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魏忠贤崇祯无删减+无广告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魏忠贤崇祯无删减+无广告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当大臣们都在观望局势的时候,崇祯却也懒得多想。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干嘛,他还想多活几年。和大臣们斗智斗勇的时候,也得多注意休闲娱乐啊!例如,这大冷天的,回去找周皇后暖被窝不香吗!有那么漂亮的妹子,不睡还是人吗!周婉言祖籍在江南,她身上也有江南女子的婉约和清丽。可能是受到崇祯之前节俭的影响,周婉言也喜欢穿素雅的服饰,这倒是与后世的古典简约审美很契合。她此时便在坤宁宫中,着了一身玉色的常服,看起来干净出尘,像秋夜的明月一样。当崇祯到坤宁宫前面,正有人要通报的时候,被崇祯打住。他悄悄走到坤宁宫,还没有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周婉言的声音。“嫂嫂似乎有心事?”嫂嫂?崇祯努力回想着,哦,对了,朱由检哥哥朱由校的皇后张嫣。说起来,历史上朱由检这个皇位,...

主角:魏忠贤崇祯   更新:2025-04-24 18: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魏忠贤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魏忠贤崇祯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当大臣们都在观望局势的时候,崇祯却也懒得多想。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干嘛,他还想多活几年。和大臣们斗智斗勇的时候,也得多注意休闲娱乐啊!例如,这大冷天的,回去找周皇后暖被窝不香吗!有那么漂亮的妹子,不睡还是人吗!周婉言祖籍在江南,她身上也有江南女子的婉约和清丽。可能是受到崇祯之前节俭的影响,周婉言也喜欢穿素雅的服饰,这倒是与后世的古典简约审美很契合。她此时便在坤宁宫中,着了一身玉色的常服,看起来干净出尘,像秋夜的明月一样。当崇祯到坤宁宫前面,正有人要通报的时候,被崇祯打住。他悄悄走到坤宁宫,还没有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周婉言的声音。“嫂嫂似乎有心事?”嫂嫂?崇祯努力回想着,哦,对了,朱由检哥哥朱由校的皇后张嫣。说起来,历史上朱由检这个皇位,...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魏忠贤崇祯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当大臣们都在观望局势的时候,崇祯却也懒得多想。

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干嘛,他还想多活几年。

和大臣们斗智斗勇的时候,也得多注意休闲娱乐啊!

例如,这大冷天的,回去找周皇后暖被窝不香吗!

有那么漂亮的妹子,不睡还是人吗!

周婉言祖籍在江南,她身上也有江南女子的婉约和清丽。

可能是受到崇祯之前节俭的影响,周婉言也喜欢穿素雅的服饰,这倒是与后世的古典简约审美很契合。

她此时便在坤宁宫中,着了一身玉色的常服,看起来干净出尘,像秋夜的明月一样。

当崇祯到坤宁宫前面,正有人要通报的时候,被崇祯打住。

他悄悄走到坤宁宫,还没有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周婉言的声音。

“嫂嫂似乎有心事?”

嫂嫂?

崇祯努力回想着,哦,对了,朱由检哥哥朱由校的皇后张嫣。

说起来,历史上朱由检这个皇位,还要多亏了张嫣。

在朱由校死之前,张嫣建议他将皇位传给信王,也就是现在的崇祯,朱由校便一口答应了。

后来,为了报答这位嫂嫂,朱由检将她封为懿安皇后供奉着。

“也没什么,最近那个客氏似乎从浣衣局出来了。”

里面传来张嫣柔和且带着一点哀怨的声音。

周婉言立刻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她是一个极其聪慧的女子。

客氏是先帝的奶娘,先帝还在的时候,那个女人仗着天启皇帝的宠爱,与魏忠贤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坑害忠良。

那个女人心肠非常歹毒,在宫内,她担心失宠,所以对皇后和嫔妃都敢下手,导致先帝的子嗣,没有一个正常长大的。

半个月前,魏忠贤被皇帝发配到凤阳,客氏则被发配到浣衣局。

想来魏忠贤突然回来,又将客氏从浣衣局捞了出来。

而懿安皇后张嫣是一个性子非常柔和的女子,她当初就是被客氏害得不能生育了,这件事使她从此变得有些低沉抑郁。

她对客氏非常敏感。

周婉言道:“那个女人做了那么多恶,居然又出来了,真是可恶,我这就去跟陛下说。”

“陛下日理万机,妹妹还是不要因为这些小事去打扰陛下了。”

“可是那个女人害得姐姐成这样,且谗害了多少忠良。”

“没关系,陛下登基以来,局势已经稳定下来,相信她也不敢再胡作非为。”

