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的研发和扩大再生产中去。
第十七章:水泥筑基显神威香皂生意带来的稳定收入,为林晚晴的水泥研发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她没有急于将“土法水泥”推向市场,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改进工艺和提升产能上。
她根据多次试验的结果,优化了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的配比,使得烧制出的水泥熟料质量更稳定。
最大的突破在于窑炉的改进。
她借鉴了记忆中一些古老陶窑和近代早期水泥窑的结构特点,对自家那个小土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她指导林大山用更耐火的材料加高了窑身,改进了通风和排烟结构,甚至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手动鼓风装置(用大的皮囊和杠杆原理),以期提高燃烧温度和效率。
虽然距离现代水泥窑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但相比最初那个小土窑,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经过一番努力,新窑炉烧制出的水泥熟料质量明显提升,研磨成的水泥粉末,其胶凝性、硬度和稳定性都比之前强了不少。
正好这时,林家自己也面临着“住房升级”的需求。
原来的茅草屋实在太过破旧狭小,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家庭地位的提升,建一座宽敞坚固的新房子,成了全家人共同的期盼。
“爹,娘,咱们用自己烧的水泥,盖一座青砖大瓦房吧!”
林晚晴提议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不仅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更是向所有人展示水泥强大性能的最佳广告!
盖砖瓦房,在农村可是件大事!
林大山和赵秀娥激动得无以复加。
说干就干!
林家请了村里相熟的几个老实本分的匠人帮忙,林大山负责烧砖,林晚晴则亲自把关水泥的生产和混凝土的配制。
当第一批掺杂了水泥的砂浆被用来砌筑墙基,当坚硬平整的水泥地坪取代了原本潮湿的泥土地面,当工匠们惊叹于这种“新式石灰”的粘合力远超传统石灰和黄泥时,林家盖新房的消息,再次轰动了林家坳。
村民们天天都跑来看热闹,看着那青砖墙体在水泥砂浆的粘合下,一层层快速而稳固地向上垒砌,看着那光滑坚硬的水泥地面,无不啧啧称奇。
“乖乖!
这加了‘林家石灰’的墙,砌得又快又结实!”
“你看那地坪,都能当镜子照了!
踩上去硬邦