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承安李宜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八零,开局分家后一路发发发周承安李宜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不知名的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阿叔,我还想跟你打听个事。”李宜蹲在阿叔旁边,问,“这附近有没有房子出租啊,我们想租个小房子。”保亭大爷一听,眼睛都亮了,这不来活儿了吗,摇着手里的蒲扇说:“你想要什么样子的?”李宜慢慢说出自己的要求,“就离这里和幼儿园都不远的,我闺女马上要上幼儿园了,这不为了方便接送嘛,最好是有个小厨房,我们想自己开火做饭,房租大概40块左右。”40块房租也是她刚刚在招待所跟人打听到后暂定的,一般小单间房租在20块到30块钱左右,这个价钱应该可以租到好一点、宽敞一点的了。保亭大爷想了一会儿说:“有倒是有几家,都是在之前的家具厂的和罐头厂的,有几户人家要搬走了,打算出租房子,不过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我这保亭也走不开,这样把,我家老婆子待会儿...
《重生八零,开局分家后一路发发发周承安李宜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
“阿叔,我还想跟你打听个事。”李宜蹲在阿叔旁边,问,“这附近有没有房子出租啊,我们想租个小房子。”
保亭大爷一听,眼睛都亮了,这不来活儿了吗,摇着手里的蒲扇说:“你想要什么样子的?”
李宜慢慢说出自己的要求,“就离这里和幼儿园都不远的,我闺女马上要上幼儿园了,这不为了方便接送嘛,最好是有个小厨房,我们想自己开火做饭,房租大概40块左右。”
40块房租也是她刚刚在招待所跟人打听到后暂定的,一般小单间房租在20块到30块钱左右,这个价钱应该可以租到好一点、宽敞一点的了。
保亭大爷想了一会儿说:“有倒是有几家,都是在之前的家具厂的和罐头厂的,有几户人家要搬走了,打算出租房子,不过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我这保亭也走不开,这样把,我家老婆子待会儿会过来给我送饭,我到时让她给你介绍介绍,合适的话再领你去看看。”
李宜一听就觉得有戏,开心地应下来,“好嘞,大爷,那我就在这等哈!”
报亭大爷瞥了她一眼,“我又不赶你走。”
李宜冲着他笑了笑。然后跟一旁的周承安说,“你先过去吧,待会儿去面试找不到你就麻烦了,我和圆圆在这里等,你要是结束了我们还没回来,就在这等我们。”
周承安还是有些不放心,但是也没办法,他们总共就两个大人,还要忙一大堆事,只能分头行动,不然效率太低了。
又交代了几句,让李宜注意安全,不要去偏僻的地方看房,还蹲下来认真地跟圆圆说,不要离开妈妈,要听妈妈的话。
圆圆也装作小大人一样,举起小手保证了好一通。周承安这才依依不舍地回中介所。
保亭大爷看着这一家人黏黏腻腻的,开玩笑说,“你这男人倒是个有责任心的,你也别担心,我在这里干了几十年了,我不是骗子。”
李宜也开玩笑回道,“阿叔,骗子才不会跟别人说自己的骗子呢。”
“你这靓女倒是伶牙俐齿哦,不过你们是外地人吧,这小孩上学可不好办啊。公立幼儿园一般只招本地学生的,外地也没听说可不可以借读,这样,我到时帮你问问。”
李宜刚想道谢,圆圆就一下子站到了保亭大爷面前,眨这水汪汪的眼睛,祈求道:“麻烦爷爷一定要帮圆圆问哦,我想去上幼儿园~”她听懂了,她有可能上不了幼儿园!
保亭大爷被她逗得直乐呵,点了点她的额头,问:“别的小朋友都不想去上学,你怎么想去啊?”
圆圆正经地回答,“我想去跟小朋友玩,我还想认很多很多字,以后就能赚很多很多钱,爸爸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啦~”
报亭大爷揉着她的小脑袋,说,“好孩子!好孩子!”
