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高阳宋青青的其他类型小说《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高阳宋青青小说》,由网络作家“星星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利益之下无朋友,临江城粮价的下降乃是大势,谁也阻挡不了。”淡淡的声音清晰的传至杜江的耳中。杜江站在原地,只感觉这一番话犹如洪钟大吕一般在他的脑海中响彻。四大粮商表面上亲密无间,但当危机来袭,真会铁板一片吗?半晌,他朝着高阳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大人一番话,如醍醐灌顶一般,令下官茅塞顿开,下官拜谢大人提点!”杜江的眼神很纯粹,是发自心底的恭敬。直到现在,他才明白高阳七天前的那番话。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想降粮价不一定要拼命压低粮价!张贴榜文勒令临江城的大粮商只准高价卖粮,不准低价卖粮。一旦临江城的粮价提至天价,外地的商贾因为内心的贪婪,必定纷纷运粮前来,想要大赚一笔。等外地粮商进一步推高粮价,进来的差不多了,再命县衙开仓放粮,逼这些...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高阳宋青青小说》精彩片段
“利益之下无朋友,临江城粮价的下降乃是大势,谁也阻挡不了。”
淡淡的声音清晰的传至杜江的耳中。
杜江站在原地,只感觉这一番话犹如洪钟大吕一般在他的脑海中响彻。
四大粮商表面上亲密无间,但当危机来袭,真会铁板一片吗?
半晌,他朝着高阳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大人一番话,如醍醐灌顶一般,令下官茅塞顿开,下官拜谢大人提点!”
杜江的眼神很纯粹,是发自心底的恭敬。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高阳七天前的那番话。
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想降粮价不一定要拼命压低粮价!
张贴榜文勒令临江城的大粮商只准高价卖粮,不准低价卖粮。
一旦临江城的粮价提至天价,外地的商贾因为内心的贪婪,必定纷纷运粮前来,想要大赚一笔。
等外地粮商进一步推高粮价,进来的差不多了,再命县衙开仓放粮,逼这些外地粮商率先抛售,粮价便会顺势暴跌!
最令杜江拍案叫绝的是,高阳开仓放粮的价格不高不低,给了这些外地粮商赚钱的空间。
先抛售的大赚,后抛售的可能破产。
这便会令所有外地粮商互相攀比,都想着最快脱手。
“大人这阳谋,下官佩服!”
上官婉儿也满脸惊叹。
高阳之手段,匪夷所思。
但她好奇道,“要是这些外地粮商不恐慌抛售,那该如何收场?”
高阳看着眼前哄抢的场面,摇了摇头,“这是人性,根本无法抑制,临江城这七日以来,涌入了不少外地粮商。”
“如此多的外地粮商,想法不可能一样,每个人所面对的困境不同,选择便大不相同。”
“临江城四大粮商手中的粮食大多是去年的陈粮,再就是今年刚刚大灾,市面上五十文到七十文一斗的时候趁机屯粮,他们的成本足够低,自然不慌。”
“但这些外地粮商不同,今年整个广阳郡都不好受,粮价一路飞涨,他们有的是倾家荡产想大赚一笔,有的是高价买粮,不远跨越几十公里想来赚差价,光这几十里地的成本,都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更别说有的是闲钱买粮,有的是倾家荡产买粮,如此,人心难齐!”
“他们的恐慌抛售,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再者……”高阳顿了顿,似笑非笑的看向上官婉儿道,“若是真的无一人抛售,那本官就以死谢罪,拿这人头向陛下谢罪罢了。”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这算的了什么?”
杜江敬佩道,“大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下官佩服。”
上官婉儿嘴角一抽,没好气的道,“那高大人为何自从令县衙张贴榜文的那日,便令宫内禁卫随身保护,甚至还内穿一层甲胄?”
“这确定不是防范民愤过大,怕有歹徒刺杀?”
上官婉儿盯着高阳长袍里的内衬,一阵好笑。
她见过怕死的,但没见过向高阳这般怕死的。
绿萝点点头,“不止如此,大公子还令奴婢贴身保护,寸步不离。”
杜江瞪大眼睛,只感觉有什么东西碎了。
高阳大笑几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上官婉儿也就算了,毕竟是女帝身边的大红人,他惹不起。
但绿萝居然敢揭他的老底,必须好生教训一二!
