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欢柳仙儿的女频言情小说《都市:我家的木箱能连接80年代全局》,由网络作家“撒豆成乒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八十年代,读过书能写字的人少之又少。柳明月之所以会读书写字,全是因为她父亲柳学成。柳学成早年间也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知识分子,但也正是因为他这个知识分子,让全家现在的生活过得水生火热的。早些年红色敏感时期,破四旧除四害。就因为柳学成会读书写字,被打成了右派地主老财。带着袖标的红卫兵三天两头把柳学成拉到县里去公开批斗,还把柳家大大小小的东西都给搬空了。那口雕花木箱还是因为当年藏在地窖里,才勉强躲过一劫。这年头,一旦被带上地主的帽子,出门都容易被人啐两口浓痰的。柳家被带上这个标签后,可以说是干啥啥不顺。别人干一天农活,能有个几十工分,柳学成干一天农活,说不定一个工分都捞不到。得亏柳明月的母亲,胡翠兰娘家接济着,东家借点米,西家奢点面,两...
《都市:我家的木箱能连接80年代全局》精彩片段
八十年代,读过书能写字的人少之又少。
柳明月之所以会读书写字,全是因为她父亲柳学成。
柳学成早年间也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知识分子,但也正是因为他这个知识分子,让全家现在的生活过得水生火热的。
早些年红色敏感时期,破四旧除四害。
就因为柳学成会读书写字,被打成了右派地主老财。
带着袖标的红卫兵三天两头把柳学成拉到县里去公开批斗,还把柳家大大小小的东西都给搬空了。
那口雕花木箱还是因为当年藏在地窖里,才勉强躲过一劫。
这年头,一旦被带上地主的帽子,出门都容易被人啐两口浓痰的。
柳家被带上这个标签后,可以说是干啥啥不顺。
别人干一天农活,能有个几十工分,柳学成干一天农活,说不定一个工分都捞不到。
得亏柳明月的母亲,胡翠兰娘家接济着,东家借点米,西家奢点面,两口子才勉强把柳明月拉扯大。
柳学成又叫柳明月读书写字,东拼西凑借点钱,把她送出去念了高中,才避免让她成个盲流子。
只是这年头日子不好过,柳学成又因为成分问题,赚不到工分,年底分不到口粮,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好在今年,也就是1982年,随着小岗村试行大包干的成功,影响到了全国。
日子眼看着就要好起来了,但柳家也因为当年地主老财的帽子,没分到啥田地,和以前也没啥区别。
那口雕花木箱倒是得以重见天日,被柳学成从地窖里搬出来了。
只是家里稍微值钱的东西,当年都被红卫兵搬空了,也没啥东西值得放进木箱里的。
唯一还算值钱的,也就是柳明月十八岁生日的时候,父亲柳学成用了几十工分,外加家里唯一的一张两公斤粮票,在供销社换回来的那个笔记本,和那张猴票了。
偌大的一个木箱,却只是用来放一个笔记本。
连柳明月都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
木箱是昨晚上刚搬出来的,放在她的房间里。
柳明月刚写好日记,打算把笔记本放进木箱。
只是打开木箱的一瞬间,看到里面莫名多出来的一袋米面,心里猛地一跳,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米!这面……都是精米精面。
县里过了两次打米机的米,也没这么白,这么圆润的吧……
“这怕不是……神仙吃的米面?”
柳明月心惊肉跳的捧着袋子里的米,看到木箱盖上那龙不龙蛇不蛇的彩绘,猛然跪下,双手作揖。
“谢谢……谢谢柳仙儿的恩赐,小女一定会报答您的。”
如是说着,柳明月把米面都从木箱里拿出来后,连忙又拿着笔记本在上面写着。
忙活完,把笔记本放进木箱里,重新盖好后,才开口喊堂屋的柳学成。
“爸,咱家有米了……”
当柳学成看到面前的米面时,也是吃了一惊。
这年头谁家日子都过得紧吧的,哪怕是有米,也是就活着用,但凡不是家里来客了,都是红苕稀饭就咸菜,将就一天算一天。
突然看到这么大一袋米,怕是足足有二三十公斤。
这么大一袋,节省着吃,一家人好歹能吃小半年了。
这旁边还有一袋面呢……
柳学成平复了一下心情,转过头看向柳明月。
“明月,这米面哪儿来的?”
