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硬刚白起赵括司马越小说结局

硬刚白起赵括司马越小说结局

赵括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你们是哪一部分的部队,我是主帅舒祺,快把你们带头的叫来,全军集结,迅速送我去邯郸。”“军情紧急,你们领头的怎么还不来。”“怎么回事,耽误了我的大事,小心你们的脑袋。”舒祺在廉颇的军营内色厉内荏,不断让这些军队立刻护送他回邯郸。“领头的是我。”一声暴喝打断了他的絮絮叨叨。啪!一声清脆的响声。竟然是廉颇刚到,实在气不过,一鞭子直接甩在舒祺的脸上。“不想活了么,敢打我,我一定要把你...是廉将军啊。”舒祺脸色涨红,立刻收敛了起来。“要把我怎么样!你这个抛弃自己军队的懦夫。就你这个臭虫都不如的东西,还有脸自比马服子。你的士兵们还在战斗,你怎么敢自己逃出来。”廉颇边说边骂,手中马鞭不住朝着舒祺抽去。“今天要不是看在你父亲触龙的面子上,我当场...

主角:赵括司马越   更新:2025-04-20 13: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括司马越的现代都市小说《硬刚白起赵括司马越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赵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你们是哪一部分的部队,我是主帅舒祺,快把你们带头的叫来,全军集结,迅速送我去邯郸。”“军情紧急,你们领头的怎么还不来。”“怎么回事,耽误了我的大事,小心你们的脑袋。”舒祺在廉颇的军营内色厉内荏,不断让这些军队立刻护送他回邯郸。“领头的是我。”一声暴喝打断了他的絮絮叨叨。啪!一声清脆的响声。竟然是廉颇刚到,实在气不过,一鞭子直接甩在舒祺的脸上。“不想活了么,敢打我,我一定要把你...是廉将军啊。”舒祺脸色涨红,立刻收敛了起来。“要把我怎么样!你这个抛弃自己军队的懦夫。就你这个臭虫都不如的东西,还有脸自比马服子。你的士兵们还在战斗,你怎么敢自己逃出来。”廉颇边说边骂,手中马鞭不住朝着舒祺抽去。“今天要不是看在你父亲触龙的面子上,我当场...

《硬刚白起赵括司马越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你们是哪一部分的部队,我是主帅舒祺,快把你们带头的叫来,全军集结,迅速送我去邯郸。”

“军情紧急,你们领头的怎么还不来。”

“怎么回事,耽误了我的大事,小心你们的脑袋。”

舒祺在廉颇的军营内色厉内荏,不断让这些军队立刻护送他回邯郸。

“领头的是我。”

一声暴喝打断了他的絮絮叨叨。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

竟然是廉颇刚到,实在气不过,一鞭子直接甩在舒祺的脸上。

“不想活了么,敢打我,我一定要把你...是廉将军啊。”

舒祺脸色涨红,立刻收敛了起来。

“要把我怎么样!

你这个抛弃自己军队的懦夫。

就你这个臭虫都不如的东西,还有脸自比马服子。

你的士兵们还在战斗,你怎么敢自己逃出来。”

廉颇边说边骂,手中马鞭不住朝着舒祺抽去。

“今天要不是看在你父亲触龙的面子上,我当场就杀了你。

现在谁在军营里面主持。”

廉颇生气的问道。

“不,不知道。”

舒祺逃得匆忙,连虎符都没带,自然什么都不清楚。

“要你何用!”

廉颇愤怒的一甩鞭子,他早就做好了出击的准备,立刻下令,突击正在反复冲击赵军大营的秦军。

此时的秦军统领司马鞍,心里暗自叫苦,此次突袭一开始十分顺利,赵军明显猝不及防,接连逃串。

但是在司马鞍带人冲击赵军帅帐的时候,遭到了赵军极其顽强的抵抗。

这让司马鞍心里十分诧异,按照情报,赵军统帅舒祺是一个无能的无胆鼠辈,碰到这种情况,肯定第一时间逃跑。

难道说和之前一样,情报又错了。

秦国先误判了赵括的决死心,又误判了舒祺凝聚军心的能力?

