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大唐:太子他强势夺权完结文

重生大唐:太子他强势夺权完结文

一堆茶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大唐:太子他强势夺权》主角李承乾李世民,是小说写手“一堆茶”所写。精彩内容: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唐太子李承乾有着令人唏嘘的悲剧结局。而在这本书里,历经千年轮回的他,奇迹般地重回贞观十年。这一次,他带着对前世结局的不甘,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前期李承乾独自面对众位权臣和皇子们显得毫无优势,不过他表示这一切都是表象罢了,他要卧薪尝胆,隐藏实力,当他们松懈的时候给他们致命一击,大唐?就由他来打造一个全新的盛世!...

主角:李承乾李世民   更新:2025-04-25 04: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唐:太子他强势夺权完结文》,由网络作家“一堆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大唐:太子他强势夺权》主角李承乾李世民,是小说写手“一堆茶”所写。精彩内容: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唐太子李承乾有着令人唏嘘的悲剧结局。而在这本书里,历经千年轮回的他,奇迹般地重回贞观十年。这一次,他带着对前世结局的不甘,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前期李承乾独自面对众位权臣和皇子们显得毫无优势,不过他表示这一切都是表象罢了,他要卧薪尝胆,隐藏实力,当他们松懈的时候给他们致命一击,大唐?就由他来打造一个全新的盛世!...

《重生大唐:太子他强势夺权完结文》精彩片段

“陛下误会了,臣无话可说。”
李世民面上不显,心里头不爽,又开始同他阳奉阴违,兔崽子皮痒了!
憋着一肚子火,两仪殿朝议散了,李世民将人带到甘露殿,清了场。
“方才在两仪殿,高明是真的无话可说?”
父亲的语气,明显压着火气,李承乾目测,应该是被吐蕃犯边气的!
李承乾道:“眼下吐蕃统一各部,锐气蓬勃,尽全力对外扩张,抢占领土,打吐谷浑是假,试探大唐的态度、底线、实力才是真。大臣们争了这许久,根源还是因为没钱,所以无论调遣兵力部署边境,还是直接出兵讨伐,都束手束脚。若能解决钱的问题,攻守就不成问题了。”
李世民道:“高明,有解决钱财来源的建议?”
李承乾道:“大唐的国库暂时没钱,但大唐不缺有钱人。天子脚下的长安,家财万贯者数不胜数,若能从他们手里拿来钱财,或可解一时之困。”
李世民笑道:“朕也知道大唐家财万贯的有钱人比比皆是,可朕总不能直接派兵上门问人家要钱吧?”
李承乾道:“儿读《管子》一书,书中有这么两个故事,一个叫做石壁谋,另一个是菁茅谋。阿翁祭日将近,父亲或可对外说,阿翁在天有灵,见土谷浑苍生蒙难,魂魄不宁,屡次向您托梦。”
李世民道:“然后呢?”
李承乾道:“父亲至孝,不忍见阿翁九泉之下伤怀。故于承天门设祭坛,供奉阿翁神灵。阿翁心怀苍生,父亲请苍生为阿翁祈福。还有阿翁的献陵,也需要苍生祈福。每日三更,朝廷官员会在承天门前发放鱼牌令,持禁中鱼牌令方可入内为阿翁祈福。祈福持续九九八十一日,承天门与献陵各要三人,一日一换。长安城中富而不显贵的大有人在,能为大唐高祖祈福,是莫大的荣幸,父亲可下诏制作匾额褒奖,以资鼓励。”
李世民听明白了,道:“发出去的鱼牌令,要捏在自己人手里,长安城中的富人为了抢夺这份来之不易的殊荣,这一块木牌绝不止万金之数?消息传播出去,想抢夺这份殊荣的就不止长安城的富人了。”
李承乾道:“大唐开国皇帝在天之灵记挂吐谷浑苍生,吐谷浑上下怎能不感恩戴德?先帝之殊遇,当报之于继承先帝衣钵的大唐天子。”
筹集出兵的费用,还收揽吐谷浑的人心,李世民满意一笑,不过他眼下更关注另一个问题:“高明,你还读《管子》?朕从前怎么不知道?”
李承乾点点头,科举取士的士子,大多都是从末流县令做起,一步步往上升。
民生建设是衡量朝廷官员政绩的标准之一,民生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税收就会稳定提升,政绩就来了。
民生建设需要钱,他十分愿意打豪绅的主意,如何不动声色从豪绅手里捞钱,再把这些钱投入到当地民生建设,他深有研究。《管子》一书,让他受益匪浅。
“师傅只教孔孟圣人之言,还有老庄之道,父亲从前查问功课,问的都是师傅,何时问过儿?”
李世民略显尴尬,轻咳了两声,敛财不是什么上的了台面的事情,为了战事朝廷可以敛财,但不能由皇帝和太子提出来,方才两仪殿李承乾要真敢说,他必定要斥责,计划只能无疾而终。
“高明的功课,什么时候写?”
老板盯着写报告,李承乾头皮发麻。
“父亲,天色渐晚,儿能回去写吗?”
李世民道:“高明方才还委屈,朕从前查问功课,只问师傅,忽略了你。现在高明做功课,朕陪着高明,不好吗?”
一点都不好,他刚才完全是搪塞之言,解释一下,为什么老板不知道他看《管子》,父亲是从哪里看出他委屈的?
“写完了你走,写不完留宿!”
李世民丢下一句话,回到位上,继续翻阅李承乾之前为京兆地区写的治理条陈。
盯着李承乾写的东西,也亲眼目睹李承乾一路走访民情,可不知为何,李世民就是觉得,眼前的儿子,是他的儿子,又不完全是他儿子。
李承乾落笔的速度明显加快,老板办公室里加班,不敢睁开眼睛,只希望是错觉。"