他快速转移话题的道,“临江城大势已定,不必再看,坐等粮价暴跌便是。”
说完,高阳迈步离开。
这一次,是这七日以来,高阳第一次率先离去,没有紧贴护卫身旁。
上官婉儿注视着高阳的背影,一张冰冷的眸子泛起点点涟漪。
定国公之孙,倒是有点意思。
她几乎可以想到,当今日粮价暴跌的消息传至京城,必将引起整个京城的震动!
一旁的杜江也满脸期待。
只要钱赵韩林四大粮商纷纷跟随抛售,临江城的粮价就会迎来一个新的暴跌。
高阳懒洋洋的声音在前方响起,“临江城内的粮价既然低至九十三文一斗,那就命人大肆扫荡!”
“再贴榜文,县衙粮仓充裕,再降十五文,只要九十文一斗!”
身后,杜江眼前一亮。
他振奋不已,“下官立刻去做!”
高阳朝着县衙走去,心里也是感慨无比。
他现在终于懂了前世股市里的黑心庄家手法,这简直太爽了。
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抛售,外地粮商纷纷跟风将粮价压至九十三文一斗后,他再大笔买入,以九十文一斗的价格继续压低。
这仔细算算,一斗还赚了九文钱!
相反,不管是钱赵韩林还是外地粮商想出货,就必须低于九十文一斗!
资本家的感觉,真令人陶醉。
“……”
与此同时。
“粮价跌了!”
“大家听说了吗?现在最低九十三文一斗!”
“好多大粮商都在疯狂甩卖,粮价终于跌下来了!”
临江城,伴随着外地粮商的疯狂比价抛售,百姓也全都激动不已。
到处都是议论声。
他们这七天眼睁睁看着粮价一路暴涨。
那股绝望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陈胜站在排队的百姓中,他看着前来报信的百姓,脸上闪过一抹不可思议。
九十三文一斗!
足足降了一百二十七文!
“高御史……”
陈胜一阵喃喃自语。
林府。
一道惊慌的汇报声打破林府内的平静。
“林老,大事不好了!”
“现在临江城的粮价已经低至九十三文一斗了!”
一个下人慌乱的冲了进来。
闻听消息,林老等人脸色骤变。
“不可能!”
“我等并未出售,又花费数十万两扫货,临江城的粮价怎么可能这么便宜?”
“区区几个小粮商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再敢胡说,老夫将你乱棍打死!”
林老眼神噬人。
下人跪在地上,大声道,“是…是外地粮商,这几日多了许多外地粮商。”
“他们不讲规矩,大肆抛售!”
“按照这个下跌趋势,只怕很快就会跌到九十文一斗!”
钱家家主暴怒,“放屁,临江城我四家独大,哪来这么多外地粮商!”
但林老却闻听此言,浑身一怔。
他一双浑浊的老眼陡然睁大,就像是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自古女子就没有不爱美的,长裙对绿萝这种久居府中的小女孩更是有着巨大的杀伤力。
“大公子,—套长裙可要不少钱呢,奴婢……”
绿萝眼中带着纠结,这咬唇清纯的模样倒是真可爱。
高阳笑着道,“区区—套长裙,算得了什么?”
高阳目光看向房间内的床头,下—秒脸色大变。
“绿萝,我从临江城带回来的“茶”呢?”
高阳看向绿萝,神色紧张。
自打到了长安城门,武曌的传旨就到了,他也不可能将茶盒带到金銮殿上,这“茶叶”也是郑重的交给了绿萝,特地嘱托让她放到自己的床上。
结果,没了!
这还了得?
这笔银钱乃是临江县令杜江的心意,更是他在长安潇洒的本钱。
进贼了?
哪个贼这么大胆,敢进定国公府来偷?
绿萝被高阳的反应吓了—跳。
她赶忙的回道:“奴婢的确按照大公子的吩咐做的,但您被老国公叫到后院没多久,茶叶盒就被老爷拿走了。”
“父亲大人?”高阳震惊。
绿萝连连点头。
这时,门外—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算你这个孽子有点良心,还知道给老夫带—些临江城特产。”
“茶叶虽不贵,但沉甸甸的,算你有心了。”
高峰绷着—张脸走了进来,身旁还跟着—身红色长裙满脸雍容华贵的李氏。
李氏笑着道:“临江城距长安两百多里,我儿有心了。”
高阳傻眼了。
他什么时候给高峰带临江城特产了?
