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寡人才九岁,太后怎不垂帘听政?潘玉宁辰结局+番外

寡人才九岁,太后怎不垂帘听政?潘玉宁辰结局+番外

没心态的大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可你这么做不仅报不了仇,还只会害了你自己,以如今太后的势力,就算是宁安侯也不得不避让!”周素若愣了愣,她当然知道机会渺茫,但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复仇方式!宁辰又叹了口气,坚定地说道:“这一年来朕也如重活一世,如今,朕和你一样,唯一的目标就是复仇,无论是潘玉,还是太后,朕一个都不会放过!”周素若冷哼一声,不屑地看向宁辰:“就凭你?”“笑话!”“你少在我面前装!”“你忘了你那首贺寿诗了吗?”“如今可是传遍了整个京都,天下谁人不知你是个孝子!”闻言,宁辰皱了皱眉,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表姐一定对自己有着极深的误会。他深深地看向周素若,真诚地说道:“表姐,你误会朕了!”“你知道吗,朕经常会梦到外公在我面前被五马分尸的画面!”“可朕真的没有办法...

主角:潘玉宁辰   更新:2025-04-21 15: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潘玉宁辰的现代都市小说《寡人才九岁,太后怎不垂帘听政?潘玉宁辰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没心态的大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可你这么做不仅报不了仇,还只会害了你自己,以如今太后的势力,就算是宁安侯也不得不避让!”周素若愣了愣,她当然知道机会渺茫,但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复仇方式!宁辰又叹了口气,坚定地说道:“这一年来朕也如重活一世,如今,朕和你一样,唯一的目标就是复仇,无论是潘玉,还是太后,朕一个都不会放过!”周素若冷哼一声,不屑地看向宁辰:“就凭你?”“笑话!”“你少在我面前装!”“你忘了你那首贺寿诗了吗?”“如今可是传遍了整个京都,天下谁人不知你是个孝子!”闻言,宁辰皱了皱眉,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表姐一定对自己有着极深的误会。他深深地看向周素若,真诚地说道:“表姐,你误会朕了!”“你知道吗,朕经常会梦到外公在我面前被五马分尸的画面!”“可朕真的没有办法...

《寡人才九岁,太后怎不垂帘听政?潘玉宁辰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可你这么做不仅报不了仇,还只会害了你自己,以如今太后的势力,就算是宁安侯也不得不避让!”

周素若愣了愣,她当然知道机会渺茫,但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复仇方式!

宁辰又叹了口气,坚定地说道:

“这一年来朕也如重活一世,如今,朕和你一样,唯一的目标就是复仇,无论是潘玉,还是太后,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周素若冷哼一声,不屑地看向宁辰:“就凭你?”

“笑话!”

“你少在我面前装!”

“你忘了你那首贺寿诗了吗?”

“如今可是传遍了整个京都,天下谁人不知你是个孝子!”

闻言,宁辰皱了皱眉,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表姐一定对自己有着极深的误会。

他深深地看向周素若,真诚地说道:“表姐,你误会朕了!”

“你知道吗,朕经常会梦到外公在我面前被五马分尸的画面!”

“可朕真的没有办法,朕只是个九岁傀儡,无兵无权,能做的只能蛰伏静待时机!”

“但朕从未忘记外公的仇……”

宁辰将隐藏在心中的真心话与这段时间的遭遇全都倾诉了出来。

他虽然不是原主,但深深烙印在原主记忆里的那个血腥画面,却一直让他无法释怀!

听完宁辰的描述,周素若愣在了原地。

良久,她长叹一口气,

也不知是想起了一家人惨死的画面,还是被宁辰这番话打动。

压抑了一整年的泪水,终于再次滚落了下来。

心中对宁辰的怨气也终于消散了。

当初听闻宁辰为太后办寿辰,甚至写诗贺寿,她便认定宁辰是个狼心狗肺、认贼为母的畜牲!

而在宁辰破坏她的计划,还要单独让她献曲的时候,她甚至已经动了杀念!