“高明病了一场,似乎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了。”

李承乾笑笑,第一世上心的结果,最后理想与现实差距太甚,他精神分裂疯了,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第二世他成了唐高宗时代一个普通老百姓,每日为生计奔波,又困于前世因果,整日郁郁寡欢,活得疲惫不堪,最后土地被吞并,处处流浪被活活饿死。

第三世他出生在洛阳,是武周时期一个商人之子,祖上生意风生水起,本该幸福美满,却因为被酷吏惦记上家产,死于酷刑之下。

第三世他是大明宫的一个宫女,目光所及皆是血雨腥风,见过李隆基铸就盛世,也见过安史之乱长安的破败不堪,最后老死宫中。

第四世他是代宗时期一个小吏之子,日子平淡,他也渐渐放下过往执念,可中唐之后国势衰微,战争频繁,他的宁静被打破的太容易,他被流寇当做粮食分而食之。

……

有了这样的经历,他的心境早就发生质的变化。

“父亲觉得,儿该上心些什么?”

李世民道:“你是太子,不能对朝政漠不关心。”

李承乾轻笑,问道:“那父亲能保证,儿上心朝政,咱们父子不会走到汉武帝与卫太子的结局?”

“朕不是汉武帝,这样无端揣测,只会害了你自己。”

李承乾道:“去岁陛下想要魏王住进武德殿,被魏征劝阻作罢。武德殿是什么地方?陛下您不知道?陛下同息隐王、海陵刺王相争,那二位就是武德殿谋划如何暗害陛下。魏王一但住进武德殿,会在朝廷引起多大的风波,您真的不晓得?”

李世民目光如炬,死死盯住李承乾,可李承乾脸上的淡漠与平静,宛若深不见底的寒潭,无声的吞没着一切。

“陛下可以解释您只是爱子心切,您是天子,是皇帝,只要您咬死了没人敢摁头让您承认,魏王住进武德殿是别有用心。天下臣民不信也得信,可朝廷之外翻起的暗涛,是您咬死了不承认就可以压下的吗?”

面对天子雷霆之怒,还能面不改色,半点阵脚不乱,这不像他认知里的李承乾,李世民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儿子。

“您什么都知道,只是选择了装聋作哑,因为您自己也知道,您是九五之尊,无需您多费唇舌,自有大儒为您辩经。”

李世民突然抚掌,含笑看着李承乾:“好定力,好胆识,像朕的儿子。高明,你真的变了,变的让朕觉得陌生,似乎从未认识过你。”

前后人设差异太大,引起怀疑了,李承乾顿了一顿,淡淡开口:“父亲,你我父子从贞观七年之后就开始疏远了。儿苦恼过,痛苦过,特别是您盛宠魏王,让儿觉得惴惴不安,有息隐王前车之鉴,儿觉得您可以理解儿。儿向阿娘倾诉,阿娘从中周旋,她说您对儿寄予厚望,才会疾言厉色鞭策,说您时常夸儿聪慧,儿不知真假但相信阿娘。如今阿娘去了,儿无人可倾诉,亦无人能够劝慰儿的不安与惶恐。父亲觉得,儿不该变吗?还是父亲心里,患得患失,郁郁寡欢,心性不稳,喜怒无常的承乾,才是您想要的儿子,是您希望的太子?”

