一把好手,而且蹭你的光,我还能骑上三轮,这车拉东西太方便了。”

是的,王大娘家还有一个脚踏三轮车,杨玉芬三两下就学会了,然后王大娘指路,杨玉芬骑车,两人就来了竹林。

怕竹子太长不好带,杨玉芬索性就在竹林里将竹子进行了简单的处理。

拉着一车的竹子还带个人,杨玉芬蹬三轮的速度依旧不紧不慢的,看不出一点的费力。

“我这里也准备学着你那搭个葡萄架子,我看你那个茅坑修得不错,哪里能买到砖?我也修一个。”

杨玉芬把竹子卸下来放到了角落里,免得把菜给压了。

“不用去砖厂,家属院的保卫科那边可以让人帮忙送,只要给火砖钱就行,咱们研究所家属的待遇还是十分不错的。”

“原来这样,多谢大妹子了,来,我送你回去。”

杨玉芬准备明天去保卫科问一问。

第一天,秦念回来的时候都已经快十一点了。

踮着脚小心翼翼进屋的秦念没想到灯会打开。

“妈,是我吵到你了,下次我再轻一点。”

“不是,人老了觉浅,黑灯瞎火容易踢到,下次回来直接开灯就行,锅里留了饭跟热水,吃了早点睡。”

杨玉芬说完又放下了帘子继续睡。

秦念悄悄松了一口气,朝着厨房走去,汤是大骨头汤,加了豆腐跟大酱。

她确实饿了,今天太忙,晚饭都没顾上吃,还好早上婆婆给的鸡蛋揣在兜里稍微垫吧了一下。

秦念轻手轻脚的吃了饭又泡了一下脚就躺下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婆婆又做好了早饭,昨晚的汤下了面条,还是手擀面,面上卧了鸡蛋。

秦念吃着面,其实婆婆来了也挺好的,反正她每个月工资比丈夫还多,完全养得起婆婆,婆婆又勤快又爱干净。

“妈,我去上班了。”

杨玉芬点了点头,她今天准备将后院围好,然后去保卫科那边问砖块的事情。

别人以为她来暂住的,她却清楚未来两三年她都会在这里住下。

“秦念,你这样早出晚归,把你婆婆一个人留家里,老人该多孤单啊,你得多陪陪老人才对,听说你那婆婆是乡下来的,乡下人不爱干净,你不会是不愿意跟你婆婆一起吧?”

易梦玲跟个幽魂一样突然出现,嘴里喋喋不休的阴阳怪气道。

秦念脑子里正在想着昨日的验算,突然被打断,脸色有些不好。

“不用易同志操心,我跟我婆婆好得很,我还有事,先走了。”

秦念说完就走,易梦玲狠狠的盯着秦念的后背。

“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嫁了个泥腿子,是个军人又如何,有个恶婆婆在,你以为你能有好日子。”

易梦玲嘴里说着,不知想到什么,嘴角勾起坏笑。



骑着三轮拉着炉子跟一百斤红薯,杨玉芬离开了研究院的家属院,去了稍远一点的纺织厂附近。

为了能够确定时间,杨玉芬还把秦念给的旧手表带上了,估摸着时间,杨玉芬把火升起来把红薯放进去。

丁铃铃铃的声音响起,纺织厂的大门打开,下班的时间到了。

“买烤红薯!香喷喷甜滋滋的烤红薯!”

杨玉芬扯开嗓子喊了起来,伸手拿了一个烤出了糖的红薯掰开,香甜的味道一下就散发开来。

纺织厂本就女工多,大家下班这个时间点都饿了,对食物的香味更加敏感。

“烤红薯怎么卖?”

“大个的三毛,小个的两毛,大个的五毛钱两个,小个的五毛钱三个,我这红薯可不一样,给你们尝一尝,甜的咧,别的地方可买不到。”

烤红薯金灿灿的光泽,撕开皮更是如同流了蜜糖一样。

三毛钱一个贵了,两毛钱一个的看着好像又有点小。

“你们两个人合着买,我也给你们算五毛两个,要是想要尝一尝的,三个人一起,五毛钱三个小的。”

杨玉芬把旧报纸裁成了巴掌大一些的纸张,将红薯包裹在里边,不会沾脏手,拿着也方便。

“好好吃!”