“柳仙儿送的。”
柳明月指了指木箱。
只是这话说出来,柳学成立刻捂住了她的嘴,满脸诚惶诚恐的表情。
“别瞎说……哪有啥柳仙儿……别搞封建迷信那一套。”
柳学成当年被那帮红卫兵搞怕了,开批斗大会搞他,破四旧也搞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一提到这些,柳学成就胆战心惊的。
柳学成一脸的心有余悸,厉声问道:“跟爸说实话,这米面到底是哪儿来的?”
柳明月也有些无奈,无声的叹息着,思索了片刻后,终于道:“前些日子,我在大西北开荒的那些老同学来信了,说是给我寄了点东西过来……这些米面,就是他们寄给我的。”
听到这个解释后,柳学成才暗暗松了口气,连声道:“好……好啊。”
高音喇叭里天天放着大西北那边的建设进程,什么开垦油田,建设厂房,搭建农科实验基地之类的……
“既然是你当年的那些老同学寄来的,你回头可得好好感谢感谢人家……回头凑点钱,给他们也写几封信寄过去……再送点土特产给人家。”
柳学成说着,和柳明月对视一眼,满眼的苦涩……
邮票两年前就买回来了,这两年来,柳明月到是经常念叨,说给老同学寄信来着。
只是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别说写信寄信了,连信封都买不起。
但柳明月却还是点点头。
“回头我就写信寄给他们,好好感谢他们一下。”
顿了顿,又看着米面,道:“爸,这些米面……”
“先紧着外面的,把奢的那些米面还了,剩下的咱留着自己吃。”
柳明月心里越发苦涩了……
这两年欠外面不少米,要是全都还了,这二十多斤米面,哪里还有得剩?
但她也没反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大不了,到时候从家里翻点值钱的东西送给柳仙儿,回头再向柳仙儿求点。”
心里这么想着,看着柳学成把米面拿出去后,她立刻拿出笔记本,激动的在上面写着。
心情激动,连字迹都显得潦草了许多。
但柳明月却没心思在乎这些了,写好后,小心翼翼的把笔记本重新放进木箱里面,随后安心等着。
几乎隔个三五分钟,柳明月就打开木箱一次。
一整个下午,都快要把箱盖掀翻了,那木箱里除了自己放进去的笔记本外,再没有别的了。
“难道是柳仙儿已经走了?”
柳明月有些怅然若失……私心想着,莫贪心。
柳仙儿送给自己二十多斤米面,已经算是慷慨了,自己竟然还贪心更多……
不由得,柳明月在心里暗骂了自己几句,贪得无厌了。
自责一番后,直至天色将黑,母亲胡翠兰在门外喊了一声吃饭了,她才终于放弃继续守着木箱的打算。
想着拿出笔记本记录下今天的事情。
随着木箱再次打开,里面再次出现的米面……还有那个写着食用调和油的透明桶。
桶里黄灿灿的油,再次让柳明月激动得差点窒息……
“这是……柳仙儿再次显灵了?”
米面全都拿出来后,柳明月下意识盖上木箱盖,随后又想起要把记事本放进去。
只是等她再次打开木箱盖,前后不过一分钟不到的时间而已,那空荡荡的木箱里,却凭空又多出来一张纸条。
上面歪七扭八的写着几行字。
好在柳明月是读过书的,勉强算是能认出来。
“我不是柳仙儿,也不是神仙,我叫叶欢……”
“他老同学在首都干啥的啊?这又是开砖窑厂,又是买拖拉机的。”
一伙人议论着,从拖拉机上面议论到叶欢身上,纷纷猜测叶欢的真实身份。
最后有个村民一拍大腿,怪叫一声。“我懂了,他那个老同学是搬砖的……不然为啥一天到晚就跟砖头过不去呢?”