他这样想,完全是冤枉了兢兢业业的秦军密探驻邯郸办事处。

舒祺确实跑了,但是有人站出来了。

在赵军遇袭的第一时间,那个一直以赵括作为自身榜样,多次说自己今生最大遗憾是未能效力于赵括麾下的裨将司马尚,完全没有任何犹豫,挺身而出。

他本来最不受舒祺喜欢,被安排负责夜间巡逻。

袭击发生以后,忠于职守的司马尚立刻带人向帅帐靠拢,同时竖起将旗,尽力让周围部队向自己靠拢。

随后他跑进帅帐,却惊讶的发现帅帐空无一人,盔甲也被留在原地,只有一个没有合上的空荡荡的箱子,像是张开了嘴,在嘲笑着什么。

是之前舒祺用来放赏赐的箱子。

很明显,主帅舒祺卷款逃跑了!

王八蛋!

司马尚恨恨的砸向桌子。

主帅不在,没法号令全军,失去指挥的赵军大营眼看就要被赵军冲击得七零八落。

长平关攻略眼看就要成为泡影。

赵括的一番苦心即将付诸东流。

司马尚极其不甘。

自从赵括故关大胜以后,司马尚就把赵括当作了自己的偶像。

虽然按年龄算,司马尚还比赵括大一岁。

如果赵括在,他会怎么做?

司马尚心想。

赵括肯定不会抛下自己的士兵逃走的!

而且,他还会带头杀出去,激励自己的士兵们。

此时的司马尚并不知道赵括千人突袭秦营的事,但是他对故关之战十分感兴趣,对那一战赵括的神采十分向往。

司马尚下定了决心,他也不会退。

正当他准备出去拼命的时候,他意外的发现,桌上,赫然放着赵军的虎符。

舒祺慌忙出逃,连虎符都没带。

天不亡我!

司马尚大喜,手握虎符,出了帅帐。

此时已有许多赵军汇集在他身旁。

他拿出虎符,大声说道:“舒将军有恙,由我代行主帅之职。”

虎符在手,又没有其他人站出来主持工作,众人一时只能听从司马尚的指示。

“秦军主力被拖在长平大营,出来袭击的部队不会很多,大家不要慌乱,向我靠拢!

聚集在一起,秦军就拿我们没办法。”

“今天刮的是西南风,沿着主营西南方向一圈,放火!

所有地方,包括营门,女墙、瞭望塔,全部放火,注意火势不要波及到营内。”

司马尚指挥道。

“外面还有我们的兄弟们在啊。”

有人问。

“没办法等他们了。

万一秦军跟在他们后面进来,我们整个大营都会乱起来,留几个人在营门前。

告诉他们绕路走北面的营门进来。”

司马尚一脸决绝,他继续下令。

“所有人立刻披甲,随后去东面。

叫几十个大嗓门的兄弟在甲士后面喊,让跑过来的兄弟们辛苦一下,从北方的营门进来。

如果不听从的,一定要从东面营门进来的,不管是秦狗还是赵人,直接射杀。”

“弓箭手分一半到北门,只要由秦军跟过来,不管有没有混杂自己兄弟,直接射杀。

把攻城弩推到门口,一旦秦军借机冲门,直接击发,不用管有没有裹挟我军袍泽。”

“所有责任,我司马尚一力承担。

违抗军令者,杀!”

司马尚手举虎符,高声命令。

这一刻,他心里最大的想法,就是希望赵括知道自己做得这一切后,能给自己一个正面的评价。

至于这么做的后果,比如说擅自动用虎符,命令手下射杀袍泽等等,导致自己即将被弹劾甚至被处死,司马尚顾不上了。

不这么做,赵军必然会全军大乱,如果因此发生营啸,甚至会全军覆没。

这样做的措施极为有效,王陵在拔除赵军大营外面几个辅营以后,竟然发现自己被一条火海阻挡住了去路。

火借风势。

王陵竟然无法再带兵向前突击半步,只能选择绕路。

而司马鞍在轻松拔除赵军大营后方的辅营后率先冲向了辎重营,肆意放火。

他这次突袭,主要的战略目的有两个,一是尽量消灭赵军的有生力量,如果做不到,起码要借机烧掉赵军的辎重,增加赵军的后勤压力。

因此他在第一时间只派出了小队人马继续攻击赵军主营,自己的主力则冲向了赵军大营后方的辎重营。

一时辎重营里火光冲天,蔺相如竭尽全力准备的粮草被烧成了灰末。

但这也给了赵军司马尚完成部署,重新整顿兵马的机会。

等秦军司马鞍集结手下,准备冲击赵军大营的时候,赵军大部分都完成了披甲,竟然还反冲了出来。

随后,廉颇的骑兵朝着秦军发起了进攻。

猎人在一瞬间成为了猎物。

司马鞍终于感受到了和舒祺一样的感觉。

但是等到天明,廉颇清理战果,发现昨晚杀了七八千秦军以后,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赵军进攻长平关部队的粮草辎重,基本都被烧光了。


各位读者老爷有人想用零成本沉浸式体验赵国政治吗?