“嗯。”

崇祯这才走了进去。

周婉言一见皇帝来了,连忙起身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懿安皇后也连忙起身:“参见陛下。”

“都免礼吧。”

崇祯没想到皇嫂也在这里,他还准备来周婉言这里找周婉言暖被窝来着。

这位穿越客崇祯看了一眼张嫣,心中不由得感慨起来。

张嫣果然如史书上记载的一样漂亮。

史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

与周婉言的清丽素雅不同,张嫣是一种妩媚的美,她被称为历史上五大艳后之一。

今年的张嫣也才不过二十一岁,比崇祯体内这个穿越来的灵魂要小。

崇祯道:“婉言,朕刚才听你们说到客氏,是怎么一回事?”

周皇后道:“听说客氏从浣衣局出来了。”

周婉言也不多说,之前的事,崇祯心里都是一清二楚的。

客氏与魏忠贤一起在宫中为非作歹,人神共愤。

崇祯微微一惊,这才想起来,自己穿越过来已经改变了历史走向。

魏忠贤被传回来了,没有在去凤阳的路上吊死。

魏忠贤回来后,自然会想办法营救他的老相好。

穿越过来后,一直在忙着重要的事情,倒是没有注意过魏忠贤那个老相好。

这个女人可是个狠角色,在天启朝将后宫搅得不得安宁,而且还直接影响朝政。

张嫣道:“今日听下面的宫女说起,最近曹化淳办了一个彩票局,这个客氏在彩票上投了很多钱进去打了水漂,昨日还恼羞成怒与曹化淳在对峙,责怪曹化淳欺骗她。”

张嫣和周婉言都很讨厌客氏,偏偏这两个人又是性子比较柔和的女人,也不会什么心机手段。

客氏现在又有魏忠贤护着,她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呵。”崇祯冷笑一声,“这彩票局是朕要办的,客氏好大的胆子,难道还要质疑朕不成!”

“去把曹化淳找来见朕!”

“是!”王承恩连忙小跑出去。

“夫君,这个客氏当初害得嫂嫂她……”周婉言欲言又止,担心张嫣伤心难过。

崇祯坐下,道:“不急,今日朕来给嫂嫂做主。”

张嫣心中大为感动。

她虽然在慈庆宫深居简出,但多少也听说了最近皇帝在朝中的杀伐果断。

虽说将魏忠贤又撤回来了,但也大大压制了魏忠贤的权力,更使得之前权力滔天的“阉党”现在几乎崩散了。

朝局至少稳定下来了。

而且还听说皇帝颁布了永不加赋的仁政,让调回了孙承宗。

在信王的时候,张嫣就觉得朱由检是一个品德端正的人,当初先帝临行之际,推荐他继位,看来是没有错的。

不多时,那曹化淳便来了:“奴婢参见皇爷。”

“曹化淳,朕听说客氏在彩票局输了不少钱,来找你对峙,可有此事?”

“回禀皇爷,确有此事。”

崇祯怒道:“为何不与朕说?”

曹化淳当即吓得跪在地上,道:“皇爷恕罪,奴婢……”

“你有何顾虑?”

这曹化淳,是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便跟在身边的,对崇祯是最忠心的太监之一。

崇祯之所以将这件事交给他去做,也正是因为曹化淳忠心耿耿。

可能以前天底下最肥的差是盐铁漕运,但现在就是彩票局了。

“奴婢是担忧魏公公。”

崇祯立刻了然。

曹化淳在天启年间和东林党走的比较近,在品行上没有什么劣迹。

正是因为他和东林党人走的比较近,当时魏忠贤在朝中搞东林党人,所以他也被魏忠贤搞了。

同样是太监,他对魏忠贤还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感。

更何况此时的魏忠贤是东厂提督,曹化淳却只是彩票局的太监。

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宫内还有很多魏忠贤和客氏的人。

明朝末年的皇宫内养了六七万的宫女太监,却是很多,这些太监进来大多数托关系进来的,所以逐年累月的增加。

崇祯登基之初,对宫内魏忠贤的人开始清除,只不过这清除了好几个月了,依然还没有清除完。

魏忠贤回来了,这些人自然还是要去魏忠贤那里打小报告的。

毕竟人数太多,人一多,就嘴杂,而且打小报告的也多。

崇祯低眉沉思道:“王承恩,朕给你一个任务。”

“皇爷请吩咐。”

“你去把宫内二十四衙门的人给朕清理一遍,朕不想养闲人,这紫禁城内只能留一万人,其余人都安排去给宋应星种田去。”

崇祯这就叫做闲余资源合理分配。

王承恩微微一怔,这一下子要裁汰这么多人?

