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宋檀张元的玄幻奇幻小说《宋檀记事宋檀张元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宋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两万三的小皮卡轰轰有劲儿,在蜿蜒的山路上爬坡下坎格外流畅。车后斗上放着大堆的野菜,车座上坐着他们一家四口。乌兰坐在后座,眼看着女儿熟门熟路的开车去镇上,这会儿也不心疼买车的两万多块钱了,反而得意道:“果然花大钱这事儿还得听我的,看咱们现在出门多方便!去市区也不用再给包车费,两百块钱呢,多吃亏呀!”宋三成当即反驳:“你当时还不同意呢,怎么就成听你的了?再说了,你嘴上说考驾照,你这几天都没有刷题!”乌兰冷笑一声:“你倒是天天在刷,模拟考估计还没我高呢!我81,你多少?”宋三成不说话了。他记性不好,那些题目看着费劲,才考了75分。驾驶座上的宋檀聪明的不参和这个话题,倒是乔乔突然问道:“妈,我的猪妈妈呢?”宋檀“噗嗤”一声笑出来了,实在是没...
《宋檀记事宋檀张元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两万三的小皮卡轰轰有劲儿,在蜿蜒的山路上爬坡下坎格外流畅。车后斗上放着大堆的野菜,车座上坐着他们一家四口。
乌兰坐在后座,眼看着女儿熟门熟路的开车去镇上,这会儿也不心疼买车的两万多块钱了,反而得意道:
“果然花大钱这事儿还得听我的,看咱们现在出门多方便!去市区也不用再给包车费,两百块钱呢,多吃亏呀!”
宋三成当即反驳:“你当时还不同意呢,怎么就成听你的了?再说了,你嘴上说考驾照,你这几天都没有刷题!”
乌兰冷笑一声:“你倒是天天在刷,模拟考估计还没我高呢!我81,你多少?”
宋三成不说话了。
他记性不好,那些题目看着费劲,才考了75分。
驾驶座上的宋檀聪明的不参和这个话题,倒是乔乔突然问道:“妈,我的猪妈妈呢?”
宋檀“噗嗤”一声笑出来了,实在是没忍住。
她知道乔乔问的什么——待会儿去姥姥家拉稻草,明天乌兰就打算把小猪抱回来,乔乔已经期待很久了,心心念念都是他的粉红猪一家。
后视镜里,乌兰的脸色黑沉沉的,没好气的回答:“等着!我明儿个就去抱!你就跟你的猪妈妈一起睡吧!”
乔乔瞬间欢呼:“好哦!我要给佩奇洗澡!”
倒是宋三成笑眯眯的:“成,爸给后山连了根水管,到时候好冲猪圈。天热了乔乔就可以玩儿了。”
乌兰:……
合着生气的就她一个是吧?
……
车子拐到了镇上,一行人在肉摊买肉,宋檀则单独去了快递站。
张医生和救命恩人都得十斤的野菜,光打包也得费一番功夫,快递站的小伙儿看着这大堆被收拾干净的野菜,犹豫再三:
“真要加这个气囊柱,泡沫箱还要冰运啊?这可贵不少啊!其实不加冰也可以,我们大部分城市都能隔日达的。”
“看你这野菜挺新鲜的,现在天气也不热,装泡沫箱里,待会儿我就送到市区,今晚就能发走。等到货了,新鲜度差不多的。”
这野菜也不值多少钱,搞个冰运,这不是豆腐盘个肉价钱吗?
如今漫山遍野的,哪里没有野菜呀?帝都……帝都那也能买到野菜呀!
宋檀也叹了口气,她也不想多花钱呀,但是没办法,新鲜水灵的和差一点的就是不一样。
既然都卖高价了,就把品质贯彻到底吧。
她拿了张名片:“以后要是大量发货走冰运的话,你们能不能给便宜点?”
“还有,上门取件吗?”
小伙子也愣住了,他们这附近村镇还没有上门取件的,不过也不是不能变通:“你是哪里的?”
“云桥村。”
小伙子的脸一下子皱成了苦瓜:“那里可不好走啊……不然这样,满五十单我单独开车去行吗?”
