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亦德问着杨士青,“杨大人,我自小在宫里长大,也没少来东宫,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么一条密道。”
杨士青袖子一挥,“害,殿下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这东宫可还有……”
最前头的武文义忽地咳嗽了声,打断了杨士青的话。
杨士青话锋一转,又道:“殿下有所不知,先皇并不受太祖皇帝喜爱,最后太祖皇帝竟还动了废储的心思。
这密道一是密事,而是造……造皇。”
沈安安解释着:“就是造反。”
杨士青“唉”一声,“娘娘此言差矣,拨乱反正。”
沈安安:“我知道,这句话我熟。”
“啊?”杨士青疑惑道,随即又明了道,“太子,唉,熬吧。”
熬出头了,指不定他们也有好日子过了。
“娘娘有所不知,陛下从八岁起就开始操劳,我听说他现在四更就起。
批完奏折还有守两个时辰皇后,唉,这以后的事儿谁知道呢?”
几人就这么大言不惭的一路出了密道。
这密道直通武文义以前的府邸,如今闲置着。
他早有安排,四人乘坐马车,直奔东郊。
不多时,便到了目的地。
武文义跳下马车,问着亲信,“都聚集好了吗?”
“大人,一切准备就绪,青壮年都在这儿了。”下属回禀着。
他这才转身,将夜亦德请下了马车。
“贵妃娘娘,借二殿下一用。”
沈安安也不含糊,把夜亦德塞进了他怀里。
武杨抱着夜亦德,来到东郊百姓面前,“这位就是你们的福王,现在要给福王修缮宫殿,需要木材。
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表现的好,以后福王重赏。”
百姓们闻言,齐齐跪下,齐声道:“奴才们拜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们对福王万分恭敬,这辈子都没吃过精米,福王一送就是一石,还免了赋税和兵役。
但凡福王有用,他们定万死不辞。
武文义抬了抬手,“都起来吧,这里你们熟,挑好的砍。
不要有顾虑,一切后果,额……有福王在,没有后果。”
夜亦德胖嘟嘟的脸上满是惊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