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回收是国策。
因为连年战乱,百姓死伤惨重,留下大量无主的耕地,为了避免耕地荒芜,朝廷就下令将这些耕地回收,再分配给青壮耕作。
可这并不包含烈士家属的耕地。
“没了耕地,你该如何生活?”宁楚楚止不住怒意。
丈夫儿子接连为国战死,官府居然还将老婆婆的唯一赖以生存的耕地拿走。
这不是欺负人吗?
“还能怎么活?凑合着活呗。”反正也无人在意。
“陈婆婆,怎么了这是?”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头拖着麻袋迎面走来。
大夏天,老头赤裸着上身,露出满是伤痕的瘦弱身体,黝黑的脸上是朴素的笑容。
“我摔倒了,是这位小伙子帮了我,正唠嗑呢。”老婆婆解释道。
“人没事吧?”
“没事,且活着呢。”
“那就好,我刚从布坊那里回来,还招着工呢,不过可得快点,估摸着快没了。”说罢李老头拖着麻袋就向两人告别。
“他一把年纪还给人做工?”宁楚楚瞪大了眼睛。
“不做工,吃什么?”陈婆婆应道:“老李头当过兵,看他走路一瘸一拐的,那条腿就是被北蛮子砍的,你也知道军队不收伤员,老李头就被军队踢了出来。
残疾嘛,谁会要他?
家里又没田地,只能上人家做工卖力气讨活。”
说着,陈婆婆步履瞒珊地朝远处而去。
“老婆婆,我扶你回家。”
“我不回家,这是赶着去做工哩!去晚了,可就赶不上了。”
“老婆婆,我这里有些钱……”
“后生仔,你我非亲非故的,哪能要你的钱呢?你是瞧不起我老婆子?”
一路好说歹说,陪着陈婆婆到了做工的地方。
只见门口牌匾上高挂林氏二字。
络绎不绝的穷苦百姓排着长队,将布坊围得水泄不通。
“宁公子?”林婉儿眉头一挑,十分意外。
在她的印象中,宁楚楚可是季笑笑身边的红人,富贵公子哥,哪里会来城南这样脏乱差的地方?
“林小姐?你怎么会在这儿?”宁楚楚一愣。
“这是我林家的产业。”林婉儿笑道。
“林小姐,还缺人吗?”陈婆婆忙不迭地问道。
林婉儿扶着陈婆婆的手,生怕她摔倒,柔声道:“陈婆婆有的,特意给您留的,还是织花的位子,小翠,带陈婆婆过去。”
陈婆婆连连道谢。
转头见到宁楚楚沉默不语,林婉儿善解人意的解释道:“城南多是鳏寡孤独老的容身所,我家老爷子发了话,让我们把铺子开过来,能帮则帮。”
“那为何不直接救济,反而要雇佣这些人做工?”宁楚楚不解。
这些孤老不是老迈,就是残疾,生活尚且不易,做工又能有什么效率?
想做善事,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我林家也不是家大业大,虽有薄财,却也不是大风飘来的,哪有钱救济这么多人?”林婉儿当初也问过林闲。
而林闲的回答,让她记忆犹新。
“亏欠他们的,是大虞,又不是我林闲,我看他们可怜,赏一口吃的就足享太庙了,做慈善?万一他们把黄马褂披我身上咋整?婉儿你记住,对人刻薄些,不招人惦记。”
林婉儿看着那些排队等着做工的百姓,笑着道:“我家老爷子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这间布坊,也算是聊表心意了。”
宁楚楚哑口无言。
她抬起头,看着茫茫多的穷苦的百姓,目光顺着他们那一张张朴实的脸,落到了远处那一尊高高在上的石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