李宜也被她的一番话说的感动不已,之前以为她想去幼儿园只是在家没人陪她玩太无聊了,没想到这小丫头还有这心思。
过了没多一会儿,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过来给保亭大爷送饭,正是他的妻子赵阿婆,他跟赵阿婆用方言交流了几句。
刚刚李宜就他说好了,介绍到合适的房子给他们8块钱辛苦费,而且他们也都是帮熟人介绍,事成的话也会给个几块钱红包,平时也偶尔也会帮忙介绍一下。
李宜见赵阿婆朝她的方向点了点头,满脸笑容地过来说,“靓女,是你要租房不?我刚好知道有几套房要出租,阿婆带你去看看合不合适。”
李宜也向她简单做个自我介绍,重复了一次自己的要求,赵阿婆听完之后大概有数了,指了指不远处的房子。
“那是之前家具厂的职工楼,有两个老职工要搬去跟儿子住了,房间不大,但是也够你们一家三口住的。”
赵阿婆边走边介绍道,“这个房子是以前家具厂的老师傅住的,现在他们老两口要跟着儿子住了。”
“她儿子可了不起呢,大学毕业至今进了规划局,工作两年还分了套大房子。他们马上就要搬走了,这几天也是在收拾行李,想着把老房子租出去也能补贴点家用。”
不一会儿就走到了一个老旧的家属院门口,阿婆跟门口看门的老大爷打了声招呼,就进去在其中一栋楼楼下喊道:“秋兰,在家不,有个靓女想租房,我带她来看看。”
不一会儿,一楼阳台的就走出来一个同样头发花白的阿婆,阿婆冲她们笑呵呵地招手,指着旁边的门,示意他们直接进来。
赵阿婆带着李宜轻门熟路地推开木门走了进去,
李宜听到门外的动静,也知道是她送柴火过来了,拿着零钱开门出去给她。
她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又比之前瘦了不少,才16岁的年龄,瘦的只剩下骨头了,心头不免也有些心疼,这些天小姑娘为了赚钱,送柴火是风雨无阻的,肩膀都被磨烂了,也一声不吭,垫多块抹布接着干。
每天赚这点辛苦钱都不够姐妹俩吃的,哪有钱置办其他东西。
衣服也是打满了补丁,裤子都短了一大截,鞋子也是磨破了,脚趾头都露出来了。
听金婆婆说,她妹妹在家也是跟着姐姐上山一起捡柴火,姐姐挑柴火出去卖,她就在家帮忙把柴火都规整好。
她想了一下,自己现在又要做早餐生意,又要做糖水,一个人还是有点忙的,雇一个人帮忙自己也能轻松点,另外也是想拉小姑娘一把。
就喊住准备要走的赵玉竹,问:“我准备下午做些糖水拉去工地卖,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想来我这帮忙吗?每天十点左右来我这帮忙煮糖水,下午跟我出去卖糖水,回来之后还要清洗工具,大概五六点可以结束,一天给4块钱,中午包一顿饭。”
赵玉竹拿扁担的手一顿,眼睛顿时亮了,都不加思索,“真的吗,我愿意的!”
