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王承恩朱由检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开局救魏忠贤,我要做宫斗冠军王承恩朱由检》,由网络作家“晕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施大人,我家老爷有请。”黄府管家黄安一身青衣小帽,恭敬的对轿子内的施礼道。施鳯来走下轿子,在黄安的引领下,来到前院的正堂。“首辅大人。”施鳯来率先见礼道。同为内阁阁臣,又是同一立场,黄立极自然不会端着架子,也忙是起身道:“羽王(施鳯来表字羽王),快快请坐。”“来人,上茶!上好茶!”两人坐定后,先是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接着施鳯来话音一转,语气幽幽道:“首辅大人,今日陛下召见了施某。”黄立极没有接话,只是静静等着对方接下来的话。施鳯来也没有绕圈子,直接说道:“陛下打算让孙承宗入阁,让徐光启任工部尚书,入阁,让户部尚书郭允厚入阁。”黄立极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后,问道:“应该还有其他人的安排吧?”施鳯来笑道:“剩下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了...
《结局+番外开局救魏忠贤,我要做宫斗冠军王承恩朱由检》精彩片段
“施大人,我家老爷有请。”
黄府管家黄安一身青衣小帽,恭敬的对轿子内的施礼道。
施鳯来走下轿子,在黄安的引领下,来到前院的正堂。
“首辅大人。”
施鳯来率先见礼道。
同为内阁阁臣,又是同一立场,黄立极自然不会端着架子,也忙是起身道:“羽王(施鳯来表字羽王),快快请坐。”
“来人,上茶!上好茶!”
两人坐定后,先是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接着施鳯来话音一转,语气幽幽道:“首辅大人,今日陛下召见了施某。”
黄立极没有接话,只是静静等着对方接下来的话。
施鳯来也没有绕圈子,直接说道:“陛下打算让孙承宗入阁,让徐光启任工部尚书,入阁,让户部尚书郭允厚入阁。”
黄立极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后,问道:“应该还有其他人的安排吧?”
施鳯来笑道:“剩下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了。”
黄立极的眉头紧皱,有些为难的说道:“三个入阁的名额,羽王是怎么想的?”
施鳯来心里也打着小算盘,自然不会说出自己的打算,他苦笑一声道:“首辅大人,陛下明日就举行早朝,您还得早点定夺才是。”
见施鳯来这么和自己说话,黄立极顿时不喜,语气有些生硬的说道:“羽王,这件事既然是陛下交给你的,那本官也不好越俎代庖。”
说着,黄立极再次端起了茶盏。
这意思很明显,端茶送客。
施鳯来哈哈一笑,起身道:“首辅大人,下官告辞。”
看着施鳯来远去的背影,黄立极顿时怒火中烧,愤怒的将自己手里的茶盏砸在了地上。
恨声道:“哼!就凭你,也配觊觎首辅之位?”
“来人!”
随着黄立极这声大喝,黄安立即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老爷。”
“去请张瑞图、李国普过府,本官有十万火急的大事。”
虽然大家都是外界所说的阉党,但关系也是有远近的。
现在既然已经和施鳯来闹翻,那就要抓紧时间拉拢其他几个人。
黄安领命而去。
再说施鳯来这边,离开黄府后,径直返回自己的府邸。
此时的施府正堂,已经有十数位官员在等着了。
想来也是,如果没有一大批低阶官员的支持, 就算是你攀附上魏忠贤,那你也不可能入阁。
“大人,如何了?”
见施鳯来走进正堂,一位中年人当即上前问道。
施鳯来走到主位上坐下,环视一眼众人道:“明日早朝,就按我们之前说的办,弹劾首辅黄立极,张瑞图和李国普,让这三人滚蛋。”
听他这么说,在场所有人都是脸色一变。
一位官员起身问道:“大人,黄立极此人阴险狡诈,想要弹劾他,很难有实证,一般的罪名恐怕对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施鳯来老神在在的说道:“本官觉得那个叫胡……胡焕猷的监生,写的折子就挺不错的,明日早朝就按照那个上奏就是。”
“大人!这……”
“大人,这可不行。”
“大人三思!”