“超过二十单,我给你算最低价。”
他们这快递全国知名的速度快,且送货上门。就是贵,在小镇上接的单子并不太多。
不过这个站点是他自己承包的,如果能有这样一门大生意,费点功夫他也愿意。
“就是我这里没有那个一次性的干冰袋,下午两点前我要出发把快递件送到市区,你要是信得过我的话,给个定金,我先不打包,去市区再统一包装。”
“到时候再给你算价钱。”
宋檀想了想,直接先转了五百块过去:“以后肯定还有快递要发,多退少补。”
“等到快件更多了,咱们就月结。”
虽然快递小伙不觉得这些野菜有月结的潜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先答应下来。
等到将快递都安排好,宋三成和乔乔已经各自提着一大堆肉等着了。
乔乔一只手还捂着自己的兜,宋檀笑了笑:“买什么啦?”
他赶紧咧嘴一笑,伸手从兜里把东西掏出来,那是两个仿佛颜料管一样的小塑料软管,还各自配送了两根塑胶细棍。
乔乔得意的表情十分明显,微长的浓黑头发软软的,更是显得皮肤白净,眼睛明亮:
“吹泡泡!”
宋檀一看——这不是她上学时流行的吹泡泡神器吗?怎么十几年过去了,这东西还在生产啊?
现在不都是那种泡泡机了吗?
不过想想,乔乔那五块钱,也买不了泡泡机。
于是也来了兴趣,一边重新发动车子,一边跟乔乔商量:
“到时候给姐姐吹两个哦。”
乔乔重重点头:“两管,一人一个!”
乌兰和宋三成看着嘻嘻哈哈的姐弟俩,突然觉得,檀檀如果一直在村子里,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就是有一点——在村子里不好找对象啊!
于是当妈的又开始操起了心,再看一旁万事不管,只会乐呵的宋三成,不由心里更郁闷了。
然而乌兰的郁闷无人能解,倒是八十岁的姥姥看到姐弟俩,满心欢喜:
“檀檀回来啦?”
“乔乔也来啦!”
姐弟俩赶紧陪着姥姥进了屋。
进门当先就是一片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大院子,姥爷正坐在廊下轮椅上,头发花白,皱纹遍布,眼神中却是充满了喜悦。
院子的另外半边则是大舅乌成涛住的地方,是一栋二层小楼,如今农闲时节,他去邻居家打牌去了,只有大舅妈一个人在家,也是热情极了:
“檀檀回来啦?越长越好看!多洋气,跟个明星一样……哎哟,乔乔又长的俊了!”
再一眼看到乌兰他们手上提着的肉,不由笑起来:
“来就来,还买肉干什么?家里冰箱都有。”
乌兰将肉递过去,又招呼乔乔搬菜,笑得好大声:“他舅妈,檀檀没在宁城上班,回来搞农业种植了。”
“这不,新出的野菜,卖二十块钱一斤都供不应求!不过檀檀想着她姥姥,还有你们,这最后一茬儿就没舍得卖,特地带过来大家一起尝尝!”
这段话信息量太大,大舅妈愣在原地消化了好一会儿,这才分析出重点——
她外甥女,长得漂亮人也聪明的大学生,好好的省城上班不干了,如今回老家种地来啦!
宋三成赶紧应了一声:“在这呢,等着啊!”
赶紧拿起扁担就下了山。
门口站着的是同村的周毛柱,这次家里的茶叶就是委托他去炒的。
炒制茶叶也看火候的,有的过猛,有的过生,出来成品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只有周毛柱原先年轻的时候去那些大茶厂干过好久,如今手艺最稳当。
本来约好了每天晚上集中拿过去,他趁夜里加工。
没想到这次茶叶格外茂盛,以至于五个人采茶量也挺多,周毛柱家里也没个炒茶机,恐怕是得熬个大夜了。
但村里头,也就属他手艺最好,且家里还留着炒茶灶。
别的地方一是远,二来现在人家都用炒茶机集体炒制,单独送过去的不好加工。
他见到宋三成,同样沧桑的脸上忍不住流露出笑意:
“三成啊,你们家今年真是土地爷赏脸,你来瞧瞧这茶叶!”
他将手边提着的透明塑料袋打开,一股子扑鼻的清香顿时弥漫在空气中!