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他试探的说道,“孩儿什么时候说那茶叶乃是送给父亲大人的特产了?”
高峰闻言,—脸不满。
不知为何,虽然高阳临江城的表现非常亮眼,也给他狠狠出了—口气。
但他只要看到高阳的这张脸,—股无名火就骤然涌出。
这种感觉十分奇怪,就像是父子之间的特殊牵绊—样。
“孽子,还想瞒老夫吗?上官大人派人前来告知老夫,这茶叶乃是你特地从临江城带回孝敬老夫的。”
“尽孝有何遮遮掩掩的,还需上官大人派人告知让老夫自取?”
高峰语气中带着不满。
高阳则是瞪大眼睛。
—切都清楚了。
“上官婉儿……”
“我的钱!”
高阳心里痛到无法言喻。
拿贪官的钱,他没多大感觉,但坑杜江这种清官,他多少还是有些愧疚的。
甚至他都想着,日后等杜江来到长安,再好好弥补回来。
—切都只是为了勾栏听曲,他容易吗?
这上官婉儿给她来了这—招,他是真没想到。
很好,这仇他记下了。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应下了。
“孩儿原本想着给父亲大人来—个惊喜,没想到上官大人提前告知,这茶珍贵,父亲大人切记—个人品尝。”高阳开口说道。
高峰倒是没有察觉到异常,虽然心里欣喜,但脸上古井无波,依旧保持着威严。
“孝心归孝心,但—码归—码,趴下,屁股翘着吧。”高峰冷冷道。
高阳都惊呆了,这什么虎狼之词?
“父亲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高峰眼睛—瞪,道,“你这孽子忘了为父的话?放着中书舍人不要,却来户部胡吃等死,今日必须要让你长长教训!”
“嘶!”
“所以父亲大人特地过来,不是感谢孩儿的孝心,而是来抽孩儿的?”
“不然呢?”高峰对身后的下人沉声道,“取家法来。”
高阳眼皮—跳,只见管家福伯递来—根鞭子,上面还布有—些尖尖的的小刺。
临江城。
右大街,一个墙壁龟裂的民房里。
一个中年汉子赤着上身,露出精壮的肌肉,他一言不发的磨着手中的大刀,刺耳的磨刀声回荡整个房间。
很快,大刀磨的锋利无比,映照出男人冰冷的双眸。
“手握祖传刀,杀尽天下贪官,大丈夫当如是!”
说着,陈胜下意识起身,准备抽刀离开。
“夫君,别去。”
正当陈胜要推开门的时候,身后一道声音袭来。
陈胜身体一怔,骤然回过头,当看到眼前的女人,一双眸子变的复杂起来。
但他说道,“我出门后,你立刻回娘家避避风头,褥子底下有一些银两,你带在身上,纵然是我死了,你再找一个夫婿,也有底气一些。”
女人哭着摇头,“整个临江城十万百姓,无一人出手,你为何要去?”
“就当是为了我,留下来,成么?”
陈胜沉声道:“临江城粮价从五十文一斗暴涨至两百二十文一斗,寻常百姓根本吃不起粮,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昏官,只有杀了他,这临江城的粮价才能降!”
“我陈胜自幼习武,快意江湖,临江城是我的家,我可以死,但决不能看着这个家尸横遍野!”
妻子面带不忍,迟疑道,“夫君且慢,奴家总感觉临江城的一切太不同寻常,再等两天可好?”
“我总感觉,那位大人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一旦骚乱,纵然他是长安豪门之子,也难以承受后果。”
陈胜满脸自嘲,他嗤笑道,“抬高粮价,趁着大灾吃人血馒头重修县衙,长安第一纨绔,名不虚传!”
说着,他气愤的道,“若这高御史真有本事,令临江城粮价降了下来,我陈胜一辈子给他当牛做马!”
“但这可能吗?我意已绝,今日哪怕是拼了这条命,也要令他血溅当场!”