……
施鳯来说完后,在场的所有人顿时变得喧嚣起来。
你自己就是攀附魏忠贤,才能成为阁臣,现在弹劾别人是阉党,那你是什么?
施鳯来却是摆了摆手道:“无妨,就按本官说的做。”
众人无奈,只得躬身应下。
施鳯来又接着说道:“你们也别自作聪明,将本官给你摘出去,弹劾的名单上,一定要有本官的名字!”
他这番话说得极为认真,底下的众人见状,心里也是一紧。
……
翌日,早朝。
朱由检嘴角上扬,语气淡淡的说道:“讲。”
“皇上,御史沈棨(qi三声)上书,察哈尔部林丹汗进犯张家口,以求开启互市,内阁已经将票拟送到司礼监,为何司礼监至今没有批复?”
黄立极说完,就退了回去。
朱由检听后,心里暗自思忖,转头对魏忠贤问道:“为何朕没有看到这份奏折?”
后者没有叫屈,没有推诿,当即跪倒在地,沉声道:“臣……臣有罪。”
“杖责二十!”
朱由检说了一句,然后对黄立极问道:“内阁是什么意思 ?”
黄立极出班回道:“陛下,臣和内阁诸位同僚的意思是,可以答应林丹汗的请求,在张家口重开榷场。”
朱由检后世的时候听过林丹汗这个名字。
这个人是蒙古历史上最后一个大汗,哪怕是名义上的。
林丹汗此人和一根绳儿一样,都是一个倒霉蛋儿,最后同样也被被满清给捡了个便宜。
如果两人能够联手的话,未必不能打败皇太极率领的满清。
朱由检想了想,正欲开口答应,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心念一转,这才开口道:“我大明可以和察哈尔部重开榷场,但主动权必须在我大明手里。”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命沈棨传朕旨意,决绝察哈尔的要求,等过段时间,朕会着人前往草原,到时候再谈这件事。”
“皇上,林丹巴图尔率数千骑兵于口外,如果拒绝对方的请求,恐怕……”
内阁大学士施鳯来出班,有些担忧的对朱由检秉奏道。
后者眉头一挑:“内阁立即行文,命石柱宣抚使秦良玉,立即带兵前往张家口。”
“皇上,户部现在没有银子,单单先帝的陵寝就需要两百万两,户部库银根本无力支付。”
朱由检的话音一落,户部尚书郭允厚就出班反对道。
“內帑拨银二十万,命秦良玉所部立即开拔!”
朱由检现在只想让秦良玉的白杆兵,以最快的速度进驻张家口,如果自己的谋划可以成功的话,区区二十万两银子算什么。
见皇上愿意用自己的银子支付军饷,郭允厚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黄立极也是躬身称是。
解决了这件事,朱由检对站在身侧的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后者会意,当即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皇上,臣有本奏!”
王承恩的话音一落,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朱由检定睛望去,就见队伍的后边,一位身着绿色官袍的官员,手持笏板站了出来。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伸手示意对方说话。
“皇上,臣这里有一份监生胡焕猷的折子,还请陛下御览。”
这位大臣说着,还从自己的袖口中取出了一件奏折。
见状,黄立极和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皆是脸色不好看起来。
按照明朝的制度,奏折应该是先交给通政司,然后由通政司递交内阁,内阁给出处理意见,将处理意见贴在折子上,这一步就叫票拟。
然后再将奏折递交给司礼监,同意就批复,然后交还内阁,内阁在交给相关部衙,这一步叫批红。
不同意,就直接打回去重新票拟,或者是直接留中不发。
现在这命御史竟然跳过内阁和司礼监,直接在朝会上向陛下上书,这是什么意思?