“昨天一共送过去二十五斤零二两毛尖,你们说不用筛,那我就没筛,我看采的都挺纯的,没怎么带叶子。”
他们本地茶叶最受欢迎的是毛尖,就只有一个芽尖尖。其次是带一片叶子的,再之后,叶子越多越不值钱。
专门做茶的农户会将等级严格分出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不过宋三成家里就那么一片地,为这个没必要。
周毛柱伸手从里面抓出一把干干的墨绿色带一层白绒的干茶给他看:
“三斤半出一斤,炒好之后一共是七斤多一点。但是你们不是说要往外卖吗?我就特意烘得更干了些,好保存。”
“不过这么一来,这次就出了五斤整干茶。回头你们有空了再挑拣一下叶片就行。”
都是干过活儿的,周毛柱一说数字,宋三成就知道有谱没谱。
他闻着这沁人心脾的茶香,这会儿只觉得喉咙都干渴了。于是点了点头,赶紧拉着人进屋:
“来来来,咱们先泡两杯看看这汤色!”
上好的毛尖绝不能用滚水泡,刚好家中暖瓶的水是一大早烧好的,那是个老旧暖瓶,保温力相当一般,这会儿估计温度正合适。
宋三成翻出两个玻璃杯来,一次抓了两撮茶叶进去,简单的洗了茶,就急不可耐的品评起来。
——也没啥专业不专业的,全凭经验。
伴随着晶莹的水流冲泡,那墨绿色的干茶在水中瞬间翻卷,而后慢慢膨胀,呈现出一种娇艳欲滴的翠色来。
一股幽香缓缓弥漫在房间中,宋三成忍不住深吸两口,这回倒真觉得是土地爷开眼,就给他们田地里显灵了!
这辈子哪闻过这么香的茶叶呢?
周毛柱看着那杯子里根根直立的毛尖,此刻眼中也有着自豪与欢喜:
“三成啊,你们家这茶叶,今年是真了不得!”
“昨天才刚一下锅,那股子香味一下子就被激出来了!我杀青的时候闻着都觉得浑身清爽,越来越觉得舒服。”
“到后来越炒越香,整个院子闻着都神清气爽的。就是提神的劲儿有点大,我还没来得及尝呢,可能闻得多了,熬了一整夜,这会儿都还不困。”
周毛柱说的杀青不是电影杀青,而是是他们本地炒制茶叶最初的一个步骤,主要是用于激发茶香,蒸发水分,使得茶叶变软便于揉捻。
一般茶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种湿漉漉的茶香,味道相当独特。
但只是闻一闻炒制过程中的茶香就这么提神,还能让周毛柱这个在大茶厂里工作过的人这么说……
宋三成再闻闻这满屋子扑鼻的清香,也不由得喜上眉梢。
而这时,周毛柱才不好意思的问道:“三成,你们家这茶叶打算咋卖呀?等茶叶炒完了,能给我弄一斤不?”
咋卖?
宋三成也不知道啊!
他光晓得他闺女有能耐,地里的野菜都能盘成二十一斤,这茶叶……不敢想不敢想。
但此刻,周毛柱的要求也不过分。
他开始想着产量小,炒茶叶要不了几个小时,跟周毛柱商量的工钱是一天一百二。他这个手艺,如果出门打工,累是累些,但一天最起码能拿三四百块钱!
甭管这茶叶多贵,往常杀猪匠还得带点什么回去呢,该给就给!
宋三成拍板:
“老周啊,我看我们那茶山今年还得出不少呢,估计你这段时间天天晚上都要熬个夜了。给茶叶,肯定能行。”
“但是天气和产量这个事儿,咱也说不准。反正要都跟今天大差不差的,那我就做主——”
“这么着吧,明前茶我分给你一斤!”
“雨前茶两斤。”
“如果后续还有,那夏茶秋茶一共五斤,怎么样?”