但好在,这一番交谈下来,她明白了宁辰凄惨状况,更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事实证明,即使爷爷失败了,即使连累了整个周家,但宁辰并没有如传闻那般昏庸。

相反,这年九岁的傀儡小皇帝,一直隐忍着,一直想着替他们报仇!

她缓缓走到宁辰身边,伸出手摸了摸这个小表弟的脑袋,终于向宁辰敞开了心扉:

“辰儿,你无需自责,这不是你的错!”

“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太后那老妖婆还有潘玉!”

“只是你还太小了,能活着就不错了,报仇的事,你做不了……”

宁辰却再次打断道:“谁说朕做不了!”

宁辰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地说了出来。

在他看来,表姐是他在这个世上最值得相信的人!

听完宁辰的描述,周素若竟直接僵在了原地!

她难以置信地看向宁辰,完全不敢相信一个九岁的小孩,是怎么做到如此缜密的计划!

这、这还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宁辰吗?

片刻后,她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要公开亮明身份,这岂不给太后等人把柄吗?”

宁辰笑了笑,眼里充满了自信:“朕就是要给他们把柄,不然如何凸显朕的昏庸,如何彰显太后的圣明?”

“朕不这么做,又如何麻痹他们!”

闻言,周素若恍然大悟,她痴痴地看向宁辰,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有这样的一个表弟,或、或许大仇真能得报……

见周素若愣在原地,宁辰正色道:“表姐,相信朕,要不了多久,朕便会让那潘玉付出代价!”

“至于太后,那一天也不会很远!”

“可是表姐,朕需要你的帮助……”

夜色渐深。

宁辰醉醺醺地离开了丽春院。


“辰儿知道!”

偏殿内,宁辰直勾勾地看向孔老夫子,“所以,辰儿需要老夫子您的帮助!”

从老夫子的目光中,他知道,自己方才的一番话肯定已经说进了老夫子内心。

所以,他必须趁热打铁,彻底将老夫子收为己用。

孔老夫子也将是他实现第二步计划的最大助力!

孔老夫子捋了捋呼吸,若有所思地幽幽道:“老朽再最后问一句,陛下为何确定,老朽一定会助你?”

宁辰突然笑了出来,满脸轻松地说道:“从始至终,朕都不确定!”

“但结果证明,朕赌对了,不是吗?”

赌?

孔老夫子不由地一怔!

没错,这九岁稚子可不就是在赌吗?

他在赌自己会不会助他,更是在赌他自己的那条命!

可他为何能如此风轻云淡地说出这句话?

这真的只是个九岁稚子吗?

如果说之前的一切谋划,都说明这小皇帝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少年!

可此时小皇帝表现出来的这种风轻云淡、举重若轻的态度,就算是个天才少年,也绝不可能做到!

他毕竟只是个九岁的孩童!

若非惯见生死,若非大风大浪,只怕任何人都做不到如此风轻云淡、少年老成!

不由地,他内心竟产生一个颠覆他认知的念头:莫非这小皇帝真的是天命之子?

不错,一定如此!

一定是这三年的惨痛经历,让这天命之子彻底觉醒……

正想着,宁辰又突然正色道:“老夫子,正如您所说,朕选择的这条路荆棘丛生,危险密布,稍有不慎定将万劫不复!”

“如此,您还愿意像这次一样,一直助朕吗?”

老夫子不由地再次一怔!

是啊,他这个九岁稚子,纵使天资卓绝,纵使少年老成,纵使天命之子,但如今,他还只是一个无兵无权的傀儡!

助他,就意味着把自己这条命也搭上去了!

不仅如此,万一有失,自己的一世英名,满身功绩,也定将毁于一旦……

宁辰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祈求的行为,只是静静地等待着老夫子给出答案。

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把能争取老夫子的所有手段都用了。

面对这样一位智者,接下来自己再多说任何一句话,多做任何一个举动都是多余!

良久,老夫子依旧呆在原地,微微张嘴,却还是没有给出答案。

宁辰内心暗暗失落,难道自己这番话并没有打动老夫子?

也罢,毕竟自己现在实在太弱了,即使老夫子不肯将一世英名绑在自己这个傀儡身上,也正常!