打开你的电脑,安装360安全卫士,腾讯电脑管家,百度卫士。

什么?

觉得不够?

来,再加一个卡巴斯基!

这样你就能前排观赏赵国内斗的传统艺能了!

简直就是一团浆糊。

整个赵国朝堂上上下下,没有人会想到,出道以来屡战屡胜的将星赵括,竟然委托毛遂上书赵王,奉劝赵王止战罢兵,接受议和。

赵王刚刚对赵括建立起来的正面观感,顷刻间烟消云散。

这个赵括该不会是收了秦人的贿赂吧,这竟然是赵王听到赵括上书内容以后,第一个想法。

他肯定不会想到,赵括其实是整个赵国文武中,极少数的从未受过外国贿赂的臣子。

“大王,我看这赵括是嫌赏赐太少,想以此来要挟您,讨要赏赐呢。”

蔺相如第一个反应过来,嘴上说着对赵括不利的话,但是话里的意思却是在为赵括开脱。

对于君主来说,讨要赏赐的将军远比收买军心深得军心的将军更加让人放心。

当然,赵括讨要赏赐的这个时间点确实不大好,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大王,我看赵括的意思是想要养寇自重。

只要秦军一直在边境,他就可以一直领军,此子真是狼子野心。

他一定是以为我们泱泱赵国,没有第二个可以战胜秦军的将军了。”

触龙阴恻恻的说道。

“正是如此,赵括居功自傲,包藏祸心,臣请大王立刻下令,革除此人帅位,以正视听。”

另一名上卿楼昌也说道。

秦国黑冰台驻赵国办事处,为了把赵括换掉,将家底都掏空了,才有今天朝堂上,两位赵国大臣继续建议赵王换走赵括。

赵王心中也十分纠结。

首先,他肯定要继续打下去,最起码要收复空仓岭防线,将战线推进到长平之战开战之前。

这是赵王心中的底线,如果有机会,他甚至还想能不能一路西进,叩关函谷,重现旧日赵武灵王的荣光。

而屡次击败秦军的赵括,从军事角度看,是担任主帅实现赵王目的的不二人选。

但是赵括竟然不想打了,而且对赵王来说,理由十分可笑,竟然是怕再打下去,老百姓受不了。

开什么玩笑!

什么时候,赵国公族,会把这些蝼蚁一样的百姓考虑在内。

赵括这种行为,在赵王眼里,就是不折不扣的居功自傲,自高其功。

难道赵国没有了赵括,就没法打胜仗,没法打败秦国了么。

赵王一脸阴沉,显然十分生气。

他一拍桌子,开口说道:“既然赵括不想继续打下去,那么寡人也不打算勉强他。

只是上党乃是我国西边的重要屏障。

我赵国为了拿下上党,这一百年来无数将士前仆后继,我侄儿赵茹甚至都把性命丢在那里,此时议和,绝无可能。

现在我军新胜,士气旺盛,而且敌军主帅白起身死,副帅郑安平被我军生擒以后投降。

大家议一下,谁来挂帅!”

言辞锋利,语气冰冷。

两次战胜秦军以后,赵王说话,终于有了充足的底气。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现在让赵括继续挂帅,是不可能了。

但是目前的局势,对赵国实在是太有利了,有许多人觉得赵王提出的收复空仓岭这个目标,实在是过于保守。

但是联想到目前赵国糟糕的后勤,这个目标又极为合理。

现在赵军士气如虹,秦军士气低落,此消彼长之下,赵国上下普遍认为此战必胜。

现在过去当元帅,简直就是天赐功劳。

因此在赵括被赵王排除出主帅人选以后,一场争夺直接立刻展开。

无数个人选被抛出来,廉颇、庞煖、乐毅、田单。

甚至还有人推荐刚刚投降的郑安平,理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儿舒祺,经历过长平关战阵,已经成长,而且有了带兵经验,实是此次挂帅不二人选。”

第一个跳出来的竟然是触龙。

真不要脸!

这是朝堂上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包括赵王。

他甚至都不想承认自己和触龙认识。

哪个士兵会听从一个抛弃麾下士兵直接逃跑的主帅的命令呢?