大部分的毛尖茶都以清明前那段时间最贵,谷雨其次,而到了夏茶,就又跌落一个大台阶。
当然了,暑天也有暑茶,秋天还有白露茶,各有各的滋味儿。全看今年这些茶叶值不值得这么漫长的投入吧。
宋三成这份礼不可谓不厚了。
全是看在周毛柱用心且为人老实的份上,换个人来,炒茶叶时偷摸的一天一两的凑,一个月下来也有不少了。
宋三成还不好意思的笑笑:“你也知道,现在这块都是我家檀檀在管,我们这当爹妈的就是给她搭把手。”
言下之意,给再多他给不了,也做不了主了。
周毛柱已经满足了,甚至喜不自胜。
“好好好!好好好!我知道你们这茶卖的肯定贵!你放心,我肯定给你的茶叶炒的好好的,一点都不浪费。”
“哎呀,”他已经开始搓着手,唏嘘感叹着:“你说这么多好茶叶,那雨前茶我可得留着自己慢慢的喝。”
“夏茶要是有这品质,拿着给我儿子送人,比那外头几千的还好呢。”
宋三成失笑:“你给儿子送礼还挑夏茶?你咋不挑雨前茶?”
然而周毛柱却摇头:
“你不懂,就这茶叶,我这辈子没有喝过这么好的,你说送啥礼送这么夸张啊!”
最主要的是,夏茶五斤,一次送一斤,万一人家喝着好了还要,那也方便趁热打铁嘛!
“咱们就这个家庭,量力而行就行,夏茶可以了。”
宋三成皱了皱眉头:“你这是打算几十亩地都种稻子啊?”
不然不至于要那么多紫云英来增肥,几十斤?紫云英一亩地才用五六斤种子。
如今二月底,羽绒服大棉袄还都在身上,等过了三月,那温度上的快,只要没有倒春寒,昼夜温差没那么大了,大部分农作物都能种了。
如果种紫云英,最起码四月底五月才能再次翻地种别的……倒也行,不耽误种别的。
按照宋三成的种地经验,农村五月才是最适合种植的,每年三四月都有倒春寒,昼夜温差大,种子发芽也要被冻死,不合适。
只是他想着一开始就花那么多钱耽误时间,心里不得劲儿。
宋檀昨晚上却是想了很久,此刻不慌不忙:“最下边两块田种稻子,咱们家自己吃。”
那两块地加起来三四亩,如今稻谷产量也高,足够家里人吃,还能送些给亲朋好友。
再多宋檀就不考虑了,种稻子辛苦,不多种了。
稻田养鱼也可以试试。
“其他几块田先种紫云英肥一肥,等暖和了我种菜。”
宋三成这下不反对了:“种菜好,种菜好卖,到时候骑三轮到街上去就能卖。”成本低,收获快,而且比种稻谷轻松。
宋檀笑起来:“是啊,我也这么打算的。”才怪。镇上才几个人?
要去也是去市里啊。
其实宋檀昨晚上回想自己的工作,有了点别的想法——如今人们爱看田园视频,解压平静,但是农村那么多,怎么才能迅速抓住眼球呢?
要么美,要么独特。
她家乡这云桥村,那还真就平平无奇了。
这么一来,就要把功夫放在“美”上。
紫云英生长周期短,又皮实好种,开花也足够美,到时候她拍个视频,第一炮就要靠绵延的紫云英花田吸引流量。
不然种地种菜那么多,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精品?
……
二月底,农资店没几个人,宋檀张口要70斤紫云英种子,老板也挺稀罕:
“你种多大地啊?这原种子一亩地五斤就够了,这药种子得十斤。价格都一样,10块钱一斤。”
原种子就是原生种子,没做过处理的。
药种子则是在种子外头包了防虫防病的药,抗性好。
宋檀心想我也不能白种灵植百十年啊,驱虫手段还是有的,于是果断做出选择:
“要原种子!”
除了紫云英,别的种子也要买齐了,比如蔬菜种子,从生长周期最短的小白菜,再到需要育秧的辣椒茄子黄瓜……都要买好。
本地卖的种子或许不如网上齐全,但是对于新手来说,适应性最好。所以宋檀买到最后,一千多块钱花出去,宋三成心头都抽抽了。
宋檀还在问!
“有稻种吗?要口感好的。”
老板看了看:“有,这个长粒香,口感好的不得了,十块钱一斤都买不来。就是产量低,亩产也就千八百斤。”
宋檀不由感叹——科技就是生产力啊!
放在修真界,那些没有杂交优化的灵谷,她费尽灵气,也不过亩产五六百斤罢了。
“怎么卖的?”