“皇爷,若是都赶出去了,宫中之事怕是应接不暇。”

“如何个应接不暇,你尽管按照朕的吩咐去做就是。”

“是!”

“另外,你去警告魏忠贤,朕不允许还有关于客氏的事情传到懿安皇后这里来。”

“是,奴婢这就去办。”


过了几天,毕自严终于将山西案抄出来的银子全部统计完了。

竟然到了五百三十六万两!

朕的大明一年税收上来的银子也就才不到四百万两

这群蛀虫啊!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据户部和礼部叫上来的福王初步统计的良田达六万顷,他后面兼并三万顷。

福王所有的财产加起来,有近三千万两!

这是大明近八年的税收!

仅仅是他的福王府,当年修建就花了八百万两!

后来不停往里面增添奇珍异宝。

扬州到安徽的杂税,四川的盐税,这几十年,都给了福王。

这些都是台面上的钱,温体仁已经去查私下的钱了。

估计一个月是查不完的,温体仁只需要抓住福王的劣迹就可以了。

至于福王的劣迹,那就真的是太好抓了,随便一伸手,就一抓一大把。

得知这位福王比自己要富有太多,崇祯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做的真实太特么的委屈了。

必须查,查到底!

先拿福王开刀!

一个个查,大明的宗室,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全都给朕去死!

至于山西案查抄出来的五百三十六万两,现在已经着手在运往京师。

加上这段时间,彩票局和雅兰堂赚的钱三十万两。

加上之前抄了几个大臣家的几十万两。

崇祯的国库里现在已经有六百五十万两银子。

崇祯大笔一挥,施凤来你不是找朕要两百万两银子么?朕给你三百万两!

随后,崇祯给施凤来写手谕,又是大白话:三百万两,给!两个月时间快到了,因为之前钱速度慢,朕不怪你,再给你延长两个月,办不好就等着去菜市口!

这手谕八百里加急被送到西安,施凤来看后全身冒冷汗。

陕西的灾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呢?

历史记载,崇祯年代的陕西,是人吃人的陕西。

易子而食只是一个成语,形容五胡乱华时代的惨剧,但在明末却是真实上演的。

不仅仅吃人,连树根、草、泥土都吃。

没有办法了,实在没有吃的了。

人在无穷无尽的饥饿中,退回了最原始的动物状态。

但是,大明的这几个地方却富得流油!

一个是东南,一个是宗室封地,一个是朝廷官员!

崇祯先砸了三百万两银子,然后迅速让吏部安排了一部分底层的后补官员去陕西。

这部分后补官员都是刚入官场不久,还很年轻。

去陕西做什么?

去查账。

谁要是查出贪官了,谁就接替那个贪官的位置。

后世的雍正就是这么玩的,这种玩法非常狠。

贪官一查一个准。

所以雍正是杀得人头滚滚,才给乾隆留下了一个大好的江山。

现在,崇祯也用这个方法。

他最不怕的就是杀人,改制之前,不先杀一批人来祭旗,怎么会有成效呢!

如果杀一人不行,就杀一百人,一百人还是不行就杀一万人,十万人!

直到所有人都知道,贪钱,就得死!

反正陕西现在已经够乱了,这就是死马当活马医。

而且朕在陕西一次投进去三百万两,那些狗日的吸血官员一涌上来,朕好不容易搞来的钱白白浪费了!

这段时间,吏部的工作量突然暴涨。

房壮丽实在扛不住了,便向崇祯提出请辞,其实是故意用这种办法来抗议。

朝堂上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表示皇帝用这种方法必然会导致陕西大乱。

于是,吏部好几个官员都提出请辞。

崇祯大笔一挥:同意!

不干都滚蛋!

第二天,崇祯就把王永光那个老狐狸给抓上来了,让他来做吏部尚书。

王永光说:陛下,臣体弱多病。

崇祯说:体弱多病还当什么官,回家种田吧!

王永光又说:臣虽然体弱多病,但陛下交代的事情,一定能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就算是累死,也要完成!

就这样,大明朝第一老狐狸王永光顺利登上了吏部尚书的宝座。

接下来,王永光的生活明显就只有三种状态:上班、吃饭、睡觉。

每天天没有亮,王永光就到吏部了,每天半夜,才回去。

真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这老狐狸是绝对不愿意这么玩的,但没办法啊,皇帝每天都会把他叫来喝茶,一喝茶就谈论官员各种事情。

起初王永光还打算糊弄,结果被崇祯当场不着痕迹揭穿。

崇祯也很给他面子,你丫下次再这样就是欺君,信不信朕把你送到菜市口去?