正想着,老夫子突然开口道:“陛下,老臣还有一问,希望陛下能如实回答!”

宁辰道:“一定!”

老夫子满脸严肃道:“如老朽所料不错,今日这出戏只是陛下的第一步,敢问陛下第二步将会如何做?”

宁辰微微皱眉,他瞬间明白了过来。

对于这个问题,老夫子本人一定有他自己的答案。

他这么问,只是在做最后一次确认,确认自己在接下来是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确认自己是否值得他帮助!

换句话说,接下来自己的答案将会直接决定孔老夫子会不会被自己收为己用!

想清楚这些,宁辰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在房间里找来了两支毛笔。

将其中一支递给老夫子:“老夫子,不如我们一起将答案写在手上吧,且看看咱爷孙俩会不会再默契一次……”


果然有人站出来!

宁辰那张乖巧精致的脸看似茫然,但内心却甚是欣喜,他要好好记住这几个人的脸,将来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可用之人。

但前提是,自己今天绝不能被废!

否则自己必死无疑,更遑论其他!

他悄悄抬眼看向珠帘后的太后,虽然视线并不清晰,但他能感觉太后的身子已经气得浑身发抖,一副不知如何开口的样子。

这足以证明,自己这招以退为进起到作用了。

她不是既要当表字又要立牌坊吗?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看她到底是准还是不准……

然而,就在众人都在不知所措地等待太后发话之际。

宰相眯着眼,捋了捋白须,上前一步,看向那几名跪地为宁辰求情的官员,冷冷道:“不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这一年来我们已经给了他那么多机会,结果呢?”

此言一出,不少人当即义愤填膺地站了出来:

“不错,短短一年的时间,一千一百七十二件罪状,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我们还要给他多少次机会?大宁王朝还能给他多少次机会?天下苍生又能给他多少次机会?”

“正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事实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明君,将来也一定会是个祸国殃民的昏君、暴君!”

“尔等如此维护他,只能将我大宁带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请太后立即废帝,另立明君!”

见状,一众以宰相为首的大臣纷纷附和,局面瞬间变成了一边倒,太后紧蹙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目光中更是流露着得意之情。

这一切宁辰都尽收眼底。

好一个祸国殃民,好一个万劫不复!

你们这是一点机会不给我啊!

他回头扫视了眼众人,记住那几个竭力为自己求情的官员的同时,他也要牢牢记住了宰相为首的那一批人。

他缓缓起身,转身看向嘈杂的众人,大声喊道:“够了,别吵了!”

宁辰九岁的嗓音虽然稚嫩,但依旧传遍了整个朝堂,众人也纷纷安静了下来。

他们并不是被只有九岁的宁辰震慑到了,只是好奇,这往日在朝堂上大气不敢喘的废物小皇帝,今日竟能接二连三地做出让他们感到震惊的举动。

于是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生死存亡之际,容不得半点疏忽!

宁辰扫视一眼众人,暗中再次掐着自己的大腿,声泪俱下:“你们就如此着急逼朕退位吗?”

“我大宁以孝治天下,朕以前纵有千错万错,但对母后总还是毕恭毕敬的!”

“朕只是想以皇帝的身份最后一次给母后献上贺礼,尽儿子的一份孝心,这个要求很过分吗?”

“你们若连这个要求都不同意,岂非是让母后背上不近人情,不念亲情的骂名?”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爆发嘈杂的议论声,众人竟又一次不知所措。

大宁以孝治天下,小皇帝这要求的确无可厚非!

然而,宰相再次上前一步,依旧面无表情,连语气都没有半点波澜:“陛下不必给臣等扣如此帽子,正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只要为了大宁好,为了苍生好,我等宁受千古骂名!”

随即不少人纷纷喊道:“不错,只要为了大宁好,为了苍生好,我等宁受千古骂名!”

“请太后废帝,另立明君!”

宁辰皱了皱眉,果然是老狐狸!

但今日,你们休想将朕从这皇位上赶下来!