抢先得到品尝红薯机会的两个姑娘高兴的喊了出声。

“要两个。”

一人两毛五,她们还是舍得吃的。

两个红薯一人一个,她们看到了,杨玉芬给她们特意挑了大一些的,光是这一个红薯她们就能吃饱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被香味吸引来的人更多了,杨玉芬提前烤好的还有炉子里的没一会就卖完了。

“下一炉得等一等了,小个的二十分钟,大个的半小时,大家可以先去吃饭,晚一点上班前来买。”

杨玉芬高声喊着,买不到的人纷纷可惜,决定晚点来。

杨玉芬其实也没敢多烤,生意比她想的好。

一百斤红薯听着多,但是红薯水分大,很占重量的。

等到纺织厂的工人上班前,一百斤红薯就已经全部卖完了。

“杨大妈,你下午下班还来不来,这红薯这么好吃,我给我对象也带两个。”

“今天就不来了,明天,明天我多准备一些。”

许多人都没买到,不过有一家特别好吃的烤红薯的消息已经在纺织厂内部传开。

杨玉芬浑身是劲的踩着三轮车回家属院,路过家门而不入,直奔王大娘家。

“王大妹子,来,我给你留了两。”

杨玉芬把车停好,从炉子里拿出两个热乎乎的烤红薯。

“这烤出来的确实是比蒸出来的好吃。”

王大娘也不客气。

“我来拉剩下的红薯,你那儿子那边方便不?这红薯挺好卖的,我钱带来了,他要是不方便送,我可以去拉。”

“卖完了?”

王大娘震惊。

杨玉芬点头。

“方便,他还愁那些红薯怎么处理呢,大家种的都是高产红薯,就他这个种出来水了吧唧的,供销社都不收。”

王大娘一脸嫌弃,觉得自己儿子种东西的能耐还不如她呢。

“太好了,我这要卖一个冬天到明年春的,能不能只供我一家?”

杨玉芬盘算过了,她一个人完全能把那几亩地的红薯全卖完。

“可以。”

反正也没别家要,她儿子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找人收的,还不如一下卖给自己的好姐妹呢。

就这样,晚上的时候一千斤的红薯就送到了杨玉芬家里来。

“婶子,下一次我三天后再给你送来啊。”



第二天一早,秦念起来的时候就闻到了香味。

“起来了,把这碗鸡蛋粥吃了再去上班。”

“好的,妈,中午我从食堂带饭回来,您不用做。”

秦念本来有些懊恼自己起晚了,昨日夜里想得太多,结果睡晚了。

“嗯。”

杨玉芬这一次没说不用,烙饼蘸酱配稀饭,杨玉芬吃完,秦念已经赶着去研究所了。

杨玉芬敲响了昨天借条凳给她的刘家的门。

“刘大妹子,你收拾好了没?”

“来了来了。”

刘大娘提着个菜篮子走了出来,昨日里两人约好了今天一起去菜市场。

“来尝尝我的手艺,今日可就麻烦刘大妹子给我带路了。”

“哎呦,我也是要去菜市场的,都是顺道的事,你这里边的酱闻着就香,自己做的?”

刘大娘笑着把饼子接了过去。

“对呀,我这做酱的手艺还是祖上传下来的,每年都要做上那么两大缸的,回头给你分点,可惜了带不了太多,等回头我再做了,叫上你一块。”

这边秦念去了导师办公室。

“不是批了你假吗?怎么今日就来了?”

“我婆婆那没什么事,所以我就来了,如今正是关键的时候,我也不想耽误。”

“确定你婆婆那没问题?”