同样忙的还有孙承宗,简直恨不得把被子搬到文华殿去。

辽东的军饷要发,京畿的皇家庄园要去看,去年税收要核对,江南那边弹劾魏忠贤的奏疏要看。

总之,孙承宗也累得跟狗一样。

至于徐光启,那更是直接就睡在现在的工部了。

上一次搞的水泥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天他一直在忙着这件事。

至于火药局,最近也在风风火火搞火药。

崇祯大笔一挥,直接拨款一百万两银子。

搞!给朕把火炮再改进!

崇祯挥了两笔,四百万两银子就这样出去了。

还剩二百五十万两,可能崇祯是觉得这个数字不是很吉利,再大笔一挥,辽东先给一百五十万两。

最后还剩一百万两。

崇祯心里舒服多了。

用钱能摆平的事,就应该狠狠砸钱。

花钱买完舒坦后,崇祯就带着一票人,跑去自己的皇家农田去溜达了。

那些被从宫里开除的宫女、太监,有一部分被调到这里。

去之前,崇祯还特意交代了,让宋应星过来见朕就行,其他人不要惊动。

等崇祯带着人一路向自己的良田本来,宋应星带着几个核心成员,早就在这里恭候多时。

“臣参见吾皇,万岁!”

“宋爱卿免礼。”崇祯翻身下马。

少年天子一身青色斗篷,穿着清淡素雅。

宋应星领着崇祯参观了这里。


“毛帅,粮草又快没了,怎么办啊?”

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跑过来,这人也不过才二十出头,但因为常年的军旅生涯,晒得很黑。

穿着一身破旧的军服,脸上还有一块不太明显的刀疤。

此人是毛文龙的义子尚可喜。

毛文龙躺在草窝里晒太阳,听到这种话,顿时又头大起来:“娘希匹的!又没粮了,朝鲜那帮孙子不是说给咱们粮的么!”

“被耍了,那群棒子信不得!”

“狗日的,连老子毛文龙都敢耍,召集弟兄们,去干死他丫的!”

毛文龙从草窝里爬起来,操起刀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他的这群马仔们现在在东江过着占岛为主的日子,朝廷管不着,朝鲜拿他们也没办法。

偶尔,他们也会去跟建奴去打打架,祸害祸害北边。

只是粮食这东西太他妈的不经吃了。

这是毛文龙最头疼的。

“毛帅!毛帅!”

耿仲明飞快朝这边本来,那样子好像比北京城的王公大臣们刚贪污了100万还要高兴。

“什么事,瞧把你小子给乐的!”

“朝廷……朝廷来船了……”

“哦!”毛文龙顿时一喜,“有粮?”

“五艘大船,一定有粮!”

“娘希匹的,皇帝终于想起老子毛文龙了!走,带上儿郎们去迎接钦差!”

很快,一群人便出现在港口。

毛文龙这支军队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在辽东南边给建奴形成了强有力的牵制。

徐应元从船头下来,道:“哪位是毛帅?”

“末将毛文龙参见钦差大人!”

“毛帅不必多礼,天子说过,毛帅是辽东大帅,国之良将,今日某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哈哈哈,大人这边请。”

毛文龙用尊敬的语气大声道。

新皇登基也有四五个月了,一声动静都没有,毛文龙还以为新皇帝把自己给忘了。

眼下他扫了一眼船上,顿时的双眼冒精光。

徐应元下了船,便拿出圣旨:“毛帅接旨吧。”

立刻全体将士跪拜相迎:“臣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毛文龙统领东江镇,不畏生死,勇克建奴,乃国之擎天,煌煌大功,赐东江伯爵位,赏白银万两,尚方宝剑,其部将一律官升一级,钦此。”

明朝的圣旨流行大白话,这是朱元璋时代就流传下来的习惯,这倒是给紫禁城那位穿越客减轻了不少麻烦。

毛文龙当场就愣住了。

没想到新皇如此慷慨。

不仅运来的粮食,还给了自己一个爵位,并且还又加赏了万两白银。

像毛文龙这种武将,内心深处最想什么?

像文官那样封侯拜相。

但这大明的那些文官,一个比一个狡诈,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勋贵、武将断了脊梁,武将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能得到爵位,毛文龙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臣叩谢吾皇万岁!”

徐应元将圣旨交给毛文龙,又将尚方宝剑赐予毛文龙,后面的人抬上来大箱子,里面装着万两白银。

另外,一些侍卫正在从船上搬运粮食。

徐应元笑道:“恭喜毛帅,天子听闻毛帅事迹后,说毛帅是辽东守护神,毛帅之于陛下,便如同李靖之于唐太宗。”

毛文龙大喜,之前心中对新皇还颇有成见,眼下看来,那个小皇帝人还不错啊!