她不是不知道自己这么赚钱是赚不到钱的,之前也去厂里找工作过,但是人家看她年龄小,又瘦,觉得她干不了什么活,都不愿意要她。
有厂子要她的吧,工作时间都太长了,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她妹妹还小,也不能自己独立生活,这才没进厂打工,想着等妹妹再大一点,她就出去打工赚钱,送妹妹去上学。
现在李宜说要招她帮忙干活,一天4块,一个月就一百多了,比自己挑柴火出去卖要赚的多,而且时间也好,自己上午过来干活,晚上就可以回家了。
“好,那从明天开始,工资一天一结,中午饭在我这吃,有事来不了的要提前一天跟我说,周日休息一天。”
李宜将工资定成日结,她实在怀疑,压工资的话,这姐妹俩都没钱吃饭了。
“好,谢谢宜姐,我明天会准时过来的!”赵玉竹感激地说,以后自己白天过来帮忙,早上可以提前做好饭给妹妹自己热了吃。
她当然知道,这是李宜想照顾她,让她生活好过点,平时送柴火过来,李宜也会把没卖完的包子让她拿回家跟妹妹吃。
她不由得在内心想,自己现在什么都没有,一定要好好干活报答她。
——
周承安对李宜雇了赵玉竹帮忙干活自然是没意见的。他一开始就担心她既要卖早餐,又要卖糖水,一个人忙不过来,会累坏身体,现在找了个小工帮忙也是好的。
而且他对赵玉竹的身世也是知情的,这小姑娘自己都没长大,还要养一个幼小的妹妹,也是不容易,能拉一把是一把吧。
下午俩人出门去采购,也没走远,在附近的市场买了一批绿豆和几包黑凉粉,一大包冰糖片和五百个塑料小碗。
她计划就做绿豆沙和黑凉粉,这两样好做,而且解暑。
又买了两个大的保温桶,和一张大棉被,到时用棉被裹着保温桶。
出来采购前,李宜和周承安还去银行取了一趟钱,夫妻俩看着存折里只剩下800块,这两个月赚的钱基本都花出去了,不免有了危机感,这钱不耐花啊!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李宜是被热醒的,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夏日的阳光透着树叶的缝隙洒下来。
她猛地睁开眼,入目是一片刺目的白光,她下意识地抬手挡住眼睛,却触碰到温热的皮肤。
有温度?她明明就已经死了啊。
她愣住了,不可置信的抬起手看向周围,入目的是狭小简陋的土胚房,墙上糊着要掉不掉的旧报纸。整个房间没有多余的家具,除了床只有一张破旧的小桌子和一个充当衣柜的木箱。她对这间房子太熟悉了,这是她结婚后住了十年的房间。
她怎么会在这?
心跳突然加速,跌跌撞撞地下床,扑向墙上的挂历,上面赫然写着1984年6月12日。这个时间像一把重锤,砸在她心上。
她记得这个时间,是丈夫答应婆婆去矿上打工的日子。
“哐当”,李宜颤抖的几乎站不稳,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搪瓷杯。
她明明已经死了啊,怎么会回到1984年,她不是因为得了胃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最后死在了医院,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小宜,你怎么了?”
李宜顺着声音看过去,门口站着一个高大的男人,浓眉大眼,怀里还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正是他的丈夫和女儿。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上辈子,丈夫为了给家里还债,不得不答应婆婆去下矿打工赚钱。
直到丈夫去世之后,她才得知,原来那个矿是黑矿,之所以会到他们这里招矿工也是因为前段时间有几个工人下矿作业时,矿里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出事了,人当场没了。
这个矿是县书记的小舅子承包的,死者家属也被压了下来。
也是因为这件事,矿上很多矿工就走人,不敢继续干了,谁都不能保证下一个出事的会不会是自己。
虽说当矿工的工资比其他苦力活工资高,但是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是倒了,家里就完了。
矿上看在本地找不了多少人,只好到瞒着事故,到隔壁县里招人。
婆婆听人介绍,一个月有85块钱工资,还包吃住,就想尽办法劝服周承安去,哭哭闹闹说前段时间家里盖房子,周父又生病吃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不少钱。
周承安没办法,只能去打工替家里还钱。
那个矿任务重,工人还要没日没夜的干活,灰尘大,整天待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他仅仅4年就染上肺结核死了。
刚刚查出得病时,她求婆婆给钱丈夫治病,结果婆婆推脱家里的钱全部拿去还债了,家里没钱。
最后只能靠着她捡柴火攒钱买一点点止痛药给丈夫吃,去世的时候,一米八的男人,瘦的只有九十多斤。
而女儿,才8岁,就被他们卖到山区当童养媳,她找了整整11年!