“嗯。”

秦念认真的点头。

“好,数据验算必须保证准确无误,你若确定没有问题,那么今日便开始准备。”

胡院长很是严肃。

秦念点了点头,他们没有那么多庞大的电子运算器,实验数据大部分还是需要靠人进行验算。

这边,杨玉芬手中票据充足,一通买买买,全是日常刚需的东西,还跟刘大娘一起抢到了肉。

“还好来得早,这么好的五花肉可不好抢。”

刘大娘很是满意今日的收获,领着杨玉芬去了好几处地方。

“咱们这冬天可冷了,这是煤场,按照你儿媳妇的职位,一个月是有二十五公斤的计划煤供应,天热的时候用的少,可以攒着天冷了用,还能换煤气,就是煤气得用专用的瓶子,那个也要票。”

杨玉芬点了点头,这里不比农村,农村烧柴火到处都有,不过光靠这点煤怎么够,她那个儿子也不知道有没有煤球票,回头她得去问一问。

又到了木材厂,买木板子不要票,也有做好的实木床,可是杨玉芬抠着钱,只买了些木板子跟方条,又挑了一些边角料跟四条条凳,让人帮忙给送到研究所的家属院去。

随后又去了供销社,杨玉芬将糖票换成了红糖跟大白兔奶糖,又买了一罐麦乳精。

“这麦乳精跟大白兔奶糖都是抢手货,杨妹子,你这运气太好了,我来了好几回了都抢不到,带着你一起,居然都抢着了,还有这瑕疵布,这一趟值了,下次我再叫上你一起。”

刘大娘那叫一个高兴,虽然今天花的钱不少,可是买到了平日想买买不着的东西。

七点出门,两人十点回到了家属院,秦念住的小院东西不多,杨玉芬要用锤子铁锹锯子的,都是从刘大娘那或者刘大娘帮着借来的。

叮叮当当,前后不到一个小时,一张床跟一个木箱子就做好了,边角料还钉了一个鸡笼子跟一张矮凳。

“妹子,你这手艺可以啊!会的居然那么多!”

刘大娘拿着菜过来一边择菜一边看杨玉芬忙活的。

这要是个男人,刘大娘还不觉得稀奇震撼的。

“都是些简单的,我爷跟我爹都是木匠,我从前看得多,又时常帮忙打下手,自然而然就会了。”
"



“我正好在清理菜苗呢,再不移了开就要影响生长了,这位是?”

“这是小秦同志的婆婆,杨大妹子,小秦同志的男人出任务了,杨大妹子来看看。”

“王大妹子好,我来换点菜苗,这老些菜我竟是没见过的,还有你这满院子的庄稼伺候得真好,比我们那地里种的都强。”

杨玉芬比了个第一的手势,真诚夸赞。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就喜欢种种地,来来来,我给你挑些好的。”

两个鸡蛋,收获了满满一篮子的各式菜苗,杨玉芬在村子里本就种地,跟王大娘聊得极其欢快,那两鸡蛋推来推去差点都掉地上了王大娘才收了。

就这,还剪了两串葡萄分给了两人。

杨玉芬顺嘴讨了株葡萄苗子,然后装了一罐子大酱给王大娘。

“这趟还得多谢刘大妹子你了,不然我哪里能认识王大妹子,王大妹子真是敞亮人,我还以为只有前院能用呢,没想到这空着的后院竟然也能用,这哪里不比那筒子楼强得多。”

“可不是,后院弄些竹条回来弄个篱笆种上菜,一个冬天都不愁了。”

杨玉芬将葡萄洗干净放篮子里晾着,把菜苗全都种下后开始做饭,二米饭,五花肉焖茄子豆角。

秦念回来,看到院子里又有了新的变化,很神奇。

“回来了,洗手吃饭。”

杨玉芬听到声音出来,顺手就将水打上了。

“妈。”

秦念喊了一声,把自行车一放,然后洗手进去想要帮忙,结果杨玉芬已经把饭菜端出来了。

“吃饭。”

杨玉芬把装好米饭的碗一搁秦念面前吐出两字。

秦念只得坐下拿起筷子吃。

秦念并不挑食,只是不爱吃太肥的肉,今天是五花肉,杨玉芬还特意多煸了一下,油脂煸了出来,被茄子豆角吸了去。

秦念看着手里的饭碗,是她的碗没错,不是昨天吃面的大碗,可是为什么今天居然吃撑了,一定是婆婆做的菜太好吃的缘故。

秦念没有多想,伸手就去收拾碗筷。

杨玉芬沉默不言的去烧水,那米饭她用勺子压了又压,儿媳妇只吃一碗,压结实点就是了,能吃完,下次继续。

“篮子里有葡萄,洗过了,你拿着吃,酸不溜的,我不爱。”

