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之军,就是这样开始千锤百炼。
“敌人追上来了,西北军这是要下狠手吃掉我们...”
急行军一个多小时,已经快走到跟辎重班分手的岔路口。
“向阳,不能再往前走了,刘田他们带着一百多牲口赶路,肯定走的不快...”
可不止有牲口,还有两个从信阳救出来的重伤员。
江向阳比哥哥更清楚。
依照刘田他们的行军速度,追上他们,可能也就是从拐河跑到这里的一个两个小时时间。
敌人山路上沟坎上虽然牵着马,可是到了稍微合适一点的路段,就可能骑马追。
“向阳,前方有合适的伏击点...”
尖刀班作为开路先锋,陈三右有些清楚江向阳的风格和队伍现在的状况。
唯一能最小代价,重创追兵的打法。
就是伏击战。
伏击战是红军常用的战术,也是制敌胜利的法宝。
这个年代的国民党军队,没有经过抗战的洗礼,就没有应对伏击战有效的手段。
“我看见了,前面一段上坡,只有中间一条路,更适合埋地雷..”
追击的是骑兵。
西北军被庞长官的怒火激上头了。
有合适的机会,路段,就会上马追。
而他们只能两条腿走路。
之所以来的这么快,就是因为胆子大。
地雷炸死几个,血肉摆在追兵面前,他们就会抱团朝前走。
这样也远比拉长队伍方便伏击先头部队。
果然,追了这么远,都没有踩过地雷的骑兵追兵。
连续踩响了几颗地雷以后。
从上头的追击中,冷静下来。
先头部队一下子也从凌乱的行军中,抱团了。
完全没有意识到,聚集了两百多人的骑兵,在一个西北军营长的带领下,决定继续追击的时候。
江向阳已经在前方部署伏击阵地的火力点了。
大冬天,豫西山区的树林。
到处都是枯叶。
来不及挖掘战壕。
把枯叶收拢,将叶子藏在伏击的火力点上。
在上百匹战马,驮马拉出来的痕迹两边..等着敌人上来。
以往两次打的伏击战,都是从一侧高地侧面发起进攻。
这一次,山路两边都比较缓。
有些便于冲锋...
江向阳还是决定在这里打。
只要火力够猛,就能压制敌人。
还是照样的计算,放过一心追敌的尖兵。
在西北军骑兵大部通过眼前的伏击路段时候,他率先开火。
道路这边,是义勇军两个班,一个女兵班,有尖刀班班长陈三右负责这边的火力指挥,。
另外一边,是中央军入伍的两个班,一个女兵班,由江向阳两个兄弟负责指挥火力点。
打之前,江向阳叮嘱最多的,就是伏击阵地七八个枪法好的战士。
军官是第一优选目标,其次是敢于还击的,这些要狙击手首先击杀。
投掷手也有优选目标,一是机枪手,第二就是趴下还击的。
这场仗,即便是江向阳跟前几场伏击战一样,准备的很充分。
也不惜耗费子弹。
但是这股敌军底气,显然比前两场伏击战更足,他们相信身后还有大部队赶来。
战心要大很多。
第一时间射杀,面对两波密集的火力。
在三十挺轻重机枪,以及几个精度射手的压制下。
依托战马,趴在地上,一边躲避着火力,一边仍然凶悍的举枪还击。
顾娟班一个女兵,肩膀中枪。
西北军趴在地上一个兵,把一颗手榴弹扔到了顾小五班的一个战士身边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