“多谢天子器重,末将一定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陛下还说,再赐毛帅尚方宝剑,上可斩无德王公,下可杀贪官污吏。”

原本天启帝给了毛文龙一把尚方宝剑,但明显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启帝给的尚方宝剑,在崇祯朝未必就好用了,所以崇祯又给他加了一把。

徐应元又道:“天子还说,将士们在辽东都很辛苦,等来年给将士们加饷银!”

毛文龙大喜。

“天子还说,勇士戍边,不该被遗忘,天子已经命人在天坛的对面,为牺牲在战场的将士修建忠烈祠,所有为国战死的将士都能进忠烈祠。”

这下把大家都激动坏了。

“我们若是战死了也能进忠烈祠?”耿仲明忍不住插嘴道。

“天子金口玉言。”

毛文龙再拜:“吾等愿为天子粉身碎骨!”

这忠烈祠一类的,自古可只有大功臣或者高级文官才能进,那叫做配享太庙,为世人敬仰。

没想到自己这种打仗的莽夫也能进了。

皇帝真是要大大提高武人的地位啊!

“天子还说,粮草不够用,就提前说,保证毛帅粮草充足是第一要务!”

“好好好,一定!”

“对了,天子为江东伯在京师准备了一套宅邸,待东江伯凯旋之时,可入住伯爵府。”

这下把毛文龙这种土匪头子都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老泪纵横。

原来焦躁的心,是彻底安下来。

“我们这地方穷,大人请入帐饮茶。”

“多谢东江伯好意,某还得急着回京师复命,就不多逗留了。”

毛文龙假装留了一下,待将几船的粮食都卸载下来后,徐应元便坐船返航。

尚可喜道:“毛帅,这下好了,有吃的了!”

毛文龙心中也是大喜。

耿仲明道:“那吃完咱们是不是要北上去打建奴。”

毛文龙道:“打个屁啊,怎么打,这么点人怎么打,先在这里待着,还是按照原来的策略,敌退我进,敌进我退!”

“毛帅,天子对咱们如此厚礼,咱们……”

“老子又不是说以后也不打,凡是得量力而行,咱们的作用不是北上灭建奴,而是从后方牵制!”

却说徐应元带着崇祯的命令去东江走了一趟,绕道回了京师,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

京师里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眼看新年马上就要来了,朝廷上上下下也在准备。

这个时候,朝廷中有一些不好的风声。

据说是之前皇帝在大殿上杀了礼部侍郎钱谦益,引起了江南那边的不满,而又因皇帝命人拿了山阴监生胡焕猷,在江南一带受了很大的阻碍。

现在江南一片哀嚎,南京那边反应也非常强烈,尤其以东林党人为主。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军人物,刚复官回京师,就被杀,他们集体上奏,再次弹劾魏忠贤阉党祸国。

据说弹劾的奏疏像夏天的狂风暴雨一样。

那边的学生们因为胡焕猷的事情,甚至上街游行起来。

这朝中的局势,再次风急浪高,无数大臣都在观望,有人私下说可能因为钱谦益和胡焕猷的事情,朝中将会再一次引起一场大地震。

而这一段时间,阉党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停给皇帝上奏疏痛斥东林党人祸乱朝纲。

耳边听说了这些事后的徐应元也预感到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这紫禁城中从来就没有太平过。

东林党和非东林党之争,从万历年就开始了。

然而,当回到皇宫复命的徐应元看到皇帝的时候,却并没有在皇帝脸上见到阴云密布。

皇帝此时正在召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皇帝半个多月前让王承恩派人去南京找的宋应星。

向皇帝汇报了江东镇的情况后,徐应元便站在一旁,也不再说话。


派发了一波红包后,现在国库里一共只剩下八十万两了。

天启七年的税真金白银大概收了两百万两,基本已经挥霍完。

要不是抄了几个大臣的家,崇祯现在是真的穷得响叮当。

难怪历史上的崇祯不停的要加税。

但加税这种东西就是饮鸩止渴,自杀的行为。

还不如把山西八大蝗商抄家来得爽。

崇祯现在已经是在迫不及待地等待户部报上来抄家的总额了。

不过这事不能全信户部,拿钱是大明官员们的日常操作。

督察院肯定是要核对一遍的。

双方牵制,中间扣的至少会少一些。

这事估计还要等个一个月才会有最终的结果。

毕竟八大蝗商,家大业大,要想把家产全部点清出来,确实需要时间。

然而,很快崇祯就接到了魏忠贤的小道消息,查山西案的官员,从上到下,全部拿了钱。

据魏公公的小道消息称所有官员在这件案子里的总收入达到了十万两以上。

吏部、户部和督察院,凡是过手的官员,都拿了。

拿的少的有百两银子,拿的多的高达一万两。

当然,这只是魏公公的小道消息,具体的实际情况,谁都不清楚。

魏公公不嫌事大,建议皇帝也按照贪污罪来处罚这批官员,以正刑典。

崇祯并没有将他的建议当一回事,不是崇祯不想,是这个建议根本就没有可操作性。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批审查案子的官员,肯定都拿钱了,八大蝗商的亲属中肯定也有漏网之鱼。