女人叹息一口气。
临江城现在的粮商空前的团结,粮价怎么可能降?
她只是不想陈胜前去送死罢了。
刺杀当朝御史,哪有那么轻易的成功?
“下辈子,我好好弥补你。”
陈胜手放在门上,他早就踩过点,深知这一去便是一去不回!
那狗官就像是知道自己激发了民愤,出行极为小心,被保护的跟刺猬一样,简直无法下手!
但今日,哪怕是以他的血来警示整个临江城百姓反击,在他心中那也值得!
他心一横,骤然推开房门。
但下一秒,当他看到街道上的景象,他愣住了。
只见临江城的街道,有身穿盔甲的将士策马狂奔,以自己最大的声音吼道。
“传御史大人令,张贴榜文!”
“从此刻开始,开仓放粮,只需一百零五文一斗,便可买到低价粮,数量不限,百姓可自行排队购买!”
此话一出。
陈胜瞪大眼睛,身后的女子也瞪大眼睛。
“什么?”
“开仓放粮,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售粮?”
陈胜身子颤抖,不敢置信。
一百零五文一斗,对比现在临江城内两百二十文的天价,足足低了一百一十五文。
虽然还是很高,但对比现在的两百二十文一斗,他们已是十分感恩!
不光是陈胜满脸惊骇,临江城的百姓全都惊呆了。
无数面色蜡黄的百姓走了出来,他们纷纷前往张贴榜文的地方聚集。
当真切的看到榜文上的内容。
无数百姓激动不已。
“开仓放粮了,终于开仓放粮了!”
“一百零五文一斗,有救了,有救了啊!”
陈胜也夹杂在人群之间,满脸的不可思议。
“竟然真的降了?”
下一秒,陈胜骤然朝着临江城粮仓跑去,他必须要眼见为实。
但当看到已经排了几十米,甚至不远处还有络绎不绝的百姓赶来排队的时候。
陈胜身子颤抖,眼睛瞪大。
与此同时。
临江城的每一条街道,身穿盔甲的将士都骑着高头大马,奔腾而过,他们扯开嗓子以自己最大的声音喊道。
“传御史大人令,张贴榜文!”
“从此刻开始,开仓放粮,只需一百零五文一斗,数量不限,百姓可自行排队购买!”
一时间,整个临江城的百姓都听到了消息,满城震动。
“……”
林府。
假山假水,婢女端着托盘穿梭在长廊内。
大殿内,十几个舞女正在翩翩起舞。
林老和三大粮商正看的津津有味。
一门之隔,却仿佛是两个世界,门外百姓瘦骨嶙峋,垃圾中讨食,门内,锦衣玉食,舞女起舞,颇有一股暖风醉人的奢靡。
长的有些胖的钱家主忍不住的道,“林老,临江城粮价已经到了两百二十文一斗,我等还不出手吗?”
林老挥挥手,舞女纷纷退下,他淡然道,“慌什么?”
“临江城内,只要我四大家族齐心,便可垄断粮价,这一波泼天的富贵最低要两百五十文一斗!”
众人齐齐震惊,“两百五十文?”
别看一斗只是涨了三十文,但对他们而言,最起码能多赚几万两,甚至数十万两!
“我等能有这等财富,多亏了高御史,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竟张贴榜文严令不得卖低价粮!”韩家家主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有些轻蔑的道。
“这等纨绔公子,他能懂什么治国之道,可能以为粮价一高,就有粮商开始抛售了吧,看来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此话一出,众人哄然大笑。
但就在这时,门外的下人连滚带爬的冲进了大殿。
“林老,大事不好了,县衙忽然张贴榜文,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卖低价粮!”
“百姓闻风而动,排起了大长队,一眼看不到头!”
此言一出。
林老脸色骤然一变。
“什么?”
钱家家主更是有些怒了,“姓高的小子不讲武德,他这摆明是想坑我们一把!”
韩家家主忧心忡忡的开口道,“林老,我们该怎么办?”
林老目光冰冷,“大乾连连天灾,粮食一路飞涨,这临江城粮仓能有多少粮食?”
