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女频言情 > 重生之基层小人物的青云之路完结文

重生之基层小人物的青云之路完结文

小苏打掺了水 著

女频言情连载

现在的手机像素很低,但能勉强能拍一点照片。特别好看的地方,徐淮也会拍几张,以后可以慢慢看。背包里有睡袋,徐淮都做好了露营的准备,出来查了预报,晴天。坐在书库边,看着夕阳,徐淮完全放空了,想的太多,没有必要。怎么可能想得通,就算是明知道吴清会离开自己,能多一天是一天呢。“叔叔,你吃饭了吗?”徐淮就是一愣,转过头,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怯生生的站在边上。“哦,我吃了,你吃了吗?”“我,我也吃了,我吃了饼子。”徐淮这才看到,小女孩的手上拿了两块玉米饼子。“我奶奶让我拿给你的。”小女孩还是有点怯生生的,声音有点小,把饼子递过来了。徐淮毫不犹豫的接过饼子,转头看过去,才发现,坡下面还有一个老婆婆。停顿了一下,另一只手从边上的袋子里拿出了一盒巧克...

主角:徐淮吴清   更新:2025-05-01 10: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淮吴清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之基层小人物的青云之路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小苏打掺了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现在的手机像素很低,但能勉强能拍一点照片。特别好看的地方,徐淮也会拍几张,以后可以慢慢看。背包里有睡袋,徐淮都做好了露营的准备,出来查了预报,晴天。坐在书库边,看着夕阳,徐淮完全放空了,想的太多,没有必要。怎么可能想得通,就算是明知道吴清会离开自己,能多一天是一天呢。“叔叔,你吃饭了吗?”徐淮就是一愣,转过头,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怯生生的站在边上。“哦,我吃了,你吃了吗?”“我,我也吃了,我吃了饼子。”徐淮这才看到,小女孩的手上拿了两块玉米饼子。“我奶奶让我拿给你的。”小女孩还是有点怯生生的,声音有点小,把饼子递过来了。徐淮毫不犹豫的接过饼子,转头看过去,才发现,坡下面还有一个老婆婆。停顿了一下,另一只手从边上的袋子里拿出了一盒巧克...

《重生之基层小人物的青云之路完结文》精彩片段


现在的手机像素很低,但能勉强能拍一点照片。

特别好看的地方,徐淮也会拍几张,以后可以慢慢看。

背包里有睡袋,徐淮都做好了露营的准备,出来查了预报,晴天。

坐在书库边,看着夕阳,徐淮完全放空了,想的太多,没有必要。

怎么可能想得通,就算是明知道吴清会离开自己,能多一天是一天呢。

“叔叔,你吃饭了吗?”

徐淮就是一愣,转过头,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怯生生的站在边上。

“哦,我吃了,你吃了吗?”

“我,我也吃了,我吃了饼子。”

徐淮这才看到,小女孩的手上拿了两块玉米饼子。

“我奶奶让我拿给你的。”

小女孩还是有点怯生生的,声音有点小,把饼子递过来了。

徐淮毫不犹豫的接过饼子,转头看过去,才发现,坡下面还有一个老婆婆。

停顿了一下,另一只手从边上的袋子里拿出了一盒巧克力,一盒饼干,一包肉松,放在了小女孩的手里。

“这样,你的饼子叔叔收下了,明天吃,叔叔就把明天吃的东西给你,做交换,好不好?”

小女孩明显犹豫了,不知道应不应该拿。

徐淮干脆站起来,拉着女孩子的手往坡下走。

“大娘,我是从淮滨来玩的,不会跳水库,你放心。”

不用猜就明白了大娘的意思,是担心自己自杀。

徐淮心里很温暖,这么淳朴的百姓。

大娘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还真是,她真是有点担心,天都快黑了。

“大娘,天黑了,你们家住在哪里,远吗?”