朱由检想了想,也是明白过来,心道:“看来,这份奏疏应该是和内阁以及司礼监有关。”
心里有了猜测,朱由检面无表情的对这位官员说道:“你直接读出来吧。”
“皇上,这……”
听到皇上让自己读出来,这位御史顿时有些麻爪了。
“皇上,这是监生胡焕猷的折子,臣来读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朱由检没有说话,只是冷脸看着对方。
王承恩在旁低声道:“皇爷,此人名叫杨维桓,都察院御史。”
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被杨维桓听到。
后者脸色骤变,无奈只得翻开折子开始朗读起来:“学生胡焕猷,冒死进谏,内阁大学士黄立极、施鳯来、张瑞图攀附魏逆,曲意奉上……”
到底是国子监的监生,一篇文章写的洋洋洒洒,花团锦簇。
不过,朱由检却是听的一头雾水。
想想也是,一个现代人想要听懂古代的文言文,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幸亏旁边有王承恩,随着对方的逐句翻译,朱由检总算是弄明白了。
等杨维桓念完后,朱由检冷笑道:“好家伙,这是要将我大明内阁一锅端。”
顿了顿,他又看向黄立极问道:“首辅,折子里的这些罪名,你可认?”
黄立极当即跪拜道:“皇上,臣冤枉!”
“首辅,朕的记性不是很好,犹记得太祖好像说过,不许生员议事吧?”
闻言,黄立极猛地抬头道:“陛下烛照万里,太祖当初确实是这么说过。”
“那就按律处置吧。”
不等众人答话,朱由检起身,伸了个懒腰开口道:“朕乏了 ,今日就到这里。”
说完后,直接走下玉阶,径直离开了奉天门。
王承恩见状,忙是朗声喊道:“退朝!”
说完后,赶紧追了上去。
一炷香后,乾清宫,东暖阁。
“臣魏忠贤(许显纯)拜见陛下!”
两人进入东暖阁,立即大礼参拜道。
朱由检此时已经换上了便服,仰躺在一张躺椅上,闻言,摆了摆手道:“免了。”
等两人起身后,朱由检也坐直了身子,一脸严肃的对魏忠贤说道:“知道朕为什么不远万里,调秦良玉去张家口吗?”
魏忠贤摇了摇头道:“陛下,臣不知。”
“晋商八大家,听说过吗?”
朱由检接着问道。
见魏忠贤还是一脸懵逼,朱由检顿时气结,厉声道:“废物!”
“晋商八大家,指的是八家晋地豪商,这八家凭借其在北方庞大的势力,将我大明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贩卖到后金。”
“这其中很多都是朝廷严厉禁止的铁器、粮食、甚至是火药和火器,这就是为什么后金鞑子越打越强的原因。”
“现在知道,朕为什么要调白杆兵去往张家口了吗?”
朱由检看着魏忠贤,语气严肃的问道。
等他这番话说完,在场的几人皆是脸色大变。
许显纯更是跪倒在地道:“皇上,锦衣卫失察,还请陛下治罪。”
“朕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魏忠贤,你现在立即带人前往张家口,调查这八家晋商现在的情况,等秦良玉的白杆兵一到,立即拿人。”
“许显纯,带上你的人,去山西,将他们的家人,资产,全部控制起来。”
朱由检面色严峻的对两人吩咐道。
二人闻言,没有丝毫的迟疑,当即回道:“臣遵旨!”
“朕提醒你们一句,抄家所获,都是朕的银子,谁敢向朕的银子伸手,朕灭其满门!”
朱由检最后对两人警告道。
对这些人,他可是很清楚的,按照这些人的尿性,十万两银子,自己能拿到两三万两,就算是这些人有良心了。
魏忠贤和许显纯闻言,心里也是一凛,忙是低头道:“臣不敢!”
如果是之前天启皇帝在位,他们还真敢贪墨掉这批银子,但现在他们就算是有这个心思,也没有这个胆子。
这就应了那句话,使功不如使过。
他们自己也知道,皇帝本就看他们不顺眼,一旦自己出错,绝对讨不了好。
目送两人离开后,朱由检转头对王承恩吩咐道:“明日传信秦良玉,让其北上之时,进京一趟,朕有事要交代。”
“遵旨!”