老板也不含糊:“这个种子贵,一斤80,一亩地得两斤。”
四亩地八斤种子,贵能贵到哪里去?想到香喷喷没杂质的米饭,宋檀口水都要出来了:
“要!”
……
买种子两千块钱就花出去了,宋三成抽了口烟,语重心长:
“檀檀啊,东西慢慢买不着急,回头耕地也贵,你得准备不少钱。”
那耕地机得额外加不同深度的犁耙,如果买的话这些是要另外配的。他们是租,倒是没有这个烦恼。
但是他们的田地多年没耕过,荒草杂树得请人收拾,一个人一天150少不了的。七块田,一天干完得十来个人,又是2000块钱没了。
不请人的话,耽误时间,影响他们种地。
然后得在田里烧一场火,才能耕地。翻晒两天后,才能种。
别看是机器作业,他们这里的田地,一天也顶多深耕五亩地,十五亩,就得三天,1500块钱。
后续还有肥料农药……宋三成一想到这花的钱,就感觉女儿花钱太大了!
“你种那么多菜,育秧是不是还得搭大棚?不是说还要请人挖山吗?山上打算咋弄?”
这么一算,宋檀也有点麻了。
还没开工,万把块钱就计划没了。
宋檀当机立断:“爸,山上先不挖了,我打算在山上种黑木耳和银耳,就用咱们山上的麻栎树种菌种,就不用收拾了。”
他们本地很多麻栎树,也叫麻栗树,这种木头结实,烧火也耐烧,如今宋檀家里烤火烧的就是这种。
当然,也是种黑木耳银耳的好材料。
只不过现在都用菌种包直接种,这方法好多年没出现了。连带着,树种的菌类价格都涨了。
宋檀恍惚记得,小时候家里就是这么种过黑木耳和银耳的。
结果家家户户种了,说好的收购商却不来了,最后只能晒干了存家里,吃了好几年。
宋三成人都麻了。
——种黑木耳和银耳?
那不得砍树处理树干啊?粗细合适的树干砍下来,得在上头挨个打孔,再填塞菌种……
因为占地方,产量低,已经慢慢被菌种包淘汰了。可檀檀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就图个纯天然无污染,搞菌种包看起来,别管有没有污染,反正就是比树种的少了些味道。
宋三成叹了口气。
可转念一想——算了,反正种的麻栎树多,几个山头挤挤巴巴的,砍一些也好。
总比外头花钱好的多。
花吧花吧,钱花干净了就眼不见为净了!
他闷声闷气:“我去问问卖菌种的。”
宋檀看她爸这样子,自己心里也虚——因为她昨晚还网购了一台电脑和若干配件,为了保证后期剪辑有效率,花了8000。
但是,花都花了。
宋檀于是趁热打铁:“爸,门口的猪圈收拾一下,今年养三四头猪吧。”
菜好吃了,肉也得跟上啊!
宋三成整个人都要跳起来了:“你这么多活,想累死我跟你妈啊!”
想了想现在猪肉挺贵,其实也颇为意动,于是又缓了脸色:
“咱家门口现在不能搭猪圈,村里说影响美观,柴禾棚都得收拾好。”
……
……
……
[关于砍树,农村山头多,家里户户都有,大家的默契是如果砍了,那就得种,所以不必担心砍光了。]
[关于林中种植菌类是有科学指导的,稳。我们现在吃的椴木银耳,就是这么种出来的,只不过设定这里没有椴木,用本地树木一样。]
[关于植物图片,怕你们觉得麻烦没有放彩蛋,回头大家有图片的可以积极放本章说里。感兴趣的点开看看,不感兴趣的就不看,不影响阅读。]
[还有别的问题的话尽管评论区提问就好,能回答的我都这样给出解释。免费期放章节里,后期尽量放作话不占字数。]
红头发阿姨的带货能力果然是首屈一指。
在她的领导下,老客户也是三斤五斤随便要,新客户更是一斤两斤犹豫着拿。
于是,等到又一群顾客看到消息抽出时间特意赶来时,这才发现——
“我就晚了半个小时,怎么都没了呢?”
“就是啊,不是说今天紫云英大家不爱吃,不买的吗?”