看着大娘背着一捆豆子,徐淮知道,应该是在坡上种的。

“不远,就在前面,一会就到了。”

“奶奶,叔叔给的。”

不等那个大娘说话,徐淮马上说了一句。

“大娘,都是小孩子的零食,我带了很多,不值钱。”

“唉,好吧,英子,还不谢谢叔叔。”

“谢谢叔叔。”

“英子乖,不谢,你不是给了我饼子。”

徐淮其实心里有疑惑,06年了,还有人吃玉米饼子,这,不应该。

看着祖孙两个慢慢走远,徐淮沉默了。

现在的天气还不错,带了厚衣服,又有睡袋,防潮布一铺,什么都解决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徐淮就着水库的水,洗漱完毕,开始收拾。

想了一想,徐淮顺着小路往前走,往村庄走去。

确实不算远,大概几百米,到了村口。

很安静,几声狗叫,一些百姓刚起来不久,正在做早饭。

有些老年人看到了徐淮,也只是好奇的看了两眼,不认识,就没有打招呼。

想了想,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干脆问了一下英子的家。

几十米远,一个破落的小院子,院门很破。

顺着低矮的院墙看过去,英子竟然起来了,正在干活。

“英子,英子,起来这么早。”

英子听到有人喊,抬头看到徐淮,就是一愣。

“我来充电。”

徐淮找了一个借口,举了一下手机。

英子虽然没有明白什么意思,还是打开了院门。

“叔叔好。”

“英子好,这是做饭呢?”

“烧水,等下奶奶要喂猪。”

“哦,英子很能干。”

看着英子小大人的模样,徐淮心动了一下。

刚才已经简单打听了一下,英子家里的情况,大概了解了。

这是南孙庄,靠近水库,庄里孙、李是大姓。

英子家姓孙,爷爷生病,为了治病,花了不少钱。

没办法,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奶奶带着英子。

“大娘,叫我徐淮就好,小徐也行。”

孙大娘也看到了徐淮,让他坐下休息。

徐淮能理解,屋里还有一个病人,有点不方便。


“晚上回来,我们出去吃,庆祝一下。”

“好,回来庆祝,等你好消息。”

徐淮笑了一下,有点点勉强。

走在路上,徐淮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患得患失。

车子骑得很慢,还差点出事。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到办公室,于主任就找人喊他去。

“主任,您喊我?”

“通知你一下,从今天起,你暂时停职,回家休息吧。”

徐淮人都傻了,这是,这是怎么了?

“主任,这,我,我哪里做错了?”

“现在一下子也说不清,回家等消息吧。”

徐淮愣在当场,眼睛都直了。

从街道出来,徐淮连车子都没有骑。

完全被震傻了,竟然比原先还严重。

上次只不过是宣布暂停晋升,等待上级调查。

这次好了,直接宣布停职,最低都是一个处分呢。

关键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徐淮坐在湖边的石头上,脑子里一团浆糊。

一直担心会有更坏的结果,现在成真了。

这要是背个处分,别说三年,十年都没有希望了。

也就是说,这条仕途路,彻底断了。

关键是自己做什么去,专业,三年下来,早就荒了。

赚钱,应该没问题,发点小财,随便。

徐淮坐在那里,脑子里一阵东,一阵西。

一会,想想怎么发财,一会,想想过往。

甚至,以前的12年,也在脑子里回顾了一遍。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电话响了。

徐淮终于回过神来。

这个时候,能打来电话的只有吴清了,很着急的样子。

按照程序,他们到单位,领导宣布组织意见,到组织部集中。

结果,24个人到了23个,只有徐淮没有到。

有几个人私下议论,徐淮出事了,停职接受调查。

吴清趁着空档,赶紧打电话来问。

徐淮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他也糊涂呢,比原先还懵。

原先还知道是被人举报,现在真是什么都不清楚了。

实在是避开了那个坑,怎么会又出现了一个更大的坑,什么时候进去的都不知道。

只能等晚上回家再详细说,反正这样了,再说什么都迟了。

浑浑噩噩的回到了小家,呆坐在沙发上。

等吴清回来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短短一天,徐淮已经憔悴的不敢认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清衣服、鞋子都没有换,急匆匆进来就问。