第二天一早,秦念起来,今天不是喝粥了,一个鸡蛋一碗麦乳精。

“妈,麦乳精您留着自己喝就行,我还年轻。”

“让你吃就吃,我给自己冲了。”

杨玉芬说完就不管秦念,忙着去外头喂鸡。

三只鸡太少了,既然后院也能拿来种菜,那就多养几只,现在养到年根正好能吃。

秦念看着比自己还忙的婆婆,只能喝了麦乳精把鸡蛋揣兜里赶着去研究所。

“大妹子,你怎么买这么多的小鸡仔?”

刘大娘看着杨玉芬挑了三十只小鸡仔。

“不一定能养得活,多买几只,反正也不贵。”

杨玉芬没说秦念应该已经怀上了的事情,连秦念自己都不知道呢,她这只是提前准备上,身子那么弱,工作那么忙,必定得多吃一些好的才行。

这些小鸡养成了,明年春就刚好可以下蛋,等到生了还得煮红鸡蛋,可不得多养一些。

王大妹子那边的棚子给了她灵感,她完全可以在后院也弄一个来养鸡,冬天也不怕了。

菜场里被人扔了的烂菜叶子杨玉芬动手捡了回去,今天没买到肉,不过买了点大骨头,这个便宜不要票,来得晚了也抢不到。


“刘大妹子,你不是说家里的小板凳有些晃了吗,我来给你修一修。”

“杨妹子快进来,你那那么忙,我这一个小板凳又不是不能坐了,不急不急。”

刘大娘也闲了下来,她每日里也就买买菜做点零碎的事情,两个孙子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她就只管一顿中午饭,到了晚上,孩子就跟他们爸妈一起了。

“三两下的事情,我也是吃饱了歇歇,没个人说话怪无趣的,就来找刘大妹子你了。”

杨玉芬说着,跟随着刘大娘进了屋。

刘大娘是结婚早,孩子生得早,杨玉芬是晚婚晚育,个子太高大了,一般男子不喜欢,两人都是同一年的人,连月份都相差不到一个月。

“那好呀,我这平日里也是自己一个人,咱们这边小院没有筒子楼那边热闹,我家那个还有儿子儿媳不是在部队就是在研究所,平日里早出晚归的,有时候人影都不见,忙起来可能几天都不回家的,还好还有两个孩子来热闹热闹。”

杨玉芬闻言,目光就看到了屋子里的小凳,一眼就知道是哪个有问题了。

“是这个凳子吧,削个木片卡进去就行,这个简单,他们研究所的工作这么忙的吗?几天不回来,念念也说要忙,中午不回来了。”

杨玉芬把凳子拿在了手里,从兜里拿了个木片出来,比划了一下拿刀削了起来。

“他们一年到头时常会这样,小秦的导师是院长,更是忙。”

刘大娘说着突然反应过来,她这不是说错话了吗,刚准备找补。

“那挺辛苦的,难怪那么瘦,早知道就不把公鸡给卖了,一并带来算了,还好今天抢到了肉。”

杨玉芬说完,铛铛铛敲了几下,确定稳了,又用刀将多余的削了,磨了磨确保没有倒刺。

“好了。”

“大妹子性子可真好,小秦能遇到你这样的婆婆真是有福了。”

刘大娘只是愣了片刻,随后笑了起来。

“我那儿子能娶到念念才是有福了,念念要模样有模样,要本事有本事,谁家男人刚结婚就出任务不见踪影的,当兵几年,连家都没回过,我就当送给部队了。”

杨玉芬说完,把凳子递给了刘大娘。

“大妹子看看。”

“哎呦,这么快,厉害了。”

刘大娘拿过小凳子晃了晃,稳得很。

“我也回去再收拾收拾,地弄好了,得早点把菜种下去才行。”

“你这闲不住的,这会下菜种子等收的时候都晚了,我这有些菜苗子,你等等,我带你去王大妹子那,她喜欢种菜,菜苗比别家多,秋菜赶趟。”

“这多不好意思,我去拿两鸡蛋,还好把三只母鸡给带来了。”

杨玉芬嘴里说着,脚下不慢,拿了鸡蛋挎着篮子就跟刘大娘一起去了王大娘家,也不远。

“王大妹子,你这还有多余的菜苗不?”