找到女儿的时候,她被那一家人用铁链锁着脚,关在永不见天日的柴房里……甚至连话都不会说了。
但是现在,他们还好好的站在自己面前,好像是从她梦里走出来的幻影一样,眨眼就会消失。
李宜猛地吸了口气,所以,她这是,重生了?
重生回到1984年,一切都还没发生的时候。
李宜的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样,她想说话,却发不出声音。双腿不受控制地向前迈去,每一步都好像踩在棉花上,轻飘飘的,却又沉重得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周承安看着眼前泪流满面的妻子,急忙走到李宜面前,空出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声音带着慌乱和担忧,“小宜,你怎么了?是不是又不舒服了?”
“妈妈,发烧烧,吹吹,不疼。”小女孩也抬起瘦巴巴的小手,摸着李宜的脸,还努力嘟起嘴吹气。
李宜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抱住了他们,她将脸埋进丈夫的胸膛上,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另外一只手紧紧握住女儿的小手,是她曾经失去的温暖。
“我……我没事。”李宜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她的声音沙哑而颤抖,却又充满坚定,“我刚刚做了个噩梦,梦到你们都不要我了。”
周承安被妻子反常的举动弄的有些不知所措,他一向不懂安慰人,只能回抱住妻子,“梦和现实都是相反的。”
李宜在周承安的怀里,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但是心中又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是啊,都是相反的,这辈子,她不能让噩梦再次发生,她必须改变这一切,不会让任何人夺走她的幸福,他们一家会有一个全新的未来。
前世,周承安初中毕业之后就在家里帮忙干活,后来机缘巧合下得知县里的运输队在招搬运工,不过是临时工,工资低,正式工有的福利也没有。
他就自己跑去县里应聘了,结果还真应聘上了。
婆婆得知后,第一反应不是替他高兴,还反过来指责他自私,不告诉自己大哥招聘的消息。
还让他把工作让给大儿子周承平,说是大哥现在要想看对象了,有一个工作容易找对象,至于他,可以先缓缓,等以后大哥在县里站稳脚跟之后会给他找别的工作。
周承安一向被父母教育要为家里考虑,有什么好处都要先拿回家,最终还是同意了。
结果周承平去干了两天就跑回来说干不了,太苦了。
婆婆没办法,也舍不得这份工资,这才重新让周承安去上班。
但是每个月的工资要上交,搬运临时工,那时只有37块钱工资,要上交32块,只能留下5块钱生活费,一个半大小子,干了一天重活累活之后,连多买个馒头都舍不得。
上个月,周承安所在的搬运队新来了几个领导的亲戚,几个临时工全部被开除了。现在的工作都很难得,他没别的办法,只能回家再做打算。
前世,就是今天,婆婆去镇上看望还在坐月子的大女儿,无意中听到隔壁邻居讨论矿场招工的事,一个月85块,还包吃包住,马上过去问邻居在哪里招工,有什么要求。
邻居见是熟人的亲戚,好心提醒是因为这个是黑矿,前段时间出过事故。但婆婆不以为意,做工嘛,总会有意外的,不然人家凭什么给你开这么高的工资。问清楚招工地点后,马上往家赶。
回来就开始劝周承安去招工,还谎称前段时间家里盖房子,又赶上周父生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不少钱,实在是没办法还钱。
周承安一开始不想去,实在是离家里太远了,很久都不能回家一趟。但是实在耐不住周母在他面前一直哭诉,说家里这些年有多不容易,最后想想现在出去多赚点钱,妻儿生活也能好过很多,最终还是答应了。
她当时虽说不想让丈夫去那么老远的地方干苦力活,但也不敢反驳婆婆。
可是,上辈子周承安死了之后,她无意中听到大嫂和弟媳聊天才知道,当时家里根本就没欠债,是周母见周承安没了搬运工的工作,小儿子又要娶媳妇,才想推他出去赚钱攒彩礼。
她也是傻,明明都知道了一切,可是还是不敢反抗,丈夫死后,她觉得自己和女儿彻底没了依靠,害怕自己没用之后,会被婆婆赶走,开始不要命似的下地干活,种菜拿去卖,在家当老黄牛,伺候一大家子。
每天睁眼就是干活,累的直不起腰,吃饭也不敢多吃,就为了女儿可以多吃一口。
可就这样卑微,放下自尊讨生活,并没有让她和女儿的日子好过半分,甚至他们还更变本加厉,她们成了这个家谁都可以撒气的存在。到后来,这一家为了给小叔子找工作,要花钱走关系,就把她的女儿卖了!