平原君赵胜横了触龙一眼,踏出一步,义正词严:“功必赏,过必罚,这是我赵国军队的铁例。

舒祺有过无功,如果再次为帅,底下将士会怎么看。

马服子好不容易拼下来的大好局面,会立刻被此无能小儿断送。”

触龙听完,愤怒的说道:“赵胜你说谁是无能小儿。”

赵胜毫不畏惧,昂首和触龙对视,高声说道:“我说你儿子,舒祺,阵前逃兵,无能小儿。”

触龙终究对于赵王的叔叔平原君赵胜还是有几分忌惮,对视一会之后,触龙终于垂下了头,无奈的说道:“那平原君认为谁人可以为帅。”

“我认为廉颇将军,刚直不阿,忠勇无双,而且就在前线,可以为帅。

大王,虽然我军现在要采取进攻态势,但是对于我军的后路,仍然需要有人驻守。

我认为赵括虽然要求议和,不能再让他当元帅。

但是他长期在长平那里经营,固若金汤,让他继续驻守后方,不仅可以让他冷静一下,反省自己的错误,也可以保障我军后路通畅。”

还没等赵王思索平原君的话,平阳君赵豹就在旁边阴恻恻的说道:“怎么,平原君的意思是我军此次出战会败,要赵括来保证撤退道路的通畅?”

“臣绝无此意,我军此战必将大胜,我王的威名将传遍华夏大地的每一寸土地。”

平原君赵胜拱手说道:“保障后路的意思不是为了撤退,而是为了保证后勤运输的及时到达。

赵豹虽然是我的兄长,但是平时只会好勇斗狠,对于军事一无所知。

身为国家的封君,这样是不对的。

臣下恳请我王,将他送去宗室学堂那里,回炉改造一番。”

“你!”

赵豹听了大为光火,还没等他说话,赵王就开口了。

“平原君此话说得有道理,但是如果赵括心生不满,暗地投靠敌国,如何是好。”

“臣下愿拿项上人头为赵括担保。”

赵王话音刚落,赵胜、蔺相如、虞信竟然全部往前一步,开口说道。

蔺相如看了一起站出来的两人一眼,心里暗叫不好。

朝中有三位重臣要为赵括说话,这不是要帮赵括,这是要害赵括啊。

该如何是好。


此时的白起,还不知道长平大营营啸的消息。

他只是听说,堡头那里的郑安平全军覆没,情况不明。

不过长平关还在秦军手里,后手也马上就要发动了。

能做的,战术欺骗,战略进攻,白起觉得自己都做了。

他面无表情,目视前方战场。

李云一如既往,在秦军的炮车多次打击到店上壁垒之后,终于亲自带人出来,和秦军死战了。

白起眼睁睁看着士气大振的赵军打退秦军的进攻,却没有任何不悦。

他甚至下令,这波被打退的秦军不需要被斩首,可以戴罪立功,继续进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李云还能挡几次。

李云知道,自己没法再挡几次了。

店上壁垒已经残破不堪,自己的手下也十分疲倦,就快达到生理极限了。

他内心愧疚,自己寻死,却要连累自己身边这些忠勇的将士。

突然,一个赵括门客拿着赵括的亲笔信,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李云身边。

“我家少君有令,让我在李将军第一次出击以后,立刻命令李将军回撤。”

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李云打开信件一看,不由得鼻子一酸,虎目含泪。

李云,我知你性格执着,极其坚韧,让你守店上,我心甚安。

但是店上并不是久守之地,只要秦军用命,店上终会失守。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你弟李牧固然天生将才,洞悉战局。

但你却是我属意今后出兵在外,托付身后的不二人选。

你若亡故,我以后出战,便如芒刺在背,不得安生。

若你依然视我为上将军,即刻退兵,弃守店上。

李云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在赵括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高,竟然是托付后背的人选。

他看向了套在自己右前臂的盾牌,紧咬牙关,终于下令:“撤!”