杨玉芬还没进门,看到篱笆墙上爬满的植物,进去更是惊艳,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紫红紫红的,看着就诱人。

“有,我在后院呢,你们来吧。”

从院门一路走进去,葡萄架子搭到了堂屋门前的廊下,两边一边种的是丝瓜,一边是葫芦瓜,全爬在墙上,院子里的地也没闲着,这个季节常见的茄子豆角全都有,一溜一溜的。

“这院子摆置得正不错,回头我也学着些。”

角落里,杨玉芬观察到还修建了茅厕,对呀,她也建一个,一会问问看怎么弄。

从屋子西边穿过去,后院的一块地里种的东西更多,还有用竹片搭的棚子。


只是没想到有了杨玉芬无意的宣传,无需刻意降价,就有人先开口提了价格。

卖出去两个,零零散散也有问的,供销社主任觉得还不错,等他再去跟亲朋好友宣传一波,三百个不愁卖的。

“买到了买到了,去供销社就能买到了,刚刚送到的货,别处还没有,运气真的好,大家想要的可以去买,晚了只怕要没有了。”

买了电热毯的人就是在医院里照顾自家老人的,能送到第三人民医院来看病,要么手里有点钱,要么就是只有第三人民医院能治。

这不,话一下传了开,不少人拿着钱就往供销社去了。

去供销社不用走多远,去百货大楼就要耽误时间了。

刚准备吃午饭的小林没想到会引来一窝蜂买电热毯的,连供销社主任都上阵帮忙收钱了。

三百个,刚刚才打电话给亲朋好友推荐呢,这会没货了!

“我得再去一趟,这根本不够卖的。”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了纺织厂门口,李学国只带了五十张电热毯来。

一共五个花色,一下抢没了,还有人追着问的。

“早知道,早知道昨天就不供给供销社了。”

“想什么呢,薄利多销。”

李学国拍了自己唐弟脑袋一下。

“去,回厂子去搬货。”

供销社主任到了百货大楼,没找到李学国,连卖货的人都换了一个。

“我们老板带着人去纺织厂那边做推销了,这会去人应该还在。”

供销社主任骑着自行车蹬到飞起,还没到纺织厂就看到手里抱着电热毯陆续离开的工人们。

这边李学国刚准备走,然后就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扭头看去,一辆自行车直冲过来。

李学国连忙拉着人散开,然后眼睁睁看着自行车想要冲出去,自行车上的人眼熟,连忙伸手拉了一把后座。

供销社主任喘着大气。

“呼呼呼呼~差点差点,这把老骨头差点散架。”

李学国的堂弟李保国没忍住笑。

“章主任这是什么事情这么急?”

“我来找你拿货的。”

“货卖完了?”

李保国震惊的瞪大了眼。

“我这里也刚好准备回厂子拿货,不如章主任随我一起,刚好一起用个午饭。”

李学国倒是不惊讶了,他们厂子的电热毯本来就好,只是做出来晚了一些,没能好好宣传,刚才那卖出去的五十张电热毯给了他信心。

“好好好。”

王大娘病了的消息很快也在家属院传了开,王硕那边的领导也表达了关怀,给了王硕三天的假,然后家属院这边妇女主任赵连也提着东西来看王大娘了。

神奇的电热毯传到了家属院里。

“赵主任,你说咱们家属院能不能集体购买,这个价钱上也能便宜一些,大家过日子都不容易,可是今年的冬天又格外的冷,不说孩子老人了,大人也遭不住。”