随着众人投给他一个鄙视的目光,那人憨厚的笑了笑,也觉得自己猜测的可能性不大……真要是搬砖就有那么多钱,后世也没那么多白打工吗喽了。
议论声重新变得嘈杂起来。
柳学明却是找上了柳明月,商量砖窑厂开工的计划。
土地差不多平整出来了,砖窑厂虽然荒废了好些年,但里面的老物件儿、窑洞啥的,修修补补也能马上就投入使用。
接下来就是招工和煤炭问题了。
“招工方面,明月村长有什么指示吗?”
听见明月村长这个词时,柳明月俏脸微红,略显羞涩道:“明叔,您可别调侃我了。”
“您见识比我广,对砖窑厂的生产也比我更加了解,让我一个外行指导你们内行怎么行?”
这话柳学明中听。
美滋滋的抽了口旱烟后,才道:“生产的事儿倒是不用过于操心,都是本村人,算是给自家人干活儿,也卖力气……唯一需要你操心的,是招工方面。”
柳学明抽着烟,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顾虑。
柳丰村老少加起来将近两千人,除开妇女和不能干活儿的老人小孩儿,哪怕是青壮也有五百多人。
可砖窑厂里只需要不到一百个工人……有人上工,有人就不满意了。
是以,什么人来上工,什么人不能来,就成了难题。
柳明月皱着眉,沉默了好一会儿,也拿不定主意。
只能对柳学明道:“等我过些日子和我老同学商量一下……毕竟这个砖窑厂是他投的钱。”
说是过些日子,当天晚上,柳明月回去后,就和叶欢汇报了最新情况。
叶欢沉吟了许久,才开口说道:“你不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我们只能做到,让尽可能多的,对自己有好处的人满意。”
闻言,柳明月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只是暗自琢磨着叶欢说的话。
毫无疑问的是,这种说法是自私的……但却是正确的。
自己不是上帝,当然满足不了所有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照顾身边的人。
想明白后,柳明月点点头道:“我知道怎么做了……”
“想明白就好。”
放下手机后,叶欢躺在床上,也在思索着自己的事情……看来自己这边也得加快进度了。
第二天,如同往常一样,叶欢醒来后,先是做早餐,顺带洗漱。
刚把早餐放在餐桌上,妹妹叶馨也打着哈欠从小卧室里钻了出来。
当看到餐桌上的早餐后,抓起就要往嘴巴里塞,却被叶欢打了下手背,训斥道:“先去洗漱。”
“哦。”
这些日子里,兄妹两一直都是这么过活着,虽然平淡,却透着股家庭的温馨。
吃早餐的过程中,叶欢如往常一样问道:“在包叔那儿上班还习惯吧?”
“哥,这话你都问八百遍了。”
叶馨翻着白眼儿,有些无奈道:“还能有啥习惯不习惯的?还不就那样呗?就像那首歌里唱的。”
叶欢微楞,下意识追问道:“哪首歌?”
话音刚落,叶馨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
“三千、四周、无双休、如割韭……”
“成天、进厂、吃肥……黑白颠倒!”
“有吃、就上、爱喝汤……蒸瘦肉丝……饺子!”