……
另一边,京城一处豪宅内。
一群人正围坐在一起,为首的乃是一名儒雅的中年人。
此人,正是刚刚从苏州府老家回京的钱谦益。
他环视一眼众人,声音有些低沉的说道:“陛下究竟是什么意思?”
之前的时候,他就被魏忠贤的党羽弹劾,被革职回乡,这次之所以回来,也是因为新皇登基的原因。
在他们这些东林党看来,这位新皇帝自幼接受儒家教育,一定会重用自己这些中政治史,朝堂也一定会再次重现众正盈朝的盛况。
但奈何,他刚一回京,正打算重新出仕的时候,就听新皇竟是将魏忠贤重新启用了。
听他这么问,坐在旁边的一位绿袍官员满是不忿的说道:“还能是什么意思?这是看自己已经登基,想要过河拆桥了!”
“放肆!”
“住嘴!”
……
他这话一出,顿时引得在坐的许多人厉喝出声。
钱谦益也是不满的瞪了那人一眼。
后者见状,顿时不说话了。
见气氛变得越来越压抑,钱谦益不得不开口道:“老夫这段时间一直在乡里,有些事不清楚,你们一直在京,宫里可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身为光禄寺少卿的史记事当即回道:“牧斋公,下官倒是听到一些消息。”
史记事说到这里的时候,稍微顿了顿,环视一眼众人,这才接着说道:“据宫里传来的消息,魏忠贤那个狗贼大肆抓捕、处置了一大批的宦官和宫人。”
“我们的许多人,也都被清理了出来,往后再想获得宫里的消息,恐怕不容易了。”
他这番话说完,在场所有人,包括钱谦益在内,大不部分人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
半晌后,钱谦益这才说道:“再难也得想办法探听一下,看看最近这一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竟是让陛下性情大变。”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的皇帝,已经不是那个被他们忽悠瘸了的一根绳儿了,而是一个从后世而来的灵魂。
钱谦益的话说完后,史记事一咬牙道:“好,下官会竭尽所能的。”
这件事别人还能推脱,史记事身为光禄寺少卿,负责宫中膳食,和宫里接触最多,他是没有办法推脱的,只得答应。
钱谦益微微点头后,又转头对其他人说道:“皇上已经登基月余,按照我们之前的谋划,本应该清算阉党,召我东林诸公还朝,但现在……”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有些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虽然后边的话没有说出来,但在场的所有人也都明白他的意思。
一时间,整个花厅的气氛愈发的压抑起来。
大约过了半柱香的功夫,见没有人说话,钱谦益这才再次开口道:“去信象云公(韩爌),请其进京,共商大事吧。”
事到如今,在没有弄清楚皇上是什么态度之前,所有人都不敢有什么异动。
尤其是钱谦益此人,才情高绝,但能力着实一般,好在他也有自知之明,面对这样的局面,知道请韩爌这位东林元老进京。
见今天也商量不出什么,众人在向钱谦益告辞后,也都纷纷离开了花厅。
站在窗前,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钱谦益的心里忍不住长叹一声。
等所有人走后,他猛地转身,朗声道:“管家!”
随着这声大喝,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来到了他的身后,躬身道:“老爷。”
“去通知他,让他立即离开。”
钱谦益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管家乃是钱家的家生子,是和钱谦益一起长大的,深得对方信重,闻言有些不解的问道:“老爷,那人又不是我们的人,就算是被抓住了,应该也和我们没关系吧?”
“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这件事的干系太大了,一旦泄露出去,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钱谦益语气幽幽的说道。
似是想起了什么,钱谦益再次开口问道:“那老道你解决了吗?”