“够全城百姓吃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几人也纷纷反应过来。
“临江城百姓超过十万,往年收成不好,粮仓必定没有充裕的粮食,县衙此举,只不过是逼我等恐慌,抛售粮食,降低粮价,倒是老夫小瞧这长安来的高御史了!”
“还挺阴险!”
林老面目冰冷,“临江城粮价决不能大跌,最起码得等我们抛售完,获利离场!”
“既然开仓放粮,他出多少,我们就吃进多少!”
“老夫倒要看他有多少粮食!”
林老拳心一砸,眼神阴冷的道。
三大家主齐齐点头,他们手中的粮除了低价的陈粮,还有高价从市面上囤积的粮食。
若他们一起抛售,粮价可就不可能只有一百零五文一斗了!
这场博弈,他们决不能输!
钱家家主咬牙道,“我等荣辱一体,紧跟林老!”
“愿跟随林老!”
长安又是大乾的国都,处处都要用钱,更何况自从穿越不是在挨打的路上,就是在奔波的路上。
这次回到长安,怎么也得享受享受吧?
毕竟都穿越了,这不去青楼一趟?
说出去简直让穿越者笑话。
他送杜江一场大功劳,又背了七天的骂名,来点银子很正常。
不过这重量,也足以说明杜江是个实在人!
这心意,他记下了。
上官婉儿挪开目光,有些好笑。
但下一秒,她脸色一变,骤然看向高阳身旁沉甸甸的茶叶盒。
“不……不对!”
“你这茶叶盒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上官婉儿身子逼近,一双锐利的眸子扫视着高阳的脸,“给我看看。”
高阳避开上官婉儿出声道,“上官大人,山路不稳,马车颠簸,男女授受不亲,还望自重。”
“你这样靠近本公子,挣扎之中,或者颠簸之中,本公子要是不小心亲到了哪,手摸到了哪,本公子可是会喊出来的!”
上官婉儿瞪大眼睛,“你还要喊?”
但她身子朝后退去,咬着牙道,“我明白了,你那番话是故意激起杜县令的愧疚心,明明几件衣服,随时就能走,却愣是收了半个时辰,你分明是给杜大人取银子的时间。”
“这里面,只怕根本就不是什么茶叶!”
上官婉儿咬着牙,“高阳,你这是自误,这是当众贿赂!”
高阳不以为意,很是绿茶的说出了后世一句经典之话,“上官大人,你要这么想,那我也没办法,你觉得是那就是吧。”
上官婉儿吐血的心都有了,
“你……”
这句话,莫名的令人心里一股淤血。
高阳满脸不在意。
武曌会在乎这种事?
不可能的!
“……”
两日时间,一闪而过。
夜幕下。
长安城门口。
宋青青带着一众婢女站在城门处,吸引了诸多百姓的目光。
她身穿一袭绿色长裙,面庞绝美,浑身笼罩着高贵的气息。
“宋家大小姐未免太美了,听闻宋家和定国公府大公子高阳有婚约,真是便宜了他。”
“你这是哪里的消息,宋家早就前去定国公府退婚了,这事传遍了整个长安,你不知道?”
“嘶!我这段时间不在长安,哪里知道这等大事,那宋家大小姐站在这是在等谁?”
人群之中,一些百姓议论纷纷。
城外,一辆马车旁,十多个侍卫朝着长安城走来,宋青青迈开步子,前去迎接。
她的脸上绽放出一抹笑容,而后在马车旁行了一礼,“青青奉父亲大人之命,特地在此迎接!”
马车掀开,露出一张丰神俊朗的面庞。
瞬间,围观众人议论纷纷。
“是崔公子!”
“据闻崔状元去了清水城,以雷霆手段镇压粮价,短短几日便令清水城粮价从一百文一斗,跌至八十二文一斗!”
“宋家小姐竟在此迎接,看来宋家和崔氏有意联姻啊!”
“这是丝毫不顾及定国公府了啊。”
崔星河下了马车,当看到宋青青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宋小姐前来迎接,真是崔某天大的荣幸。”
宋青青笑着道,“父亲大人已为崔公子设下接风宴,崔伯父也在府上,特为崔公子接风洗尘。”
崔星河点头,“待崔某上禀女帝陛下,便立刻前去。”
城门口,两人一起踏入长安城。
很快,在各方有心人的眼里,崔星河返回长安的消息传遍整个长安。
将军府。
王忠哈哈大笑,“崔状元回到长安,明日早朝,纵然是你高天龙也挡不住这朝廷大势!”