接下来攻击店上壁垒的秦军早就做好了战死的准备,却没想到没有遇到赵军的任何反抗。

劫后余生。

他们兴奋的在店上壁垒的残垣断壁欢呼,白起嘴上也露出了微笑。

韩王山的李牧看见这个情景,不屑的冷笑一下。

你们以为打完店上壁垒就完了么。

你们以为接下来就是一路坦途,直通故关,路上的粮道任你们切断么。

赵括在故关之战以后,在这条路上,整整修了十个壁垒,每个都比店上坚固。

李牧拿出虎符,赵军部队,迅速调动。

此时的长平关上,守将王陵死死盯着远处的赵军舒祺大营。

关上一共有三万秦国守军,其中两万人已经完成披甲,正在饮水吃饭,完善战前准备。

用这两万人冲击赵国大营,无异于以卵击石。

王陵没有那么愚蠢,不然也不会被白起派来守长平关。

他在等,等待秦王的后手。

其次伐交。

秦赵之间,隔着韩国、魏国,还有烂泥一样的东周。

韩国现在就像是秦国的附庸一样,而魏国,则想着坐收渔翁之利。

说动魏国在这个时候攻打赵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秦国的目的,只是借道。

三万骑兵,从大梁出发,突袭舒祺后方。

说起来可笑,这样做的代价,竟然是由韩国承受的。

秦国将韩国的垣雍,给了魏国。

垣雍此时在韩国手上,它对韩国并不意味着什么,可对于魏国则意义重大。

垣雍是韩魏两国的交通要道,又是水上要塞,此地有济水南汇荧泽,魏国的都城大梁地势比较低,如果在此处掘开荧泽,大水便会直灌大梁。

这本来是韩国拿捏魏国的重要筹码。

但是秦国兵锋之下,韩国却没有拒绝的余地。

秦王说了,如果韩国拒绝,那么六十万秦军直接转向,攻打韩国。

当然,韩国也是存了自己的心思。

现在赵国占了一定优势。

韩国献出垣雍,一是换取秦国继续和赵国作战,二也是将魏国拖下水,三国大战。

自己借机发展,坐收渔利。

三万秦军,星夜集结,日夜行军,从大梁那里,直插野王,绕到了舒祺后面。

带队的司马靳是司马错的孙子。

司马错是秦国有名的将军,威震蜀地。

在白起之前的秦国第一将。

司马靳将门出身,却没有官家弟子那样娇生惯养的习惯。

一步一步从底层军官做起。

每战必定身先士卒,作战英勇。

麾下三万秦军铁骑不亚于赵国最精锐的胡刀骑兵。

舒祺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么一只规模不小战力非凡的秦军骑兵,借着夜色,朝着自己的背后,开始了剧烈的冲刺。

猝不及防,撕心裂肺!

舒祺还在挑灯夜战,对赵括没有全力配合自己攻打长平关的行为进行批判。

就听见自己的后营人声鼎沸,惨叫连天。

他出外一看,只见自己的后营火势滔天,不由得眼前一黑,竟然吓得跌坐地上。

此时长平关的秦军,看见赵营起火,知道秦王后手发动。

王陵亲自带队,手扛将旗,第一个策马冲出。

随后秦军如同下山猛虎,鱼贯而出。

前后夹击之下,舒祺只觉得自己麾下二十多万赵军根本承受不住,大量的赵军还没出营帐就被秦军的弓箭杀死。

“快逃吧。”

舒祺也有门客跟随,开口劝说。

舒祺见此情景,早就吓破了胆,下意识直点头。

于是他竟然就和自己的门客抛下大军,骑马逃走。

远处,有一只赵军本来正在星夜加急行军。

这只赵军大概三万人,主帅性烈如火,正是赶去要接替舒祺帅位的廉颇。

“舒祺不通军务,长平关屡攻不克,我真是心急如焚。”

廉颇一边赶路,一边和副将说道。

他本想日夜兼程,迅速解除兵权,没想到在离赵军军营很远的地方就看见赵军大营起火,十分混乱。

看来是秦军夜袭赵营。

见此情景,廉颇紧锁眉头,顾不上体恤连续一天一夜赶路的士卒,大手一挥。

他这次来接替帅印,还带了一万多精锐的赵军骑兵,在他一声令下,这些骑兵不顾艰辛,立刻摆出了攻击阵型。

只有立刻和袭营的硬碰硬,不管大营里面赵军伤亡,才能止住颓势,避免以为炸营导致更大的伤亡。

至于收拢败兵,只能祈祷此时赵军大营里的统帅以身作则,力挽狂澜了。

正当廉颇的骑兵准备冲锋的时候,廉颇却惊讶的发现,赵军大营里逐渐平静了下来。

尽管面对前后夹攻,可是赵军在经历刚开始的混乱以后,竟然稳定了下来,隐隐约约还有反攻的趋势。

毕竟他们占据了人数优势。

廉颇还以为是舒祺手挽天倾,正在感叹后生可畏,先有赵括,后有舒祺的时候。

副将来报:“有一只我军小队前来投靠,领头的自称赵军主帅舒祺。

要求我军立刻将他护送回邯郸!”

廉颇大惊。

那是谁在赵军大营里面主持大局!