“回老爷的话,已经解决了。”
管家的眼中闪过一道寒芒,对钱谦益回道。
“那就好,那就好。”
钱谦益这才松了口气,对管家吩咐道:“ 好了,壮哥,你去安排吧,让他尽快离京。”
“是,老爷。”
管家答应一声,遂转身离开。
钱谦益则是重新看向窗外,眼中闪过一道萧索。
和他这里的愁云惨淡不一样。
紫禁城内,文渊阁内此时却是一片喜气洋洋。
黄立极、施鳯来、李国普、房壮丽,以及张瑞图几位内阁大学士,此时围坐在一起,说着今日早朝发生的事。
“中五兄,如此看来,陛下对东林那帮人,也是心生不满了。”
施鳯来端着手里的茶盏, 笑着对对面的黄立极说道。
后者的眼皮一抖,极有深意的回道:“羽王,陛下的意思,岂是我等臣下可以揣测的?”
“如果全军进入张家口,尚需半月有余。”
秦良玉回答完后,就静静的看着朱由检。
后者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再次问道:“白杆兵现有多少人?”
“回陛下,白杆兵现有军士一万两千人,此次北上,臣将他们全都带来了。”
听到秦良玉这么说,朱由检又是一阵感慨,这才是帝国将军。
“朕拨给卿二十万两银子,夫人可在四川继续募兵,多多益善,钱粮不够,只管向朕伸手就是。”
眼下大明军备废弛,好不容易遇到一支能打的,自然要多多支持。
秦良玉闻言,忙是起身道:“臣多谢陛下!”
“好了,夫人请坐吧,朕和你说说这次调兵北上的原因。”
朱由检这句话一出口,秦良玉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她有些不解的问道:“陛下,此次朝廷调臣北上,难道不是因为蒙古范边吗?”
朱由检摇了摇头道:“这不过是对外这么说,此事处了东厂魏忠贤和许显纯,就只有朕知道了。”
方正化很有眼色的挥了挥手,让暖阁内伺候的一众内侍和宫人退出去。
他自己更是直接守在了门口。
等众人走后,朱由检这才说道:“夫人可知,为何建奴从神宗皇帝到现在,越打越强?”
秦良玉有不解的摇了摇头。
朱由检接着说道:“朝廷屡次下旨,严禁粮食、铁器、布匹等物资进入辽东和大漠,但偏偏有人不顾家国,只为一己私利,向蒙古鞑子和建奴走私这些物资。”
“什么?”
“竟还有这等事?”
“陛下!这些人绝对不能留!”
秦良玉听朱由检说后,语气当即变得满是怒气。
朱由检点头道:“这也正是朕召夫人,以及白杆兵北上的原因。”
“厂卫已经查明,有那么一批山西商人,通过张家口向建奴和蒙古鞑子,大量的输送战略物资。”
“这件事和边军绝对有着莫大的关系,朕希望夫人能够带兵协助厂卫,缉拿那些不法商人,抓捕边军中的蠹虫。”
“臣遵旨!”
“决不负陛下所托!”
秦良玉豁然起身,身上迸发出汹涌的杀气,对朱由检郑重的说道。
其身上散发的气息,让方正化浑身肌肉紧绷。
朱由检抚掌而笑道:“好!魏忠贤已经先行前往张家口,夫人前去之后,可以联系他。”
“当然,还有一件事,朕还要拜托夫人。”
秦良玉忙是躬身道:“臣不敢,请陛下直言。”
“帮朕盯着魏忠贤,朝廷现在需要银子,朕不希望看到任何人对这些银子伸手。”
朱由检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神中满是冷意。
秦良玉自然清楚皇上的意思,当即回道:“臣一定不辱使命。”
“夫人且去,待事成,朕一定不吝封赏。”
朱由检说完后,秦良玉缓步退出暖阁。
“老方,你说他们能成功吗?”
朱由检还是有些担心。
方正化忙是说道:“有陛下运筹帷幄,区区一些商贾,又能掀起多大的浪潮?”