宁辰看了眼旁边的柱子,用胖乎乎的小手指着柱子,俨然是一个因为赌气而不顾后果的孩子:

“好,很好,既然你们罔顾我大宁以孝治天下的宗指,既然你们连让朕最后一次尽孝心的机会都不给,那朕现在就撞死在这个柱子上!”

“朕倒要看看,你们能不能背得起朝堂之上逼死天子的骂名!”

宁辰说罢,再次回头,瞪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太后,痛哭流涕:“母后,皇儿不孝,先走一步……”

说罢,便全力冲向柱子!

古有少帝曹髦宁战死不苟活,让司马之心路人皆知,更是将其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堪称千古阳谋!

今日,他倒要看看,这群沽名钓誉、心怀叵测的家伙,究竟如何应对如此阳谋!

果不其然!

就在宁辰即将要撞到柱子上时,禁卫军统帅潘玉得了太后命令,第一时间冲了过去,一把抱起了年仅九岁的宁辰。

太后叹了口气,幽幽道,“本宫乏了,退朝吧,废帝一事就按辰儿说的,待本宫寿辰过后,便让他下罪己诏,主动退位!”

太后缓缓起身,神情复杂地走到宁辰面前,沉声道:“辰儿,你若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朝堂上如此胡闹,本宫定不饶你!”

宁辰吸了吸鼻子,连忙擦干眼泪,跪倒在地,乖巧地说道:“是,多谢母后成全!”

然而,当太后转身离去后,没人注意到,满脸稚嫩的宁辰,脸上却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笑意。

回凤仪殿的路上。

禁卫军统帅潘玉忍不住问道:“娘娘,你为何要让小人拦他啊,让他死了不更好吗?”

太后皱了皱眉,道:“你懂什么,这小畜生今日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

潘玉皱起了眉头:“变了一个人?不至于吧,总不过是小孩子脾气,哭哭闹闹……”

太后一拂衣袖,瞪了眼潘玉,怒道:“蠢货,你懂什么,他今日先是以退为进,三言两语便引得大臣替他求情,破坏了本宫精心谋划的废帝计划!”

“最可恶的是,他竟然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以死相逼,如果本宫真让他死在大殿上,那本宫定会受尽千古骂名,到时天下藩王定会以此为柄,引起骚乱,甚至举兵造反都有可能!”

“所以,本宫不得不答应他,这就是个无解的阳谋!”

潘玉疑惑道:“他一个九岁的小废物,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难道有人暗中指点?”

“如果真是这样,那废帝另立的事……”

太后突然伸出手指挑了挑潘玉的下巴,冷笑一声道:“如今整个皇宫都在本宫的掌控中,如果真有人暗中助他,本宫岂能不知?”

“他一个九岁稚子,绞尽脑汁也无非是想多赖在龙椅上几日罢了,还能掀起多大波澜?”

太后说着,目光透出一股坚定:“放心吧,这把龙椅已经有了它真正的主人,宁辰那个小废物他不配坐上去!”

“等本宫寿辰一过,便让他彻底消失!”

……

另一边。

宁辰回到养心殿后便让人找来上好木材和雕刻工具,一直把自己关在养心殿内,直到夜色渐深。

“天总算是黑了,今晚的月是真黑啊……”

宁辰伸了伸懒腰,坐在养心殿门槛上,双手托着那小脑袋,童稚的脸上写满了疲倦。

任谁看过去,他都只是个正在发呆的小屁孩。

但没人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今日早朝虽是赢了一小局,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时间,可如果不能彻底摆脱太后的控制,自己也必将被废,以太后的毒辣手段,自己定然活不成!

可现在的自己毕竟年仅九岁,要人没人,要权没权,这盘的确不好翻啊!

想到此,宁辰叹了口气,但很快目光又变得无比坚定!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

一个人就一个人,上一世那么多危险都走过来了,这一世又有何惧?

此时,一个年轻太监抱着衣服走了过来。

宁辰回头看去,正是原主的贴身太监小安子。

因小安子是个哑巴,又不识字,只会闷头做事,所以被太后派来伺候原主。

说是伺候,但宁辰明白,此人无非就是太后众多耳目之一!