恰逢雨季,家家户户都有接屋檐水的习惯。
平日里接点水在门口,外出干完活,泥腿子在门口洗干净了再回屋。
柳学成也是如此,正打算在门口洗脚呢,就看见脚盆里躺着一条足足五六斤重的大草鱼,着实是吃了一惊。
看着柳学成手里提溜着的大草鱼,一屋子人面面相觑,有些不明所以。
唯有柳明月心知肚明……
这条鱼被叶欢从超市里买回来,又通过木箱传送过来,期间一直处于缺水状态,已经死了好一会儿了。
这大夏天的臭得快,柳明月拿到鱼的时候,就担心它发臭,第一时间放进水里保鲜了。
这事儿还没来得及通知母亲胡翠兰呢,是以,就连胡翠兰也有些茫然,转头诧异的看着柳明月。
后者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想了半天,才总算是想好了借口。
“干完活儿后,抽空去了镇里一趟,赶上鱼贩子处理剩下的鱼,我看着便宜……就买了一条回来,寻思改善一下伙食。”
一屋子人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柳学成老两口是不相信的,凭着对自家闺女的了解,他们当然知道,柳明月绝对不是个乱花钱的人。
这么大一条草鱼,少说也得好几块钱吧?
但他们也没第一时间质疑柳明月,只是想着,等李二婶他们走后,好好问清楚。
李二婶更是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直接尖叫了起来。
“明月闺女,你说啥瞎话呢?你们家啥情况,别人不知道,俺们还不知道么?”
“还吃鱼?都揭不开锅了……照俺寻思,你这鱼,怕不是从哪儿偷来的吧?”
一说到偷,柳学成一家都急了。
柳学成是知识分子,从小接受高等教育,虽然没能出人头地,但正直做事、坦荡做人这四个字还是能做到的。
眼下自家闺女竟然被人诬陷说是偷别人的,柳学成不乐意了,和李二婶对峙起来。
“李家二婶,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你要是没证据就胡咧咧,我们就到公社去评评理。”
李二婶也有恃无恐的样子,哼哼唧唧。“这鱼哪怕不是偷来的,怕是也来路不正,真要是闹到公社去,谁占着理还说不清哩。”
闻言,柳学成也有些犹豫了……
自己家什么情况,也只有自家人知道了。
之前实在没吃食了,也会挖点蚯蚓摸点田螺啥的,去河边逗点小鱼回来煮着吃,泥腥味重,还不顶饱。
至于说是去镇里买大鱼回来吃,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自家闺女哪儿来的钱,去镇里买鱼回来吃?
想想可能性不大,这条鱼多半真是来路不正的。
老两口面面相觑,有些不敢接茬儿了。
反倒是柳明月,被人污蔑后有些怒不可遏。
“李二婶,你还别不信,这鱼真是我买的,不光有鱼,还有鸡呢。”
说话间,柳明月不由分说,直接转身钻进了自己房间。
片刻后就提着一只鸡走了出来。
二十一世纪饲料专门养的肉鸡,浑身上下全是肉,足足七八斤重。
提溜出来时,那只鸡还有些懵逼,看上去呆呆的,放在地上也不扑腾。
这下连柳学成都彻底惊呆了,指着地上那只鸡,支吾道:“这这……这只鸡也是你买回来的?”
“是啊。”
谎话说多了,柳明月现在说起慌来也脸不红气不喘的。
没等柳明月开口解释,柳学成已经开始赶人了。
“行了行了,李家二婶,要没啥事儿你就回去吧,天色也晚了,我们家也准备做晚饭了,家穷,就不留你们在这儿吃饭了。”
说完这话,柳学成不由分说推着李二婶和李明国往屋外撵。
李二婶被推着,还在嘟囔:“你们这鸡和鱼肯定来路不正,俺要去生产队告你们,让队长和书记好好查查你们老柳家!”
一听这话,柳学成更加闹心了。
自己家成分复杂,一直都是县里的重点关注对象,真要是查出啥问题来,自己家指不定又得脱层皮。
到那时可就雪上加霜了……可得找机会,好好问问明月。
柳学成这么想着,把李二婶推出去后,大门一关,转过身就问道:“明月,你老实告诉我们,这只鸡和这条鱼,到底哪儿来的?”
