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深海来信后续

深海来信后续

难茗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秘密。”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母亲眼中的怅惘只是对大海的向往,却不知她的心底藏着如此沉重的心事。我记得母亲的手总是凉凉的,牵着我走在沙滩上时,掌心的温度却又那么真实,她会弯腰捡起贝壳,轻轻放在我手心,说那是大海写给我们的信。信的后半部分详细记录了母亲年轻时的一段经历。二十五年前,她作为海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参与了一项绝密的深海探测计划。那是一个被严格保密的项目,对外宣称是普通的海洋生态研究,实则目标直指马里亚纳海沟深处,探寻可能存在的未知文明遗迹。母亲在研究所里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对深海的研究和猜想,同事们都说她对大海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她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对着显微镜观察深海生物的样本,眼神中闪...

主角:抖音热门   更新:2025-05-03 20: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深海来信后续》,由网络作家“难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秘密。”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母亲眼中的怅惘只是对大海的向往,却不知她的心底藏着如此沉重的心事。我记得母亲的手总是凉凉的,牵着我走在沙滩上时,掌心的温度却又那么真实,她会弯腰捡起贝壳,轻轻放在我手心,说那是大海写给我们的信。信的后半部分详细记录了母亲年轻时的一段经历。二十五年前,她作为海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参与了一项绝密的深海探测计划。那是一个被严格保密的项目,对外宣称是普通的海洋生态研究,实则目标直指马里亚纳海沟深处,探寻可能存在的未知文明遗迹。母亲在研究所里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对深海的研究和猜想,同事们都说她对大海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她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对着显微镜观察深海生物的样本,眼神中闪...

《深海来信后续》精彩片段

秘密。”

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母亲眼中的怅惘只是对大海的向往,却不知她的心底藏着如此沉重的心事。

我记得母亲的手总是凉凉的,牵着我走在沙滩上时,掌心的温度却又那么真实,她会弯腰捡起贝壳,轻轻放在我手心,说那是大海写给我们的信。

信的后半部分详细记录了母亲年轻时的一段经历。

二十五年前,她作为海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参与了一项绝密的深海探测计划。

那是一个被严格保密的项目,对外宣称是普通的海洋生态研究,实则目标直指马里亚纳海沟深处,探寻可能存在的未知文明遗迹。

母亲在研究所里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对深海的研究和猜想,同事们都说她对大海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

她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对着显微镜观察深海生物的样本,眼神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为了不错过任何研究机会,她甚至会在实验室的折叠床上过夜,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

在一次下潜任务中,他们的潜水器遭遇意外,坠入一处未知的海底峡谷。

四周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只有潜水器微弱的灯光在水中划出一片狭小的亮区。

氧气报警声急促地响着,潜水器的仪表盘不断闪烁着红色警报,队员们的呼吸声在密闭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沉重。

就在氧气即将耗尽时,母亲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成群发光的奇异生物围绕着一座水晶般的建筑,那座建筑表面流转着幽蓝的光芒,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那些生物有着半透明的躯体,身体周围漂浮着类似星云的物质,每当它们游动,周围的海水就会泛起一圈圈彩虹般的光晕。

而那座建筑,表面的纹路如同活物般不断变化,散发着的幽蓝光芒似乎有着自己的节奏,时明时暗,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语言。

“那不是人类已知的文明产物,”母亲在信中写道,“它的构造违背了所有物理法则,那些生物也不像是地球上的物种。

更可怕的是,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意识,像是某种高等智慧在召唤......” 母亲描述说,那种意识像是轻柔却又坚定的耳语,在她脑海中回荡,让她既感到恐惧,又充
我第一次见到那封深海来信时,正蜷缩在临海的小公寓里,听着窗外海浪永不停歇的呜咽。

咸涩的海风裹挟着细雨拍打着玻璃,在斑驳的墙纸上晕开深浅不一的水痕,像极了母亲临终前那滩浑浊的泪水。

公寓的墙壁上还贴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儿时与母亲在海边嬉戏的场景,此刻在昏暗的灯光下,竟显得格外刺眼。