“不知道。”

徐淮沙哑着声音,两眼空洞无神。

坐在沙发上,想了一天,实在是想不出来。

两条路,坚持走下去,也就跟原先差不多,再差能怎么样。

再就是跳出去,随便做什么,都比第一条路强。

“我是不是不适合仕途?”

一句话问出,吴清的脸色变了又变。

问出这句话,确实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徐淮很清楚,想留,肯定留不住,吴清看中的是能帮着她前进的背景。

“你别着急,我调到市委秘书处,找个机会问问情况。”

“以后,再找机会,把你调出来。”

吴清犹豫了一下,应该是想怎么才能安慰徐淮。

“我相信你,你的性格,不会有问题,三年了,最多是一点工作失误。”

“你真觉得我行?”

“怎么不行,你在学校,上万人你都能管理的井井有条,做这点工作,怎么可能出事。”

“难啊,学校里至少没有着多暗箭,我都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盯着我。”

徐淮的话刚说完,吴清的脸色瞬间变了变,不过马上又恢复了原样。

这一点,徐淮确实没注意到,他正在思考。

“吴清,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

“你说。”

“不管以后我们变成什么样子,你能帮我一次吗?”


应该是看到两人身上的制服,就多注意了几眼。

很巧,两人的对话被他们听去了,其中有两人,眼睛亮了。

接下来十几分钟,几人就像闲逛那种,跟在徐淮后面。

“我们做事,不能盲目,条条框框,一点不知道变通,肯定不行。”

“最简单的一点,一句话用几种态度说,效果完全不一样。”

“新来的人,一定要培训,态度零容忍。”

“只要有一次对群众吹胡子瞪眼,甚至打骂,直接开除。”

“很多人认为我们穿的制服,是执法者。”

“错了,就像交警指挥交通,我们仅仅是疏导的人。”

两人又变成了闲聊,回到了街区建设上。

“要是没有这些百姓,没有这些商户,我们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所以,这些商户才是我们的客户,群众不是。”

“也就是说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是群众,管理、服务他们的是街道办事处。”

这是徐淮自己的认识,很少跟人家说,当然也不好对外说。

后面的几个人听完,眉头也皱紧了。

“换句话说,就像做生意,我们把客户服务好了,才能赚钱。”

“商户不用忙七忙八,他们服务好百姓,我们服务好他们,才是真正的好环境。”

“要是这一点都认识不到,怎么能做好工作。”

王磊当了两年的城管,还真没人说的这么明确。

确实被震惊到了,大队长这是什么理论。

这时跟在后面的几个人,也是吃惊不已,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角度非常新颖。

正在这个时候,许勇急匆匆来了,招人有眉目了。

一看徐淮有事,几人转身向另一边走了,三人也没有在意。

“我找了区里的战友问了一下,我们这样的单位,有一部分岗位是街道负责,他们的意思,让街道出面。”

“现在街道是不是有个部门,专门解决区域内就业问题,他们出面是不是更好?”

“确实是这样,主要是退伍兵这块,有些人会说工资低了。”

这是目前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体制内待遇明显偏低。

又不能私设小金库,用罚款来发奖金,更是坑,大坑。

“收入是个大问题,改天我去问问主任,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在街道做几个项目出来。”

除了财政以外,要是街道上交的税收多了,会有一部分返还。

这是刚刚才下发的政策,很多人还没有摸透,但是徐淮对这里的门道很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徐淮一直坚持文明执法的根源,只要把经济搞活了,经济上来了,税收就多了。

为什么从上到下都关注地方财政,大河有钱,小河才不会干涸。

必须想办法把同志们的待遇提升,队伍才能稳定下来。

经开区,三楼会议室,本来很简单的一个会议,突然出了意外。

经开区是个特殊的存在,也是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

级别比街道高半级,经开区的书记也是副处,一般由副市长兼任。

“你们说了这么多,我想问一句,这个方案跟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还是搬迁,商业地产,但,关键问题你们没有解决。”

“如果我没有记错,三个月前,你们的方案就是这样。”

为首的主任脸色没变,微笑着,但是语气却有点不一样。

“三个月了,你们就是这样完善的?”