“柳仙儿……”
柳明月刚吐出这几个字来,就看见柳学成脸色一变,作势就要去拿角落的扫帚打人。
她连忙改口道:“我有个老同学去首都那边发展了,这只鸡和这条鱼,都是他邮给我的。”
“啪……”
扫帚直接扫了过来,好在是雷声大雨点小,扫帚膨大的那头落在柳明月身上看着疼,实则一点都不痛。
柳明月却有些欲哭无泪……说真话没人信,说假话还是没人信。
眼瞅着扫帚又挥了过来,把一旁的肉鸡吓得咯咯叫着,胡翠兰也拦着,一边对柳明月道:“明月,你赶紧老实交代吧,别气你爸了。”
柳学成气得不行,一边作势要打,一边道:“还敢胡说……从首都到咱们这儿,坐火车都要一两天时间,邮寄十天半个月的,这鱼都能变成鱼干儿,鸡都能变成鸡肉罐头了……”
柳明月也是一阵头疼。
啥都想到了,万万没想到,叶欢同志送给自己的这些物资,自己竟然还要找各种借口,来让自己父母接受。
一边被追,一边绞尽脑汁想借口。
奈何她实在不会说谎,憋了半天,终于道:“我老同学在首都那边,说是给我邮寄了些东西接济咱们,还邮寄了十块钱,我就用这十块钱买了鸡和鱼……”
话音落,柳学成终于放下扫帚,和胡翠兰面面相觑。
“真的?”
“爸妈,我还能骗你们吗?”
柳明月一边说着,一边带着老两口往自己屋子走。
米面粮油都还在屋子里,没来得及收拾呢。
柳明月指着木箱旁边堆成小山堆的物资,无奈道:“喏,都在这儿了,你们在外面干活儿,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们呢。”
好在这个理由,总算是让老两口信服了。
柳学成也放下了扫帚,转过头问柳明月。“前天那些米面粮油,也是这个叫叶欢的人送的?”
“嗯……”
柳明月点点头。
柳学成再次拿起了扫帚……
“还在说谎,你前天不是说你那老同学在大西北么?怎么跑首都去了?”
当父母的就是这样,任何事情都是以子女为主。
叶馨撇撇嘴,有些失望。
但转瞬又兴奋起来,凑到叶欢面前问道:“哥,你有对象没?要不要妹妹给你介绍一个?”
严玉婷显然也挺在意这件事的,目光也落在了叶欢身上。
叶欢却犹豫了。
这一瞬间,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视频里柳明月的脸庞来……
虽然这些日子里,两人一直通过文字和录制视频来交流,但不知为何,叶欢总觉得……自己有和柳明月见面的一天。
但叶欢随后就又是一阵摇头……
柳明月生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哪怕现在还活着,也是六七十岁了。
都说年纪大的女人才懂得疼人……但六七十岁的女人,那不是疼不疼人的事情了,那是浑身上下哪儿都疼吧?
暂时抛开这个念头后,叶欢才苦笑道:“还没有。”
叶馨看没有瓜可以吃,一时间没了兴趣,埋头继续吃饭了。
严玉婷却道:“欢子,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是时候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了,要是有合适的就处处,好好对人家……”
“知道了。”
叶欢当初租房的时候,可没考虑过会有别的人和自己一起住,房子也不算大。
普普通通的两室一厅而已,另一间小卧室还被他收拾出来堆放杂物了。
眼下叶馨搬进来住,还得重新收拾一遍。
趁着叶馨收拾房间的功夫,叶欢给包大富打了个电话过去,说明了下情况。
“行啊你小子,混日子的班都不想上了呗?”
包大富在倒是不排斥谁去上班,两兄妹也算是他从小抱到大的,对叶馨也比较熟悉。
“包叔,馨儿你也见过,我这边安排一下,耽误两天就去你那儿混……上班去。”
“行吧行吧,你两兄妹谁来都一样,不来都行。”
挂断了电话,叶馨也把房间收拾出来了,凑到叶欢面前道:“哥,还有啥事儿要我做的?”