“对啊!我就是犹豫半天才来的,本来打算只买一斤尝尝,算是支持一下老板呢!”
宋檀:???
群里还有这种丧心病狂的发言?
她赶紧打开手机,果然好多熟悉的头像正在那里说着紫云英的种种不受欢迎,煞有介事,仿佛这门生意都要做不下去了。
但是点开微信收款,里头好几个都扫码付款百八十块。
宋檀:……人间套路深啊!
顾客们也反应过来了,此刻欲哭无泪看着她的空筐子,最后眼神挪到乔乔手中那个没来得及被尝完的凉拌紫云英上,蠢蠢欲动:
“这啥?”
宋檀干脆把一次性筷子递过去:“这就是不受欢迎的紫云英啊。”
几个顾客带着复杂的心情各自矜持的尝了一口,瞬间泪如雨下——
“下次再信他们忽悠我就是小狗!”
乔乔眼睛一亮:“汪汪汪!!!”
众人被这么一刺激,只好含泪吃完了剩下的菜,然后约定好明天上午要大肆采购,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宋檀:……倒也不至于。
等人一走,宋檀赶紧看了看车后座上装的一小筐紫云英:“走了乔乔,去快递站。”
上回答应那个外地的,得给他寄过去呢。
……
回到家中,宋檀数了数今天收的钱,发现前后加起来又有两千块钱了,还是在今天没有多摘的情况下收到的。
乌兰已经从恍恍惚惚到如今的坦然接受,甚至开始规划起了那片田地:
“要我说,这个挣钱,你就别喂牛啊猪的算了。”
宋檀摇头:“妈,种这个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肥田的,这田多少年不耕种了,总得收拾收拾。”
“更何况紫云英长得也快,那么多块地,根本卖不完,没必要俭省。”
话音刚落,却见宋三成背着锄头准备出门,她看了看昏沉沉仿佛要下雨的天色:“爸你这是干啥?”
宋三成回答:“我去挖茶园。那天去山上,发现咱家那边的茶园现在都开始打叶苞了,老叶子绿油油的,干脆趁着下雨之前再施点氮肥。”
茶园施肥,一般需要选在下雨天之前,将土地浅浅挖开一层,肥料洒下。
这样等雨水降落,既方便吸收又不会烧苗。
他说着,又有点窃喜的样子:“我看今年咱们的地灵,长啥啥味好。干脆多采点茶叶,肯定也好喝!”
他这么一说,宋檀也想起了家中的老茶园。
前些年,这茶叶还是能卖些钱的,后来随着网络发达,营销的越来越厉害,像他们这种没啥牌子的茶叶就不怎么有市场了。
于是大家伙儿放着几亩茶园没怎么管,每年自己喝算了。真要想挣钱,下半年出门打工去。
宋檀家里,因为乔乔这个状态,夫妻俩又心疼孩子,不肯带他进厂,因此每年都需要留个人在家里头。
自然,打理家中田地的功夫也多一些。
空气中的水分越发的重,到傍晚肯定又有一场春雨,宋檀想起了家乡茶叶清香微苦却回甘的滋味儿,不由也心动起来。
此刻转身也拿了一把锄头:“爸,咱们一起。”
宋三成有心拦他:“这力气活儿,你一个姑娘家……”
可转头想起自己这姑娘吃苦耐劳的,一次拎着两个大箩筐,不费吹灰之力的样子,不由又沉默了。
想了想,干脆把儿子叫上:“乔乔,走了,去种地了!”
乔乔冲了出来:“要种玉米了吗?”
……
茶山离家中还是有些距离的。
需要从前面绕到后山,再爬过后山的小路,再到后山的另一面,才能见到成片的茶园。
这里的一大片,理所当然都是宋檀家的。
宋三成看着这绿油油的叶子,不由感叹:“今年天好,倒春寒不怎么冷。往年这个时候都要下场雪,茶叶十有八九都要冻坏的。”
说着就挥动锄头,开始挖沟了。
宋檀还真没有施肥经验,此刻有样学样,干脆挖动。
举手投足间,一丝丝的灵气也缠绕在左右两陇茶叶上,一行行,一列列……
天色越发阴沉,仿佛马上就要降雨了。
宋三成看着自己迅速浅挖过的大片土地,再看看乔乔已经小心撒过的地方,不由吓了一跳——
“挖这么快啊!”