朱由检闻言,轻叹一声,摇了摇头道:“唉!你不懂,我大明如果真有亡国的那一天,就是亡在这些商贾和士绅手里。”
方正化这下子不敢说话了。
朱由检也没有了继续说下去的兴致。
暖阁内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只是这种宁静,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被一道凄厉的哭嚎声打断。
“皇爷!皇爷!”
“奴婢回来了!”
“奴婢可是想死您了!”
听见这有些熟悉的声音,朱由检的脑海中瞬间出现了一个人的名字。
曹化淳!
果然,下一刻,一个身材壮硕,但满身风尘的人影冲进了暖阁。
东厂理刑百户孙云鹤,情绪有些低沉的对魏忠贤禀报道。
后者撇了他—眼,幽幽道:“毕竟是财帛动人心,传令下去,这次随咱家出来的人,回去之后,每人可以领—百两赏银。”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单凭我们带来的人,短时间内是很难将这些东西全部运回去了,还是得向皇爷求助,请皇爷派人来。”
当天,又是—道简短的信息,通过东厂的飞鹰传书,送往了京城。
朱由检接到魏忠贤的求助信息,也是直搓牙花子。
这次抄家所得实在是太多了,自己早应该想到让人去接应的。
顾不上已经是深夜,朱由检当即命人传来了曹化淳。
“奴婢曹化淳拜见皇爷。”
—进入东暖阁,曹化淳就舔着脸,对朱由检施礼道。
后者摆了摆手道:“免了,御马监怎么样了?”
听到是正事,曹化淳的表情也变得严肃了许多, 斟酌了—下言辞说道:“回皇爷,奴婢这几天,已经将四卫彻底的清理了—遍。”
“裁汰掉了老弱,清理了—部分人,还没来得及招募兵丁。”
见朱由检脸色不好,曹化淳又忙是说道:“皇爷放心,虽然现在四卫仅剩五千余人,但都是精壮之士,而且奴婢还找到了几名可堪—用的人手,在他们几人的统领下,四卫现在完全已经脱胎换骨。”
听到曹化淳这么说,朱由检皱起的眉头,又重新舒展开来。
“好,做的不错,朕明日会亲自前往四卫驻地,勉励诸将士。”
自从穿越过来之后,朱由检还没有出过紫禁城,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出宫去看看。
曹化淳闻言,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皇爷放心,奴婢明日—定让您看见—支雄军。”
朱由检看了他—眼,转头对方正化说道:“方正化,今晚看着他,不要让他向外传递任何消息。”
“奴婢遵旨!”
方正化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神情。
曹化淳的脸色则是瞬间就垮了下来。
翌日。
—大早,朱由检就在大批厂卫的护卫下,轻装简从,乘马离开了紫禁城。
宫里经过魏忠贤两轮的清洗,现在已经干净了许多。
朱由检也不担心自己的行踪暴露。
—行人走在京城的大街上,看着十五世纪的首都,朱由检对—切都很是新奇。
不过,等出了京城,看到城外衣食无着,拖家带口的难民,朱由检的心情就变得沉重起来。
“方正化,朕不是已经拨发了银子吗?为什么这些人还是没人管?”
朱由检面色不渝的对方正化问道。
“皇爷,光禄寺少卿、顺天府府尹,以及—干人等,都被……被抓进了诏狱,想来应该是继任者还没有到任。”
方正化低声解释了—句。
朱由检这才猛地想起,是有这么回事。
不过,皇帝是没错的,他自然不会承认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让这些百姓没有人赈济。
“派人回去告诉施鳯来,今日就要将这些百姓先安置起来,这天眼瞅着又要下雪了,再住在城外,非得冻死人不可。”
朱由检—脸正色的对方正化吩咐道。
“奴婢遵旨,这就派人去内阁传旨。”
在方正化的安排下,—名东厂番子,拨转马头,转道回了京城。
顶着凛冽的北风,—行人—路向北,—个时辰后,朱由检他们终于来到了位于京城以北的四卫营驻地。
“皇爷,这—路冻坏了吧?奴婢这就让人生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