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穿着校服的学生。
当她站在讲台上,大屏幕亮起那张泛黄的童年照片——照片里抱着玩具熊的小女孩笑得灿烂,与此刻站在台上从容讲述康复历程的她形成奇妙的呼应。
“大家看这张照片,”林悦指着屏幕,“那时的我以为,只要用笑容讨好世界,就能得到幸福。
但真正的救赎,始于我学会直面内心的黑暗。”
台下有人悄悄抹泪,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她继续分享着那些在医院度过的日夜、与苏医生的对话、第一次对母亲说出“我需要你”的瞬间,每一个细节都引发共鸣。
讲座结束后,一位白发老人颤抖着递来感谢信:“我老伴走了,我每天都觉得活着没意义。
听了你的故事,我想试试......试着重新走出去。”
林悦轻轻握住老人的手,将一枚印着“心光热线”的徽章别在他胸前:“您不是一个人,这条热线永远为您亮着。”
暮色降临时,林悦独自漫步在公益中心的花园。
这里种满了患者们亲手栽种的向日葵,即便在黄昏,依然倔强地仰着金色花盘。
手机突然弹出推送,是某个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年轻博主正在讲述自己的抗抑郁经历,评论区里“谢谢你让我不再孤单原来我不是异类”的留言不断刷屏。
她停下脚步,看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将向日葵染成温柔的橘色,忽然想起苏医生说过的话:“治愈是一场爱的接力,当你成为光源,就能照亮更多人。”
深夜,林悦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
她在策划新一期“康复者故事分享会”,窗外的城市霓虹闪烁,如同缀满星辰的银河。
电脑屏幕上,晓峰刚刚发来的邮件写道:“我终于明白,我们的伤疤最终会变成铠甲,而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日子,正是为了成为别人的火把。”
合上笔记本,林悦走到窗边。
远处,“心光”公益中心的霓虹灯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她知道,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有无数个“林悦”正在觉醒,无数道希望的微光正在汇聚。
这场关于心灵救赎的接力,永远不会停止——因为爱与勇气,本就是人类最强大的自愈力,而每一个愿意直面黑暗的人,都终将成为照亮世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