原先这一片茶园得好久呢。如果是等到十月份施底肥,沟壑挖的深,他一个人前后得一个多星期呢!
可如今才过一个多小时,这就好大一块了——哪怕只需要不怎么用力的浅挖一下子,也没有这么高的效率吧?
经验丰富的老农民不由纳闷:
“这段时间吃的饭多,莫非是身体养好了,我怎么觉得越干越有劲儿呢?”
宋檀沉默,假装跟自己散出去的灵气没关系。
宋三成压根也没想到她头上,只是去看了看她挖过的地方,对那挥动的过分灵活的锄头表示了惊讶——
“哎呀!你真是个种地的命!你看这干的,又快又好!”
“闺女,看来还是咱家里的水土养人,你看你力气变大好多!”
乔乔在锄头后面跟着哼哼哧哧地撒肥料,一边还对宋三成吐舌头:“爸爸不会种地,好慢哦!”
宋三成也哼笑一声:“我比你会种玉米就行。”
“乔乔,别跟在你姐后面了,直接一行一行的撒吧。”
最近忙忙碌碌的,他想起来的太晚,如今已经错过了施肥的最好季节。
再加上雨看起来比预报提前了大半天,再挖土也来不及了。
只能说,能多挖一点是一点吧,剩下的直接撒在土表就行。
转头看着这一片茶园,宋三成不由又叹气:“这四五亩茶叶要是认真采,到春茶结束也能采个百十斤的干茶了。”
“可开春事情多,没时间弄,怪可惜的。”
宋檀的爷爷宋有德,地地道道一位老农民,今年79了。
他肺上有毛病,平日里爱喘,所以这几年没怎么干活了。
日常除了收拾菜园子,就是跟村里一群老头打叶子牌。手里一支陈年老烟枪,十里八乡都少见了,每年都有人来要烟杆里的老烟油去治疮。
奶奶王丽芬则是腿脚有力,身体倍儿棒,做饭也是一把好手。如今家里的菜园还收拾的整整齐齐的,每年都有村里人来找她换菜苗。
堪称老宋家的顶梁柱了。
宋檀出了院子,绕过一片菜园,只见一栋红砖老房子伫立在山脚下,门口的院子用水泥铺平了,只在院子角落有一棵桂花树,树下窝着几只嗮太阳刨沙子的鸡。
而在院门口,则是超凶猛一只大白鹅。原本正蹲在门口角落,此刻见到人来,头顶一簇鹅黄瞬间晃动,十分醒目。
它瞪圆小眼睛,此刻“嘎嘎嘎”叫着,迎面就张开翅膀,摇摇摆摆冲过来了!
身后的宋乔也赶紧张开手臂冲上去,嘴里同样大叫:“嘎嘎嘎!大白我来啦!”
再接着熟练的蹲下。
就跟大白鹅哥俩好的搂在了一起。
你胳膊搂我长脖子,我翅膀搂你后背,那叫一个感情深!
宋檀:……
此等“人与自然”,她一时竟做不出来评价了。
奶奶王丽芬刚从厨房出来,见到宋檀也十分开心:“檀檀什么时候回来的?”
又看宋乔:“乔乔你别叫大白给你毛衣弄脏了。”
乔乔抬头应她:“嘎!”
大白鹅机灵的小脑袋也抬起来,同样应和:“嘎!”
王丽芬哈哈笑了起来:“这孩子……檀檀吃饭没啊?奶奶给你拿饼干。”
宋檀赶紧过去:“我昨晚上才回来,早上上街去了,还没吃饭。”
王丽芬一听,脚步更快了:“那我给你多拿点吃的!”
宋檀要的就是这效果——既然东西都过期了,那当然是尽快处理啊!
她在院子里看了一圈,爷爷奶奶是勤快人,屋子收拾的干净利落,除了院子角落的几只鸡之外,没一点脏乱。
此刻心念一动,她蹲下身来,指尖凝聚出一团米粒大小的灵气,只那么一晃,只见乔乔的好兄弟当即丢下他,张开翅膀“嘎嘎”就飞速冲了过来!