宁辰没好气地摆摆手:“不用了,退下……”

却见小安子突然跪了下来,神情凝重地看向宁辰:

“陛下,奴才已经打点好一切,您快些换上衣服,奴才掩护您逃出皇宫……”

宁辰猛地一怔,竟直接站了起来,童稚的小脸上写满了震惊,甚至连眼睛都瞪圆了!

“你、你竟然会说话……”


偌大的金銮大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年仅九岁的傀儡皇帝宁辰身上。

昨日他的表现已经令所有人感到震惊,难道他今日又会有什么惊人之举?

而范大有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期待。

太后沉声道:“皇儿有何话要说?莫非是要替范大有求情?”

宁辰摇了摇头,无比乖巧地看向珠帘后的太后:

“非也,儿臣并非是要替范大有求情!”

“范大有身为左都御史,本就身肩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之责!”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他未能查清事情原委便诬告当朝大员,此等行径自当受到严惩!”

闻言,堂下众人议论纷纷。

瘫坐在地的范大有惭愧地低下了头。

赵思文脸上闪过一丝得意,轻蔑地看了范大有一眼,心下暗道:怎么,以为你昨天帮小皇帝求情了,今天他就会帮你?笑话……

只有宰相宋国忠,依旧面无表情、古井无波!

宁辰继续说道:“罚自当是要罚,但儿臣觉得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赈灾、安抚流民。”

“如今国库空虚,灾民又大批量涌入京都,就连户部都束手无策,宰相大人更是只能将奏折暂时搁置与中书省。”

“儿臣的意思是,不如将这个难题交给范大有,让其戴罪立功,也算是母后您给他的一次机会,以彰显母后之宽宏大量!”

“如果他能解决好赈灾一事,便功过相抵,官复原职,若不能处理好,再数罪并罚,母后觉得如何?”

哗!

话音刚落,朝堂众人瞬间炸开了锅,无论是对范大有落井下石还是心怀同情之人,此刻都有些目瞪口呆。

这小皇帝到底是要干什么?

看上去是在替范大有求情,可仔细一听,完全不是嘛!

赈灾一事连户部和宰相都暂时没想到妥善处理的办法,再加上太后马上要过寿,这个时候让一个毫无实操经验的御史言官去赈灾?

这不是变向要了范大有的人头吗?

此时,就连范大有本人也不由地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看向台上那个九岁的小皇帝。

太后微微迟疑:“这……”

赵思文连忙站了出来:“娘娘,微臣赞同陛下的提议,由范大有戴罪立功,赈济灾民!”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不少人纷纷附和,宰相宋国忠却依旧半眯着眼,不动声色。

太后想了想,看了眼宰相,随即道:“既然如此,那便按照皇儿的意思,着范大有戴罪立功,负责安抚流民赈灾一事!”

“另,户部尚书听旨,从本宫寿辰预算中拨出二十万两,用于流民安置!”

“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离开金銮殿后,宁辰很快便追上了太后的凤辇。

“母后!”宁辰喘着粗气,乖巧地喊道。

“皇儿还有何事?”太后皱了皱眉。

“母后,皇儿这几年辜负了您的培养,整日不务正业,如今幡然醒悟,想趁这次赈灾的机会,与范大有一同深入民间,为这次赈灾尽些力,望母后恩准!”

“胡闹,哪有天子下民间亲自赈灾的,更何况你如今只有九岁!”

“母后,儿臣只是想尽些力,也好监督范大有,母后寿辰将至,本应普天同庆,如果到时候还有流民涌入京都,只怕有碍观瞻,更影响母后声誉!”

“你去监督?”

太后若有所思,但很快她便像是想清楚了什么,笑了笑,道:“也罢,既然皇儿一片苦心,母后自当应允!”

“多谢母后成全!”

看着宁辰蹦蹦跳跳离去的背影,禁卫军统帅潘玉忍不住轻声问道:“娘娘,恕小人多嘴,您为何又答应了这小废物的请求啊?”

太后得意一笑:“你难道还看不出来吗?这小废物确实与往日判若两人。”

潘玉点头:“的确,往日在朝堂之上,他都不敢开口,原以为昨日是他过于害怕,所以才那番胡闹,可今日他却主动提出让范大有将功赎罪,甚至还追上来请求要亲自监督,想必是想收买人心!”