涉及到两万多人,他这个皇帝不可能一个个去查。

就算去查,下面的人也可以随时弄几个顶包的。

古代的信息本身就隔阂很厉害,这种要操作起来实在太简单了。

所以,追究是追究不下去了。

得从根上面来缓和这种凡办事就拿钱的恶习。

更让崇祯愤怒的是,山西案中,查抄出来的粮食预估和结果相差甚远。

这其中也必然有人在中间夺了粮食的。

这种行为着实可恨。

他也不是完全容不得沙子的人,但这种时候来添麻烦,却是该死!

但这笔账确实已经比较乱了,户部缺一个能臣。

朕缺一个财务大臣!

正月初七的这一日,崇祯正在吃饭,听到了一个消息之后,立刻兴奋放下了筷子。

什么消息?

一个人进京了。

谁?

毕自严!

这个人是谁?

历史上,崇祯朝最厉害的财务大臣!

在正统历史上,他在崇祯元年被拜为户部尚书,向崇祯提出了开源节流的政策,执行得都非常好,使崇祯前几年的财务状态得到很大缓解。

他绝对不是像其他大臣那样动不动就提加税。

明末什么最花钱?

打仗!

但这个打仗里面花了很多冤枉钱,就像张维贤的京卫一样,瞒报兵额是常态,军官领空饷是常态。

但万历到天启年间,大家都忙着贪污和党争,根本没有人管这种事。

于是朝廷派发下去的军饷,相当一部分到了军官口袋,朝廷多给钱了,士兵又少拿钱了。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毕自严。

他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公正严明,清廉无私!

他在的时候,辽东可没有饿过肚子,且崇祯的财务状态是越来越好。

他就是崇祯最理想的财务大臣。

崇祯放下筷子,着了一身常服,便着急向外面快步走。

太监和锦衣卫紧紧跟在皇帝身边。

正在文华殿办公的内阁和六部重臣看见皇帝突然快步出来了,都莫名其妙。

但当看到皇帝过来的时候,都出去准备迎圣。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说完,崇祯就向午门走过去,毕自严已经到了午门。

“老臣参见陛下!”

毕自严连忙行大礼。

此次他从南京被紧急调到北京来,也是一肚子的话要跟皇帝天子说。

大明朝民生凋敝,官员贪赃枉法,军饷亏空巨大,军田荒废兼并,都是问题。

商人不法,官商勾结,财税紧张。

每一个问题都是定时炸弹。

毕自严是天生善于理财的那种大臣,他对大明朝的财税弊端一清二楚,但因为在南京,又因为天启阉党作乱,他也无能为力。

现在新皇召见了他,委以户部尚书之职,毕自严总算觉得自己心中的诸多良方可以施展了。

这一年的毕自严已经五十九岁了。

从南京赶了半个多月的路,到北京来,就直接进宫准备陛见,着实是辛苦。

当见到皇帝竟然亲自出来迎接他的时候,顿时就老泪纵横,一把跪在地上了。

崇祯最缺的就是钱啊!

最需要的就是有这样一个人来给自己理财。

崇祯还要大目标,大理想,他的未来,大明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是与当今世界争雄。

那都是需要钱的!

“毕爱卿,快快请起。”崇祯亲自上前,将毕自严搀扶起来,“毕爱卿一路奔波,到了京师何不先暂休两日。”

毕自严咳嗽了两声,道:“天子有令,关乎社稷黎民,老臣不敢耽搁。”

“好好好,毕爱卿,走,我们君臣好好聊一聊。”

毕自严见这位少年天子举手投足大气合度,心中更是高兴,心中连呼:大明有救了!大明有救了!

眼下诸位大臣还在文华殿前,崇祯道:“诸位爱卿且不必多礼了,公事要紧,都去忙吧。”

大臣们这才各自回了去。

“孙胡子,你与朕一起。”

孙承宗微微一怔,怎么皇帝今天突然叫自己“孙胡子”了?

不过,这个叫法倒是很亲切。

孙承宗连忙道:“是!”

