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冷冷开口:“瑶儿,看来上次的《女诫》你是没抄进心里头去。”
“此番瑶儿便禁足五日,抄《女诫》五十遍。"
“娘……”陆瑶还想争辩,却被老夫人一个眼神吓得噤声,只能恶狠狠地瞪了沈月昭一眼,愤然离去。
沈月昭垂眸,掩去眼底的笑意。
看来这个惹麻烦的小姑是不能再留在陆府了,太碍事。
她转身对老夫人柔声道:“母亲息怒,瑶儿年纪小,难免有些糊涂心思。”
老夫人叹了口气,拉过她的手:“还是你懂事。”
沈月昭轻轻握住老夫人的手,温声道:“母亲,其实儿媳今日在信王府,倒是有个想法...”
她欲言又止。老夫人追问:“但说无妨。”
“瑶儿今年也十九了,”沈月昭压低声音,“儿媳想着,是不是该给她物色个好人家了?”
老夫人不动声色。
“信王妃今日还问起瑶儿的婚事呢。”沈月昭笑得温婉,“说是她娘家有个远房表叔,在工部任职,虽然年纪稍长些,但为人稳重,家底也厚实...”
老夫人若有所思地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
“母亲放心,”沈月昭体贴地递上茶盏,"儿媳会先打听清楚,绝不会委屈了瑶儿。"
一旁的陆明允突然开口:“此事不急,等过些时日再说。”
沈月昭垂眸掩去冷笑。她当然知道陆明允在打什么算盘,陆瑶是他陆家待价而沽的货物,他怎么会轻易放手。
“夫君说得是。”她柔顺地应道,"不过儿媳听闻,那位大人下月就要外放明州了..."
陆明允眸光一闪:“你说的可是钱若林,钱大人?”
“正是。”沈月昭坐直了身子。
今日席间她在世家贵妇中交游,无意探听到了信王妃的远房表叔钱若林,工部侍郎,年近五十,前两任妻子都死得蹊跷。
更有意思的是,虽是信王妃远亲,他却与信王不睦。
当今朝局,刘李党争愈演愈烈。宰相刘起两朝元老,门生遍布朝野,对姜国一味主和,扶持年幼的襄王。而枢密使李确是当朝新秀,对姜国激进主战,且是死忠的信王党。
近来随着官家身子病重,立储之争已经摆到了明面。两党之争已经势成水火。
这位信王妃的远房表叔钱若林,正是拜在刘起门下。
这些朝局的事,她也是从那帮公子老爷处听了一耳,结合从小外祖的教诲推敲得出的。前世的经验告诉她,若从内院之事入手,难免落入鸡零狗碎,被主君轻轻揭过。只有从主君最关心的朝局入手,方能破局。
并且她也想试探一下,陆明允到底是哪一边的。这是日后扳倒这死渣男的关键。
果然,陆明允微微一笑道:“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
沈月昭神色微动,她这位夫郎,果然是刘起一党。
嗯,刘起一党对姜国那软骨头的样子,倒是很符合陆明允色厉内荏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