当她干完活从地里回来后,得知女儿被婆婆卖给别人当童养媳之后,彻底疯了,拿着菜刀逼婆婆说出女儿的下落,婆婆当时被吓得够呛。
哆哆嗦嗦地说自己也不认识那个人,更不知道对方是从哪里来的。
李宜在外面找了整整十年,才在一个山区找到女儿,而那时的圆圆被人用铁链锁着脚,像条狗一样被关在昏暗的柴房里。
获救时,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获救之后过得也浑浑噩噩,最终还是自杀了。
而自己为了找女儿,什么活都干过,经常饱一顿饥一顿,身体也累垮了,没几年也去了。
李宜在丈夫宽厚的怀里把前世发生的事回想了一遍,坚定地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守护好这两父女,要改变他们一家的命运。现在,重来一回,她不会再沦为这一家人的踏脚板,不会让丈夫再去那个黑心矿场做工,更不会让女儿再遭遇前世的痛苦。
周承安按照胡叔说的,也检查了下车辆,都觉得没什么问题。
最后砍价一番,以360块成交了。
从此成为有车一族!
胡叔还担心俩人不会开三轮车,提出要不要教他们。
周承安之前在运输队,搬货需要,也学过怎么开三轮车,李宜是前世出来打工才学会了,此时也只能装作自己不会。
在周承安的教导下,摸索了几把才晃晃悠悠地把车开起来。
周承安见她的技术不怎么样,说让她再练几天再出去卖糖水。
李宜这才一点点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周承安还以为是自己教的好。
圆圆只顾在车兜里跟着她爸瞎指挥。
当俩人把三轮车开回家属院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邻居们纷纷出来看,现在要买一辆三轮车也是不少钱嘞。
院子里的小孩也围着三轮车看,一个个的都羡慕地看着圆圆。他们家连自行车都没有呢,圆圆家就买了三轮车,这么大,好威风。
没想到这对在这租房住的小夫妻不声不响就买了一辆回来。
问了才知道是二手车,也羡慕,买二手买到这么新的也难得,一般人家买了车都不会这么新就往外卖的。
红梅嫂听到动静也出来看热闹,拉着李宜悄声问:“这车不便宜吧,你买辆车子干啥。”
李宜也没有瞒她:“我打算做点糖水拉去工地卖,有辆车方便点。”
红梅嫂咂舌,这对小夫妻自从住进来之后没有一刻歇下来的,凌晨起来做早餐,现在下午还要出去卖糖水,要是她可做不到,太累了。
不过她知道李宜想攒钱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又只有两夫妻,没有其他亲人帮扶,自己注定要吃更多苦,她也就没说什么,“有需要的就找姐帮忙。”
——
如同往常一样,李宜八点多卖完早餐回家,今天因为有三轮车,回来的时候还更省事了。
不用像之前那样要挑着担子回来,直接放车上就拉回来了。
早上也没有叫周承安一起出摊,让他留在家里送圆圆去上学后直接去上班。
回家之后,李宜将今天收到的钱都整理好,在自己的记账本上记好,也来不及收拾东西,直接在外间的床上躺下补交了。
还是赵玉竹在门口喊她,她才醒的。
李宜也没有磨蹭,起床带着赵玉竹进了厨房,先是一起把绿豆都洗好,下锅煮。
再把早上卖早餐的工具都洗干净晾起来。
赵玉竹干活很勤快,都不用多说,自己看到活就干了。
给李宜减轻了不少工作量,下午一点左右就把糖水煮好放凉了。
等到两桶糖水都抬上三轮车时,两人用绳子把保温桶固定好,李宜开车带着赵玉竹到附近的一个工地门口。
赵玉竹还很惊讶,一脸崇拜地看着李宜,“宜姐,你太厉害了,不仅做包子、煮糖水好吃,还会开三轮车。”
李宜笑着下车,把车子停在工地门口,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招牌,道:“好了,准备开始干活了,到时你就负责给客人打糖水。”
现在还是中午休息的时段,工人才吃完饭没多久,工地里摆摊的也不少,但是基本都是做主食的,还没有卖糖水的。
工人此时都吃完饭,各自找地方歇息聊天,等着开工。
李宜开着三轮车进来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了,正朝着她这边张望看她是来干什么的。
“爹,家里欠了谁的钱?欠了多少?”