赵连的男人是后勤部主任,家属院的妇女们自然是找上赵连来商量这个事情。

“这个事情我也说不定,不过大家的意见跟需求我都听到了,我会去反馈,尽快给大家一个消息。”

像这样集体购买东西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赵连还是非常熟悉的。

易爱国听了后,也觉得这个事情可以。

“我去跟领导那边申请,你统计统计看有多少人想要的,也免得多了少了不好看。”

“行。”

杨玉芬忙完了自己院子的事情,想到王大妹子明天该出院了,便又去了王大妹子家里,把积雪铲了馋,免得路滑容易摔,又把后院的暖棚整理了一下。


王大娘的儿子亲自来的,他总觉得自己老娘不待见他,难得有事吩咐他做,还是在帮他,亲自来送还能看望自己老娘两眼。

“好好好,辛苦了。”

秦念回来看到家里堆积起来的红薯。

“妈,你怎么买这么多红薯?”

“我弄了个炉子,去纺织厂那边卖烤红薯,生意还可以,就是中午可能赶不上给你送饭了,不过晚上的饭我做好在锅里,你回来就能吃。”

“妈,这太辛苦了,天寒地冻的,要是冻出病来怎么整?”

秦念忍不住担心。

“不冷不冷,我有军大衣,而且挨着炉子的,可比在家都暖和。”

杨玉芬态度坚持,秦念也只得同意。

“要不,妈你就在研究院门口卖,纺织厂那边也不近。”

秦念阻止不了,便又想到了一个法子。

“你们这些研究员连吃饭的时间都紧巴巴的,哪里有空闲出来吃烤红薯,纺织厂那边女工多,到点下班。”

杨玉芬说的在理,秦念也只得不再劝。

不过第二天就找人弄了一副羊皮手套给杨玉芬。

“妈,你卖红薯我不拦着,这手套你得戴上。”

“这么好的手套你留着戴多好。”

杨玉芬看着崭新的羊皮手套,她觉得她戴个线手套就足够了。

“我在实验室才是用不上。”

秦念坚持,杨玉芬便也戴上了,舍不得弄脏,外头又套了一层线手套。

部队里也是非常关注杨玉芬跟秦念的情况的,毕竟秦念的身份也特殊,若是杨玉芬跟秦念起了冲突,他们也是有关系的。

“杨玉芬同志去纺织厂门口卖烤红薯?”

得知秦念还在继续工作,领导们是松了一口气的,只是再听到年过半百的杨玉芬大冬天的去摆摊,又不由的愧疚起来。

“是的,不过生意不错,如今国家鼓励经济体系提升,杨玉芬同志自力更生没有自暴自弃,这是非常好的表率,咱们部队多少同志的家属都想等安排工作,可是哪里那么容易。”

赵政委是真的觉得杨玉芬了不起。

“就是怕有人难免眼红,杨玉芬同志毕竟年纪在那,这里又不是他们公社。”

赵政委委婉的开口。

“咱们军区的人,跟那一片的片警打个招呼,街道安全非常重要,何况还是纺织厂这样的国营厂周边。”

“是。”

杨玉芬摆了几天的摊,就有人盯了几天,看到杨玉芬挣钱,不由眼红。

一些二流子,不想自己干活又想要钱,于是就起了小心思。

见杨玉芬年纪大,还是一个人,于是就想要上前去收保护费。

纺织厂这的警局没想到有天军区特意打电话来跟他们强调街道安全问题,不得不加派人手,增加巡逻次数。

刚安排好,就抓了三个人回来。

局长倒吸一口凉气,他要是安排得慢一点,岂不是还得闹出事情来,难怪军区那边要给他打电话,看来治安是真的有问题。

杨玉芬知道自己生意好肯定会有人眼红,当看到三个二流子样的青年走过来,杨玉芬其实并不慌。

烧火钳子拿在了手里,这几个二流子还不够她揍的,当初没能多揍几下自己那混账儿子的气还在呢,要不是抓不到人,她肯定是要打一顿的。

“谁准你在这里摆摊的!”

二流子上来就动手想要拿烤好摆在上边的红薯,杨玉芬就等着这些人动手呢。

“哪条规定规定了这里不能摆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