长平关外。

在踏破长平大营后第二天,赵括根本顾不上理会店上壁垒的白起,直接带兵出了故关。

店上的李牧和李云比自己更会守城。

带着赵括将旗骚扰秦军后方的司马越更是骑兵战术大师。

“是赵将军啊。”

对于之前夺走自己帅位的人,廉颇并没有出迎,甚至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虽然,他心里早就对赵括的军事能力十分佩服,不然也不会有之前那次负荆请罪了。

“天幸有廉将军,力挽狂澜,保全了我军的有生力量。”

赵括毫不介意,在营门口主动卸下兵刃,看见廉颇坐在正中,立刻快步上前,面带春风。

对于廉颇,赵括是十分佩服的。

这可是战国四大名将,赵国的国之栋梁。

廉颇万万没想到赵括竟然如此客气,要知道,之前在邯郸城,赵括嘴上可是一百个看不上廉颇,所以后面廉颇的部下才会去赵括家门口叫骂。

还没等廉颇开口,赵括就鞠躬行礼,真心实意的说道:“亲自带领大军,每日担心粮草够不够,士兵会不会厌战,敌军会不会偷袭,巡逻军士有没有偷懒,水源有没有人投毒,等等等等,夜不能寐,终于明白昔日廉将军之不易。”

说完赵括往前一步,再次执晚辈礼向廉颇鞠躬。

这让好面子的廉颇颇为受用,乐开了花。

他本来就对赵括立下的战功极为佩服,这下更是直接将赵括引为知己。

之前所有的不快烟消云散。

廉颇旁边的司马尚看见赵括本人,十分激动,这可是他的偶像。

不单单是他,赵括是全赵国军人的偶像!

赵括弱冠之年,独当一面,以少胜多,已经两次击败军神白起,威震四方。

赵括本来是不认识司马尚的。

廉颇介绍以后,赵括一把拉住了司马尚,心里甚至还有些后怕:“司马将军真是旷世奇才,竟然能在敌军夜袭后整顿军队,保持军阵齐整。

若是昨日秦军长平那里有司马尚这样的人领军,今天你就见不到我了。”

得到赵括的认可,司马尚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十分激动半天才说出来:“能被马服子夸奖,是我司马尚这辈子最大的荣幸。

我之前经常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马服子麾下,今日得见马服子,三生有幸。”

廉颇心里对司马尚十分欣赏,他明白赵国朝局的险恶,知道虽然司马尚立下大功,但是由于凸显了舒祺的无能,而且手段对袍泽过于残酷,下场可能不好。

廉颇有心帮司马尚一把,于是开口说道:“可惜司马尚这样的年轻大才,以后可能没法带兵了。”

“为何!”

赵括心里十分诧异,司马尚这可是立下了大功啊,虽然跟自己还是没得比,但是也差不了多少了。

“哎。”

廉颇长叹一声,拍了拍司马尚的肩膀,说道:“他昨晚终究是无王命擅持虎符,而且许多士兵因为他的命令没法进营,在外面被秦军杀死,或者冻死。

舒祺是个无能的,但他的父亲触龙却是个狡猾人。

我估计他会鼓动那些没法进营死在外面的将士家属上书赵王,让大家将此次被偷袭的责任都归于司马尚。”

“岂有此理!”

赵括大喝。

他本来听说司马尚昨晚的表现以后,就存了招揽的心思,但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没好意思开口。

何况司马尚现在又归属于廉颇节制。

但是既然肥肉送到嘴边,不吃就不是穿越者了。

他心里明白,慈不掌兵是为将者必备的素质,但是作为穿越者,赵括认为自己无法眼睁睁的看着麾下在营门外求饶,自己仍然紧闭营门。

也做不到一并射杀和敌军混在一起即将冲击自己大营的袍泽。

他打的是抱团兄弟仗。

所以他需要司马尚,需要这样一个冷静、冷血、冷酷的天生将种在身边,弥补自己的短板。

电光火石之间!

赵括一把将司马尚拉到自己身后,朝着廉颇笑着说道:“我听说昨天秦军侥幸,借着舒祺无能烧了我军辎重,粮草缺乏。

我这就让人送一些来应急。

司马尚就作为督运粮草的监粮官。

如何?”