李宜打断周大山的卖惨,她可没兴趣看老登表演。
家里根本没欠钱,甚至还有余钱,之前推脱家里钱不够,先盖三间房子,等再攒攒再多盖一间给他们的话也是瞎编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他们盖新房。
“你大舅的。欠了两百多呢。”王桂芬接过话头。
“那就奇怪了,大舅在地里刨活也能有两百多块借给咱家盖新房?”
李宜冷笑,就他那个大舅,是王桂芬宠在心尖尖上的宝贝弟弟,好吃懒做,家里的屋顶塌了也不见得修的,还借两百给家里盖房,不从家里顺两百就不错了。
“他攒了好些年,也是看我们家有困难才借的。轮得到你来管这些事吗!”
王桂芬一向看不得别人说她弟王耀祖,她妈生了五个女儿才生的一个儿子,从小家里就教育她们这些当姐姐的要照顾弟弟,她结婚后也时不时拿点东西回娘家补贴弟弟。
“好啊,我听娘的,我们一家都不会管,我男人也绝对不去矿场打工,钱也是为了盖房子欠下的,我们可没住新房子,谁爱还谁还!怎么着也轮不到我们还。”李宜重活一世,早就知道他们是这样的人,一点也不惧。
王桂芬气得直哆嗦:“反了反了。”然后,扑通一下倒在地上,嗷嗷哭叫。
“这里还轮不到你当家做主!”周大山也怒道,狠狠将手中的旱烟筒摔在地上。
圆圆被吓得一哆嗦,缩在周承安的怀里。
“老二,你今天收拾收拾东西,明天跟我去镇上报名,不然,今天你就拿钱出来把债还了,我就绝不干涉你。”周大山见哄骗不成,彻底撕破脸皮。
“家里欠的钱凭什么让我男人一个人还,你另外两个儿子是死了吗!”
李宜还是被周大山的厚颜无耻给恶心到了,家里的脏活累活是他们一房的,好处是他们一大家子的,真的是想屁吃。
“老三还要上学,老大队里也马上有工作了,还要周转周转,这事就这么定了!”
圆圆好似意识到自己的爸爸马上又要离开自己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哇……我不要爸爸走,我……我要爸爸陪……陪圆圆玩……呜呜呜,你们都欺负我们……”
周承安一边拍着圆圆的背帮她顺气,一边抬头看向自己一直敬重的父亲,“我不会去的!”
话音未落,周大山抄起一边的木凳朝周承安砸了过来,浑浊的眼睛死死的瞪着周承安。
周承安连忙护住转身,护住圆圆,用背硬生生的挡住木凳,被砸的踉跄了好几步。
李宜见自家男人被砸成这样,用力将饭桌抬起掀翻在地上,桌上的碟碗噼里啪啦碎一地。
她又不是以前的她了,以前的她不管发生什么,只会咬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
现在,谁让她不好过,她就把谁家的屋顶都掀了!