“未必,你们真的认为我们是没事干了,让你们糊弄事?”

主任翻开了最后一页,指了指数据。

“按照征收标准,加上转让费,这个中间的利润,有多少,你们自己算得出。”


这个时候谁要是跟他作对,临死前,肯定掐死下面的人。

这就是现实,除非走人,要不然,就得在这条船上往前拼。

“不管成败,你们都不用担责,不是嘛?”

很多人看到了,徐淮带着被褥、洗漱用品到了办公室,都傻眼了。

看来大队长不是玩虚的,这是要拼命了。

这件事,徐淮跟吴清提了,他想在城管这块做出成绩。

吴清也非常支持,万一真成了呢。

上级开会,只要是没有让大队长亲自去,都丢给了许勇。

最基本的几个改变。

不允许强制拖老百姓的工具。

不允许毁坏老百姓物品。

不允许打骂、恶语相向。

不允许索要、收取好处、物品。

......

徐淮有经验,后期城管都总结了,哪些有效,哪些好用。

再就是,徐淮原先做街道副主任的时候,管了治安5年,什么没有遇到过。

湖西街道大部分的问题,徐淮门清,做事就更不用说了。

就说屏风巷,摆摊那里,有明显的划线框框,谁先来谁占。

不允许先占,否则直接拖到最后去。

时间也有严格限制,晚上7点准时开始,12点结束。

早了肯定不行,占道呢。

晚了,摊主不愿意走,好办,20元一小时卫生费。

摊主辛辛苦苦一夜,也就挣几十,哪里愿意交钱。

不单是屏风巷,还有花都街。

几点到几点,什么样的摊子可以在门外,什么样的摊子不行,规规矩矩。

不听,好办,派两个队员就站在门口。

哪里还有生意,一天不见钱,这些人怎么受得了。

只有一户户治,不把摊主制服了,肯定行不通。

徐淮全程一个个地方盯,出问题就自己上。

前面几天先立规矩,说清楚,问明白。

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12点,徐淮都在街面上。

下面的人撑不住也要撑4,大队长一刻都没闲着呢。

新上任,很多人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暂时还没有人炸刺。

“郑刚,你就想这样一直混下去?”

两人坐在街口的石阶上,徐淮问了一句。

“大队长,我什么都不会,还能做什么?”

“现在可是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拉板车,都能赚不少钱。”

“啊,那个,我做不来。”

“你看这街上,每天就是送水来,一个月都赚你一年的钱。”

还真是,不靠任何人关系,只要勤快,跟商家说好,送水都不少赚。

“我家里,总说要个稳定工作,我,我也担心自己不行。”

“大队长,你,你怎么不做生意?”

“我啊,怎么说呢,我对赚钱没有特别的兴趣,我喜欢当官,倒不是管人,我想把自己所想的做出来,不当官不行。”

徐淮难得的说了实话,说穿了,就是施展抱负。

“我想让这里的百姓,有饭吃,有房子住,小孩子能上学,别太苦。”

“这里要是做好了,我就去下一个地方。”

郑刚好像明白了,点点头,脸上有点迷茫。

层次不同,有些话很难深层次认同。

两人刚说了几句,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你特么的,你还有理了,是你撞的我。”

“撞你怎么了,你走路不看的,瞎了。”

......