如来道宗、张瑞图等人老老实实待在阁中,他们毕竟不是这个穿越客崇祯钦点的,所以难免受到了一些冷落。

崇祯今天心情好,毕自严来了,自己的财务大臣来了,叫上自己的内阁首辅大臣,接下来就有很多事可以做了。

山西案可以顺利结尾,田地制度可以开始谋划改革了,还有军饷亏空,收税这些,都可以一步步来策划了。

最主要的是,有人帮朕来去执行了。

崇祯饭也不吃了,带着两位大臣到了自己的御书房。

他还专门给两位大臣准备了椅子。


眼看早朝的时间就要到了,皇帝索性赖得再睡觉,直接去上朝。

第一次体会到上朝的感觉,心中有些激动。

下面的朝臣三跪九拜后,朝堂恢复了肃静。

“有事准奏,无事退朝。”

群臣们一下子看见魏忠贤站在前面,顿时都不淡定了。

这是什么情况!

魏忠贤不是已经被弹劾贬责到凤阳看坟了吗,怎么又出现在朝堂上了!

立刻,就有大臣不淡定了。

例如钱谦益,东林党头号君子,江南大文豪,他出列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皇帝一看出来的居然是这位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钱谦益,立刻来了精神。

这位“君子”可是将东林党人的虚伪和软弱发挥到了极致了啊!

历史上,这货59岁的时候,娶了当年江南名妓柳如是。

建奴入关,南京城破,柳姑娘要钱谦益与自己一同跳河殉国,没想到人家柳姑娘跳了,这家伙没跳。

居然来了一句:“水太凉,不能下。”

这句话成了后世网友们嘲讽东林党人经典段子。

此人原本是被魏忠贤手下的五虎之首的崔呈秀给弹劾罢官了,皇帝登基后清洗魏忠贤,崔呈秀自杀,他便又被召回来。

他回来京师才几天,听闻魏忠贤被贬去凤阳,心中别提多高兴,以为伟大的正人君子们终于胜了,真是喜极而泣的。

没想到这第二天刚上朝,就看到魏忠贤好好站在这里。

皇帝面色平静道:“准奏!”

“陛下!魏忠贤祸国,坑害忠良,国朝不容,为了天下百姓,为了社稷江山,请陛下捉拿魏忠贤!”

他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仿佛一瞬间成了正义的化身。

坐在皇帝宝座上的皇帝差点就笑出声来,自己刚穿越回来第一天上朝,这帮东林党人就开始卖弄自己的风骨和节操了!

有意思啊!

他不说熟读明史,至少还记得这位礼部侍郎可是家财万贯的,后来在监考的事情中受贿被罢免,这样的丑事他自己不知做过多少。

还为柳如是修建了亭台楼阁,一把年纪玩起金屋藏娇,谁知不知道没有在里面玩游戏。

娘希匹的!

皇帝心中暗骂一声。

其他朝臣一看钱谦益出来了,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钱谦益是什么人?

东林党领袖啊!

在大明读书人心中地位崇高。

皇帝说要的要除阉党,结果现在魏忠贤却还站在这里,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皇帝一见其他朝臣这架势,心中冷笑,自己第一天穿越回来,就要和群臣硬刚?

硬刚他也不怕,他前世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开集团会也不是没有和别人硬刚过。

也不给其他大臣出列的机会,皇帝道:“钱侍郎,朕让你回来是做什么的?”

皇帝突然这么一问,钱谦益竟然微微一怔,想了一下才道:“臣出任礼部侍郎,自然是为陛下培养天下人才,发扬孔孟圣道,为天下读书人能报效大明,报效陛下。”

“你还知道你是礼部侍郎!”崇祯脸色一沉,怒道,“弹劾之事,御史之责,尔欲僭越,是何居心?”

皇帝的声音响彻大殿,威严如天公发怒。

“陛下,臣身为礼部侍郎,理当维护圣人之道,阉党误国,人神共愤,若不铲除,国无宁日,请陛下彻查魏忠贤!否则……”

明朝有一个扭曲的风气,文官死谏,以此为荣。

不过钱谦益没有这个胆子,钱谦益心中清楚,招他回京,必然还是会重用他的。

所以他不担心皇帝会责罚他,便壮着胆子顶了起来。

更何况,他背后站的是天下读书人,此时,东林书院乃是天下士人们的圣地,钱谦益又是东林党领袖级别人物。

皇帝笑道:“否则如何?”

“否则臣就撞死在这大殿上!”

其他大臣一听,先是微微一震,随后就准备出列与钱谦益一同死谏。

例如黄立极,他原本是阉党,靠魏忠贤入了内阁,不过魏忠贤最近失势,为了保命,最近一直在攻击阉党。

若是魏忠贤重新回来,他必然会遭到报复。

他心一横,出列道:“陛下,臣亦以为当严惩魏忠贤,请陛下诛杀阉贼!”