说到此,潘玉又疑惑道:“可问题是这小废物竟然让范大有这个百无一用的言官去赈灾,这不是间接坑害范大有吗?”

正说着,太后突然冷笑一声打断:“缘木求鱼!”

“原以为他长本事了,却终究是个不成气候的稚子罢了!”

“本宫正好随他意,做个顺水人情,免得有人再说本宫对小皇帝刻薄,到时候事情办砸了,他退位岂不更名正言顺,若是引起民愤,说不定都不用等本宫寿辰!”

闻言,潘玉恍然大悟:“高、实在是高,难怪娘娘您还从寿辰预算中拨二十万银两给范大有。”

“不如我们直接趁他在民间监督范大有的时候……”

说到此,潘玉用手在脖子前比划了一下,继续轻声道,“您放心,小人保证不会有人发现!”

太后狠狠瞪了一眼:“蠢货,本宫既已答应寿辰过后让他主动退位,如果期间他有任何闪失,你觉得天下人会怎么想?那些各怀鬼胎的藩王又会怎么想?”

“记住,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退地更名正言顺,更大义所在!”

晚上,养心殿内。

小安子瞪大了眼睛看向宁辰:“什么,陛下,你让范大有去赈灾,还要亲自监督,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万一范大有办事不力,他们定会在您的罪状上在多加一条……”

宁辰满不在乎地笑道:“你都说了,无非是在朕的退位罪己诏上多加一条罪状罢了。”

“可你想想,如果朕让范大有把这件事办好了呢?”

小安子摇头:“不可能,且不说太后拨的那二十万两经过层层官员之手能有多少进入灾民手中,仅凭范大有这个毫无赈灾经验的一介御史言官,就算银两充足,也很难把事情办好,更何况他已经得罪了户部尚书……”

正说着,却发现宁辰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充满了自信的光芒。

他愣了愣,又疑惑道:“陛下真有信心?”

“如果能把这件事办成,那以范大有为代表的一众御史言官说不定都会站在您这边……”

宁辰点点头:“不错,朕要的便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御史最擅长的就是死谏,得到他们的支持,太后想要废朕,至少也得再掂量掂量!”

“更何况这范大有还是当今文坛领袖,有了他的支持,朕无疑是得到了天下文人仕子的支持!”

小安子点点头,但还是担忧道:“难,实在太难了,赈灾难,想得到范大有那老腐儒的支持更难……”

宁辰笑了笑,转而说道:“其实朕要外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小安子一愣,正要问何事,殿外突然响起了一道声音:“安公公,你在吗,太后叫你呢……”

小安子皱了皱眉,连忙闭嘴。

宁辰眉头一挑,轻声笑道:“果然来了,接下来看你表演咯,小安子!”

小安子心领神会,离开养心殿后便直接来到了凤仪殿。

“平身吧!”

“小安子,皇儿这两天都在做些什么?”

太后向跪在地上的小安子招了招手,随口问道。

小安子当即起身比划,一旁的麽麽翻译道:“陛下这两天一直在为您准备贺礼,除了上朝,都没有离开过养心殿!”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最近可有别人接近过他?”

小安子再次比划,麽麽同步翻译:“没有!”

太后又道:“可有何异常?”

“没有,不过前日晚上陛下突然半夜惊醒,浑身冷汗,后来睡着了还一直说不要杀他,不要废他,他会好好听话的。”

“昨日上朝回来后,陛下更像是换了一个人,他还和奴才说,这次寿礼一定会给您一个大大的惊喜,希望您能喜欢,别废了他,他不想被废!”

太后甚是满意:“很好,继续监视,他这次外出,你就跟着伺候吧,记住,一定要寸步不离!”

“对了,往后两日一报,知道吗?”

小安子点头,行礼后恭恭敬敬地退出了凤仪殿。

待小安子离去,麽麽道:“娘娘,小太监两日一换,昨晚值夜的小太监也说小皇帝晚上说了这样的梦话,看来这小皇帝是真的被吓到了,莫非正因如此他才突然开窍,像变了个人?”