前面一堆人,中间有十几个,分成了两拨。

徐淮挤到了前面,一边走,一边打圆场。

“都消消气,消消气,好好说。”

现在出来,徐淮、郑刚都穿着制服。

在国人的心中,只要是制服,就有权力。

“怎么回事?”

很小的一件小事,两人在拿东西的时候,撞了一下。

被撞的青年东西掉了,就骂了一声。

结果那个人不干了,随口也是一句骂,两人就呛起来了。


防止一些店主出幺蛾子,所以提前做了准备。

就连许勇都来了,一直带着队员在街面巡视,就怕出事。

“老吴,街面上这么干净,这是提前准备了?”

“这还真没有,不瞒您说,到这里来,我出发前才决定的。”

“就算是工作人员通知,也来不及。”

“那下一站去哪里?”

“您说,我保证不管,让您看到最真实的一面。”

“你就不怕我看到了不该看的地方?”

吴市长笑了,要说一点都不担心,怎么可能,反正已经这样了,没有必要遮掩。

“老领导,我做事,您还不放心,从来不搞虚的。”

“淮滨的发展,是黄海南北均衡的关键,我哪里敢放松。”

领导也笑了,看出来了,有一点突击,但是还好,没有弄虚作假。

“好,不急,我们看看去。”

走到一个商户前,突然领导被一句话吸引到了。

一个小小的标牌,上面一句话。

“城市整洁靠大家,如果您有需求,请随时通知城市卫士。”

下面还有一个标准的人头像和介绍,街道五包责任人,郭东。

“怎么跟其他地方不一样,五包的责任人是店主还是城管?”

领导就是一愣,有些小事他虽然不记得,但是基本常识知道。

“老吴,你看,负责人是城管,监督人竟然是店主。”

已经看清楚了,标牌上都有,谁,身份是什么。

很多地方,店主是责任人,监督是街道工作人员或者城管。

但,这里的标牌是反的,竟然是城管负责,店主监督。

这是印错了吧?

吴市长也有点愣,这个好像自己也没有注意,错了?

于主任被喊来了,其他人还真的说不清。

“领导,我们这里不一样,为了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有个提法。”

“之所以有城管,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要是没有了这些商户,大街上再干净也没有意义。”

“所以,街道有个提法,商户是城管的客户,为商户服务才是城管的职责。”

于主任还是经验丰富,一早就把要解释的话术都背好了。

领导眼睛一亮,这个提法非常新颖,想想,确实有道理。

就是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口号。

“大哥,忙着呢,生意怎么样?”

店子里正好没人,领导干脆进来了。

“还行,还行。”

店主有点紧张,这明显是大领导的样子。

“我看外面非常干净,像是刚刚打扫。”

“昨天晚上打扫的,不是我们,是清洁工。”

“哦,清洁工,临时来的?”

“没有,每天都是这样,12点都会收摊,晚一点的去前面,那边到2点。”

店主实打实,把了解的情况说的清清楚楚。

“哦,还有积分,这是怎么回事?”

领导很感兴趣,第一次听说。

店主笑了,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子,递了过来。

很明显,这不是一天的本子,有油渍,本子也旧。

再看里面的签字,也不是一个人的,更不是一天的,真实。

领导也从基层出来,很清楚什么是做出来的。

短短几分钟,街道工作的一些详细情况都了解了。

还算不错,领导心里有了判断,至少没有糊弄事。

走出店子,领导接着往前走,这次问的是其他事情,物价、税费、教育等等。

又走了十几分钟,秘书悄悄说了一句什么。

领导摆摆手,转身跟着秘书往右边走。

没一会,领导上车走了,市里的领导也走了。

徐淮这时才敢走到于主任身边,也是一头汗。

“主任,这是什么领导?”

“吴市长在,肯定是省里的,我也不认识。”

于主任倒没有瞒着徐淮,知道多少说多少,毕竟今天事情做好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