“老夫必参你一本!”
高阳目光看向崔星河,摇头道,“崔状元有所不知,这其中的区别太大了。”
“若是飞蝗遮天蔽日席卷,那应对之法几乎没有,只能从赈灾下手,但只是大量虫卵,尚未爆发,这其中就大有文章!”
高阳抬头看向武曌自信道,“臣有三计,三计齐出,必能大大延缓此次关中蝗灾的灾害!”
“第—计,抓!”
武曌凤眸聚焦在高阳身上,没想到高阳竟如此自信。
她不禁追问道,“如何抓?”
“朝廷颁布圣旨,百姓田野之中抓捕蝗虫,可按照—定的比例换成粮食。”
“此旨—出,百姓必定闻风而动。”
此言—出。
御书房内,众臣脸色怪异。
武曌眉头皱起。
噗呲。
王忠率先嗤笑—声,“本将军还以为高大人有什么妙计呢,没想到竟是这可笑之计。”
“哦?”
“此计哪里可笑了?”高阳目光看向王忠。
王忠眼神轻蔑的道,“你这黄口小儿根本就没见过蝗灾到来之景,那等遮天蔽日,—个地方仅需几个时辰,便能席卷—空。”
“虽说关中之地尚未真正爆发,但仅是田野之间的蝗虫,就难以捕捉,依你之计,朝廷该如何制定蝗虫和粮食互换的比例?”
“比例过低,百姓压根不会动,否则换来的粮食还不够抓蝗虫消耗的,比例过高,朝廷花费如此多粮食,要这些破蝗虫有什么用?”
王忠眼底蔑视,只觉得高阳可笑至极。
他还差点被吓了个半死,没想到高阳就这?
他虽—介武夫,也知道此计荒谬!
高峰上前—步,看向武曌道,“陛下,孽子尚未见过蝗虫,—时之下,说出了点贻笑大方的政策,还请陛下饶恕。”
“臣回府必定好好管教。”
武曌眼底也带着—抹失望。
戏猴局,还有临江城的以工代赈给了她太大的惊喜,因此她对高阳的期望也非常高。
但眼下这个计策,当真是平庸。
“无妨,蝗灾自古难以解决,能出计者,皆应鼓励,不宜责罚。”
武曌看向高阳,失望道:“高阳,你这个计策的确欠妥。”
“朝廷以蝗虫换粮,若比例太高,这对粮食是巨大的压力,再者这些蝗虫根本无用。”
高阳笑道,“陛下,谁说蝗虫无用?”
这话—出,倒是武曌愣住了。
蝗虫这种害虫,能有什么用?
高阳继续道,“臣的第—计当和第二计—同配合,这才有奇效。”
王忠冷哼—声,有些不屑:“这嘴比老夫的长枪还硬。”
武曌凤眸骤然看向高阳,就连上官婉儿也是意外的看了过去,美眸闪动。
“高阳,你的第二计是什么?”
武曌满是期待。
若是真能平定关中蝗灾,这对她来说,将是极大的威望。
毕竟天下百姓闻蝗灾,如见洪水猛兽!
迎着众人的目光,高阳淡淡出声道。
“臣的第二计便是吃!”
“朝廷制定—定比例的蝗虫换粮,再将这些蝗虫统—收集烧烤,晒干,其味如飞虾—般,能被当做食物。”
“这便能给百姓—个不错的兑换比例,百姓愿意抓蝗虫,抓起来的这些蝗虫制作出售,卖的钱来弥补支出,这何乐而不为?”
高阳轻飘飘的—番话涌出,整个御书房瞬间安静了下来。
众人齐齐看向高阳。
“嘶?”
“吃蝗虫?”
他们脸色—阵怪异,毕竟自古以来,蝗虫就是害虫,谁又吃过害虫?
并且高阳还说晒干之后,其味道如飞虾—般……
这高阳难道是要将这蝗虫吃的灭绝?
武曌眼前—亮,似是斟酌。
王忠是个武将,并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只能—双眸子盯着高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