“甚好。”

廉颇抚掌大笑。

这个监粮官,他打算留在赵括那里了。

赵括一直在打胜仗,庇护一个司马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像自己,想要带兵打仗,还要掏出家财,贿赂一个靠男色侍奉大王的建信君。

长平关外的赵军因为辎重被烧,军心已经有点不稳,极其担心是否会断粮。

赵括尽管让人送粮草过来,但是远水解不了近火。

何况赵括自己也不富裕,积累的粮草只够自己再吃三四个月了。

但是赵括一声令下,故关的赵军只给自己留了一天粮草,剩下的全送过来了。

“多谢马服子,不然我军今天就要饿肚子了。”

廉颇感激不尽。

“廉将军客气了。

只是粮草终究还是巨大问题,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场战事,估计还要持续很久,长久下去,不是办法。”

赵括看着远处的长平关,同样眉头紧锁。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廉颇反复品味着赵括说的这句话,不住点头:“马服子果然名将之后,说的真是真知灼见。

打不下长平关的话,我后方往这里运输粮食也极为不顺。

何况之前突袭我军的那股秦军,竟然是从魏国借道而来。

长平这里,后方也不稳啊。”

“战事拖得越久,越容易生变。

魏韩二国看来都要给暴秦做狗了。”

司马尚也说道。

他和廉颇一样,是纯粹的武将,军事能力爆表,但是政治能力相对一般,廉颇也是经过了朝堂反复毒打以后才有所长进。

他们不会想到,赵军如果真的打败了秦军,那么就立刻会面对其他五国的围攻。

赵括作为主帅,现在也是一心想打胜仗。

三人相约,一同视察前线。

长平关面向赵国的这面,路途本来十分平坦。

但是秦军近期在路上构建了多处防御工事。

这让赵军的进攻难度,有所增加。

“给我五天时间,我必定拿下此关!”

廉颇霸气的说道。

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如果不是赵军新败,士气低落,需要休整,廉颇甚至敢说三天内拿下长平关。

但是赵括,却笑着说:“区区长平关,哪里还需要廉将军亲自出手。

长平关是在我手上丢的,当然要由我亲手拿回来。

廉将军请为我掠阵,我想向廉将军借用司马尚将军的本部。

后天上午,我请廉将军到长平关上饮酒!”

一个司马尚不够,赵括还想把司马尚的麾下也拉进自己口袋里。

白起不是把辎重分散到每个士兵那里去了嘛。

长平大营那里,存货可是不少。

多养五个司马尚,也够。


长平城大营。

“报!

我军前线辎重营被赵军进攻。

但是赵军进度实在太快,我军伏兵来不及进行援护。

赵军已经攻进辎重营。”

“迅速向武安君汇报,传我将令,将后方大营精锐调到前方,务必不能让赵军逃脱。”

司马梗命令到。

“报!

赵军开始燃烧我军辎重。”

“太好了。”

司马梗甚至可以想象到赵军看见自己烧的东西是石头的时候,那副失望的模样和低落的士气。

这些突袭的赵军,死定了。

他打算一个活口都不要,全部杀了。

“报,赵军燃烧辎重的时候竟然就地构建阵地,他们好像不打算回去了。”

“什么?”

司马梗很诧异,难道赵军很早就知道秦军前线那处辎重地是假的?

此时的信使传来了白起最新的指示:“报,武安君令,赵军此举极有可能是声东击西。

他们的目的。

是秦军大营中央另一处辎重营。

我军立刻分为两部,一部围歼前线赵军,务必要奋力作战,让赵军以为此处就是我军埋伏所在。

另一部在中央辎重营埋伏,等候赵军骑兵袭击。

在埋伏成功以后不要赶尽杀绝,驱赶赵军逃回韩王山。

我军尾随,务必拖住韩王山赵军,寻机攻下韩王山。

武安君将亲率大军渡河,强攻店上,让赵军首尾难顾。

长平之战结束之际,就在今日!”

“司马梗必不辱命!”

秦军迅速的行动了起来。

前线辎重营里,赵军依靠之前秦军的防御工事,开始了艰苦的防御。

王容已经抬着棺材进来。

他的棺材就放在营地里最高处,谁都看得到。

秦军从来没有想象到,除了李云之外,竟然还有一股赵军,能这么拼命。

而且这股赵军明显更有经验,作战更加老道。

他们并不会随意发射弓弩,而是等到秦军到达射程之后才进行射击。

除了硬碰硬之外,这股赵军还会在防御的时候朝着秦军薄弱的地方发起反冲锋。

那些用于伪装辎重的石头在这时候成了最好的投掷性防御武器,扔了出去。

当秦军完成合围的时候,这些赵军一点都没有慌乱的样子,仿佛很早就预料到自己会被包围。

甚至士气更加旺盛。

赵军的甲本来就是红色的,但是一番苦战下来,这股红色更加鲜艳。

而韩王山上,赵军布下的后手,从故关换防后赶来的缚豹,带着两万赵军,冲了下来。

领头的正是故关之战那些血勇赵军。

他们竟然有的穿着被涂成红色的铁鹰锐士甲,高喊着马服子,宛如水银泻地一般,冲入了秦军的合围当中。

“报,大约四千赵军骑兵从韩王山下山以后,未进入战场,不知去向。”