王桂芬一咕噜从地上爬起来,指着李宜的鼻子嚷道,“你个小贱人,还敢摔桌摔凳了?看我今天不好好教训教训你!”
说完,冲到墙角拿起木棍就想往李宜的身上打。
李宜一把握住木棍,一时之间,王桂芬还挣脱不开。
“我和承安在这个家是活不下去了!”
李宜听着门口传来细微的脚步声,突然泪如雨下,可怜兮兮地跪下,求饶般说,“婆婆,求你放过我们吧,承安他还年轻,还没有儿子,怎么能去那个黑矿做工呢?他如果出什么事,我和闺女也活不下去了……钱,我们会还的,我们累死累活也会把盖房子的钱给你和爹的。”
话音刚落,大门被人推开,老支书带着一群村干部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串看好戏的村民。
“大山家的,你在干什么!”老支书拄着拐杖走了进来。
老支书今年八十多岁了,一直勤勤恳恳为村里做事,做人公道,所以村里人一直都很信服他。
吃饭前,她就偷偷叫隔壁家嫂子帮忙,听到她家有吵架声就帮忙去喊下支书,她就是要往大了闹,闹到收不了场才好。
“支书,求你帮帮我们家,我们真的马上被逼的没活路了。”
李宜像是见到救命恩人一般,连忙抱住老支书的腿,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狠狠地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再次痛哭出声。
“你先起来,有什么困难跟我们说,我们会帮你的。”妇女主任连忙扶起李宜。
“支书,这都是琐事,没什么大事,她们就因为一点小事起了争执。”周大山连忙上前,恭维的对老支书说。
他大儿子马上就要进村委了,就等最后的村干部投票了,这件事如果传开的话,不止老大的工作泡汤了,他的老脸也都丢光了,吃二儿子的血肉馒头,在村里会被人搓穿脊梁骨的。
周大山递给了一旁还拿着棍子维持在准备打扰姿势的王桂芬一个眼神,让她不要闹了,清了清嗓子说。
“行了,嚷嚷什么,老婆子你也别因为年轻人几句不过心的话就生气,老二家的,我们都是一家人,怎么能因为拌了几句嘴就闹着分家呢,有什么事我们回去再说,一点小事就别耽搁老支书了!”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儿媳妇顶撞婆婆,婆婆气不过了,就想教训教训不听话、不懂事的儿媳妇罢了。
李宜不理会周大山话里暗含的威胁之意,意料到了周大山会怎么应对,无非就是将自己摆在为家庭操劳的老家长位置上,而他们就是无理取闹的小辈。
“支书,我公婆逼我家男人去黑矿做工,那个黑矿去不得啊,前段时间死了好几个工人,在他们那招不到人才来我们这骗人过去干活的。我婆婆听说工资高,非得我家男人去做工。不去的话,就要拿钱出来把家里盖房子欠的外债给还了,我们哪里还有钱啊,我男人之前在运输队的工资全部上交了……”
“我男人在运输队干了七年,七年啊,每个月就留5块钱生活费,其他的都给婆婆了,他晚上值班饿到不行了都舍不得买个馒头吃,现在叫我们拿两百多出来还债,我们哪里有啊,别说两百多了,我们就连十块钱都没有啊……”
人群中平日就和王桂芬不对付的张大婶高声喊道,“哎呦,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娘啊,家里就盖了三间房子,老二家的一间也没捞着,还要出钱还债……”
“就是啊,是欠了多少钱啊,要逼自己的儿子去黑矿做工,我听说这种黑矿不正规的很,一年不知要死多少人呢。”
黄二婶也跟着说,“我看就三间屋子,也不至于欠多少钱嘛,何况之前承安一直在县里干活,工资也全部上缴,我看这盖房子的钱……啧啧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