“能有啥事?”
叶欢想了想,完蛋了……以前自己一个人住,大部分时间都点外卖,买的米面基本没用,也都放木箱里送给柳明月了。
眼下厨房里干干净净的,别说做饭了,烧个开水都成问题。
以后两兄妹住一起了,总不能还成天点外卖吧……
“明天又得去超市大采购一番了。”
只是今天太晚了,也只能随便点个外卖糊弄两口。
吃过饭,叶欢就钻进了房间里面,轮到和柳明月深夜交流的时间了……
柳明月照例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录制成视频,然后发给叶欢。
此刻正沉浸在柳明月视频中的面容的叶欢,全然没有发现,房间外面,叶馨跟一只偷腥的猫一样,蹑手蹑脚走过来,把头轻轻靠在房门上,仔细倾听着房间里的声音。
听了半天,表情有些兴奋,又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立刻掏出手机打小报告。
“妈……我怀疑我哥疯了……”
“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嘀咕啥呢……还翻箱倒柜的,搞得跟搬家一样。”
严玉婷听得一阵莫名其妙的,等叶馨兴奋的说完后,才笑骂一声:“死丫头说什么呢?”
“你哥兴许是谈恋爱了,和对象打视频电话呢……”
叶馨哼哼唧唧。“那他为啥不告诉我们啊?”
“兴许是还没完全确定关系吧。”
严玉婷猜测了半天,又是笑骂:“你管你哥干嘛呢?在那边好好听你哥的话,抽空拉着你哥多回来几趟。”
“明白了,放心吧妈,我指定把我哥制得服服帖……好好听哥的话。”
一夜无话。
第二天,叶馨还在熟睡,就被叶欢叫起来了。
丫头揉着眼睛,满是困顿的表情,穿着睡衣打开门后,嘟囔道:“干嘛啊哥……”
“几点了还睡?你这样子怎么上班?”
“那我以前在家都是睡到大中午才起来的啊。”
“今时不同往日。”
叶欢哼了一声。“过两天你就要去包叔那儿上班了,要还像以前那样怎么行?”
“赶紧收拾收拾,陪我4S店一趟,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车。”
闻言,叶馨双眼一下就亮堂了起来。
“我喜欢的车?难道是……打算要给我买辆车?”
叶欢倒也没有隐瞒,当即说道:“我用车的时间不多,回头你去考个驾照,以后上下班,回家也方便一些,终归还是你开车的时间多,当然是买你喜欢的了。”
这么一说,叶馨睡意全无,尖叫着回了房间。
关上房门,等再次打开的时候,已经穿着整洁,去卫生间洗漱打扮去了。
老叶家以前也有车,不是很好,代步工具而已。
只是后来因为买房的缘故,车子卖掉了。
眼下重新买车,叶欢也没打算买个多贵的……只要能代步就行了。
随便看了辆外观还算时尚的,叶馨也比较喜欢,交了定金,就等过几天手续办好了,再过来开回去就行了。
办好这些后,叶馨难掩兴奋的表情,一路走一路嘟囔:“哥,咱也是有车的人了。”
“以前咱家不是有车么?也没见你那么兴奋啊。”
“那能一样么?”
叶馨撇嘴。“以前那车都是爸和你在开,而且款式还老气,和我这位青春靓丽的美女一点也不搭配。”
“那现在有啥区别?”
叶馨表情再次兴奋起来。“现在这车我超喜欢,而且写的还是我的名字,完全属于我的车。“
“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叶欢瞪了她一眼,道:“要想开车,先给我把驾照拿了……在没拿到驾照之前,休想摸一下方向盘。”
叶馨有些气馁了,无奈道:“知道了哥,你跟爸一样,大小事儿都唠叨。”
叶欢没搭理她。
把叶馨送进地铁站后,让她自己先回去,而叶欢自己,看着时间还早,又去了一趟电子市场。
不为了买高科技电子产品,专门看那些濒临淘汰边缘的电子产品。
“考虑到柳明月所处的八十年代,东西一定是在那个时代能被人接受的。”
叶欢这么想着,找了家店走进去,开口问道:“老板,电子手表有没?”