太后冷笑一声:“开窍?吓傻了才是!”


所谓的惊醒,所谓的梦话当然是宁辰安排好的。

为的就是让太后接受自己的变化。

宁辰很清楚,自己的变化是隐瞒不住的,但在太后寿辰之前又必须让她对自己麻痹大意。

否则,太后真有可能会提前对自己下手。

所以他必须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太后接受他的变化的同时依旧对他麻痹大意。

他让范大有负责赈灾的目的也是如此。

他知道,自己想收买人心的想法肯定逃不过太后等人眼睛。

但偏偏自己却用了一个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坑害范大有的愚蠢方式。

因为所有人都不认为老腐儒范大有能处理好这次赈灾。

这便足以让太后等人认为自己只是个愚蠢的小屁孩,不值得警惕。

事实证明他这一步走得很对,最起码太后顺利让他出宫了。

所以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在所有人都等着看自己笑话的情况下,帮助范大有顺利处理好赈灾一事,得到范大有的支持!

一大早,宁辰便带着小安子,在几名御前侍卫的保护下乔装离开了皇宫。

马车穿过繁华的京城街道,刚一出京城城门,眼前的场景却不禁让宁辰皱眉。

灰色的城墙旁,简陋的施粥棚前排着一眼看不到头的难民队伍,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嶙峋。

而不远处,一些士兵正在搬运病死、饿死的难民尸体,尸体散发的恶臭丝毫不影响灾民们对白粥的渴望。

另一边有人正在搭棚子,也有郎中正在给一些病人看病。

宁辰径直来到粥棚,却见白粥浓稠,热气腾腾。

不得不说,范大有的确是个好官!

但宁辰却皱了皱眉:“你们范大人呢?”

负责施粥的人忙的腰酸背疼,实在懒得搭理一个九岁的小屁孩,只扔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小安子见状,亮出腰牌,那人看见腰牌竟直接跪倒在地:“小、小人也不知道,范大人带着我等从昨天一直忙到现在,半个时辰前还在此的,现在不知道去哪儿了……”

小安子原本还想逼问,但被宁辰拦住了:“我知道他去哪儿,如果没猜错的话,他此时应该在户部!”

一行人当即又来到户部,果不其然,宁辰刚亮明身份走进户部大门,就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

“赵思文,赵老狗,你今日不把剩余的十万两银子拿出来,我今天就不走了……”

宁辰无奈地摇了摇头,快步而入。

见到宁辰,二人连忙行礼。

不待二人开口,宁辰便等瞪着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问道:“二位大员这是怎么了?为何吵起来了?”

范大有抢先说道:“陛下,昨日朝堂之上,太后已经下旨让他户部拨二十万两给我用来赈灾,可户部昨日却只拿出了十万两……”

“数万灾民,既要施粥,又要搭棚,还要给他们治病,处理尸体、防止瘟疫,这十万两如何够?”

赵思文没好气地说道:“我不是说剩下十万两后面再给你吗,你急什么?”

“我如何能不急?现在每天都有不少灾民病死饿死,那可是活生生的性命啊,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入京都,必须要更多的钱扩大赈灾规模,不然只会死更多的人!”范大有愤怒地说着。

赵思文丝毫不让:“范大有,你诬陷本官,本官可以不计较,但本官身为户部尚书,自当权衡利弊,统筹大局,确保用好每一分钱!”

“国库就那点银子,若把所有钱都给你用来赈灾,太后寿辰办不好,你担当得起吗?”

“本官且问你,灾民重要还是太后寿辰重要?”

面对赵思文的质问,范大有毫不犹豫地怒道:“民大于天,当然是……”

正说着,宁辰突然打断道:“当然是母后的寿辰重要!”

此言一出,二人都愣住了。

范大有微微张嘴,看向宁辰的目光充满了失望,甚至让人很明显地感觉到他在强压怒火。

赵思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陛下圣明,钱的事我已经向他说明,另外那十万我会晚些时候再给……”

宁辰打断道:“从母后寿辰预算中拨出十万两,已经是母后爱民如子了,后面十万两不用拿了,但有一点,你必须保证母后的寿辰办好,该花钱的地方绝对不能省!”