相框边角翘起的相纸,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流逝,而那些被时光磨得模糊的笑脸,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那天傍晚,快递员送来一个裹着防水布的包裹。

拆开时,我闻到一股淡淡的海藻腥味,褪色的牛皮纸袋里躺着一只玻璃罐,罐口缠着几圈生锈的铁链,像是从海底打捞上来的遗物。

罐中浸泡着一张泛黄的信纸,字迹在盐渍的侵蚀下模糊不清,但我仍辨认出开头那行字:“致最亲爱的晚......” 这简单的称呼,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深处那扇尘封已久的门。

母亲的名字是林晚。

这个名字总让我想起黄昏时分的海面,静谧而温柔,可现实中的母亲,却总被一层化不开的忧郁笼罩。

记忆里,她最常做的事就是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大海发呆,眼神中藏着我读不懂的哀伤。

那时我还小,以为母亲只是爱海,直到她在我十五岁那年,毫无征兆地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母亲走得很安静,桌上只留下一杯凉透的茶,和一张写着“照顾好自己”的便签。

那张便签我一直珍藏着,每次拿出来,纸张上淡淡的茶渍都仿佛在提醒我,曾经有一个人,用生命来爱我 。

我颤抖着拧开玻璃罐,冰凉的海水顺着指缝滴落。

信纸在手中缓缓展开,母亲清秀的字迹跃然纸上,日期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深秋:“亲爱的晚,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或许已经化作深海里的一颗星辰。

请原谅我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有些秘密太过沉重,我不忍心让你背负......”泪水模糊了视线,我跌坐在地。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被刻意遗忘的童年碎片在眼前拼凑完整。

小时候,母亲总爱带我去海边,指着远处翻滚的浪花说:“小星,大海是最神秘的存在,它藏着无数宝藏,也守着最深的
能从画面的细节中找到实验室的具体位置和那些人的身份信息。

就在我准备进一步调查时,家中突然遭遇入室盗窃。

幸运的是,我提前将重要资料备份并藏在了安全的地方。

这次事件让我意识到,幕后黑手已经开始不择手段。

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揭开真相,我决定离开这座城市。

临走前,我将所有证据寄给了一位值得信赖的记者朋友,希望他能将真相公之于众。

我告别了熟悉的城市,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一路上不断变换身份和住所,躲避着可能的追踪。

在旅途中,我时刻保持警惕,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确保自己的安全。

我选择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入住各种不起眼的小旅馆,尽量不留下明显的行踪轨迹。

三年后,我在一座内陆小城安定下来,化名在一家书店工作。

这里没有海,只有宁静的街道和友善的邻居,日子过得平淡而安稳。

但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那封深海来信,想起母亲最后的嘱托,以及海底那座神秘的建筑。

书店的工作很清闲,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整理思绪,思考这些年发生的一切。

我时常会在书店的角落里,看着窗外的街道,想象着如果母亲还在,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

我会在闲暇时,继续研究深海的资料,希望能从更多的文献中找到与海底建筑相关的线索。

我在书店的书架间寻找关于海洋学、考古学和神秘现象的书籍,从字里行间寻找可能的蛛丝马迹,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

某天,我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海洋生物研究所发生重大事故,多名研究员离奇失踪,官方调查称与实验事故有关。

但我知道,这不过是掩盖真相的借口。

新闻配图中,我看到了那张熟悉的研究所大门照片,警戒线在咸腥的海风中摇晃。

照片角落有个模糊身影,穿着藏青色冲锋衣,衣角沾着海藻般的暗纹——和三年前在我家楼下鬼鬼祟祟徘徊的身影如出一辙。

我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报纸边缘,油墨味道混着记忆里海水的咸涩,在鼻腔里发酵出尖锐的刺痛。

当晚打烊后,我蹲在书店后巷给记者朋友发消息,却发现对话框显示“对方账号异常”
轻摇晃,远处的海平面与天空连成一片,我深吸一口气,缓缓沉入水中。

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越来越低,四周的寂静让人感到窒息,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在耳边回响。

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潜水服与皮肤摩擦的细微触感,以及每一次呼吸时空气在面罩中的流动,这种与外界隔绝的感觉,既让我紧张,又充满了未知的期待。

随着深度增加,光线逐渐被黑暗吞噬。

我打开头灯,幽蓝的光束刺破水中的迷雾,照见无数浮游生物在眼前游弋。

当深度达到300米时,我突然发现前方的海流出现异常,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

记忆中母亲的描述突然变得清晰——就是这里!