“有,最新华强北苹果手表,不要九九八,只要九十八……”
按照柳学明的说法,柳丰村也是有政策的,只是相对隔壁金凤村来说,差上不少。
隔壁金凤村又是办水泥厂,又是搞养殖业的,眼瞅着要通电了。
反观自己这柳丰村,可以说是后娘养的。
就给批下来一个拖拉机的购买票,真要想把拖拉机开回家,还得自己凑钱买。
可问题是,一台拖拉机万把块钱……这年头,农村里谁家能拿得出这一万多块钱买拖拉机?
除此之外,柳丰村还有一个政策,就是村头的两口砖窑。
当年破四旧运动时,那两口砖窑被封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上面长的草比人高了,老远看去,跟两个坟堆子一样。
柳学明撇撇嘴,不以为然道:“上面的人说,咱们村可以恢复砖窑的生产,然后用拖拉机拉出去卖。”
“这不是扯呢么?”
柳学成气得笑了起来。“拖拉机没人买得起,恢复砖窑生产……工人上哪儿找?工钱谁发?”
“上头一句话,就让咱自己想办法?”
柳学明也有些无奈,暗叹自己这个村长也是当得够窝囊。
不能带动村民们致富也就算了,连自己的堂弟当年被拉去批斗,也没办法保下来。
“可不是嘛……”
柳学明叹息了一声,看见柳明月在屋子里忙活拉扯电线,眼珠子转动着,试探性道:“对了,明月那丫头不是有个老同学在首都嘛?能不能让她问问她那老同学,看看有啥办法没?”
“实在不行,咱就把那张拖拉机票给倒卖出去,还能卖个几百块钱呢……回头咱村里人自己分了。”
柳学成连忙道:“先别卖,以后说不定还有用呢。”
顿了顿,柳学成又道:“回头我让明月去问问,看看她那个老同学有没有啥想法……别的村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着,咱们村也不能落后了不是。”
“那可不。”
柳学明也点头。
“后娘不管咱,咱就自立根生,自我发展。”
两人有一茬没一茬的聊着天,浑然没注意到,李家二婶带着李明国,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
“哟,眼瞅着这是要翻新房子啊?”
看到李二婶的时候,柳学成两兄弟眼中难掩的厌恶。
柳学明更是道:“李家二婶,你来这儿干嘛?”
“队长,瞧你这话说的……你能来,俺就不能来啦?”
李二婶笑呵呵的,指了指身旁的李明国,又朝着屋里打量着,等看到柳明月的身影后,才道:“这不上次给你说那事儿嘛……明月那闺女考虑得咋样呢?答应嫁给俺家大侄子不?”
“俺可跟你们说,俺家这大侄子可赶上好日子咧……他们村新建那个水泥厂,占用了他承包的土地,赔偿款可不老少。”
“他们村可马上就要通电了,这以后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可洋气咧。”
“来前儿俺大侄子就和俺说了,只要明月那闺女答应嫁给他,这三转一响,一样都不会少。”
闻言,柳学成和柳学明对视了一眼。
两人之前谈论的,可不就是这些事儿么?
李明国所在的金凤村抢了他们村通电的名额,政策也全都落他们村去了,自己的柳丰村是啥也没落着。
眼下这两人搁这儿炫耀呢。
至于三转一响,也都懂,那是城里人的彩礼标准。
大洋马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三个带轱辘可以转的,外加收音机这个能响的。
八十年代,别说农村了,哪怕是城里,这个彩礼标准,也算是相当的富裕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