殿内气压低沉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处于风暴中心的父子二人却显得格外平静。

“高明,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李承乾道:“陛下的态度在朝野掀起的风浪,臣与魏王将来被朝中势力裹挟。一如当年的陛下和息隐王,哪怕前方是不归路也会被推着前进。个人的力量有限,儿怎么想,青雀怎么想,在波诡云谲的朝局之中,实在无关紧要。”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再待下去斗乌鸡眼儿就太没意思了,李承乾向父亲深深一拜。

“您也看出来了,儿对朝政不怎么上心,留在这里也是聋子的耳朵,儿告退了。”

言罢,也不等李世民点头,李承乾转身往殿外去,李世民伸手欲挽回,却又不知说什么话好。

回到东宫,李承乾思索,方才甘露殿一番交谈,想必有好一段时间,父亲都不会来东宫找他了。接下来的日子,定时打卡上朝,退朝之后回来上课,当堂完成作业余下的时光带带娃,陪陪媳妇儿,如何不算是另一种岁月静好。

席地而坐腿麻,李承乾又画了几张椅子的草图,叫宫人送去少府监,打了送来东宫。

少府监不太懂太子为什么要他们造东西,可太子的谕旨,照办就行,半个多月后,三张床,十把交椅,高脚的桌案,还有摇椅陆续被送到东宫。

这办事效率,李承乾不由得感慨,不愧是和九族挂钩的专业定制,就是不一样啊!

东宫这会子还没养什么属官,李承乾说不上富裕却是有些小钱,少府监过来送东西的宫人,每人都拿到了不菲的打赏。

事情后续发展如李承乾预料,甘露殿一事过后,李世民再没去过东宫,就是早朝不定期抽查李承乾对朝政发表意见。本就是第一世的太子,又是二十一世纪的考公人,应付起来也不难。

又是休沐,李承乾躺在摇椅上晒太阳,昏沉沉打瞌睡,突然被一个高大的身影笼罩。李承乾揉揉眼睛,待看清眼前人,着实吓得不轻。

李承乾迅速起身,往后退了三步,行了大礼:“臣恭迎陛下!”

李世民注意力被摇椅摇椅吸引,施施然落座:“地上凉,起来吧!”

李承乾提着衣摆起身,道:“您来了也不叫人通报,或者您叫臣一声也行,臣可不惊吓。”

李世民偏过头去看李承乾,拍了拍摇椅扶手,道:“这谁的心思,倒是机巧的很。”

李承乾思索片刻,道:“月前瞧见树上落下一颗鸟窝,在地上左右摇摆却始终不倒,一时有了主意,就画了草图送去少府监,亏得少府监匠人机巧,竟给做出来了。”

李世民道:“这个朕叫人搬走了,你重新让少府监做去。”

李承乾:……

“有心思花在研究这些,朕得给右庶子说一声,你的功课还得加一些。”

李承乾无语,资本家的思想,在规定时间完成工作,不是牛马工作能力突出,而是牛马的工作不饱和。

“没问题,您吩咐,臣照办。”

李世民:……

“高明那日在甘露殿说的话,朕考虑了许久,还同你阿舅说了,你阿舅也夸你长大了。”

李承乾不以为然,长孙无忌这场面话,第一世的他可能会信,现在可拉倒吧!比起提前下注的房玄龄,长孙无忌可精明的多,局势不明坚决不站队。

“陛下此来所为何事,不必拐弯抹角,直说,臣一定照办。”

李世民气的贼疼,他就是来串个门,拉近些父子感情,这兔崽子脑袋里一天装的什么东西。

“好的很,朕今天心里头不痛快,来找麻烦,撒气的,非要打你一顿解气,你现在就找人取鞭子过来,袒身受刑,朕什么时候喊停才能停。”

李承乾顿了片刻,道:“好,臣照办,陛下开心就行。”

话音未落,李承乾偏过头吩咐宫人取了鞭子过来,背对着父亲跪下,三两下解了上衣,露出小麦色的后背。

“陛下口谕,你们打就是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