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94年的一个县城,林观复正处于小升初的现场。
原主拖着一大家子陷入深渊的开始就是从这一场考试开始。
原主的家庭普通偏穷,爸妈都是没有正式工作的社青,或者说年轻时候是社青,现在人到中年勉强糊口。
爸爸林大勇典型的家里孩子多不被重视,年纪轻轻出来闯荡生活,可又不敢真的干坏事,年轻的时候无业游民,靠着在火车站踩三轮拉货、拉人谋生。
妈妈李彩凤则是家里想要拿来换亲的女儿,跑出来后遇到林大勇,两人就这么互相扶持着磕磕绊绊,打着点零工。
原主作为两人的女孩生活环境就那样吧,小女孩心里对现有生活不满倒是没多大的错,因为这些都是11岁小女孩还不能接纳承受的一些情绪。
但问题是她无意中说出来的一个“谎言”,她谎称自己成绩好考县一中没有问题,偏偏这个谎被人听了去,到后来加注到她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此次小升初的考试她的成绩自然够不上,她谎称发挥不好想要交择校费上县一中,苦恼、赌气、绝食都用上了,最后林大勇和李彩凤妥协了,在林大勇最好时候一个月都只能赚到600块的家庭,他和李彩凤居然拿出来3000的巨款当择校费。
如果后来原主进入县一中发奋图强那么也就算了,但她根本跟不上,三年后高中故事重演,但97年的高中不是那么好进的,读书的成本也跟着上涨,林大勇和李彩凤借也借不出来这么多钱。
原主知道两人在意她,用跳楼威胁,让两人去卖血卖肾,两人都快妥协的时候却真的掉下去了,留下两人中年失独熬了几年便去世了。
林观复眼神复杂,在拿到前桌递过来的试卷后留下自己那一份往后递,然后便专心地考试。
先把试考好总归不会错。
94年小升初的统一考试难度并不高,但林观复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因为她有些拿不准这个年龄段的知识储备,幸亏只考试语文和数学,暂时还没有加考其它科目。
她尽量用小学生的字体回答,到了写作文那里更是先在脑子里构建了一份大纲,然后才动笔写。
小学生作文不用辞藻堆砌,真情实感就好。
当然,妈妈雨天背着高烧的我去医院这种,林观复还是没办法厚着脸皮写出来。
林观复好多年都没有考过这么轻松的考试,两门考试考完了就随着小学生的洪流往外走,校门口大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睛,密密麻麻的家长都在门口守着。
这会儿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要不然择校费这种足够能抵工人半年工资的东西也不会有巨大的市场。
李彩凤来得早,推着一辆二手自行车站在阴影处,听见铃响后眼睛就一个劲盯着出来的孩子们,脚不自觉地踮起来更方便找寻目标。
找了好一会儿,她的脸上终于出现笑容。
“观复。”
林观复本来还在苦恼怎么找家长,人都还没出校门口就听见一声嘹亮的女声,胳膊也被一只粗糙的细手抓住。
她抬头一看,就看见了李彩凤,和普通的中年妇女一样,只不过可能是因为没有真正“成长”过,眼神看起来其实有些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