旋涡的力量强大得超乎想象,我紧紧抓住身上的安全绳,努力保持着平衡,顺着旋涡的方向下潜。

水压越来越大,耳膜生疼,但内心的好奇压倒了恐惧。

我能感觉到每一寸肌肤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仿佛身体随时都会被压碎,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在漩涡中,我看到周围的海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状,各种海洋生物被卷入其中,随波逐流,我努力调整姿势,避免被漩涡的力量带向更深的地方。

就在氧气剩余20%时,一道幽蓝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现,那是一座悬浮在海床上的建筑,表面布满复杂的纹路,在水中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晕。

我屏住呼吸,缓缓靠近。

透过摄像机的镜头,我看到建筑表面有许多透明的舱室,里面似乎沉睡着某种人形生物,他们的皮肤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身体周围环绕着细小的发光体,宛如被囚禁的星辰。

就在我想要进一步观察时,突然,我的手腕传来一阵刺痛。

低头一看,不知何时缠上了一条银色的触须,冰凉滑腻,正在往潜水服里钻。

恐惧瞬间将我淹没,我拼命挣扎,却发现周围的海水开始扭曲,那些沉睡的生物纷纷睁开眼睛,发出刺耳的高频鸣叫。

千钧一发之际,我摸到腰间的匕首,用力割断触须。

鲜血在水中散开,如同绽放的玫瑰。

趁着混乱,我转身拼命上浮,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水流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追赶。

在上升的过程中,我感觉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我,那种被窥视的感觉让
笔记,还有一些她内心恐惧与挣扎的记录,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绝望,让我心疼不已。

其中一篇日记里,她写道:“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蛛网中的飞虫,越挣扎,束缚就越紧,也许死亡才是唯一的解脱。”

<第二天,我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变卖了公寓里的所有家当,用这笔钱购置了一套专业的潜水装备。

在二手市场,我偶然发现了一台老旧的水下摄像机,镜头上还沾着海盐结晶,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摄像机的外壳上刻着一些模糊的数字和字母,我找了专业的人士帮忙鉴定,他们说这台摄像机很可能是二十多年前某个科研项目使用过的。

我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摄像机,仿佛能通过它,与母亲当年的经历产生某种联系。

我想象着母亲也曾握着这样的摄像机,记录下深海中的神秘景象,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为了完成这次冒险,我特意拜访了一位曾在海军服役的潜水教练。

老张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脸上布满被海风侵蚀的纹路,听说我的来意后,他沉默了许久才开口:“丫头,大海可不是游乐场,下去了,就不一定能上来。”

但最终,他还是被我的执着打动,开始指导我潜水技巧。

在训练过程中,老张头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深海的恐怖传说,那些在深海中迷失方向的潜水员,那些被神秘力量吞噬的船只,但这些故事不仅没有让我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我探寻真相的决心。

老张头教我如何在复杂的海流中保持平衡,如何应对突发的设备故障,每一个细节都耐心讲解,他说:“在深海里,一个小错误都可能是致命的。”

他还带我进行模拟训练,在游泳池中设置各种复杂的场景,让我练习应对紧急情况,每一次训练结束,我都累得筋疲力尽,但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

经过三个月的魔鬼训练,我取得了AOW潜水证。

在一个无风的清晨,我租了一艘小船,独自驶向母亲信中描述的海域。

当潜水服的头盔扣上的那一刻,咸涩的海水漫过面罩,我突然理解了母亲对深海的恐惧与痴迷——那是一种既想逃离又忍不住靠近的矛盾,是明知危险却无法抗拒的诱惑。

小船在海面上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