赵思文再次一愣,呆呆地看着面前这个只有九岁的小皇帝,完全没想到宁辰不仅不帮范大有,反而还如此支持自己。

他更有底气了,于是得意地看了眼范大有,随即向宁辰行礼:“是,微臣遵命!”

范大有彻底怒了,原本赵思文还推脱后面再补上欠下的十万两,可这愚昧的小皇帝竟然一张口就直接将那十万两免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是他让自己接受赈灾的事宜,起初还以为这小皇帝是真的想帮自己,给自己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可现在看来,这小皇帝简直就是无药可救!

想到此,既憋屈又愤怒的他竟直接拂袖而去。

宁辰见状,沉声道:“站住,朕让你走了吗?”

范大有怒道:“这官我不做了,想走便走!”

宁辰冷冷道:“放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即便你罢官不做,你也还是我大宁的子民,更是朕的子民!”

范大有彻底愣住了,回过头看向只到自己胸口高的宁辰,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这一幕看得一旁的赵思文径直接笑出了声,心中暗道:好你个靠嘴吃饭的言官,如今竟说不过一个九岁稚子,哈哈……

宁辰并不在意,继续道:“朕奉太后懿旨前来监督你赈灾,现在立刻带朕去视察!”

范大有道:“还赈什么灾,钱都没有,让我如何赈灾?”

宁辰没有说话,看了眼小安子便转身离开了。

范大有刚还想说些什么,小安子直接让两个御前侍卫押着范大有上了马车。

“干什么,放开我,放开我!”

“竖子、昏君……”

“老夫当初就不该在大殿之上替你求情,就该让太后废了你这昏君,昏君……”

看着几人离去,赵思文忍不住笑了出来:“一个老顽固,一个小废物,到时候事情办砸了,有你们好看的!”

“不行,我得赶紧把这事说给太后听听,哈哈……”

赵思文说着,便匆匆赶往皇宫。

马车再次往城外驶去。

车内,只有宁辰与范大有二人。

看着对面气得像蛤蟆的范大有,宁辰忍不住笑了出来。

“笑什么笑,昏君,要杀便杀!”范大有气鼓鼓地扭过头去,昂着头,脖子都气红了。

宁辰收敛笑容,神情严肃地看向范大有,压低声音说道:“你若真心想死,朕可以成全你!”

“不过你心里应该很清楚,你死了,便不会有人管那些灾民!”

“如此,你还想罢官,还想死吗?”

范大有猛地一怔,竟直接愣住了。

见状,宁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这句话已经说到范大有心里去了。

想要拿捏这种老腐儒,就必须不走寻常路!

于是又大喊一声:“停车!”

马车停了下来,宁辰又道:“滚吧,朕不仅不杀你,还满足你,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左都御史了,赈灾的事也不用你干了!”

范大有懵了,目光纠结地看向宁辰。

“来人,给朕把他拖下去,朕不想看到这个沽名钓誉的虚伪之人!”

宁辰话音刚落,小安子便来到马车旁掀开了车帘,准备拉范大有下车。

“等等!”

范大有突然喊道,“昏君,这官老夫是一定不会再当的,就算你杀了我,我也绝不会再当!”

“但你必须等到我赈完灾,安抚好那些流民!”

“不管赈灾结果如何,到时候要杀要剐,随便你!”

宁辰心中暗自发笑,但神情依旧严肃:“你可想清楚了?”

“当然想清楚了!”范大有一副清高模样。

宁辰脸上恢复了九岁小孩该有的童稚笑容,睁着两个大眼睛看向范大有:“朕可以答应你,但接下来赈灾的诸般事宜,你必须听朕的!”

范大有再次僵住了:“听、听你的?你、你一个九岁稚子懂什么赈灾……”

正说着,宁辰那天真烂漫的笑容却突然变无比阴森:

“你是想现在就滚蛋吗?”

范大有一怔,憋屈地闭上了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