那扁扁的脚底板踩在水泥地上“啪啪”的,黄帽子小脑袋往前伸的老长,可想而知是有多急切!
不光是大白鹅,正蹲在土坑里晒太阳的五只鸡也疯了一样,此刻撒开腿就往宋檀这里跑,为首的大公鸡油亮的颈毛都炸开了,红冠子一颤一颤的,干饭硬是搞出了打架的气势!
一时间,乔乔都惊讶的张开了嘴。
宋檀心道不好——她知道灵气种地养动物特别好,可没想到在这里吸引力这么大!
这要是扑过来,自己这衣服不能要啦!
此刻赶紧收手,然而那一群冲过来的已经是刹不住脚了!
就在这时,她只觉后脑一阵凉风呼啸而过,头顶大扫把毫不犹豫的一个横扫,她甚至都能感应到扫把上落下的灰尘扑簌簌落下来。
那英勇的大扫把将冲刺过来的鸡鹅都弄的一团乱叫,扑腾着散落在院子里,这才算是冷静了。
王丽芬喘口气:“才剁了白菜喂它们,怎么这么疯!”一边又心疼:“这吓到了,该不会这两天不下蛋了吧。”
宋檀有些心虚。
但王丽芬也就是唠叨两句,此刻看到越发白净漂亮的孙女,再看看乔乔,满心满眼只有欢喜:
“来来来,这是你姑姑给我买的饼干,你们多吃点!”
大概是怕孩子吃不饱,直接用了个塑料袋装了半袋子。宋檀琢磨着,这一下子,奶奶的库存没清理80%,也得有一半了吧!
乔乔欢天喜地就要拆袋子,宋檀也不拦他,只是将塑料袋拿在手中,就给了宋乔一个小饼干:“乔乔,给你的大鹅兄弟尝尝。”
那保质期黑码打的格外醒目,明摆着去年九月就过期了。
乔乔欢天喜地应下来:“好哦!”
姐弟俩一个有意一个无意,都忽略了王丽芬脸上的心疼。
自己孙子傻乎乎的,王丽芬心疼饼干也没法子,这会儿只看着宋檀:
“瘦了点,在省里头工作还好吧?这回回来待几天啊?”
宋檀也不瞒她,但是少不得要用点春秋笔法:“奶奶,我这次回来养养身体,可能多休息一段时间。到时候种菜,你来帮我呀!”
这么说王丽芬就理解了,不就是孙女想留家里玩一段时间嘛,种菜什么的,现在年轻人能干什么?也就图个新鲜。
她于是笑得好大声:“哎哟,我孙女种菜,我肯定去给你帮忙!”
当然,过不了几天,她就说不出话来了。
宋檀左右看了看:“我爷爷呢?”
王丽芬想了想:“大概在村头广场跟人打牌吧,他那叶子牌,现在都没人玩儿了,凑够人手不容易……”
一群颤巍巍的老头儿,每天打一块钱的,出个牌都要打瞌睡……
王丽芬乐得他自己个儿出去玩儿。
“省得在家里还挑挑拣拣。”她一副嫌弃老头的样子。
实际上老两口相伴几十年,宋有德七八岁给地主家放牛时他们就认识了,感情深厚着呢。
宋檀溜达一圈,看乔乔蹲在那里跟大白鹅哥俩好:“大白,你吃一块大的……怎么样?甜吧?这是牛奶饼干。”
“我吃一块小的……”
宋檀一个没注意,他也吃了一口。
宋檀:……
算啦算啦,这熟练度,应该也不是头一回吃了。
再低头翻了翻塑料袋,好家伙,一袋子各式各样的饼干糖果,无一例外,全是保质期到去年的。
其中还有一包燕麦饼干,是珍惜的前年截止保质期。
宋檀把它翻出来,沉默良久,这下子连鹅也不敢喂了。
不过,她倒确实是看上那只大白鹅了。
这么能嘎嘎,胆子也大,还很敏锐——她引动灵气时这只鹅离得最远,但是反应却最快!是个看家护院的好手。
等后山猪圈简单修起来,就找奶奶借调它去做牧猪鹅吧!
再搭配两条大黄狗,那诗文怎么说的?“左牵黄,右擎苍”,是有那么个意思了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