“报。

赵军攻势凶猛,我军合围竟然被打破。

只是赵军毫无撤退迹象,竟然还在和我军死磕。”

“报,长平关前,赵军分为四波,轮番攻击,但是均被我军击退。”

白起在帅帐内,看着这些军报,细细思索。

赵军今天爆发出来的战斗力非常可怕,已经不亚于秦军。

而且施展出的后手,两万大军,确实出人意料。

这样的攻势,让秦军必须花费很多兵力才能再次完成对前线辎重营的合围。

那波骑兵显而易见是朝着秦军中央大营的辎重营那里去的。

如果攻打长平关的赵军再强一点,秦军是没法分心去埋伏中央辎重营的。

但是战争没有如果。

亲自指挥埋伏的司马梗无比敬佩自己的元帅白起,神机妙算,诱敌深入。

赵军肯定不会想到这次两处辎重营,都是假的,都有伏兵。

成为白起的敌人,真是一个军人一辈子最大的噩梦。

秦军的主力已经开始渡河,攻打店上。

长平关的压力实在太小,攻城的赵军一板一眼,按部就班,但是全都在守将王陵的掌握之中。

长平大营所有的秦军都被调动起来,分为两部,和赵军作战。

除了那两万新兵。

白起特地下令不要让新兵参战,这些人没见过血,也许可以打扫收割战场,但是如果和今天这样疯狂的赵军对上,估计会直接崩溃。

新兵要用俘虏的血来喂,才会成长,这是老秦军不成文的规矩。

战场上的硝烟一直到晚上还在持续。

摇曳的火光照亮了整个黑夜,散落的火星伴随着生命的逝去。

在赵括带人落崖的时候,战场之外,红色的骑兵甲反射着银色的长戈,四千赵骑在不断游走。

他们有好几次好像发现了秦军中央大营那里十分空虚,想要进去,但是在大营不远处又绕了一个圈以后。

转向离去。

司马梗亲自带人埋伏,心急如焚。

这只骑兵应该就是跟着赵括阵斩王龁以后名震天下的赵国胡刀轻骑了。

带队裨将果然经验丰富,一直在试探秦军的反应,试探这里到底是不是埋伏。

司马梗心想。

而让他赞不绝口的裨将苏射,此时面沉似铁。

等待许久的火光,一直都没有出现,这让他十分烦躁。

他的使命,确实是突袭中央辎重营。

但是他带的,都不是他的老手下。

李牧将所有赵军骑兵,包括传令的运输的那些,都集中了起来,凑出了四千,算是骑马军士,交给了苏射。

苏射的使命,是尽量拖住这里的秦军伏兵,给赵括撤退争取时间,避免赵括在按原计划烧毁秦军辎重以后,被秦军围攻。

他早就知道这里全是伏兵。

但他并不是惧怕伏兵,而是许久看不见西阳那里出现火光,担心赵括的安危。

火光一起,他就要冲击秦军中央辎重营,不管自己的生死。

夜幕降临。

人马俱乏,秦军在大营里,可以烤火休息,赵军的骑兵在外面,身体寒冷。

苏射内心更冷。

直到,堡头那里,突然烧起了大火,连绵数里,整个长平都可以看到。

不知道是不是少君临时改了突袭的地方。

苏射没有任何犹豫。

四千赵军骑马军士,夜间再次急行军,直扑秦军中央辎重营。

就让我,用我的生命,为您增加一丝生还的机会。

苏射策马向前,仿佛回到了当日故关,他仿佛看见那个身穿将甲,单手提枪突刺的人影。

“杀!”

赵军骑兵举着火把,点亮了整个夜空。

“杀!”

秦军伏兵从四面八方出现,向看见血腥的鲨鱼一样扑了出来。

“杀!”

另一股趁着夜色冒险下山的赵军骑兵,在犹豫片刻之后,立即转身扑向了堡头。

“杀!”

一个身穿将甲的人影,一如既往,带着自己忠勇的手下杀向了秦军。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