连内阁阁佬都出来了,接下来必然会有更多大臣出来对皇帝施压。

在其他大臣出列之前,皇帝大声道:“许显纯!”

皇帝这一声,吓得大臣们颤抖了一下,正要出列,止住了身形。

立时有锦衣卫许显纯入殿,道:“臣在!”

那钱谦益立刻大声道:“大胆武夫,此乃众臣与天子商议国事之地,岂容汝等随意进出!”

皇帝给许显纯使了个眼色,许显纯心领神会,一把掐住钱谦益的脖子,像提小鸡仔一样把钱谦益提起来。

许显纯是什么人?

锦衣卫都指挥使,杀人不眨眼的屠夫。

同样是阉党,最近因为皇帝处置魏忠贤,他也颤颤惊惊,今天确实心情大好。

只见他拖起钱谦益,将钱谦益的脑袋用力往龙柱上一摁。

砰的一声巨响,钱谦益当场脑袋开花,鲜血飞溅,眼珠子一翻,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

群臣寒蝉若惊,黄立极跪在那里呆若木鸡。

皇帝道:“诸位爱卿刚才都听到了哈,是钱谦益自己要撞的,朕只是帮了他一把。”

这明末的大臣,都是演员,一个比一个演技好,既然你要演,朕就帮你演到底!

大殿上,群臣已经被吓到了。

钱谦益尸体还在旁边,还是热乎的,其他大臣都怂了,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最后,黄立极的声音消失在外面,大殿内陷入了一种死静。

钱谦益的尸体也被处理掉。

皇帝重新坐回去,俯视群臣。

皇帝又道:“黄立极、钱谦益,目无君父,败坏私德,抄家,族人发配戍边!”

群臣心中凛然,暗暗叫苦道:不对啊!陛下你不是读圣贤书的吗!你不是以尧舜明君自居的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暴躁了!

群臣只觉得坐在上面的皇帝,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

之前还热衷于清理阉党,怎么转眼竟然把钱谦益给杀了!

难道天子要像先帝一样重用阉党?

一时间,东林党人心中如翻江倒海,而阉党们各个狂喜,当然也有如温体仁、周延儒者心中窃喜,他们本身就与钱谦益有私仇。

群臣心中所想,皇帝一清二楚。

皇帝突然道:“魏忠贤!”

“奴婢在!”

“朕听说,民间和百官,私下唤你九千岁?”

魏忠贤连忙匍匐在地上发抖:“陛下恕罪,非奴婢本意,实乃下面人胡乱言语!”

魏忠贤心下骇然,下半夜皇帝对他说的话还在耳边,皇帝分明已经饶了自己,怎么突然在朝堂上又说这些了?

难道皇帝要当众杀自己!

想到这里,魏忠贤心中大惧。

皇帝站起来,从上面走下来,单手负在后面,在魏忠贤面前走了两转,道:“来人,将魏忠贤仗打二十打棍!”

魏忠贤不敢说一个字,在朝堂上被杖了二十棍,打得皮开肉绽,费力道:“多谢陛下赏赐!”

群臣这下却是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卧槽!皇帝怎么到底是怎么了?

怎么先杀东林党领袖,再杖罚魏忠贤?

到底是偏袒哪一边?

见大臣们已经糊涂了,皇帝才道:“朕承天之运,御极四海,如今民间凋敝,百姓苦不堪言,而朝臣却为一己私欲,争权夺利,党同伐异。钱侍郎为礼部侍郎,为读书人之表率,却不事礼法,僭越弄权,黄立极为阁臣,不思富国之策,行朋党之争,实属败坏朝纲!”

皇帝一言,其他大臣连忙跪地叩拜:“天子圣明!”

这些个大臣,都秉承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甚至还有人瞄着黄立极的阁臣之位。

皇帝直接道:“谁再敢结党营私,朕就要了他的脑袋!”

“陛下圣明,臣等愿为陛下鞠躬尽瘁!”

看着这些个大臣,皇帝当然不会天真以为自己杀了两个人,说了几句话,就能结束大明的党争之祸。

就现在的大明,这些个读书人,只会满口的仁义道德,拿着圣贤之理为自己捞取利益,全然不顾民间疾苦,国家生死存亡。

今天,皇帝之所以在朝堂上借机杀人,就是要敲山震虎。

皇帝继续道:“魏忠贤,看在你为先帝鞠躬尽瘁的份上,朕这次留你一命,以后若是再让朕听到九千岁,朕要你的脑袋!”

“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